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黎明(603048)

搜索文档
浙江黎明(60304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140,561,828.64元,同比增长5.9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79,176,141.68元,同比下降17.3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7.3%至3.79亿元(2021年同期:4.59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4,052,718.51元,同比下降79.8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90,087.77元,同比下降77.16%[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576,774.98元,同比下降86.6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28,845.14元,同比下降85.44%[5] - 净利润同比下降77.4%至1984.5万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微降0.3%至2.75亿元[22]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4.6%至5664.9万元[22] - 研发费用减少1.9%至2572.4万元[22] - 财务费用下降50.7%至321.9万元(利息费用下降46.3%)[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71,930,685.73元,同比下降23.4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7.8%至3.89亿元[25]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激增102.5%至1.47亿元[25] - 税费返还增长865.6%至1099.2万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5%至7193万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433%至4.57亿元[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2.87亿元[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93%至1.66亿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6.4%至1.5亿元[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58%至1811万元[2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5.1%至1.49亿元[26]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78.6%至4251万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转正为1090万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15%至1.97亿元[26]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为1.9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87亿元增长5.8%[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45亿元下降38.8%[15] - 应收账款为1.3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44亿元下降9.2%[15] - 在建工程为1.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34亿元大幅增长384.8%[16] - 短期借款为1.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47亿元增长229.0%[16] - 应付票据为0.1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53亿元下降64.4%[16]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587,893,105.4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2%[6] - 公司总资产为15.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5.38亿元增长3.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85,297,733.17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95亿元下降0.8%[17] - 未分配利润为2.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98亿元下降3.4%[17]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金额6,008,587.38元[8] -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639.3%至600.9万元[22] 股东信息 - 舟山市易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916万股,占比6.24%[13]
浙江黎明(60304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79%至2.39亿元人民币[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6.36%至1603.74万元人民币[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85.08%至995.21万元人民币[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2.26%至0.11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8.82个百分点至1.24%[19]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9.12个百分点至0.77%[1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614,313.04元同比下降26.79%[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3.74万元同比下降76.36%[36]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6.8%,从3.26亿元降至2.39亿元[1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6.4%,从6784万元降至1604万元[1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2.3%,从0.62元/股降至0.11元/股[12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8%,从3.27亿元降至2.39亿元[123]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96.4%,从4958万元降至175万元[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70,054,224.64元同比下降10.19%[37] - 财务费用1,789,045.62元同比下降58.35%[3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2%,从1.89亿元降至1.70亿元[1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从1727万元增至1823万元[118] - 所得税费用变化显著,从965万元变为-17万元[118] - 其他收益增长648.2%,从70万元增至526万元[118]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从-70万元转为+119万元[12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93%至5966.67万元人民币[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031,889.47元同比下降420.59%[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亿元,同比略降0.3%[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66.67万元,同比下降9.0%[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同比扩大420.6%[12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2%[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3亿元,较期初下降23.3%[12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05.28万元,同比增长440.1%[12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18亿元,去年同期为1000万元[12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3亿元,同比下降8.7%[129]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175.5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2.3%[1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21.32万元,同比增长596.0%[1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3.73%至15.96亿元人民币[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1.08%至12.81亿元人民币[18] - 长期股权投资61,243,492.74元较上年末增长1,165.50%[40] - 在建工程121,745,008.28元较上年末增长258.15%[40] - 短期借款142,632,423.62元较上年末增长206.33%[40]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43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659亿元下降23.3%[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25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516亿元下降8.2%[10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7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446亿元下降19.0%[108]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6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668亿元增长4.8%[10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7.90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0598亿元下降12.7%[10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21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99.2万元大幅增长258.2%[108]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1,538,360,137.20元增长至期末的1,595,684,344.91元,增幅3.7%[110]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46,561,561.81元大幅增加至期末的142,632,423.62元,增幅206.3%[110] - 在建工程从期初的33,824,254.98元激增至期末的121,309,216.27元,增幅258.8%[114]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298,372,232.83元下降至期末的284,299,202.09元,降幅4.7%[111]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176,062,644.28元下降至期末的133,476,599.32元,降幅24.2%[112]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期初的3,644,441.75元增长至期末的8,130,881.39元,增幅123.1%[110]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期初的12,777,636.54元增长至期末的33,149,631.30元,增幅159.4%[110]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86,878,379.56元下降至期末的67,722,411.09元,降幅22.1%[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245,157,120.77元下降至期末的225,140,875.65元,降幅8.2%[112] - 应收账款从期初的144,463,449.74元下降至期末的117,609,944.38元,降幅18.6%[112]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2.95亿元下降1.1%[13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1亿元人民币,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64万元[13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011.04万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3011.04万元[13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30万元,全部为少数股东权益投入[13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50亿元,较期初增长7.3%[13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783.70万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减少0.76万元[13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000万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2000万元[13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18.99万元,主要来自其他权益工具调整[134]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1.10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47亿元,增长33.3%[133][134]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1年上半年的2.79亿元大幅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8.09亿元,增长189.8%[133][13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339,252,413.53元[136]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15,344,033.08元,降幅4.5%[136]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766,366.92元[136] - 2022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30,110,400.00元[136]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达110,267,666.15元[137]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90,267,666.15元,增幅38.0%[137] - 公司注册资本146,880,000.00元,总股本146,880,000股[13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6,085,299.10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5,186,084.73元[22]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金额为2,016,657.52元[22]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143,060.25元[2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69,148.27元[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10,854.14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245.12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92,305.84元[22] - 所得税影响额为-1,110,246.57元[22] 业务和行业表现 - 业绩下滑主要因汽车产业链受疫情影响导致客户订单减少[20] - 国内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827.85万台同比下降7.10%[35] - 国内商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116.60万台同比下降47.30%[35] - 公司0公里PPM值低至0.53[29] - 公司属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营精锻件、装配件、冲压件等产品[139] - 合并报表范围包含4家子公司,本年度未发生变更[140]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5542万元人民币收购方周科技40%股权[44] - 子公司黎明电磁阀出资70万元人民币设立合资公司黎明电控技术,占注册资本70%[44] - 主要控股子公司黎明喷嘴公司总资产为12041.9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2513.08万元人民币[47] - 黎明喷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371.9万元人民币[4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2年5月16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涉及13个职位的变动[57] - 2022年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59] - 控股股东黎明投资及股东佶恒投资、易凡投资承诺自上市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71] - 控股股东及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71]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71] - 实际控制人俞黎明、郑晓敏及一致行动人俞振寰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72] -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72] -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72] - 董事、监事及高管陈常青等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7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7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72] - 所有股份锁定承诺均明确适用除权除息调整机制[71][72] - 公司股东浙富聚沣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IPO前股份[73] - 稳定股价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73]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归母净利润20%且不低于2000万元[74] - 公司三年内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IPO募集资金净额40%[74]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自公司所获现金分红30%[75]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税后薪酬20%[76] - 所有增持回购价格均不超过前一会计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110%[74][75][76] - 回购方案需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73] - 控股股东未履行义务时将冻结股份转让并扣减现金分红[77] - 董事高管未履行义务时可扣减薪酬直至解聘[7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末持股数量的25%[79]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79] - 大宗交易方式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79] - 协议转让方式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79] - 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时公司需回购全部新股[84] - 控股股东需在违法事实认定后30个交易日内启动限售股回购[85] - 回购价格按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或市价孰高确定[84][85] - 董事会需在违法认定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回购事宜[84] - 需在事项认定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股份回购预案[84] - 控股股东回购价格按原转让价加算利息或市价孰高确定[85]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900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0.70%[9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900万元人民币[95]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900万元人民币[9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710户[99]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发生额为0元人民币[95]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余额为0元人民币[95]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97] - 控股股东黎明投资、佶恒投资、易凡投资持股比例均超5%[87] - 实际控制人俞黎明家族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89]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90] - 控股股东浙江自贸区黎明投资持股6250万股占比42.55%[101] - 第二大股东浙江自贸区佶恒投资持股3750万股占比25.53%[101] - 第三大股东舟山易凡股权投资持股916万股占比6.24%[101] - 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1.0916亿股,占总股本比例74.32%[101][102] 经营风险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影响采购成本[53] - 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年度价格下调惯例,新产品供货后3-5年内有年度降幅[51] -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可能改变传统汽车产业格局,对公司经营构成风险[5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料汽车发动机,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大[49]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53,400 m³/h[61] - 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检测值低于20mg/m³,远低于规定上限120mg/m³[61] - 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检测值为0.019-0.048mg/m³,低于规定上限0.12mg/m³[62] - 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检测值为1.51-4.99mg/m³,远低于规定上限120mg/m³[62] - 废气中氯化氢排放检测值为0.97-22.10mg/m³,低于规定上限122mg/m³[62] - 废水中COD排放检测值为43-498mg/L,接近但低于规定上限500mg/L[62] - 废水中氨氮排放检测值为1.01-27.80mg/L,低于规定上限35mg/L[62] - 废水中总磷排放检测值为0.205-7.78mg/L,接近但低于规定上限8mg/L[62] - 危险废弃物表面处理废物年处理量为30t/a[62] - 一般固废铁屑和铝屑年处理量为200t/a,烃水混合物年处理量为80t/a[62]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无重大经营能力疑虑[142] - 公司采用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46] - ZHEJIANGLIMING USA,INC.使用美元记账本位币其他公司使用人民币记账本位币[147]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0]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1] - 金融负债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及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15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3]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减值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较高者[15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会计准则规定[15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为现时义务解除时[15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6]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终止确认部分和继续确认部分[156]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分三个层级: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不可观察输入值[157]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60] - 应收账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160] - 应收账款账龄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60] - 应收账款账龄3年以上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60]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60]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166] - 存货按成本
浙江黎明(60304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95,588,479.54元,同比增长7.8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081,253.86元,同比下降17.6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011,262.60元,同比下降19.78%[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9.27%至0.88元/股[22]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1.78%至0.79元/股[22] - 公司2021年主营业收入58799.16万元,同比增长7.72%[3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588,479.54元,同比增长7.80%[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081,300元,同比减少17.63%[52]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大幅降至295.78万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达369,868,820.65元,同比增长14.95%[53] - 管理费用70,670,748.90元,同比增加39.41%[53] - 研发费用34,775,220.08元,同比增加34.23%[53] - 综合毛利率37.79%,同比减少4.15个百分点[54] - 汽车零部件总成本同比增长15.42%至36,576.89万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47.95%达17,540.17万元[59] - 装配件总成本同比增长19.05%至15,577.09万元,制造费用大幅增长45.60%至3,682.62万元[59] - 冲压件总成本同比增长34.83%至8,971.33万元,直接材料成本增长41.50%至3,910.65万元[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23%至3,477.5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84%[61][6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41%至7,067.07万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1.87%至847.01万元[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163,876.23元,同比下降26.10%[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163,876.23元,同比减少26.10%[5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6.10%至10,016.39万元,主因职工现金支出增加[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918.11%至-34,187.35万元,主因购地与募投项目建设[6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值为36,812.50万元,主因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5,193,754.44元,同比增长99.11%[21] - 总资产1,538,360,137.20元,同比增长56.20%[21] - 总股本146,880,000.00股,同比增长33.33%[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45亿元[30] - 应收账款融资增加2207.21万元至1.12亿元[30]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5.66亿元[22]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87亿元(占总资产12.13%),同比增长211.58%,主要因募集资金增加[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达2.45亿元(占总资产15.94%),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66] - 存货增长52.81%至2.07亿元(占总资产13.44%),因本期销售增加[66] - 在建工程激增410.83%至3399万元(占总资产2.21%),因募投项目建设[66] - 无形资产增长161.51%至9856万元(占总资产6.41%),因购买新厂区土地[66] - 短期借款减少70.15%至4656万元(占总资产3.03%),因本期归还借款[66] - 期初资产总额98486.91万元 期末增至153836.01万元[180] - 期初负债总额33439.20万元 期末降至24316.64万元[180] - 资产负债率从33.95%降至15.81%[180]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58,311,998.02元[200]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人民币13,848,548.28元[200]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44,463,449.74元[200]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为9.39%[200] 业务线表现 - 新量产产品带来销售收入逾6000万元[37] - 境外营业收入23,326,710.55元,同比增长135.18%[56] - 精锻件生产量1.99亿件,同比增长22.07%[57] - 冲压件库存量1.84亿件,同比增长62.92%[57] - 精锻件销量同比增长9.96%至1769.17万件,产量同比增长22.07%至1991.77万件[71] - 装配件销量同比增长22.34%至372.15万件,产量同比增长30.52%至396.79万件[71] - 冲压件销量同比增长14.00%至4269.94万件,产量同比增长32.89%至4979.11万件[71]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精锻件、装配件、冲压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198] - 公司采用寄售和非寄售两种收入确认模式[198] - 寄售模式根据客户确认的领用结算通知确认收入[198] - 非寄售模式根据产品签收单确认收入[198]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3477.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38] - 研发费用34,775,220.08元,同比增加34.23%[5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23%至3,477.5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84%[61][62] - 研发人员总数119人占员工总数11.6%,其中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47.1%[6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1.8%达30,840.42万元,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4.22%达14,513.70万元[60] 行业和市场表现 - 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7340万辆,因芯片短缺全球市场累计减产约1020万辆[34] - 2021年国内汽车产销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34] - 2021年乘用车产销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增长7.1%和6.5%[34] - 2021年商用车产销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34] - 2021年货车产量416.6万辆同比减少12.8%,销量428.8万辆同比减少8.5%[35] - 重型货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减少13.8%,微型货车销量60.5万辆同比减少14.5%[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从零部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78][84] - 公司计划提升现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开发新产品[79]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并改善研发条件[82] - 公司计划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占有率[79] - 公司计划通过自动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84] - 公司计划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高层次人才[82] - 公司计划实施对外投资和并购重组活动[87] - 公司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风险[9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料汽车内燃机发动机[90] 生产和质量 - 公司0公里PPM值低至0.53,40多家客户0公里PPM值为0[46] - 年产2730万件精密冲裁件建设项目正在推进[80] - 新产品必须经过客户严格质量认证后方可批量供货[92] 原材料和价格压力 - 报告期内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影响采购成本[93] - 公司生产主要材料为碳素钢和合金钢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93] - 汽车零部件新产品供货后3-5年内存在年度价格下降惯例[91] - 公司主要产品年降影响金额相对较小对整体业绩无重大影响[91] - 整车企业要求零部件企业逐年适当下调供货价格[91]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同比增加25.98%至1003.04万元[27]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006.99万元[27] 股东结构和持股 - 董事长俞黎明持股62,50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董事兼总经理俞振寰持股3,98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郑晓敏持股37,50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董事兼财务总监陈常青持股30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独立董事倪军、吴锋、刘文华均持股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监事会主席胡安庆持股12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监事申颖娉持股9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监事于泽洋持股150,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董事会秘书焦康涛持股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9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俞黎明(董事长)和郑晓敏(董事、副总经理)[188] - 首次公开发行A股3672万股 总股本从11016万股增至14688万股[176][179][180]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由90.78%降至68.08%[17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25.00%[17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5.00%[17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3589户[181] - 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55%、25.53%和6.24%[184] - 主要限售股锁定期36个月 2024年11月16日解禁[187] 分红和利润分配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0,110,400.00元[7]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39%[7]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要求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5%[117] -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117] - 成熟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40%[117] - 成长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20%[117] - 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董事会过半数通过并提交股东大会[118]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19] - 公司确认分红标准明确且决策程序完备[121] 员工和薪酬 - 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566.59万元人民币[9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66.59万元[101]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017人[110]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38人[110] - 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1,355人[110]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75人[110] - 生产人员数量为896人,占总员工数66.1%[110] - 技术人员数量为239人,占总员工数17.6%[110] - 质量人员数量为154人,占总员工数11.4%[110]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48人,占总员工数10.9%[110] - 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857人,占总员工数63.2%[11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53,563小时[114]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1,815,857.47元[114]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经营业绩及岗位考评挂钩[122] 承诺和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未履行但及时履行说明不适用[140] - 关于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未履行但及时履行说明不适用[140] - 关于保障公司填补即期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的承诺未履行但及时履行说明不适用[140] - 控股股东及特定股东承诺锁定期36个月不转让或委托管理IPO前股份[141][142] - 控股股东及特定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IPO发行价[141][142] - 若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1][142] - 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42][143] - 公司制定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触发条件为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最近年度每股净资产[144] - 公司单年度回购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归母净利润20%且不低于2000万元[145] - 公司三年内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IPO募集资金净额40%[145]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现金分红30%[146]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税后薪酬20%[147] - 所有增持回购价格均不超过前一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110%[145][146][147] - 公司未履行稳定股价义务需公开说明原因并向股东道歉[148] - 控股股东未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时股份不得转让且公司可扣减其两年现金分红[148]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公司可扣减其两年薪酬[14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0] - 控股股东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末所持股份数量的25%[150]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50] - 大宗交易方式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50] - 协议转让方式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50] - 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减持数量价格及时间区间[150]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150]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将回购全部新股并在监管认定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155] - 控股股东承诺在监管认定后30个交易日内启动原限售股份回购事宜[15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表决时回避并杜绝资金占用行为[158][160] - 公司董事监事承诺通过投赞成票方式促使发行人履行回购承诺[157] - 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公司将依法赔偿[155] - 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违反承诺将提出补充替代承诺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0]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承诺关联交易遵循市场三公原则[158] 股东大会和公司会议 - 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3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13项议案[9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7月9日召开审议2项议案[96]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0月8日召开审议2项议案[96] - 报告期内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在首次公开发行前[96] 关联方和背景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郑晓敏于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担任黎明有限财务总监[98]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陈常青于2010年7月至2019年3月担任黎明有限财务总监[98] - 独立董事倪军现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100] - 独立董事倪军自2003年起担任环康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0] - 独立董事吴锋自2010年7月起担任浙江博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100] - 独立董事刘文华自2016年10月起担任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分所负责人[100] - 俞黎明在浙江自贸区黎明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99] - 郑晓敏在浙江自贸区黎明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监事[99] - 俞黎明在舟山市黎明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100] - 郑晓敏在舟山市黎明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担任监事[100] 审计和担保 - 公司聘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报酬80万元人民币[162]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酬为25万元人民币[162] - 公司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服务5年[162]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9,011,962.50元,占净资产比例0.70%[16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23,000,000元[166] - 公司无对外担保(不包括子公司)[166] 委托理财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45,000,000元,全部为银行理财产品且未到期[168] - 委托理财资金全部来源于募集资金[168] - 公司委托理财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45%-3.70%[17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废气处理设施布袋除尘器处理能力为53400立方米每小时[126] - 废气处理设施油雾处理器处理能力为137452立方米每小时[126] - 废水处理设施综合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7.5立方米每小时[126] - 磷皂化吸风废气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25000立方米每小时[126] - 废气排放颗粒物检测值低于20mg/m³(规定上限120mg/m³)[126] - 氮氧化物排放检测值0.019-0.048mg/m³(规定上限0.12mg/m³)[126] - 非甲烷总烃排放检测值1.51-4.99mg/m³(规定上限120mg/m³)[126] - 废水COD排放检测值43-498mg/L(规定上限500mg/L)[126] - 综合污水处理站年正常运行率95.64
浙江黎明(60304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5.2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06.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06%[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人民币/股,同比下降72.73%[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9元人民币/股,同比下降72.7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同比下降81.27个百分点[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5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580亿元下降14.0%[15] - 公司净利润为131.53百万元,同比下降63.4%[16] - 营业利润为143.27百万元,同比下降64.4%[16]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同比下降72.7%[1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003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867万元增长15.6%[15] -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69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30万元大幅下降70.0%[15] - 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79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34万元下降66.1%[15]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47.27百万元,同比增长55.4%[18] - 支付职工现金55.31百万元,同比增长8.2%[18]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6.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67百万元,同比下降2.0%[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1.79百万元,同比扩大80.5%[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3.15百万元,同比增长805.4%[1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35.50百万元,同比增长3.5%[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0.60百万元,同比增长235.6%[1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1.866亿元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2.206亿元,增幅18.2%[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452亿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1.751亿元,降幅28.6%[11]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445亿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1.368亿元,降幅5.3%[11]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067亿元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2.105亿元,增幅1.8%[11] - 短期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56万元大幅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1.055亿元,增幅126.7%[12] - 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12月31日的2.984亿元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3.115亿元,增幅4.4%[1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15.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2%[2]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8.48万元人民币,主要包含政府补助23.33万元人民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