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电讯(08337)

搜索文档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00:03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4]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446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3.6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1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营运亏损为56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1.8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6,3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492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对外收益2131千港元,分销业务对外收益74177千港元,总计76308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分别为388千港元和948千港元,总计1336千港元;合并除税前亏损5647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对外收益818千港元,分销业务对外收益74674千港元,总计75492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 - 300千港元和1210千港元,总计910千港元;合并除税前亏损7648千港元[34]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对外收益分别为45886千港元和38324千港元,中国内地分别为5538千港元和2279千港元,新加坡分别为24884千港元和34889千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552.1万港元,2022年约754.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4875亿股,与2022年相同[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763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9.2万港元增加约1.1%[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74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458.2万港元增加约0.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13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1万港元增加约46.8%[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3万港元减少约80.8%[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5万港元减少约86.9%[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69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40.6万港元减少约17.3%[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0,000港元减少约13.3%[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12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000港元增加约20.4%[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5,52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3,000港元减少约26.8%[90]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7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9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92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5.1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21.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2.5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2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03.4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5,294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6,024千港元有所下降[12]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25.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7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8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9.6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8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为75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8.2万港元[59]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35,25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0,993,000港元)[91]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31,06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6,426,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92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858,000港元)[92]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8倍,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6.3倍[92] 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35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千港元,2022年同期数据缺失[1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9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21千港元[14] 股息与税务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及2022年同期,公司均无香港利得税拨备;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2][44]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益为2,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8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分销业务收益为7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674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 - 分销业务收益为24,8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0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B - 分销业务收益为12,6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0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约为210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88000港元增加约1.7倍[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分销业务收益约437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53.6万港元增加约16.6%[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分公司GZDT分销业务收益约55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5万港元增加约1.5倍[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加坡分公司South Data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248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88.9万港元减少约28.7%[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提供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所得收益分别约为213.1万港元及7417.7万港元,分别约占集团该期收益的2.8%及97.2%[87] 其他收支及成本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41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 - 44千港元,财务成本 - 26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 - 6954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213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 - 335千港元,财务成本 - 30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 - 8406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6千港元,杂项收入5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 - 44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10千港元,杂项收入203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 - 33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利息26千港元,员工成本2192千港元,折旧1064千港元等[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利息30千港元,员工成本2263千港元,折旧1035千港元等[39] 资产购置与使用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约5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使用权资产增加约44.7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0.9万港元[49] 股本相关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5亿股,面值均为10万港元[62]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1.84875亿股,面值均为36975万港元[62] 每股亏损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因相关期间并无潜在摊薄普通股[47] 公平值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平值为27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千港元[67] 关联方交易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向关联方提供服务收入为185千港元,租赁物业费用为9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95千港元和249千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向关联方提供服务收入为380千港元,租赁物业费用为339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90千港元和498千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547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45千港元和17千港元[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1093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5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90千港元和34千港元[73]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集团租赁关联方物业月租总额为83000港元;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为30000港元[74] 履约保证金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000港元[74] - 于2023年6月30日,就银行向集团附属公司发出履约保证抵押的银行存款为2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200,000港元)[95] 资本承担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已订约但未于中期财务报告拨备的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也无[69] 等级转拨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一等级与第二等级之间无相互转拨,也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等级[67] 股份交易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15] 股权结构相关 - 李健诚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目为104,437,5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6.49%;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目为5,062,5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2.74%[105] - 彭国洲先生、黄建华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目均为1,5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均为0.81%[105] - New Everich和郭景華女士分别持有104,437,500股,占比56.49%[108] - 郭景華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5,062,500股,占比2.74%[108]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和白志峰先生分别持有16,500,000股,占比8.92%[108] 购股计划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计划期初和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18,487,500份[112] 关联公司相关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50%权益,其服务可能与集团服务竞争[116] - 盛华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直接全资拥有,主要从事RF - SIM等业务[117] - 李健诚先生、郭景华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9 08:36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46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3.6万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28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87.5万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5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545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2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52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57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497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763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492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对外收益2131千港元,分销业务74177千港元,总计7630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电讯服务818千港元,分销业务74674千港元,总计75492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133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10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合并除税前亏损564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648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对外收益45886千港元,中国内地5538千港元,新加坡2488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香港38324千港元,中国内地2279千港元,新加坡34889千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1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4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13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335千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0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219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263千港元[3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2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03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9.2万港元增加约1.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为74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458.2万港元增加约0.5%[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13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1万港元增加约46.8%[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为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3万港元减少约80.8%[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为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5万港元减少约86.9%[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69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40.6万港元减少约17.3%[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为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万港元减少约13.3%[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1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万港元增加约20.4%[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3万港元减少约26.8%[83]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7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9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92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5.1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21.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2.5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2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03.4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352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99.3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特定非流动资20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16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不可划转)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27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25.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7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8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9.6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1227.9万港元,超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789.6万港元等[4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8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为75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8.2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个月内为177.2万港元,超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27万港元等[48]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5亿股,面值均为10万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平值为27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万港元[50][51]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约352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099.3万港元)[8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94]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为2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销业务收益为7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674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 - 分销业务收益为248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0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B - 分销业务收益为126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04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C - 分销业务收益为11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97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D - 分销业务收益为88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935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约为2,10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倍[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43,77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6%[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5,5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倍[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加坡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为24,8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7%[69] 特定时间段收入及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85,000港元和380,000港元,租赁物业收入分别为90,000港元和339,000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分别为547,000港元和1,093,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17,000港元和35,000港元[57]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及4月1日至12月31日,物业月租总额分别为83,000港元及30,000港元[56] 保证金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履约保证金为200,000港元[58] - 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89] 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20名雇员,其中9名在香港、10名在中国、1名在新加坡[93] 股权相关情况 - 李健诚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5,062,500,占比2.74%[95] - 彭国洲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81%[95] - 黄建华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81%[95] - 李健诚先生于New Everich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00.00%[96] - New Everich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98] - 郭景华女士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配偶权益普通股数为5,062,500,占比2.74%[98]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6,500,000,占比8.92%[98] 购股权及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回顾期初及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数均为18,487,500份[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05] 关联方及附属公司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李健诚和郭景华[54] - 公司关联方包括广州盛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等[54]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有50%权益[107]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港通电讯有限公司取得香港及澳门RF - SIM知识产权的独家特许经营权[109]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0年5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女士为主席[111][113]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于回顾期内实施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12]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113] 公告刊载情况 - 本公告将自刊载之日起在联交所网站至少连刊7日,亦将在公司网站刊载[114]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5 00: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为316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6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2.2%[4]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内亏损269.9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 -2378千港元[23] - 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内亏损4669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 -4691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为316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635.6万港元减少约12.9%[3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为310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590.4万港元减少约13.6%[3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为6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5.2万港元增加约42.3%[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为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万港元减少约9.1%[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录得其他收入净额约2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8万港元增加约3.9倍[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36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22.7万港元减少约30.5%[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为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6万港元减少约12.5%[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3万港元减少约4.8%[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26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66.8万港元减少约42.2%[4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69.8万港元和466.8万港元[20][2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任何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股息[17]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电讯服务收益为113.1万港元,2022年为48.7万港元;2023年分销业务收益为3053.6万港元,2022年为3586.9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电讯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约47.2万港元增加约1.4倍至约111.9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141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813.1万港元减少约21.9%[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中国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24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2.3万港元增加约2.9倍[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约1711.5万港元减少约18.5%至约1395.3万港元[32] 其他财务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0万港元,2022年为11万港元;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为236万港元,2022年为48万港元[13] - 2023年财务成本为14万港元,2022年为16万港元[5]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10万港元,2022年为117.8万港元[1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98万港元,2022年为1502万港元[14] - 2023年存货成本为3023.9万港元,2022年为3533.5万港元[14] - 2023年牌照开支为25.1万港元,2022年为28.5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无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或有承前税务亏损抵销[16] - 2023年和2022年递延税项分别为60千港元和63千港元[18] - 2023年和2022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84,875,000股[21]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李健诚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4,437,500股普通股,占比56.49%,通过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5,062,500股,占比2.74%[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彭国洲先生和黄建华先生分别实益拥有公司1,500,000股普通股,各占比0.81%[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New Everich由李健诚先生及郭景华女士分别拥有54%及46%权益,李健诚先生视为拥有其全部权益[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New Everich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04,437,500股普通股,占比56.49%;郭景华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4,437,500股,占比56.49%,通过配偶权益持有5,062,500股,占比2.74%[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6,500,000股普通股,占比8.92%;白志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6,500,000股,占比8.92%[54] 购股及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授出或注销购股权计划下任何购股,购股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61] 企业管治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遵守所采纳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所载的交易必守标准[59] 业务竞争及关联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直通电讯有限公司可能与集团业务存在竞争,该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50%权益[62] - 盛华集团由李健诚先生直接全资拥有,主要从事RF - SIM产品研发生产销售、RF - SIM经营权授权及CA - SIM技术应用权转让[63]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港通电讯有限公司取得香港及澳门RF - SIM知识产权的独家特许经营权[65]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以外地区提供服务,盛华集团服务集中在中国应用RF - SIM知识产权[65] - 李健诚先生等人于2010年5月24日签立不竞争承诺契约,不参与与集团在港澳RF - SIM业务竞争的业务[6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0年5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为审阅公司报告并提供意见[66] - 审核委员会监督管理层对财务申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及监察[66] - 管理层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有关系统有效[66]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期内实施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6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女士为主席[6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业绩符合会计准则且披露充分[68]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0 08:33
财务表现 - 收益约为31,6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9%[37] - 本公司股東應佔虧損約為2,698,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2.2%[44] - 董事會不建議就本季度派付任何股息[5] - 本集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毛利約為643,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2.3%[39] 業務表現 - 電訊服務收益為1,131,000港元,分銷業務收益為30,536,000港元[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來自提供電訊服務的收益較去年同期約472,000港元增加約1.4倍至約1,119,000港元[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分銷業務產生的收益約為14,167,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約18,131,000港元減少約21.9%[27] - 廣州直通電訊有限公司的分銷業務所得收益約為2,416,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約623,000港元增加約2.9倍[29] 成本控制 - 員工成本為1,100,000港元[13]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為98,000港元[13] - 存貨成本為30,239,000港元[13] - 牌照開支為251,000港元[13] - 維修及保養費用為252,000港元[13] - 本集團已加強成本控制及延長分銷商的信貸期,並會保持警惕及積極應對不同的特殊情況[25] - 本集團正與服務供應商進行磋商,以進一步調低通話時間及流動數據的單位成本[25] 業務拓展 - 本集團正積極物色分銷商以開拓海外市場[25] - 本集團已於香港拓展其業務至分銷流動電話及電子產品[27] - 本集團完成收購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公司South Data Communication Pte. Ltd.[31] - 本集團與密卡思(香港)有限公司及智雲無界科技有限公司訂立合作協議,目標成為全球5G基建領域的主要解決方案提供商[34] - 本集團正不斷在相關電訊業務開拓合適商機/投資機遇[35] - 本集團將加快轉變業務發展模式,以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移動即服務為核心[36]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十五所載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57] - 董事已確認一直遵守本公司所採納的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操守守則[58] - 本公司已成立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審阅本公司的財務報告並監督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65][66][67]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个月的未經審核業绩已由審核委員會審閱,認為符合適用會計準則並已作出充分披露[67] 知識產權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是RF-SIM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以外市场的特许经营权持有人[62] - 盛華電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RF-SIM產品、RF-SIM經營權於香港及澳門以外市場的授權[63] - 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中港通電訊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及澳門RF-SIM知識產權的獨家特許經營權[64] - 李健誠先生、郭景華女士以及直通電訊有限公司(作為契約承諾人)已向本公司簽立不競爭承諾契約[64] 其他 - 匯兌收益淨額為236,000港元[12] - 本集團於回顧期間內並無進行涉及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的任何重大收購、出售或重大投資[48] -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股份[59] - 除披露者外,本公司董事或控股股東及彼等各自的聯繫人概無被視為於直接或間接與本集團業務競爭或可能競爭的業務中擁有權益[60][61]
直通电讯(0833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23:0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錄得收益約151,976,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年內虧損減少約13.3%至約12,317,000港元[44] - 本集團的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6.0%至約4,171,000港元[38]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為約40,993,000港元[48]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36,426,000港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5,858,000港元[50]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流動比率為6.3倍[50] 業務表現 - 提供電訊服務產生的收益較去年大幅減少約76.4%至約2,619,000港元[10] - 分銷業務(包括分銷流動電話、電子產品以及流動及數據充值電子券)收益增加約7.3%至約149,357,000港元[11] - 集團分銷業務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1.2%至約83,114,000港元[23] - 集團在新加坡的流動及數據充值分銷業務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6.2%至約54,103,000港元[28] - 集團在中國的流動及數據充值服務業務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已暫停[25] 未來發展 - 隨著香港放寬疫情防控措施及中港全面通關,預計旅遊業務將很快恢復正常[12][13] - 集團將以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移動即服務為核心,引進新技術,與旅遊、酒店、航空等行業建立合作[15] - 集團正在大灣區及東南亞等地區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15] - 集團對中長期業務發展抱持審慎樂觀態度[13][30] - 集團正積極物色分銷商以開拓海外市場,使海外用戶能以較低價格享用流動數據服務[21] - 集團正與服務供應商磋商以降低通話時間及流動數據的單位成本,從而調低預付產品的售價,提升競爭力[21] - 本集團正不斷在相關電訊業務開拓合適商機/投資機遇[34] - 本集團將加快轉變業務發展模式,促進集團各業務板塊與其它業務協同對接,創造新的協同效應[35] 風險管理 - 集團主要因產生以外幣計值的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及現金結餘的買賣交易而承受的貨幣風險[51]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並無任何衍生工具用作對沖匯率風險[51] - 集團經營所在市場及行業充斥著價格壓力、失去市場份額,以及增加推廣、市場營銷及贏取客戶開支等方面的競爭[73] - 公司依賴第三方電信服務供應商,如供應商服務質量或運營不善可能對公司業務和財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75,76] - 公司依賴信息技術系統,如系統受到干擾或速度變慢可能導致數據流失或操作中斷,公司持續投資以提升系統安全性和可用性[77] - 公司處理大量客戶數據和商業數據,面臨網絡安全威脅,如發生數據安全漏洞或網絡攻擊可能影響業務運營和聲譽[80] - 公司面臨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外匯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財務風險,定期評估並採取措施進行管理[81] - 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導致營商環境惡化,公司需密切關注經濟環境變化並調整業務計劃[82] - 公司依賴優秀的管理、銷售、技術等人才,主要員工離職可能對業務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83] 企業管治 - 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已根據本公司過往所公佈的擬定用途悉數動用[47] - 本集團已採納有效的財務政策,並將現金結餘存至銀行,以應付額外開支或投資[48] - 本集團致力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並採取有效措施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及節能減廢[62] - 公司致力於環境保護,要求供應商嚴格遵守環保法規,並鼓勵員工、客戶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環保和社會公益活動[85,86] - 公司與客戶、經銷商和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關係,重視員工發展並採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87,88,89,90] - 董事會負責監察公司的整體策略及發展,並監督內控政策、繼任計劃、風險管理、重大收購及評估財務表現等[155] - 公司委任足夠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備適當專業資格或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專長[159] - 公司每年檢討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確保其能夠向董事會提供獨立觀點及意見[160] - 董事會及提名委員會每年檢討確保獨立非執行董事提供獨立意見的機制[161] - 主席及行政總裁角色已區分[172] - 控股股東及公司簽訂不競爭承諾契約[173][174][175][176][177][178]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審核業績,認為業績符合適用會計準則並已作出充分披露[185] - 提名委員會已審閱董事會的架構、人數及成員多元化,並就董事的委任及重選提出建議[188,189,190] - 提名委員會認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李敏怡女士仍具備獨立性,可繼續履行其職責[191,192,193] - 公司已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並致力提升董事會及員工的性別多元化[194,195,196,197] 其他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有20名僱員[58] - 二零二二年的員工總薪酬(包括本集團已付或應付的董事薪酬)約為4,480,000港元[59] - 最大客戶及五大客戶應佔收益分別約佔集團收益35.6%及83.4%[95] - 自最大供應商及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約佔集團總採購額36.3%及77.4%[96] - 董事、其聯繫人或任何股東概無於集團五大客戶或五大供應商中擁有任何權益[97] - 集團遵守GEM上市規則第20章的披露規定[103] - 於2022年12月31日後及直至報告日期,概無發生重大事項[104] - 集團將於2023年5月15日至5月18日暫停辦理股東登記手續[106]
直通电讯(0833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4: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约为151,976,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1.1%[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佔虧损约为12,317,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3.3%[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均为6.66港仙,而2021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损均为7.68港仙[5]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7] - 2022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证券公平值储备(不可划转)变动净额为-1,153,000港元[7] - 2022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换算香港以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516,000港元[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36,426,000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1,034,000港元[8]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10] - 分销业务收入为149,357千港元,占总收入的98.3%[18] - 电信服务收入为2,61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7%[18] - 分销业务中有6家客户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10%以上,最高的为客户A的54,103千港元[19] - 集团的电信服务合约履约义务期限为一年或以下[19] - 集团的主要经营分部为电信服务和分销业务[22] - 分销业务分部的可呈报分部溢利为4,325千港元[24] - 电信服务分部的可呈报分部亏损为154千港元[24] 成本及费用 - 公司于2022年录得折旧费用2,197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6.9%[35] - 公司于2022年录得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虧损168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90.8%[35] - 公司于2022年录得贸易应收款项减值虧损599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524.0%[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经营租赁开支1,158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2.9%[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核数师薪酬1,121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3.6%[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存货成本144,543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5.3%[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牌照开支838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6.8%[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维修及保养费用971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9.4%[29] - 公司于2022年录得法律及专业费用823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39.8%[29] 政府补助 - 集团获得政府补助216千港元用于"保就业"计划[28] 风险管理 - 集团主要面临美元汇率风险,管理层会密切监察并于有需要时考虑对冲[80]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就银行履约保证抵押银行存款为200,000港元[81] 企业管治 - 本集团致力于在所有业务活动及营运中维持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及企业管治[1] - 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的交易必守标准[2] - 本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已充足有效[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季度和中期业绩、会计政策和实践、与外聘核数师的关系以及财务申报程序和内部监控的有效性[4]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作出充分披露[5]
直通电讯(0833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1 12: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21,788,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5.2%[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3,356,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扩大29.5%[4] - 第三季度收益为46,296,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2,976,000港元[5]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为3.14港仙,去年同期为1.64港仙[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降至121,788,000港元,同比下降5.2%[47] - 毛利降至1,059,000港元同比下降35.4%,主要因香港业务毛利率恶化[47] - 股东应占亏损13,356,000港元同比增长29.5%,主要因应收账款减值增加[51] - 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335.6万港元,同比扩大29.5%(2021年同期:1031.1万港元)[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至14,119,000港元,同比上升18.4%[5] - 销售成本120,729,000港元同比下降4.8%,与收益变动基本一致[4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14,119,000港元同比增长18.4%,含应收账款减值损失3,198,000港元[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存货成本达1.19033亿港元,同比增长1.5%(2021年同期:1.17244亿港元)[19] - 2022年前九个月短期租赁相关开支达977万港元,同比增长15.1%(2021年同期:849万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折旧费用为538万港元(其中使用权资产150万港元)[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销业务收入为120,698,000港元,占九个月总收益99.1%[12] - 电讯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1,090,000港元,同比减少88.5%[12] - 电讯服务收益大幅减少33.9%至约1,046,000港元[32] - 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减少13.6%至约60,670,000港元[34] - 中国移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从去年同期7,851,000港元降至零[37] - 中国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收益增长约2.7倍至8,107,000港元[38] - 新加坡移动及数据充值分销收益增长11.5%至51,921,000港元[40] - 电讯服务收益占比0.9%(1,090,000港元),分销业务收益占比99.1%(120,698,000港元)[4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移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从去年同期7,851,000港元降至零[37] - 中国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收益增长约2.7倍至8,107,000港元[38] - 新加坡移动及数据充值分销收益增长11.5%至51,921,000港元[40] - 新加坡分销渠道拥有超过1,000个销售点[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供应商磋商降低通话时间及移动数据单位成本[34] - 公司通过延长分销商信贷期加强成本控制[34] - 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暂停中国充值服务[37] - 公司正寻求直接从移动网络运营商购买充值服务[37] - 公司未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021年同期:无)[24] - 公司未就九个月期间建议派付任何股息[4] 其他财务数据 - 九个月期间汇兑亏损净额达71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1%[15]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证券产生未实现亏损1,071,000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稅前虧損中包含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319.8万港元[19] - 其他收入268,000港元同比增长9.3倍,主要来自政府工资补贴[48] - 其他亏损净额712,000港元同比增长2.6倍,主要因汇率变动损失[50] - 2022年前九个月汇兑储备恶化至负174.5万港元(2022年1月1日:负23.8万港元)[29] - 香港利得税率保持16.5%,但2022年前九个月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1]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69.2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53] - 银行质押存款200,000港元作为履约保证金[55][56] 公司股权结构 - 李健诚先生直接持有公司5,062,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74%[60] - 李健诚先生通过New Everich Holdings Limited间接控制公司104,437,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6.49%[60][64] - 彭国洲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81%[60] - 黄建华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81%[60] - 郭景华女士通过New Everich Holdings Limited间接控制公司104,437,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6.49%[64][65]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16,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8.92%[64] - 白志峰先生通过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间接控制公司16,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8.92%[64][6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4875亿股,与2021年同期持平[2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确认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7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未进行任何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73]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7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担任主席[81]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作充分披露[81] - 公司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财务运营及风险管理控制并定期检视相关系统[79] 关联交易与竞争关系 - 非执行董事李健诚及其配偶郭景华各持有50%权益的直通电讯有限公司可能与中国以外市场的RF-SIM业务存在竞争[75] - 李健诚曾直接全资拥有盛华电讯集团主要从事RF-SIM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特许经营权授权[76]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港通电讯拥有香港及澳门RF-SIM知识产权的独家特许经营权[78]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作为契约承诺人于2010年签署不竞争承诺契约避免与香港澳门RF-SIM业务竞争[78]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股份上限为18,487,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68] - 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涉及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68] - 向主要股东或其关联人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过5,000,000港元时需经股东大会批准[68] 累计亏损与储备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亏损增至6817.2万港元(2022年1月1日:5481.6万港元)[29]
直通电讯(0833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1 23: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7549.2万港元,同比下降11.7%[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754.5万港元,同比增加3.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754.3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728万港元扩大3.6%[13] - 公司总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85489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5492千港元,同比下降11.7%[33][35] - 公司合併除稅前虧損擴大至7648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7407千港元增加3.3%[33][35] - 2022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754.5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28万港元扩大3.6%[48] - 2022年第二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287.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58.8万港元收窄19.8%[4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754.5万港元,同比增长3.6%[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7549.2万港元,同比下降11.7%[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為2263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511千港元下降9.9%[41] - 存貨成本為73490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75660千港元下降2.9%[41] - 销售成本为7458.2万港元,同比下降11.9%[94]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840.6万港元,同比增长3.6%[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分销业务收入7467.4万港元,占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的98.9%[26] - 电讯服务收入2022年上半年仅81.8万港元,同比2021年867.7万港元暴跌90.6%[26] - 分銷業務收益為74674千港元,占總收益的98.9%[33] - 電訊服務收益大幅下降90.6%,从2021年上半年的8677千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818千港元[33][35] - 分銷業務分部溢利為1210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186千港元增长2.0%[33][35] - 电讯服务收益约788,000港元,同比下降0.8%[78] - 香港分销业务收益约37,536,000港元,同比下降19.7%[80] - 中国分销业务收益约2,250,000港元,同比上升62.6%[84] - 新加坡分销业务收益约34,889,000港元,同比上升21.6%[87] - 中国流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为零,去年同期为7,851,000港元[83] - 电讯服务收益为81.8万港元,占比1.1%;分销业务收益为7467.4万港元,占比98.9%[9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區收益下降19.4%,从2021年上半年的47535千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38324千港元[38] - 新加坡地區收益增長21.6%,从2021年上半年的28687千港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34889千港元[38] - 中國內地收益大幅下降75.4%,从2021年上半年的9267千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279千港元[38] 现金流和现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95亿港元降至1.57亿港元,减少46.7%[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310.5万港元,期末余额为1572.1万港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263.5万港元,同比2021年853.1万港元扩大48.2%[15] - 外汇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69.8万港元,直接影响期末现金余额[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底的2952.4万港元降至1572.1万港元,大幅减少46.7%[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572.1万港元(2021年末为2952.4万港元)[103]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692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贸易应收款项从2.40亿港元降至2.31亿港元[9] - 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358.1万港元增至1226.3万港元[9] - 流动负债从685.5万港元增至851.9万港元[9] - 净资产从5602.4万港元降至4752.7万港元[11] - 累计亏损从5481.6万港元扩大至6235.9万港元[11] - 汇兑储备从-238万港元恶化至-936万港元[11]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1年末5597.9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中4748.4万港元,减少15.2%[13] - 汇兑储备出现69.8万港元负向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3] - 公司累计亏损扩大至6235.9万港元,较期初5481.6万港元增长13.8%[13] - 使用权资产增加50.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4.5万港元增长47.5%[50] - 存货总额从2021年底的87.1万港元下降至82.3万港元,减少5.5%[52]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增至1964.2万港元,较2021年底的1845.8万港元上升6.4%[53] - 合约负债中的电讯服务预付款项增至33.6万港元,较2021年底的15.2万港元增长121%[59]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3个月的金额达2573万港元,占比75.7%[61] - 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平值从2021年12月的1,558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1,304千港元,降幅16.3%[66][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寻求直接从移动网络运营商购买充值服务以提高折扣率[83] - 公司通过合资公司布局全球5G基建行业[90] - 新加坡合作电商平台拥有超过1,000个销售点[87] - 公司已暂停中国充值服务并寻求新采购模式[83] - 公司正与供应商磋商降低通话及数据单位成本[80]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美元计值的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现金结余,因港元与美元挂钩,汇率变动风险不大,公司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104]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4.08港仙,去年同期为3.94港仙[5] - 其他收入为21.3万港元,同比增长10.2倍[94] - 其他亏损净额33.5万港元,同比增长196.5%[96] - 毛利为91万港元,同比增长9.0%[94] - 2022年上半年关联方交易总额:提供服务390千港元,租赁物业498千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1,124千港元,其中短期雇员福利1,090千港元,退休福利供款34千港元[75] - 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76] - 关联方物业租赁月租总额83,000港元,租期至2022年12月31日[76] - 公平值计量中第一等级估值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二等级使用可观察输入值,第三等级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65] - 第三等级公平值计量基于预期付款和贴现现金流确定[68] - 非以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异[69] - 公司无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70] - 资产质押中银行抵押存款为200,000港元,用于附属公司履约保证[105] - 或然负债涉及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已质押银行存款[106] - 员工总数20名(2021年末:21名),其中香港9名、中国10名、新加坡1名[111]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112] - 董事李健诚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4,437,500股普通股,占比56.49%[114] - 李健诚实益拥有5,062,500股普通股,占比2.74%[114] - 彭国洲实益拥有1,500,000股普通股,占比0.81%[114] - 黄建华实益拥有1,500,000股普通股,占比0.81%[114] - 主要股东New Everich Holdings Limited实益持有104,437,500股普通股,占比56.49%[118] - 股份合併后法定普通股数目由10,000,000,000股减少至500,000,000股,已发行普通股由3,697,500,000股减少至184,875,000股[63]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8,487,500股,占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2]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22]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关联人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的0.1%或总值超5,000,000港元[12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要约日联交所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的最高者[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未授出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24]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非执行董事李健诚及配偶郭景华各持50%权益,可能与中国以外市场业务构成竞争[129] - 盛华电讯由李健诚全资拥有,主要从事RF-SIM产品研发及港澳以外市场授权[13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拥有香港及澳门RF-SIM知识产权独家特许经营权[132] - 李健诚及关联方于2010年签署不竞争承诺契约,避免直接参与港澳地区竞争业务[132]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2年6月30日前六个月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13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李敏怡女士、陈学道先生及刘克钧先生[135] - 李敏怡女士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3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业绩[135] - 执行董事为彭国洲先生及李宏先生[136] - 非执行董事为李健诚先生、黄建华先生及胡铁君先生[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敏怡女士、陈学道先生及刘克钧先生[136] - 业绩发布日期为2022年8月9日[136]
直通电讯(0833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2 22: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3635.6万港元,同比下降0.4%[4] - 股东应占亏损为466.8万港元,同比增加26.4%[4] - 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466.8万港元(2021年:369.2万港元)[23][25] - 公司收益减少至约36,356,000港元,同比下降0.4%[4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4,668,000港元,同比增加26.4%[4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52港仙[7]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基于亏损466.8万港元及184,875,000股加权平均股数[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為522.7万港元,同比增加25.8%[5] - 存貨成本為3533.5万港元,同比增加11.1%[1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50.2万港元[18] - 销售成本约35,904,000港元,同比下降0.1%[4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5,227,000港元,同比增长25.8%,主要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至1,502,000港元[48] - 财务成本约16,000港元,同比下降11.1%[48] 各业务线表现 - 分銷業務收入為3586.9万港元,同比增長10.3%[15] - 電訊服務收入為48.7万港元,同比下降87.8%[15] - 公司电讯服务收益同比增长21.3%至47.2万港元(2021年:38.9万港元)[30] - 公司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1,813.1万港元同比减少6.3%(2021年:1,934.1万港元)[32] - 移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从去年同期约357万港元降至零港元[35] - 分销业务收益同比下降7.6%至62.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7.4万港元)[36] - 新加坡移动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同比增长36.8%至171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50.7万港元)[39] - 电讯服务收益占比1.3%为487,000港元,分销业务收益占比98.7%为35,869,000港元[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暂停中国移动充值服务[35] - 因客户拖欠款项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36] - 新加坡合作电商平台拥有超1000个销售点[39] - 与密卡思成立合资公司拓展5G基建业务[42][43] - 公司实施严格成本控制措施并降低通信单位成本[45] - 中国运营商降低套餐外流量资费影响充值需求[35] - 新冠疫情导致客户取消或减少电子产品采购[36] 其他财务数据 - 匯兌收益淨額為4.8万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6.2万港元[17] - 公司递延税项金额为6.3万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9]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适用香港利得税率为16.5%[20]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香港利得税拨备[2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4,875,000股(2021年同期相同)[25][26]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初5,602.4万港元下降至5,133.3万港元[27]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2年初5,481.6万港元扩大至5,948.4万港元[27] - 其他收入约11,000港元,同比增长10.0%[48]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69,200,000港元已全部动用[51] - 银行质押存款200,000港元作为履约保证金[53][54] 公司股权结构 - New Everich持有公司股份104,437,500股,占公司总股本56.49%[62][63] - 郭景华女士通过New Everich及配偶权益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09,500,000股,合计持股比例59.23%[62][63]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6,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8.92%[62][63] 公司治理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8,487,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10%[68]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参与者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68] - 向关联方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超0.1%股份或价值超5,000,000港元时需股东批准[68]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及郭景华各持50%权益,构成公司关联方[7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发生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73]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授出或注销任何购股权,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9]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71] - 审核委员会于2010年5月2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9]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截至2022年3月31日被确认有效[79]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79] 知识产权与特许经营权 - 直通電訊有限公司持有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以外市場的RF-SIM特許經營權[76] - 盛華集團由李健誠先生全資擁有並從事RF-SIM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76] - 中港通電訊有限公司取得香港及澳門RF-SIM知識產權的獨家特許經營權[77] - 直通電訊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以外地區提供RF-SIM服務[77] - 盛華集團服務集中在中國應用RF-SIM知識產權[77] - 集團僅在香港及澳門就RF-SIM特許經營權提供服務[77] - 李健誠等人於2010年5月24日簽署不競爭承諾契約[77]
直通电讯(0833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0 22: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150,271,000港元,同比下降29.7%[9] - 公司股东应占年内亏损为14,205,000港元,同比增加20.3倍[9] - 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68港仙[9] - 公司收益减少至150,271,000港元,同比下降29.7%[33] - 股东应占亏损增加至14,205,000港元,同比扩大20.3倍[44] - 可供分派予权益股东的储备总额为零港元,较2020年约5349.6万港元大幅减少[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减少至147,203,000港元,同比下降30.5%[35] - 毛利增加至3,068,000港元,同比增长62.0%[36] - 其他收入减少至199,000港元,同比下降75.1%[38] - 其他亏损净额74,000港元,对比去年其他收入净额36,405,000港元[3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至17,845,000港元,同比下降54.0%[40] - 财务成本减少至62,000港元,同比下降22.5%[41] - 所得税抵免494,000港元,对比去年所得税开支888,000港元[42] 电讯服务业务表现 - 电讯服务收益为11,096,000港元,同比下降69.4%[10] - 提供电讯服务的收益为3,182,000港元,同比下降27.3%[17] - 中国移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为7,851,000港元,同比下降75.4%[21] - 公司依赖第三方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提供电信服务[75] 分销业务表现 - 分销业务收益为139,175,000港元,同比下降21.6%[10] - 香港分销业务收益为93,607,000港元,同比下降9.8%[18] - 中国分销业务收益为2,682,000港元,同比下降42.1%[22] - 新加坡移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为42,886,000港元,同比下降37.9%[25] - 新加坡合作电商平台拥有超过1,000个销售点分銷渠道[25] 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分销业务收益为93,607,000港元,同比下降9.8%[18] - 中国移动及数据充值服务收益为7,851,000港元,同比下降75.4%[21] - 中国分销业务收益为2,682,000港元,同比下降42.1%[22] - 新加坡移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为42,886,000港元,同比下降37.9%[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供应商协商降低通话时间和移动数据单位成本以提升竞争力[18] - 公司通过合资公司布局全球5G基建行业并获取射频单元芯片解决方案[29] - 公司采纳更严谨信贷风险标准审核客户偿债能力[22] - 公司暂停中国充值服务并寻求直接向运营商采购以提高折扣率[21]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90] - 公司2020年度亦无派付股息[90] - 公司目前无外汇风险对冲政策[81]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可供分派溢利储备及现金需求等7项指标[193] 财务和流动性状况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已动用62,000,000港元,总额为69,200,000港元[49]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未动用余额约7,200,000港元作为计息存款存放于银行[50]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约55,979,000港元(2020年:约69,860,000港元)[51] - 流动资产净额约为51,355,000港元(2020年:约62,248,000港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524,000港元(2020年:约37,154,000港元)[53] - 流动比率8.5倍(2020年:13.6倍)[53] - 用于履约保证抵押的银行存款为200,000港元[55][56] - 无尚未偿还贷款或借贷,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51]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公司收益约42.6%[92] - 五大客户合计占公司收益约89.7%[92]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约43.2%[92]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公司总采购额约87.4%[92] 风险因素 - 因客户拖欠还款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2] - 公司客户数据存在网络安全威胁风险[8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银行存款主要以人民币及新加坡元计价[81] - 公司目前无外汇风险对冲政策[8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151] - 董事会2021年召开5次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56]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明确区分,分别由李健诚和彭国洲担任[1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担任主席[170] - 提名委员会基于专长及董事会多元化考量甄选董事候选人[175] - 薪酬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李敏怡女士担任主席[194] - 董事会确认截至2021年12月31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97] 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 - 李健诚先生通过New Everich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04,437,500股,占比56.49%[121] - 李健诚先生个人实益拥有公司股份5,062,500股,占比2.74%[121] - 彭国洲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500,000股,占比0.81%[121] - 黄建华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500,000股,占比0.81%[121] - New Everich Holdings Limited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分别持有54%和46%权益[121][122] - 郭景华女士被视为通过New Everich控制公司股份104,437,500股,占比56.49%[125]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6,500,000股,占比8.92%[125] - 白志峰先生通过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控制公司股份16,500,000股,占比8.92%[125]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有50%权益,存在潜在业务竞争关系[130] - 盛华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全资拥有,主要从事RF-SIM产品研发及销售业务[131] - 持续关连交易中,关联方提供服务金额约78万港元,关联方物业租金约99.6万港元[97] 购股权和股份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能发行的股份上限为18,487,500股,占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的10%[135]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涉及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35]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其关联人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时需股东批准[135]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要约日联交所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的最高者[138] - 2021年度公司未授出或注销任何购股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8] - 2021年度董事及其关联人未获得任何股份或债权证收购权利[139] - 2021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40] 合规和披露 - 公司确认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第20章的披露规定[101]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02] - 股东登记手续暂停期为2022年6月10日至6月15日[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通过年度独立性确认[107] - 公众持股量始终不低于已发行股本总数的25%[142] - 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薪酬约为107.5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薪酬约为1.5万港元[174] - 审核委员会认为2021年度经审核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作充分披露[173] 员工和薪酬信息 - 员工总数21名(2020年:23名),员工总薪酬约4,958,000港元(2020年:约4,632,000港元)[62] - 董事服务合约期限为三年,可经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9] - 2021年度未向董事支付加盟奖金或离职补偿[117] - 2021年度未向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支付加盟相关酬金[117] - 2021年度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0港元至1,000,000港元区间[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