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金(SEED)

搜索文档
Origin Agritech Announces Investment Agreements, Including Investment from Origin CEO Weibin Yan
Prnewswire· 2025-09-30 11:30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BEIJING, Sept. 30, 2025 /PRNewswire/ -- Origin Agritech Ltd. (NASDAQ: SEED) (the "Company" or "Origin"), a leading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mpany, today announced two significant investment agreements. Origin announced that its CEO, Weibin Yan, has entered into a securities purchase agreement to invest $2,400,000 in the Company at $1.20 per share, thereby acquiring 2,000,000 ordinary shares. This investment demonstrates the executive leadership's strong comm ...
Origin Agritech Announces Appointment of Two New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Board Restructuring
Prnewswire· 2025-09-12 11:30
董事会重组 - 公司宣布任命两名新独立董事并实施全面董事会重组 董事会规模从7人缩减至5人 [1] - 四位董事于2025年9月11日提交辞呈 辞任自2025年9月12日起生效 其中程先生留任首席财务官 [2] - 毛常青博士被任命为独立董事兼提名委员会主席 侯小霖先生被任命为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 两项任命立即生效 [3] 新任董事背景 - 毛常青博士拥有卓越农业行业专长及高级管理经验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曾担任中信农业科技总经理 隆平高科董事长及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董事长 曾在中信证券担任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及首席策略师 [4] - 侯小霖先生具备深厚财务及公司治理专长 是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 持有全球风险专业人士协会颁发的金融风险管理师资格 现任亚洲资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曾担任香港上市企业卓翼工业电子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并在毕马威及PKF等机构从事企业融资及审计业务 [5] 公司战略定位 - 董事会主席韩庚辰博士表示 毛博士的农业领导经验将助力公司扩展生物技术种子管线及市场布局 侯先生的财务专长将强化公司财务报告及风险管理能力 [6] - 公司是领先中国农业技术企业 1997年成立 总部位于北京 其植酸酶玉米是中国首个获农业部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 产品管线包括耐草甘膦及抗虫性状种子 [7] 业务动态 - 新疆生产基地已启动全面种子加工运营 [10] - 公司在郑州举办行业峰会 与超700家合作伙伴强化分销网络 [11]
美股异动丨707 Cayman Holdings跌44.66%,为跌幅最大的中概股



格隆汇APP· 2025-09-05 00:27
个股跌幅表现 - 707 Cayman Holdings股价下跌44.66%至0.42美元,成交额564.55万美元 [1] - 悦享控股股价下跌43.33%至0.68美元,成交额54.54万美元 [1] - 黑瞳科技股价下跌23.43%至4.51美元,成交额199.77万美元 [1] - Mercurity Fintech股价下跌23.18%至5.5美元,成交额268.48万美元 [1] - 奥瑞金种业股价下跌22.87%至0.91美元,成交额8.33万美元 [1] 市场交易数据 - 跌幅最大个股单日价格波动均超过22% [1] - 五只个股成交额分布在8.33万美元至564.55万美元区间 [1] - 707 Cayman Holdings单日价格下跌0.339美元,为跌幅最大个股 [1]



Origin Agritech Hosts Industry Summit in Zhengzhou, Strengthens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Over 700 Partners
Prnewswire· 2025-08-15 12:00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举办2025年成就展暨种业创新峰会 展示新产品并强化渠道网络 [1][3][5] 峰会概况 - 活动于2025年8月9-10日在河南郑州举办 吸引超700家经销商伙伴及30余位行业专家参与 [1] - 通过田间示范展示新品种农艺表现 所有品种均完成多年测试并获省级或国家级审定 [2][9]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推出四款新玉米品种:京科317、金桥8号、巡单203、奥玉728 [2] - 京科317获国家审定(证书号:国审玉20243348) 由北京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研发 [6][9] - 金桥8号在五省获引种批准(安徽皖引玉20211001、江苏苏引种2022-059等) [9] - 奥玉728处国家试验阶段(证书号:国审玉20226136) 巡单203获河南省审定(证书号:豫审玉20242023) [9] - 研发重点为抗逆性增强、产量优化及商业可行性 适应中国多样化农业条件 [4] 渠道与市场反响 - 经销商积极参与新品发布及订购流程 体现产品管线商业吸引力 [3] - 成立"金色丰收俱乐部"战略联盟 强化分销生态系统合作关系 [5] 战略规划 - 公司公布八年战略发展计划 致力于建设中国种业领先地位 [5] - 首席执行官强调产品开发战略及市场定位获渠道伙伴验证 [4] 行业专家支持 - 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玉米科学家王海洋等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 [6] - 专家对京科317品种给予公开认可 [6]
Origin Agritech Announc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March 31, 2025
Prnewswire· 2025-06-26 20:15
业务进展与亮点 - 2024年10月与中国金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Origin Marker生物育种服务联盟",加速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性状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已与数十家育种公司合作并改良100多个玉米品种[5] - 2025年1月与中国农业大学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达成三方合作,聚焦玉米"智能株型"改良与创新品种研发[5] - 同月与北大荒垦丰种业等12家农业企业签署协议,涵盖BBL2-2转基因应用、分子标记育种及基因编辑技术[5] 生物技术突破 - 转基因玉米杂交种试验进展顺利,1个品种有望2025年获批,2个品种预计2026年获批,BBL2-2玉米已获2024年5月生物安全证书[5] - 2025年1月推出MIGC 20K基因芯片,整合4000万SNP位点数据及2000份育种自交系数据,支持转基因成分鉴定与品种权保护[5] - 已建立4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30万份玉米种质资源,获叶片角度、株高及锈病抗性等基因编辑性状授权[5] 企业战略与市场拓展 - 2024年12月提出三大平台战略:技术开发合作平台、利润共享平台和创新平台[5] - 2025年5月在郑州举办黄淮海核心客户研讨会,展示300个玉米新品种,包括金桥8号等16个具有市场潜力的验证阶段品种[5] - 通过田间示范强化区域经销商关系,生物技术产品展示区获得渠道商积极反馈[5] 2025财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收1010万美元,同比减少290万美元,主要因新疆工厂部分产线升级改造导致产能下降[6] - 营业费用460万美元,同比增加270万美元,其中研发费用70万美元(同比增加20万美元)反映新产品开发投入[7][9] - 营业亏损34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60万美元),净亏损36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0万美元),每股亏损0.5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03美元)[9][10][11] 流动性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33万美元(较2024年9月底减少87万美元),总借款69万美元保持稳定[12] 管理层表态 - CEO强调当前为战略投入期,尽管短期财务承压,但通过生物技术平台建设与12家农业企业合作已奠定长期价值基础[13]
Origin Agritech to Hold Business Update & First Half of Fiscal Year 2025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on Friday, June 27th at 8 a.m. ET
Prnewswire· 2025-06-23 13:25
A webcast replay will be available for two weeks. About Origin Agritech Limited BEIJING, June 23, 2025 /PRNewswire/ -- Origin Agritech Ltd. (NASDAQ: SEED) (the "Company" or "Origin"), a leading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mpany, will announce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first half of fiscal year 2025 on Thursday, June 26th after the market closes. Origin will host a conference call on Friday, June 27th at 8 a.m. ET with the investment community to discus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results and provide ...
Origin Agritech Hosts Core Customer Symposium in Zhengzhou Kicking-off New Season's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Prnewswire· 2025-05-12 11:00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公司于2025年5月1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办黄淮海区域核心客户研讨会 展示近300个新玉米品种并加强与核心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关系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严卫斌在会上介绍公司战略愿景 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路线图 并与客户深入讨论行业趋势和玉米种子市场竞争动态 [3] - 活动包括田间示范 生物技术产品展示 合作专家品种区和公司自主研发品种区 参与者获得品种特性 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专家指导 [4] 产品与技术展示 - 生物技术展区重点展示公司转基因和基因编辑品种 体现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 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应用价值 [5] - 合作专家品种区展示与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 王元东研究员 河南农业大学李育亮教授 陈彦惠教授等知名科学家合作开发的玉米品种 [6] - 展示旗舰玉米品种包括金桥8号 京科317 浚单203和奥玉728 以及16个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高级验证阶段品种和突破性基因编辑品种及转基因育种技术 [9]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领先的中国农业技术公司 1997年成立 总部位于北京通州宋庄研发中心 其植酸酶玉米是国内首个获得农业部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 [8] - 公司已建立包括草甘膦耐受性和抗虫性状(Bt)在内的强大生物技术种子管道 通过此次活动加速市场采用并收集反馈以指导未来研发工作 [4][8] - 活动得到经销商网络的积极响应 确认创新种子品种的市场潜力 巩固公司市场地位并为下一代玉米品种的商业化推出奠定坚实基础 [7]
Origin(SEED)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11 18:4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实现收入1620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1300万美元增长24.6% [8][19] - 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从199万美元增至510万美元,研发投入从100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 [2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270万美元,低于2023财年的870万美元;归属于Origin的净收入为30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的770万美元 [20][21] - 公司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30万美元;经营现金流使用量增加210万美元,融资活动提供现金流6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的32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玉米种子销量增加,这是玉米市场改善的结果 [8][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战略,2024 - 2026财年专注于稳定,实现运营现金流收支平衡;2027年目标是成为中国六大领先玉米公司之一;2030 - 2032年目标是成为中国前五的玉米种子公司和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种子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20% [12] - 公司正在加强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技术平台能力,探索营养食品及相关领域的新机会 [1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八个新品种,并针对不同地区进行研发,还有更多品种处于高级试验阶段 [14] - 公司认为当前中国种子行业竞争更激烈,公司通过三项关键举措有望恢复并超越历史利润率,包括BBL2 - 2转基因玉米品种、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以及新疆工厂现代化改造 [28][29][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新CEO认为公司已成为中国玉米种子行业的先驱,正转型为全球农业技术领导者,结合生物技术创新和传统运营专业知识,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和粮食安全 [16] - 公司CFO表示公司在为未来增长进行必要投资的同时,保持财务纪律,有明确的路径提高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成本结构更高效,有财务灵活性执行财务计划 [26] - 公司认为中国正处于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转折点,政府大力支持转基因商业化和创新育种技术,公司拥有获批的转基因性状、先进的基因编辑能力和生产设施,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具有先发优势 [57][58]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5月公司获得BBL2 - 2转基因玉米的转基因安全证书,该技术对玉米螟和象甲虫等主要害虫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 [8][9] - 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效的玉米导入系Hi3遗传转化系统,具有实际商业意义,可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改良性状 [10] - 2024年10月公司成立了Origin Marker生物育种服务联盟,已与中国数千家育种公司合作提高玉米产量 [1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为什么过去两年的毛利率明显低于2004 - 2005年 - 早期中国种子行业竞争少、市场饱和度低,如今竞争更激烈,但公司通过三项关键举措有望恢复并超越历史利润率,包括BBL2 - 2转基因玉米品种、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以及新疆工厂现代化改造,未来利润率将受益于种子产品和生物技术服务及许可费的多元化收入流 [28][29][32] 问题: 公司是否有望实现2024年6月分享的收入预测 - 新管理团队制定了全面的八年战略路线图,超越了之前的指导,2024财年收入增长24.6%表明取得了早期进展,但公司更注重建立可持续基础,而非短期目标,未来将按阶段推进成为中国顶尖玉米种子公司的目标 [34][35][36] 问题: 是否考虑将财年改为日历年以更好地向投资者展示年度业绩 - 公司同意这一建议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季节性业务模式,作为公司治理改进的一部分,正在评估包括此潜在变化在内的多项报告优化措施,过渡需要仔细规划以确保财务报告顺利和符合中美法规,如有决定将更新投资者 [39][40] 问题: 公司有何计划将NEC业务扩大到满足像牧原这样的采购商需求 - 公司新疆工厂有能力满足大客户需求,但考虑到资源有限,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取得突破后,公司决定暂停NEC业务,专注于生物技术商业化和销售扩张,以在生物技术和种子竞争中获得更有利地位 [42][43] 问题: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基因编辑突破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 - 公司的玉米基因编辑系统可在一年内实现精确基因改造,而传统方法需要三到四年,能更快、更低成本地将改良品种推向市场,已开发出10多个具有增强性状的品种,并与中国数十家运营公司合作 [46][47] 问题: 公司与中国其他农业生物技术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 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具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能力的种子公司,拥有从研发到生产的端到端能力,以及过去25年发展起来的广泛种质库和评级计划 [49][50] 问题: 公司八年战略看似雄心勃勃,有何信心实现这些目标 - 公司有四个关键优势,包括获得BBL2 - 2玉米的转基因安全证书、基因编辑平台、生物运营服务联盟和种子平台,还有新的管理团队,且已看到收入增长、亏损减少和新品种准备推出等成果 [53][54][55] 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市场的发展 - 中国正处于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转折点,政府大力支持转基因商业化和创新育种技术,公司拥有获批的转基因性状、先进的基因编辑能力和生产设施,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具有先发优势 [57][58]
Origin Agritech Reports 24.6% Revenue Growth and Key Technological Milestones in Fiscal Year 2024
Prnewswire· 2025-02-10 22:4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2月10日中国领先农业科技公司奥瑞金种业公布2024财年财务业绩,该财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在转基因开发与商业化、传统杂交品种开发等方面取得进展,新领导团队就位有望加速创新农业技术商业化并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1][5][10][15]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务成果与亮点 - 转基因开发与商业化:2024年5月获转基因玉米BBL2 - 2安全证书;上半年4个转基因玉米杂交种进入国家试验,1个有望2025年获批,2个有望2026年获批;提交新的转基因性状生物安全认证申请;6月在《自然》发表玉米诱导系基因编辑技术突破成果,开发超10个玉米基因编辑诱导系;10月成立“奥瑞金标记生物育种服务联盟”,与多家育种公司合作改良超100个玉米品种 [7] - 传统杂交品种开发:2个新品种完成三年国家试验,预计2025年夏季获批;15个新杂交种进入国家官方登记试验;将野生玉米基因导入商业杂交种,使种植密度提高10 - 15%,潜在增产超10%;补充杂交品种组合,预计2025年及之后推出8个新品种 [7] 公司战略举措 - 成立“奥瑞金标记生物育种服务联盟”,加速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许可与商业化,与多家育种公司合作扩大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可能性 [7] 公司领导与治理 - 2024年8月任命严卫彬为CEO兼董事,任命Patrick Cheng为CFO兼董事,耿陈汉博士留任董事长 [4] 2024财年财务结果 - 营收:2024财年营收1.134亿人民币(1620万美元),2023财年为9330万人民币(1300万美元),增长因玉米种子销量增加 [5] - 运营费用:2024财年总运营费用5270万人民币(750万美元),2023财年为3230万人民币(450万美元) [6] - 销售与营销费用:2024财年为630万人民币(90万美元),2023财年为840万人民币(120万美元),减少因组建种子分销合资企业 [8] - 一般及行政费用:2024财年为3600万人民币(510万美元),2023财年为1420万人民币(198万美元) [8] - 研发费用:2024财年为1010万人民币(140万美元),2023财年为74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 [9] -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2024财年为1870万人民币(270万美元),2023财年为6270万人民币(870万美元),2023财年主要来自子公司处置投资收益 [10] - 归属奥瑞金净利润:2024财年为2070万人民币(300万美元),2023财年为5530万人民币(770万美元) [11] 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4年9月30日约840万人民币(120万美元),2023年为2370万人民币(330万美元) [12] - 借款总额: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495万人民币(70万美元),2023年无借款 [12] - 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2024财年为1500万人民币(210万美元),2023财年为550万人民币(76万美元) [13] - 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024财年为500万人民币(70万美元),2023财年为1120万人民币(160万美元) [13] - 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2024财年为450万人民币(60万美元),2023财年为2290万人民币(320万美元) [14] 管理层评论 - 2024财年是转型期,营收增至1620万美元,主要受新疆业务推动;虽运营费用增加,但取得里程碑进展,新领导团队和扩大的合作关系将加速创新农业技术商业化并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15] 其他信息 - 年度报告:公司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24财年20 - F表格年度报告,可在SEC网站和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查看 [17] - 电话会议与网络直播:2月11日上午8点(美国东部时间)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结果和业务更新,可通过电话或网络直播参与,网络直播回放两周内有效 [18][19] - 公司简介:奥瑞金种业1997年成立,总部在北京,是中国领先农业科技公司,在作物种子生物技术领域有多项成果 [20]
Origin(SEED)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2-10 22: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52,580千元人民币、93,307千元人民币、113,381千元人民币,2024财年为16,180千美元[60] - 2022 - 2024财年净收入分别为2,325千元人民币、62,669千元人民币、18,678千元人民币,2024财年为2,665千美元[60] - 2023 - 2024财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3,708千元人民币、8,375千元人民币,2024财年为1,195千美元[61] - 2023 - 2024财年9月30日总资产分别为238,506千元人民币、131,562千元人民币,2024财年为18,775千美元[61] - 2023 - 2024财年9月30日总负债分别为319,766千元人民币、190,161千元人民币,2024财年为27,138千美元[61] - 2022 - 2024财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为7.0998、7.1798、7.0074[63] 业务线相关风险 - 公司在种子分销业务的合资公司持股51%或50%,但合资公司表现可能不及预期[70] - 公司专注种子生物技术研发,与多所科研机构合作,但产品研发受监管要求影响[73] - 中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监管和公众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公司业务[74] - 政府可能不批准或限制转基因玉米产品商业化,影响公司未来发展且无法收回研发成本[75] - 海外销售需遵守监管要求,成本高,未达标则无法分销产品[77] - 获得和维护转基因种子生产销售相关许可耗时且成本高,失败会影响进入海外市场能力[78] - 合资企业等业务存在风险,可能影响公司营收、费用、运营结果和现金流[79] - 若跟不上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公司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将受不利影响[80] - 公司业务依赖中国电商等发展,若无法利用电商平台,业务和财务状况将受影响[82] - 公众对生物技术产品的接受度影响公司运营,可能导致销售下降[83] - 种子生产业务竞争激烈,国内外对手众多,价格因素也对公司不利[84] - 美国孟山都(拜耳)和科迪华农业科技占据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约70%份额,影响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86] - 公司面临多种经营挑战,若无法应对将导致增长放缓、利润降低等,影响股东价值[92] -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新产品开发失败、产品质量索赔、保险覆盖有限等因素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97][99][100][101] - 中国法规变化、转让定价调整、税收政策变化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罚款、税务负担增加等风险[102][103][104] - 中国政治经济政策变化、利润汇回控制、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业务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107][108][111] - 中国居民境外投资法规增加公司行政负担,股东未按规定申请备案可能影响利润分配并导致法律责任[112]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仍在发展,假冒种子产品影响公司产品销售[98] - 公司新产品开发可能面临多种困难,且新产品销售可能蚕食现有产品销售[99] 税收相关风险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需就全球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向非居民企业股东支付股息时需代扣10%预提税[106] - 外国投资企业向外国投资者支付股息需缴纳10%预提税,英属维尔京群岛无相关税收协定,2008年前股息支付曾免税[110] - 公司各子公司和附属实体每年需从税后利润中至少提取10%作为法定储备,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 [109] - 若离岸企业满足四个条件,其中包括至少50%的董事会投票成员或高级管理人员经常居住在中国,将被视为中国税收居民[105] - 公司认为2024财年不是被动外国投资公司,但无法保证未来不会被认定[118] - PRC公司向非PRC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适用10%的预提税税率,除非有豁免或减免[161] - 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奥瑞金和State Harvest(BVI)为免税公司,中国运营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种子销售自2010年12月1日起免征增值税,研发服务适用6%的税率[228][229][230][231] 公司股权与结构相关 - 公司组织文件某些条款可能阻碍第三方收购,限制股东溢价出售股份机会[120] - 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公司财务报告要求降低,投资者可能无法及时获取信息[121] - 公司普通股交易市场可能无法持续活跃,股价可能波动[123][124] - 公司聘请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位于新加坡,受PCAOB定期检查规则约束[131]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PCAOB连续三年无法检查审计机构,SEC将禁止公司普通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实施,“非检查年”将从三年减至两年[128] - 2022年12月15日,PCAOB移除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认定,公司预计不会被认定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下的委员会认定发行人[129] - 2022年12月29日,《2023年综合拨款法案》将发行人被认定为委员会认定发行人后,委员会实施初始交易禁令的连续年数从三年减至两年[130] - 公司部分中国业务通过可变利益实体开展,面临中国政府未来行动的不确定性[133] - 因中国法律限制,公司部分中国运营子公司通过股票寄售协议持有,可能产生额外成本、所有权不确定和权利损失风险[136] - 公司股票寄售协议若无法履行,需诉诸中国法院,会产生法律费用,还可能影响企业价值和财务报表合并,进而降低合并公司报告收益[137] - 公司寄售协议和VIE安排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未经过法院检验,若被判定无效,公司业务、价值和普通股价值将受损[138] - 公司控制两家中国运营子公司海南奥宇和宝岛起源的股票寄售协议,可在三年后经双方同意终止[139] - 公司有公司保护措施,如独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若寄售股票限制解除,协议终止不影响股票所有权,但终止会使公司失去相关权利和利润[140] - 中国政府规定,直接和间接提供食品和转基因种子产品及相关业务的实体,外资所有权不得超过49%[141] - 公司通过VIE开展部分外资受限业务,通过合同安排控制VIE并合并其财务结果,但中国法律法规解释和应用存在不确定性[143] - 若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公司可能面临吊销执照、罚款、没收收入等处罚,导致业务中断、声誉受损,普通股价值下降[144]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在提供运营控制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及其股东可能违约,影响公司对VIE的控制和财务结果合并[145]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公司目前解决冲突的方法不一定有效,若无法解决需依靠法律程序,结果不确定[149] - 公司使用VIE结构可能导致部分业务损失,中国政府可能干预公司运营,影响VIE合同安排可执行性和公司财务表现[152] - 公司PRC运营公司需按规定提取至少10%的累计税后利润作为法定储备金,直至该基金总额达到其注册资本的50%[1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State Harvest BVI、OAL SMY Limited由公司100%股权持有,Origin Biotechnology由State Harvest BVI 100%股权持有,Hainan Aoyu由State Harvest BVI 100% VIE持有和控制等[236] - 新疆奥瑞金种业由海南奥裕70.52%股权持有,北京奥瑞金种业由Origin Biotechnology 48.27%股权持有等[236] - 海南奥裕股票寄售协议中,闫伟斌寄售50.67%,韩庚辰寄售33.00%,刘玉标寄售16.00%,邓德志寄售0.33%,总计100%[246] - 宝岛奥瑞金股票寄售协议中,韩庚辰寄售51.00%[24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5年2月10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首次注册成立,2006年7月10日重新注册[170] - 公司前身Chardan于2003年12月5日根据特拉华州法律成立,目的是与中国运营公司进行业务合并[171] - 2004年12月20日,Chardan与State Harvest BVI及其股东签订股票购买协议[172] - 公司普通股自2019年6月5日起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交易,此前于2005年11月8日至2007年6月25日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交易,2007年6月26日至2019年6月4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交易[173] - 2015年,公司开始从传统种子公司向生物技术种子公司进行战略转型[174] - 2016年,公司完成第一代害虫/杂草性状的实验室和田间生产试验[174] - 2018年公司完成主交易协议第一阶段,出售德农、长春奥瑞金和临泽奥瑞金子公司;终止第二阶段协议,保留北京奥瑞金商业种子业务及北京总部大楼[175] - 2018 - 2019年公司成立多个种子分销区域合资企业,奥瑞金间接持有安徽奥宇50%股权,其他合资企业51%股权[176] - 2019年公司与北京昌平科技发展集团成立新实体,昌平科技和公司分别持有51%和49%股权,昌平科技投资1.377亿人民币(2020万美元)[177] - 2020年第三财季,公司因两个转基因玉米性状评估成功获农业部650万人民币(95万美元)拨款[186] - 公司1997年以杂交玉米种子公司起步,2000年代初开始种子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成立生命科学中心[254] 公司科研成果与合作 - 公司目前有11项中国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各有1项相关专利;有23项中国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193] - 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发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BFL4 - 2获安全证书,预计2025年获新品种批准证书并推向市场[196] - 2024年5月,公司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事件BBL2 - 2获农业部生物安全证书[198] - 2024年6月,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世界首个高效玉米诱导系Hi3遗传转化系统,相比传统技术可节省3 - 4年时间[200] - 2024年,公司与中国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奥瑞金标记生物育种服务联盟”,加速基因编辑技术应用[201] - 过去2年有少数公司如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获得玉米性状生物安全证书,公司与大北农达成协议探索合作[207] 行业法规政策 - 2019年3月15日颁布的《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公司运营可能受其影响[155] - 2021年6月10日颁布的《数据安全法》于9月生效,8月20日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于11月1日实施,公司可能受其影响[166] - 《种子法》于2000年颁布,历经多次修订,最新修订于2022年3月1日生效,扩大了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增加了对新品种权侵权的惩罚力度[210][211][212] - 修订后的《种子法》将种子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制度合并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需满足多项最低要求[215] - 2012年公司旗下北京奥瑞金是首批获得32个农作物种子公司之一的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2023年其许可证已或正在转移至海南奥裕和奥瑞金农业[216] - 修订后的《种子法》将需售前审批的种子类型从28种减少到5种,即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种子[217] - 种子审批需提交申请,经过至少两个生长季节、至少五个不同地点的监测生长,增产8%以上且排名前六才能进入第二年测试[219] - 中国限制外资企业在种子行业的所有权,从事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等业务的外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为49%,还限制外资企业从事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开发等业务[225][226] 公司业务现状与投入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植酸酶玉米产品和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产品已获得安全证书,公司产品一般被归类为I类[223] - 自2020年初至今,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中国境内厂房和设备的建设与购置[251] - 公司持续投入种子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用自由现金流及其他融资来源资助研发[254] - 公司在含植酸酶性状和草甘膦耐受技术的转基因产品管线取得进展,尤其在抗虫和耐除草剂等新生物技术管线[255] - 公司继续测试含Bt和草甘膦耐受基因的双堆叠产品与全球市场现有技术对比[255] - 公司加大营养强化玉米(NEC)的开发力度[254] 公司业务竞争情况 - 公司种子产品面临三类竞争,包括中国大公司、当地小种子公司和大型跨国杂交及转基因种子生产商,还面临玉米种子假冒问题[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