Workflow
AI“重启”TCL?

公司2024财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648.23亿元 同比下降5.47% [2] - 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 同比下降29.3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98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0.78% [2] - 新能源光伏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超过五成 对整体营收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 - 显示业务全年营收首度破千亿 取得25%同比增长 但未能抵消光伏业务下滑影响 [2] AI战略转型布局 - 公司明确将AI作为撬动业务增长的新支点 [2] - 提出"家电必定成为AI时代下新的朝阳产业"的战略判断 [2] - 早在2013年推出首台AI语音电视 2016年将AI技术引入手机拍摄 [8] - 2024年发布TV大模型语音中控和AI手机/平板 将AI技术延伸至冰箱 空调 洗衣机等全场景智能物联 [8] - 自主研发伏羲AI大模型 据称为电视行业首个超级大智能体 [8] - TSRAI画质芯片形成"云端+终端"增强模式 [8] - 全球布局43个研发中心和32个制造基地 [8] - AI应用已覆盖电视 AR眼镜 家电等多个品类 [9]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复苏 - 上半年预计营收826-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7] - 归母净利润18-20亿元 同比增幅高达81%-101% [7]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预计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7] - 业绩复苏态势初显 与AIPC 智慧屏等细分领域强关联 [7] 行业竞争格局 - 在AI电视细分领域处于优势区间 [4] - 海信系电视2024年全球出货量2914万台 中国市场出货量约800万台 位列全球第二并蝉联中国第一 [4] - 海信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5% [4] - 2025年"6•18"大促期间海信全渠道销量和销额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4%和29% [4] - 海信构建"端—边—云"异构AI计算平台 自研主芯片 画质芯片 星海大模型以及海信聚Cloud云底座 [4] - 小米(含Redmi)2024年全年出货量约710万台 市占率19.9% 排名次席 [5] - TCL(含子品牌)2024年出货量共计680万台 [5] - 小米与TCL关系"亦敌亦友" 在电视领域直接竞争 但同时存在供应链合作关系 [5] 智能家居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52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543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高达19.57% [9]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740亿美元 2027年突破2000亿美元 [9] - 2025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 [9] - 2023-2025年期间国内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8.7% [9] AI家电市场接受度挑战 - 消费者对AI家电接受度参差不齐 市场仍处培育阶段 [10] - 消费者对"智能溢价"买单意愿分层明显 实用导向是主导因素 [11] - 价格敏感型群体注重性价比 对基础功能升级溢价接受度低 [11] - 功能导向型群体愿为解决核心痛点的AI功能支付合理溢价 [11] - 体验驱动型群体对高端AI功能溢价接受度较高但占比有限 [11] - 当前部分AI家电溢价与实际价值不匹配 存在功能冗余 体验落差等问题 [11] - 市场正从盲目追新回归理性 主流消费群体因经历过早期"伪智能"产品变得审慎务实 [12] - AI功能需带来清晰可感知的价值提升 如节省时间 精力或能源成本 [12] - 产品创新应从功能叠加转向无感服务和主动价值创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