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网点退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677家商业银行网点退出,覆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银行 [1][2] - 2024年上半年网点退出数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2533家 [2] - 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加大城区低效、密集网点撤并迁址力度 [3] 网点退出的原因 - 银行传统依靠物理网点进行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的模式正逐步让位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银行服务模式 [1][3] - 移动支付业务推广普及,手机银行等线上服务渠道替代了部分线下网点功能 [3] - 线下网点维持成本较高,客流稀少导致低效、重复或冗余网点被裁撤 [1][2][3] 行业变革与竞争格局变化 - 银行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从物理网点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 [3] - 竞争重点从网点数量、覆盖范围转向客户体验、服务质量、技术创新等软实力因素 [4] - 工商银行正在全面推进网点运营改革,重构柜面系统,提升主动服务能力 [6] 网点功能转型与资源优化 - 银行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更具战略价值的业务领域和创新项目,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服务 [3] - 线下网点从传统业务办理场所转变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咨询、理财规划等高附加值业务 [9] - 数字技术支撑线下网点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远程"一体化服务体系 [6][9] 特殊群体服务与普惠金融 - 银行需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渠道,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7]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银行保障县域物理网点供给,避免金融空白和金融排斥问题 [8] 渠道平衡策略 - 简单标准化金融服务通过线上渠道提供,复杂或高端服务通过线下渠道提供 [9] - 智能设备处理标准化交易,人力资源集中于复杂业务处理和关系维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