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688561)

搜索文档
奇安信(68856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22,278.82万元,同比增长7.12%[1]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5,758.9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1.12万元[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619.74万元[1]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2.23亿元,同比增长7.12%[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亿元,扭亏为盈[1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23亿元,同比增长7.12%[31] - 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701.1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31] - 2022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30,619.74万元,同比亏损收窄61.15%[31]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99,654.15万元[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9.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8%[20]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37.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4%[2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1亿元[1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21]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3.09%[21] 持续亏损原因 - 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了高研发投入的发展模式并不断建立完善销售网络和服务能力[3] - 公司未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能否实现盈利仍有不确定性[3] - 公司持续加强各项费用管控,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规模经济效益逐年提升[3] 风险因素 - 公司未来能否保持持续成长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存在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4] - 公司未来将持续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销售等方面进行投入[4]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风险以及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128] - 公司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前三季度亏损较大[129] - 公司人员规模较大,人力成本较高,可能对公司运营效率及管理效率造成不利影响[129] - 公司存在因最终客户发生数据泄密及其他网络安全事件时需承担罚款或赔偿的风险[130]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持续资金需求较大[131]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132] - 应收账款比例较高,公司现金流持续紧张的风险[13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以"让网络更安全、让世界更美好"为使命,推动政企客户构建全面的"内生安全"体系[170] - 公司将加大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应用的布局,提供前瞻性、系统性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服务[170] -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组织与流程管理,深化以"军团制"为代表的营销体系改革[170] - 公司将紧抓技术革命浪潮趋势,持续提升数据安全领域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170] - 公司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成为全球第一的网络安全公司"的企业愿景[170] - 公司将继续扩大和巩固在安全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170]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充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权益[179]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下设3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能严格按规定开展工作[17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各监事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及股东权益[175] - 公司严格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所有股东均有平等机会获取公司信息[175] - 公司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不能保证独立性的情况[176]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近业务的同业竞争情况[177] 高管及核心人员 - 公司董事长齐向东先生、总裁吴云坤先生、副总裁杨洪鹏先生等高管人员的主要工作经历[183] - 公司新任命的监事张继冉女士、赵天石先生和王一名先生的信息[182] - 公司离任的监事韩洪伟先生、张嘉禾女士和王欣先生的信息[182] - 公司离任的董事会秘书马勒思先生的信息[182] - 公司高级研发人员、监事会主席、监事等人员的工作经历[185] - 公司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二部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等人员的工作经历[185] - 公司副总裁、大数据与安全运营业务线总经理、云安全业务线总经理等人员的工作经历[185] - 公司行为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智能安全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等人员的工作经历[185] 研发情况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6.9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23%[97] - 公司正在进行的主要研发项目包括鲲鹏平台研发项目三期、终端安全检测分析平台(信创版)、IOT安全准入控制项目等[99][100] - 公司已拥有823项网络安全领域的主要发明专利和1224项主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5] - 公司2022年新增申请专利462项,其中发明专利302项[96] 主要产品及技术 - 公司网络安全产品实现收入45.28亿元,同比增长17.35%[35] - 公司数据安全业务在所有网络安全厂商中排名第一[36] - 公司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平台(NGSOC)在2022年北京冬奥网络安全"零事故"保障中表现突出[36] - 公司边界安全产品连续两年中标国内主要运营商的防火墙集采项目[37] - 公司终端安全产品市占率连续四年领跑市场[38] - 公司可信浏览器产品累计装机量超过600万套,市占率超过55%[38] - 公司数据安全产品通过了中国信通院的全套数据安全产品测评认证[36] - 公司研发的"天狗"引擎颠覆了传统安全防护思路,即使不打补丁也能有效抵御攻击[66] - 公司的QNA威胁检测引擎可以准确快速地发现并阻断各类恶意攻击[68] - 公司建立的"补天漏洞平台"是2017至2022年对CNVD漏洞共享平台贡献最多的中文漏洞响应平台[68] - 公司创建的国内首家商用威胁情报中心,产出的高价值威胁情报通过云端中心和本地情报平台实时分发共享[68] - 公司研发的QOWL多功能跨平台反病毒特征检测引擎,有效降低磁盘IO、CPU占用[6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网络空间局部矛盾冲突接连不断,网络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45]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受益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增速将持续领跑全球[45] - 网络安全建设正从"被动式、零散式"向"全面型、体系化、实战化"的主动安全防御方案转变[46] - 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市场空间层面持续释放利好,网络安全支出有望大幅增长[46,47] - 客户需求从形式化合规转变为实战化效果合法,掌握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商机[47,48]
奇安信(68856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2%[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3%至9.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59亿元显著增长[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亿元人民币[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3亿元人民币[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33亿元,较去年同期4.81亿元扩大10.9%[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股,去年同期为-0.70元/股[1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19.7%至16.2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3.55亿元[17] - 研发投入合计为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5] - 研发费用为4.72亿元,与去年同期4.64亿元基本持平[1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3%至6.13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7亿元[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99%,同比下降19.41个百分点[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亿元人民币[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2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5.2%[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2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21]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341.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609.08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9.9%[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0.4%[22]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0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11.15亿元人民币,减少3.29亿元人民币或23.4%[14]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49.8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51.18亿元人民币,增加1.33亿元人民币或2.7%[14] - 应收票据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2.34亿元人民币,增加8416万元人民币或56.3%[14]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8.0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8.47亿元人民币,增加435万元人民币或4.7%[14] - 合同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4.1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3.84亿元人民币,减少2932万元人民币或7.1%[14]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4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6.33亿元人民币,增加3.87亿元人民币或156.9%[15]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2年12月31日的4.8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6.30亿元人民币,增加1.42亿元人民币或29.1%[15] - 应交税费从2022年12月31日的3.6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3.90亿元人民币,增加2356万元人民币或6.4%[15]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9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10.80亿元人民币,减少1471万元人民币或1.3%[1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6.3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7.44亿元人民币,增加1.11亿元人民币或17.6%[15] 非经营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828.14万元人民币[6]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为1.11亿元人民币[6]
奇安信(68856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9%[4]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4%[4]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亿元人民币[4]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5亿元人民币[4] - 营业总收入为3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4%[17]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1.62亿元亏损略有收窄[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1.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1.57亿元亏损小幅改善[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5元/股,较上年同期-1.70元略有改善[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4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9%[18] - 营业成本为1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2%[18] - 销售费用为1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2%[18] - 研发费用为1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18] - 公司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4.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8%[5]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为1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5] - 公司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49%,同比下降3.40个百分点[5]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05%,同比下降4.35个百分点[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6.71亿元基本持平[21][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8.03亿元显著改善[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8.28亿元大幅下降[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20亿元下降57.2%[2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3%[2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1,315,618,215.54元,较年初2,973,414,673.09元下降55.8%[14] - 应收账款为3,834,450,951.13元,较年初3,480,163,801.28元增长10.2%[14] - 存货为905,465,299.71元,较年初814,933,074.42元增长11.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0,000,000.00元[14] - 短期借款为7.0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大幅增加2294.55%[15] - 资产总计为127.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5.30%[15] - 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7.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0%[5]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7.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5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7.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52%[16] - 未分配利润为-41.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扩大36.85%[16]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637名[10] - 齐向东持股149,561,640股,占比21.93%[10]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21,962,240股,占比17.88%[10]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安源创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49,679,460股,占比7.28%[10] - 天津奇安壹号科技合伙企业持股40,653,900股,占比5.96%[10] - 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4,208,244股,占比3.55%[10] 其他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87%[18]
奇安信(68856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96797.1万元,同比增长35.21%[3] - 营业收入1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1%[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68亿元,同比增长35.21%[22] - 营业总收入196,797.10万元,同比增长35.21%[8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96,797.10万元,同比增长35.21%[9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21%至19.68亿元[99] - 净利润为-91119.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969.7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5335.7万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10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1.33%[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0.53亿元人民币[18] - 净利润-91,119.80万元,亏损同比减少1.50%[87] - 基本每股收益为负1.34元/股[19] - 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96324.98万元[3] - 累计未分配利润-396,324.98万元[89] - 投资收益大幅改善至1.14亿元,主因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加[10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7.50%至8.42亿元[9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41%至9.08亿元[9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3%,同比下降6.54个百分点[19] - 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6.54、5.97、5.27个百分点[86] - 三费合计营收占比同比下降17.78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20.67个百分点[86]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0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7.667亿元人民币增长18.41%[6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3%,较上年同期52.68%下降6.54个百分点[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赛道产品和主动防护类产品实现高速增长[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主营业务分为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硬件及其他三大类[33] - 公司网络安全产品分为终端安全、边界安全、数据安全、实战型态势感知四大类[34] - 企业级客户营收占比63.28%,较2021年提升近9个百分点,金额同比增长56.68%[85] - 能源行业客户增长率超97%,金融行业超50%,运营商超46%[85] - 态势感知产品收入近4亿元,同比增长超40%[87] - 数据安全产品整体收入超4亿元,同比增长超52%[87] -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交付自主研发网络安全产品及提供安全咨询规划、安全运营等服务[38] - 公司来自政府、公检法司部门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30%[97]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2.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5%[104]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平台已量产,研发效率显著提升[3] - 公司研发的"天狗"引擎基于内存指令层漏洞攻击检测技术,融合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42] - 公司研发的"天眼"产品通过蜜罐诱捕技术、全流量采集与解析技术、沙箱模拟技术进行未知威胁检测和溯源[42] - QOWL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CPU架构,显著提升文件扫描速度且基本无误报[43] - 新一代大数据流式关联分析引擎实现海量安全数据的实时分析[45] - 第四代SecOS引擎实现IPv4/v6双栈性能差距不超过5%[45] - 诺亚大数据操作平台提供数据收集、存储、计算、管理等高效支撑环境[47] - 雷尔可视化操作平台专注数据可视化和图形渲染技术领域[47] - 大禹平台提供数据接入、治理、云地协同、联合分析等大数据安全核心能力[48] - 玄机平台提供多源异构数据源管理、统一数据资产管理等大数据平台功能[48] - 千星平台前端研发效能提升20%且开发成本降低10%[48] - 川陀平台提供可复用、可扩展、高性能的终端管控平台[48][49] - 数据防泄漏系统V6.0采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架构并引入数据安全治理最佳实践[49] - 天眼安全托管服务(天眼MDR)将攻击诱捕系统与MDR远程安全托管服务相结合[50] - 威胁情报综合分析平台v5.0为SaaS安全服务产品并提供一站式威胁情报分析[51] - 工业主机安全防护系统V1.0新版本支持离线/在线大规模批量部署并降低实施成本[51] - 安全分析与管理系统V4.0 SOAR新版本安全处置效率提升十倍以上[52] - 城市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TSOC-CITY)以标准化平台+服务模式提供闭环运营服务[52] - 2022年5月发布零信任网络访问系统(ZTNA)V5.0产品[53] - 2022年6月云锁服务器安全管理系统V8.0产品新版本正式上市[54] - 2022年4月发布网络安全实训系统V6.0产品新型号[56] - 2022年4月发布天狗漏洞攻击防护系统V6.0产品新型号[56] - 2022年4月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V10.0产品新版本及新型号正式上市[57] - 新一代安全感知系统V4.0(云天眼)产品支持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AWS等主流云计算架构[54] - 云安全管理平台软件V2.0产品适用于政务、运营商公有服务云及警务、金融等行业私有云场景[54] - 代码卫士系统V7.0新型号提供企业级源代码缺陷分析、审计和修复跟踪解决方案[55] - 在研项目大数据支撑平台2.0预计总投资1.3101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3603万元人民币[63] - 在研项目云平台建设项目云原生能力研发二期预计总投资6216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994万元人民币[63] - 在研项目锡安安全运营平台三期预计总投资685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884万元人民币[63] - 在研项目新天擎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平台预计总投资1.2863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719万元人民币[64] - 在研项目云手机安全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2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843万元人民币[64] - 在研项目云安全中心管理系统预计总投资4176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943万元人民币[64] - 网络空间欺骗防御产品研发投入659.5万元,已完成市场调研、产品规划、设计及论证,核心功能开发中[65] - 零信任网络访问控制和平台系统研发投入881.5万元,一期交付完成,二期规划研发中[65] - API安全防护系统研发投入1467.1万元,处于研发关键阶段,应用党政、金融等多领域[65] - 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与安全运营研发投入744.9万元,产品研发处于关键阶段[65] - 智能安全网络天鹰座5.0项目研发投入432万元,编码阶段中,支持5G网络及安全SD-WAN[67] - 密码服务平台一期研发投入305万元,核心功能已开发完成并上市销售[67] - 多域数据分析系统研发投入195.8万元,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采用分布式大数据平台[67] - 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系统(SOAR)项目投入864万元,已完成投资199万元[69] - 开源风险检测与管控系统项目投入3,711万元,已完成投资1,237万元[69] - 八大研发平台战略使2022年产品研发周期明显缩短[76] - 研发人员数量为3,72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7.60%[7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68,502.33万元,平均薪酬18.37万元[70]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及以上22人(0.60%)、硕士648人(17.40%)、本科2,670人(71.60%)、大专及以下389人(10.40%)[7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2,026人(54.30%)、31-40岁1,437人(38.50%)、41-50岁257人(6.90%)、50岁以上9人(0.20%)[71]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为3729人,占总人数比例37.6%[81] 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 - 公司拥有734项网络安全领域主要发明专利和1088项主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9] - 另有1115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核中[59]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734个,申请总数达1088个[60] - 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088个,本期新增获得38个[60] - 公司累计报告67万个漏洞,首发并命名13个国内外APT组织[73] - 公司已申请人工智能安全方向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75] - 补天漏洞平台在2017至2020年累计为CNVD报送漏洞数十万个[43] - 公司威胁情报中心每日处理亿级文件与URL数据,存储文件百万级,域名千万级,分析扫描安全数据亿级以上[47] - 锡安云控操作平台每日存储文件百万级,域名千万级,分析扫描安全数据亿级以上[47] -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注册白帽子超9万名,累计提交漏洞数量超80万个,漏洞影响企业数26万余家,入驻企业6100多家[81] 市场地位与荣誉 -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58亿元,位列全球网安公司营收排名第9、中国第1[22] - 公司在中国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份额排名第1(2021全年)[29] - 公司在中国安全分析和情报市场份额排名第1(2021全年)[29] - 公司在中国IT安全咨询服务市场份额排名第1(2021全年)[29] - 公司在中国统一威胁管理(UTM)硬件市场份额排名第3(2021全年)[29] - 公司在中国安全内容管理硬件市场份额排名第2(2021全年)[29] - 公司2022年获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商业模式"荣誉[32] - 公司2022年获领先科技成果奖"新技术"奖[32] - 公司2021年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32] - 公司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信创政务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技术支撑单位(三级)[32] - 公司位列"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50强"榜单第一[83] - 奇安信在Forrester报告中从中型供应商进阶为亚太地区大型MSS供应商[79] - 公司成为首家获得全套数据安全产品测评资质证书的网络安全企业[74] - 公司新一代智慧防火墙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集采大单[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因高研发投入和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3] - 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短期内实现盈利或进行利润分配无法保证[3] - 公司存在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未来能否保持持续成长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3] - 如收入未能按计划增长或规模效应未达预期,亏损可能进一步增加[3] - 公司存在成长性下降或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3]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受系统集成项目低毛利率和付款周期长影响[95][96] - 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四季度,存在明显季节性特征,可能造成前三季度亏损较大[92] - 公司未来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参与者增多[97] - 公司存在因最终客户数据泄密承担罚款或赔偿的风险[93]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91] - 公司存在因知识产权纠纷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93] -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占比较高,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成本比例较高[92]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研发支出较高[94]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与渠道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40][41] - 公司客户覆盖大多数中央政府部门、中央直属企业和银行[80] - 公司为近百家大型机构提供3-5年期网络安全体系规划设计[78] - 公司完成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实现零事故承诺[78] - 公司建立三级实战化态势感知体系和六全防护体系[78] - 公司累计参与超过70场国家网络安全重保、组织和参与超过600场实网攻防演习[25] - 监测到针对国内发动APT攻击的黑客组织达46个[73] - 在国家网络攻防演习中负责防守客户超300个,承担主要防守客户近140个(占比45%)[73] - 在各省部级网络攻防演习中承办参与超280场[73] - 奇安信天擎为5000万政企终端提供安全防护[74] - 公司威胁情报平台NGSOC在数千家政企单位落地实践[75] - 公司产品线覆盖13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9个二级细分领域[24] - 公司产品线覆盖网络安全行业13个一级领域和79个二级细分领域[77] - 公司销售体系包含数十个纵向行业部与32个省分区域矩阵式交叉架构[81] - 百城计划在全国100个城市重点投入资源[81] - 销售回款19.38亿元,同比增长33.42%[87] 资产与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89亿元人民币[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4.89亿元[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78%至7.67亿元[99]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30.52%至20.66亿元[102] - 短期借款激增3,232.44%至9.82亿元[102]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1.78亿元至9.84亿元[1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7%[18] - 总资产为129.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3%[1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73亿元下降30.5%[20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7.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80亿元增长6.5%[200] - 存货期末余额为8.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15亿元下降0.9%[200]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07亿元增长21.9%[20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7亿元增长1.8%[20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2.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61亿元增长2.0%[200]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0.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7亿元下降47.5%[20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0.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67亿元下降18.7%[20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4亿元增长1.7%[200]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3.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8亿元基本持平[20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917.51万元人民币[2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为1.38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获得增值税退税91,369,664.93元,因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2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间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16]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配 每10股派息0元[111]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汤迪斌于2022年4月底岗位调整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115]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选举张继冉 王一名为非职工代表监事 赵天石为职工代表监事[114][115] - 公司聘任杨洪鹏 何新飞 徐贵斌为副总裁 吴云坤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15] - 实际控制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和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25] - 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5%以上且所持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或权属争议等权利限制情况[125] - 安源创志、奇安叁号作为股东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明洛投资、奇安壹号作为股东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其他首发前股东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监事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核心技术人员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24]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履行多项其他类型承诺包括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125] - 激励对象履行与股权激励相关的其他承诺[125] - 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 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6] - 未盈利情况下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26] - 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股份总数2%[126] - 董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25%[126]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6] - 锁定期满后累计减持数量不超过所持发行前股份100%[126] - 控股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发行前股份[126] - 控股股东若存在控制关系 上市12个月后可豁免转让限制[126] - 减持股份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26]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26] - 公司若上市时未盈利则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
奇安信(68856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6.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2%[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5%至6.5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6.59亿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1亿元人民币[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37亿元收窄10.4%[25]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0元/股[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较去年同期-0.79元有所改善[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8%[6] - 毛利率为59.2%(营业成本2.69亿元/营业收入6.59亿元)[23] - 投资收益大幅改善至1.1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93万元)[25]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为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7%[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40%,同比下降9.73个百分点[6]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7.5%至13.55亿元,研发费用达4.64亿元(同比增长27.0%)[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4%至4.47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4%至1.68亿元[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亿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90亿元,同比扩大27.8%[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亿元,同比增加流出51.8%[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06.24万元,同比增加流出11.1%[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同比减少18.4%[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19亿元,同比增加流出228.8%[3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99亿元,同比增加23.3%[2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15亿元,同比增加41.1%[29]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71亿元,同比增加78.7%[2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29亿元,同比减少34.7%[2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的29.73亿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23.51亿元,减少6.22亿元或20.9%[20] - 货币资金余额下降至38.19亿元(去年同期46.12亿元)[22] - 应收账款从2021年末的34.80亿元微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34.71亿元,减少0.09亿元或0.3%[20] - 存货从2021年末的8.15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9.12亿元,增加0.97亿元或11.9%[20] - 短期借款从2021年末的0.2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4.62亿元,增加4.33亿元或1470%[21] - 应交税费从2021年末的2.99亿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1.32亿元,减少1.67亿元或55.9%[21] - 总资产为129.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至93.83亿元,较期初99.61亿元减少5.8%[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01亿元,同比减少54.4%[30]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20亿元,同比减少44.2%[3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24亿元人民币,主要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36亿元和政府补助0.25亿元[7][10] 股东信息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1.2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为最大股东[16] - 股东葛卫东合计持有659.92万股,其中普通账户持有359.92万股,信用交易账户持有300万股[17][18] - 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持有767.18万股[18] - 天津奇安壹号科技合伙企业持有4065.39万股[16] - 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420.82万股[16]
奇安信(68856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8.09亿元,同比增长39.60%[5] - 净利润为-5.54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2.58%[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5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5.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88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46.15%[4] - 营业收入5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0%[20] - 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5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5.92%[20]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0%[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55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增加65.9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88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增加46.15%[33]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超过58亿元,同比增长39.60%[49]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55396.97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2.58%[10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5474.96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5.91%[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8816.25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46.15%[109]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0,907.56万元,同比增长39.60%[119] - 营业收入58.09亿元,同比增长39.60%[120] - 主营业务收入57.81亿元,同比增长39.19%[122] - 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31.35亿元人民币,占全年营收53.96%[24] - 第四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2亿元人民币[2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0.10%,同比增加0.59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7%[7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10%,较上年增长0.59个百分点[77] - 营业成本23.23亿元,同比增长38.08%[120] - 研发费用17.48亿元,同比增长42.37%[120] - 主营业务成本23.13亿元,同比增长37.88%[122] - 总成本同比增长37.88%至23.13亿元,其中材料成本增长45.92%至17.60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71.87%升至76.06%[126] - 硬件及其他产品材料成本大幅增长74.27%至11.4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39.17%升至49.51%[126] - 网络安全服务材料成本下降36.47%至164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54%降至0.71%[126]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42.37%至17.48亿元,主要因研发人员数量及薪资上涨[134] - 销售费用增长33.40%至17.61亿元,主要因销售人员数量及薪资上涨[134] 业务线表现 - 安全产品业务收入385,861.1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6.74%[119] - 安全服务业务收入70,533.4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9.17%[119] - 安全产品业务收入38.59亿元,同比增长36.74%[122] - 硬件及其他业务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77.53%[122] - 新赛道产品收入占安全产品及服务收入比例超过70%[34]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产品收入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50%[37] - 态势感知产品整体收入近12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35] - 终端安全产品收入超过8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30%[36] 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25.42%[123][124] - 境外出口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292.33%[123][124] 客户行业表现 - 政府行业客户收入近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29%,增长率超42%[38] - 公检法司客户收入超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16%,增长率超45%[38] - 企业级客户收入超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近54%,同比增长率近36%[38] - 运营商行业收入增长率超66%[38] - 医疗卫生行业收入增长率超60%[38] - 能源行业收入增长率超54%[38] - 公司来自政府及公检法司部门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40%[116] 财务风险与现金流 - 公司存在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未来能否保持持续成长受多重因素影响[5] - 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无法保证短期内实现盈利[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3.0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89.07%[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2亿元,同比扩大89.15%[120][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02亿元,同比下降89.09%,主要因采购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1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06亿元,同比下降29.47%,主要因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增加[13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同比下降103.91%,主要因上年IPO募集资金到位[136] - 公司销售回款为4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8%[33] - 公司承接系统集成类项目付款周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增加[11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7.17%至34.8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25.81%[138]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38.25%至-1.99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137] 资产与负债 - 截止2021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0.54亿元[4] - 总资产13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2%[20] - 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05355.27万元[109] -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43.62%至29.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22.05%[13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05.81%至5.47亿元,主要因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加[138] - 应交税费同比大幅增长423.98%至2.99亿元,主要因应交增值税增加[138] - 境外资产规模2.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3%[139]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1.67亿元至8.07亿元,主要新增对私募基金等投资[14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3618万元至1.83亿元,主要因私募股权公允价值变动[143] 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从59.57%提升至60.01%[32] - 安全产品毛利率为77.02%,同比提升4.78个百分点[32] - 公司毛利率由2020年度的59.57%提升至60.01%[11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33亿元人民币[2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104.26万元人民币[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0亿元人民币[26] - 增值税退税收入为1.46亿元人民币,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28] - 营业外收入同比激增864.65%至1096万元,主要因违约赔偿收入增加[137]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3.55%至1.39亿元[13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由于高研发投入及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4] - 公司平台已量产,预计研发费用增速将明显下降[4] - 公司采用产品开发加平台研发的横向分层和委员会纵向技术管理的纵横协同研发模式[42] - 公司累计拥有662项发明专利和1099项软件著作权[76] - 本年度新增专利申请568项,其中发明专利385项[76] - 本年度新增专利获得347项,其中发明专利177项[76] - 本年度新增软件著作权157项,累计达1099项[76] - 本年度新增外观设计专利26项申请,13项获得[76] - 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1066项,专利获得总数1823项[76] - 研发投入总额54,235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42,017万元[93] - 移动应用隐私合规检测软件项目投入2,270万元,资本化金额1,121万元[91] - 大网攻击监测与威胁发现系统项目投入1,623万元,资本化金额1,497万元[93] - 盘古石手机取证分析软件项目投入1,417万元,资本化金额700万元[91] - 鲲鹏平台研发项目二期总投资规模8158万元,累计投入6552万元[80] - 云平台建设项目云原生能力研发总投资规模2158万元,累计投入1966万元[80] - 天狗漏洞攻击防护系统研发投入490万元,已完成研发上市及功能优化迭代[81] - 数据安全-数据库防勒索底线防护一期技术研发投入350万元,已完成整体方案设计[81] - 川陀终端管理技术平台研发投入3,163万元,已完成平台研发并支持10万个节点管理[81] - 大禹平台研发投入4,643万元,已完成建设发布并具备百万级终端任务管理能力[83] - TIOS威胁情报运营系统研发投入2,615万元,已完成产品主体功能模块开发交付[83] - IOT接入控制研发投入2,263万元,已完成产品开发优化工作[85] - 云安全运营中心一期项目预算4,084万元,实际投入3,101万元,已完成研发优化并处于测试阶段[86] -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挂图作战系统项目预算9,573万元,实际投入6,801万元,已完成研发优化并处于测试阶段[86] - 工业安全态势感知与管理平台项目预算5,226万元,实际投入4,777万元,已完成产品开发优化发布工作[88] - 数据交易沙箱研发项目一期预算936万元,实际投入702万元,已完成基本功能研发并处于优化测试阶段[88] - 软件成分分析与管理系统项目预算1,355万元,实际投入1,225万元,已完成研发测试发布并处于迭代优化阶段[89] - 全球网络空间测绘系统项目预算2,266万元,实际投入2,092万元,已完成研发优化并处于测试验收阶段[89] - 软件安全检测平台项目预算1,645万元,实际投入653万元,已完成研发优化并处于测试阶段[89] - 公司拥有数十项核心安全技术能力,包括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新一代安全查杀引擎、大数据智能安全分析等[62] - 天狗引擎基于内存指令层漏洞攻击检测技术,融合机器学习,能有效抵御攻击且无需打补丁[62] - 天眼产品通过蜜罐诱捕、全流量采集与解析等技术对未知威胁进行检测和溯源,在实网攻防演习中成绩名列前茅[62] - 补天漏洞平台2017至2020年累计为CNVD报送漏洞数十万个,是对CNVD贡献最多的中文漏洞响应平台[63] - 公司威胁情报中心拥有IP、DNS、URL、文件黑白名单四大信誉数据库,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商用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中心[63] - 公司第四代SecOS高性能一体化引擎技术保证IPv4和IPv6网络性能差距不超过5%[66] - 锡安云控操作平台每日处理亿级文件与URL数据 存储文件百万级 域名千万级 分析扫描安全数据亿级以上[68] - 千星平台实现前端研发效能提升20% 开发成本降低10%[69] - 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V6.0 EDR平台针对高级威胁提供自动化响应能力[69] - 公司打造8大研发平台包括鲲鹏/诺亚/雷尔/锡安/川陀/大禹/玄机/千星平台[67][68][69] - 诺亚大数据操作平台实现大数据技术与业务解耦[67] - 雷尔可视化操作平台专注数据可视化及可视分析技术[68] - 大禹平台提供数据接入/治理/云地协同等核心安全能力[68] - 玄机平台支持多源异构数据源管理与统一数据资产管理[68] - 川陀平台面向管控类业务提供可复用终端管控方案[69] - 公司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V10.0于2021年5月正式上市[70] - 零信任运维代理系统V6.0于2021年3月上市[70] - 新一代安全感知系统V4.0(云天眼)于2021年7月上线[71] - 云安全管理平台软件V2.0于2021年8月上线[71] - 工业安全管理与分析系统IMAS新版本于2021年2月发布[71] -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新版本于2021年5月发布[71] - 安全分析与管理系统V4.0 SOAR版本于2021年11月发布 处置效率提升十倍以上[72] - 数据防泄漏系统V6.0新型号于2021年4月发布[73] - 代码卫士系统V7.0新型号于2021年8月发布[73] - 盘古石星源APP溯源分析平台V1.0于2021年1月发布[73] - 公司网络安全框架涵盖29个安全域场景,包含130多个信息化组件和79类网络安全组件[98] - 公司威胁情报中心累计首发并命名13个APT组织,监测到46个针对国内发动APT攻击的黑客组织[98] - 代码安全实验室发现100多个安全漏洞,修复70多个开源项目源代码安全缺陷[99] - 公司终端安全产品天擎为5000万政企终端提供防护[100] - 终端安全产品支持超过300个内核版本,获三大操作系统和五大CPU平台兼容性认证[100] - 公司申请人工智能安全方向国家发明专利百余项[101] - 云安全领域掌握VMware、KVM、Xen三种平台无代理杀毒和网络防护技术[100] - 威胁情报中心拥有大量核心专业分析师及数据运营和平台开发人员[98] - 公司攻防团队为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修复安全漏洞[98] - 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入选GSMA《人工智能赋能安全应用案例集》三项成果[101] - NGSOC具备千亿级数据处理能力[102] - DGA域名检测准确率高达99.94%[102] - 威胁情报中心累计报告67万个漏洞[105] - 产品线覆盖13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9个二级细分领域[103] - 国家级攻防演习中负责防守客户数量超过300个[104] - 承担主要防守客户数量近140个占比45%[104] - 省级攻防演习承办参与超过280场[104] - 八大研发平台预期2022年进入量产阶段[102] - 补天挖矿态势监测响应平台于2021年12月推出[105] - 完成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实现零事故[105] -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拥有超过9万名白帽子注册会员,累计提交漏洞数量超过80万个[106] - 漏洞影响企业数26万余家,入驻企业6100多家[106] 人员与薪酬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793人,占总人数比例39.28%[9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28,226.52万元,平均薪酬33.81万元[95]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0%(博士20人+硕士665人+本科2,693人)[9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6.7%(2,151人)[96]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36.9%(1,399人)[9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增加894人,增幅30.8%[95] - 研发团队379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9.27%[107] - 技术支持和安全服务人员326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3.79%[107]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80%[107]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302人[183]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8,355人[183]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9,657人[183] - 研发人员数量为3,793人,占员工总数39.3%[183] - 销售人员数量为1,683人,占员工总数17.4%[183]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84.1%,其中博士42人、硕士1,139人、本科6,745人[183] - 生产人员数量为40人,占员工总数0.4%[183] - 技术支持和安全服务人员数量为3,263人,占员工总数33.8%[183] - 2021年964名员工归属第一批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85] - 公司向796名员工新授予2020年预留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8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945.51万元[171]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550.36万元[171] - 董事长齐向东税前报酬总额165.28万元[157] - 总裁吴云坤税前报酬总额105.00万元[157] - 独立董事每人税前报酬总额18.00万元[157] 子公司与投资 - 奇安信网神总资产为73.56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42.54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55.42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394亿元人民币[144] - 北京网康科技净资产为2.53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6.123亿元人民币[144] - 奇安信安全技术集团净资产为11.63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15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159亿元人民币[144] - 天津奇安信净资产为2175.639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7349.024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7349.024万元人民币[144] - 公司新增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14家[200] - 公司
奇安信(68856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02%[4]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6.7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8.70亿元人民币增长43.0%[2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5亿元人民币[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57亿元人民币[4] - 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亏损10.37亿元扩大12.1%[2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676.17万元,亏损同比减少49.03%[16]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4,184.99万元,亏损同比减少9.13%[16]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1.63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2.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负1.70元/股,同比恶化1.2%[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0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1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2%[5] - 营业总成本达4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其中研发费用1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21] - 销售费用1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管理费用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报告期为38.89%,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5]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营收占比48.02%,同比下降3.65个百分点[16]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营收占比46.40%,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16] - 公司计提股份支付费用总计22,048.83万元[1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6.71亿元人民币[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71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47.6%[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0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8.9%[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5%[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9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6%[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52.74亿元减少至36.43亿元[18] - 货币资金减少至37.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7.28亿元下降44.8%[19] - 应收账款从18.59亿元增加至23.38亿元[18] - 应收账款增长至2.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3亿元增长35.0%[19]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10.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53万元增长7845%[19] - 商誉资产增长36.8%至16.09亿元人民币[19] - 合同负债为2.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3亿元下降5.3%[19] - 总资产127.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3%[5] - 公司总资产为124.2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增至127.72亿元人民币,增加3.48亿元人民币[29][31] - 流动资产合计86.6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86.60亿元人民币,减少348.42万元人民币[29] - 非流动资产合计37.61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增至41.12亿元人民币,增加3.51亿元人民币[29] - 使用权资产新增3.51亿元人民币[29] - 流动负债合计22.3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21.99亿元人民币,减少3187.68万元人民币[30] - 其他应付款4.6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减少至4.30亿元人民币,减少3187.68万元人民币[30] - 非流动负债合计1.70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增至5.50亿元人民币,增加3.79亿元人民币[30] - 租赁负债新增3.79亿元人民币[30] - 负债合计24.0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增至27.50亿元人民币,增加3.48亿元人民币[30][31]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0.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9.2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9.3%至90.82亿元人民币[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0.08亿元人民币[3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317名[12] - 齐向东持股149,561,640股,占比22.01%[12]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21,962,240股,占比17.95%[12]
奇安信(688561)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1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44.54%[3] - 净利润为-92,505.74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30.40%[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198.80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33.1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96,952.55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35.89%[3] - 营业收入为1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2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33.17%[16]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2亿元人民币[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54%至14.56亿元人民币[92] - 净亏损同比扩大30.4%至9.25亿元人民币[17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5%至14.56亿元人民币[170] - 母公司营业收入1.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1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68%,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17] - 三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1.19%,同比下降16.95个百分点[20] - 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52.68%、56.25%和22.56%[6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38%至5.34亿元人民币[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3.65%至8.19亿元人民币[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40%至7.67亿元人民币[9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4%至5.34亿元人民币[17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4%至7.67亿元人民币[17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3.6%至8.19亿元人民币[170] - 母公司研发费用1.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74] - 母公司管理费用1.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8%[17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1.50%[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6,846.51万元,同比减少41.50%[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41.50%至-12.68亿元人民币[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6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1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176] - 支付给职工现金15.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1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8%[17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0.8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0%[1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799亿元人民币,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4.799亿元人民币[1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54亿元人民币,其中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217亿元人民币[1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5亿元人民币[1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642亿元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721亿元人民币[1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0亿元人民币[1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398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1.527亿元人民币[179]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05亿元人民币,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9.908亿元人民币[179]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196亿元人民币[179] 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2.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16] - 总资产为13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16]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8.47%至48.27亿元人民币[93] - 存货同比增长28.45%至7.78亿元人民币[93] - 短期借款激增10,239.21%至13.99亿元人民币[94] - 境外资产占比1.70%达2.23亿元人民币[95]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23.34%至7.89亿元人民币[94] - 货币资金为48.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8.5%[164] - 应收账款为20.0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0%[164] - 存货为7.7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8.5%[164] - 短期借款为13.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激增102.4倍[165] - 应付职工薪酬为2.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23.2%[165] - 未分配利润为-34.21亿元人民币,亏损较年初扩大36.9%[166]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11.2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大幅减少65.6%[16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7.0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激增102.4%[167]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1.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48.2%[167] - 母公司存货为1.0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6.3%[167] - 长期股权投资较期初增长26.1%至100.76亿元人民币[168] - 短期借款激增94.9倍至9.44亿元人民币[168] 业务线表现 - 新赛道安全产品收入占主营产品收入比例超过70%,同比增长近60%[67] - 数据安全相关产品整体收入超过2.8亿元,同比增长超100%[67] - 泛终端安全产品收入规模超过2.7亿元,同比增长近70%[67] - 边界安全产品合计收入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67] - 公司核心产品主要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新赛道产品[3]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硬件及其他三大类[28] - 网络安全产品分为终端安全、边界安全、数据安全、实战型态势感知四大类[28] - 终端安全产品包括终端安全EDR、移动终端安全、云场景服务器和云虚机安全等[28] - 边界安全产品包括防火墙及下一代防火墙、统一威胁管理、入侵防御与检测等[28] - 数据安全产品包括零信任数据安全、大数据安全交易沙箱、数据库安全等[28] - 实战型态势感知产品包括安全监管态势感知、安全运营态势感知、安全攻防态势感知[28] - 安全服务包括安全咨询与规划、评估与测试、分析与响应、订阅式威胁情报与远程托管式安全运营[29] - 硬件及其他业务涉及政企客户信息化配套改造类项目和第三方硬件产品外采销售[2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总额为7.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40%[4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68%,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44] - 费用化研发投入7.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40%[44] - 研发人员数量及薪资上涨导致薪酬增加,且新增股份支付费用[4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93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5.89%[5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5,489.71万元,平均薪酬18.89万元[5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41%(博士0.61% 硕士20.69% 本科68.11%)[5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4.36%,31-40岁占比39.55%[53]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73人(增幅10.24%)[52]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同比增长8.25%(上期17.45万元)[52] - 41岁以上研发人员占比仅6.09%[53] - 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41个,获得89个,累计申请840个,获得563个[43] - 软件著作权本期新增申请44个,获得35个,累计申请974个,获得965个[43] - 公司专利申请合计本期新增96个,获得128个,累计申请1,825个,获得1,581个[4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63项网络安全发明专利和965项软件著作权,另有840项专利申请在审核中[70] 市场地位和行业认可 - 公司2020年网络安全行业营业收入迈入40亿大关,成为国内首家达到此规模的网络安全公司[21] - 公司产品线覆盖13个一级安全领域和94个二级细分领域,连续多年蝉联入选安全牛全景图细分领域最多的企业[21] - 公司以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473件、全球发明专利数量1,299件位列科创板上市企业专利排行榜第五[24] - 公司在2021年CCIA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50强评选中位居榜首[24] - 2020年公司获得IDC安全分析和威胁情报市场份额第一、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份额第一、安全咨询服务第一、安全管理平台第一[25] - 公司核心产品奇安信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获得赛可达优秀产品奖[27] - 公司被评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企业100强(安全牛)和中国十大网络安全企业(等级保护测评)[27] - 公司获得2020年中国威胁检测与响应市场领导奖(沙利文)和安全服务企业服务奖(艾瑞咨询)[27] - 奇安信天眼以15.3%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威胁检测与响应产品市场第一[72] - 奇安信以10.7%市场份额夺得2020年安全分析和威胁情报市场第一名[73] - 2020年中国安全资源池市场规模超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公司云安全管理平台以18.3%市场份额连续两年第一[74] - 公司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产品获IDC市场份额和策略双第一[75] - 公司服务器虚拟化安全管理系统成为国内首个通过VMware NSX-T认证的安全产品[80] - 在中国移动2020-2021年硬件防火墙集采中,公司以20%份额入围需求最多的防火墙品类[81] - 2020年公司安全咨询服务市场份额居国内首位[82] - 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安全托管服务供应商,入选Forrester亚太中等规模MSS供应商榜单[82] - 公司在大数据安全分析市场以25%的份额位列行业第一[57] 技术能力和创新 - 研发模式采用"产品开发+平台研发"横向分层和委员会纵向技术管理的"纵横"协同体系[30] - 补天漏洞平台在2017至2020年累计为CNVD报送漏洞数十万个[35] - 公司威胁情报中心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商用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中心[35] - QOWL引擎支持Windows、Linux、Mac及国产化操作系统和x86、mips、arm等多种CPU架构[35] - 零信任方案通过环境风险感知实现访问权限实时调整[36] - 云安全技术可降低虚拟机整体资源消耗并提高部署密度[36] - 源代码安全缺陷分析技术采用全路径约束求解剪枝算法减少误报[36] - 新一代用户行为分析技术通过基线分析和机器学习检测异常行为[36] - 大数据流式关联分析引擎实现海量安全数据的实时分析[37] - 文件指纹技术支持语句级匹配检测处理[37] - 第四代SecOS技术实现IPv4/v6双栈性能差距不超过5%[37] - 千星平台使前端研发效能提升20%,开发成本降低10%[39] - 安全编排与自动化响应产品SOAR3.0使安全处置效率提升十倍以上[41] - 锡安云控平台每日处理亿级文件与URL数据,存储文件百万级,域名千万级,分析扫描安全数据亿级以上[39] - 公司研发的补丁修复自动编排引擎可管理数百万台终端[57] - 产品体系覆盖29个安全域场景,包含130多个信息化组件和79类网络安全组件[54] - 公司发现100多个大型厂商产品安全漏洞,修复70多个开源项目安全缺陷[55] - 威胁情报中心首发披露超过8个APT组织[55] 客户和项目 - 公司客户主要来自政府、公检法司及军队军工部门,收入占比超过40%[89] - 截至2020年末公司拥有超过2,700名技术支持及安全服务人员[21] - 2020年疫情期间为全国600家以上重要系统提供安全防护,成功拦截网站Web应用攻击超过150万次[22] - 公司在国家级网络攻防演习中为超过60%(200余家单位中)的单位提供主力防护[60] - 公司完成包括国庆70周年等30余项国家级网络安全保卫任务[60] -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拥有超过7万名白帽子会员并提交超过50万个漏洞[61] - 补天漏洞平台影响企业数超过12000家且入驻企业达5900多家[61] - 公司销售体系包含32个省区矩阵和百城计划覆盖100个城市[61] - 公司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网络安全服务赞助商[61] 风险因素 -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42,079.11万元[3]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原因是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3] - 研发平台开发具有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3] - 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预计未来仍可能持续亏损[3] - 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3] - 系统集成项目硬件采购导致毛利率较低,存在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风险[88] - 公司人员规模快速扩张造成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成本比例较高[85] - 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四季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5] 子公司和投资 - 网神信息技术总资产68.01亿元净资产36.00亿元营业收入14.24亿元营业利润-1.92亿元净利润-1.92亿元[100] - 奇安信安全技术集团注册资本12.87亿元总资产11.11亿元净资产9.44亿元营业收入0.45亿元营业利润-1.20亿元净利润-1.20亿元[100] - 网神信息技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13%[100] - 奇安信安全技术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73%[10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奇安信网络科技出资人民币175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为35%[140] - 合资公司中电车联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140] 关联交易 - 向中国电子及其控制下的企业购买商品及服务发生额671.33万元[138] - 向蓝信移动购买商品及服务发生额1,064.00万元[138] - 向上海犇众信息技术购买商品及服务发生额1,192.60万元[138] - 向中国电子及其控制下的企业销售商品及服务发生额1,007.63万元[138] - 向北京谷安天下科技销售商品及服务发生额18.30万元[138] - 租赁中国电子及其控制下的企业房屋发生额8.15万元[13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4.11855亿元,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362664亿元[147] - 云和大数据安全防护与管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人民币8.492575亿元[148] - 云和大数据项目本年度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470031亿元,累计投入人民币1.678284亿元[148] - 云和大数据项目投入进度为19.76%,目前处于建设中[148]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42,106.38万元,累计投入155,684.18万元,投资进度28.72%[150] - 安全服务化建设项目投入26,784.27万元,投资进度28.10%[150] - 基于零信任的动态可信访问控制平台投入10,268.54万元,投资进度32.66%[150] - 网络空间测绘与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投入15,298.22万元,投资进度22.51%[150] - 营销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投入21,766.27万元,投资进度33.59%[150] - 集团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入5,792.94万元,投资进度21.22%[150] - 使用1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151] - 获准使用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1] -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151] - 使用超募资金投资集团数字化管理平台及营销网络体系建设项目[15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652,902股至605,389,118股,占比从89.76%降至89.08%[153] - 国有法人持股增加15,721,925股至68,372,149股,占比从7.75%升至10.06%[153] - 其他内资持股减少20,347,324股至537,016,969股,占比从82.01%降至79.02%[153]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减少20,347,324股至387,455,329股,占比从60.00%降至57.01%[153] - 外资持股减少27,503股至0股,占比从0.00%归零[15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4,652,902股至74,226,882股,占比从10.24%升至10.92%[15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181户[156] - 第一大股东齐向东持股149,561,640股(22.01%),均为限售股[158] - 第二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持股121,962,240股(17.95%),均为限售股[158] - 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葛贵兰持股数量最高,持有5,315,065股流通股[158]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917,803股人民币普通股[15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家自主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3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5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998,104股人民币普通股[159] - 齐向东持有149,561,64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限售期至2023年
奇安信(688561)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56,181,128.16元,同比增长102.07%[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07%至4.56亿元[1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2.1%至4.56亿元[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至4.598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3.711亿元人民币[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36,681,476.70元,同比略有收窄[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收窄1.3%至5.37亿元[29] - 净利润亏损1.01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175亿元亏损收窄13.3%[33] - 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6] - 基本每股亏损为-0.79元/股(2020年第一季度:-0.94元/股)[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1%,同比提升9.25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13%,同比下降42.89个百分点[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62%至3.66亿元[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6%至3.66亿元[2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9%至7798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390万元人民币[3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9.88%至1.65亿元[1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9.9%至1.65亿元[28]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84.1%至1080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87万元人民币[3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3%至3.77亿元[28]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79%至404万元[16]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1.5%至5.774亿元人民币[3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7344.9万元,同比下降18.3%[3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7,109,030.74元[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38亿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5.23亿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384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69.3%[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643万元,同比由正956.6万元转为负值[3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1015.66%至5.09亿元[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大幅增长902.3%至9.059亿元人民币[3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337.2%至6.565亿元人民币[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5635.5万元显著扩大[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89亿元,期末余额为26.71亿元[37]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2.5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389%[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5.2%至6.195亿元人民币[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激增4824.86%至6.66亿元[1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04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985万元)[26]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6.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14亿元增长4825%[23]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32.12%至7.15亿元[15] - 应付账款为7.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54亿元下降32.1%[23]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83.36%至948万元[15] - 合同负债为2.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3亿元下降16.5%[23] - 合同负债减少18.9%至4820万元[26] - 货币资金为50.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2.74亿元下降3.6%[22] - 应收账款为17.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59亿元下降7.9%[22] - 资产总计126.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4.24亿元增长2.1%[23] - 负债总计31.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02亿元增长30.3%[24] - 未分配利润为-30.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99亿元亏损扩大21.5%[2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5.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0.08亿元下降4.6%[24]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69.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3.95亿元增长8.6%[23] - 资产总额增长3.2%至134.88亿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4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6%[35] - 货币资金余额为52.74亿元,与期初基本持平[38] - 应收账款余额为18.59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38] - 货币资金为32.62亿元人民币[41] - 应收账款为3.61亿元人民币[41] - 流动资产合计从47.15亿元人民币微降至47.15亿元人民币(减少1666.64元)[42] - 长期股权投资为79.89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总负债从24.02亿元人民币增至27.50亿元人民币,增加3.48亿元人民币[40]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70亿元人民币增至5.50亿元人民币,增加3.79亿元人民币[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0.08亿元人民币[40] 非经常性损益和补助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20,395,485.71元[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674,563.66元[9] 投资和业务活动 - 全资子公司出资175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持股35%[19] - 因执行新租赁准则,公司新增使用权资产3.51亿元[38][39] - 资产总额因租赁准则调整增加3.48亿元至127.72亿元[39] - 其他应付款减少3187.7万元,主要因业务调整所致[39] - 使用权资产新增10.91万元[42] - 租赁负债新增9239.15元[43]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负债总额增加9239.15元[43]
奇安信(688561)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1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增长31.93%[4] - 公司净利润为-34,073.62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8.38%[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436.61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2.4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3,926.84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21.63%[4] - 2020年营业收入为4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32.44%[1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2.91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其他季度[1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亿元人民币,实现单季度盈利[19] - 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416,117.41万元,同比增长31.93%,近四年复合增长率71.76%[83] - 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同比减少38.38%至-34,073.62万元[84] - 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4,161,174,135.75元,同比增长31.93%[103][104] - 公司净利润为-340.7362百万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8.38%[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4.3661百万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2.44%[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39.2684百万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21.63%[94]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41.61亿元 同比增长31.93%[95]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436.61万元[136] - 公司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9,494.47万元[136] - 公司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7,175.97万元[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51%,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16] - 研发费用122,808.92万元,营收占比由2019年33.20%降至2020年29.51%[84] - 研发费用为1,228,089,157.57元,同比增长17.28%[104] - 销售费用为1,320,084,434.00元,同比增长18.07%[104] - 管理费用为469,727,268.59元,同比增长12.02%[104] - 人工成本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2%[10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07%至13.20亿元[11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28%至12.28亿元[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布局的新赛道产品、主动防护类产品、服务营业收入高速增长[4]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及硬件三大类[24] - 公司新赛道产品营业收入占主营收入比例持续增加[34] - 新赛道产品收入占主营产品比例接近60%,同比增长率超60%[84] - 网络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4.72%,网络安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5.89%[84] - 硬件及其他营收占比由2019年21.83%降至2020年16.51%[84] - 安全产品业务收入为282,183.29万元,同比增长34.72%[103][105] - 安全服务业务收入为64,608.02万元,同比增长75.89%[103][105] - 硬件及其他业务收入为68,559.15万元,同比下降0.27%[105] - 信息安全行业营业收入4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9%[106] - 安全产品营业收入2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2%[106] - 安全服务营业收入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89%[106] - 安全防护与威胁情报平台产品整体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86] - 零信任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0%以上[86] - 安全取证产品收入同比增长接近260%,收入规模接近1亿元[86] - 云与服务器安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5%[86] -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86] -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同比增长接近30%[86] - 安全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75.8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11.66%提升至15.56%[88] - 安全教育收入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88]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1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9%[106] - 华东地区毛利率66.99%,同比增加8.10个百分点[106] - 境外营业收入2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7.83%[107] - 境外资产2.6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4%[7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8%[5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51%,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59]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原因为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4] - 公司累计拥有473项发明专利和936项软件著作权[56] - 本年度新增专利申请405项,获得授权273项[58] - 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1,769项,累计获得授权1,458项[58] - 本年度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55项,获得授权110项[57] - 本年度新增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项,获得授权19项[58] - 本年度新增软件著作权144项,累计达936项[58] - 研发人员总数2,89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7.19%[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9,628.37万元,平均薪酬34.37万元[6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66%(博士0.66%,硕士22.53%,本科67.47%)[6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6.67%(1,653人),31-40岁占比37.44%(1,092人)[69] - 公司打造八大研发平台包括鲲鹏诺亚雷尔锡安川陀大禹玄机千星[49][50][51] - 研发平台前端研发效能提升20%开发成本降低10%[51] - 第三代安全引擎天狗大幅降低误报率和运营成本[51] - 云安全管理平台2.0.4版本性能极大提升支持租户授权隔离[52] - 数据安全开放平台防水堡采用数据沙箱和安全分离学习技术[54] - 工业安全监测审计系统以工业资产为中心安全风险监测为主线[52] - 零信任方案通过端口隐藏技术和动态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安全闭环[61] - 诺亚平台新增Clickhouse数据存储和Flink计算引擎支持[62] - 第三代引擎"天狗V2、V3系列"对操作系统漏洞攻击防御率达99%以上[6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一代QOWL猫头鹰反病毒引擎以零误报和100%多样化样本检出率通过VB100测试[36] - 天擎EDR成为国内唯一通过赛可达实验室威胁检测能力测试的产品[36] - 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产品获IDC策略和市场份额双第一[36] - 2020年安全分析和威胁情报市场份额排名第一(IDC)[37] - 2020年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IDC)[37] - 2019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一(赛迪)[37] - 2019年终端安全/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云安全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赛迪)[37] - 公司核心产品入选Gartner安全Web网关魔力象限和云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38] - 公司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平台产品连续2年中国安全管理平台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92] - 公司旗下云锁产品入选CCSIP 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全景图三大领域[92] - 公司产品线覆盖15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1个二级细分领域[34] - 公司产品覆盖15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1个二级细分领域(安全牛2020年数据)[77] - 公司天眼产品在实网攻防演习中使防护单位成绩名列前茅[45] - 公司第四代SecOS引擎采用高性能一体化安全处理引擎实现系统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48] - 公司猫头鹰引擎支持Windows、Linux、Mac及国产化操作系统[45] - 公司零信任方案具备动态访问控制和信任评估能力[46] - 公司云安全技术可降低虚拟机整体资源消耗并提高部署密度[46] - 安全编排与自动化响应产品SOAR3.0安全处置效率提升十倍以上[54] - 特权访问安全解决方案大幅降低特权账户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54] - 公司网关类产品在IPv4和IPv6网络环境中性能差距不超过5%[48] - 公司拥有IP、DNS、URL、文件黑白名单四大信誉数据库[45] - 公司终端安全支持超过300个内核版本并识别近3万款外接设备[75] - 公司大数据安全分析以25%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赛迪咨询2017年数据)[75] 市场地位与行业环境 - 全球网络安全市场预计2022年达到1704亿美元年复合增速9%[31] - 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人民币[31] - 公司为国内首家网络安全营业收入迈入40亿大关的企业[34] -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增速持续领跑全球市场[30] - 网络安全服务带动产品销售的托管式运营成为新业态[30] - 实战攻防演习推动政企用户安全能力建设需求[32] - 网络安全市场因政策法规完善及数字经济建设加速呈现需求激增态势[125] - 监管侧转向注重实战化防护效果合规,推动能力型厂商竞争优势[126] - 客户安全建设从单品堆叠向数据驱动的体系化协同防御方案转变[126] - 安全厂商竞争差异化从价格客户资源转向攻防能力与研发效率[127] 客户与项目 - 企业客户收入贡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5.33%[87] - 金融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40%[87] - 来自政府、公检法司及军队军工部门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40%[10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1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24.38%[110] - 公司在国家级攻防演习中为超过60%的参演单位(200余家)提供主力防护服务[78] - 公司完成国庆70周年等国家级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任务[78] - 公司为全国600家以上重要系统提供云端实时监测和防御[181] - 公司为全国100多家疫情防控单位提供网络安全设备和服务[181] - 公司在中国移动2020-2021年硬件防火墙集采项目标包三以20%份额入围[93] - 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安全托管服务供应商 与德勤安永等全球知名厂商同列榜单[93] - 公司服务器虚拟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VMware NSX-T认证 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该认证的安全产品[93] 资产、现金流与财务健康 - 截止2020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9,880.31万元[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9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8.19%[1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6%[16] - 2020年末总资产为12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65%[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改善40.00%[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8,855.63万元,同比增长38.19%[84] - 截止2020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98.8031百万元[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8,556,343.32元,同比改善38.19%[1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38.19%至-6.89亿元[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474.34%至53.25亿元[115]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19.24%至52.74亿元,占总资产42.45%[118]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556.30%至12.81亿元[118]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07%至1.82亿元[11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新增3809.52万元[117] - 资产减值损失激增1704.74%至-6068.06万元[117]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63.88%至6.40亿元[118]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2,424,319,146.93元,负债总额2,402,071,689.91元[195] - 资产负债率从报告期初29.55%降至报告期末19.33%[195] 子公司与投资 - 网神股份总资产45.58亿元,净资产21.34亿元,营业收入38.18亿元,净利润1.26亿元[124] - 北京网康科技总资产1.81亿元,净资产负4214.62万元,营业收入2.12亿元,净利润6811.59万元[124] - 北京天目恒安总资产2762.28万元,净资产1162.66万元,营业收入1862.01万元,净利润负5131.67万元[124] - 奇安信安全技术集团总资产11.17亿元,净资产10.54亿元,营业收入5267.74万元,净利润负2.06亿元[124] - 上海桉软网络科技总资产2292.82万元,净资产633.75万元,营业收入1886.79万元,净利润负6794.70万元[124] - 绵阳奇安信科技总资产5747.21万元,净资产4819.63万元,营业收入4457.58万元,净利润负6794.37万元[12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2909.45万元至1.47亿元[2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新增2.66亿元[23] - 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总额为4258.79万元[23] - 设立合资公司中电奇安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出资1,750万元持股35%[162] - 对子公司网神信息提供两笔担保:5亿元(2019年)和2.19亿元(2020年)[16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47,446,089.46元[16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8157.54万元人民币[20]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为1659.65万元[21] - 处置金融资产等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4258.79万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为1644.6万元[21]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负120.78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负6469.32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05亿元[22]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5]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数额为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0%[136] - 公司2019年现金分红数额为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0%[136] - 公司2018年现金分红数额为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0%[137] - 公司发展阶段属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35]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云和大数据安全防护与管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仅为2.45%[172] - 物联网安全防护与管理系统项目投入进度仅为1.71%[172] - 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仅为0.93%[172] - 募集资金总额为45亿元人民币,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45亿元[172] - 募集资金实际投入金额为5.21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仅为11.57%[17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入,金额为4.24亿元人民币[174] - 公司使用不超过16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73] - 公司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9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75] - 公司向子公司网神增资250,000万元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7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7,307,055.61元[175] - 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24.1亿元[168] - 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5,000万元[168] - 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0元[16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总金额达31.1亿元人民币,涉及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169] - 委托理财年化收益率在2.6%至3.0%之间,最高收益率为3.0%[169] - 委托理财实际总收益约为1.54亿元人民币,所有资金均已收回[169] 股权结构与股东承诺 - 实际控制人及董事承诺所持发行前股份无质押冻结及权属争议[139] - 实际控制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发行前股份[139] - 公司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若收盘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139] - 若公司上市时未盈利则实际控制人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39] - 公司上市后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过股份总数2%[139] - 董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25%[13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调整)[139] - 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