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硕控股(08341)
icon
搜索文档
艾硕控股(08341)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18 09: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整体收益从1.147亿港元减少至9630万港元,同比下降16.0%[15] - 装修项目收益从3970万港元增至8270万港元,同比增长108.3%[15] - 翻新项目收益从7500万港元减少至1360万港元,同比下降81.9%[15] - 毛损为92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820万港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5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670万港元[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从1.065亿港元略减至1.055亿港元,下降1.0%[16] - 行政开支从2130万港元增至2310万港元,同比上升8.5%[19] - 股东纠纷产生专业费用约200万港元[19] 业务表现 - 报告期间提交投标总额约18.888亿港元[13] - 获授8个项目总额约6920万港元[1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 主要附属公司在香港从事房屋改善解决方案服务 包括新建商业楼宇和住宅建设的内部装修及现有商业楼宇的翻新和加改建工程[198] 流动性和财务状况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14.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0.9%(2017年:49.1百万港元)[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5.3%(2017年:10.6百万港元)[23]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3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5.2%(2017年:18.3百万港元)[23][27] - 资产负债比率达2.21倍,较2017年的0.08倍大幅上升[23] - 经营租赁承担总额3.147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2.116百万港元[28]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40.6百万港元,实际动用35.3百万港元[38] - 原计划用于收购物业的5.7百万港元中仅动用0.8百万港元[38] - 物业收购计划因股东纠纷延迟,0.8百万港元按金被没收[35] 公司治理 - 公司未任命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共同监督集团整体管理以避免职务重复[57] - 报告期内主席未在无执行董事列席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58]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董事会共举行15次会议,执行董事陈少忠出席12次(80%)[69] - 执行董事张琪出席4次会议(27%)[69] - 非执行董事罗永杰出席12次会议(80%)[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杜文财出席12次会议(80%)[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高国辉出席12次会议(80%)[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国珊出席11次会议(73%)[69] - 公司采用至少提前1日通知董事会会议的方式[68] - 董事会议事记录需在会后尽快发送全体董事审批[71] - 股东周年大会为公司与股东沟通的主要途径[73] - 吴宇豪于2017年6月9日辞任公司秘书 赵富强同日获委任[75] - 赵富强于2017年6月12日被罢免 杨志辉同日获委任公司秘书[75] - 无法确认吴宇豪和杨志辉是否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75] - 陈少忠确认为唯一参与持续专业发展的董事[80] - 薪酬委员会于2017财年成立 曾国珊任主席[82] - 提名委员会于2017财年成立 杜文财任主席[85] - 报告期间未举行薪酬委员会会议[84] - 报告期间未举行提名委员会会议[89]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三年期 可三个月通知终止[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 可一个月通知终止[91]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3月31日年度成立[93] - 报告期间未举行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98] - 股东需持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本方可要求召开股东大会[113] - 公司通过年度/中期/季度报告与股东沟通[107][110]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动[112] - 公司委任滙领企业融资有限公司进行独立检讨并提出内部监控改进建议以提升风险管理系统[118] - 公司于2017年设立遵循COSO框架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119]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委任外部专业人士执行更具成本效益[126]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 - 公司主席陈少忠拥有近22年楼宇及建筑业经验,专注于装修及翻新工程领域[45] - 首席项目经理区绍江拥有逾20年建筑业高级管理经验,其中7年于集团担任首席项目经理[46] - 业务发展及管理层张海威拥有10年以上业务发展及管理经验,曾担任大型公司运营总监[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振宇拥有逾14年会计、审计及税务经验,现为会计师事务所董事[48] - 财务总监赵富强拥有逾30年财务及会计经验,为多个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49] - 高级营业经理郑雅丽拥有逾20年楼宇及建筑业经验,负责制定内部及监管手册[52] - 工料测量经理张晓东拥有逾20年楼宇及建筑业经验,负责监督工料测量运营[53] - 公司秘书蔡美碧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获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54] 审计和风险管理 - 2018年核数服务总薪酬为500,000港元与2017年持平[105] - 2018年非核数服务薪酬为12,000港元(2017年:无)[105] - 董事会确认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99][101] - 公司拥有足够资源在可见将来继续经营[101] 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表现、保留盈利、营运资金需求及流动性状况[115][11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 2017年亦无派息[200]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34名,较2017年减少8.1%(2017年:37名)[33] - 公司总雇员人数为34人[184] - 男性雇员离职率为52.2%[184] - 女性雇员离职率为9.1%[184] - 所有完成3个月服务的员工一年内享有3天探亲假[155] - 公司遵守雇佣条例且报告年度无雇佣不合规事宜[155] - 公司对童工及强制劳工采取零容忍政策并通过身份证明文件核查年龄[166] - 按性别 雇佣类型 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数据见第38页[192] - 按性别 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离职率数据见第38页[192]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数据见第39页[192]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 每名雇员完成受训的平均时数数据见第39页[19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覆盖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香港业务[130]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6千克[144] - 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1千克[144] - 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量为1.3千克[144] - 汽油消耗量为23.5兆瓦时[150] - 柴油消耗量为12.9兆瓦时[150] - 电力消耗量为57.0兆瓦时[150] - 能源消耗总量为93.4兆瓦时[150] - 购买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50%以上[149] - 纸张废弃物处置产生的间接排放约占总排放量23.9%[149] - 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约占总排放量17.7%[149] - 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77.0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5.0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总能源消耗量为93.4兆瓦时[181] - 已购买电力消耗量为57.0兆瓦时[181] - 总耗水量为30.0立方米[181] - 因工作导致死亡事故率为0[185] - 因工作导致死亡的人数及比率数据见第38页[192] - 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数据见第39页[192] - 社区投资贡献金额为52,200港元[188] - 在社区参与专注范畴所动用的资源(如金钱或时间)数据见第39页[195] - 公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火灾、台风/暴雨、重大事故等应急演习[163] - 公司为高空作业提供脚手架/梯子及安全防护网等风险控制措施[161] - 安全主任每月对所有救生设备进行一次检查[163] - 公司对供应商及分包商认可名单进行年度评估[173] - 公司制定供应商筛选流程依据经验/声誉/安全表现/成本选择合格供应商[173] - 项目完工后需根据图纸/操作守则及合约规范对施工水平负责[169] - 公司对潜在危险活动(高空作业/电气安装等)进行风险评估[160] - 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目数据见第39页[195] 市场风险与经营挑战 - 香港装修及翻新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和市场份额损失[122] - 公司营业额主要来自非经常性项目导致未来业务量难以准确预测[122] - 固定价格合约中项目成本估算偏差可能导致利润低于预期[122] - 工程问题责任期为获得实际完工证书之日起12个月[122] - 应收账款或保证金收取困难可能对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5] - 分包商违反建筑法规可能导致罚款或补救措施影响运营[125] 停牌与复牌 - 股份自2017年6月12日起暂停买卖,需满足联交所复牌条件[41]
艾硕控股(08341)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18 09: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整体收益由180.4百万港元减少至114.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6.4%[15] - 装修项目收益由63.9百万港元减少至3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8%[15] - 翻新项目收益由116.5百万港元减少至7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5.7%[15] - 毛利由31.6百万港元减少至8.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4.1%[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3.7百万港元[20] - 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亏损8.3百万港元,而2016年同期为溢利12.7百万港元[121] - 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收入因项目延迟确认而减少34%[121] - 公司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累计亏损为436万港元,而2016年同期为盈利2237.9万港元[1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服务直接成本由148.8百万港元减少至106.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8.4%[16] - 行政开支由12.3百万港元增加至21.3百万港元,同比上升73.0%[19] - 行政开支增加主要由于坏账约3.4百万港元及法律专业费用约1.6百万港元[19] - 公司一次性非经常性上市开支约为8.7百万港元[1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装修及翻新服务(包括改建及加建)[1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香港新建商业楼宇及住宅发展项目提供装修工程,以及现有商业楼宇翻新工程[1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内获授6个新项目,总合约金额约114百万港元[14] - 期内提交投标总额约1448.8百万港元[14] - 公司管理层及员工持续忠诚奉献,董事会表示感谢[43] - 公司需解决股份缺少GEM上市规则第11.23(7)条要求的公开市场问题[44] - 公司需刊发所有尚未发布的财务业绩并处理审核保留意见[44] - 公司需向市场告知所有重大资料[44] - 公司需撤销或驳回清盘呈请及解除临时清盘人委任[44] - 公司计划安排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61][73] - 董事会确认集团拥有足够资源支持持续经营[99] - 公司报告期内获授七份新合约,总价值约148,770,830港元[125] - 公司于2017年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118] - 公司业务面临新竞争者门槛较低及价格竞争加剧的策略风险[121] - 公司作为承建商须遵守香港多项工程、安全及环保法规的合规风险[12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间派付股息(2016年:无股息)[184] - 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间发生多次人事变动,涉及多名董事委任及罢免[193]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12次会议,执行董事陈少忠和张晓东出席率分别为100%和92%[68] - 非执行董事张琪和罗永杰出席率分别为100%和83%[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子驄、柯浚文和梁家駒出席率分别为50%、50%和42%[68] - 公司秘书吴宇豪于2017年6月9日辞任,无法确认其是否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75]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会议通知至少提前7天发出[66] - 报告期内公司未举行任何股东周年大会[61][73]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多元化范畴[65] - 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64] - 报告期内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共举行1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4] - 执行董事陈少忠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已提供确认,其他董事无相关记录[78] - 薪酬委员会在报告期内成立但未举行会议[80][85]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成立但未举行会议[86][88]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财务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93]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三年初步任期,可续约至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90]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重选[90] - 公司采用与GEM上市规则5.48-5.67条同等严格的董事证券交易监管程序[79] - 陈少忠确认为唯一在报告期内遵守GEM上市规则交易准则的董事[79] - 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退任董事可重选连任[194]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三个月薪金终止[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97] 流动性和资本资源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49.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8百万港元增长115%[2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6百万港元增长10%[2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18.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百万港元增长815%[22][27] - 资产负债比率为0.08倍,较去年同期的0.2倍下降60%[25]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为40.6百万港元,实际动用14.5百万港元[39] - 用于发展承建业务的资金为10.0百万港元,占计划金额22.8百万港元的44%[39] - 收购香港物业计划5.7百万港元未动用[39] - 购买汽车支出1.2百万港元,完全按计划执行[39]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余额为4020.1万港元,其他储备为100万港元,可供股东分配储备总额为3684.1万港元[191]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经营租赁承担总额为5.263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2.116百万港元[28] - 公司委任汇领企业融资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独立检讨[117] - 风险管理系统旨在合理保证而非绝对避免重大失实陈述[116] - 内部监控机制包含信息流、保密安排及披露程序[117]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由外部专业人士执行[122] 人力资源和员工信息 - 公司雇员人数为37名,较去年同期的29名增长28%[34] - 执行董事陈少忠拥有22年楼宇建筑行业经验[46] - 首席项目经理区绍江拥有20年楼宇建筑行业高级管理经验,其中7年在本集团任职[47] - 财务总监赵富强拥有30年财务及会计经验[50] - 高级营业经理郑雅丽拥有20年楼宇建筑行业经验[50] - 工料测量经理张晓东拥有20年楼宇建筑行业经验[54] - 公司员工总数37人,男女比例为2.7:1[152] - 办公室女性员工10人占27%,男性员工16人占43%[152] - 地盘男性员工11人占30%,女性员工0人[152] - 30岁以下员工共7人,30-50岁员工共26人,50岁以上员工共4人[152] - 公司提供进修假期及应试假期作为员工发展鼓励[159]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待遇吸引雇员,并定期按市场标准调整薪酬[18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办公室用水总量为约50立方米[146] - 公司以LED灯具取代90%的传统灯具[146] - 公司设立地盘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安全监工、项目经理、执行董事等[153] - 公司制定地盘安全管理政策,涵盖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及废弃物处置控制[142][143] - 公司采用3R原则(重用、循环利用及减量)以减少废弃物产生[143] - 公司设置四个废弃物分类箱以妥善处置废弃物[143] - 发生1宗分包商员工轻微工伤事故[157] - 公司向慈善机构捐赠47000港元[172] - 公司无违反健康与安全法律及法规的不合规事件[158] - 公司无违反相关劳工法律及法规的不合規事宜[160] - 公司无发现涉及违反反贪腐法律及法规的案件[171] - 公司提供6个月至24个月的维修责任期[170] - 公司对分包商及供应商进行年度审核[164] - 公司通过核查身份证明文件严禁雇佣童工[160] - 公司已制定采购及付款政策管理供应链[164] - 公司已建立环境政策控制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及废物处理,详细披露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89] -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及分包商保持长期良好关系,年度内无重大纠纷[186] 股东沟通和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表现、盈利保留、资本需求及流动性状况等[113][114] - 股东可持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110] - 股东大会决议案均以投票方式表决并公布投票结果[106] - 公司通过年度/中期/季度报告及公告与股东保持沟通[105][108] - 股东大会通函需提前至少21天发送股东[103] 股权结构和董事权益 - 董事陈少忠直接持有76,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8%[198] - 陈少忠通过Acropolis Limited持股,其为该公司唯一董事兼股东[198] - 截至2017年3月31日,除披露外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股份或债权证权益[198] - 报告期内董事及其家属未持有公司股份或债权证权益[199] - 报告期内董事未获授予或行使任何股份认购权利[199] 上市和合规 - 公司自2017年1月起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股份代号:8341)[124] - 核数师国卫会计师事务所年度核数服务薪酬为500,000港元[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