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特光电(688150)
icon
搜索文档
莱特光电: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3-08-11 09:12
证券代码:688150 证券简称:莱特光电 公告编号:2023-019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数量为 520,000 股,限售期为自首次公开发行前 股东取得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莱特光电")首发 前股份之日(2020 年 8 月 21 日)起 36 个月。 本次上市流通日期为 2023 年 8 月 21 日 一、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8日出具的《关于同意陕西莱特 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4122 号),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 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40,243,759股,并于2022年3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 创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总股本为402,437,585股,其中有限售条 件流通股369,741,846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91.88%,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32,695,739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8.12%。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共涉及股东 1 名, 本次解除限售并申请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 5 ...
莱特光电: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3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08 09:38
证券代码:688150 证券简称:莱特光电 公告编号:2023-014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3 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 日暨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为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增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加强与广 大投资者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参加由陕西上市公司协会根据陕西证监局工作部署, 联合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举办"2023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 暨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届时,公司董事长及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将通过互动平台与投资者进行网络沟 通和交流,欢迎广大投资者踊跃参加! 活动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 活动地址:"全景路演"(https://rs.p5w.net) 2023 年 5 月 9 日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现就公司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提前向投资者征集相关问题。投资者可 ...
莱特光电(68815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16:00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莱特光电营业收入为7043.83万元,同比下降5.3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2.01万元,同比下降27.03%[4]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90.1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35%[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521.62万元[5]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205,628,165.83元,较上一季度减少了37,113,840.89元[12]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96,264,348.55元,较上一季度增加了30,495,191.36元[12]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89,614,858.64元,较上一季度减少了31,175,257.67元[13]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02,571,835.07元,较上一季度增加了121,775.77元[13]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709,705,820.67元,较上一季度增加了24,434,832.37元[1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83.36%,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所致[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36,655.59元,较去年同期93,365,880.78元大幅减少[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470,247.15元,与去年同期-146,452,685.83元有显著增长[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4,174.65元,较去年同期847,648,706.47元减少[19]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名股东中,王亚龙持股数量最多,为1.98亿股,占比49.36%[8] - 北京君联成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股份为21.23万股,占比5.28%[8] - 西安麒麟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为1768万股,占比4.39%[8] 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26,140,424.68元,较去年同期28,357,563.64元略有下降[1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3,520,075.60元,较去年同期32,234,094.23元有所减少[1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3,520,075.60元,与去年同期32,234,094.23元相比有所下降[16]
莱特光电(68815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06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88150,公司简称为莱特光电[1] - 公司的中文名称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莱特光电,外文名称为Shaanxi Lighte Optoelectronics Material Co., Ltd.[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隆丰路99号3幢3号楼,办公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隆丰路99号3幢3号楼,邮政编码为710114[13] - 公司股票种类为A股,股票上市交易所为上交所科创板,股票简称为莱特光电,股票代码为688150[14]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80,298,282.7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475,890.8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8%[1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较上年下降1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8%,较上年下降7.06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5,270,988.30元,较上年末增长108.35%;总资产为1,908,511,163.91元,较上年末增长85.54%[14]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21] - 公司持续推进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募投项目[19] - 公司研发投入3,577.78万元,新增154件发明专利申请,获得83件发明专利授权[19] 技术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Red Prime材料持续升级迭代,新产品Green Host材料完成客户端的量产导入[29]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了OLED中间体合成、OLED升华前材料制备、OLED终端材料的设计、生产、器件制备及评测等方面[33] - 公司新增154件发明专利申请和获得83件发明专利授权,累计申请的专利651项,获得授权专利174项[34] 市场前景 - OLED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在全固态自发光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市场规模持续提升[30] - 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2026年预计超过60%[31] - 电视是OLED另一主要应用市场,2027年OLED电视出货量有望达到1,447万片[31] 环保责任 - 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多个机构捐赠物资和设备,支持脱贫攻坚、高校教育、助学帮扶等公益事业[177] -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乡村采购产品,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促进乡村振兴[178] - 公司设立党支部,有40名党员,积极学习宣传党的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发展起关键作用[186]
莱特光电(688150) - 莱特光电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1年度与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2-11-19 03:2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688150,证券简称为莱特光电,全名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 - 2022 年 5 月 9 日和 13 日 13:00 - 14:30、15:00 - 17:00 召开业绩说明会及电话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和全景网路演中心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亚龙、研发总工程师冯震、独立董事卫婵、董事会秘书潘香婷、财务总监信慧婷 [1] 公司经营与发展规划 - 受益于终端应用需求提升和国内 OLED 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公司加快产能建设,预计今年产能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优化 [1] - 新产品在下游面板厂商正常推进并陆续取得订单,长安二期建设进展顺利,将根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产能 [1] - 中长期发展战略专注于 OLED 有机材料领域,聚焦主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 OLED 终端材料领域领航型企业 [2] 行业情况与市场空间 - OLED 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多领域广泛应用,折叠屏等手机对 OLED 屏需求快速增长 [3] - 国内面板厂商加速 OLED 产能布局,总投资超万亿元,新建及拟建产线达 20 条以上,全球 OLED 面板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3] - 未来 3 - 5 年国产 OLED 产能有望快速释放,上游有机材料市场将同步受益,给公司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3] 技术与产品相关 - OLED 终端材料技术难点分布于材料全链条,行业重点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等多方面 [2] - OLED 终端材料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领域之一,中间体是定制化生产的化学品,终端材料高毛利率基于专利技术壁垒、时间成本和一体化生产能力 [2] - 公司量产产品皆有专利保护,专利覆盖多种材料,保护区域包括多个 OLED 产业主要国家,截至 2021 年末累计申请专利 497 项,获得授权专利 91 项 [3] 业绩与销售情况 - 2022 年第一季度终端材料销售收入增长,符合行业惯性和市场规律,新客户和新产品量产导入有逐步放量过程 [3] - 京东方一季度 OLED 出货量同比增加 50%,公司终端收入增长幅度较小,因客户有备货周期,实际出货取决于自身销售安排 [3] 公司竞争优势 - 凭借产品、成本、服务优势为多家 OLED 面板生产厂商批量供货并提供器件评测支持,是国内 OLED 终端材料领域产能规模及出货量领先的龙头企业 [3] - 产品性能出众,高质量专利产品保证核心竞争力,建立研发与业务良性循环,与客户保持高粘性发展 [3] - 拥有全面领先的核心技术及雄厚的研发实力,产品种类丰富,覆盖 OLED 核心功能层,量产产品均有专利保护 [3] - 实现 OLED 有机材料全产业链贯通,形成一体化生产能力,积累丰富量产经验,保证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3] 研发团队情况 - 研发技术团队实力雄厚,拥有全球顶级行业专家,首席科学家为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人才,核心技术团队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发项目 [3] - 截至 2021 年末,研发人员 88 人,占比达 27.24%,团队结构以博士领衔,硕士为主,博、硕人数占比 62% 以上 [3] 未来业绩与产量预期 - OLED 终端材料市场拓展新客户、推进新产品量产导入;OLED 中间体市场加快新产品批量供货,向医药中间体市场扩展 [4]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和交付 [4] - 今年 OLED 终端材料预计新增 3 吨产能,结合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4] 股东与投资者权益 -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股东总数为 18,998 户 [4]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良好,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有信心,致力于加强公司治理、发展业务、创造价值,加大与资本市场沟通力度,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5]
莱特光电(68815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5月)
2022-11-17 15:04
业务相关 - 2021 年收入增长主要因销量增长,老产品因量增价格下降,公司靠推新产品减少影响,且具备成本管控能力 [2] - 我国在 OLED 中间体生产占较高市场份额,终端材料布局薄弱,专利和技术壁垒是制约国内企业拓展的关键因素,企业需具备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3] - 公司 Red Prime 材料自主研发生产且有专利保护,与其他厂商产品不同,在客户端性能优异,是京东方独家供应商 [3] - 公司通过积累经验、保证产品性能、建立良性循环、加强技术储备保证客户选择其材料 [3] - Red Prime 材料持续迭代,Green Host、Red Host、Green Prime、Blue Prime 材料在客端验证推进中 [3] - 专利覆盖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等材料,保护区域包括中、美、欧、韩、日等 OLED 产业主要国家 [3] - 截至 2021 年末,研发人员 88 人,占比 27.24%,博、硕人数占比 65%以上;2021 年度研发投入 3667.42 万元,同比增长 24.53%,研发投入占比 10.89% [3] - 2022 年第一季度,OLED 终端材料销售收入 6031.96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1.82% [4] - 公司生产以销定产,根据客户需求生产交付 [4] - 公司实现“OLED 中间体—OLED 升华前材料—OLED 终端材料”贯通,有服务和成本控制优势,Red Prime 材料有价格和成本优势 [4] - 公司将根据战略和市场需求开发新客户,向医药中间体市场扩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4] - 2021 年 OLED 终端材料产量 1.88 吨,包括 Red Prime 材料和空穴传输层材料,今年产线规划依客户需求而定 [4] - 公司目前业务专注于 OLED 有机材料领域 [4] 技术相关 - 发光材料经历三代技术,目前量产应用中红光和绿光用磷光技术,蓝光用荧光技术,公司在 TADF 技术有所布局,处于开发阶段 [4] - OLED 与 mini LED 都可用于平板产品,OLED 在中小尺寸移动终端领域有柔性可弯曲等优势 [5] - 手机和电视的 OLED 器件制备路线不同,材料性能要求取决于终端产品对面板的综合考虑 [5] - Red Prime 材料每平米用量和与出货片数的比例取决于下游客户工艺 [5] - 客户根据终端产品性能要求对公司材料提出匹配要求 [5] - 发光层由多种材料组成,Prime 材料需有匹配的空穴传输能力和三线态能级 [5] 行业相关 - OLED 有机材料分中间体、升华前材料和终端材料,终端材料用于面板生产,中间体是终端材料结构式片段,终端材料专利技术壁垒高,毛利率高 [5] - OLED 是第三代显示技术,有性能优势,应用领域广,国内面板厂商加大产线投入,上游有机材料厂商将受益 [6] - OLED 在智能手机应用增长,未来在电视、平板等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6] - OLED 在 VR 设备受青睐,Micro OLED 是其分支,市场份额小,其发展有利于公司业务 [6] - OLED 在手机领域渗透率将提升,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专注于 OLED 有机材料领域 [6]
莱特光电(68815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190.5万元,同比增长26.01%[5]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7.15万元,同比增长449.70%[5] - 公司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增长300.00%[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23亿元,同比增长0.8%[31] - 净利润同比增长49.3%至9084.85万元[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增长35.3%[33] - 公司OLED终端材料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比重增加[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1.94%,同比下降7.17个百分点[8]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7.5%至1.43亿元[31]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1199.35万元,主要受利息收入增加影响[31] 现金流表现 - 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35亿元,同比增长93.6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7.5%至2.76亿元[36] - 收到税费返还2167万元[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3.7%至1.53亿元[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394.8%至9.03亿元[39] - 投资支付现金16.9亿元[39]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9.6%至8645万元[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432.1%至9.31亿元[39]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8.87亿元[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56.7%至2.28亿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22.2%至5527万元[3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234,947,526.58元,较年初增长28.8%[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58,082,830.83元,较年初增长1,395.8%[23] - 应收账款为88,876,665.33元,较年初下降29.6%[23] - 存货为64,186,357.36元,较年初增长51.3%[26] - 在建工程为241,197,270.77元,较年初增长38.8%[26]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3.9%至9392.38万元[29]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44.6%至347.16万元[29] - 应交税费同比增长82.9%至1787.81万元[29]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公司总资产18.9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4.60%[8]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6.6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6.43%[8]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340.6%至9.96亿元[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06.4%至16.70亿元[30] 非经营性损益 - 公司第三季度政府补助收益766.06万元[8] - 公司第三季度金融资产投资收益605.53万元[10]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98名[14] - 控股股东王亚龙持股198,654,281股,占比49.36%[14] - 北京君联成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1,234,294股,占比5.28%[14] - 西安麒麟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680,000股,占比4.39%[14] - 北京君联慧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6,922,464股,占比4.20%[14]
莱特光电(68815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同比下降7.90%[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97.7万元同比增长4.23%[2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07.7万元同比下降8.61%[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同比增长88.00%[2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33亿元较期初增长101.83%[29][30] - 总资产为19.01亿元较期初增长84.81%[29][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9%同比减少2.95个百分点[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与上年同期持平[2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082,088.93元,同比下降7.90%[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77,036.07元,同比增长4.23%[95] - 公司营业收入为15108.21万元,同比下降7.90%[117][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97.70万元,同比增长4.23%[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75.19万元,同比增长88.00%[120][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940.99万元[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578.46万元,同比增长3572.30%[120][12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07%同比增加1.95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671.9万元,同比增长11.71%[6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07%,较上年同期增加1.95个百分点[69] - 研发投入1,671.90万元,同比增长11.71%,研发投入占比达11.07%[97] - 销售费用为699.4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7.84%[120][122] - 研发费用为1671.90万元,同比增长11.71%[120][124] - 财务费用为-514.72万元,同比下降581.32%[120][123] - 营业成本为5723.27万元,同比下降5.30%[120][121] 业务线表现 - OLED有机材料行业技术壁垒高,国内厂商市场份额较低但正实现进口替代[39] - OLED终端材料量产导入时间通常需要2年左右[43] - 公司OLED终端材料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天马、信利等面板厂商[52] - 公司自主研发的Red Prime材料在京东方独家供货并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52] - 公司新产品Green Host、Red Host、Green Prime及Blue Prime材料均在客户端验证阶段[52] - 公司产品涵盖发光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空穴阻挡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等核心功能层材料[5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预计需求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58]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销售模式,客户直接下订单采购[59]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OLED中间体合成至终端材料器件制备及评测全链条[60] - 国内OLED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带来国产材料发展机遇[39][43] - 公司产品覆盖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和辉光电、信利等OLED面板厂商[88][96] - 报告期内完成700多个材料结构设计,筛选出40支材料推荐客户[99] - Red Prime材料在京东方面板保持独家供应地位[88][96] - 公司OLED终端材料产能3吨/年,另有1吨产能储备[10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76件,发明专利授权43件[65][68] - 累计授权专利达134项(含122项国内专利/10项国外专利/2项许可专利)[65] - 专利申请总量达573项(含402项国内/102项PCT国际/67项海外申请)[65] - 高性能Red Prime材料开发项目累计投入2289.85万元,完成总投资规模32.00百万的71.56%[72] - 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及OLED有机材料单项冠军产品(2021年)[64] - 在研项目覆盖红光/绿光Prime材料开发,技术指标要求纯度>99.9%、分解温度>380℃[72] - 公司掌握已批量产品化的核心技术包括高效率材料开发/高纯度材料开发/高迁移率材料研发等[61][6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7.11%[8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906.56万元,平均薪酬为10.07万元[84]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3人占3.33%,硕士研究生46人占51.11%,本科41人占45.56%[8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51人占56.67%,30-40岁34人占37.78%[84] - 公司总研发投入预算为1.2865亿元,累计投入5806.23万元[81] - 高效率HTL材料研发投入1200万元,累计投入783.83万元[75] - 高性能Red Host材料开发投入1600万元,累计投入594.9万元[75] - 高效率Green Host材料开发投入1600万元,累计投入1274.92万元[75] - 长寿命Green Host材料开发投入1200万元,累计投入273.44万元[75] - 绿光TADF发光材料开发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16.18万元[75] - 新增76件发明专利申请和43件发明专利授权[89][97] - 累计申请专利573项,获得授权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96%以上[9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长44.52%至2.64亿元,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1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384.23%至8.51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28][134] - 在建工程增长29.87%至2.26亿元,主要因长安二期和蒲城项目建设持续投入[128] - 长期借款增长26.53%至9,588万元,主要用于蒲城项目建设[128] - 应收账款下降30.09%至8,823万元,主要因回款情况提升[128] - 存货增长34.98%至5,727万元,主要因报告期备货增加[128] - 受限资产总计4.66亿元,包括货币保证金347.6万元及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2.04亿元、在建工程2.22亿元[131] - 应交税费增长62.92%至1,593万元,主要因股票分红代扣个税及延期缴纳企业所得税[128][130] 子公司与投资收益 - 子公司莱特迈思实现净利润2,153.60万元,蒲城莱特实现净利润2,297.29万元[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产生利润影响570.39万元[134]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财务总监信慧婷离任[142] - 公司聘任陈凤侠为新任财务总监[142]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子公司蒲城莱特报告期内废水排放总量2,883吨[147] - 废水COD平均排放浓度235mg/L[147] - 废水氨氮平均排放浓度23mg/L[147] - 经处理后排放环境COD总量0.1441吨[147] - 经处理后排放环境氨氮总量0.0231吨[147] - COD年核定排放总量2.995吨/年[148] - 氨氮年核定排放总量0.344吨/年[148] - 废水总磷平均排放浓度低于8mg/L[147] - 公司及其子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且未因违反环保法规受到行政处罚[163][164][167] - 莱特光电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无超标排放[164] - 莱特迈思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无超标排放[167] - 蒲城莱特工厂溶媒车间投运实现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以减少碳排放[168] 股东与股份承诺 - 控股股东王亚龙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巿之日起42个月且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有效[171] - 机构股东西安麒麟等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巿之日起42个月且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有效[174] - 机构股东君联成业等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巿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174] - 机构股东鼎量圳兴等股份限售承诺自取得首发前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176] - 自然人股东罗勇坚等股份限售承诺自取得首发前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176] - 机构股东鼎量淳熙持有700,673股首发前股份受不同锁定期限制[176] - 限售股东包括安现代、陕西供销创投等机构及张啸、周信忠等自然人,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17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首发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若股价触发条件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79] - 核心技术人首发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182] - 核心技术人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总数的25%[182] - 公司及控股股东王亚龙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实施稳定股价及股份回购措施[182][18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履行稳定股价义务[184] - 公司及控股股东王亚龙长期承诺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1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承诺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187] - 公司长期承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87] - 控股股东王亚龙长期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190] - 控股股东王亚龙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承担赔偿责任[193]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承担赔偿责任[193] - 持股5%以上股东君联成业及一致行动人承诺减少关联交易[196] - 公司作出股东信息披露专项承诺[196]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不违反竞业协议并承担赔偿责任[196] - 控股股东王亚龙作出三项其他长期有效承诺[199] 公司基本信息与合规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风险[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的情况[8]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隆丰路99号3幢3号楼[19]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隆丰路99号3幢3号楼[22]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710114[2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ltom.com[22]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ltom.com[22]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200]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200]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993.6万元[34]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向京东方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60%[106] - 国内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同比下滑21.7%[95]
莱特光电(68815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9%[31] - 营业收入336.653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9%[4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9%至3.37亿元人民币[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72%[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941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72%[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94.11万元,同比增长52.72%[149] - 营业利润120.49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4%[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61.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6%[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9461.43万元,同比增长42.56%[149] 财务业绩: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96%[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90.96%[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90.96%至1.69亿元人民币[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03.58万元[1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90.96%[181]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9.7741百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8] 财务业绩:季度表现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8.4307百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133百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8]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9.7741百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13%至1.19亿元人民币[1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89%,同比增加0.17个百分点[3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89%,同比增加0.17个百分点[9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53%至3,667万元人民币[152] - 研发费用为3667.4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4.53%[178] - 公司销售费用为767.7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2.08%[178] - 公司财务费用为308.7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35.49%[17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49%至309万元人民币[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6.84%至6,477万元人民币[152] - 公司OLED终端材料直接材料成本为2809.3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2.26%[165] 业务表现:OLED终端材料 - OLED终端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20%占主营业务收入86.59%[35] - OLED终端材料销售收入26394.78万元,同比增长37.20%[50] - OLED终端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20%,占主营业务收入86.59%[155] - OLED终端材料销量同比增长45.88%至1,913.60公斤[163] 业务表现:客户与市场 - 公司是首家为京东方供应OLED发光功能材料且具备自主专利的国内厂商,也是其唯一国内供应商[76] - 公司是华星光电OLED终端材料的唯一国内供应商,以及和辉光电平板系列Red Prime材料的唯一供应商[76] - 京东方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63%[135] - 公司对京东方销售额为2.20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5.63%[17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12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2.80%[171][172] - 下游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等全球知名显示面板企业[122] - 量产导入周期通常为2-3年,客户黏性较强[67] - 面板厂商认证周期通常需要2-3年,客户黏性较强[122] 业务表现:产品与技术 - 京东方重庆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点亮投产,公司新一代Red Prime材料实现量产导入[50] - 公司实现京东方Red Prime材料的全方位独家供应[50] - 在天马实现批量供货[50] - 产品覆盖红光、绿光、蓝光三基色,初步建成系列化OLED终端材料产品体系[51] - 公司研发生产的Red Prime材料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75] - 公司拥有多项OLED终端材料自主专利,打破了国外厂商的专利封锁[75] - 公司具备"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一体化生产能力[12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3667.42万元,同比增长24.53%[51]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67.42万元,同比增长24.53%[96]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2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8件[51]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24件,发明专利授权48件[91][92] - 新增224件发明专利申请和48件发明专利授权[123] - 累计申请专利497项,获得授权专利91项,发明专利占比99%[51] - 累计授权专利91项(国内83项+国外6项),另有2项许可专利[91] - 累计申请专利497项,其中授权专利91项和许可专利2项[123] 研发项目进展 - 在研项目"高性能高效率Red Prime材料开发"投入877.21万元,累计投入1926.56万元[101] - 在研项目"高效率Green Host材料开发"投入465.10万元,累计投入1045.75万元[99] - 高效率ETL/HBL材料开发项目已结题,累计投入645.04万元[99] - 高效率HTL材料研究开发项目处于客户端测试阶段,累计投入621.66万元[99] - 高效率绿光材料研发项目预算130万元,实际支出123.69万元,完成率达95.15%[104] - 靶点引导医药中间体开发项目预算985万元,实际支出77.06万元,完成率7.82%[104] - 苯基吖啶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130万元,实际支出118.71万元,完成率91.32%[104] - 吡啶硫醚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30万元,实际支出28.18万元,完成率93.94%[107] - 吡啶硼酸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50万元,实际支出44.8万元,完成率89.61%[107] - 蒽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50万元,实际支出46.21万元,完成率92.42%[107] - 蒽硼酸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103.67万元,超支3.67%[107] - 芳胺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700万元,实际支出624.89万元,完成率89.27%[110] - 酚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88.17万元,完成率88.17%[110] - 芴类中间体合成项目预算245万元,实际支出239.99万元,完成率97.96%[112]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8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7.24%[11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559.34万元,平均薪酬为17.72万元[119]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52人,本科31人[11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51人,30-40岁33人,40-50岁3人,50-60岁1人[11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达到1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05%[31][34] - 货币资金为1.824亿元人民币,较上期期末增长180.25%[182] - 应收票据为70万元人民币,较上期期末下降92.72%[182] - 在建工程增加76.5%至1.74亿元,主要因长安二期和蒲城二期工程建设投入[185] - 长期借款大幅增长395.26%至7577.53万元,用于蒲城项目和光电长安二期建设[1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300.06万元,期末余额5736.31万元,当期实现投资收益269.02万元[192] - 应付票据激增259.55%至948.77万元,系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185] - 应交税费增长622.83%至977.66万元,因公司收入增长导致所得税及增值税增加[18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101.11%至1314.42万元,系应偿还长期借款增加[185]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41.45%至2207.06万元,因待抵扣进项税和预缴所得税减少[185] 子公司与资产状况 - 全资子公司莱特迈思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净利润7674.55万元[193] - 货币资金受限948.77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88] - 固定资产抵押2.09亿元,在建工程抵押1.7亿元,无形资产抵押3717.13万元[188] 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增长50%[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4%,同比增加1.45个百分点[34] -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7.01个百分点至72.35%[156] - 境内业务收入占比86.62%,毛利率达79.94%[159][160] 行业与市场趋势 - 全球OLED面板产业重心逐步向中国转移,国内OLED面板总投资已超过万亿元[62] - 2021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68亿片,同比增长36.3%[78] - 2021年手机用AMOLED面板市场渗透率为42%,预计2022年将攀升至46%[80] - 全球电视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1040万片,较2017年15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为38.09%[81] - 2020年OLED智能手表出货量为8000万块,预计2022年将达到1.1亿块[82] - 京东方AMOLED显示面板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占比46.12%[135] 公司地位与荣誉 - 公司是国内OLED终端材料领域出货量及产能规模领先的龙头企业[76]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90] - 公司OLED有机材料(Red prime)获单项冠军产品认定(2021年)[9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总派发现金红利40,243,758.50元,占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7.28%[7] - 公司总股本为402,437,585股[7] - 公司2021年度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7]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被勾选)[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风险[5]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12] - 公司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进行分红,若总股本变动则维持分配总额不变[7]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13.1516百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6902百万元人民币[45]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因折旧摊销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141] - 产品价格存在年度约定降价幅度[136]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及产品替代风险[145] - 公司存在因客户集中度高导致的经营风险[135] 供应商与采购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686.5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6.93%[176][177] 基础设施与产能 - 厂房主体现已封顶,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52] - 研发中心配备真空蒸镀系统、核磁共振波谱设备等完善检测分析设备[1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隆丰路99号3幢3号楼[27] - 公司股票简称莱特光电,代码688150,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31]
莱特光电(68815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7445.4万元,同比下降2.23%[6] - 营业总收入下降至74.5百万元,同比减少2.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3.4万元,同比增长11.31%[6]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3%至3223.4万元[40]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长12.5%[42]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625.8万元,同比下降6.73%,占营业收入比例8.41%[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7%至625.8万元[4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5.3%至344.0万元[4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至972.5万元[40]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至49.6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长117.0%至59.6万元[4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36.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05.2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05.28%至9336.59万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05.2%至9336.6万元[46]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20.7%至1.40亿元[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78亿元,对比上年同期3748.9万元大幅增加[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5亿元,上年同期为-3346万元[48]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763.6%至1.90亿元[4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873.98%至8.48亿元,主要因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76亿元,上年同期为1063万元[48]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8.874亿元,上年无此项现金流入[4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381.46万元,较上年同期1100万元增长116.5%[4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42.45万元,较上年同期36.98万元增长285.2%[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942亿元,上年同期为-1040.76万元[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9.672亿元,较上年同期5203.52万元增长1758.5%[4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9.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3.29%[16]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972.9百万元,同比增长433.4%[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1.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0.39%[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178.1百万元,同比增长210.4%[32] - 应收账款669.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46.92%[16] - 应收账款下降至67.0百万元,同比减少46.9%[32] - 存货增长至55.3百万元,同比增长30.4%[32] - 流动资产合计增长至1,303.4百万元,同比增长199.1%[32] - 总资产19.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16%[9] - 资产总计增长至1,904.6百万元,同比增长85.1%[35] - 长期借款增长至99.6百万元,同比增长31.4%[35] - 实收资本增长至402.4百万元,同比增长11.1%[37]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至991.6百万元,同比增长338.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6.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60%[9] 非经营性损益 - 获得政府补助963.1万元[10]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90.04%至18.12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19]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90.0%至18.1万元[40] - 信用减值损失为324.53万元,上年同期为-142.2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减少[19] - 资产减值损失为-167.04万元,上年同期为-122.44万元,主要因存货跌价准备增加[19]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37.5%至950万元,主要因上市补贴增加[1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998户[20] - 控股股东王亚龙持股比例为49.36%,持股数量为198,654,281股[24] - 前10名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包括君联成业(5.28%)、君联慧诚(4.2%)等机构[24] - 前10名无限售股东中包含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合计持股约456万股[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