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带崩科技股,港股“跌声”再起,南向资金却大举抄底139亿!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82%至5517.52点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2.65%至8616.05点 恒生指数下跌2.35%至23344.25点 [1][2] - 科技板块普跌:舜宇光学和比亚迪电子跌10% 小鹏汽车跌超7% 小米集团和华虹半导体跌超6% 理想汽车、哔哩哔哩和美团跌近4% 阿里巴巴和京东跌超3% [2] - 南向资金逆势净买入138.95亿港元 其中单日净买入小米集团84.75亿港元 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4100亿港元 [3] 下跌驱动因素 - 特朗普宣布将对汽车、芯片和木材征收额外关税 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冲击市场情绪 [7][8][10] - 小米集团以每股53.25港元配售8亿股 净筹资425亿港元 为香港史上第三大闪电配售 引发市场对车企配股潮和流动性压力的担忧 [11][12] 公司动态与资金流向 - 小米集团股价下跌6.32%至53.4港元 单日市值蒸发近900亿港元至1.34万亿港元 但年内累计涨幅仍超54% [3][14] - 南向资金在港股边际定价权提升 外资在科技和金融板块保持主导地位 内资在消费和红利板块影响力增强 [5] 机构观点与配置逻辑 - 方正证券认为港股上涨逻辑未破 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回升和盈利改善将支撑资产吸引力 [17] - 科技板块仍被看好:AI应用落地推动盈利兑现 消费电子和人工智能研发获重点关注 [13][17][19] - 配置主线聚焦三大领域:业绩兑现的科技板块 政策支持的消费板块 高股息红利资产 [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