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云科技(688316)
icon
搜索文档
青云科技:关于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3-08-14 12:34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定, 将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2023 年半年度募集资 金存放与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49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3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351 号文《关于同意北京青云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核准,本公司于 2021 年 3 月向社会公开发行 人民币普通股(A 股)1,200.00 万股,每股发行价为 63.70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76,440.00 万元,根据有关规定扣除发行费用 7,712.16 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 68,727.84 万元。该募集资金已于 2021 年 3 月到账。上述资金到账情况业经容诚会计师 事务所容诚验字[2021]100Z0010 号《验 ...
青云科技:独立董事关于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3-08-14 12:3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关于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 程》")、《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的相关规定,我们作 为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本着认真、负 责的态度,审阅了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的相关文件,基于独立、客观的 立场,对本次董事会相关议案发表如下独立意见: 1、关于《关于 2023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 案》的独立意见 经审阅公司《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我们认 为:本次作废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符合《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北京 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中的相关规定,所 作的决定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因此,我们同意公司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 制性股票。 独立董事:任英、赵卫刚、李星、韩冰 2023 年 8 月 14 ...
青云科技: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3-08-14 12:34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51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14 日召开第 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作废部分已授 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况 1、2021 年 10 月 26 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 的议案》《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 管理办法>的议案》以及《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 票激励计划有关事项的议案》等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就《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 ...
青云科技:关于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3-08-14 12:34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53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3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2023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召开日期时间:2023 年 9 月 4 日 14 点 30 分 召开地点: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 16 号院汇亚大厦 25 层公司会议室 (五) 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 2023 年 9 月 4 日 至 2023 年 9 月 4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一、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 股东大会类型和届次 股东大会召开日期:2023年9月4日 本次股东大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 系统 (二) 股东大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 投票方式:本次股东大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 合的方式 (四) 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 ...
青云科技: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23-08-14 12:3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2023 年 8 月 | 第一章 | 总则 1 | | --- | --- | | 第二章 | 经营宗旨和范围 2 | | 第三章 | 股份 2 | | 第一节 | 股份发行 2 | | 第二节 | 股份增减和回购 4 | | 第三节 | 股份转让 6 | | 第四章 | 股东和股东大会 7 | | 第一节 | 股东 7 | | 第二节 | 股东大会的一般规定 9 | | 第三节 | 股东大会的召集 13 | | 第四节 | 股东大会的提案与通知 14 | | 第五节 | 股东大会的召开 16 | | 第六节 | 股东大会的表决和决议 19 | | 第五章 | 董事会 25 | | 第一节 | 董事 25 | | 第二节 | 董事会 28 | | 第三节 | 独立董事 33 | | 第六章 |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34 | | 第七章 | 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36 | | 第八章 | 监事会 38 | | 第一节 | 监事 38 | | 第二节 | 监事会 39 | | 第九章 | 财务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和审计 40 | | 第一节 | 财务会计制度 40 | | 第二节 ...
青云科技: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6-09 10:50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6 月 19 日(星期一) 下午 13:00-14:00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s://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6 月 12 日(星期一) 至 6 月 16 日(星期五)16:00 前登 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 " 提问预征集 " 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ir@yunify.com)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 回答。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 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6 月 19 日 下午 13:00-14:0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 的问题进行交流。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38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
青云科技(68831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49.32万元,同比减少13.99%[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621.50万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849.32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963.05万元下降13.98%[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1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56亿元下降23.66%[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4517.06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233.99万元有所收窄[20]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4627.64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275.23万元有所收窄[20]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97元/股,2022年第一季度为 -1.52元/股[21] - 2023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权益为52.27万元,较2022年的58.41万元有所下降[19] - 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为2.86亿元,较2022年的3.30亿元有所下降[19]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合计2395.82万元,同比减少40.01%[5]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98%,减少15.17个百分点[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5.5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69%[5]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8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39%[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554,136,648.7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0,303,396.41元有所下降[17]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20,669,530.6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5,357,520.96元减少[16][17]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33,467,118.1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4,945,875.45元减少[17] - 2023年3月31日负债合计268,331,420.7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0,348,437.10元略有下降[1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47,571,770.17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247,826,610.40元基本持平[18]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0,759,650.6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521,826.70元减少[18] - 2023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29,370,890.3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5,282,526.92元增加[1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48[13] - 股东黄允松持股比例为14.14%,持股数量为670.98万股[13] - 股东嘉兴蓝驰帆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8.38%,持股数量为397.87万股[13] - 股东横琴招证睿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56%,持股数量为311.38万股[1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嘉兴蓝驰帆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978,683股人民币普通股[14] - 黄允松、甘泉、林源系公司的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于2019年7月15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14] - 嘉兴蓝驰和天津蓝驰属于一致行动人,其私募基金管理人分别由北京蓝驰禾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00%持股[1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842.13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 -4427.99万元有所改善[22]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4.15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7244.02万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915.56万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053,193.69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5,229,293.97元,上年同期为43,538,930.0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40,026.03元,上年同期为 - 10,238,930.0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209,906.28元,上年同期为 - 55,332.1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7,849,643.27元,上年同期为 - 127,014,453.23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3,512,646.20元,上年同期为415,921,431.48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5,663,002.93元,上年同期为288,906,978.25元[24]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云科技,外文名称为QingCloud Technologies Corp.,股票代码688316 [14][1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汇亚大厦25层,邮政编码100073,网址为www.qingcloud.com [16]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2年有两次变更 [15] 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423.5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77.79万元[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8931.25万元[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 [17] - 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96%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4,235,848.10元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55,777,857.85元 [1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011,142.40元 [1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937.0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81%[1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60,030.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5%[1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18]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21%,较上年同期增加9.4个百分点[18] - 2022年度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23] - 2022年度营业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85%[23] - 2022年度实现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44.74万元,增长101.70%[23] - 2022年云服务成本15,544.54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54.94万元,降幅13.16%[24] - 2022年度云服务业务毛利为 -2,989.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388.05万元,同比减亏31.71%[24] - 2022年云服务的毛利率为 -23.81%,比上年同期缩窄8.56个百分点[24] - 2022年云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37.73%,为1.7941841773亿元[25] - 2022年QingCloud云平台营业收入为3587.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3%[25] - 2022年超融合产品营业收入6897.20万元,比2021年度下降60.09%[25] - 2022年分布式存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23.71万元,较2021年下降43.04%[25] - 2022年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826.38万元,比2021年度增长30.79%[25] - 2022年战略软件实现收入2706.70万元,同比下降7.81%[25] - 2022年各业务总投入4.6024亿美元,总成本1.25689537亿美元,总收入4.071962804亿美元[64] - BOSS统一运维运营平台投入2300万美元,成本755.131906万美元,收入2238.324731万美元,与同行处于同一水平[61] - 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投入9400万美元,成本3441.31551万美元,收入8910.34712万美元,行业领先[61] - 全托管IoT物联网平台投入3220万美元,成本911.654845万美元,收入2872.634299万美元,领先公有云企业用户水平[6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11886.32万元,减幅28.04%[9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4423.58万元,亏损较去年减少3854.95万元[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为 - 88931.25万元[88] - 2022年营业成本268384775.63元,较上年减少33.85%,因调整业务结构减少低毛利硬件业务规模[98][99] - 2022年销售费用105235223.45元,较上年减少6.25%,变动较小[98] - 2022年管理费用60128432.65元,较上年减少4.43%,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99] - 2022年财务费用4531289.26元,较上年增加383.69%,因借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增加及汇兑损失[98][100] - 2022年研发费用125689537.00元,较上年减少6.77%,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10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27.96%,主营业务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减少33.85%[103] - 云计算毛利率12.00%,较上年增加7.83个百分点;云产品毛利率37.05%,增加15.73个百分点;云服务毛利率 - 23.81%,增加8.56个百分点[104]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30100.94万元,毛利率12.40%,较上年增加7.47个百分点;境外业务营业收入396.16万元,毛利率 - 18.69%,增加201.29个百分点[104] - 直销营业收入14013.38万元,毛利率 - 8.96%,较上年增加10.47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15169.51万元,毛利率35.85%,增加14.03个百分点;代理营业收入1314.22万元,毛利率 - 39.79%,增加8.22个百分点[104][105] - 云产品整体收入规模1794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73%,但QingCloud云平台收入和服务及其他收入分别实现17.43%和30.79%的增长[105] - 云计算外购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60.62%,软件开发成本减少67.62%,维保成本减少13.40%,驻场运维成本增加52.99%[106][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565.1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1.20%,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109] - 前五大客户中客户4和客户5为本期新增[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53%,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12] - 主营业务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1%[10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2.53%,供应商2和供应商5为新增[113] - 销售费用本期数105,235,223.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5%;管理费用本期数60,128,432.6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3%;财务费用本期数4,531,28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69%;研发费用本期数125,689,537.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7%[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168,011,142.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23,723,479.2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42,104,226.1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81%[116] - 货币资金期末数183,512,646.20元,占总资产30.57%,较上期期末下降55.88%;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70,137,020.75元,占总资产11.68%,较上期期末增长40.16%[117] - 应收账款期末数72,626,631.80元,占总资产12.10%,较上期期末下降35.35%;预付款项期末数6,401,692.18元,占总资产1.07%,较上期期末下降41.98%[118][119] - 存货期末数2,458,217.50元,占总资产0.41%,较上期期末下降51.42%;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10,534,030.84元,占总资产1.75%,较上期期末增长128.75%[121] - 境外资产15,455,569.7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57%[131] -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有7262.66万应收账款用于短期借款质押;4083.09万固定资产用于长期借款抵押[131]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105,333.1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931,585.31元,变动幅度为223.26%[1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22,889,623.49元[133]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也不实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未来一定期间内公司可能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对股东投资收益有不利影响[3] - 公司董事会在《公司章程》中对利润分配政策与决策程序进行了规定[190] - 2020 - 2022年度因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不进行现金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91] 审计与督导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张立志、唐恒飞、贾美慧 [17]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为王鹤、李振,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7]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云产品、云服务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27] - 云产品收入由软件或软硬一体化产品及售后支持服务收入组成,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等硬件采购成本[28] - 云服务提供包年包月和弹性计费两种模式,成本主要是IT基础设施购置[29] - 云产品业务提供实施、维保等服务,云服务业务提供多层次云服务和售后支持服务[30] - 公司采购分为云产品、云服务和非经营性物资采购,采购体系涉及多部门,不同采购类型有不同模式[31] - 公司销售体系将客户分为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关键客户按区域和行业服务,中小客户通过电话服务中心服务[32] - 公司销售模式有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云产品以渠道经销为主,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还有交叉销售[32] - 云产品业务板块经销商买断产品及服务,云服务业务板块代理商抽取客户发展佣金[33] - 公司销售定价体系由客户采购量决定,云产品经销商是买断模式,云服务代理商是返佣模式[3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187.5亿元,同比增长33.1%,平台市场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45.2%[34] - 未来三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保持30%以上增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2768.2亿元,系统平台规模达176.3亿元[34]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突破千亿,较2020年增长28.7%,达到1048亿元[34] - IDC预测2023年中国私有云IT基础设施支出将成全球第一大市场[34] - 2019年中国私有云系统平台相关市场占比超30%,规模达246.3亿元[35] - 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165.8亿美元,IaaS市场同比增长27.3%,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45.4%,IaaS+PaaS市场同比增长30.7%,较2021上半年增速下滑18%[35] - 2021年中国混合云采用率达42%,预计到2024年渗透率将达70%[35] - 云计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长提速,公有云持续高速增长[37] - 云计算行业发展驱动力量由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向传统企业[37] - 传统企业上云将成为云计算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37] - 公有云无法完全满足传统企业上云需求,私有云、混合云架构成主流[38] - 多云部署日趋成为企业用云主要策略,超84%雇员超1000人的大型受访企业采用多云策略[38][39] - 混合云占多云部署主导地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上云模式[39] - 2022年受访企业中58%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是企业采用混合云的首要原因[40] - 混合云潮流将促进大企业云迁徙,加速IaaS和PaaS渗透率提高,导致传统数据中心外包业务下降[41] - 2021年35%的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预计2026年该比例将达75%[43] - 当前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为10%,预计2025年成熟经济体中85%的大型企业将更多使用容器管理,高于2022年的30%[43] - IDC预测容器软件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5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将与虚拟化软件市场、云系统软件市场齐平[43]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44] - 202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类,确保每个主题维度单一且不重复,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7595.5万元,同比下降31.29%[5]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2.33亿元,同比下降21.01%[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1.0%至2.32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948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亏损5548.3万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亏损2.09亿元[5] - 净亏损为2.094亿元,较去年同期2.368亿元亏损收窄11.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4.40元/股,较去年同期-5.26元/股改善16.3%[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3103.4万元,同比下降21.6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至1.05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45.3%[2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至8504万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至5777万元[21] - 支付职工薪酬增至2.18亿元 同比增长6.8%[27] 研发投入占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报告期40.86%,同比增加5.02个百分点[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年初至报告期末45.31%,同比增加10.87个百分点[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6.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7.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9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3.22%[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33.2%至3.914亿元[20] - 货币资金从年初4.159亿元下降至2.07亿元,减少50.2%[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5,004万元增加至7,013万元,增长40.0%[17] - 应收账款从年初1.123亿元下降至8,730万元,减少22.3%[17] - 流动资产总额从年初6.133亿元下降至4.043亿元,减少34.1%[18] - 固定资产从年初1.846亿元下降至1.543亿元,减少16.4%[18] - 短期借款保持稳定,为1.218亿元[18] - 应付账款从年初7,591万元下降至5,401万元,减少28.9%[18] - 合同负债保持稳定为4024万元,较期初变化幅度小于1%[19] - 长期借款大幅增长300%至982万元,租赁负债增长57.8%至3574万元[19] 现金流量表现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9.8%至2.70亿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56亿元 同比增加5.6%[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锐减61.3%至1.26亿元[27][2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金额下降83.4%至1515万元[27][2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61.5%至4700万元[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2792万元 去年同期为6.64亿元正流入[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2.07亿元 同比减少6.4%[28] - 收到税费返还金额增长80.3%至545万元[27] - 投资支付金额减少77.1%至1.37亿元[27][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具体数据未披露但利润表显示经营亏损[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404.7万元[8] - 其他综合收益由负转正至223万元,主要来自外币报表折算差额[22][23]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61人[13] - 第一大股东黄允松持股数量6,709,835股,持股比例14.14%[13] - 泛海丁酉持有1,210,903股,其中1,149,500股处于冻结状态[14]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5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55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05.5万元人民币[25] - 营业成本13967.96万元同比下降22.37%[93] - 毛利1721.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1.14%[93] - 主营业务毛利率11.01%较去年同期提升8.68个百分点[93] - 研发费用为74.4706百万元,同比增长12.5537百万元[96]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420.72%至2,302,840.92元[108]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32.67%至280,024,668.81元[109]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24.01%至85,354,233.09元[109] - 其他应收款同比上升72.25%至10,726,302.58元[109]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上升149.07%至11,469,803.62元[10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84%至156,891,597.48元[10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37%至139,679,596.42元[10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28%至74,470,647.72元[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5488百万元,同比亏损扩大6.6981百万元[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0548百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3.3685百万元[97] - 营业收入为156.8916百万元,同比下降14.84%[104][106] - 总资产为7.45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43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34%[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11%,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3.24元/股[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云产品收入为8755.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8%[24] - 云服务收入为6928.1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24] - 云服务收入6928.17万元同比增长1.45%[93] - 云服务成本7979.61万元同比下降3.97%[93] - 云产品收入8755.43万元同比下降24.48%[94] - 云产品毛利率31.73%同比提升15.26个百分点[94] - 超融合系统收入3772.95万元同比下降41%[95] - 分布式存储收入950.19万元同比下降55%[95] - 云产品收入为87.5543百万元,同比下降24.48%[106] - 云服务收入为69.2817百万元,同比增长1.45%[106] - 云服务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97%[106] - 云产品外采成本同步降低40.09%[106]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7%,同比增加13.86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总额为7447.06万元,同比增长20.28%[7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7.47%,同比增加13.86个百分点[75]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个,外观设计专利25个,软件著作权107个[73] - 本期新增获得知识产权16个,其中发明专利2个,外观设计专利6个,软件著作权8个[74] - 在研项目"BI企业数字运营平台"累计投入810.79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900万元的90.09%[76] - 在研项目"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8000万元,累计投入7370.07万元[77] - 在研项目"QingStor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6000万元,本期投入838.10万元[77] - 在研项目"全托管IoT物联网平台"累计投入2480.45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500万元的99.22%[77] - 在研项目"BOSS统一运维运营平台"累计投入1958.06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000万元的97.90%[77] - 在研项目"Express易捷云平台"累计投入1139.25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的94.94%[77]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3.82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7,447.06万元,累计收益3.56亿元人民币[78] - 可自动分库分表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研究项目预算3,800万元,累计收益3,713.17万元[78] - 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集群管理技术研究项目预算4,400万元,累计收益4,218.99万元[78] - 跨平台多终端智能企业办公协作网盘技术研究项目预算2,200万元,累计收益2,117.29万元[78] - 研发人员数量346人,同比下降20.09%(上年同期433人),占总员工比例47.07%[8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136.43万元,同比增长24.04%(上年同期5,753.63万元)[8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0.63万元/人,同比增长55.23%(上年同期13.29万元/人)[86]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2.48%(硕士研究生20.23%,本科72.25%)[8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9.13%(170人),30-40岁占比45.38%(157人)[86] - 研发人员数量为346人,同比减少20.09%,较年初减少33.33%[96]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提供标准化无差别的IT资源给公众客户的公有云交付模式[13] - 公司为单一企业构建IT基础设施的私有云产品交付模式[13] - 用户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云模式[13] - 公司通过桌面云实现统一管理与极简运维的企业办公应用[13] - 公司通过IaaS服务形式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计算资源[13] - 公司在PaaS层面提供应用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等服务[13] - 公司以订阅模式向客户提供SaaS应用程序服务[13] - 公司通过块存储提供安全可靠高并发低时延的存储服务[13] - 公司基于云专网提供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包括云专线SD-WAN等产品[14] - 公司采用超融合架构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的模块化横向扩展[14] - 企业云6.0版本发布,新增自动巡检、安全资源池及HPC模块等功能[81] - KubeSphere容器平台下载量近100万次,GitHub Star数超10,200个,Fork数超1,500个,论坛注册用户超3,300人,全球贡献者近300人[62] - 2022年上半年组织3场Meetup和19场云原生直播,参会超2,000人,线上观看超6,000人,B站粉丝超10,000人[62] - KubeSphere入驻AWS Quick Start、Azure Resource Manager及DigitalOcean Marketplace等全球合作伙伴平台[63] - 云原生备份容灾SaaS服务及KSV容器虚拟化等商业化产品推出,加速云原生数据库和存储布局[63] - KubeSphere 3.3版本支持边缘计算、计量计费及跨异构基础设施多集群管理,无缝对接RadonDB数据库与QingStor存储[64] - OpenFunction函数计算框架获Dapr、Skywalking等国际开源项目关注[65] - QingCloud IoT平台基于云原生架构tkeel,利用Dapr实现语言无关性与低成本集成[66] - 大数据工作台以流式计算切入,实现时序数据流动(如Kafka、MySQL等),消除数据孤岛[67] - EHPC弹性高性能计算支持CPU、GPU及裸金属计算,实现资源弹性定制与成本优化[68]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951.8亿元同比增长42.1%[40] - 私有云硬件市场规模599.7亿元占比63.0%[40] - 私有云软件市场规模208.5亿元占比21.9%[40] - 私有云服务市场规模143.6亿元占比15.1%[40]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1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41] - 2019年中国私有云系统平台相关市场规模达246.3亿元人民币,占私有云市场超30%[41] - 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3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42] - 2020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增速全球最高[42] - 预计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全球占比将从2020年6.5%提升至10.5%以上[42] - 2020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53.7%[43] - 2021年上半年中国混合云市场规模1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3%[43] -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IaaS市场同比增长51.8%,预计2022年增速超40%[43] - 大型企业中84%采用多云策略,58%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46] - 私有云市场中虚拟化+云管平台占比近70%,但影响力逐年下降[41]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53] - 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10%[53] - 预计2021年35%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2026年将达75%[52] - 混合云趋势加速IaaS和PaaS渗透率提升,并导致传统数据中心外包业务下降[49] - 边缘计算在CDN、工业互联网、能源信息化等场景有广阔应用空间[50] - 超融合架构推动私有云业务由项目制交付转向产品化交付[51] - 软件定义存储通过分布式架构突破传统存储性能瓶颈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52] - 云网融合成为云服务商差异化竞争关键,应用于混合云互联等场景[50] - 云原生技术通过容器和微服务提供更高敏捷性、弹性和可移植性[53] - 混合云提供成本效益,支持按需支付额外计算能力[49] - 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50%已采用Kubernetes容器技术[55] - 2019年43.9%企业已使用容器技术部署业务,40.8%计划使用[55] - 2019年28.9%企业采用微服务架构,46.8%计划采用[55] - 2021年软件定义存储(SDS)同比增长45.5%[58] - 2021年超融合存储系统(HCI)同比增长41.1%[58] - 软件定义存储市场预计2026年达4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0%[58] - 超融合市场预计2026年达3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6%[58] - 公司块存储市场份额2021年第四季度位列行业第4[59] - 公司超融合市场份额2021年度位列行业第8[59] - 中国混合云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1123.8亿元[59] 客户与销售模式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国家电网、中通快递等头部机构与企业[70] - 非经营性物资小额采购门槛为1万元以下采用部门自采购模式[35] - 大额采购超过1万元采用集体采购模式[35] - 云产品以渠道经销销售为主直接销售为辅[37] - 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渠道代理销售为辅[37] - 代理商按客户公有云实际消费金额阶梯比例获得返佣[40] - 公司针对金融行业成立银行和保险专项服务团队[3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 公司已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4] -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黄允松、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崔天舒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赵丰军对财务报告真实性负责[8] - 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黄允松、林源、甘泉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130] - 共同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冠绝网络、颖悟科技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130]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崔天舒等5人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130] - 核心技术人员李威、廖洋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13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黄允松、林源、甘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34]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情况下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自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1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4]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公司股份总数25%[13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35]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山东吉富、杨涛、北京融汇、苏州天翔作出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131][132] - 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冠绝网络、颖悟科技承诺解决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132][133]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作出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承诺[131][132] - 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上市时所持股份总数的25%且可累积使用[136][142]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情况下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137][140][141] - 上市后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37]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7]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39] - 董事/高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39]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上市前所持股份[140] - 实际控制人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前所持股份数量的10%[145] - 实际控制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5] - 所有股东均承诺遵守12个月上市锁定期[140][142] - 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0%[149][154][159]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9][155][159] - 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149][155][159] - 其他方式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49][155][159] - 减持期限为公告后六个月内[151][156][160] - 减持条件要求股价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49][154][159] - 未履行减持承诺则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48][152][162] - 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冠绝网络、颖悟科技、嘉兴蓝驰等[148][152][157] - 减持需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法规要求[152][157][161] - 公司发生除权除息时发行价和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152][157][161] - 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50%[163][167]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且需根据除权除息事项调整[163][167][169]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计划[163][167] - 减持期限为公告后六个月内[164][168] - 持股比例不低于5%时适用特殊减持规则[163][167] - 北京融汇承诺每年最高可减持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0%[171] - 苏州天翔允许通过多种方式减持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176] - 所有减持需符合二级市场价格及监管规定[175][171] - 未履行承诺时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65][169] - 减持数量将根据派息送股等除权事项相应调整[169][178]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股份总额2%[180]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上年度薪酬总额税后20%[183] - 董事及高管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上年度薪酬总额税后30%[185] - 欺诈发行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回购全部新股[187][188]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80][183][185] - 增持计划完成后6个月内不出售所增持股份[183][185]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条件为上市后三年内[179][182][185] - 违反承诺时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79] - 填补摊薄回报措施包含优化资金使用效率[189]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190]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196]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97]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98]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执行董事会制定的与填补IPO摊薄即期回报挂钩的薪酬制度[199]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