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股份(000851)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ST高鸿造假相关责任人遭严惩 全链条追责方能筑牢市场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2:50
高鸿股份财务造假案件 - 证监会调查证实高鸿股份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拟对相关责任主体处以1.6亿元罚款,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2015年至2023年间,公司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了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1] -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证监会明确表示将依据刑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 监管处罚措施 - 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对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行为绝不姑息,公司董事长付景林和时任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款并实施市场禁入 [2] - 首要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时任董事曹秉蛟及其配偶江庆的违法行为与公司虚假记载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3] - 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江庆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与付景林处罚一致 [3] 审计与媒体监督 - 2022年年报之前,审计机构均未发现造假行为,年报和内控报告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4] - 《每日经济新闻》在2022年1月通过调查发现公司客户、供应商与董事亲属存在关联关系,后续调查结果与报道内容高度吻合 [4] - 建议通过开设白名单制度等方式,在保护商业机密的同时壮大民间调查力量 [5] 造假手段与影响 - 公司通过参与、组织虚假贸易业务进行财务造假,持续时间长达8年 [1] - 造假行为导致公司股价在2022年7月至11月间从1.43元涨至4.19元,出现疯狂炒作 [2] - 造假细节显示公司董事亲属参与其中,形成完整的造假链条 [3]
热评|*ST高鸿造假相关责任人遭严惩 全链条追责方能筑牢市场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2:49
高鸿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核心内容 - 证监会查处高鸿股份长期通过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虚增收入198亿元和利润7620万元(2015-2023年)[2]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2]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1.6亿元,第三方配合造假方罚款700万元,并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2] 监管处罚措施 - 行政处罚:董事长付景林、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款并市场禁入,严格执行退市规则以警示市场投机风险[3] - 刑事追责:造假涉及上市公司董监高及第三方(如曹秉蛟、江庆),证监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江庆被处10年市场禁入[4] 造假实施细节 - 时任董事曹秉蛟受托管理虚假贸易业务,直接导致2022-2023年报虚假记载[4] - 江庆(曹秉蛟配偶)作为南京庆亚实控人,主动联系高鸿科技纳入虚假贸易链条(2015-2021年)[4] 审计与媒体监督失效 - 2022年前所有年报审计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机构未发现异常[5] - 《每日经济新闻》2022年调查揭露客户/供应商与董事亲属的关联关系,后证实与造假细节高度吻合[5] 监管与媒体协同建议 - 上市公司隐匿客户/供应商名单阻碍造假核查,建议通过白名单制度平衡商业机密与监督需求[6] - 权威媒体专业调查可有效威慑造假行为,形成与监管的监督合力[6]
三大超级赛道,迎利好;特朗普即将与普京会晤;美联储,降息大消息;农业农村部将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搜狐财经· 2025-08-10 11:23
宏观要闻 - 7月CPI环比由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2] - 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 [2] - 美联储官员鲍曼支持年内三次降息,呼吁9月开始降息,因劳动力市场数据疲弱 [6] 国际政治 - 特朗普宣布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重点讨论实现乌克兰长期和平的方案 [3][4][5] 金融市场 - 中证1000指数调整样本,调入万和电气、特发服务、电气风电,调出ST未名、ST应急、ST诺泰 [8] - *ST高鸿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拟罚款1.6亿元,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9]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自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10] - 本周将有34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逾2300亿元,海光信息解禁市值达1957.11亿元 [16][17] 科技产业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十条支持政策 [11]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1] - 河南省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十大政策措施 [12] - 湖北成立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准 [13] - 宇树科技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几年每年出货量"翻一番",2024年中国商用出货量约2000台,2030年达6万台 [14] 农业 - 农业农村部将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防范生猪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15] 机构策略 - 中信证券建议聚焦有色、通信、创新药、游戏、军工五大强产业趋势行业,避免参与小微盘资金接力交易 [19] - 国金证券推荐关注工业金属、轨交设备、厨电、白电等盈利边际改善且低估值的细分行业,以及消费和成长领域低位股 [20]
侃股:立体化追责斩除财务造假“毒瘤”
北京商报· 2025-08-10 10:39
财务造假案件处罚 - 证监会对*ST高鸿财务造假案开出预罚单 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 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ST高鸿2015-2021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199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造假行为还导致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 [1] -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ST高鸿可能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1] 行政处罚特点 - 对*ST高鸿责令改正并处以1.35亿元罚款 属于罕见高额罚款 [2] - 董事长付景林被处以750万元罚款 并被10年证券市场禁入 处罚金额高于以往同类情形 [2] - 配合造假方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江庆被处以700万元罚款 同时被10年市场禁入 相比此前越博动力案中对配合造假方的处罚大幅加码 [2] 追责体系 - 证监会表示将坚持"应移尽移"原则 将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ST高鸿案相关责任方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2]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明显增多 如金通灵及6名责任人因欺诈发行等罪被提起公诉 [3] - *ST高鸿案还将面临适格投资者的巨额民事索赔 形成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索赔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3]
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000851,被证监会通报
第一财经· 2025-08-10 10:10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3] - 虚假业务导致公司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7622.59万元 [3] - 2019年虚增的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数值的49.38%,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4.88% [4] - 公司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引用了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其中虚假记载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欺诈发行被处以1.25亿元罚款 [4] - 对公司董事长付景林等9位董高监以及1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金额合计3375万元 [4] - 对付景林、江庆各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丁明锋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罚款700万元 [1][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智化应用、信息服务和IT销售 [6] - 2021年至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6] - 2023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024年度同样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6]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主要因贷款逾期导致利息支出大幅增长以及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 [6]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 [7] -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7]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上市公司实施造假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 [8] - 诚信、透明、法治和责任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 [9]
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000851,被证监会通报
第一财经· 2025-08-10 09:48
公司财务造假案概况 - *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2015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7622.59万元 [3][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数值的49.38%,虚增利润总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4.88% [5] - 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引用了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6]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拟对高鸿股份处以1.35亿元罚款,其中虚假记载被处以1000万元顶格罚款,欺诈发行被处以1.25亿元罚款 [6] - 对9位董高监及1位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3375万元 [6] - 对付景林、江庆各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丁明锋采取5年禁入措施 [7] - 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罚款700万元 [3][10] 公司经营状况 - 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值,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7][8] - 2023年和2024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8]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主要因贷款逾期导致利息支出大幅增长 [8]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部门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强化对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 [10] -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10]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上市公司造假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 [11] 行业影响分析 - 财务造假严重破坏市场运行基础,侵害投资者利益,是监管执法重点 [10] -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从诚信、透明、法治和责任四个方面推进 [12] - 中介机构作为"守门人"必须对其疏忽或协助造假行为依法承担责任 [12]
财务造假9年,虚增营收198亿!上市公司收1.6亿天价罚单,或强制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8-10 06:18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业务,虚构营业收入高达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 [1] - 造假行为持续九年,贯穿两届董事会,直至2023年仍在进行虚假贸易操作 [1] - 公司通过子公司高鸿科技参与虚假贸易业务,构建"资金—合同—物流单据"闭环但无实际货物流转 [6] - 2015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分别虚增营业收入6.94亿至56.34亿元不等 [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2.5亿元 [6]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8] - 公司董事长付景林被罚75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 时任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600万元并市场禁入5年 [9] - 配合造假的第三方江庆被罚70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公司经营状况 - 2019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6年间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 [1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75.31%,归属净利润亏损22.90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继续亏损1.3亿至1.8亿元 [12] - 公司股价已跌至2.21元,市值仅剩25.59亿元 [12] 公司治理问题 - 2022年3月公司陷入"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真空,股权高度分散导致监督缺位 [15] - 公司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涉及9亿元赔偿的关键"承诺书"未履行决策程序 [15] - 审计机构连续九年未发现财务造假,2022年前均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16] 行业影响与警示 - 案例显示央企背景非"免死金牌",脱离有效监督同样可能违法 [17] - "无主"公司风险高企,股权过度分散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与监督失效 [17] - 监管对虚构交易特别是大宗商品循环贸易造假保持高压打击 [17] - 行政处罚、强制退市与刑事移送组合拳显著提升A股财务造假成本 [17]
九年虚增营收近200亿!*ST高鸿遭三记重锤:1.6亿罚款+触及退市+重罚第三方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13:39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虚假贸易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被证监会处以1.6亿元罚款,其中公司被罚1.35亿元,9名责任人合计被罚2675万元,配合造假的第三方被罚700万元 [2] - 2015-2023年期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合计虚增营收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占各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49.38%,利润总额比例最高达64.88% [2][6]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2020年虚假业务数据,募集资金总额12.50亿元 [7] 造假手法分析 - 2015-2021年通过子公司参与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江庆组织的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业务,供应商和客户均由江庆联系撮合,业务形成闭环但无实际货物流转 [4] - 2018年和2020年通过子公司组织开展IT系统等产品虚假贸易业务 [5] - 2022-2023年通过多家子公司组织开展服务器、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业务 [6] 监管处罚措施 - 董事长付景林被罚750万元并市场禁入10年,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600万元并市场禁入5年,其余责任人处罚金额75万-500万元 [7] - 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江庆被罚700万元,这是继"越博动力案"后对配合造假第三方的第二例处罚 [8]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2][3] 行业监管趋势 - 2024年6月证监会联合多部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确立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 [8] - *ST高鸿是2025年以来第10家因重大违法进入强制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此前包括锦州港、卓朗科技等 [9] - 专家指出当前处罚力度虽提高,但部分造假潜在收益仍大于风险,需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违规成本 [10]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一公司财务造假被重罚1.6亿,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1:06
财务造假案件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 [1] - 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由于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监管态度 - 这是继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之后又一例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案例 [1] - 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 [1]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2万户 [2] - 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一家私募基金 [2]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重罚1.6亿元,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0:28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1]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7622.59万元 [3] - 2019年虚增的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数值的49.38%,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4.88% [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高鸿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其中虚假记载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欺诈发行被处以1.25亿元罚款 [4] - 对包括高鸿股份董事长付景林在内的9位董高监以及1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金额合计3375万元 [4] - 对付景林、江庆各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丁明锋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高鸿2021年至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5] - 2024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 [5] - 公司及下属部分子企业的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诉讼案件较多,债务违约,部分业务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收入规模下降 [5] 第三方追责情况 - 江庆作为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和管理者,与*ST高鸿构成共同违法,违法情节特别严重 [4] - 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6] -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6] 行业监管趋势 - 证监会严肃查处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罚款合计3080万元 [7]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 [7] -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从诚信、透明、法治和责任四个方面深入推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