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300906)

搜索文档
日月明(30090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605.88万元,同比增长15.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4.19万元,同比增长24.26%[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0.05万元,同比增长101.43%[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8%至2605.88万元,上期为2250.15万元[19] - 净利润同比增长24.3%至1064.19万元,上期为856.28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0.1330元,同比增长24.2%[2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8.35%至265.62万元,主要因上年计提专项奖[8] - 财务费用为-287.25万元,同比增加42.13%,主要因利息收入[8] - 研发费用为218.11万元,同比下降15.7%[19] - 财务费用为-287.25万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291.91万元[19] - 所得税费用153.78万元,同比下降5.5%[21] - 支付给职工现金716.63万元,相比去年同期860.73万元,减少16.7%[25] - 支付的各项税费374.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635.39万元,减少41.1%[2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7.10万元,同比下降219.77%[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779.47万元,同比下降30.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2673.75万元,同比下降26.8%[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97.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负343.09万元,恶化幅度达220%[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70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负2.2137亿元,增长67.2%[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3.810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2481亿元,增长69.5%[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806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4.4015亿元,减少36.2%[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1.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137.49万元,减少91.6%[25] - 投资支付现金3.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2亿元,增长68.2%[25] 资产和投资活动 - 货币资金环比减少57.19%至2.85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704.02万元,主要因闲置资金理财[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85亿元,较年初6.66亿元减少57.2%[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70亿元[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42亿元,较年初1.34亿元增长6.1%[1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40亿元,较年初8.37亿元增长0.4%[1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9.08亿元,较年初9.06亿元增长0.2%[16] 负债和权益变动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4038.80万元,较年初4667.11万元减少13.5%[17] - 应付职工薪酬157.60万元,同比下降59.3%[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282.62万元,较期初下降1.3%[18]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4.14万元[6] - 投资收益35.18万元,同比增长128.70%,主要因合营企业经营改善[9] 股东结构和持股信息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持股最多的是华舆正心股权投资基金持有511.52万股[12] - 朱洪涛持股比例为0.56%持有45.13万股[12] - 限售股份期末总数4776.97万股其中日月明实业持有3148.50万股[13][14] - 高管锁定股中孟利民持有27.28万股潘丽芳持有21.90万股[14] 审计和报告说明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7]
日月明(30090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2325亿元,同比增长5.8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7.92万元,同比下降24.6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83.19万元,同比下降12.32%[1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916.57万元,占全年收入的48.0%[2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增长5.86%[65][67] - 0级轨检仪收入5027.70万元,占总收入40.79%,同比增长9.09%[67] - 1级轨检仪收入2161.37万元,同比下降16.60%[67] - 东北地区收入2271.25万元,同比增长101.26%[67] - 西北地区收入1852.69万元,同比增长512.58%[67] - 直销模式收入8568.34万元,同比增长34.8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率53.95%,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70] - 0级轨检仪原材料成本为9,856,454.58元,占营业成本比84.29%,同比下降2.22个百分点[73] - 1级轨检仪总成本同比下降至7,739,664.58元,降幅约12.3%[73] - 其他测控设备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72.2%至2,495,057.86元,占比提升4.24个百分点至92.58%[73] - 精测精调技术服务总成本激增88.7%至8,110,013.26元,其中人工成本占比跃升8.47个百分点至15.49%[73] - 财务费用因IPO募集资金到账大幅下降890.81%至-8,072,237.93元,主要源于利息收入增加[7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4%至11,136,733.88元,支持轨检仪等产品迭代更新[77][78] - 销售费用微降1.98%至9,896,053.36元,管理费用增长15.86%至11,701,994.57元[77] - 轨道测控设备原材料成本整体稳定在24,592,432.24元,占比保持100%[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检测、轨道表面质量检测、轨道结构部件巡检、检定平台系列及铁路接触网检测设备[34] -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产品涵盖0级轨检仪(适用于350km/h及以下线路)、1级轨检仪(适用于200km/h及以下线路)和轨道测量仪[34][35][36] - 地铁第三轨轨道检查仪适用于接触轨供电的地铁线路,具备高精度连续测量及智能识别功能[37][39] - 钢轨波磨测量仪采用多中点弦非接触法测量专利技术,用于高铁及地铁钢轨波磨病害分析[39][40] - 检定平台系列包括标定器和检定台,用于产品出厂标定、校准及计量认证[40][41][42] - 接触网测量仪适用于铁路及地铁柔性与刚性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42]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0级轨检仪和1级轨检仪[119] - 精测精调服务内容包括确定病害位置、制订测量方案、执行调整工作等[44] - 轨道检查仪核心技术包括T型轨检小车结构、弦测法/惯性法加密采样算法等[48]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2271.25万元,同比增长101.26%[67] - 西北地区收入1852.69万元,同比增长512.58%[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为国内轨道安全测控设备龙头企业,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且存在准入壁垒[31] - 公司主要客户为铁路局及下属工务段、地方铁路公司、工程建设单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等[45] - 公司产品保修期一般为交付并验收后一年[45] - 公司产品采购包括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采购[49] - 产成品采购执行以销定购模式根据客户具体要求组织采购[50] - 公司研发组织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开展对外合作[51] - 研发重点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检测、钢轨表面质量检测、地铁第三轨几何状态检测等产品[51] - 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和供应商评价选择程序进行供应商管理[49] - 公司产品核心生产环节为技术研究、算法设计和软硬件开发[47] - 国铁集团2022年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30.38亿人同比增长20%[108] - 国铁集团2022年货物发送量目标38.04亿吨同比增长2.1%[108] - 国铁集团2022年计划投产新线3,300公里以上[108] - 公司对国铁集团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118]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43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以及14项软件著作权[31] - 公司研发的"高速铁路数字化测量系统"曾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1] - 公司研发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1] - 公司研发投入1,113.67万元(占营业收入9.04%)[58]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43项(发明专利19项)及14项软件著作权[58] - 研发投入金额为11,136,733.8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04%,同比增长26.24%[81] - 研发人员数量31人,同比下降6.06%,占比21.53%[80]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3人,同比下降40.00%[81] - 大专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12人,同比增长50.00%[8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4.84万元,同比下降51.93%[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148,365.70元,同比下降51.93%[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37,844.85元,同比下降87.83%[8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000,002.00元,同比下降108.48%[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8,428,849.63元,同比增长36.21%[8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9.0609亿元,同比增长0.4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1762亿元,同比增长0.12%[18] - 资产总额9.06亿元,同比增长0.43%[6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73.53%,金额为6.66亿元,较年初下降1.05个百分点[88]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14.81%,金额为1.34亿元,较年初上升0.93个百分点[88] - 存货金额1832.52万元,较年初增长36.1%,主要因产量高于销量[88] - 合同负债金额1.20万元,较年初下降99.1%,主要因预收货款减少[88] - 应收票据金额438.71万元,较年初下降67.6%,因收到票据减少[88] - 递延收益金额964.83万元,较年初增长72.3%,主要因收到政府补助[88] - 库存量132台/套,同比增长103.08%[71] 投资和募集资金使用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为614.52万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82.84万元[23] - 投资收益6,221,671.9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53%[86] - 其他收益9,286,866.0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0.19%[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4.55亿元,同期全部售出[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总额4.55亿元,累计收益614.52万元[95] - 募集资金总额4.82亿元,本期使用8951.11万元,期末余额4.02亿元[97] - 货币资金中受限资金450.53万元,为保证金[91]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7,345.72万元,本期投入314.03万元,累计投资进度1.37%[101]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运维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284.8万元,本期投入37.08万元,累计投资进度0.65%[101]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33,630.52万元,本期总投入351.11万元,累计投入415.06万元[102] - 超募资金总额14,542.24万元,其中8,600万元已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使用进度100%[102][103]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14,542.24万元,本期投入8,600万元,累计投入8,600万元[102] - 募集资金合计总额48,172.76万元,本期总投入8,951.11万元,累计投入9,015.06万元[102] - 公司于2020年12月使用超募资金4,3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3] - 公司于2021年12月再次使用超募资金4,3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3]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超募资金8,6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3] - 2021年1月公司使用募集资金467.0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03]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募投专户[10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以8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4]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陶捷持有公司股份9,967,000股,占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无变动[133] - 董事兼副总经理潘丽芳持有公司股份292,000股,占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无变动[13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孟利民持有公司股份363,750股,占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无变动[133] - 董事王志勇持有公司股份115,000股,占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无变动[133] - 财务总监朱前蓉持有公司股份40,000股,占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无变动[134] - 副总经理曾伟龙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增持100股,期末持股增至38,100股[13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11,892,600股,较期初增加100股[135]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涉及6人,包括朱洪涛、顾云敏等[135] - 离任董事朱洪涛持有公司股份451,250股,离任董事顾云敏持有219,250股[134][135] - 罗来勇、杜娇娜第二届监事会任期届满离任,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136] - 曾伟龙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3月26日解聘副总经理职务[136] - 沈浩因工作岗位调整于2021年4月解聘董事会秘书职务[136] - 潘丽芳于2021年9月15日被选举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并担任副总经理[138] - 王志勇于2021年9月15日被选举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138] - 朱耀华、郭应坤于2021年9月15日被选举为第三届监事会监事[138] - 尹玮于2021年4月20日聘任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38] - 陶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140] - 潘丽芳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41] - 王志勇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对外合作中心主任[14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薪酬方案于2021年4月20日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150]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结合评级资格、个人能力及行为标准确定职等及月薪标准[150] - 高级管理人员年终激励以岗位价值贡献为衡量标准结合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及目标制订[150] - 公司董事和监事报酬根据《董事、监事薪酬(津贴)制度》确定[15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月度工资已按月支付[150] - 年终奖根据公司及岗位绩效达成情况按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核算后已完成发放[150] - 独立董事津贴已按照确定的薪酬标准全额支付[150] - 薪酬确定依据公司所处行业及地区的薪酬水平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制定[150] - 基于职系、职等以及岗位能力评价确定岗位薪酬等级实行定岗定薪[150] - 薪酬结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月度、季度及年度绩效考核[15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78.65万元[153]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陶捷税前报酬最高为70.68万元,占总报酬的18.7%[152][153] - 财务总监朱前蓉税前报酬为42.17万元,占总报酬的11.1%[153]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尹玮税前报酬为21.52万元,占总报酬的5.7%[153] - 三位独立董事张工、蔡小培、万晓民各自税前报酬均为8.31万元,合计占总额的6.6%[153] - 监事会主席罗芳未在公司领取报酬[153] - 2021年度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未出现连续两次缺席情况[157] - 独立董事全部通过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会议[157]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8] - 独立董事积极履行职责,对公司发展和管理规范起到积极作用[159]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400万元人民币,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70] - 公司以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170][171]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1.51亿元人民币[170] - 公司现金分红决策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中小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68][169] - 公司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171] 人力资源与员工结构 - 公司大学以上学历员工占比70.83%[60] - 技术及工程服务人员43人(占员工总数29.86%)[60]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44人[163] - 生产人员37人占员工总数25.7%[163] - 销售人员36人占员工总数25%[163] - 技术人员31人占员工总数21.5%[163] - 行政人员20人占员工总数13.9%[163] - 工程服务人员12人占员工总数8.3%[163] - 财务人员8人占员工总数5.6%[163]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49人占员工总数34%[163] - 大专学历员工53人占员工总数36.8%[163] - 中专及以上学历员工42人占员工总数29.2%[163] - 公司按时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180]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74]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100%[174] -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错报≥利润总额5%或≥资产总额1%[174] - 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定量标准:利润总额3%≤错报<5%或资产总额0.5%≤错报<1%[174] - 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2][17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5]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5]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5]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5]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76]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7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52] - 2021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168公里)[52]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高铁超过4万公里)[52] - 预计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高速铁路5万公里)[53] - 2021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22.92公里(新增39条线路)[55] - 2020年新获批城轨建设规划线路长度314.6公里(总投资额2,233.54亿元)[55] - 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192.62公里[108] - 2021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22.92公里[108] - 地铁占城轨交通里程比例78.9%[108]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87,057,023.2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0.64%,其中最大客户占比35.67%[74]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6,314,319.4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92%,最大供应商占比18.38%[76] - 公司拥有稳定可靠的合格供应商体系[181] - 公司应收账款逾期客户主要为铁路局及下属工务段、地方铁路公司、工程建设单位等,逾期应收账款余额较大[121] 股份锁定与承诺事项 - 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及陶捷承诺自2020年10月22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股份[184][185]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4][185] - 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5] - 高管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5
日月明(30090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096.59万元,同比下降31.46%[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6408.52万元,同比微增0.85%[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8.45万元,同比增长5.99%[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2.78万元,同比增长23.68%[3] - 净利润为3049.36万元,较去年同期2460.17万元增长24%[23] - 营业收入为6408.52万元,同比增长0.8%[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575.88万元,同比增长6.8%[23] - 支付职工现金1509.83万元,同比增长13.9%[27] - 所得税费用为423.43万元,有效税率为12.2%[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33.91万元,同比增长81.77%[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9371.6万元,同比增长16.2%[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3.91万元,同比增长81.7%[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亿元,同比扩大416.7%[28] - 收到税费返还208.14万元,同比减少54.8%[27] - 投资支付现金4.00亿元,同比增长87.8%[27] - 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30亿元,同比减少31.6%[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6亿元,同比增长25.6%[2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172.48万元,同比减少94.6%[27] - 取得投资收益176.00万元,同比减少30.0%[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3.7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3.63%,主要系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7] - 交易性金融资产2.73亿元,主要系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7] - 存货2038.3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1.40%,主要系增加生产备料[7] - 公司货币资金为3.79亿元,较年初6.73亿元下降43.6%[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73亿元[18] - 应收账款为1.09亿元,较年初1.25亿元下降12.8%[18] - 存货为2038.33万元,较年初1346.36万元增长51.4%[18] - 流动资产合计8亿元,较年初8.34亿元下降4.1%[18] - 应收票据为788.38万元,较年初1355.71万元下降41.9%[18] - 公司总资产为8.6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022亿元下降3.9%[19][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5亿元,较期初减少43.5%[28] - 总资产8.6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85%[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075亿元,较期初8.166亿元下降1.1%[20]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为60%,较去年同期58.4%提升1.6个百分点[22][23] - 每股收益0.3816元,较去年同期0.4114元下降7.2%[2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8天,较去年同期改善5天[19][22]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128.34万元,同比下降44.47%,主要系理财产品收益下降[8] 股东结构 - 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持有3148.5万股限售股,占比26.2%[13][14] - 陶捷持有996.7万股限售股,占比8.3%[13][14] - 中车资本持有587.5万股限售股,占比4.9%[13][14] - 限售股总数6000.0075万股,占总股本50%[14]
日月明(300906)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4311.93万元,同比增长30.83%[21]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12万元,同比增长30.83%[51] - 营业收入为4311.93万元,同比增长30.83%,主要因轨检仪产品销量增长[6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8%至4311.93万元(2020年同期:3295.82万元)[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4.33万元,同比增长39.35%[2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24万元,同比增长39.35%[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3%至1824.33万元(2020年同期:1309.19万元)[16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86.03万元,同比增长40.5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8元/股,同比增长4.49%[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5%至0.2280元(2020年同期:0.2182元)[16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3%,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747.03万元,同比增长20.53%[6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5%至1747.03万元(2020年同期:1449.41万元)[161] - 管理费用为736.03万元,同比增长99.30%,主要因中介服务费用及人员奖金增加[6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9.3%至736.03万元(2020年同期:369.30万元)[161] - 研发投入达396.25万元,同比增长17.17%,占营业收入9.19%[5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2%至396.25万元(2020年同期:338.17万元)[1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1%至483.58万元(2020年同期:459.91万元)[161] - 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增加转为净收益366.92万元(2020年同期:净收益12.81万元)[16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27.3%至137.07万元(2020年同期:41.89万元)[1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0级轨检仪适用于350km/h及以下高速铁路轨道检测[32] - 1级轨检仪适用于200km/h及以下常规精度轨道检测[33] - 轨道测量仪适用于350km/h及以下高精度外部几何状态测量[34] - 地铁第三轨检查仪具备高精度连续测量及智能定位功能含4种型号[36] - 钢轨波磨测量仪采用多中点弦非接触法专利技术测量精度高[37] - 标定器BDQ-1型用于产品出厂标定和使用前校准[39] - 检定台JDT-01型用于产品出厂检定和周期检定精度稳定[40] - 轨道精测精调服务覆盖轨道全生命周期包括新线建设和运营维护[40] - 0级轨检仪产品收入1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2%[51] - 0级轨检仪营业收入1797.60万元,同比增长15.72%,毛利率76.45%[63] - 1级轨检仪产品收入1048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44.48%[51] - 1级轨检仪营业收入1047.97万元,同比增长144.48%,毛利率63.47%[63] - 其他测控设备营业收入521.24万元,同比增长167.01%,毛利率61.65%[63] - 精测精调及其他技术服务收入为217.32万元,同比增长22.26%[64] - 其他业务收入为139.5万元,同比增长79.54%[6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收入为4311.93万元,同比增长30.83%[64] - 整体毛利率达59.48%,同比增加3.46个百分点[5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59.48%[93]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为1804.09万元,同比增长17611.5%[64] - 西南地区收入为696.4万元,同比增长541.51%[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4]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目标2025年达17万公里,高铁5万公里[51] - 铁路在建及已批项目规模达3.19万亿元[51] - "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50] - 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公里[50]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客户包括铁路局工务段和工程建设单位[42] - 产品保修期为交付验收后一年保修期内负责软硬件维护[42] - 公司对国铁集团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97%[92] 其他重要内容: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36.73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290.15万元[25] - 其他收益为486.3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2.56%[6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7.2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66] 其他重要内容: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0.58万元,同比下降53.49%[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0.58万元,同比下降53.49%,因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0.58万元,同比下降53.5%(对比上年同期1484.64万元)[1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亿元,同比下降854.29%,因现金理财增加[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亿元,同比扩大854.3%(对比上年同期-2212万元)[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45亿元,期末余额为4.20亿元[172][173]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652.06万元,同比下降3.5%[174] - 母公司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047.35万元,同比下降29.5%[174]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80亿元,同比增加130.5%[174][176] - 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为4000万元[172][176]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65亿元[173] - 收到税费返还47.71万元,同比下降84.6%[17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1183.44万元,同比增长11.6%[1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5652.06万元(2020年同期:5859.00万元)[170] 其他重要内容: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8.65亿元,同比下降4.09%[21] - 公司总资产从902,214,106.27元下降至865,281,436.50元,减少4.1%[154][156] - 货币资金余额为4.2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5.48%[68] - 公司货币资金为4.24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728亿元下降36.8%[153] - 货币资金从672,557,539.81元下降至424,602,921.32元,减少36.9%[1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54%[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124亿元人民币[1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12,372,068.49元[158] - 应收账款为1.23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52亿元基本持平[153] - 应收账款从124,257,113.94元微降至122,158,130.70元,减少1.7%[158] - 存货为1795万元人民币,较年初1346万元增长33.4%[153] - 存货从13,463,598.64元增加至17,952,667.04元,增长33.3%[158] - 应付账款从48,092,511.30元下降至39,074,581.66元,减少18.7%[155] - 应付职工薪酬从4,206,631.14元下降至1,931,031.14元,减少54.1%[155] - 应交税费从6,165,806.23元下降至3,043,625.09元,减少50.6%[155] - 未分配利润从154,648,715.73元下降至132,892,036.11元,减少14.1%[156] - 流动负债合计从75,084,263.87元下降至58,930,827.22元,减少21.5%[1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95亿元,同比下降2.63%[21] 其他重要内容:募集资金及理财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1亿元及募集资金1.7亿元进行现金理财[7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48,172.76万元[77][78]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176.25万元[77][80] - 累计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240.21万元[77][80] - 超募资金总额为14,542.24万元[80][82] - 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300万元[78][80][82]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23,000万元[79] -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20,932.96万元[79]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0.75%[80]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运维中心项目投资进度0.57%[80] - 累计收到募集资金利息收入300.53万元[7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为2.3亿元[83] - 委托理财总额为3.4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1亿元募集资金2.3亿元[86]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2.7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1亿元券商理财产品1.7亿元[86]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及股东结构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90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陶捷[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尹玮,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四路999号[17]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副总经理曾伟龙于2021年3月26日因个人原因解聘[98] - 董事会秘书沈浩于2021年4月20日因岗位调整解聘[98] - 尹玮于2021年4月20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98]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稳定为80,000,000股,无变动[13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60,000,000股,占总股份的75.00%[133]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0,000,000股,占总股份的25.00%[133]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3,000,000股,占总股份的3.75%[133] - 境内法人持股数量为40,885,000股,占总股份的51.11%[133]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16,115,000股,占总股份的20.14%[133] - 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持有31,485,000股限售股,占总数39.36%[135][138] - 陶捷持有9,967,000股限售股,占总数12.46%[135] - 中车资本旗下基金持有5,875,000股限售股,占总数7.34%[13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150人[138] - 陶捷持股996万股占比12.46%为第一大股东[139] - 中车资本旗下基金持股587.5万股占比7.34%[139] - 南昌国金投资持股300万股占比3.75%[139] - 谭晓云持股231.7万股占比2.90%[139] - 凌知喻持有3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位列无限售股东首位[140]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85%[97] 其他重要内容:研发及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49]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4项[52][53] 其他重要内容:子公司及关联方 - 子公司云智科技净利润为-13.67万元[90] -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北京日月明云智科技有限公司[196] 其他重要内容:租赁及关联交易 - 房屋租赁给江西恒实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月租金2.64万元且租金每年递增5%[124] - 房屋租赁给江西和道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月租金1.20万元且租金每年递增5%[124] - 房屋租赁给江西省景顺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月租金2.64万元且租金每年递增5%[124] - 租赁项目带来的损益未达到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12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发生[115][116][117][118][119][121] 其他重要内容:财务报告及审计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 - 公司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3]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1]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51] - 财务报表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经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批准[196][197] 其他重要内容:历史沿革及股本变化 - 公司2006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其中日月明实业出资180万元占比90%,谭晓云出资20万元占比10%[192] - 2011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3000万元人民币,日月明实业出资2915万元占比97.17%,谭晓云出资85万元占比2.83%[192] - 2015年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000万元人民币,股权结构保持不变[192] - 2015年9月新增注册资本140万元,由朱洪涛等9人出资224万元认购,增资后注册资本达5140万元[193] - 2016年11月新增注册资本260万元,由谭晓云等34名自然人出资1001万元认缴,增资后注册资本达5400万元[193] - 2017年5月新增注册资本600万元,由中车同方出资6000万元认购,增资后注册资本达6000万元[193] - 2020年11月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26.4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284亿元人民币[194] - 2021年1月完成工商变更后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194]
日月明(30090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250.15万元,同比增长186.4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43万元,同比增长1871.0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2.14万元,同比增长1760.85%[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71元/股,同比增长1387.50%[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071元/股,同比增长1387.50%[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同比增长0.89个百分点[8] - 营业收入2250.15万元,同比增长186.49%[19][2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250.15万元,同比增长186.4%[46] - 公司净利润为856.28万元,同比增长2031.1%[4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5%至2250.15万元[5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08.3%至856.89万元[52] - 基本每股收益0.1071元,同比增长1387.5%[49] - 综合收益总额856.29万元,同比增长1871.0%[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2,587,171.35元,同比增长124.98%[19] - 研发费用为258.72万元,同比增长125.0%[4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5.0%至258.72万元[51] - 财务费用为-202.10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203.21万元[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轨检仪产品收入1369.23万元,同比增长407.77%[21] - 毛利率从37.80%提升至50.55%[21] - 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0.55%[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09万元,同比改善78.9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0,903.97元,同比改善78.97%[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1,374,930.19元,同比变动-427.90%[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3.09万元,较上年同期-1631.27万元改善79.0%[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2.21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2.2亿元[5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5.40亿元,较上期的17.42亿元增长45.8%[58]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1.06亿元,较上期的2.96亿元增长273.4%[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6.53亿元,较上期的20.38亿元增长79.3%[5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0.86亿元,较上期的0.75亿元增长15.5%[58] -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为0.64亿元,较上期的1.18亿元下降45.8%[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0.34亿元,较上期的-1.62亿元改善79.0%[58] - 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20亿元,较上期的0.40亿元增长450.0%[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21亿元,较上期的-0.42亿元扩大427.8%[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25亿元,较上期的-0.58亿元扩大287.9%[6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448,236,306.75元,环比下降33.38%[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221,152,243.84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投资[19] - 货币资金从6.73亿元减少至4.48亿元,降幅33.4%[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21亿元[38] - 应收账款从1.25亿元增至1.28亿元,增长1.9%[38] - 应付账款从4809万元减少至4039万元,降幅16.0%[39] - 应交税费从616.6万元减少至357.7万元,降幅42.0%[39] - 资产总额从9.02亿元微降至9.02亿元,基本持平[39] - 负债总额从8524万元减少至7615万元,降幅10.7%[39] - 货币资金从6.73亿元减少至4.48亿元,下降33.4%[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21亿元[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25亿元,较期初增长1.0%[41] - 应收账款从1.24亿元增至1.27亿元,增长1.9%[41] - 应付账款从4809.25万元降至4039.37万元,下降16.0%[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0亿元,较期初下降33.8%[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0亿元,较期初的6.65亿元下降33.8%[60]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2.05万元[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54.29万元[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5.22万元[4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5.22万元[52] - 投资收益亏损12.26万元[47]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95.41%[22] - 公司对国铁集团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23]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48,172.76万元[27] - 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64.7万元[27]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28.65万元[27]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0.72%[27]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运维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0.51%[2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00%[27] - 超募资金总额为14,542.24万元[27] - 未明确用途超募资金金额为10,242.24万元[27] - 使用超募资金43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29]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467.02万元[29] - 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1.8亿元[29] 股权结构 - 期末限售股总数60,000,000股[16]
日月明(30090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2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16,427,629.22元,同比下降23.8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955,558.95元,同比下降13.31%[1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2,880,790.67元,为全年最高季度[1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73,234.65元,占全年净利润的54.25%[19] - 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23.82%[63][69] - 营业利润6238.59万元同比下降12.23%[63] - 归母净利润5395.56万元同比下降13.31%[63] - 0级轨检仪收入4608.67万元同比下降27.33%[70] - 1级轨检仪收入2591.46万元同比增长40.42%[70] - 精测精调技术服务收入564.80万元同比下降81.28%[70] - 华北地区收入3053.47万元同比下降35.52%[70][72] - 公司2020年销售量306台/套同比下降8.11%[73]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511.2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4.52%[7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成本总额4999.81万元同比下降25.1%[75][76] - 公司2020年财务费用-81.47万元同比下降266.82%[79] - 公司2020年销售费用1009.60万元同比上升7.34%[79] - 公司2020年管理费用1010.02万元同比下降6.77%[7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0.48%[84] - 毛利率57.06%同比上升0.77个百分点[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956,375.74元,同比大幅增长78.22%[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8.22%至68,956,375.74元[83][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增长193.81%至38,108,321.81元[83][8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245,006%至490,212,000元[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大幅增长1,486.98%至590,594,839.10元[83] - 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84][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902,214,106.27元,同比增长148.9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6,625,256.26元,同比增长190.67%[17] - 公司货币资金本期末较上期末增加5.221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346.35%[49]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末较上期末增加2774.69万元人民币,增长幅度5315.50%[50] - 公司在建工程本期末较上期末下降120.59万元人民币,下降幅度40.84%[49] - 公司股权资产本期末较上期末增加291.55万元人民币,增长幅度100%[49] - 公司合同资产本期末较上期末增加588.44万元人民币,增长幅度100%[5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2.98个百分点至74.58%[87][88]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4.34个百分点至13.88%[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及出售金额均为2.8亿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轨道安全测控业务[9]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适用于运营速度350km/h及以下的0级轨道检查仪[29]和适用于200km/h及以下的1级轨道检查仪[31] - 轨道测量仪(SGJ-T-EBJ-1型)适用于350km/h及以下线路外部几何状态高精度测量[32] - 地铁第三轨检查仪提供4种型号(GJY-T-EBJ-2D1型等)支持上下磨式第三轨的高精度连续测量[34] - 钢轨波磨测量仪(BMY-XSL3-EBJ-1型)采用多中点弦非接触法专利技术进行精密测量[35] - 检定平台系列包括用于产品标定的BDQ-1型标定器和最高精度等级的JDT-01型检定台[36][38] - 公司提供轨道精测精调服务涵盖轨道全生命周期从新线建设到运营维护各阶段[38]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3053.47万元同比下降35.52%[70][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运营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主要客户为铁路局、工务段、工程建设单位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40] - 生产模式包括自制关键零件和外购通用零件及电子元器件从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41] - 产品保修期为交付验收后一年负责软硬件保障维修及配件更换[40] - 售后服务包括产品维护配件更换技术咨询保修期后提供有偿运维服务[40] - 公司对国铁集团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120]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7.06%[1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31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47]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4项[47] - 公司研发的"高速铁路数字化测量系统"曾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7] - 公司研发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7] - 研发投入达882.18万元,占营业收入7.58%[51] - 拥有专利授权31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4项[51] - 大学以上学历员工占比68.80%,技术及工程服务人员50人,占员工总数35.46%[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与市场 -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48] -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新线投产493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21公里[60] - 铁路营业里程从12.10万公里增至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从1.98万公里增至3.79万公里,增长近一倍[60]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目标规模70万公里,其中铁路20万公里,公路46万公里,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61] - 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达7978.19公里,其中地铁6303公里,2020年新增1241.99公里,其中地铁1122公里[61] - 十三五期间城轨交通新增4360公里,超过之前累计总和[61] - 2020年国家发改委新增批复城轨交通588公里[61] - 国家铁路2021年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31.12亿人次[110] - 国家铁路2021年计划完成货物发送量37亿吨[110] - 国家铁路2021年计划投产新线约3,700公里[110] - 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7,978.19公里较2019年增长18.44%[111] - 2020年地铁里程达6,303公里市域轨道里程达806公里[111] - 过去十年全国城轨运营里程年均新增约652公里[111] - 十三五期间城轨年均新增872公里是十二五期间两倍以上[1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8,172.76万元[98][100]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2,840.00万元,发行费用为人民币4,667.24万元[100]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人民币63.95万元[98][100] - 截至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63.95万元[98][102] - 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300.00万元[100]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投资进度0.22%,投入金额59.96万元[102] - 江西高新轨道测控产业基地运维中心项目投资进度0.06%,投入金额3.99万元[102]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8,396.1万元[98] - 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人民币115.63万元[101] - 募集资金账户尚未支付发行费用人民币94.34万元[101]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542.24万元[104]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4,3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人民币467.02万元[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4] - 2020年现金分红金额为4000万元[126] - 2020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74.14%[129] - 2019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129] - 2018年现金分红金额为1998万元[129] - 2018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44.53%[129]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15464.87万元[126] - 公司以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进行2020年度利润分配[127]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含税)[1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前股份[131]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1][132]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31][132]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31][132] - 特定情况下(上市后6-12个月离职)离职人员需额外延长锁定期12-18个月[13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调整后)[131][132] - 若违反承诺,出售股票收益需在5个工作日内归入公司指定账户[131][132] - 所有股份锁定承诺均以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规定的更严格要求为准[131][132] - 承诺人包括陶捷、谭晓云等控股股东及核心管理人员[131][132] - 承诺履行状态正常,截至2020年10月22日仍在持续履行中[131][13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沈浩、曾伟龙、朱前蓉承诺股票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33] - 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3] - 监事罗芳承诺股票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33] - 监事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3] - 王志勇、吴维军、熊鹰、张苗苗等股东承诺股票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34] - 特定股东限售期满后2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50%[134] - 所有承诺均包含股价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的条款[133][134] - 离职后6个月内禁止转让股份(上市初期离职则限制期延长至12-18个月)[133][134]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33][134] - 未履行承诺时收益归公司所有且需5个工作日内缴纳[133][134] - 南昌市国金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35] - 叶秋林和朱耀华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35] - 陈水平等13名股东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36] - 陈水平等13名股东承诺限售期满后2年内第一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60%[136] - 陈水平等13名股东承诺限售期满后2年内第二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40%[136] - 北京立达高新创业投资中心等6家机构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36] - 叶秋林和朱耀华承诺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5] - 所有承诺人声明若未履行承诺造成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35][136] - 所有股份锁定期承诺均以2020年10月22日作为起始日期[135][136] - 离职股东需根据离职时间遵守6-18个月不等的延长锁定期限制[135][13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内,第一年转让不超过持股总数的60%[137]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内,第二年转让不超过持股总数的40%[137]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控股股东及高管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前股份[137] - 公司控股股东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37] - 公司控股股东若在上市后6个月内离职,自离职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持有的股份[137] - 公司控股股东若在上市后第7至18个月间离职,自离职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持有的股份[137] - 公司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价格(除权除息后调整)[137] - 公司关联方承诺若违反承诺,出售股票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5个工作日内缴纳[137] - 公司控股股东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承诺锁定期满后减持将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144] - 实际控制人谭晓云/陶捷承诺若违规减持则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5个工作日内上缴[144] - 持股5%以上股东中车同方股权投资基金承诺锁定期满后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减持[144] - 控股股东减持需符合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时作出的公开承诺要求[144] - 实际控制人承诺减持时将充分考虑股价稳定和中小投资者权益[144] - 南昌市国金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减持前提前三个交易日通知并公告减持计划[145] - 若违反减持承诺出售股票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在五个工作日内缴纳至公司指定账户[1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稳定股价与承诺履行 - 稳定股价预案启动条件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定期报告的每股净资产[140] - 公司回购股份单次资金总额不低于上一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140] - 公司回购股份单次回购股票数量不低于公司股本的1%[140] - 公司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累计不超过IPO募集资金总额[140]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股票金额不低于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取得公司现金分红款(税后)总额的40%[140]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单次增持股票金额不低于其上一会计年度薪酬(税后)总额的20%[140] - 回购价格和增持价格均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40] - 单一会计年度用以稳定股价的回购资金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40] - 稳定股价方案在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每股净资产时终止[14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累计增持股票支出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后本年度稳定股价预案可不再启动[141] - 若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公司将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41] - 董事及高管未实施稳价方案所持限售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实施稳价方案所持限售股锁定期自动延长12个月[141] - 单一会计年度董事及高管增持股票实施后该方式稳价措施不再实施[141]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以发行价加算同期存款利息回购股份[143] - 公司董监高团队承诺对因虚假陈述造成的投资者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43] - 所有承诺自2020年10月22日起生效且为不可撤销的长期承诺[143][144]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将根据除权除息情况按交易所规则进行调整[143] - 违规承诺方将接受行政机关处罚或司法机关裁判[1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填补回报措施 - 公司承诺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填补即期回报摊薄影响[141]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利用自筹资金进行募投项目建设[141] - 公司承诺加强募集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合理规范使用[141] - 公司将强化资金管理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141] - 公司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建立稳定持续回报机制[141] - 公司承诺不越权干预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42] - 公司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142] - 公司承诺约束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消费行为[142] - 公司承诺不动用资产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42] - 公司承诺将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42] - 公司承诺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将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42] - 公司相关责任主体承诺若违反填补回报措施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142] - 公司承诺若证监会发布新规将按照最新规定出具补充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