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燕麦科技(688312)
icon
搜索文档
燕麦科技(688312) - 2020 Q2 - 季度财报
2020-08-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965,456.1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3%[20] - 上年同期(2019年1-6月)营业收入为94,318,716.96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61.77万元,同比下降9.4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18.48万元,同比下降11.7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同比下降12.1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同比下降16.67%[22] -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96.55万元,同比增长4.93%[24] - 营业收入增长4.93%至9896.55万元[81] - 归母净利润下降9.4%至3261.77万元[81] - 公司营业收入为98,965,456.12元,同比增长4.93%[106][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617,700元,同比下降9.40%[106] - 营业总收入从9432万元增长至9897万元,增幅4.9%[182] - 公司净利润为3251.31万元,同比下降9.7%[18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至9958.65万元[186] - 母公司净利润为3134.78万元,同比下降13.1%[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07%,同比上升4.95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研发人力成本增加590.61万元,增长55.74%[24] - 研发费用增长39.28%至1986.17万元,占营收比重20.07%[81] - 研发费用为19,861,740.18元,同比增长39.29%[107][108] - 营业成本从3792万元增长至3885万元,增幅2.5%[182] - 销售费用从815万元增长至910万元,增幅11.7%[18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3%至1986.17万元[183] - 财务费用为-575.90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321.21万元超过利息支出[183]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32.4%至795.68万元[18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3.6%至224.53万元[1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3.95万元,同比下降68.6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39,470.93元,同比下降68.61%[107][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8.6%至2794万元,从8902万元减少[19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1.7%至1.599亿元,从1.811亿元减少[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40.4%至7.688亿元,从5.477亿元增加[190] - 投资支付的现金激增146.4%至7.599亿元,从3.084亿元增加[19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至6.369亿元,去年同期仅为165万元[190]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6.488亿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9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940.0%至5.518亿元,从5307万元增加[19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69.5%至787万元,从2583万元减少[19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99.1%至8597万元,从4319万元增加[189] - 收到税费返还同比下降32.9%至664万元,从991万元减少[1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65亿元,同比增长130.28%[21] - 总资产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128.81%[21] - 货币资金增长95.26%至5.52亿元,主要因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350.32%至5.08亿元,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增加[73] - 存货增长223.96%至1.05亿元,主要因原材料及在产品增加[73] - 货币资金为551,824,540.02元,同比增长95.26%[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07,548,439.19元,同比增长350.32%[110][111] - 存货为105,024,074.28元,同比增长223.96%[110] - 总资产12.53亿元,净资产11.65亿元[82] - 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的282,615,471.18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551,824,540.02元,增长95.3%[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末的112,708,703.41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507,548,439.19元,增长350.3%[174] - 存货从2019年末的32,418,930.08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105,024,074.28元,增长223.9%[174] - 应收账款从2019年末的93,531,616.15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47,982,671.97元,下降48.7%[174]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529,325,481.02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1,228,568,456.11元,增长132.1%[174] - 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547,408,704.04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1,252,521,770.45元,增长128.8%[174] - 应付账款从2019年末的3,597,525.74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28,328,970.12元,增长687.5%[174]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19年末的40,466,017.10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86,338,907.57元,增长113.4%[174] - 总负债从2019年底的4149万元大幅增长至8758万元,增幅111.1%[17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06亿元增长至11.65亿元,增幅130.2%[176] - 货币资金从2.58亿元增长至5.12亿元,增幅98.5%[1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9772万元大幅增长至4.93亿元,增幅404.0%[178] - 应收账款从9274万元下降至4940万元,降幅46.7%[178] - 存货从3418万元增长至1.02亿元,增幅199.8%[178] - 流动资产从4.90亿元增长至11.74亿元,增幅139.5%[17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所有者权益 - 实收资本从107,608,696.00元增加至143,478,696.00元,增长33.3%[196][199] - 资本公积从178,272,510.90元大幅增加至768,522,893.35元,增长331.0%[196][199] - 未分配利润从192,634,069.40元增加至225,251,769.57元,增长16.9%[196][19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05,946,510.44元增长至1,165,073,410.56元,增长130.3%[196][19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505,915,435.49元增长至1,164,937,747.97元,增长130.2%[196][19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3,006,517.67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32,901,930.03元[196]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626,120,382.45元,全部为普通股投入[196] - 其他综合收益从-425,105.71元改善至-36,288.21元[196][199] - 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增长幅度显著,从425,654,121.21元增至1,164,937,747.97元[197][199]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27,856,339.85元[196][199] 业务表现: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包括苹果公司(AAPL.O)、谷歌、日本旗胜、鹏鼎控股(002938.SZ)、东山精密(002384.SZ)等全球前十大FPC生产企业[10] - FPC行业产值整体呈上升趋势,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领域[39] - 中国地区FPC产值占全球比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全球主要产地[40] - FPC自动化测试设备市场容量与下游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41] - 消费电子在FPC三大应用领域中占比最大,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42] -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FPC企业中的前七家[44] - 苹果产业链收入占比仍较高,存在依赖风险[83] - 公司FPC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苹果产品,2018年以来苹果手机销售未达外界预期[84] - 公司产品测试的FPC终端应用领域高度集中于苹果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占比未量化)[86] - 受苹果公司自身增速及FPC需求限制,公司FPC测试设备市场容量有限[87]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源于下游FPC行业集中度高的竞争格局[90] 业务表现:技术与研发 - 公司采用主动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两种模式,其中改制设备研发均属需求响应式[32] - 测试通过率提高至98%以上[47] - 针模无故障运行频次从数万次提升至50万次[47] - 实现pin宽0.035mm和pitch 0.07mm的高密度金手指自动对位[49] - 视觉对位技术测试通过率超过98%[50] - 转盘旋转定位精度达正负15秒[51] - 直径500mm盘面动态平面度达0.005mm[51] - 流水线同时流转7个载具[54] - 通过动态校准实现测试结果GR&R <10%[54] - FPC表面缺陷检测设备已向日本旗胜小批量供货[46]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86.17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07%[65]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65] - 开放环境MEMS传声器测试准确性达到99.8%[58] - 开放环境温控技术温度控制精度达±0.1℃,升温或降温循环在15秒内完成[59] - 外观缺陷检测技术能检测到最小缺陷为0.0175mm,缺陷检出率达到99%[60] - 人工智能外观缺陷检测不良品遗漏率控制在0.1%以下[61] - 缺陷类型判断准确性达到98%以上[62] - 公司拥有专利46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7个[64] - 压力自稳测试系统对位平面受力均匀度达到±5%,压力精度达到±1%[63] - 基于转盘的流水式作业对位设备效率提升一倍以上[63] - 研发人员数量为22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2.76%[7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6,501,793.07元,平均薪酬为72,376.29元[7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占比8.33%,本科学历占比80.26%,本科以下学历占比11.40%[7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岁以下为主,占比81.58%,30-40岁占比15.35%,40-50岁占比2.63%,50岁以上占比0.44%[72] - 人工智能视觉检测设备已向日本旗胜小批量供货,但FPCA表面缺陷检查设备仍处于研发阶段[99] 业务表现:研发项目 - 项目1(70um线针精密针模技术)预计总投资800万元,累计投入462.20万元,目标测试准确率大于99%[67] - 项目2(基于5G射频技术的高精密测试针模)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累计投入424.17万元,目标实现43.5GHz高频RF生产测试[67] - 项目3(多制程分工站的柔性自动化测试线体)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累计投入681.60万元,目标测试准确率大于94%[67] - 项目4(基于分布式模块化的测试方案自动构建系统)预计总投资650万元,累计投入326.57万元,目标将软硬件研发时间缩短到2个工作日[67] - 项目14(非预定任务的FPC和FPCA外观缺陷识别算法)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目标识别率高于90%,外观表面缺陷检查漏失率0.1%以下[69]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11,100万元,本期投入1,386.15万元,累计投入4,282.78万元[69] 业务表现: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和标准件安全库存采购模式,关键原材料选用国际知名品牌[34] - 公司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关键零件48小时内用于生产组装的由公司自主加工[36] - 公司零件加工存在外协和自主两种模式,外协加工主要用于钣金件和PCB贴片等[36] - 公司采取直销销售模式,使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最终销售价格[37]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若客户取消订单可能导致存货跌价风险[101] 子公司表现 - 精密机械公司实现净利润84.98万元,净利润率为0.80%[113] - 麦菁科技公司实现净利润238.37万元,净利润率为1,413.92%[113] - 派科斯科技公司净亏损274.45万元,净亏损率为-211.59%[113] - 派科斯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为95.06万元[113] - 精密机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113] - 麦菁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113] - 精密机械公司营业收入为2,500万元[113] - 麦菁科技公司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11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代码688312,公司简称燕麦科技[1] - 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燕[14] - 公司股票简称燕麦科技,股票代码688312,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8]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邝先珍,证券事务代表李元,联系电话0755-23243087[16]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yanmade.com,官方网站为http://www.yanmade.com[1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桃园路北侧田厦翡翠明珠花园3栋1705A[14]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邦凯路9号邦凯科技城2号C栋厂房1楼101及2、3、4楼[14] - 公司子公司包括深圳市派科斯科技有限公司、燕麦电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燕麦精密机械开发有限公司等[10]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7] - 公司信息披露报纸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17] - 报告期为2020年1-6月[10]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43,478,696股[5]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3587万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482.94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3104.06万股[155] - 公司总股本增至14347.87万股,较发行前增加35.87%[155] - 有限售条件股份由10760.87万股增至11243.81万股,占比从100%降至78.37%[15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新增3104.06万股,占总股本21.63%[154]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由1721.74万股增至2204.68万股,占比从16%降至15.37%[154] - 境内自然人持股保持9039.13万股不变,占比从84%降至63%[154] - 报告期末限售股总数112,438,08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未直接披露但可根据股东持股推算[158] - 第一大股东刘燕持有66,528,000股限售股,占总股本46.37%[162][157] - 股东武喜燕持有7,102,174股限售股,占总股本4.95%[162][157] - 股东范琦持有5,165,217股限售股,占总股本3.60%[162][157] - 股东茹晔与代兵各持有4,752,000股限售股,各占总股本3.31%[162][157] - 北京君联慧诚持有4,089,131股限售股,占总股本2.85%[162][157] - 宁波素绚投资持有3,823,913股限售股,占总股本2.67%[162][157] - 华芯创原基金持有3,228,261股限售股,占总股本2.25%[162][157] - 普通股股东总数17,047户[159] - 华泰证券持有386,819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第一大流通股东[162] - 刘燕持有66,528,000股限售股份,锁定期至上市日起36个月[165]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锁定期至2022年6月8日[166]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