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CH GLOBAL(08208)

搜索文档
WMCH Global(0820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1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563.7万新元,同比增长14.8%(从491.1万新元)[4] - 毛利为123.4万新元,同比增长58.8%(从77.7万新元)[4]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4.0万新元,同比改善49.3%(从86.7万新元)[4] - 期内亏损为44.0万新元,同比改善49.3%(从86.7万新元)[4]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8.5万新元,同比改善44.3%(从87.1万新元)[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6新元,同比改善50.0%(从0.12新元)[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40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867千新元亏损收窄49.2%[6] - 2025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85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871千新元亏损收窄44.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40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90万新元减少55.6%[45]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247千新元(2025年)和4,888千新元(2024年),亏损扩大7.3%[25]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0061新元(2025年)和0.00120新元(2024年),基于亏损440千新元和867千新元计算[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服务成本为440.3万新元,同比增长6.5%(从413.4万新元)[4] - 行政开支为175.9万新元,同比增长3.2%(从170.5万新元)[4] - 行政开支总额为1,759千新元(2025年)与1,705千新元(2024年),同比增长3.2%[22] - 研发开支为148千新元(2025年)对比125千新元(2024年),增长18.4%[2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8千新元(2025年)与97千新元(2024年),增长11.3%[22] - 法律及专业费用为143千新元(2025年)对比163千新元(2024年),减少12.3%[22] - 僱佣开支为994千新元(2025年)与966千新元(2024年),增长2.9%[22] - 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10万新元增加30万新元(7.3%)至2025年上半年的440万新元[40]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70.5万新元增加5.4万新元(0.6%)至2025年上半年的175.9万新元[42]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4万新元减少2.8万新元(82.4%)至2025年上半年的0.6万新元[43]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5万新元减少0.4万新元(4.2%)至2025年上半年的9.1万新元[41] - 员工成本总额为5,247千新元(2025年)与4,888千新元(2024年),增长7.3%[23] - 员工成本为520万新元(2024年:490万新元),同比增长6.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用收入为555.6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465.2万新元增长19.4%[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服务费用收入为8.1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25.9万新元下降68.7%[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63.7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491.1万新元增长14.8%[18] - 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90万新元增加70万新元(14.3%)至2025年上半年的560万新元[39] - PPVC项目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万新元增加140万新元至2025年上半年的340万新元[39] - 传统项目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90万新元减少60万新元至2025年上半年的230万新元[39]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93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382.5万新元增长28.9%[19] - 越南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70.7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2万新元下降32.8%[19] - 其他市场(印尼及马来西亚)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0新元,2024年同期为3.4万新元[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7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951千新元改善86.6%[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139千新元下降87.1%[7] - 资本开支为3.6万新元(2024年:2.8万新元),同比增长28.6%[46]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47千新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562千新元,降幅为12.0%[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88千新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04千新元,降幅为16.9%[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43千新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877千新元,增幅为4.9%[5]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2千新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39千新元,增幅为31.3%[5] - 应付董事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0千新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1千新元[5] - 公司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90千新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305千新元,降幅为17.4%[5] - 贸易应收款项净值从2,243千新元增至2,369千新元,增长5.6%[29]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88千新元增至295千新元,拨备覆盖率12.4%[29][31] - 0-30天账期应收款占比从29.8%提升至40.9%(669→970千新元)[31] - 61-90天账期应收款显著增加118%(336→736千新元)[31] - 合约资产净值从1,261千新元降至767千新元,减少39.2%[32] - 合约资产预期信贷拨备从515千新元降至494千新元[32] - 其他应收款项从197千新元增至284千新元,增长44.2%[29] - 预付款项从237千新元降至127千新元,减少46.4%[2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107.8万新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96.8万新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180天账龄的金额为51万新元(占94.4%)[33]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降至490万新元(2024年:530万新元),总权益降至360万新元(2024年:400万新元)[47]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5.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9.2%[47] - 银行及现金结余与短期存款为90万新元(2024年:110万新元)[47] - 流动负债减少至120万新元(2024年:130万新元)[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从727千新元增至763千新元,期内净增36千新元[28] - 累计折旧从652千新元增至691千新元,期内新增折旧39千新元[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无)[48]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2024年:无)[53] - 公司及董事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任何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的权益[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订立任何管理全部或绝大部分业务的合约[86]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87] - 公司确认在中期业绩公告日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89] - 公司企业管治除守则条文C.2.1及C.6.1外均完全遵守[94] - 公司秘书为外部服务机构而非雇员 已指派财务总监作为主要联络人[95] - 董事会主席黄盛先生兼任行政总裁 董事会认为该安排符合公司最佳利益[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关连交易金额为33,000新加坡元(2024年同期:110,000新加坡元)[80]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资料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且披露充分[98] 公司基本信息与上市状况 - 公司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股份代码为8208[2]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 - 业绩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 - 公司在联交所GEM上市[2] - GEM市场定位为具有较高投资风险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上市[2] - GEM上市公司证券可能承受较大市场波动风险[2] - 无法保证GEM买卖证券会有高流通量市场[2] - 公告资料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刊载[3] - 公司董事对公告资料共同及个别地承担全部责任[3] - 董事确认公告资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属准确完备且无误导[3] - 公司财务报表以新加坡元为功能货币,并以千新元为单位呈列[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为未经审核[11][12] - 公司于2019年11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9] - 公司主要从事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以及总体规划等专业服务[9]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9日[99] - 公告依据GEM上市规则提供公司资料[100] - 董事对公告资料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100] - 公告资料经合理查询确认真确完整无误导[100] - 公告将在GEM网站www.hkgem.com连续刊登至少7日[101] - 公告同时在公司网站www.tw-asia.com刊登[101] 股东结构与购股权计划 - 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383,73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3.3%[60][62] - 黄盛先生通过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55%权益,对应211,054,800股[59][62] - 廖玉梅女士通过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20%权益,对应76,747,200股[59][62] - 林仅强先生通过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17.5%权益,对应67,153,800股[59][62] - 王金发先生通过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7.5%权益,对应28,780,200股[59][62] - Tan Seow Hong女士作为黄盛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384,444,000股权益,占已发行股本53.4%[60][62] - 公司主要股东组别包括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及四位自然人董事[62]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盛先生、廖玉梅女士、林仅强先生及王金发先生[9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廷辉博士、龙籍辉先生及吴成坚先生[99]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期权数量为60,000,000份[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且无未行使购股权[64]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授予日联交所收盘价[67]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60,000,000股[70] - 单个参与者12个月内通过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71]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购股权时,12个月内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不超过5,000,000港元[76] - 购股权行使期限自授予日起不超过十年[7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自采纳日期起算[79] - 购股权承授人需在接纳要约时支付1.00港元[69] - 公司获悉内幕消息后至公布前不得授予购股权[77] - 年度业绩刊发前60天内或季度/半年度业绩刊发前30天内不得向董事授予购股权[82] - 公司上市不足五个营业日时,发行价将用作上市前任何营业日的收市价[68] - 公司无优先购买权规定 无须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售新股份[91] 其他财务数据 - 换算国外业务产生汇兑亏损4.5万新元(去年同期为0.4万新元)[4]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总计91千新元(2025年)与95千新元(2024年),其中政府补贴为10千新元(2025年)和17千新元(2024年)[20]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720,000千股(2025年及2024年),无变化[26]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零[44] - 雇员总数增加至165名(2024年:143名),同比增长15.4%[5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共同审阅中期财务资料[98]
WMCH Global(0820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7 10:05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謹訂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星期二 )召開董事會會議,藉以( 其中包括 )考慮及批准 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及 刊發,及考慮派發股息之建議( 如有 )。 承董事會命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 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主席兼執行董事 黃盛 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208) 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黃盛先生、廖玉梅女士、林僅強先生及王金發 先生,及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陳廷輝博士、龍籍輝先生及吳成堅先生。 本公告乃根據GEM上市規則而提供有關本公司的資料,本公司的董事願 ...
WMCH Global(0820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
2025-08-04 04:4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2025年7月31日 截至月份: | | --- | | 新提交 | | 狀態: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208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 ...
WMCH Global(0820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9: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收益约1180万新元,较2023财年约1100万新元增加约80万新元或7.3%[8] - 公司2024财年毛利约380万新元,较2023财年约250万新元增加约130万新元或52.0%[8] - 年度业绩转亏为盈,实现溢利300,000新元(对比去年亏损100,000新元)[2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服务成本减少600,000新元(7.0%)至8,000,000新元[15] - 其他收入减少294,000新元(43.0%)至389,000新元[18] - 行政开支增加200,000新元(6.1%)至3,500,000新元[19] - 融资成本减少19,000新元(37.3%)至32,000新元[21] - 员工成本为960万新元,较2023年1000万新元下降4%[35] 业务线表现 - 收益增长主要由于传统项目入账约420万新元,较2023财年约340万新元增加约80万新元[14] - PPVC项目收益减少10万新元,从2023财年约720万新元降至2024财年约710万新元[14] 地区运营表现 - 公司主要在新加坡及越南提供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及相关服务[12] - 新加坡现有办事处区域租金急涨,公司扩大现有办公面积[37] - 越南岘港新办事处及胡志明市监督团队计划因经济放缓推迟[37] - 净额约50万港元用于扩大新加坡运营,租赁额外办公单位[37] - 净额约10万港元用于扩大香港运营,因经济不明朗延迟增聘[37]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公司业务面临高通胀、加息及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挑战[8] - 公司运营受市场激烈竞争、客户预算紧缩及物料与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8] - 公司未来将实施严格成本控制并寻求新商机以提升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8][13] - 公司加强信息技术,订购更多软件许可以满足监管要求[37] 环境绩效数据 - 公司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同比下降8.28%至75.74吨(2023年:82.58吨)[63] - 新加坡办公室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增长10.55%至30.59吨(2023年:27.67吨)[63] - 越南办公室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7.77%至45.15吨(2023年:54.91吨)[63] - 新加坡员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增长13.51%至0.42吨(2023年:0.37吨)[63] - 越南员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2.89%至0.51吨(2023年:0.76吨)[63] - 新加坡办公室纸张用量同比下降39.5%至109,231张(约0.07吨)[70] - 越南办公室纸张用量同比上升101.47%至137克(约0.00吨)[70] - 新加坡办事处电力消耗74,242.80千瓦时,同比增长11.84%[75] - 越南办事处电力消耗68,488.00千瓦时,同比增长13.87%[75] - 公司总电力消耗142,730.80千瓦时,同比增长12.81%[75] - 新加坡员工电力密度1,031.15千瓦时/员工,同比增长16.50%[75] - 越南员工电力密度769.53千瓦时/员工,同比下降7.88%[75] - 新加坡用水量267.60立方米,同比增长11.06%[79] - 新加坡员工用水密度3.57立方米/员工,同比增长15.69%[79] - 公司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5.7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去年82.58吨下降8.28%[10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雇员0.4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去年0.56吨下降16.07%[106] 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 - 公司目标通过节能措施将下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3%[66] - 公司计划将整体用电量降低2%至3%[77] - 公司计划将整体用水量减少1%至2%[81] - 公司计划通过各项举措将集团整体用纸减少2%至3%[8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减少1-2%[107] - 公司管理团队将工作活动分类为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以评估环境影响[56] - 公司识别环境层面重要性并遵守新加坡和越南相关环境法律法规[56] - 2024年报告期间未发生任何环境法规违规或警告通知[72] 人力资源数据 - 公司雇员总数161名,较2023年143名增长12.6%[35] - 按性别划分雇员人数:男性130名,女性31名(2024年)[112] - 按雇佣类别划分:全职160名,兼职1名(2024年)[113] - 按员工类别划分:管理人员73名,操作人员70名,一般职员5名(2024年)[115] - 按年龄划分雇员人数:30岁以下47名,31-40岁26名,41-50岁49名,51-60岁53名,61岁以上15名(2024年)[117] - 按地理区域划分:新加坡72名,越南89名(2024年)[118] - 雇员总流失率48名(2024年)[119] - 按性别流失率:男性24.4%,女性16.2%(2024年)[120] - 按地理区域流失率:新加坡30.1%,越南16.0%(2024年)[123] - 公司总雇员人数161名(全职160名,兼职1名)[111] 员工培训和发展 - 2024年公司34.78%员工接受内部培训平均每人完成2.14小时培训[133][134] - 2024年公司91.30%员工接受外部培训平均每人完成12.60小时培训[133][134] - 2024年男性员工接受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比例分别为80.36%和82.99%[133] - 2024年女性员工接受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9.64%和17.01%[133] - 2024年管理人员接受外部培训平均每人完成33.40小时培训[134] - 2024年操作人员接受外部培训平均每人完成25.91小时培训[134] 健康与安全绩效 - 公司过去三年及2024年报告期间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人数为零[131] - 2024年报告期间工伤损失天数为零且无任何健康或安全相关索赔或纠纷[131] 供应链和采购管理 - 公司2024年聘用19名主要供应商且全部采购来自当地供应商或代理[138] - 公司采购集中于一般办公文具用品及IT软硬件且优先选择当地供应商[138] - 采购流程要求获取2至3家供应商报价进行比较[139] - 采购决策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并实施零容忍童工或强迫劳动政策[139] 质量与合规管理 - 2024年报告期间未收到服务质量投诉或索赔[142] - 2021年发生第三方专利侵权事件但未获妥善回应[143] - 公司持有ISO 9001:2015及ISO 14001:2015等多项认证[144] - 2023年就专利侵权事件寻求第二份法律意见并聘请私人调查员[145] - 2024年报告期间未发生隐私违规案件或投诉[146] - 反腐败政策要求员工签署保密协议并禁止任何形式贿赂[147][149] - 2024年报告期间未报告任何贿赂或贪污案件[149] - 设立举报机制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接收贿赂相关问题报告[149] 企业社会责任和捐赠 - 公司向Run for Heart活动捐助约46,476港元[150] - 公司向Assisi Hospice活动提供10,000新元赞助[150] - 公司向马来西亚国庆日活动赞助约11,185港元[150] - 公司向Memorial Blood Centers捐赠约25,066港元[150] - 公司向河内建筑大学学生提供约6,197港元赞助[15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64] - 公司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 - 公司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确认为独立身份[166] - 公司董事证券交易遵守GEM上市规则规定准则[157] - 公司企业管治除第C.2.1条外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56] - 董事会女性代表比例为14%[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主席举行1次独立会议[196] 董事会和委员会活动 - 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度举行了5次会议[178] - 薪酬委员会在2024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181] - 提名委员会年度举行1次会议[185] - 董事黄盛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192] - 董事廖玉梅出席董事会会议3/4次[192] - 审计委员会年度召开5次会议[192] - 薪酬委员会年度召开1次会议[192] - 董事陈廷辉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5/5次[192] - 董事龙籍辉出席所有委员会会议100%[192]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执行董事黄盛先生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 执行董事廖玉梅女士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 执行董事林仅强先生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 执行董事王金发先生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 非执行董事李龙光先生(已辞任)参与B类培训[1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廷辉博士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龙籍辉先生参与A类和B类培训[174] 财务和资本管理 - 总资产降至5,300,000新元,总权益增至4,000,000新元[23] - 资产负债比率大幅改善至5.5%(对比去年33.5%)[23] - 资本开支110,000新元(对比去年16,000新元)[25]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1,100,000港元,截至2024年末未动用金额4.6百万港元[33] - 股息政策规定年度股息约为股东应占纯利的10%[179] - 外部核数师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120千新元[190]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6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8.33%[35] 风险管理框架 - 公司设定四个风险类别包括策略风险、财务风险、营运风险及法律风险[199] - 公司通过定性量化分析按可能性及影响严重程度列出风险优先级[199] - 风险处理方式包括暂停业务消除风险/监控措施减低风险/外判或保险转移风险/接受较低风险[199] - 公司通过调整风险管理措施跟进缺失并向董事汇报重大事宜[199] - 管理层与分部负责人协调评估风险可能性及提供处理计划[200] - 管理层监控风险管理进度并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报告[200]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 公司识别到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员工中暑风险增加、流失率上升及工伤增加[96] - 公司预计工作环境降温需求增加将导致电力需求和运营成本上升[96] - 公司面临地方政府可能执行更严格碳减排政策的风险,可能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和潜在诉讼[98] - 公司面临未能升级高效可持续技术的风险,可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跌[99] - 公司识别到客户对供应商碳排放管理要求趋严,非低碳产品可能导致需求下降[99] - 公司认为气候资料披露表现欠佳可能导致声誉受损、股价下跌或融资困难[99] - 公司采用棕色情景(全球升温3°C以上)和绿松色情景(全球升温1.5-2°C)进行气候风险评估[102] - 公司运营活动未产生范围1直接排放,仅报告范围2间接排放[105] ESG管理和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38] - 2023年报告期间作为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绩效基准年[44] - 公司在新加坡和越南的附属公司为主要运营和活动范围[50]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的重要性[48] - 公司记录、计算和披露量化数据并与过往表现进行比较[48] - 公司排放量/能源消耗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与数据表一并披露[48] - 公司关键环境及社会绩效指标、数据收集与验证方法与过往报告期一致[48]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集团及联交所网站、电邮等渠道与股东/投资者沟通[51] - 公司通过直接与管理层会面、电邮、年度评估、员工活动等与雇员沟通[51]
WMCH Global(082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03
报告年度 - 报告年度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1,020千新元,2023年为11,792千新元[4] - 2024年服务成本为8,569千新元,2023年为8,037千新元[4] - 2024年毛利为2,451千新元,2023年为3,755千新元[4] - 2024年行政开支为3,315千新元,2023年为3,487千新元[4]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128千新元,2023年为 - 263千新元[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7千新元,2023年为71千新元[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4千新元,2023年溢利为347千新元[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24千新元,2023年溢利为347千新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2新加坡仙,2023年每股盈利为0.05新加坡仙[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5千新元,2023年为10千新元[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43千新元,2023年为2264千新元[5]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88千新元,2023年为1738千新元[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78千新元,2023年为924千新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284千新元,2023年为1423千新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808千新元,2023年为3030千新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8千新元,2023年为747千新元[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047千新元,2023年为3721千新元[5] - 2024年股本为1257千新元,2023年为1257千新元[5] - 2024年储备为2790千新元,2023年为2464千新元[5]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分别为389千新元和683千新元[20]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962.6万新元,2023年为995.9万新元[2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折旧为6.1万新元,2023年为5.1万新元[2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4万新元,2023年为10.6万新元[21] - 2024年研发开支为54万新元,2023年为46.9万新元[2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4.7万新元,2023年亏损12.4万新元[2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53.8万新元,2023年为212.3万新元[2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计2243千新元,2023年为2052千新元[2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078千新元,2023年为924千新元[2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90日为94千新元,91至180日为0千新元,超过180日为51千新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0千新元、7千新元、46千新元[27]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约1100万新元增加约800,000新元或7.3%至2024年约1180万新元[40] - 服务成本从2023年约860万新元减少约600,000新元或7.0%至2024年约800万新元[41] - 毛利从2023年约250万新元增加约130万新元或52.0%至2024年约380万新元[4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68.3万新元减少约29.4万新元或43.0%至2024年约38.9万新元[4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330万新元增加约200,000新元或6.1%至2024年约350万新元[44] - 银行借款利息开支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5.1万新元减少约1.9万新元或37.3%至2024年约3.2万新元[45] - 2024年溢利约为30万新元,2023年亏损约为10万新元[46]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1万新元,2023年为1.6万新元[48] - 2024年总资产减至约530万新元,总权益增至约400万新元[49] - 2024年资产负债率约为5.5%,2023年为33.5%[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61名雇员,2023年为143名;2024年度员工成本约960万新元,2023年为1000万新元[58]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本),对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9]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其修订本,预计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历史成本基于交换商品及服务时所给予代价的公平值[11][12] - 公平值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取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综合财务报表中计量及披露的公平值按此基准确定[13] - 公平值计量根据输入数据可观察程度及重要性分为第一级、第二级或第三级[1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活动为提供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收益按服务性质划分[15] - 2024年咨询服务费用为10,109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1,683千新元,总计11,792千新元[15] - 2023年咨询服务费用为10,653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367千新元,总计11,020千新元[1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分别为21,366千新元和16,043千新元[16] - 2024年和2023年预期一年内履行的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分别为10,174千新元和8,773千新元[16] - 2024年和2023年新加坡地区收益分别为9,353千新元和8,556千新元[18] - 2024年和2023年越南地区收益分别为2,375千新元和2,246千新元[18]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地区收益分别为64千新元和218千新元[18] - 2024年和2023年新加坡非流动资产分别为93千新元和1,434千新元[19] - 2024年和2023年越南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64千新元和4千新元[19] - 2024年和2023年客户A贡献收益分别为1,944千新元和1,518千新元[19] - 2024年客户B贡献收益为1,429千新元,2023年不适用[19] 税务相关 - 新加坡、越南及香港附属公司适用税率分别为17%、20%及16.5%,两个年度无应课税溢利或已被抵销,未计提所得税[22] 股息相关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向普通股股东派发或建议派付股息[23] 联营公司出售相关 - 公司曾持有意达专业服务有限公司40%股权,于2024年12月18日完成出售[30] - 2024年1月1日起至出售日期止期间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及换算联营公司财务资料产生的汇兑差额分别为零及零[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综合损益内确认的出售联营公司收益为1港元[31] - 就出售意达确认的因出售联营公司而将汇兑储备拨入损益为零[3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一间联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为零[31] - 集团曾持有意达专业服务有限公司40%股权,于2024年12月18日完成出售全部40%股权[34] - 公司及核数师无法查阅意达的账簿及记录,无法接触意达管理层及核数师[32][36] - 核数师无法获取充足适当审计凭证,以确认集团2024年1月1日起至出售日期止期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及汇兑差额[32][36] - 核数师无法获取充足适当审计凭证,以确认集团出售日期及2023年12月31日联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32][36] - 核数师无法获取充足适当审计凭证,以确认出售联营公司的收益[32][36] - 核数师无法确定是否需对相关金额及综合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可能对集团损益、资产净值等产生重大影响[32][36][37] 审计意见相关 - 公司核数师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具保留审计意见[37] 业务经营相关 - 集团在新加坡土木及结构工程市场经营逾18年,2009年开始在越南提供相关咨询服务[33] - 集团通常向客户提供0至30日的信贷期[26] 资金募集及使用相关 - 公司按每股0.40港元价格发售4500万股公开发售股份及1.05亿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110万港元(约370万新元)[56] - 扩大新加坡营运经修订分配0.9百万港元,占比5.6%,已动用0.5百万港元,未动用0.4百万港元[56] - 扩大越南营运经修订分配1.0百万港元,占比6.2%,已动用0.6百万港元,未动用0.4百万港元[56] - 在香港设立支援办公室经修订分配1.0百万港元,占比6.2%,已动用0.1百万港元,未动用0.9百万港元[56] - 增强资讯科技系统经修订分配0.8百万港元,占比5.0%,已动用0.3百万港元,未动用0.5百万港元[56] - 通过进一步投资研发提高PPVC专门技术经修订分配5.5百万港元,占比34.2%,已动用3.3百万港元,未动用2.2百万港元[56] - 销售及营销经修订分配0.5百万港元,占比3.1%,已动用0.5百万港元[56] - 奖学金经修订分配0.2百万港元,占比1.2%,未动用0.2百万港元[56] - 营运资金经修订分配6.2百万港元,占比38.5%,已动用6.2百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500,000港元用于扩大新加坡营运[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00,000港元用于扩大香港营运[59] 购股权计划相关 - 截至年报日期,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共60,000,000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8.33%[60] - 自2019年11月6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概无授出购股权,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亦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60] 企业管治相关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守则条文[61]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黄盛先生,董事会认为其兼任两职符合集团最佳利益[62] - 董事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已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公司不知悉有关雇员未遵守情况[63] 证券交易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期后事项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进行任何重大期后事项[65] 审核委员会意见相关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适当及有效[66] 股份过户登记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0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8] - 为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6月9日下午4时30分交回[68] 业绩公告及年报相关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可在相关网站查阅[69] 公告日期及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72]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黄盛、廖玉梅、林仅强及王金发[72]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廷辉、龙籍辉及吴成坚[72] 公告刊登相关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在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74]
WMCH Global(082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9 13: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毛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91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552千新元[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77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28千新元[7] - 2024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用收益为4652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431千新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服务费用收益为259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21千新元[20]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91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552千新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4911千新元,2023年为4552千新元,其中新加坡收益3825千新元(2023年3696千新元),越南收益1052千新元(2023年836千新元),其他地区收益34千新元(2023年20千新元)[21] - 集团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4600000新元增加约300000新元或6.5%至2024年上半年约4900000新元[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67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794千新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67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794千新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87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791千新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867千新元,2023年为794千新元[3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867000新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20000000股计算,与每股摊薄亏损相同,2023年对应亏损约794000新元[35] - 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为900000新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为800000新元[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5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千新元[9]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279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2千新元[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96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8千新元[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41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23千新元[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50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21千新元[10] - 2024年6月30日期末总权益为 -347千新元,2023年6月30日为 -296千新元[12]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650千新元,累计折旧625千新元,账面价值25千新元[38]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成本1550千新元,累计折旧271千新元,账面价值1279千新元,公司拟出售该物业,代价1485000新元[3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2354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64千新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2111千新元(2023年2123千新元)等[41]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0至30日账龄,2024年6月30日为1011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5千新元[43] - 合约资产2024年6月30日为1036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940千新元[4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870千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4千新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降至约530万新元(2023年约590万新元),总权益降至约290万新元(2023年约370万新元)[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降至约380万新元(2023年约450万新元),流动负债增至约170万新元(2023年约140万新元)[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以及短期银行存款约为90万新元(2023年170万新元)[6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15.8%(2023年9.4%)[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95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 -1140千新元[1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26千新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782千新元[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千新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 -137千新元[1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838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 -495千新元[13] - 2024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8千新元,2023年初为2166千新元[1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6千新元,2023年末为1680千新元[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支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千新元,粗金收入无(2023年12千新元),政府补贴17千新元(2023年70千新元),汇兑亏损2千新元(2023年收益1千新元),出售物业等收益无(2023年490千新元),其他收入或亏损78千新元(2023年83千新元)[24]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659000新元减少约564000新元或85.6%至2024年上半年约95000新元[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1705千新元,2023年为1846千新元,其中核数师薪酬均为59千新元,折旧均为25千新元,使用权资产折旧97千新元(2023年54千新元)等[26]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经扣除员工成本4888千新元(2023年5024千新元)和其他项目后得出,员工成本中薪金等4372千新元(2023年4298千新元),退休计划供款516千新元(2023年726千新元)[30] - 集团服务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4124000新元增加约10000新元或0.2%至2024年上半年约4134000新元[56]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800000新元减少约100000新元或0.6%至2024年上半年约1700000新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2.8万新元(2023年1.6万新元)[6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3名雇员(2023年150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员工成本约为490万新元(2023年500万新元)[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与股本 - 董事会未就2024年上半年宣派股息,2023年也无[34] - 公司法定股本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股,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金额均为50000千港元[50] -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72000000股,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金额均为7200千港元[50]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无)[65] 股权结构与股东权益 - 2024年6月30日黄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67212亿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为51.0%,个人权益持有70.8万股,持股百分比为0.1%[75] - 2024年6月30日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3.67212亿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为51.0%,Tan Seow Hong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6792亿股,持股百分比为51.1%[79] - 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51.0%的已发行股本,黄先生、廖女士、林先生及王先生分别拥有其55%、20%、17.5%及7.5%权益[81] 购股计划相关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6,000,000份[85]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后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60,000,000股)[96] - 要约日期届满的12个月内,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后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 [98]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权,若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超5,000,000港元,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投票批准[100] - 公司获悉内幕消息后至消息公布前不得授出购股权,特定业绩公告相关期间也有限制[102] - 承授人行使购股权的期间不得超授出日期起计十年[104] - 购股计划从采纳日期起计十年内有效,或由股东在股东大会提早终止[106] 关联交易与业务协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根据GEM上市规则第20章订立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金额为110,000新元(2023年:无)[107] - 集团于2024年4月30日订立临时协议,出售投资物业,代价为1,485,000新元,预计交易将在2024年8月21日或之前完成[107] - 买方由廖先生拥有约30%权益,由Low Yuen Theng女士拥有约25%权益,廖先生的三个子女各自分别拥有约15%权益[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订立任何关联方交易(2023年:无)[107] - 公司邀请意达控股股东考虑按市价回购公司在意达中40%股权[12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中期报告已根据GEM上市规则规定编制并已作出充分披露[1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公司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之间概无订立重大合约[11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4]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守则条文[121] - 黄盛先生为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由其兼任两职可实现有效管理及业务发展,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23]
WMCH Global(082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13: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毛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91.1万新元,2023年同期为455.2万新元[2] - 期内毛利为77.7万新元,2023年同期为42.8万新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91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552千新元,同比增长7.9%[11] - 公司收益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60万新元增加约30万新元或6.5%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90万新元[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亏损情况 - 期内亏损为86.7万新元,2023年同期为79.4万新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2新加坡仙,2023年同期为0.11新加坡仙[2] - 2024年6月30日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87.1万新元,2023年同期为79.1万新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888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5024千新元,同比下降2.7%[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867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794千新元,同比增长9.2%[1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为90万新元,2023年同期约为80万新元[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0.3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3.8万新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79.7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5.3万新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4.1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2.3万新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5.6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3万新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5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2.1万新元[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于2024年6月30日为650千新元,累计折旧为625千新元,账面价值为25千新元[20] - 2024年1月1日和6月30日投资物业成本为1550千新元,6月30日累计折旧271千新元,账面价值1279千新元[2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111千新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040千新元,较2023年末的2052千新元略有下降[23]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46千新元、预付款项207千新元、按金61千新元,总计314千新元,高于2023年末的212千新元[23] - 按发票日期,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中0 - 30日为1011千新元,较2023年末的995千新元有所增加[24]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1036千新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547千新元,高于2023年末的451千新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82千新元、其他应付款项268千新元、应计费用520千新元,总计870千新元,低于2023年末的924千新元[2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减少至约290万新元(2023年:约370万新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5.8%(2023年:9.4%)[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就一项按揭贷款融资抵押账面价值为127.9万新元的投资物业(2023年6月30日:130.5万新元)[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5.1万新元,2023年为114万新元[5]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万新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78.2万新元[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万新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3.7万新元[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3.8万新元,2023年为49.5万新元[5] - 2024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8万新元,2023年为216.6万新元[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6万新元,2023年为168万新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支与开支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95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659千新元,同比下降85.6%[13] - 行政开支为1705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846千新元,同比下降7.6%[15]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12.4万新元增加约1万新元或0.2%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13.4万新元[33]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5.9万新元减少约56.4万新元或85.6%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9.5万新元[3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80万新元减少约10万新元或0.6%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70万新元[35] - 公司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款利息开支融资成本分别约为3.4万新元及3.5万新元[3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零,因附属公司均录得亏损[3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2.8万新元(2023年:1.6万新元)[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50亿股,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末对应金额均为50000千港元、8803千新元[2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200万股,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末对应金额均为7200千港元、1257千新元[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类型收益 - 咨询服务费用为4652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431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259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21千新元[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地区收益 - 新加坡地区收益为3825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3696千新元;越南地区收益为1052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836千新元;其他地区收益为34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20千新元[12] 公司业务与财务报表基础信息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等业务[6]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新加坡元呈列,以千新元为单位[6]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3年经审核财务报表一致[8][10] - 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0]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143名雇员,2023年为150名[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集团员工成本约为490万新元,2023年为500万新元[46]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黄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67,212,000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为51.0%[48] - 2024年6月30日黄盛先生个人权益持有708,000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为0.1%[48] - 2024年6月30日黄盛先生为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有1,100股,持股百分比为55%[48] - 2024年6月30日廖玉梅女士为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有400股,持股百分比为20%[48] - 2024年6月30日林仅强先生为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有350股,持股百分比为17.5%[48] - 2024年6月30日王金发先生为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有150股,持股百分比为7.5%[48] - 2024年6月30日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为公司股份实益拥有人,持有367,212,000股,持股百分比为51.0%[49] - 2024年6月30日Tan Seow Hong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67,92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为51.1%[49] - 黄盛先生实益拥有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 55%的已发行股本,该公司持有367,212,000股股份[50] - 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51.0%的已发行股本,黄先生、廖女士、林先生及王先生分别拥有其55%、20%、17.5%及7.5%权益[50] 公司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6,000,000份[52] - 根据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权计划行使购股权后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60,000,000股股份[58] - 在要约日期届满的12个月期间内,向各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权行使后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59] - 向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权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60] - 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权导致特定期间内发行股份总数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超过5,000,000港元,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表决批准[61] - 授出购股权的要约须在作出要约日期起七日内接纳,购股权承授人接纳要约时须支付1.00港元[57]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6,000,000份[52]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得超过授出日期起计十年[64] - 购股权计划将从采纳日期起计的十年期间内有效,于紧接计划十周年前一个营业日的营业时间结束时届满[65]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订立关连交易金额为110,000新元,2023年无此项交易[66] - 集团于2024年4月30日订立临时协议出售投资物业,代价为1,485,000新元,预计于2024年8月21日或之前完成[66] - 买方由廖先生拥有约30%权益,Low Yuen Theng女士拥有约25%权益,廖先生三个子女各自拥有约15%权益[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订立任何关联方交易,2023年也无此项交易[67] 公司证券交易与合规情况 - 公司及附属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1] - 董事确认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72] - 于中期业绩公告日期,公司已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73] 公司组织与治理情况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或开曼群岛公司法并无优先购买权规定[75]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已遵守守则所有条文[77] - 黄盛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符合集团最佳利益[7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核认为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准则[79] 公司公告相关情况 - 公告将自刊登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80]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并未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股息宣派[17] 用于计算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情况 - 用于计算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20000千股,与2023年同期相同[18] 公司及附属公司受益安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控股或附属公司未参与使董事等受益的安排[51]
WMCH Global(082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0:50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集团收益约1100万新元,较2022财年约1020万新元增加约800,000新元或7.8%[10][19] - 2023财年集团毛利约240万新元,较2022财年约150万新元增加约900,000新元或60.0%[10] - 服务成本从2022年约870万新元降至2023年约860万新元,减少约10万新元或1.1%[21] - 毛利从2022年约150万新元增至2023年约250万新元,增加约100万新元或65.8%[22]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39.3万新元增至2023年约68.3万新元,增加约29万新元或73.8%[23]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320万新元增至2023年约330万新元,增加约10万新元或3.1%[24] - 2023年无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2022年为2.4万新元[25] - 银行借款利息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3.6万新元增至2023年约5.1万新元,增加约1.5万新元或28.6%[28] - 2023年亏损约10万新元,2022年亏损约170万新元[30] - 2023年底总资产减至约590万新元(2022年约620万新元),总权益减至约370万新元(2022年约390万新元)[31]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6万新元,2022年为3.8万新元[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1000万新元,2022年为990万新元[4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PPVC项目2023财年收入账约720万新元,较2022财年约540万新元增加约180万新元[19] - 传统项目2023财年收入账约340万新元,较2022财年约480万新元减少约140万新元[20] 公司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已在新加坡土木及结构工程市场经营逾17载,2009年开始在越南提供相关咨询服务[14]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及越南提供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和其他服务[14] - 集团为新加坡及越南市场提供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自2005年以来参与大量项目[51] - 公司业务团队由超138名工程师、设计师及绘图员组成[70] - 公司业务不涉及实物产品生产,主要职责为提供咨询服务及设计满足客户需求[129] 公司业务环境与策略 - 全球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但劳动力短缺及材料成本上涨对建筑行业构成挑战,营运费用增加造成业务压力[9] - 未来业务环境充满挑战、竞争激烈且不明朗,公司将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并确保流动性[11] - 公司致力扩大员工团队,董事会将检讨现有业务并探索其他收益来源[18] 股份相关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08[7]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110万港元(约370万新元),截至2023年底已动用390万港元,未动用1220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10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扩大新加坡运营,约60万港元用于扩大香港运营[43] - 截至年报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共6000万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8.33%[47] - 自2019年11月6日采纳购股计划以来,概无授出购股股权,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亦无尚未行使的购股股权[4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 - 集团致力于成为对环境及社会负责的企业,遵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51][52] - 董事会致力于集团可持续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的监督[54][56] - 公司设定与业务相关的年度环境目标,董事会定期检讨及讨论目标设立情况及进展[56] - 公司采纳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56]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架构和流程与2022年相同[57] - 公司管理团队应至少每三年检讨一次环境层面的情况[67] - 公司确保业务符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新加坡与越南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土木及结构工程行业特定指引规定的责任及义务[60] - 2023年新加坡和越南办事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总计82.58吨,较2022年的83.92吨下降1.60%,目标来年降低2%至3%[74] - 2023年新加坡办事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27.67吨,较2022年的25.78吨增长7.33%[74] - 2023年越南办事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54.91吨,较2022年的58.14吨下降5.56%[74] - 2023年公司用电总量126,528.24千瓦,较2022年的127,222.96千瓦下降0.55%,目标来年降低2%至3%[84] - 2023年新加坡办事处用电量66,384.24千瓦,较2022年的63,541.96千瓦增长4.47%[84] - 2023年越南办事处用电量60,144.00千瓦,较2022年的63,681.00千瓦下降5.55%[84] - 2023年新加坡办事处纸张使用量180,552张,较2022年的95,131张增长89.79%[76] - 2023年越南办事处纸张使用量68克,较2022年的144克下降52.78%[76] - 2023年新加坡办事处用水量267.60立方米,较2022年的296.30立方米下降9.69%,目标来年节水1%至2%[87][88] - 2023年公司无有害及无害气体排放、废弃物处置、污染或净水排放的违规或警告通知、罚款或争议[79] - 公司计划来年将集团整体用纸减少2%至3%[90]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运营未直接产生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但用电间接产生二氧化碳[95]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未收到因违反环境法规等的警告或投诉通知,来年将努力实现污染问题零投诉[93] 员工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43名雇员,2022年为155名[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佣147名员工,其中146名为全职员工,1名为兼职员工[1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47名自愿离职员工[107]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流失率为31.6%,女性雇员流失率为33.3%,总计为32.0%[107] - 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雇员流失率为45.0%,31至40岁为38.7%,41至50岁为32.0%,51至60岁为25.0%,61岁以上为24.5%,总计42.3%[108] - 按地理区域划分,新加坡雇员流失率为40.0%,越南为32.0%,总计37.9%[108]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分别有27.21%及24.49%员工接受内部及外部培训[121] - 2023年,各内部培训员工完成2.23小时的培训,各外部培训员工完成1.07小时的培训[121] - 2023年接受内部培训的男性员工占比90.00%,女性员工占比10.00%;接受外部培训的男性员工占比86.11%,女性员工占比13.89%[121] - 2023年接受内部培训的管理人员占比2.50%,操作人员占比97.50%;接受外部培训的管理人员占比11.11%,操作人员占比86.11%,一般职员占比2.78%[121] - 2023年男性员工内部培训平均时长2.53小时,外部培训平均时长0.96小时;女性员工内部培训平均时长1.21小时,外部培训平均时长1.45小时[122] - 2023年管理人员内部培训平均时长2.00小时,外部培训平均时长6.40小时;操作人员内部培训平均时长4.36小时,外部培训平均时长1.51小时;一般职员外部培训平均时长0.23小时[122] - 过去三年(包括2023年报告期间),公司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人数为零[117] - 2023年报告期间,公司工伤损失天数为零,无因健康或安全事项引起的索偿或纠纷[117]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集团及联交所网站资料、直接电邮或电话咨询、寄发文件等渠道与股东/投资者沟通[60] - 公司通过与管理层执行人士会面、电邮、年度及定期评估、组织雇员节目及活动等渠道与雇员沟通[60] - 公司通过与前线员工日常交流、电邮、官网等渠道与客户沟通[60] - 公司通过与前线员工日常交流、定期审阅管理层签立的安排等渠道与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专家顾问沟通[60] - 公司通过义工活动、赞助及捐赠等渠道与非政府组织伙伴沟通[60] - 公司通过参与年会及常规会议、研讨会及活动等渠道与行业协会沟通[60]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聘用13名主要供应商,所有服务、用品及设备均采购自当地供应商或代理[126] - 公司新加坡附属公司TW - Asia名列新加坡建设局PSPC,拥有建设部一级建筑土木及结构咨询服务等多项认证[131] - 公司在2019年获建设局建筑生产力奖—先锋(顾问)金奖(新加坡),2020年获新加坡建筑之星级奖(顾问)等多项嘉许[131]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未接获有关服务质量的任何投诉或索偿[131] - 2021年报告期内公司专利遭第三方侵犯,2023年经咨询认为进一步处理该事项不可行[133][135]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劳工纠纷或诉讼案件[124] - 2023年报告期内未发生违反经营所在司法权区相关隐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个案或收到投诉[139] - 公司采购通常寻求2至3家供应商报价进行比较[128] - 公司财务及会计部门负责一般采购,采购金额在批准限额内由财务部采购,超限额需办公室总经理共同签署批准[128]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无贿赂或贪污案件报告[142] 公司捐赠与赞助 - 2023年公司向Memorial Blood Centers Donation 2023捐赠约21,698港元[144] - 2023年公司赞助马来西亚国庆日活动,捐赠约10,798港元[144] - 2023年公司向Run for Heart活动捐赠约31,908港元[144] - 2023年公司为支持Care Community Limited营运提供约2,900港元赞助[144] 公司企业管治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48]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150] - 董事会目前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及5.05A条规定[153][154][155] - 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的规定[157] -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应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60] - 全体董事可获公司所有资料,费用由公司承担,且须披露其他职务详情[164] - 董事会对重要事宜保留决策权,日常营运及管理职责转授予管理层[165] - 每名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接受正式、全面及定制的入职培训[167] - 公司为董事安排内部简介会及提供阅读材料,鼓励董事出席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承担[1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以审阅财务业绩及报告等重大事宜[173] - 公司采纳年度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约占公司股东应占纯利10%的股息[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以审阅公司薪酬政策及结构等事宜[17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及监管财务报告程序等职责[170][171] - 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负责就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向董事会提建议[177][178]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负责审查董事会架构等职责[181][1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认为董事会组成在多元化方面维持适当平衡[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审阅公司多项企业管治相关内容,包括政策、培训、合规情况等[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黄盛先生、廖玉梅女士、王金发先生、陈廷辉博士、吴成坚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4/4,林仅强先生、龙籍辉先生为3/4[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陈廷辉博士、吴成坚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5,龙籍辉先生为4/5[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黄盛先生、陈廷辉博士、龙籍辉先生、吴成坚先生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廖玉梅女士、陈廷辉博士、龙籍辉先生、吴成坚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均为1/1[192] - 本年度,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讨论设定的可计量目标[192]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风险管理流程设定四个风险类别,包括策略
WMCH Global(082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08:3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WMCH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收入为11,020千新元,较上一年增长7.8%[4] - 本公司的毛利为2,451千新元,较上一年增长65.6%[4] - 本公司的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分别为0.02新加坡仙和0.24新加坡仙[4] - 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1,292千新元,较上一年下降2.3%[5]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38千新元,较上一年下降19.8%[5] - 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24千新元,较上一年下降17.1%[5] - 本公司的股本为1,257千新元,储备为2,464千新元,总权益为3,721千新元[5] - 本集团的总资产约为5,900,000新元,总权益约为3,700,000新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3.5%[48] 公司信息 - 本公司的注册办事处地址为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7] - 本公司的主要營業地点位于28 Sin Ming Lane, 04-137 Midview City, Singapore 573972[7]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共有143名员工[65] - 公司员工成本约为10,000,000新元[65] - 公司提供定期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计划[66] 业务情况 - 本集团的主要活动为提供土木及结构工程咨询服务,2023年諮詢服務费用为10,653千新元,2022年为8,933千新元[15] - 本集团的收益主要源自新加坡及越南的客户,2023年新加坡收入为8,556千新元,越南为2,246千新元[16] 风险管理 - 大部分交易、资产及负债均以新加坡元及越南盾计值,本集团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与越南盾有关[53] - 本集团目前无外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将继续密切监察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考虑对冲重大外汇风险[54] 其他信息 - 本公司向股东、业务伙伴和客户表示感谢[85] - 本公司董事愿意承担本公告所载资料的全部责任[86] - 本公告将在GEM和本公司网站上连续发布至少七天[87]
WMCH Global(082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收益为11,020千新元,上一年度为10,221千新元[5] - 报告期内服务成本为8,569千新元,上一年度为8,743千新元[5] - 报告期毛利为2,451千新元,上一年度为1,478千新元[5] - 报告期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683千新元,上一年度为393千新元[5] - 报告期行政开支为3,315千新元,上一年度为3,184千新元[5] - 报告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为128千新元,上一年度为拨备378千新元[5] - 报告期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4千新元,上一年度为1,763千新元[5] - 报告期内亏损为124千新元,上一年度为1,730千新元[5] - 报告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68千新元,上一年度为1,761千新元[5] - 报告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2新加坡仙,上一年度为0.24新加坡仙[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438千新元,2022年为1659千新元[6] - 2023年流动资产为4453千新元,2022年为4588千新元[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423千新元,2022年为1598千新元[6]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030千新元,2022年为2990千新元[6]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468千新元,2022年为4649千新元[6]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747千新元,2022年为760千新元[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721千新元,2022年为3889千新元[6] - 2023年股本为1257千新元,2022年为1257千新元[6] - 2023年储备为2464千新元,2022年为2632千新元[6] - 2023年咨询服务费用为10,653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367千新元,总计11,020千新元;2022年咨询服务费用为8,933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1,288千新元,总计10,221千新元[16] - 2023年预期一年内履行的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为8,773千新元,一至两年为4,821千新元,两至五年为2,449千新元,总计16,043千新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986千新元、6,266千新元、4,648千新元,总计20,900千新元[17] - 2023年新加坡收益为8,556千新元,越南为2,246千新元,其他为218千新元,总计11,020千新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677千新元、2,331千新元、213千新元,总计10,221千新元[19] - 2023年新加坡非流动资产为1,434千新元,越南为4千新元,总计1,438千新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613千新元、46千新元,总计1,659千新元[20] - 2023年客户A贡献收益1,518千新元,2022年无贡献超10%总收益的客户[21] - 2023年租金收入15千新元,2022年为31千新元[23] - 2023年利息收入12千新元,2022年为7千新元[23] - 2023年政府补贴78千新元,2022年为224千新元[23]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435千新元,2022年为0[23]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计算中,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9959千新元,2022年为9935千新元[24][2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2千新元,2022年为51千新元[24] - 2023年研发开支469千新元,2022年为494千新元[24]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 - 33千新元,与2022年相同[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亦无[2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24千新元,2022年为1730千新元[2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123千新元,2022年为2242千新元;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95千新元,2022年为71千新元[28]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为20千新元,2022年为31千新元;2023年预付款项为120222千新元;2023年按金为46千新元,2022年为61千新元;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千新元[28]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2264千新元,2022年为2334千新元[28]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为53千新元,2022年为63千新元;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为253千新元,2022年为260千新元;2023年应计费用为618千新元,2022年为791千新元[3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924千新元,2022年为1114千新元[31] - 公司收益从2022年度约1020万新元增加约80万新元或7.8%至2023年度约1100万新元[43]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2年度约870万新元减少约10万新元或1.1%至2023年度约860万新元[44] - 公司毛利从2022年度约150万新元增加约100万新元或65.8%至2023年度约250万新元[45]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度约39.3万新元增加约29万新元或73.8%至2023年度约68.3万新元[46]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度约320万新元增加约10万新元或3.1%至2023年度约330万新元[47] - 2023年度无确认一间联营公司的权益减值亏损,2022年为2.4万新元[48] - 2023年度无确认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2022年为分占亏损1000新元[49] - 银行借款利息开支的融资成本从2022年度约3.6万新元增加约1.5万新元或28.6%至2023年度约5.1万新元[50] - 2022年度所得税抵免约为3.3万新元,因上一年度超额拨备所致[51] - 2022年度亏损约为170万新元,亏损减少归因于收益更高、成本及开支更低和出售物业等收益[52] - 2023年度资本开支为16,000新元,2022年为38,000新元[55] - 董事会决定2023年度不宣派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股息宣派[56] - 2023年末集团总资产减至约5,900,000新元,2022年约为6,200,000新元[58] - 2023年末集团总权益减至约3,700,000新元,2022年约为3,900,000新元[58]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减至约4,500,000新元,2022年约为4,600,000新元[58]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负债减至约1,400,000新元,2022年约为1,600,000新元[58] - 2023年末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以及短期银行存款约为1,700,000新元,2022年为2,200,000新元[58] - 2023年末银行借款约为700,000新元,与2022年持平[58]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约为33.5%,2022年为31.6%[58] - 2023年末集团为一项按揭贷款融资抵押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1,292,000新元,2022年末为1,317,000新元[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143名,2022年为155名[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1000万新元,2022年为990万新元[68]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1月29日首次于联交所上市[8] - 公司于2019年11月29日成功在联交所GEM上市,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10万港元(约370万新元)[65] - 扩大新加坡营运,经修订分配约90万港元,占比5.59%,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0万港元,未动用约80万港元[65] - 扩大越南营运,经修订分配约100万港元,占比6.2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0万港元,未动用约90万港元[65] - 在香港设立支援办公室,经修订分配约100万港元,占比6.2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0万港元,未动用约90万港元[65] - 增强资讯科技系统,经修订分配约80万港元,占比4.97%,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约80万港元[65] - 通过进一步投资研发提高PPVC专门技术,经修订分配约550万港元,占比34.16%,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90万港元,未动用约360万港元[65] - 销售及营销,经修订分配约50万港元,占比3.1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50万港元[65] - 奖学金,经修订分配约20万港元,占比1.24%,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约20万港元[65] - 营运资金,经修订分配约620万港元,占比38.5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20万港元,未动用约500万港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00万港元用于扩大新加坡营运,约60万港元用于扩大香港营运[65][67]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计情况 - 公司董事预计应用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在可见将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2]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历史成本基于交换商品及服务时所给予代价的公平值[13][14] - 核数师无法就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联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以及截至该日止年度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及换算联营公司财务资料产生的汇兑差额获取充足适当的审计凭证[36]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财务报表符合准则规定且披露充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适当有效[76] 公司股权及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持有意达专业服务有限公司40%股权,分类为一间联营公司的权益[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损益中确认的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及综合其他全面收益或亏损中确认的换算联营公司财务资料产生的汇兑差额分别为零及零,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表中确认的联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为零[35] - 公告日期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6000万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8.33%[69] - 自2019年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无授出购股权,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9] 公司合规及期后事项情况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2023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75] 公司公告相关信息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1日至6月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须不迟于6月7日下午4时30分交回[7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可于相关网站查阅[80] - 公司对股东、业务伙伴、客户及管理人员和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支持与努力表示感谢[81] - 公告日期为2024年3月27日[83]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盛先生、廖玉梅女士、林仅强先生及王金发先生[8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廷辉博士、龙籍辉先生及吴成坚先生[83]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85] 公司业务信贷期情况 - 公司通常向客户提供0至30日的信贷期[28] - 公司一般获分包商授予0至30日的信贷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