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能源(08117)

搜索文档
中国基础能源(08117.HK)7月15日收盘上涨61.29%,成交217.1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5 08:34
股价表现 - 7月15日股价单日上涨61.29%至0.1港元/股 成交量2124万股 成交额217.16万港元 振幅达125.81%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1.57% 年内累计涨幅31.91%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0.65%的涨幅 [1] - 恒生指数当日收涨1.6%报24590.12点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49亿元 同比减少12.3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51.51万元 同比扩大51.27% [1] - 毛利率34.92% 资产负债率65.44%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为香港投资控股公司 主营业务聚焦天然气领域 [2] - 制造分部从事聚乙烯管道(水管/气管)生产销售 [2] - 能源分部负责天然气运输及分销业务 [2] - 子公司另涉及复合物料销售及集团行政服务 [2] 行业估值 - 公用事业行业市盈率TTM均值6.48倍 中值6.79倍 [1] - 公司市盈率为负值-2.4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70位 [1] - 同业比较:滇池水务2.32倍/兴泸水务2.87倍/康达环保4.07倍/上海实业环境4.1倍/光大水务4.24倍 [1] 机构关注度 - 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提供投资评级建议 [1]
中国基础能源(08117.HK)6月19日收盘上涨23.21%,成交45.0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19 08:42
市场表现 - 6月19日恒生指数下跌1 99%至23237 74点 中国基础能源股价上涨23 21%至0 069港元/股 成交量664万股 成交额45 06万港元 振幅48 21%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7 2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9 15% 跑赢恒生指数18 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1 49亿元 同比减少12 37% 归母净利润-2451 51万元 同比减少51 27% [1] - 毛利率34 92% 资产负债率65 44% [1] 行业估值 - 公用事业行业市盈率平均值6 33倍 行业中值6 85倍 [1] - 公司市盈率-2 17倍 行业排名第70位 低于同业滇池水务2 17倍 兴泸水务3 01倍 上海实业环境3 78倍 康达环保3 83倍 首创环境4 01倍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为香港投资控股公司 主营天然气业务 通过制造分部生产销售聚乙烯管道 能源分部从事天然气运输及分销 [2] - 子公司业务包括销售复合物料及集团行政服务 [2]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7 08: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总收益较2023年同期下降12.4%,主要因天然气需求和价格回落及人民币疲软[16] - 2024年公司收益总额约为1.60754亿港元,较上年约1.83442亿港元减少约12.4%[25] - 2024年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2710.3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为1708.3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647.3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为1750万港元[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2.61362亿港元,2023年约为3.00614亿港元;总资产约为7.56306亿港元,2023年约为7.55286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906万港元,2023年约为3064.4万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142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7276亿港元,借贷约为3.99922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18604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83%[30] - 2024年,公司仍然不设“行政总裁”职衔之人,主席马争女士亦为公司部份营运附属公司之董事,偏离守则条文C.2.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保留盈利,但股份溢价账7.14488亿港元通过偿付能力测试后可供分派[6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57][67] - 2024年收益为160,754千港元,较2023年的183,442千港元下降约12.36%[192] - 2024年全年亏损为25,513千港元,较2023年的19,625千港元增加约30.00%[192]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 36,486千港元,较2023年的 - 34,783千港元减少约4.90%[193]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 - 0.026港元,较2023年的 - 0.017港元增加约52.94%[19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54,879千港元,较2023年的647,090千港元增加约1.20%[19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01,427千港元,较2023年的108,196千港元下降约6.26%[19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72,760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551千港元增加约37.61%[19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22,184千港元,较2023年的329,121千港元下降约2.11%[196] - 2024年负债总额为494,944千港元,较2023年的454,672千港元增加约8.86%[19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61,362千港元,较2023年的300,614千港元下降约13.05%[196]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35,418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285,978千港元[199] - 2023年全年亏损19,625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34,783千港元[199]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00,614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254,572千港元[199] - 2024年全年亏损25,513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36,486千港元[199]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 - 10,028千港元[199]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 - 13,175千港元,一间附属公司取消注册后解除外币换算储备为1,638千港元[199] - 2023年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之公允值变动为 - 5,130千港元[199]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之公允值变动为564千港元[199] - 2023年转拨至法定盈余储备为1,519千港元[199] - 2024年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为2,766千港元[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进一步巩固在宜昌、福建及安徽主要地区的核心业务,宜昌工业园投资物业实现高出租率,清洁能源设施年底投产[9] - 公司2024年在芜湖扩展天然气业务,宜昌成为天然气业务新策略枢纽[9] - 公司位于安徽省怀宁县的生物质气化供热厂房2024年表现出稳定增长[10] - 公司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4年在安徽怀宁稳步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未完成致分部亏损,预计不久达收支平衡[19] - 公司宜昌物业投资业务2024年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金收入因房地产市场略有下降[20] - 公司天然气业务为营运基石,2024年在中国清洁能源政策支持下保持稳定,董事会对前景乐观[18] 天然气业务相关协议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基天然气利用与夷陵中基热电订立为期三年的天然气输送协议,夷陵中基热电由北京京能法定拥有90%权益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基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法定拥有10%权益[21] - 2024年8月5日至12月31日初始天然气输送费为每立方米0.298元人民币(约0.325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输送费总额未超2000万元人民币(约2128.4万港元)[22]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认为2024年天然气需求和价格回落影响并非长期,预计2025年有更好表现[11] - 公司未来将致力于扩大在中国清洁能源市场份额,密切监察外部环境并调整策略[12] - 公司积极探索新投资机会以提升股东价值[12]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马争女士58岁,2004年2月加盟集团,为公司主席及主要股东,有逾35年相关经验[43] - 袁赓先生59岁,2013年加盟集团,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逾34年能源行业经验[44] - 吉江华先生45岁,2018年6月加盟集团,现任万科证券事务代表等职[45] - 温子勋先生60岁,2004年3月加盟集团,为多家会计师公会会员,任中国油气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47] - 钟展强先生57岁,2008年2月加盟集团,有逾32年财务等方面经验,任中国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52名全职雇员,回顾年度雇员薪酬总计(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207.5万港元[38] - 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和袁赓先生分别自2024年1月1日和2025年2月18日起续约服务合约,为期两年[75] - 2024年12月31日,马争女士持有公司3.7395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约36.52%[79] - 2024年12月31日,袁赓先生持有公司1932.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约1.89%[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已为董事会服务20年,钟展强先生已为董事会服务17年[70] 购股权计划相关 - 2022年5月17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购股权计划[80]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因行使全部购股权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重新获批后上限为30%[81][84] - 2024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回顾期内未授出和行使购股权[85] - 购股权行使价由董事会酌情定,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等三项最高金额,接纳购股需付1港元[84] - 购股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董事及对集团有贡献的供应商等[81]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每股面值0.0625港元[87][88] - 郭秀芹女士等股东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普通股好仓,郭秀芹女士等权益约12.10%,Ji Shengzhi先生等约10.7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约9.09%[88] - 卓华投资有限公司由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80%权益,东成能源由郭秀芹女士实益拥有100%权益[90] - 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附属公司[90]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67%,最大客户销售额占约49%[95] - 集团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36%,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66%[96] 公司治理相关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年度内召开四次会议,认为集团2024年度财务报表符合规定[98]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年度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年度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0] - 2024年薪酬委员会由钟展强、温子勋和宋仁克组成,召开1次会议[137] - 2024年提名委员会由钟展强、温子勋和宋仁克组成,召开1次会议并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39][140] - 2024年审核委员会由温子勋、钟展强和宋仁克组成,召开4次会议,审核集团财务报告等[141] 公司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举行六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至少提前十四天获通知,会议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寄发[123] - 2024年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核委员会4次,薪酬委员会1次,提名委员会1次,股东大会1次[144] 董事出席情况 - 执行董事马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袁赓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0%[144] - 非执行董事吉江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0%,股东大会出席率0%[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66.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0%[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展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66.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宋仁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66.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0%[144] 公司核数师相关 - 过去三年公司核数师无变更,将提呈决议案续聘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15] - 2024年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费用约132万港元,2023年约128万港元,2024年未提供非核数服务[147] 公司内部审核与监控 - 内部审核团队于2024年第四季度对集团主要营运单位进行检讨,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缺陷[153]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主要元素包括设立登记册、评估风险、制订应对程序和测试内控程序[151] - 董事会制订处理发布内幕消息政策,确保防止公司违反披露规定[154] - 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鼓励雇员和其他持份者举报关注事项[155]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每年检讨[156] 公司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 公司通过网站刊登报告等为股东提供披露资料和财务透明度[158]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向股东披露必要资料并解答查询[159] 公司资产减值评估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为1.84491亿港元,公允价值亏损882.7万港元[1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热能及生物质气化业务现金产生单位中约9793.9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进行减值评估,该年度未确认减值亏损[1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约为1480万港元,分配至两个从事销售及分销天然气业务的现金产生单位[178] - 审计评估投资物业估值程序包括评估外聘估值师、估值方法、租约资料及与估值师讨论等[173] - 审计处理热能及生物质气化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评估程序包括评估估值方法、贴现现金流预测假设等[176] - 审计处理商誉减值测试程序包括评估估值方法、核实输入数据、评估重要假设等[180]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审计 - 董事负责按相关准则和要求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及监督财务报告过程[183][184]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报告[185] -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保证,但按香港审计准则审计不能保证总能发现重大错误陈述[187] - 核数师需阅读年报其他资料,考虑其与综合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抵触或错误陈述[182] - 核数师认为公司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真实而公平地反映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66]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14: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总额约为1.60754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83442亿港元减少约12.4%[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647.3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为1750万港元[5]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437.6万港元,2023年为172.4万港元[7] - 2024年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207.5万港元,2023年为2103.8万港元[7] - 2024年折旧为1954.7万港元,2023年为1815万港元[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产生之亏损为882.7万港元,2023年为345.9万港元[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196.5万港元,2023年为861.7万港元[7] - 2024年资产总额为7.56306亿港元,2023年为7.55286亿港元[10] - 2024年负债总额为4.94944亿港元,2023年为4.54672亿港元[11] - 2023年全年亏损19,625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34,783千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300,614千港元[15] - 2024年全年亏损25,513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 - 36,486千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61,362千港元[15] - 本年度集团亏损2551.3万港元,报告期末流动负债净额7133.3万港元[34] - 2024年可呈报分部(亏损)╱溢利总额为 - 549.5万港元,2023年为1264.3万港元;2024年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为 - 2710.3万港元,2023年为 - 1708.3万港元[46]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为67529.7万港元,2023年为69014.5万港元;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为75630.6万港元,2023年为75528.6万港元[46]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负债总额为 - 34247.9万港元,2023年为 - 31247.3万港元;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 - 49494.4万港元,2023年为 - 45467.2万港元[4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5952.2万港元,2023年为13172.4万港元[38][44]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1.30386亿港元,2023年为1.66663亿港元;2024年天然气运输服务收益为1451.9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48] - 2024年来自一名销售及分销天然气分部客户之收益为7841.6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49%;2023年为7413.5万港元,占比约40%[52]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益总额为1.44905亿港元,2023年为1.66663亿港元;2024年租金收入总额为1584.9万港元,2023年为1677.9万港元[5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总计4376万港元,2023年为1724万港元[5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1965亿港元,2023年为8617万港元[5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销售存货成本1.04625亿港元,2023年为1.28881亿港元[55] - 2024年年度所得税抵免1590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542万港元[57]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4年度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5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年亏损为2647.3万港元,2023年为1750万港元[61] - 2024年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207.5万港元,2023年为2103.8万港元[62]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27,240千港元,较2023年的24,994千港元有所增加;应收票据1,255千港元,2023年为0 [6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5,826千港元,较2023年的6,020千港元减少 [65]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16,016千港元,可收回增值税7,058千港元,预付款项7,539千港元,总计30,613千港元,较2023年的58,022千港元大幅减少 [69]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减值亏损拨备7,263千港元,较2023年的7,531千港元减少 [69]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11,129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70千港元减少 [70] - 2024年公司总收益较2023年同期下降12.4%,主要因市场、天气及人民币疲软影响 [72] - 2024年收益总额约1.60754亿港元,较上年约1.83442亿港元减少约12.4% [83] - 2024年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2710.3万港元(2023年约1708.3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647.3万港元(2023年约1750万港元)[83] - 2024年底集团资产净值约2.61362亿港元(2023年约3.00614亿港元),总资产约7.56306亿港元(2023年约7.55286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906万港元(2023年约3064.4万港元)[86] - 2024年底集团流动资产约1.0142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7276亿港元,借贷约3.99922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2.18604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183% [8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天然气运输服务、物业投资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0696.8万港元、2341.8万港元、1451.9万港元、1584.9万港元,总计16075.4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天然气运输服务、物业投资可呈报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 - 381.2万港元、 - 489.2万港元、734.1万港元、 - 413.2万港元,总计 - 549.5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物业投资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4277.3万港元、2389万港元、1677.9万港元,总计18344.2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天然气运输服务、物业投资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1595.4万港元、 - 366.3万港元、 - 293.3万港元、328.5万港元,总计1264.3万港元[42] - 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4年稳步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未完成出现分部亏损,预计不久达收支平衡 [76] - 物业投资业务2024年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金收入因房地产市场略有下降 [77] - 公司天然气业务在政策支持下保持稳定,董事会对其前景乐观 [74] 公司运营相关信息 - 公司附属公司须将按中国会计规例计算的除所得税后溢利10%转拨至法定盈余储备,直至达各自注册资本50% [16] - 公司于2001年9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7] - 集团于2024年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自2024年1月1日生效[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对集团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无影响[19][20] - 因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21][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因集团无可变租赁付款不依赖指数或利率的售后租回交易[23]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集团拟于生效当日应用变更,其中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及计量的修订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集团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同修订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集团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和第19号分别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集团正分析第18号影响,部分附属公司考虑应用第19号[26][30][3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强制生效日期待定,因集团无联营或合营企业投资,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25][26][29] - 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编制,包括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规定披露[33] - 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投资物业及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允值计量[34]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港元为公司功能货币[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未动用银行及其他贷款融资共人民币7110.5万元(约7567.1万港元),其中银行融资人民币4538.7万元(约4830.1万港元)及银行及其他贷款融资人民币2571.8万元(约2737万港元)分别可在截至2033年9月20日及2025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35] - 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包括合约负债约1007.2万港元,来自客户预付款项[35] - 2024年8月5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夷陵中基热电订立为期三年的天然气输送协议 [78] - 2024年天然气初始输送费为每立方米0.298元人民币(约0.325港元),截至年底应付输送费未超2000万元人民币(约2128.4万港元)上限[80] - 2024年公司无集资活动[87]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投资,业绩公告日期无未来重大投资计划[94] - 2024年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93] - 2024年底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52名全职雇员,雇员薪酬总计(包括董事酬金)约2207.5万港元[95] 公司治理与公告相关信息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年度内召开四次会议,审阅集团年报、中期报告及公告[9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规定且披露充分[97] - 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对初步公告与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但未作核证工作及保证[99] - 公司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普通股[100] - 公司2024年应用及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分守则大部分原则及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C.2.1 [101] - 董事会认为主席兼任部分营运附属公司董事安排恰当,审核委员会确保其问责性及独立性[101]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102] - 公告将自刊發日期起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登载[102] - 2024年底公司已发行股本由10.23987439亿股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组成[92]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6 10: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8871.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22.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12.5万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1942.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2362.2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596.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709万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06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9.6万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1697.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55.1万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4846.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912.1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1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1.4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20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290千港元;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2024年为27134千港元,2023年为39015千港元;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024年为16090千港元,2023年为55596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109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871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2024年为30644千港元,2023年为33159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2024年为41535千港元,2023年为64664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887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369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中,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之利息为2462千港元,2023年为3711千港元;一名主要股东提供之贷款之利息2024年为2490千港元,2023年为236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152千港元,2023年为67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总计5104千港元,2023年为6145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中,银行利息收入为108千港元,2023年为622千港元;杂项收入2024年为1694千港元,2023年为1556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2024年为0,2023年为105千港元;持作买卖投资之公允值亏损2024年为48千港元,2023年为 - 7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1850千港元,2023年为2276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63999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63999千港元;储备2024年6月30日为727375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777375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21411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7087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 - 1432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无相关数据[1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自有及使用权资产)分别为7,299千港元和954千港元,2023年为6,319千港元和806千港元[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740千港元,2023年为7,087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23,987千股[29]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总计88,713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为779千港元,资产总计689,970千港元,负债总计389,459千港元[32]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总计95,369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为118千港元,资产总计605,496千港元,负债总计266,425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2,538千港元,减值拨备为5,879千港元,扣除减值后为6,6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4,994千港元、6,020千港元和18,974千港元[36] - 2024年上半年折旧总额为8,253千港元,2023年为7,125千港元[24][32][3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189千港元,与2023年相同[32][34] - 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添置为21,543千港元,2023年为55,795千港元[32][3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总额为108千港元,2023年为622千港元[32][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逾期金额为66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974千港元有所减少[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61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70千港元有所增加[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及贷款融资总计32203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2665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113%,2023年为年利率4.624%[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经营租赁未来应收未折现租赁付款为7658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375千港元有所减少[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36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249千港元有所减少[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较2023年同期轻微减少约7%[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8871.3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7%[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122.3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为712.5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066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16976亿港元,外部借贷约为3.2203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36712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6%[6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3]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4年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7] 新准则采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首次采用多项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出之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为6694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5170千港元;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2024年为13652千港元,2023年为12499千港元;租金收入总额2024年为8120千港元,2023年为7700千港元[19] 业务发展与前景 - 公司天然气业务为核心业务,2024年经营保持稳定,受益于中国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52] - 中国政府实施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公司董事会认为天然气业务前景亮丽[52] - 2024年8月5日,中基天然气利用与夷陵中基热电订立为期三年的天然气输送协议,将为集团贡献收益及利润[54] - 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4年稳定增长,但部分工厂建设未完成,该分部仍亏损,建设完成后情况有望改善[54] - 宜昌物业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为集团贡献稳定现金流入,租户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该业务将继续成为集团主要分部之一[54] - 2024年起,集团表现有望随宜昌天然气项目投产跃进,天然气业务将稳定增长并贡献庞大收益[57] 人员与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分别于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及于中国有147名全职雇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酬金总额约为1035.3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部分投资物业以及土地及楼宇被抵押作银行借贷抵押物,并无重大或然负债[66]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2,721,632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40%;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1,023,987,439股普通股[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3,867,678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2.10%[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10,000,000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74%[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Winsteria (BVI) Company Limited、Winmaxi (BVI) Company分别持有93,089,767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09%[80]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權計劃於2022年5月17日获公司股东通过,自采纳日期起计10年期内有效及生效[73] - 因行使根据购股權計劃或任何其他計劃授出之全部购股權而可能发行之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之10%,除非获股东重新批准更新10%之计划授权上限(上限为30%)[77] - 购股權行使價格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紧接授出日期前五個營業日之平均收市价及授出日期之面值三者中的最高金额[77] - 接纳每項授出之购股權须支付1.00港元之象徵式款項[77] - 2024年回顾期内公司并无授出购股權,亦无购股權获行使,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權[77]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赎回任何普通股,公司或附属公司也未购买或出售本公司普通股[9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应用并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C.2.1[92]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意见[86]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条至5.67条规定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该守则[94] - 于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94] - 回顾期内,各董事、重大股东、主要股东及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无利益冲突[85]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参与使董事等可通过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84]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08: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约为8871.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1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27.6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10.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14.5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88,713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5,369千港元下降约7%[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5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276千港元下降约18.72%[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10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145千港元下降约16.94%[13]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53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125千港元增长约15.83%[14] - 2024年上半年短期租赁开支为372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33千港元增长约59.66%[14]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开支为1,13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20千港元增长约413.64%[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07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总收益887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369千港元[19][20]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总溢利7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18千港元[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88,713,000港元,较上年约95,369,000港元减少约7%[30][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1,223,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125,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0,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000港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596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709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0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96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169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551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484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9121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14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81,190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311,796千港元下降约9.8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1253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94千港元减少[2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58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20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1610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70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计3220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2665千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113%,2023年为年利率4.624%[27]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3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49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不可撤销租赁下未来应收未折现租赁付款总计76,5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375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066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1697.6万港元,外部借贷约为3.2203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36712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2,002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290千港元增长约35.06%[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27,13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9,015千港元下降约30.45%[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6,09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5,596千港元下降约71.0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与股本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派息[16]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920,000千股,金额为1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同期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23,987千股,金额为63,999千股[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由10.23987439亿股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组成[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务与雇员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47名全职雇员,上半年雇员酬金总额约为1035.3万港元[37] 业务展望与资源评估 - 2024年起,公司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宜昌天然气项目投产跃进,能源分部将增长并继续为核心业务[34]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5] 市场环境与业务背景 - 2024年上半年美国GDP年增率约为2.9%,欧元区第一季GDP成长率仅为0.5%,中国经济增长约5.0%[30] 集资与投资活动 - 回顾期内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集资活动[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回顾期内无其他重大投资[39]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马争女士持有3.7272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40%;董事袁赓先生持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44] - 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23,867,678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2.10%[48] - 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10,000,000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74%[48]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Winsteria (BVI) Company Limited、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93,089,767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09%[48]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自2022年5月17日起10年内有效,因行使全部购股权限定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特殊情况可重新获批更新至30%[46] - 购股权计划股份行使价格由董事会酌情定,但不低于规定最高金额,接纳授出购股股权需支付1港元象征式款项[46] - 回顾期内公司未授出购股股权,无购股股权获行使,2024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股权[46] 抵押与风险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部分投资物业以及土地及楼宇被抵押作银行借贷抵押物,无重大或然负债[41] - 集团销售及付款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现金及银行存款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在中国进行,外汇风险不大,暂无对冲安排[43] 股份交易 - 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56]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已遵照相关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3] - 公司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4]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5] 企业管治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用及符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C.2.1[57][58]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规定[59]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11:27
公司业务发展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收益维持稳定,与二零二二年相若,业绩符合预期[13] - 本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展,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寻求增长机会[14] - 天然气业务表现不俗,目前是本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未来将继续发展[11] - 本集团在宜昌、福建和安徽地区的运营持续增强,清洁能源业务建设已完成,预计将在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10] - 二零二三年天然气业务分部经营保持稳定,预计未来展望亮丽[20] - 宜昌的清洁能源业务已建成,预计于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为本集团贡献收益和利润[21] - 安徽省怀宁县提供的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于二零二三年稳定增长,预期将为本集团带来可观收益[2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主要涉及运输和分销天然气、热能和生物质气化产品销售以及物业投资[57]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总收益较二零二二年同期轻微减少约0.7%[19] - 本集团的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26] - 本集团拥有人应占的税前亏损约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二零二二年出售资产所致[27] - 本集团的资产净值约为300,614,000港元,总资产约为755,286,000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0,644,000港元[29] 股东及治理 - 公司已发行1,023,987,439股普通股[90] - 公司普通股中,最大股东持有12.10%的股份[91] - 公司董事或其关联人未持有5%以上股份参与五大客户或供应商[98]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制定职权范围[101] - 薪酬委员会负责考虑公司所有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架构[102]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向董事会提出董事任命建议[103]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在中国经营天然气业务,受天然气价格波动和全球环境影响影响[107] - 公司致力于支持环境可持续性,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有效利用[108] - 公司致力于维持环境友好公司地位,通过节能和循环利用最大化减少对环境影响[109] - 公司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情况[110]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包括追踪和记录已识别的风险、评估风险、制定和更新应对程序[15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2:47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亏损增加[6]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亏损为19,625,000港元,较上年亏损增加[8] - 全年虧損中,本公司擁有人應佔部分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增加[8]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总收益较二零二二年同期轻微减少约0.7%[7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76] - 公司經審核除所得稅前虧損約為17,083,000港元,虧損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二零二二年出售持作出售资产所致[77]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50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77.6%[64] 资产状况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7,090千港元,较上年增加[10] - 流动资产总额为108,196千港元,较上年减少[10] - 资产总额为755,286千港元,较上年增加[10] - 公司股本为63,999千港元,溢价账为727,375千港元,总股本和溢价账合计为791,374千港元[1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63,999千港元,溢价账为727,375千港元,总股本和溢价账合计为791,374千港元[13] 业务情况 - 本集团可呈报分部的业务包括运输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44][47] - 可呈报分部的总收入为183,442千港元,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42,773千港元[47] - 一名运输及分销天然气分部客户的收入占本集团收入总额的40%[54] - 本集团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主要源自中国市场[53] - 本集团在2023年的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83,442千港元,较2022年略有下降[56] 税务情况 - 二零二三年即期稅項中國本年度稅項为3,40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5.3%[60] - 福建中基能源和懷寧中基能源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有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61] - 中國其他營運附屬公司需按25%的统一企业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62] 业务展望 - 公司天然气业务仍为核心业务,预计未来天然气业务前景良好[71] - 公司在宜昌开展的清洁能源业务已建成,预计将于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为公司贡献收益和利润[71] - 公司安徽省怀宁县提供的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于二零二三年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将为公司带来可观收益[72] - 公司宜昌的物业投资业务为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入,预计将继续成为公司的主要分部之一[73] - 公司认为疫情对其天然气分销和物业投资业务不会造成直接和深远的重大影响[74] - 公司将继续谨慎管理运营,并寻找投资机会以提升公司价值[75]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0 09: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4]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80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4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908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1796亿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 - 148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624.7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折旧为 - 104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84.7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融资成本为 - 88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76.9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 - 2773.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946.2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8,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23,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32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2,4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2,7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8,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9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费用为3,3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1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0,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47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1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2,3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2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34325亿港元减少约8.08%[29][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1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618.2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3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4]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3]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19,3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8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94,5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338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5,1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6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7,6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90千港元[15] 各业务线发展情况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公司认为其前景亮丽,因中国政府实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政策[29] - 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3年稳定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和营运未完成,该分部仍亏损[29] - 宜昌物业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户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30] - 2023年起,公司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34] - 公司已构建一定规模的天然气销售网络,且网络日渐扩张,管理层相信天然气业务将稳定增长并贡献庞大收益[34] - 位于宜昌的土地及物业将继续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37] 财务资源与预期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8]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23,987千股[2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39][52] - 2023年9月30日,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2,051,632股普通股,占比36.33%;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股普通股,占比1.99%[40] - 2023年9月30日,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123,867,678股普通股,占比12.10%[54] - 2023年9月30日,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拥有110,000,000股普通股,占比10.74%[54] - 2023年9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Winsteria (BVI) Company Limited、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分别拥有93,089,767股普通股,占比9.09%[54] - 卓华投资有限公司由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80%权益,由一名独立投资者拥有20%权益,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由郭秀芹女士实益拥有100%权益[57]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购股權計劃自2022年5月17日起10年期內有效,因行使全部购股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上限可更新至30%[44][47] - 2023年回顾期内公司并无授出购股權,亦无购股權获行使[51]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赎回任何普通股,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65]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0] - 薪酬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2] - 提名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3] - 于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65] 税务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期及过往期内无香港利得税拨备[22]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08: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8%[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6]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80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4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908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1796亿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 - 148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624.7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折旧为 - 104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84.7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 - 2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8.4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10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123,46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325千港元减少约8.08%[17][23]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4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千港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融资成本为8,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9千港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47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3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24千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为258,243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263,924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34325亿港元减少约8.08%[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1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618.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股息[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为19,352千港元,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为5,199千港元,租金收入总额为3,548千港元[17] - 随着中国及全球从疫情影响全面复常,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受益并稳定增长,中国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促使天然气业务增长[24]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公司认为其前景亮丽,客户主要为工业客户[25] - 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3年稳定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和营运未完成,该分部仍亏损[26] - 宜昌物业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户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27] - 2023年起,公司认为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能源分部由天然气业务及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组成[32] 股权结构 - 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亿股[34]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205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33%;董事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3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45] - 2023年9月30日郭秀芹女士等股东在公司每股面值0.0625港元普通股的好仓情况:郭秀芹女士等持123,867,678股,权益约12.10%;Ji Shengzhi先生等持110,000,000股,权益约10.7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持93,089,767股,权益约9.09%[46] - 除已披露外,2023年9月30日董事不知悉其他人士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或拥有附带投票权股本面值5%或以上权益[50] 购股计划 - 2022年5月17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购股计划,该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36][37] - 行使购股权计划或其他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重新获批后上限为30%,考虑未行使购股权占比低于10%,公司认为可达成30%上限要求[42] - 购股权计划年期为采纳日期起计十年,接纳每项授出购股权须支付1.00港元象征式款项,回顾期内公司未授出及行使购股权[43] 公司治理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参与使董事等可通过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51] - 回顾期内董事、重大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无利益冲突[52] - 公司按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回顾期由温子勋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业绩并提供意见[53] - 公司薪酬委员会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期由钟展强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54][55] - 公司提名委员会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由钟展强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56]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赎回任何普通股[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任何公司普通股[57] 税务信息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9] 财务资源预期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