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重工(688425)

搜索文档
铁建重工(68842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6,189.86万元,同比增长10.21%[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440.75万元,同比增长10.8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453.59万元,同比增长10.18%[17]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20.83%[18] - 稀释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20.83%[18] - 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下降18.18%[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95%同比下降3.52个百分点[18]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4%同比下降3.38个百分点[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8%[4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2%至53.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65亿元增长[1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至10.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5亿元增长[147] - 营业收入为4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1%[1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8%[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24%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18] - 研发费用44,168.21万元,同比增长24.27%[54][5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3%至4.4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亿元增加[147] - 营业成本为3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4%[150] - 研发费用为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9%[150] - 财务费用为11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08%[150] -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83.0%至67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945万元减少[147]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6.70万元,较上年同期-73,481.09万元大幅改善[1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因加强销售回款力度[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46.70万元,较上年同期-73,481.09万元大幅改善[54][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3%[1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2%[15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上半年的-7.348亿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的2.125亿元[15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2.1%,从6.108亿元增至7.456亿元[15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0.5%,从3.166亿元增至3.499亿元[154]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4.9%,从32.813亿元增至44.276亿元[15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1年上半年的-8.355亿元转为2022年上半年的3.840亿元[15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6,338.1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7%[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376,204.0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4%[17] - 货币资金308,257.4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29%[57] - 在建工程增加至33.49亿元,增幅42.2%[58] - 短期借款新增12.9亿元[58] - 合同负债减少至8.63亿元,降幅18.55%[58] - 长期借款增至11.9亿元,增幅5.22%[58] - 货币资金受限部分为243.11万元[60] - 长期股权投资达18.44亿元,增长4.98%[61]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796.32万元,降幅32.18%[58] - 租赁负债降至414.27万元,降幅6.61%[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8.3%[14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7.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5%[140] - 存货期末余额为36.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7%[14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52.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4%[14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90亿元人民币[141]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17.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1.3%[14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3.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0%[14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8.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8.6%[14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6.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9%[142]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4.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0.1%[143]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2.90亿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负债[145] - 存货规模达30.0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66亿元略微下降2.2%[144]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2.8%至31.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58亿元增加[144] - 应付票据下降30.6%至15.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51亿元减少[145] - 未分配利润增长13.4%至41.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93亿元增加[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8.1%,从49.79亿元降至30.80亿元[15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6.5%,从45.354亿元降至24.248亿元[157] 各业务线表现 - 隧道掘进机业务收入276,641.00万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提升5.36个百分点至41.46%[53] - 智能型及超大型盾构机收入77,856.76万元,同比增长37.47%,毛利率提升8.68个百分点至49.02%[53] - 特种专业装备收入126,958.84万元,同比增长57.53%,毛利率下降0.97个百分点至20.73%[53] - 隧道施工机器人收入25,172.29万元,同比增长113.23%,毛利率提升5.64个百分点至20.34%[53] - 轨道交通设备收入130,707.87万元,同比下降3.42%,毛利率下降6.07个百分点至29.63%[53] -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53%[49] 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发展 - 公司盾构机/TBM在引水工程市场占有率达70%[25] - 公司矿用TBM在2022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超50%[25] - 公司高原型钻爆法主流设备市场占有率均约70%[27] - 公司矿用掘锚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超50%[27] - 公司中标高原铁路成套装备共计137台套[27] - 公司开发整组道岔38种其中国铁30种城轨6种海外2种[25] - 公司硬岩隧道掘进机TBM中国市场份额2017年来持续第一[25] - 公司2021年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升至全球第一[25] -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开挖直径覆盖0.5米至23米,共130余类产品[28] - 抽水蓄能用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实现最高日进尺31.06米,打破国内同级别小直径TBM施工纪录[28] -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直径为16.07米(φ16.07m)[28] - 全球首组磁浮道岔侧向通过速度45km/h,直向通过速度160km/h[32] - 隧道钻爆法施工装备涵盖8个类别、29个系列、超过150个型号[29] - 煤矿智能化装备产品线达50余种,包括全球首台煤矿护盾式快速掘锚装备[29] - 公司打造全球最大52台盾构机施工机群,应用于广州地铁建设[32] - 凿岩台车获中国专利奖银奖,盾构刀具更换装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2] -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于2018年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31] - 管道产品已形成产值1382.03万元[122] - 新疆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年组装采棉机100台以上[122] - 完成300余台套TBM及盾构机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121] - 主轴承产线年产能达200台套[121] - 研制出世界最大直径23米全断面竖井掘进机[121] - 开发出5种钢轨扣件及4种粉末冶金闸片[121] 研发投入和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44,168.21万元,同比增长24.27%[3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4%,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个百分点[3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2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1.40%[4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1,037.34万元,平均薪酬为13.77万元[40] - 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257个,获得102个,累计申请1,871个,获得521个[33] - 实用新型专利本期新增申请155个,获得147个,累计申请1,274个,获得1,144个[33] - 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3,172.51万元,本期投入12,730.94万元,累计投入33,693.77万元[39] - 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比52.81%,本科学历占比47.19%[41]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58.05%,31-40岁占比36.85%[41] - 13米级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0万元,本期投入7,221.29万元,累计投入9,319.22万元[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8.24%[44] - 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达31.40%[44]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6.43%、7.27%和7.12%[44] - 累计获各类科技奖励179项[44] - 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11项[44] - 授权专利1,807件,其中发明专利521件[44] - 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49项,其中国家标准5项[44] - 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投入两项指标均居行业前列[44] - 长期合作大学或专家团队30余个,共1,000余人[44] - 公司下设22个研究设计院与研发实验中心[44]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52件,累计授权专利达1,807件[32] 新签合同和订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4%[49] - 隧道掘进机业务新签合同6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16%[49] -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新签合同1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8%[49] - 境内新签合同8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1%[49] - 境外新签合同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25%[49] 关联交易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22,876万元,占预计金额80,000万元的28.60%[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138,898万元,占预计金额300,000万元的46.30%[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27,702万元,占预计金额200,000万元的13.85%[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80,000万元[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300,000万元[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200,000万元[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0万元,占预计金额20,000万元的0.00%[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20,000万元[105] - 与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300,000万元,实际存款余额206,689万元,占限额的68.90%[106] - 与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贷款服务额度为100,000万元,实际贷款余额33,000万元,占额度的33.00%[106] - 向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购建长期资产支出额度为40,000万元,实际支出0万元,占额度的0.00%[106] - 在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300,000万元,期末存款余额164,462.79万元[108] - 存款业务期内累计存入金额855,667.22万元,累计取出金额801,073.27万元[108]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贷款额度100,000万元,期末贷款余额33,000万元,利率范围1.08%~3.47%[109] - 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授信业务总额440,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4,000.00万元[11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净额4,161,168,798.42元,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844,798,400元,投入进度44.33%[117] - 超级地下工程全断面智能掘进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49亿元,进度达84.71%[118] - 超级地下工程钻爆法智能装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04亿元,进度为61.28%[118] - 轨道紧固系统和关键制动零部件研制项目已投入7000万元,完成进度100%[119] - 新制式轨道交通装备研发项目投入7000万元,进度达100%[119] -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6049万元,进度为40.33%[119] - 智能制造系统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1.13亿元,进度29.82%[119] - 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投入3344万元,进度66.88%[119] - 研发中心项目投入7689万元,进度26.51%[119] - 高端农业机械生产制造项目仅投入559万元,进度5.08%且暂时落后于计划[119] - 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项目投入1.41亿元,进度47.08%[118] - 新产业制造长沙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额4.9亿元,实际投入4.64亿元,进度56.09%[121] - 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入30亿元,实际投入0元[121] - 研发中心项目外墙保温一体板完成98%,幕墙完成95%[122] - 取得长沙项目用地支出约2.6亿元[122]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为94,408.88万元[12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25,437,795股(降幅7.72%)至3,890,383,205股(占总股本72.94%)[12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25,437,795股(增幅29.12%)至1,443,113,795股(占总股本27.06%)[125] - 员工战略配售计划(1号及2号)全部解除限售共128,518,000股[128][129] - 中国铁建股份持有3,836,262,300股限售股(2024年6月24日解禁)[128]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持有19,277,700股限售股(2024年6月24日解禁)[128]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34,843,206股战略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6月22日解禁[128]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6家机构各17,421,602股战略配售限售股解禁[128] - 中金财富证券持有34,843,205股战略配售限售股(2023年6月22日解禁)[128] - 股份变动原因为2022年6月22日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126]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7,815户[130]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836,262,300股,占总股本比例71.93%[133] - 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金公司铁建重工1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量为84,029,571股,占总股本比例1.58%[133]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4,843,206股,占总股本比例0.65%[133] - 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4,843,205股,占总股本比例0.65%[133]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9,277,7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6%[133] - 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沙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各持股17,421,602股,各占总股本比例0.33%[133] - 核心技术人员姬海东报告期内减持员工战略配售计划份额481,706股,期末持股168,593
铁建重工(68842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13,593.56万元,同比增长14.6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688.04万元,同比增长10.38%[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22.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2%,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6%至21.36亿元(2021年Q1:18.63亿元)[16]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3%至3.77亿元(2021年Q1:3.42亿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4%至3.77亿元(2021年Q1:3.41亿元)[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至18.83亿元[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至3.58亿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0%至14.66亿元(2021年Q1:12.12亿元)[16] - 研发投入合计14,937.34万元,同比下降14.5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99%,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4.5%至1.49亿元(2021年Q1:1.75亿元)[16]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9.6%至12.87亿元[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6%至1.33亿元[2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9.1%至4363万元(2021年Q1:3380万元)[1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45.3%至-675万元(2021年Q1:-1234万元)[16]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增长36.9%至19.25亿元(2021年Q1:14.06亿元)[1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现金支付同比增加29.2%至15.61亿元[2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353.7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至-6.14亿元(2021年Q1:-2.76亿元)[18]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6.2%至18.62亿元(2021年Q1:17.53亿元)[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5.12亿元,同比减少12.2%[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12.9亿元,同比增长268.6%[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1亿元,同比增长162.5%[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4.93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68.6%至12.9亿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12.6%至1.44亿元[25]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74%至955万元[2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31.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9.4%[13] - 应收账款增至76.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7%[13] - 存货增至39.0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2.2%[13] - 短期借款新增12.9亿元人民币[14] - 应付票据减少至19.4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3.6%[14] - 合同负债减少至8.4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0.5%[14] - 资产总计增长至237.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9%[15] - 未分配利润增至44.9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1%[15] - 货币资金为23.65亿元,较年初增长36.7%[20] - 应收账款为70.66亿元,较年初增长2.6%[20] - 存货为33.68亿元,较年初增长9.8%[20] - 短期借款为12.9亿元,年初为零[20] - 应付票据为16.83亿元,较年初减少25.2%[20] - 未分配利润为40.51亿元,较年初增长9.7%[21] - 负债合计为83.79亿元,较年初增长11.1%[21] - 期末现金余额同比增长187.3%至23.65亿元[26] 其他财务数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242,839.62元[6] - 总资产为2,377,966.8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54,921.20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6%[5] 股东信息 - 前十大股东中李博之持有2723万股流通股,占比5.11%[11] - 刘正侠通过信用账户持有440.59万股,占其总持股的85.4%[11]
铁建重工(68842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51,728.67万元,同比增长25.0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549.3万元,同比增长10.74%[19] - 公司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25.0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5亿元,同比增长10.74%[26]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1,728.67万元,同比增长25.05%[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549.30万元,同比增长10.74%[54] - 营业收入为951,728.67万元,同比增长25.05%[55]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33,497.22万元,净利润为44,275.07万元[22]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43,540.51万元,同比增长28.87%[55] - 研发费用为67,753.63万元,同比增长22.53%[55] - 财务费用6,431.25万元,同比增长3169.07%[70] - 研发投入总额为67,753.63万元,同比增长22.53%[40] - 主营业务成本642,365.22万元,同比增长28.85%[62] - 轨道交通设备主营业务成本175,212.24万元,同比增长16.03%[62] 业务线表现 - 隧道掘进机产品营业收入46.98亿元,同比增长27.74%[26] - 特种专业装备产品营业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35.76%[26] - 轨道交通设备产品营业收入25.93亿元,同比增长12.82%[26] - 隧道掘进机产品营业收入为469,750.94万元,同比增长27.74%[57] - 特种专业装备产品营业收入为215,591.60万元,同比增长35.76%[57] - 轨道交通设备产品营业收入为259,318.45万元,同比增长12.82%[57] - 矿山装备产业2021年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41.37%[34] 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营业收入为929,567.67万元,同比增长33.38%[57]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为15,093.32万元,同比下降74.63%[57] - 海外业务新突破7个国别或地区市场[27] - 公司产品出口至土耳其、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卡塔尔、秘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84] - 公司突破新加坡、中国澳门、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等新市场[8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60,599.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65%,占总资产比例11.50%,主要因收到上市募集资金[73] - 应收款项期末余额822,076.9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4%,占总资产比例36.27%,因收入增长及业主结算周期长导致回款慢[73][74] - 存货期末余额348,378.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03%,占总资产比例15.37%,因战略储备长周期部件及订单增加[7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75,627.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6%,占总资产比例7.75%,按权益法确认被投资企业收益[7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0.00%,因偿还全部短期借款[74]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113,10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00%,占总资产比例4.99%,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借款[74]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06,008.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1%,占总资产比例4.68%,因客户预收款增加[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408.7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408.77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主要因提前备料和生产采购以确保销售合同履行[72] -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随收入相应增长[50]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12%,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12%,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40]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12%[47]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46件,累计专利总数达1,554件[38] - 发明专利新增授权131件,累计达418件;实用新型专利新增授权198件,累计达997件[39] - 研发人员数量1,413人,同比增长20.15%(上期1,17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8.60%[4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885.07万元,同比增长22.38%(上期2,357.53万元),平均薪酬20.42万元[4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667人(47.20%),本科724人(51.24%),博士研究生22人(1.56%)[4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717人(50.74%),30-40岁604人(42.74%)[45] - 研发设计人员占员工比例达到28.60%[47] - 打造拥有18个专业研究设计院和1,400多名研发设计人员的团队[47]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554件软件著作权84项[152] 生产与运营指标 - 隧道掘进机产销量均为222台,同比增长13.85%[59] - 高端农业机械生产量105台,同比增长3400%[59] - 特种专业装备库存量98台,同比增长188.24%[59] - 道岔新产品开发数量同比增长57%[26] - 道岔系列新产品开发数量同比增加57%[38] - 平江号TBM日进尺30.712米,创国内同级别小直径TBM施工最高日进尺纪录[27] -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创14米以上超大直径盾构机单月进尺施工纪录[38] - 公司研制全球首套钻爆法智能化成套装备应用于高原高寒铁路等国内外重大工程[36] - 公司累计销售30多台套快速掘锚成套装备[33] - 公司岩石隧道掘进机自2017年以来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保持第一[33] - 公司排名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营业利润率第1位[33] -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于2018年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证,2021年通过复审[36] - 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隆昌公司2021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 - 隧道掘进机产品覆盖直径范围φ0.5-φ23米[28] - 特种专业装备包含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29个系列150余个型号产品[28] - 公司研制出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82] - 公司陆续出产14米和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为111亿元[85] - 公司毛利率目标不低于2021年水平[85] - 公司坚持"两型三化九力"发展战略[83] - 公司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转型升级战略选择[84] - 公司持续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和产品机器人化[8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84] - 持续推进数字化应用,深化CRM、PDM、ERP、MES等核心业务系统[47]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2021年底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31] - 预计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5万公里左右[31] - "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约8000亿元[3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十四五"期间新增3000公里总投资额达3.5万亿元[31] - 城轨项目年均市场规模7000亿元比"十三五"增长33%[31] - "十四五"全国水利投资规模达5.1万亿元年均约10000亿元比"十三五"增长42.46%[31] - 抽水蓄能储备项目247个总装机规模约3.05亿千瓦[3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5] - 总股本为5,333,497,000股[5]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22,682,706元(含税)[5]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2%[5] - 公司2021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总股本5,333,497,000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22,682,706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2%[123] - 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度可分配利润的10%[172]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72]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172]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40%[172]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20%[172] - 利润分配政策需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171][17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制定实施现金分红方案[123]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采购中国铁建高新装备材料及技术服务3.07亿元,占同类交易3.67%[193] - 关联交易采购中铁物资集团材料8394.68万元,占同类交易1.01%[193] - 关联交易采购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材料3988.46万元,占同类交易0.48%[193] - 关联交易采购中铁建金融租赁材料4600万元,占同类交易0.55%[193] - 关联交易采购中铁二十局集团材料1665万元,占同类交易0.20%[193] - 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46.96亿元,占总额5.49%[194]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租入租出业务金额达239.10亿元,占同类业务总额26.93%[195] - 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17.82亿元,占总额2.08%[195]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租入租出业务金额达34.44亿元,占同类业务总额3.88%[195]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租入租出业务金额达75.75亿元,占同类业务总额8.53%[195]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租入租出业务金额达57.19亿元,占同类业务总额6.44%[195]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15.14亿元,占总额1.77%[194]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20.86亿元,占总额2.44%[194]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17.17亿元,占总额2.01%[194] -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7.15亿元,占总额0.84%[195] - 中铁十九局集团盾构机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2765.51万元,占总额3.11%[196] - 中铁二十局集团盾构机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945.16万元,占总额1.06%[196]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盾构机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3636.52万元,占总额4.10%[196]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特种装备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93.08万元,占总额0.10%[196]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特种装备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32.81万元,占总额0.04%[196]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房屋租入关联交易金额为88.07万元,占总额18.86%[196] - 中铁建锦鲤资产管理土地租入关联交易金额为6.60万元,占总额1.41%[196] - 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310008.25万元[196] - 公司于2021年3月15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年度关联交易预计议案[196] - 2021年4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上限[196] - 关联交易需按公平商业条件进行并及时披露[173][174] 关键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82,944.9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1.25%[64]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212,883.05万元,占比22.37%[6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9,806.2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9.14%[66]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154,450,196.13元,为主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3] -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期末余额为13,875.30万元,当期变动1,551.85万元[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铁建重工,代码688425,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1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七线88号[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刘飞香[13] - 公司外文名称为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Corporation Limited,缩写CRCHI[13]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crchi.com[13] - 公司网址为www.crchi.com[13]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4941人,其中母公司4012人,主要子公司929人[117] - 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1938人占比39.2%,生产人员1484人占比30.0%[117]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2214人占比44.8%,硕士研究生957人占比19.4%[118] - 劳务外包总工时781.34万小时,支付报酬总额2.85亿元人民币[121] - 2021年培训人数7706人,培训总时长38.87万小时[120] - 公司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薪酬与业绩考核挂钩[119] - 员工持股人数185人 占员工总数3.74%[144] - 员工持股数量12,851.8万股 占总股本2.41%[144]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10次[113] - 公司所有董事2021年均亲自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12] - 公司2021年董事会会议中,有10次采用通讯方式召开,占比83.3%[112][113] - 公司3名独立董事2021年均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112] - 公司2021年召开2次现场董事会会议,占比16.7%[113] - 公司董事2021年平均参加股东大会次数为3次[112] - 公司2021年无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112] - 公司2021年董事会会议无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的情况[113] - 审计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审议财务报表及关联交易等事项[114] - 战略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审议经营指标及十四五规划[115] - 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高管聘任事项[11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监事薪酬方案[115] 管理层与核心人员薪酬 - 董事长刘飞香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1,950,898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94.96万元[93] - 总经理程永亮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640,545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93.4万元[93] - 副总经理赵晖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325,150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88.41万元[93] - 董事贺勇军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325,150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65.4万元[93] - 副总经理刘丹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422,695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54.22万元[94] - 副总经理刘在政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650,299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59.28万元[94] - 财务负责人唐翔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156,072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9.7万元[94] - 特级研究员龚文忠通过员工战略配售间接持股812,874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7.02万元[95] - 2021年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2,261.4万元[9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1488.95万元[105]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1476.57万元[105] 管理层背景 - 刘飞香自2007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2017年7月起兼任铁建装备董事长[96] - 程永亮自2016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并任特种装备公司法定代表人[96] - 赵晖自2017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15年1月起任副总经理,2019年7月起兼任铁建装备非执行董事[98] - 白云飞2019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2019年7月起任铁建股份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98] - 贺勇军自2016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曾任道岔分公司总经理[98] - 苏子孟2019年4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同时担任三一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98] - 夏毅敏2019年4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98] - 万良勇2019年4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会计系主任[98] - 王彪2017年7月起任公司监事会主席、职工代表监事[98] - 陈培荣2019年4月起任公司监事,2021年11月起任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总会计师[98] - 胡斌于2017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99] - 刘丹于2019
铁建重工(688425)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16:00
营业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9%[4]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7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1%[4]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1.8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50.83亿元增长41.3%[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3.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1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3%[4]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9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0.98亿元增长17.8%[23]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24] 研发投入表现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5] - 研发投入年初至报告期末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84%[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本报告期为7.55%,减少1.06个百分点[5] - 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5.30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69亿元增长43.8%[2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负15.01亿元人民币[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5.0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82.9%[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53.98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吸收投资41.74亿元[2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支付现金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6%[27] - 支付职工现金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26] - 取得投资收益62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02%[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11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5%[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273.5%,从13.32亿元增至49.75亿元[18]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30.6%,从60.68亿元增至79.24亿元[18] - 存货较年初增长55.6%,从22.62亿元增至35.20亿元[18] - 流动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67.9%,从101.15亿元增至169.87亿元[18] - 应收票据较年初增长57.7%,从1.86亿元增至2.93亿元[18]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25.8%,从1.14亿元增至1.44亿元[18] - 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增长11.0%,从0.33亿元增至0.36亿元[18]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16.31亿元增至17.05亿元,增长4.5%[20] - 公司固定资产从42.98亿元增至48.70亿元,增长13.3%[20] - 公司短期借款从16.32亿元减少至13.50亿元,下降17.3%[20] - 公司长期借款从3.00亿元大幅增加至19.01亿元,增长533.7%[21] - 公司应付账款从29.00亿元增至36.63亿元,增长26.3%[20] - 公司在建工程从0.31亿元大幅增加至2.01亿元,增长547.8%[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49.62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95.4%[28] 所有者权益和每股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137.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5.91%[5]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82.76亿元增至137.31亿元,增长65.9%[21]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较去年同期0.28元增长7.1%[2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836,262,300股,占总股本71.93%[13] - 员工战略配售持股平台持有116,390,776股,占总股本2.18%[13] - 员工战略配售平台通过转融通业务借出8,600,000股[15] 总资产变化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248.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5.9%[5]
铁建重工(68842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0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8%[1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3.33%至0.24元/股[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9.41%至0.22元/股[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79个百分点至10.47%[16]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至9.92%[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65亿元同比增长54.07%[3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28.70%[38] - 营业收入48.65亿元,同比增长54.07%[42][44] - 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28.70%[4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4.1%至48.65亿元人民币[139][140] - 净利润同比增长28.7%至9.15亿元人民币[140] - 持续经营净利润为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14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14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增长33.3%[14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4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142]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9.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142] - 母公司净利润为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1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至7.31%[16] - 研发投入总额355,418,922.80元,同比增长75.04%[2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7.31%,较上年同期增加0.88个百分点[2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5,807万元,同比增长57.33%[32]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1.55万元,同比增长32.45%[32]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7.31%[35] - 研发费用3.55亿元,同比增长75.04%[44]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75.0%至3.55亿元人民币[140]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2%[14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610.80百万元,同比增长39.7%[146] - 支付的各项税费316.62百万元,同比增长98.1%[1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设备累计供应道岔产品近3万组和高锰钢辙叉近3万个[22] - 轨道交通设备各类铁路器材供应2000万余套[22] - 报告期内开发整组自动化道岔58个且新产品开发数量同比增加253%[26] - 公司产品应用于沪杭高铁并创下每小时416.6公里速度记录[22] - 特种装备涵盖隧道钻爆法施工全工序29个系列和150余种型号产品[22] - 煤矿装备研制50余种型号产品并形成巷道掘进技术体系[22] - 隧道掘进机产品营业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57.28%[38] - 特种专业装备产品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62.96%[38] - 轨道交通设备产品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42.22%[38] - 隧道掘进机产品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57.28%[42][43] - 特种专业装备产品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62.96%[42][43] - 轨道交通设备产品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42.22%[42][43] - 租赁业务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86.10%[43] - 关联方盾构机及特种装备租赁收入合计约167.58亿元人民币[98]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60件且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达1234项[26]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333件且实用新型专利累计获得数791件[27]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新增申请数189件且累计申请数1345件[27] - 软件著作权累计获得数72件且报告期内新增获得数13件[27] - 研发人员数量1,369人,同比增长18.84%,占总员工比例28.93%[32]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5,148.61万元,其中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项目累计投入10,475.31万元[31] - 研究生学历研发人员700人,占比51.13%[3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773人,占比56.46%[33] - 全断面掘进机刀盘刀具检测换刀机器人项目本期投入204.55万元[31] - 13m级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研制项目总投资1.2亿元[31] - 研发设计人员占比28.93%[35] - 公司拥有1300多名研发设计人员[35] - 研发费用增加,公司加大超大直径及智能机器人化项目投入[46] - 研发类项目投入包括超级地下工程装备(5,000万元)及深地深海项目(40,000万元)[109] - 高端智能煤矿装备研发项目投入30,000万元[109] - 智能制造系统和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投入38,000万元[10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49.93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1.29%,同比增长274.89%[49] - 应收款项增至78.02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33.27%,同比增长19.82%[49] - 存货增至28.91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2.33%,同比增长27.86%[49] - 长期股权投资达17.07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7.28%,同比增长4.70%[49][52] - 在建工程增至1.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99%[49]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3.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84%,同比增长356.67%[49] - 应收账款随收入相应增长[41]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至49.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4.9%[133] - 应收账款增加至74.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4%[133] - 存货增长至28.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8%[133] - 固定资产增至47.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5%[134] - 在建工程增至1.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36.9%[134] - 短期借款保持稳定为16.30亿元人民币[134] - 应付票据增至29.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6%[134]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3.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56.7%[134] - 实收资本增至51.4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3%[135] - 未分配利润增至34.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6.0%[135] - 短期借款增加至16.30亿元人民币[137] - 存货增长20.6%至24.80亿元人民币[137]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3.0%至25.32亿元人民币[137] - 固定资产增长13.6%至41.27亿元人民币[137] - 应付票据增长26.6%至26.95亿元人民币[137] - 实收资本增长33.3%至51.41亿元人民币[138] - 未分配利润增长36.7%至31.12亿元人民币[13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3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6.56%[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亿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因订单增加导致采购资金增加且部分销售款项未回款[47] - 公司收到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4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34.81百万元,同比恶化36.6%[1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4,633.06百万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3,629.45百万元和借款2,550.00百万元[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4,978.99百万元,较期初增长280.2%[14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35.50百万元,同比恶化39.6%[147]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3.93百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3%[147]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6,179.45百万元,其中吸收投资3,629.45百万元[14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4,535.41百万元,较期初增长382.9%[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29.42百万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支付233.34百万元[146] 股东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4.77%[15] - 总资产为234.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7.49%[15]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38.55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1.407亿元人民币,增长33.3%[150][151] - 资本公积从13.95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7.264亿元人民币,增长167.1%[150][151] - 未分配利润从25.41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4.561亿元人民币,增长36.0%[150][1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82.76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28.09亿元人民币,增长54.7%[150][15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82.9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28.3亿元人民币,增长54.6%[150][15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166亿元人民币[150]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6.164亿元人民币[150]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51.29万元人民币[150] - 2020年同期未分配利润为15.374亿元人民币[152] - 2020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1.264亿元人民币[152] - 实收资本从38.555亿元增至51.407亿元,增长33.3%[155] - 资本公积从13.952亿元增至37.264亿元,增长167.1%[155] - 未分配利润从22.767亿元增至31.12亿元,增长36.7%[15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80.012亿元增至124.543亿元,增长55.6%[155] - 综合收益总额为8.366亿元[154]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6.164亿元[15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586.05万元[155] - 其他综合收益从-244.07万元转为-110.28万元,改善54.8%[155] - 2020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3.892亿元,2021年同期增至22.767亿元[154][156] - 2020年半年度盈余公积为3.312亿元,2021年同期增至4.763亿元[154][156]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收入占比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40] - 关联采购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金额为216,329,060.73元占同类交易比例4.94%[93][94] - 关联采购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35,050,823.42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80%[94] - 关联采购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25,941,331.71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59%[94] - 关联采购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1,840,896.05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4%[94] - 关联销售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金额为3.14亿元人民币占比6.50%[95] - 关联销售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2.85亿元人民币占比5.90%[95] - 关联销售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1.34亿元人民币占比2.77%[95] - 关联租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机及特种装备租赁金额为9583.09万元人民币占比1.98%[96] - 关联销售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9884.48万元人民币占比2.05%[95] - 关联销售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7243.29万元人民币占比1.50%[95] - 关联销售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5583.20万元人民币占比1.16%[95] - 关联租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机及特种装备租赁金额为4009.55万元人民币占比0.83%[96] - 关联销售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6725.79万元人民币占比1.39%[95] - 关联销售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额为4994.31万元人民币占比1.03%[95] - 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11.53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0.5%-2.1%[104]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业务期末余额2.32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1.08%-3.47%[105] - 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授信业务实际发生额3.90亿元人民币,总额度44亿元人民币[106] - 中铁十二局租入盾构及特种装备金额1057.35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20.02%[98] - 中铁建锦鲤资产管理土地租入金额35万元人民币,占比100%[98] - 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50亿元人民币[104] - 贷款业务总额度5亿元人民币[105] 上市与募集资金 - 公司股票简称铁建重工,代码688425,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13] - 募集资金总额41.61亿元人民币[108] - 超级地下工程装备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108] - 募集资金总额为416,116.88万元人民币[109][110][111]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金额合计1,295,327,174.35元人民币[110] - 发行新股数量为1,285,180,000股[113]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5,140,720,000股[11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7.48%[113] - 国有法人持股占比75.89%[11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22.52%[11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1,285,180,000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发行后总股本达5,140,720,000股[114] - 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增发192,777,000股,总股本扩大至5,333,497,000股[115] - 限售股总数达4,284,478,922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80.33%[115]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836,262,300股,占总股本74.63%[120] - 战略配售股东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持股34,843,206股(占比0.68%)[117][120] - 员工资管计划(1号)持有24,200,776股,其中转融通借出100,790,000股[117][120] - 网下配售限售股43,384,922股,限售期至2021年12月22日[117] - 普通股股东总数311,356户[118] - 中信证券持有18,023,530股流通股(占比0.35%)[120] - 自然人股东李博之持有10,368,345股流通股(占比0.20%)[12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8,023,530股[122] - 中金公司铁建重工1号员工战略配售计划通过转融通业务借出100,790,000股[123]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836,262,300股[124]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4,843,206股[124] - 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24,200,776股[124]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9,277,700股[124] - 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8,148,246股[124] - 董事长刘飞香通过员工配售计划间接持股1,950,898股[130] - 总经理程永亮通过员工配售计划间接持股640,545股[130] - 副总经理刘在政通过员工配售计划间接持股650,299股[130] - 公司于2021年6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425[16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285,180,000股,发行价格为2.87元/股[160] - 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688,466,600元,扣除发行费用72,069,135.70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616,397,464.30元[160] - 募集资金中计入股本1,285,180,000元,计入资本公积2,331,217,464.30元[160] - 首次公开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140,720,000元[160] - 公司2015年增加注册资本300,000万元,变更后注册资本达385,000万元[158] - 公司2017年增加注册资本554万元,变更后注册资本达385,554万元[158] - 公司2019年整体变更后股本与原实收资本一致,为3,855,540,000元[159] - 公司2007年变更后注册资本30,000万元,实收资本20,000万元[158] - 公司2008年增加注册资本22,000万元,变更后注册资本52,000万元[158]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