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0992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15
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将严格按照任务要求,将关键点按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并使用原文和文档ID。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411.5百万元,同比增长37.75%[17] - 商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1.6百万元,同比增长49.20%[17][22] - 商业授权收入为人民币9.9百万元[17][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120.7百万元,同比增长18.82%[18] - 商业销售毛利为人民币1,110.8百万元[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为人民币588.3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为人民币249.3百万元[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1.6百万元,同比增长49.20%[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业授权收入为人民币9.9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人民币85.3百万元大幅减少[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1,120.7百万元,同比增长18.82%[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业销售毛利为人民币1,110.8百万元,同比增长29.48%[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人民币588.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49.3百万元增加[80] 成本和费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90.9百万元,同比增长256.57%[71]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1.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36.8百万元[20]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1.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94.4百万元增加人民币136.8百万元[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31.2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为52.17%[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594.4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为63.27%[7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669.9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47.80%,较去年同期比率54.93%降低7.13%[77]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34.0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9.56%,较去年同期比率10.61%降低1.05%[78]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63.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6.2百万元增长37.25%[79] - 股权激励费用为人民币27.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1.9百万元[20] - 对Summit Therapeutics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损失为人民币191.7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59.1百万元[20] - 对Summit Therapeutics股权投资损失计提人民币191.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59.1百万元[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7.33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392亿元增长36.0%[91]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卡度尼利) - 卡度尼利一线治疗宫颈癌新适应症于2025年5月获NMPA批准,为第三项适应症[25] - 卡度尼利被《复发转移宫颈癌诊疗指南(2025版)》列为I类推荐[25] - 卡度尼利被《2025 CSCO胃癌诊疗指南》列为唯一不限PD-L1表达I级推荐(IA类证据)的一线胃癌免疫治疗药物[26] - 公司产品开坦尼®(卡度尼利)及依达方®(依沃西)自2025年1月起纳入国家医保产品名录后带来销量增长[69] 核心产品商业化及临床进展 (依沃西) - 依沃西已有2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首项适应症于2024年5月获批并于2025年纳入医保[30][31] - 依沃西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的sNDA于2025年4月获NMPA批准,为第二项适应症[31] - 依沃西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sq-NSCLC的III期试验于2025年4月达到PFS主要终点,NMPA于2025年7月受理其sNDA[32] - 依沃西通过联合用药布局30个适应症,开展约30项临床试验,其中包含13项III期临床和6项头对头研究[30] - 依沃西联合化疗对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试验(AK112-312)入组中[33] - 依沃西联合化疗对比度伐利尤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癌的III期试验(AK112-309)入组已完成[33] - 依沃西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阴性三阴乳腺癌的III期试验(AK112-308)入组中[33] - 依沃西(PD-1/VEGF)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达到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终点,总生存期显示明显获益趋势[34] - 公司产品开坦尼®(卡度尼利)及依达方®(依沃西)自2025年1月起纳入国家医保产品名录后带来销量增长[69] 其他产品管线进展 - 安尼可(PD-1)于2025年4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两项适应症[43] - 爱达罗(IL-12/IL-23)于2025年4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45] - 古莫奇单抗(IL-17)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1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46] - 曼多奇单抗(IL-4Rα)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关键III期临床于2025年8月取得阳性结果,所有预设终点均达到[47] - AK138D1(HER3 ADC)作为公司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ADC药物,I期试验在澳大利亚入组中[50] - AK146D1(Trop2/Nectin4 ADC)作为公司首款双抗ADC,已于2025年7月获FDA、TGA和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50] - 伊喜宁(PCSK9)已于2024年9月获批上市,用于代谢类疾病治疗[53] - AK117(CD47)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已完成入组[37] 研发管线概况 - 公司拥有50多个在研创新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等多个领域[9] - 公司自主研发的7款产品获批上市,1款产品在NMPA上市审评中[9] - 公司共有12款产品处于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2个产品处在I/II期临床研究阶段[9] - 管线产品中,15个为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双抗/多抗/双抗ADC或其他机制创新药物[9] - 公司产品管线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50多个在研项目,其中24个处于临床及商业化阶段,15个为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51] - 公司产品管线中包含多个处于NDA或获批阶段的候选药物,如卡度尼利(PD-1/CTLA-4)、依沃西(PD-1/VEGF)等[55][56] - 公司多个关键管线产品的临床研究投入增大,临床团队人员规模持续增加[74] 生产与产能 - 公司现有总产能为94,000升,其中中山翠亨康方灣區科技園已运行產能55,000升,中新廣州知識城生物製藥基地已运行產能36,000升,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園區(中山)已运行產能3,000升[60][61][62] - 中山翠亨康方灣區科技園总规划产能超过100,000升,已运行產能包含40,000升不锈钢反应器和15,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62]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人民币653.2百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设施建设[89] 人力资源与组织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人数为3,529名,较2024年同期的2,815名增长25.4%[59] - 生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职能雇员人数为864名,较2024年同期的665名增长29.9%[59] - 销售及营销职能雇员人数为1,221名,较2024年同期的844名增长44.7%[59] - 临床研发职能雇员人数为720名,较2024年同期的661名增长8.9%[59] - 临床前研发职能雇员人数为329名,较2024年同期的300名增长9.7%[59] - 一般及行政职能雇员人数为395名,较2024年同期的345名增长14.5%[59] - 销售团队扩张至1,200余人[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529名[91] 融资与资金状况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938.8百万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人民币7,138.4百万元[82]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016.4百万元,包括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514.4百万元[82]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速动比率为4.01,低于2024年12月31日的4.73[85] - 2024年3月配售共发行24,800,000股新股,约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2.86%[99] - 2024年3月配售的配售价为每股47.6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7018亿港元[99] - 2024年3月配售所得款项的65%(7.606亿港元)已用于研发,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悉数动用[99] - 2024年3月配售所得款项的25%(2.926亿港元)计划用于卡度尼利及依沃西的商业化[99] - 2024年3月配售所得款项的10%(1.170亿港元)计划用于其他一般企业用途[99] - 2024年10月配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242亿港元[100] - 配售股份约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3.53%[100] - 配售价每股61.28港元较协议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4.99%[100] - 配售所得款项70%(约13.469亿港元)用于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临床开发项目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813亿港元[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有已获批产品的商业化款项已全部动用[100]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约9.813亿港元预计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动用[101] 股权结构与激励计划 (股份相关) - 董事夏瑜博士通过不同方式合计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约14.01%的权益[106] - 夏瑜博士通过XIA LLC等实体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09] - 李百勇博士通过LI LLC等实体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09] - 王忠民博士通过WANG LLC等实体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09] - 张鹏博士通过Waterband Limited等实体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0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97,593,176股[109] - 据董事所知,除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5%或以上股份权益[10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报告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102] - 公司未就报告期宣派中期股息[94] 股权激励计划 (受限制股份单位)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已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110][114] - 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已於2024年6月30日終止,其後不再授出新獎勵[137] - 该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交付的股份数目为45,270,499股[112] - 该计划下各参与者须支付的奖励价为人民币1.00元[112] - 股份激励计划由董事会授权的购股权激励计划部管理[114] - 公司已任命Zedra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为独立受托人管理股份单位授出及归属[114]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获修订[138]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21年12月6日起生效[141]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为十年,将于2031年12月6日终止[166] - 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86,585,717股[145] - 计划下向服务提供者发行的股份分项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即8,658,571股[145] - 计划限额的计算不包括已失效的奖励[145] - 公司可寻求股东批准以更新计划限额或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146] - 公司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受托人发行新股时,发行价不低于面值[149] - 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予的奖励,其最短归属期为接受奖励之日起12个月[154] - 奖励股份与已发行的缴足股份享有同等地位[152] - 受限制股份单位不附带在本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的任何权利[160] - 2025年5月24日向董事及高管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总计2,715,000股,其中夏瑜博士获授2,000,000股,李百勇博士获授500,000股[171] - 2025年5月24日向其他雇员参与者授出705,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购买价为零[171] - 报告期内公司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达3,420,000股,期末未归属单位总计3,507,000股[171] - 2023年9月6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报告期内有22,000股归属,购买价为每股1港元[171] - 受限制股份单位授出日期的公允价值为每股83.15港元,紧接受限制股份单位授出前股份收市价为每股83.15港元[172] - 已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81.42港元[172] - 2025年6月30日,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为76,050,717份[172] - 2025年6月30日,服务提供商分项限额下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为8,658,571份[1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歸屬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總數為262,200份[135] - 報告期內(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數量為20,800份[135] - 截至2025年1月1日,未歸屬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總數為283,000份[135] - 所有已授出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購買價均為1港元[135] - 報告期內20,800份已歸屬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購買價為每股1港元[142] - 上述已歸屬股份在歸屬日期前的加權平均收市價為每股61.81港元[142] 股权激励计划条款与条件 - 授予董事的奖励不得在公司发布财务业绩当日及业绩发布前60日(年度)或30日(季度/半年度)内进行[119] - 向关联人士授予奖励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先批准并遵守上市规则[116] - 中国居民承授人须满足相关法律条件或获得监管批准后方可行使奖励[120] - 受限制股份单位未附带股东权利除非股份在归属时实际转让[117] - 未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属承授人个人所有不得分配或转让除非身故后[118] - 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受归附期及履约条件限制未满足条件将推迟归属一年[121] - 归属条件未达成且未获豁免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将被注销[122] - 承授人收到归属通知后三个月内未签署所需文件已归属单位将失效[123] - 公司发生收购、协议安排或自动清盘时购股权激励计划部有权决定受限制股份单位是否归属及归属期[124][125][126] - 若承授人成為競爭對手擁有5%以上權益的股東,其已歸屬股份單位可能需返還公司[129][133] - 公司可因資本架構重組(如紅股、供股等)調整未歸屬受限制股份單位涉及的股份數目或面值[131] - 公司董事會或購股權激勵計劃部可隨時終止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的運作[134] - 承授人在僱傭關係終止後一個月內有權申請行使已歸屬的受限制股份單位[128] - 在特定情況下(如業績公佈前禁售期)不得授出獎勵[147] - 向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等关联人士授予奖励,若12个月内相关股份合计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
伟鸿集团控股(0332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10
股 份 代 號:3321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司) 2025 中 期 報 告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4 | | 其他資料 | 11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18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19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0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1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22 |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邱益明先生 (行政總裁,於二零二五年 五月二日獲委任) 陳健玉女士 (於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二日獲委任) 關雄駿先生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二日獲委任) 李錦鴻先生 (暫停職務) 余銘濠先生 (暫停職務) 區智鋒先生 (於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六日辭任) Bohra Shilpa Rajesh女士 (於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二日辭任) 趙智華博士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二日辭任) 陸文富先生 (於二零二五年四月二日辭任) 非執行董事 李俊豪先生 (主席) 獨立非執行董事 董清女士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二日獲委任) 譚子軒先生 (於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六日獲委任) 俞君象先生 (於二零 ...
联洋智能控股(0156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07
中期報告 目 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4 | | 其他資料披露 | 10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18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20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2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3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24 | 1 聯洋智能控股有限公司 中期報告2025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徐豔瓊女士 容海恩女士(太平紳士) 蘇清棟先生(太平紳士) 審核委員會 徐豔瓊女士 (主席) 容海恩女士(太平紳士) 蘇清棟先生(太平紳士) 提名委員會 容海恩女士(太平紳士) (主席) 顧中立先生 徐豔瓊女士 薪酬委員會 顧中立先生 (主席) 李雲九先生 金培毅先生 非執行董事 施少鳴先生 施嘉豪先生 主要往來銀行 徐豔瓊女士 (主席) 顧中立先生 容海恩女士(太平紳士) 4th Floor, Harbour Place 103 South Church Street P.O. Box 10240 Grand Cayman KY1-1002 Cayman Islands 公司秘書 香港的 ...
申万宏源香港(002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04
電話 : (852) 2509 8333 傳真 : (852) 3525 8368 網址 : www.swhyhk.com C004888 2025 SHENWAN HONGYUAN (H.K.) LIMITED 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2025 中期報告 (股份代號:218) SHENWAN HONGYUAN (H.K.) LIMITED 申 萬 宏 源(香港 ) 有限公司 香港皇后大道東1號太古廣場三座六樓 中期報告 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業績 | 3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3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5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7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8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10 | | 管理層探討與分析 | 28 | | 其他資料 | 37 | 1 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1 頁次 公司資料 董事 執行董事 吳萌女士 (主席) 談偉軍先生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辭任) 梁鈞先生 (行政總裁) 胡憬先生 (首席風險官) ...
基地锦标集团(084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02
中 期 報 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 的特色 GEM 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 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 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 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 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 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 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基地錦 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的資料;本公司董事(「董 事」)對此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 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漏任何事項, 足以令致本報告或其所載任何陳述產生誤導。 基地 ...
力鸿检验(0158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02
CONTENTS 目錄 2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5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9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11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12 Notes to the Condensed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30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41 Additional Information 補充資料 59 Definitions 釋義 Independent ...
中亚烯谷集团(0006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6:55
202 5 Interim Report 2025 中期報告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3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5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7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8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9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37 | | 一般資料 | 44 | 致寶信勤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執業會計師 香港 北角 英皇道255號 國都廣場15樓1501室 中亞烯谷集團有限公司 2025年中期報告 1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黃炳煌先生 (主席兼行政總裁) 夏萍女士 王麗姣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段日煌先生 王榮芳先生 曹思維先生 公司秘書 譚鎮華先生 核數師 法律顧問 麥振興律師事務所 (關於香港法律) 註冊辦事處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 Bermuda 香港主要辦事處 香港 灣仔港灣道30號 新鴻基中心 12樓1237–1240室 股份過戶登記處 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 ...
双桦控股(0124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4:4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2.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47.8百万元[11] - 公司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约6060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280万元人民币,降幅约为4780万元人民币[17] - 录得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的亏损约人民币2.1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3.2百万元[12] - 公司归母净亏损约为21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约为320万元人民币[27] - 收入大幅下降至1278.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056.3万元人民币下降78.9%[60] - 本期净亏损为211.5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净亏损318.3万元人民币收窄33.6%[60]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78.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56.3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78.9%[70][71][78]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39.8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除税前亏损318.3万元人民币有所收窄[70][71]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约人民币6.5百万元[11] - 食品供应业务收入约人民币6.3百万元[11] - 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占比从22.3%显著提升至50.5%,而食品供应业务收入占比从77.7%下降至49.5%[18] - 食品供应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703.2万元人民币急剧下降至632.6万元人民币,降幅达86.5%[70][71][78] - 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3.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646.3万元人民币,降幅为52.3%[70][71][78] 成本和费用 - 公司毛利从2024年同期的约44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110万元人民币,减少约330万元人民币[18] - 供应链服务业务毛利为111.2万元人民币,食品供应业务毛利仅为0.7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行政开支约为83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万元人民币[24] - 毛利下降至111.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43.9万元人民币下降74.8%[60]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825.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89.6万元人民币下降7.2%[70][71] - 2025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31.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41.2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6.4%[84] - 支付给主要管理层人员的薪酬总额为人民币96.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7.2万元下降17.5%[102]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最终收益约为3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0万元人民币[21] - 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转回约为2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转回约为10万元人民币[22]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额为300.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9万元人民币增长43.8%[70][71][82]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转回267.6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转回11.2万元人民币[70][71][84] - 2025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45.7万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的139.2万元人民币相比增长4.7%[82]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金融资产约为911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8820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9]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70万元,主要用于冷库区工程建设,较去年同期约130万元有所增加[32]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00万元,主要用于冷库区工程建设,较去年同期约730万元大幅减少[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5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993.4万元人民币增加2.0%[61][65] - 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净额为326.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85.6万元人民币下降88.7%[65] - 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人民币16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7.4万元增长31.9%[88] - 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立合同额为人民币10万元,较2024年末的726.2万元下降98.6%[9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平均周转日从81天增加至135天,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平均周转日从51天增加至97天[31] - 总资产为27933.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7831.9万元人民币微增0.4%[61] - 资产净值为25858.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6069.8万元人民币下降0.8%[62]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为723.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195.4万元人民币下降39.5%[61] - 上市股权投资(上海银行)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58.8万元,较2024年末的826.8万元增长15.9%[91] - 贸易应收款及票据总额为人民币2505.4万元,减值拨备后净额为723.4万元,较2024年末的1195.4万元下降39.5%[92] - 账龄超过12个月的贸易应收款为人民币368.8万元,较2024年末的169.4万元大幅增加117.7%[93] - 贸易应付款为人民币858.7万元,较2024年末的398万元大幅增长115.8%[95] - 账龄1个月以内的贸易应付款为人民币514.5万元,较2024年末的40.3万元大幅增长1177.2%[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2,111千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最大,为人民币79,934千元[10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为上市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26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588千元[104][108][110]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1,954千元,其中绝大部分(人民币11,951千元)以摊余成本计量[104] - 金融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069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745千元,增幅约77%[10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980千元显著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587千元,增幅约116%[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9,590千元,其中第一层级(活跃市场报价)资产占比超过99.9%[108] - 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上市股权投资)由2024年末的人民币8,268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588千元,增幅约16%[108][110] 客户集中度 - 2025年上半年三位主要客户贡献收入1076.2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4.1%,而2024年上半年两位主要客户贡献3943.2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5.1%[74][76][7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會主席與行政總裁角色由鄭平先生一人兼任,偏離企業管治守則條文C.2.1[51] - 所有董事確認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已遵守標準守則[52] - 截至報告日期,無董事或其聯繫人與公司業務存在競爭或利益衝突[53] - 審核委員會認為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系統充分並有效[5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0,000,000股[40] - 主要股东友申集团持股282,7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3.5%[44] - 2022年購股權計劃下可發行股份上限為65,000,0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0%[46][48] - 任何12個月期間向單一參與者授出的購股權可發行股份上限為已發行股份的1%[46] - 授予大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關連方的購股權,若導致12個月內發行股份超過已發行股份的0.1%且總值超過5百萬港元,須經股東批准[47] - 2022年購股權計劃自2022年6月30日起有效期為10年,至2025年6月30日剩餘期限約為七年[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未根據2022年購股權計劃授出、行使、失效或取消任何購股權[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或其附屬公司未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證券,且未持有任何庫存股份[49] 宏观经济环境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10]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8%[10] 其他财务和运营数据 - 公司雇员总数为42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薪酬支出为人民币250万元(不包括董事和行政总裁薪酬)[32] - 福利开支约为人民币40万元[3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34]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6] - 公司无资产抵押[3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38] -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已发行普通股650,000,000股计算[87] - 公司绝大多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近,主要因其短期到期性质[106]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第一、二、三层)之间未发生转移[111]
AEON CREDIT(00900) - 2026 - 中期业绩
2025-09-30 04:05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份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股份代號︰900)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六 個 月 之 中 期 業 績 AEON信 貸 財 務(亞 洲)有 限 公 司(「本 公 司」)董 事 會 欣 然 宣 佈 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本 集 團」)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六 個 月 之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業 績,連 同 上 期 比 較 數 字 如 下: 簡 明 綜 合 損 益 表 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六 個 月 | 二 | 零 | 二 | 五 | 年 | 二 | 零 | 二 | 四 | 年 | 三 | 月 | 一 ...
联合能源集团(0046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23: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40,147,000港元,同比下降26.7%[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40,147,000港元,同比下降26.7%[22] - 营业额为8,087,956,000港元,同比下降4.2%[23] - 毛利为1,306,118,000港元,毛利率为16.1%,同比下降30.8%[27] - 经调整EBITDA为3,427,420,000港元,同比下降17.5%[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80.88亿港元,同比下降4.2%[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3.06亿港元,同比下降30.8%[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后溢利为7.40亿港元,同比下降26.7%[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11.63亿港元,同比下降22.5%[82]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740.1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0.27百万港元下降26.7%[83] - 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799.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1.45百万港元下降20.9%[83]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4.2%至80.88亿港元(2024年同期:84.40亿港元)[106][107] - 公司分类总溢利同比下降56.0%至4.05亿港元(2024年同期:9.21亿港元)[103][105] - 综合溢利同比下降26.7%至7.40亿港元(2024年同期:10.10亿港元)[105] - 每股基本盈利为7.40147亿港元,同比下降26.7%[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勘探及生产计入销售成本约3,066,128,000港元[7] - 勘探及生产业务整体每桶油当量开采成本为4.4美元,同比上升4.8%[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42亿港元,同比下降13.3%[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3.74亿港元,同比上升27.9%[82]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3%至1.42亿港元(2024年同期:1.63亿港元)[10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入22.44137亿港元,同比下降23.5%[115] - 使用权资产新增1450.1万港元,同比下降75.8%[116] - 2025年上半年绩效股权单位计划确认开支557.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777.5万港元减少28.3%[133] 各地区表现 - 巴基斯坦平均作业日产量约44,686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8%[10] - 伊拉克B9区块平均作业日产量约101,390桶油当量,同比增长35.5%[11] - 埃及平均作业日产量约14,577桶油当量,同比下降6.4%[12] - 巴基斯坦资产2025年平均权益日产量目标为29,500至35,500桶油当量[41] - 中东北非资产权益探明及概算储量为5.767亿桶油当量,其中97.0%位于伊拉克[42] - 伊拉克B9区块预计平均作业日产量将达到130,000桶油当量[42] - 2025年伊拉克资产计划平均权益日产量65,100至73,000桶油当量[43] - 2025年埃及资产计划平均权益日产量9,500至12,100桶油当量[43] - 巴基斯坦资产平均权益日产量为31,571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为80,191桶油当量[146] - 中东及北非资产开发井数量达13口,远超巴基斯坦资产的3口[146] - 集团开发成本总额为1,953,708千港元,其中中东及北非资产占比89.3%达1,744,674千港元[147] - 集团生产成本总额为707,597千港元,中东及北非资产贡献62.3%达440,628千港元[147] - 巴基斯坦资产勘探成本为173,211千港元,高于中东及北非资产的119,766千港元[147] - 两地修井工程数量持平,各完成7项修井工程[146] - 巴基斯坦钻探5口勘探评估井,中东及北非区域钻探3口[146] - 勘探成本总额292,977千港元,巴基斯坦资产占比59.1%[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平均作业日产量为187,258桶油当量,同比增长9.4%[9] - 累计作业产量约33.8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8%[9] - 原油和凝析油累计权益销售量达15.1百万桶,同比增长18.9%[19] - 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每桶68.19美元,同比下降13.6%[19] - 天然气累计权益销售量为5.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减少12.3%[20] - 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每桶油当量29.75美元,同比下降3.0%[20] - 石化产品销售量达896,723公吨,平均实现价格为每公吨532.15美元[21] - 平均权益日产量为111,762桶油当量,油及气平均实现价格为每桶油当量58.58美元,同比下降8.4%[22] - 共钻井24口,巴基斯坦8口井,中东及北非16口井[7] - 勘探及生产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4.5%至43.19亿港元(2024年同期:50.49亿港元)[106][107] - 贸易业务收益同比增长9.8%至37.22亿港元(2024年同期:33.91亿港元)[106][107] - 新增清洁能源业务(风力发电)收益为4712.8万港元[106][107] - 勘探及生产业务溢利同比下降56.0%至4.04亿港元(2024年同期:9.17亿港元)[103] - 贸易业务由盈转亏,录得亏损876.9万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419.4万港元)[103] - 公司已收购从事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及营运的附属公司[100] - 公司新增清洁能源业务分部,从事风力发电销售业务[101] - 被收购公司OGBIH集团贡献收益4712.8万港元(47,128,000港元)及溢利2803.6万港元(28,036,000港元)[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至平均每天105.13百万桶,同比增长每天1.3百万桶[40] - 2025年平均权益日产量目标为104,200至120,600桶油当量[40]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达到7.5亿美元[40] - 公司正与金融机构磋商获取额外银行融资以补充经营现金流[90] - 公司预期未来经营业务将继续产生正向现金流[90]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入2,739,813,000港元,同比下降36.9%[3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22,961,000港元,同比减少27.3%,资本支出2,211,950,000港元同比减少22.3%[3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565,619,000港元,主要包含已付股息1,292,480,000港元及偿还借款186,420,000港元[34] - 资本开支约2,235,498,000港元投放于石油勘探、开发及生产活动[7]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从43.44亿港元下降至27.40亿港元,同比下降37%[87]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从29.21亿港元减少至21.23亿港元,同比下降27%[87]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从3.53亿港元增至15.66亿港元,主要由于派付股息12.92亿港元[87] - 公司派付股息12.92亿港元,去年同期未派付股息[87] - 已派付股息为1,292.48百万港元[86] - 资本承担总额36.045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15.718亿港元增长129.4%[135] 其他财务数据 - 布兰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72.03美元,同比下降14.04%[7] - 所得税开支为288,936,000港元,其中即期税项353,872,000港元,递延税项收益64,936,000港元,有效税率28.1%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89亿港元,同比下降20.8%[82]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20.8%至2.89亿港元(2024年同期:3.65亿港元)[109]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57.29194亿港元,同比下降9.4%[117] - 应收账款账龄61-90天部分增长89.5%至13.04342亿港元[119] - 价格调整拨备1.95837亿港元,与年初基本持平[120]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15.69633亿港元,同比下降26.6%[123] - 客户押金减少6.24亿港元至18.72亿港元[124] - 银行贷款增加9872万港元至3.32495亿港元,增幅42.2%[125] - 拨备总额为7.06359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7.33711亿港元减少2.73亿港元[128] - 流动负债拨备为3395.9万港元,非流动负债拨备为6.724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128] - 潜在暴利征费拨备约1.92亿港元(191,969,000港元)[136] - 巴基斯坦税务争议潜在税务金额约11.35亿港元(1,135,414,000港元)较去年末8.99亿港元增长26.3%[136] - 银行担保金额约5359.3万港元(53,593,000港元)[136] 资产负债和融资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存约1,993,774,000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32.1%[45] - 2025年6月30日总借款282,600,000美元(等值2,204,280,000港元),平均利率8.80%[46][47] - 负债比例为9.7%(2024年末:11.6%),流动比率0.87倍(2024年末:1.01倍)[46] - 总资产值约25,034,842,000港元(2024年末:26,120,400,000港元)[46] - 银行及现金结存为1,993.7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35.80百万港元下降32.1%[8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7,091.9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603.93百万港元下降6.7%[8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610.9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794.44百万港元下降2.1%[84] - 流动负债净额为1,434.5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值64.35百万港元[84] - 非流动借款为130.8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95百万港元增长67.9%[85] - 资产净值为12,808.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295.38百万港元下降3.7%[85] - 保留盈利为7,525.34百万港元,较期初的6,782.76百万港元增长10.9%[8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从43.96亿港元减少至19.94亿港元,同比下降55%[87]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14.35亿港元,存在重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89] - 与客户订立最高约31.2亿港元(约4亿美元)的有抵押原油预付款项融资协议,年息率为3个月有抵押隔夜融资利率加5.25%年利率[127] - 法定股本为60亿股普通股,面值总额6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60.405亿股,面值总额2604.05万港元[129] - 公司为United Energy Pakistan Limited提供无限额公司担保[13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35] - 张宏伟先生于2025年6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职务[69] - 公司董事及董事会委员会组成于2025年6月发生多项变动,包括宋宇先生获任执行董事及主席,赵平顺先生获任执行董事等[67] - 2025年6月30日全职雇员2,345名,分布香港、中国、巴基斯坦、迪拜及中东北非等地[52] - 购股权计划授权可授予购股权上限为1,308,572,137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06%[56] - 购股权计划尚余有效期约9个月(截至报告日期)[56] - 购股权计划未授出任何购股权,可授予数量保持1,308,572,137份[56][58] - 绩效股权单位计划(PSU)期内36,366,895股已归属,700,000股被注销[60] - 执行董事宋宇持有2,700,000股PSU相关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0.01%[60][63] - PSU计划可用未来授予股份数量为123,926,846股,占计划上限约4.8%[61] - 董事姚志胜通过控股公司持有6,013,681,397股,占总股本23.09%[62] - 购股权计划个人授予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0%,总计划上限为30%[57] - PSU计划授予总量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59] - 报告期内无董事或高管触及上市规则17.03D规定的1%个人限额[60] - 张宏伟先生被视为拥有8,382,607,845股好仓(32.19%)及2,020,915,141股淡仓(7.76%)的权益[64][65] - 名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892,907,845股好仓(18.79%)[64] - 万福企业有限公司持有3,489,700,000股好仓(13.40%)及2,020,915,141股淡仓(7.76%)[64] - 姚志胜先生通过Equinox Investments Worldwide Limited等实体持有6,013,681,397股好仓(23.09%)[64][65] - 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被视为共同持有6,572,483,000股好仓(25.24%)[65]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海通国际等实体持有2,039,700,000股好仓(7.83%)[65] - He Fu International Limited实益持有3,605,207,845股股份(13.85%)[65] - 联合石油天然气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持有3,489,700,000股股份(13.40%)[65] - Brand Master Group Limited实益持有1,287,700,000股股份(4.94%)[6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回购9105.4万股库存股份,总金额约3123.3万港元[130] - 2024年信托人以每股0.30港元均价购入4000万股股份,总金额约1182万港元[132] - 绩效股权单位计划项下奖励股份数量减少3636.6895万股,期末尚未行使1860万股[133] - 信托人持有绩效股权单位计划股份1.425亿股(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1.789亿股减少20.3%[134] 收购和投资活动 - 拟收购埃及AIEH I公司,收购代价约1.17亿港元(1500万美元)及递延代价5460万港元(700万美元)[49] - 收购东方集团北京投资控股公司52%股权现金代价1.482亿港元(148,200,000港元)[137] - 收购确认收益约7891.2万港元(78,912,000港元)[137] - 议价收购收益1.144亿港元(114,381,000港元)[139] - 收购相关成本179.8万港元(1,798,000港元)计入行政开支[140]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北京大成饭店租赁付款1270.1万港元(12,701,000港元)同比增长4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