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建重工(68842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铁建重工铁建重工(SH:688425)2022-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6,189.86万元,同比增长10.21%[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440.75万元,同比增长10.8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453.59万元,同比增长10.18%[17]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20.83%[18] - 稀释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20.83%[18] - 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下降18.18%[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95%同比下降3.52个百分点[18]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4%同比下降3.38个百分点[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8%[4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2%至53.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65亿元增长[1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至10.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5亿元增长[147] - 营业收入为4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1%[1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8%[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24%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18] - 研发费用44,168.21万元,同比增长24.27%[54][5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3%至4.4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亿元增加[147] - 营业成本为3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4%[150] - 研发费用为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9%[150] - 财务费用为11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08%[150] -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83.0%至67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945万元减少[147]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6.70万元,较上年同期-73,481.09万元大幅改善[1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因加强销售回款力度[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46.70万元,较上年同期-73,481.09万元大幅改善[54][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3%[1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2%[15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上半年的-7.348亿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的2.125亿元[15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2.1%,从6.108亿元增至7.456亿元[15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0.5%,从3.166亿元增至3.499亿元[154]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4.9%,从32.813亿元增至44.276亿元[15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1年上半年的-8.355亿元转为2022年上半年的3.840亿元[15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6,338.1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7%[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376,204.0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4%[17] - 货币资金308,257.4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29%[57] - 在建工程增加至33.49亿元,增幅42.2%[58] - 短期借款新增12.9亿元[58] - 合同负债减少至8.63亿元,降幅18.55%[58] - 长期借款增至11.9亿元,增幅5.22%[58] - 货币资金受限部分为243.11万元[60] - 长期股权投资达18.44亿元,增长4.98%[61]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796.32万元,降幅32.18%[58] - 租赁负债降至414.27万元,降幅6.61%[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8.3%[14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7.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5%[140] - 存货期末余额为36.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7%[14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52.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4%[14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90亿元人民币[141]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17.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1.3%[14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3.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0%[14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8.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8.6%[14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6.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9%[142]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4.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0.1%[143]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2.90亿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负债[145] - 存货规模达30.0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66亿元略微下降2.2%[144]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2.8%至31.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58亿元增加[144] - 应付票据下降30.6%至15.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51亿元减少[145] - 未分配利润增长13.4%至41.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93亿元增加[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8.1%,从49.79亿元降至30.80亿元[15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6.5%,从45.354亿元降至24.248亿元[157] 各业务线表现 - 隧道掘进机业务收入276,641.00万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提升5.36个百分点至41.46%[53] - 智能型及超大型盾构机收入77,856.76万元,同比增长37.47%,毛利率提升8.68个百分点至49.02%[53] - 特种专业装备收入126,958.84万元,同比增长57.53%,毛利率下降0.97个百分点至20.73%[53] - 隧道施工机器人收入25,172.29万元,同比增长113.23%,毛利率提升5.64个百分点至20.34%[53] - 轨道交通设备收入130,707.87万元,同比下降3.42%,毛利率下降6.07个百分点至29.63%[53] -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53%[49] 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发展 - 公司盾构机/TBM在引水工程市场占有率达70%[25] - 公司矿用TBM在2022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超50%[25] - 公司高原型钻爆法主流设备市场占有率均约70%[27] - 公司矿用掘锚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超50%[27] - 公司中标高原铁路成套装备共计137台套[27] - 公司开发整组道岔38种其中国铁30种城轨6种海外2种[25] - 公司硬岩隧道掘进机TBM中国市场份额2017年来持续第一[25] - 公司2021年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升至全球第一[25] -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开挖直径覆盖0.5米至23米,共130余类产品[28] - 抽水蓄能用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实现最高日进尺31.06米,打破国内同级别小直径TBM施工纪录[28] -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直径为16.07米(φ16.07m)[28] - 全球首组磁浮道岔侧向通过速度45km/h,直向通过速度160km/h[32] - 隧道钻爆法施工装备涵盖8个类别、29个系列、超过150个型号[29] - 煤矿智能化装备产品线达50余种,包括全球首台煤矿护盾式快速掘锚装备[29] - 公司打造全球最大52台盾构机施工机群,应用于广州地铁建设[32] - 凿岩台车获中国专利奖银奖,盾构刀具更换装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2] -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于2018年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31] - 管道产品已形成产值1382.03万元[122] - 新疆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年组装采棉机100台以上[122] - 完成300余台套TBM及盾构机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121] - 主轴承产线年产能达200台套[121] - 研制出世界最大直径23米全断面竖井掘进机[121] - 开发出5种钢轨扣件及4种粉末冶金闸片[121] 研发投入和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44,168.21万元,同比增长24.27%[3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4%,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个百分点[3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2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1.40%[4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1,037.34万元,平均薪酬为13.77万元[40] - 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257个,获得102个,累计申请1,871个,获得521个[33] - 实用新型专利本期新增申请155个,获得147个,累计申请1,274个,获得1,144个[33] - 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3,172.51万元,本期投入12,730.94万元,累计投入33,693.77万元[39] - 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比52.81%,本科学历占比47.19%[41]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58.05%,31-40岁占比36.85%[41] - 13米级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0万元,本期投入7,221.29万元,累计投入9,319.22万元[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8.24%[44] - 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达31.40%[44]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6.43%、7.27%和7.12%[44] - 累计获各类科技奖励179项[44] - 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11项[44] - 授权专利1,807件,其中发明专利521件[44] - 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49项,其中国家标准5项[44] - 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投入两项指标均居行业前列[44] - 长期合作大学或专家团队30余个,共1,000余人[44] - 公司下设22个研究设计院与研发实验中心[44]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52件,累计授权专利达1,807件[32] 新签合同和订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4%[49] - 隧道掘进机业务新签合同6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16%[49] -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新签合同1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8%[49] - 境内新签合同8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1%[49] - 境外新签合同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25%[49] 关联交易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22,876万元,占预计金额80,000万元的28.60%[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138,898万元,占预计金额300,000万元的46.30%[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27,702万元,占预计金额200,000万元的13.85%[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80,000万元[105] - 公司与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300,000万元[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200,000万元[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0万元,占预计金额20,000万元的0.00%[105] - 公司与铁建重工投资的非控股企业的采购商品及接受服务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20,000万元[105] - 与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300,000万元,实际存款余额206,689万元,占限额的68.90%[106] - 与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的贷款服务额度为100,000万元,实际贷款余额33,000万元,占额度的33.00%[106] - 向关联方中国铁建及其控制企业购建长期资产支出额度为40,000万元,实际支出0万元,占额度的0.00%[106] - 在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300,000万元,期末存款余额164,462.79万元[108] - 存款业务期内累计存入金额855,667.22万元,累计取出金额801,073.27万元[108]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贷款额度100,000万元,期末贷款余额33,000万元,利率范围1.08%~3.47%[109] - 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授信业务总额440,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4,000.00万元[11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净额4,161,168,798.42元,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844,798,400元,投入进度44.33%[117] - 超级地下工程全断面智能掘进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49亿元,进度达84.71%[118] - 超级地下工程钻爆法智能装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04亿元,进度为61.28%[118] - 轨道紧固系统和关键制动零部件研制项目已投入7000万元,完成进度100%[119] - 新制式轨道交通装备研发项目投入7000万元,进度达100%[119] -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6049万元,进度为40.33%[119] - 智能制造系统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1.13亿元,进度29.82%[119] - 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投入3344万元,进度66.88%[119] - 研发中心项目投入7689万元,进度26.51%[119] - 高端农业机械生产制造项目仅投入559万元,进度5.08%且暂时落后于计划[119] - 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项目投入1.41亿元,进度47.08%[118] - 新产业制造长沙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额4.9亿元,实际投入4.64亿元,进度56.09%[121] - 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入30亿元,实际投入0元[121] - 研发中心项目外墙保温一体板完成98%,幕墙完成95%[122] - 取得长沙项目用地支出约2.6亿元[122]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为94,408.88万元[12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25,437,795股(降幅7.72%)至3,890,383,205股(占总股本72.94%)[12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25,437,795股(增幅29.12%)至1,443,113,795股(占总股本27.06%)[125] - 员工战略配售计划(1号及2号)全部解除限售共128,518,000股[128][129] - 中国铁建股份持有3,836,262,300股限售股(2024年6月24日解禁)[128]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持有19,277,700股限售股(2024年6月24日解禁)[128]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34,843,206股战略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6月22日解禁[128]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6家机构各17,421,602股战略配售限售股解禁[128] - 中金财富证券持有34,843,205股战略配售限售股(2023年6月22日解禁)[128] - 股份变动原因为2022年6月22日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126]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7,815户[130] - 控股股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836,262,300股,占总股本比例71.93%[133] - 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金公司铁建重工1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量为84,029,571股,占总股本比例1.58%[133]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4,843,206股,占总股本比例0.65%[133] - 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4,843,205股,占总股本比例0.65%[133]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9,277,7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6%[133] - 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沙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各持股17,421,602股,各占总股本比例0.33%[133] - 核心技术人员姬海东报告期内减持员工战略配售计划份额481,706股,期末持股16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