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icon
搜索文档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8:55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奧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118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连同申请表格
2025-09-24 08:29
报告相关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2][7] 非登记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可填申请表免费申请印刷本[3][7] - 想电子收取通讯应向中介提供邮箱[4][8][12] - 未收到有效邮箱只能发登载通知印刷本[4][8] 其他 - 2025年9月25日发出通知信函[9][10] - 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5][9]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连同回条
2025-09-24 08:28
报告信息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2] - 报告日期为2025年9月25日[2] 接收方式 - 无法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填回条寄回或电邮获取印刷本[3]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地址,否则只能收印刷本[4] 公司相关 - 公司为奥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118,于开曼群岛注册[13]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3] 通讯说明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多种文件[7] - 可供采取行动的公司通讯指要求股东行使权利的通讯[8]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4 08:2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人民币6.619亿元,同比下降5.6%[10] - 集团收入减少5.6%[16] - 公司总营收661.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52][53] - 收入同比下降5.6%至66.1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0.09亿元人民币[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135][13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61,90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00,919千元人民币下降5.6%[143]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030万元,同比增长230.0%[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500万元,同比增长325.4%[10] - 税后净利润显著增加[16] - 期内溢利显著增长至人民币23.6百万元(去年同期4.2百万元)[76] - 期内溢利同比大幅增长463.7%至2.3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42亿元人民币[11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达2.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59亿元人民币增长325.4%[119] - 公司期内溢利从418.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361.4万元人民币,增幅463.8%[125][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9%[1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长325.3%,从2024年上半年的587.7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5亿元人民币[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522.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59]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加13.7%至人民币72.7百万元[66] - 行政开支减少19.2%至人民币41.4百万元[67] - 研发开支减少29.8%至人民币16.5百万元[68]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29.8%至1.6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35亿元人民币[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长至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为332,18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5,558千元人民币下降6.6%[1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77,98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2,911千元人民币增长2.9%[144] - 员工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72.9百万元增加2.9%至约人民币178.0百万元[87]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388.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09.1万元下降5.0%[198]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变化) - 毛利为人民币1.391亿元,同比下降4.3%[10] - 毛利率为21.0%,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10] - 总毛利139.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毛利率21.0%,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60] - 毛利率为21.0%,较去年同期20.8%略有提升[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38][139]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毛利率10.9%,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61][63]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毛利率20.3%,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61][64]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毛利率42.9%,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61]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业务毛利从人民币65.8百万元微增0.2%至人民币65.9百万元[65]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分部毛利最高达65.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42.9%[138][139]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分部毛利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38][139]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分部毛利3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138][139]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收入318.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3][54]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收入190.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53][55]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收入153.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53][56]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分部收入3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35][136]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分部收入19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35][136]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分部收入1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35][136]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占比90.2%,同比下降8.5%;其他地区收入占比9.8%,同比增长33.3%[58] - 中国大陆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96,86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52,139千元人民币下降8.5%[143] - 其他地区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5,03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8,780千元人民币增长33.3%[143] 订单和合同表现 - 订单承接量同比增加15.0%至人民币1,041.8百万元[16][20]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订单额同比增加32.3%至人民币569.6百万元[20][21]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订单额同比增加4.2%至人民币302.7百万元[20][22]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订单额同比减少8.4%至人民币169.5百万元[20][24] - 期末未完工合同总价值为人民币1,327.6百万元,其中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占比53.4%[28]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未完工合同数量912个,占比56.5%[28]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未完工合同价值人民币27.8百万元,占比2.1%[28]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所得现金流量同比增加逾99%[16]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人民币39.0百万元[77] - 经营所得现金从2097.1万元人民币增长至4218.3万元人民币,增幅101.2%[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4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65亿元人民币,增幅17.6%[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末1.67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22]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0.28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7%[1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028,38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83,635千元人民币下降2.7%[141] - 资产总额为20.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20.84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22] - 资产净额为人民币8.10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10] - 股东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793.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约人民币810.4百万元[85] - 留存溢利从3.3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60亿元人民币,增幅6.2%[125]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9%,较2024年末下降3.0个百分点[10] - 资产负债比率从33.9%降至30.9%[82] - 公司总负债从1290.1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218.02亿元人民币,降幅5.6%[124] 借款和债务 - 短期借款从22.9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60亿元人民币,降幅10.4%[124] - 长期借款从2.5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6.16亿元人民币,增幅145.2%[124] - 短期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9,75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045千元,降幅为10.3%[173] - 长期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124,026千元微增至2025年中期的124,436千元,基本持平[176]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98,884千元减少至2025年中期的62,838千元,降幅为36.4%[176] - 长期借款的即期部分从9888.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6283.8万元人民币,降幅36.5%[124] - 长期借款总额为124,43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4,026千元略有增加[179] - 有抵押短期银行借款利率从2024年底的1.50%-3.80%降至2025年中期的1.20%-3.00%[173] - 无抵押短期银行借款利率从2024年底的2.95%-3.90%降至2025年中期的2.70%-3.65%[173] - 有抵押长期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3.10%至3.65%,较2024年末的3.65%至4.25%有所下降[178] - 无抵押长期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65%至3.70%,较2024年末的3.30%至3.65%有所变化[178] - 浮息长期借款按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优惠年利率负0.05%至正0.55%计息,较2024年末的负0.05%至正0.90%收窄[179] - 定息借款实际利率为3.65%至3.70%,浮息借款为2.65%至3.65%[180] 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合同资产增长10.4%至6.21亿元人民币,去年末为5.62亿元人民币[122] - 合同负债从2.0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10亿元人民币,增幅3.9%[124]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2.0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亿元人民币,增长3.9%[16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6.3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6.02亿元人民币,降幅5.9%[12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4,98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1,085千元,降幅为15.6%[164] - 贸易应收款项中6个月以内的部分从2024年底的266,333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期的139,010千元,降幅达47.8%[166] - 贸易应收款项损失拨备从2024年底的50,449千元略降至2025年中期的49,297千元[16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382,106千元增加至2025年中期的412,059千元,增幅为7.8%[170][171] - 预付供应商款项从2024年底的76,255千元减少至2025年中期的59,844千元,降幅为21.5%[16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期末为31.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31.01亿元人民币小幅增长1.1%[155]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末的10.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43亿元人民币,减少9.3%[157] - 租赁负债从2024年末的4817.5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7.6万元人民币,降幅达44.6%[157]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期初的4.23亿元人民币降至期末的3.88亿元人民币,减少8.3%[160] - 使用权法核算的投资期末余额为6.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6.03亿元人民币增长8.3%[161] - 合同资产(扣除损失拨备)从期初的5.6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期末的6.21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0.4%[162]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票据为47,54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0,633千元大幅增加[187] - 赎回负债为5,47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826千元有所增加[181] - 递延所得税净负债为25,29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5,012千元有所扩大[182] - 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损失金额为236,582千元人民币,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5,774千元[183]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总值约人民币80.9百万元的楼宇和约人民币46.6百万元的使用权资产,以及约人民币43.2百万元的银行存款[83] 其他收益和开支 - 其他收入减少26.3%至人民币6.5百万元[69] - 其他收益净额录得人民币16.4百万元(去年同期损失0.6百万元)[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5,21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608千元人民币下降39.5%[145][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1,433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汇兑损失2,544千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5,90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749千元人民币下降23.8%[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6,68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97千元人民币增长33.9%[149]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01.4%至3.4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73亿元人民币[118] 运营和项目执行 - 项目执行中心已执行超过220个项目并交付超过130个项目[31] - 自一体化工程解决方案合约确认收益达4.5亿元人民币[163] - 期内进度款项为3.89亿元人民币[163] - 上海制造中心占地面积超过31,300平方米[29] - 石家庄制造中心专注于污染控制耗材及无菌转移耗材研发生产[34] - 新建生产设施推出无菌保证及无菌转移耗材产品[47] - 为超过1000家客户提供生命科学领域污染控制咨询服务[49] - 视觉检测机设备体积缩减约30%[40] - 开发可检测1毫升至100毫升溶液及冻干注射产品的视觉检测平台[40] 市场推广和知识产权 - 公司网站及社交媒体点击率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23%[37] - 公司发布超过300则公司新闻并被分享超过660次[37] - 公司制作67个视频及18本手册用于市场推广[37] - 公司拥有420项专利并获得12项新注册专利[38] - 现有48项专利正在申请中[38] 战略和业务发展 - 业务重组整合为三大业务集团提升技术及商业能力[42] - 核心设备业务预计成为未来数年重大收益来源[45] - 数字化和建设业务瞄准在华跨国制药企业需求[43] - 通过肽类及寡核苷酸等项目积累专业知识[45] - 自欧洲合作伙伴CAPE Europe获取技术开发自有产品[47] - 咨询市场集中资源服务要求更高的跨国制药企业[43] - 公司在欧洲和东南亚建立直接销售团队[36] - 公司成立二级包装解决方案业务品牌奥星高格[37] 关联方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向关联方购买货物及接受服务总额为人民币11.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87.7万元大幅下降97.0%[195] - 2025年上半年向关联方销售货物及提供服务总额为人民币4.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13.3万元大幅下降97.7%[195] - 2025年上半年向Authery Pharmaceutical购买货物及接受服务金额为零,而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82.6万元[195] - 2025年上半年向诺泽销售货物及提供服务金额为人民币4.8万元,2024年同期为零[195] - 2025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95.8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34.0万元下降11.4%[196] - 2025年6月30日预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43.3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75.1万元下降18.2%[196] - 2025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17.3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49.0万元下降21.3%[196] - 2025年6月30日应收ROTA KG款项为人民币180.2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65.8万元增长8.7%[196] - 2025年上半年租金开支为人民币1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1万元增长9.9%[19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执行董事何国强年薪由102.45万港元降至81.96万港元降幅20%[99] - 执行董事何建红年薪由189.49万港元降至151.59万港元降幅20%[99] - 执行董事陈跃武年薪由105.99万元人民币降至84.79万元人民币降幅20%[99] - 执行董事周宁年薪由80.48万元人民币降至64.38万元人民币降幅20%[99] - 非执行董事季玲玲年薪由52.95万元人民币降至47.65万元人民币降幅10%[99] - 董事何国强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35,929,000股股份,占公司权益65.54%[94] - 董事何建红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7,271,000股股份,占公司权益7.27%[94] - 股东顾女士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75万股占比0.73%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359亿股占比65.54%[100] - 股东张秋萍女士通过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39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10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512,582,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12,582,000股[2]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奥星生命科技(06118.HK)上半年纯利增长325.37%至2499.9万元 订单承接量同比增长15.0%
格隆汇· 2025-08-26 13: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62亿元 同比减少5.5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499.9万元 同比增长325.37% [1] - 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0.05元 [1] - 经营所得现金流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逾99% [1] 业务运营 - 订单承接量同比增加约15.0% [1] - 总订单额约为人民币10.418亿元 同比增加人民币1.357亿元 [1]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业务大幅增长32.3% [1] - 谘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增长4.2% [1] 战略发展 - 成功赢得关键项目合约推动订单增长 [1] - 税后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 [1]
奥星生命科技(06118)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499.9万元 同比增加325.3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17
财务表现 - 收入6.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57% [1] - 股东应占溢利2499.9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加325.37% [1] - 每股基本盈利0.05元人民币 [1] 报告期间 - 中期业绩统计周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 [1]
奥星生命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499.9万元 同比增加325.37%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17
财务表现 - 收入6.62亿元 同比减少5.57% [1] - 股东应占溢利2499.9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325.37% [1] - 每股基本盈利0.05元 [1] 业绩期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3: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661,905千元,同比下降5.6%[3][4]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0,303千元,同比增长230.0%[3][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999千元,同比增长325.5%[3][4] - 经营溢利为34,753千元,同比增长101.4%[4]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00,919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1,905千元,同比下降5.6%[13]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9,186千元大幅增至30,303千元,同比增长229.9%[16]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00,919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1,905千元,减少39,014千元(约5.6%)[20]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5,877千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4,999千元,增加19,122千元(约325.4%)[29] - 公司税后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49] - 总营收为6.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79] - 期内溢利大幅增至人民币23.6百万元[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为16,480千元,同比下降29.8%[4]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63,937千元增至72,724千元,同比增长13.7%[1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至人民币72.7百万元,增幅13.7%[94] - 行政开支降至人民币41.4百万元,降幅19.2%[95] - 研发开支降至人民币16.5百万元,降幅29.8%[96] - 其他收入降至人民币6.5百万元,降幅26.3%[97]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749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04千元,减少1,845千元(约23.8%)[24] - 当期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800千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728千元,增长2,928千元(约104.6%)[25] - 总员工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2.9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8.0百万元,增幅2.9%[11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收入从309,273千元增至318,110千元,同比增长2.9%[13]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收入从216,586千元降至190,134千元,同比下降12.2%[13]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收入从175,060千元降至153,661千元,同比下降12.2%[13]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业务收入1.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79][82]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收入3.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80]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收入1.9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79][81] 各业务线毛利表现 - 毛利为139,143千元,毛利率为21.0%[3][4] - 总毛利从145,417千元降至139,143千元,同比下降4.3%[16]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毛利从42,298千元降至34,756千元,同比下降17.8%[16]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毛利从37,359千元增至38,525千元,同比增长3.1%[16]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毛利从65,760千元微增至65,862千元,基本持平[16] - 整体毛利率21.0%,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87]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业务毛利率42.9%,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87]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毛利率20.3%,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87]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毛利率10.9%,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87]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毛利下降至人民币34.8百万元,降幅17.8%[90]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毛利增至人民币38.5百万元,增幅3.1%[91]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毛利微增至人民币65.9百万元,增幅0.2%[9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52,139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6,869千元,减少55,270千元(约8.5%)[20] - 其他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8,780千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5,036千元,增加16,256千元(约33.3%)[20]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占比90.2%,同比下降8.5%[83][85] - 其他地区收入650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8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为2,028,382千元,较期初下降2.7%[3][7]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9%,较期初下降3.0个百分点[3] - 合同资产为620,948千元,较期初增长10.4%[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51,788千元,较期初下降17.1%[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83,635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8,382千元,减少55,253千元(约2.7%)[1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4,98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1,085千元,减少73,898千元(约15.6%)[32] - 短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9,75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045千元,减少23,705千元(约10.3%)[1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21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1.21亿元,增长7.8%[35] - 长期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40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2.44亿元[36]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从人民币9.89亿元降至人民币6.28亿元,减少36.5%[36] - 短期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98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0.60亿元,减少10.3%[42] - 无抵押长期银行借款从人民币8.82亿元增至人民币10.74亿元,增长21.8%[36] - 公司流动净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63.1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02.9百万元,增幅为人民币39.8百万元[107]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51.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99.0百万元,减少人民币52.8百万元[10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人民币72.7百万元,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人民币30.5百万元,存货减少人民币9.3百万元[107] - 合同资产增加人民币58.5百万元[108]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88.7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96.1百万元,减少人民币92.6百万元[10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9%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9%[108]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3.2百万元,账面总值约人民币80.9百万元的楼宇及约人民币46.6百万元的使用权资产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抵押品[109] - 短期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6.0百万元,年利率介于1.20%至3.65%[108]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流量同比增加逾99%[4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增至人民币39.0百万元[104] 订单和未完工合同 - 公司订单承接量同比增加约15.0%[49] - 公司总订单额达人民币1,041.8百万元,同比增长15.0%[55] - 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订单额人民币569.6百万元,同比增长32.3%[56]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订单额人民币302.7百万元,同比增长4.2%[57]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订单额人民币169.5百万元,同比下降8.4%[53] - 公司未完工合同正逐步转化为收入,国际业务收入增幅预计上升[51]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业务集团订单额从人民币184.9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69.5百万元,同比下降8.4%[59] - 期末未完工合同总价值为人民币1,327,643千元,其中集成工艺与包装设备系统占比53.4%(人民币708,632千元)[60]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未完工合同价值为人民币591,199千元,占比44.5%[60] - 生命科技设备与耗材业务未完工合同价值为人民币27,812千元,占比2.1%[60] 业务运营和战略 - 公司与温州高格机械科技成立联合品牌"奥星高格-AUSTAR GAOGER"[50] - 项目执行中心已执行超过220个项目,并交付超过130个项目[62] - 上海制造中心占地面积超过31,300平方米,具备先进智能制造能力[61] - 公司在回顾期内组办12场多元化线上线下活动以拓展全球市场[65] - 公司通过2025药品检查合作计划等监管标准改进加速无菌设施升级及数据完整性验证服务[58] - 公司积极投资无菌转移及密闭产品系列,相关产品已投入商业量产[61] - 公司全球拓展策略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取得销售订单额大幅增加[65] - 公司发布逾300则公司新闻,分享超过660次,点击率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23%[66] - 公司拥有420项专利,回顾期内获得12项新注册专利,现有48项专利正在申请中[67] - 公司开发的新视觉检测机器平台设备体积缩减约30%[68] - 公司开发预充式注射剂系统灌装线,配备全伺服控制的精密运动系统[68] - 公司自主开发一系列无菌污染控制耗材,包括无菌一次性手套、可灭菌阻菌护目镜及无菌预浸渍擦拭布[69] - 公司成功开发可高温一次性Beta袋,打破国际品牌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69] - 公司进行业务分部重组,整合为三大业务集团,确立独特业务战略重心[70] - 咨询、数字化和建设业务集团瞄准在华跨国制药企业,因具备精深行业知识而具竞争优势[72] - 公司由外部采购转向自身研发团队开发核心设备,核心设备业务未来数年可望成为重大收益来源[74] - 公司通过实施GLP-1类减重药物等项目积累丰富专业知识,并进军医疗美容及专业医疗器械领域[74] 财务收益和汇率影响 - 汇兑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损失2,544千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11,433千元,改善14,007千元[22] - 其他收益净额录得人民币16.4百万元,扭亏为盈[98] 借款利率信息 - 浮息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为2.65%至3.65%,较2024年末的3.30%-4.25%有所收窄[37][41] - 有抵押短期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1.20%至3.00%,较2024年末的1.50%-3.80%有所下降[43] - 公司长期借款中浮息借款占比77.8%,金额为人民币9.67亿元[39] - 短期借款中定息借款占比78.8%,金额为人民币16.23亿元[42] 资本开支承诺 - 已签约但未确认的资本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承诺从人民币209.3万元降至人民币158.4万元,减少24.3%[45]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45名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446名[114] 公司治理和报告 - 审核委员会于2014年10月21日成立,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24]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公司半年及全年业绩并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12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回顾期内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125] - 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由独立核数师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审阅准则第2410号审阅[125] - 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26]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6]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奥星生命科技:边策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31
公司人事变动 - 陈跃武因其他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职务 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1] - 边策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 接替陈跃武原有职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