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康集团(02325)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2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共有99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精技集团(03302)以132.00%创高率位居榜首 辰林教育(01593)和荣丰集团亚洲(08526)分别以61.29%和59.09%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50%的股票包括中国集成控股(01027)达50.00% 创高率在20%-50%区间的有中国光大控股(00165)26.46%、K2 F&B(02108)25.49%、中国文旅农业(00542)24.00%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21.05% [1] - 多只知名企业上榜 包括紫金矿业(02899)4.15%、赣锋锂业(01772)3.65%、华虹半导体(01347)2.41%、宁德时代(03750)2.29%、阿里巴巴-W(09988)1.66%和中芯国际(00981)0.70% [2][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皇朝家居(01198)以-9.09%创低率位居新低榜首 中裕能源(03633)和云康集团(02325)分别以-8.05%和-7.69%的创低率位列其后 [3] - 创低率在-5%至-3%区间的股票包括Xl二南特斯(07366)-5.41%、百福控股(01488)-5.00%、力高集团(01622)-5.00%、METALIGHT(02605)-4.91%和数字王国(00547)-4.35% [3] - 部分消费服务企业表现疲软 海底捞(06862)创低率为-0.44% 中国飞鹤(06186)为-0.26% 大家乐集团(00341)为-0.92% [4] 行业分布特征 - 有色金属矿业板块表现突出 中国有色矿业(01258)创高率16.15% 五矿资源(01208)7.24% 洛阳钼业(03993)7.42% 中国黄金国际(02099)0.14% [1][2][3] - 科技板块分化明显 极智嘉-W(02590)创高率13.04% 商汤-W(00020)2.87% 中创新航(03931)1.45% 但部分科技股创新低 [2][3] - ETF及指数产品多数上涨 X南方中创业(03147)涨3.02% 华夏恒生科技-U(09088)涨3.38% GX中国电车(02845)涨2.04% [2]
云康集团(023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11: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内收益为人民币313.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6%[14] - 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13.2百万元,同比下降17.6%[27]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人民币313.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7.6%[37]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1.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128] - 診斷服務收益為人民幣313,217千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379,943千元下降17.6%[16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06.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0%[14] - 毛利由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8.2百万元减少17.0%至人民币106.4百万元[4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0.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128]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55.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收窄58.0%[14] - 除所得税前亏损由人民币131.8百万元收窄至人民币55.4百万元,降幅58%,主要因成本管控和准备金减少[5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5.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收窄56.1%[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5.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收窄56.1%[14] - 公司净亏损人民币554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261亿元明显收窄[16] - 净亏损额为人民币55.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1%[27]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5.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2.61亿元亏损收窄56.1%[12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人民幣55,340千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126,129千元改善56.1%[17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534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26129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56.1%[135][13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0.75亿元亏损收窄62.5%[1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收益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51.7百万元减少17.8%至人民币206.8百万元[42] - 销售开支由人民币89.9百万元减少41.0%至人民币53.1百万元,主要因成本管控和费用精准投放[46] - 行政开支由人民币99.7百万元减少21.5%至人民币78.3百万元,主要因限制性股份奖励开支减少人民币9.7百万元[47]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由人民币52.4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8.4百万元,降幅84%,主要因贸易应收款项拨备减少人民币44.0百万元[48] - 财务成本净额由人民币24.3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5.1百万元,降幅38%,主要因利息开支减少[50] -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16] - 财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保持净流入[16] - 總開支為人民幣338,216千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441,396千元下降23.4%[172] - 財務成本淨額為人民幣15,146千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24,258千元下降37.6%[174] - 股份奖励开支为796.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769.2万元人民币减少54.9%[135][136] - 已付利息1810.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676.8万元人民币下降32.3%[138] - 购买物业及设备支出2654.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983.7万元人民币增加33.8%[138] 各业务线表现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8.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34.0%[14] - 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80.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微降1.1%[14] - 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4.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20.3%[14] - 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803亿元,占总收益的57.6%,较上年同期提升9.6%[16] - 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收益较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16] - 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80.3百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7][28] - 医联体共建业务占总收益的57.6%,较上年同期提升约9.6%[27][28] - 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80.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总收益的57.6%[38]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8.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4.0%[40] - 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4.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0.3%[41] - 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占比同比提升约9.6%[38]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下降主要受行业政策影响及市场竞争激烈[40] 盈利能力指标 - 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33.7%上升至34.0%[43] - 集团毛利率约为34.0%,较上年同期提升,较2024年度整体毛利率提升约4.4%[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4.0%,较2024年同期33.7%有所提升[6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81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8759.5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0.6%[13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728.9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32033亿元人民币[13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88.4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偿还借款4.73434亿元人民币[138] - 借款所得款项4.2125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77643亿元人民币增加11.6%[138] 资产负债及财务结构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321.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186.1百万元[65]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43.0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777.5百万元[66] - 公司借款由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053.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003.6百万元[7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93.3%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92.2%[7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45,速动比率为1.44,均高于2024年12月31日的1.39和1.38[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3.21亿元下降10.2%[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9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6.28亿元下降5.0%[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10.03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借款7.63亿元,非流动借款2.41亿元[131][1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1.861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21355亿元人民币减少10.2%[138] - 公司流动及非流动借款分别为人民币7.63亿元和人民币2.41亿元[1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1,321,35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1,186,124千元,下降10.2%[199] 金融资产与投资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人民币475.4百万元增至人民币567.6百万元,增幅19%,主要因私募基金投资增加[55] - 公司持有两项重大投资:Summit View Fund SPC公允价值22,703,399美元,占资产总值5.3%,未变现收益1,503,399美元[80];Windward Ascent SPC公允价值25,701,962美元,占资产总值6.0%,未变现收益1,701,962美元[80]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3.45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3.16亿元[156] - 第2级金融资产(私募基金投资)从人民币34.22亿元增至人民币41.84亿元,增幅22.3%[156] - 第3级金融资产从人民币19.23亿元增至人民币21.32亿元,增幅10.9%[15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第3级工具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49亿元,期间新增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163]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第3级工具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407万元,期间新增投资人民币500万元[163] - 第3级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损失人民币4409.9万元[163]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若公平值變動10%,將導致除稅前虧損反向變動約人民幣56,756千元(2024年:人民幣47,540千元)[16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475,40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567,561千元,增长19.4%[195] - 私募基金投资从2024年末412,98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505,150千元,增长22.3%[195] - 新增由投资管理人D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71,854千元[195] - 由投资管理人C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从70,832千元增至86,733千元,增长22.5%[19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25年上半年确认公平值亏损39,065千元,较2024年同期1,241千元大幅扩大[19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9,066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4,066千元,增长8.5%[192] - 新增私营公司C投资,金额为人民币5,000千元[192]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若公平值變動10%,將導致除稅前其他全面虧損反向變動約人民幣6,407千元(2024年:人民幣5,907千元)[166] 贸易应收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由人民币628.5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597.1百万元,降幅5%,主要因部分款项收回及计提拨备[60] - 公司期后收回贸易应收款项人民币143.1百万元,占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余额的9.8%[6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余额为人民币597.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628.5百万元有所减少[6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90,75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61,550千元,减少2%[18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66,28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73,124千元,增长0.8%[187]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2%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6.4%[187]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由人民币1.0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0.3百万元,降幅70%,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44] - 其他收益净额由人民币6.6百万元增至人民币31.8百万元,增幅382%,主要因法律纠纷准备金转回人民币31.5百万元[45] - 其他收益淨額為人民幣31,822千元,主要包含因法律糾紛和解而轉回的人民幣31,500千元準備金[171] - 所得稅抵免總額為人民幣50千元,顯著低於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5,720千元[175] - 公司主要實體適用15%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所得稅率(2024年:15%)[177]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较上年同期减少[1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970.2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906.5百万元[63] - 公司总金融负债合约未贴现现金流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02.6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1.86亿元[153] - 公司短期借款(少于1年)为人民币78.67亿元,占借款总额的75.1%[153] - 公司对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6.44亿元[153] - 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14,34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11,224千元,减少约1%[183]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0,98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1,693千元,减少6.2%[183][184] - 医疗设备抵押物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82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945千元,减少25.5%[183]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03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530千元,减少34.2%[184] - 试剂及药品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075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728千元,增长4.1%[185] - 银行现金从1,577,652千元降至1,345,889千元,下降14.7%[199] - 受限制现金从256,297千元降至159,765千元,下降37.7%[199] - 累计亏损从期初420.12万元人民币扩大至期末9735.2万元人民币,增幅达131.7%[135]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雇员人数从1,459名减少至1,146名,同比下降21.5%[87] - 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124.6百万元,同比下降20.2%(上年同期:人民币156.2百万元)[87] - 限制性奖励股份相关开支为人民币8.0百万元,同比下降54.8%(上年同期:人民币17.7百万元)[8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勇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50,10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0.25%[88][90] - YK Development Limited抵押205,908,000股股份,其中145,293,220股抵押给浦银国际(香港)有限公司,60,614,780股抵押给上海浦发广州五羊支行[90] - 达安基因及相关实体持有209,783,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76%[92]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及相关实体持有205,90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14%[92] - 嘉士图有限公司及YK innovation Limited持有35,905,84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78%[92] - 张勇先生继续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12] - 王瑞华博士自2025年1月起不再担任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17] - 黄珞女士自2025年8月1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张为结先生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19][12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保持621,250,500股不变[200] - 股份溢价从2024年6月30日610,381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610,349千元[200] 股份奖励计划 - 2022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於2022年11月23日獲批准採納[94] - 計劃目的為吸引保留激勵關鍵員工和合作夥伴共享公司發展紅利[95] - 計劃項下可授出股份上限由已發行股份3%增至10%即62,125,050股[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受限制股份單位為51,794,300股[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向選定參與者授出15,101,5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2,123,75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在六個月內失效[100] - YK Development Limited已抵押205,908,000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33.14%[96][6] - 抵押股份包括向中國建設銀行抵押145,293,220股及向浦發銀行抵押60,614,780股[96] - 計劃餘下期限約為七年零三個月至2032年11月23日[108] - 計劃運作不會發行新股份對股東無攤薄影響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8:44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2日收盘 共有197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药捷安康-B、锦胜集团(控股)、凯知乐国际创高率位列前三 分别为114.69%、50.00%和29.51% [1] - 药捷安康-B(02617)收盘价192.500港元 最高价251.400港元 创高率114.69%位居榜首 [1] - 锦胜集团(控股)(00794)收盘价0.210港元 最高价0.300港元 创高率50.00% [1] - 凯知乐国际(02122)收盘价0.360港元 最高价0.395港元 创高率29.51% [1] 创新高个股行业分布 - 教育行业多只个股表现突出 枫叶教育创高率25.00% 宇华教育创高率20.97% 中国科培创高率10.63% [1] - 科技板块中 脑动极光-B创高率21.25% 宝尊电商-W创高率15.10% 阿里巴巴-W创高率3.99% [1][2] - 医疗健康板块表现活跃 康宁杰瑞制药-B创高率10.53% 佰泽医疗创高率10.39% 映恩生物-B创高率7.33% [1] 大型蓝筹股创新高情况 - 腾讯控股(00700)收盘价643.500港元 最高价649.000港元 创高率1.56% [2] - 阿里巴巴-W(09988)收盘价151.100港元 最高价153.800港元 创高率3.99% [2] - 汇丰控股(00005)收盘价106.300港元 最高价106.900港元 创高率1.42% [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中昌国际控股(00859)收盘价0.125港元 最低价0.045港元 创低率-48.28% 位居新低榜首位 [6] - 云康集团(02325)收盘价1.510港元 最低价1.420港元 创低率-13.94% [6] - 东方支付集团控股(08613)收盘价0.052港元 最低价0.052港元 创低率-13.33% [6] 新低个股特征 - 部分金融衍生品表现疲弱 XI二南特斯-U创低率-11.85% XI二南特斯创低率-10.05% [6] - 美团系列个股出现下跌 美团-W(03690)创低率-1.09% 美团-WR(83690)创低率-1.13% [7]
云康集团(0232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5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000,000,000股,面值0.000002美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0,000美元[1] - 2025年8月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较上月底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621,250,5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21,250,500股[2] - 2025年8月公司已发行股份相关数目较上月底无增减[2]
云康集团(02325) - 更改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的地址
2025-09-01 08:31
地址变更 - 云康集团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自2025年9月1日起变更为广州黄埔区科学城荔枝山路6号[3]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为张勇先生[3] - 非执行董事包括张为结、王凭慧、王瑞华[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喻世友、谢少华、董敏[3]
云康集团(02325)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34万元 同比收窄56.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2:04
财务表现 - 收益3.13亿元,同比减少1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34万元,同比收窄56.1% [1] - 每股亏损0.09元 [1] 收益变动原因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1.185亿元,同比减少34.0% [1] - 常规检测服务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1] - 集团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导致收益减少 [1] 亏损收窄驱动因素 -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 [1] - 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明显 [1]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 [1] - 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同比减少 [1] 行业环境 - 受集采、医保控费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1]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1] 运营管理措施 - 强化成本管控及费用精准投放 [1] - 优化债务结构并加强资金管理 [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保持净流入 [1]
云康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34万元 同比收窄56.1%
智通财经· 2025-08-28 12:03
财务表现 - 收益3.13亿元 同比减少1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34万元 同比收窄56.1% [1] - 每股亏损0.09元 [1] 收益变动原因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1.185亿元 同比减少34.0% [1] - 集采 医保控费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收益 [1] - 常规检测服务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1] - 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导致收益减少 [1] 亏损收窄原因 -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 [1] - 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明显 [1]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 [1] - 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同比减少 [1] 运营管理 - 强化成本管控及费用精准投放 [1] - 优化债务结构加强资金管理 [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保持净流入 [1]
云康集团(0232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1: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收益313.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3][5] - 诊断服务收入从379,943千元降至313,217千元,减少66,726千元(17.6%)[24] - 诊断检测服务收益313.2百万元,同比下降17.6%[50]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313.2百万元,同比减少17.6%[60] - 毛利106.4百万元,同比减少17.0%[67] - 净亏损55.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6.1%[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5534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6.1%[33] - 净亏损55.4百万元,同比减少56.1%[50] - 除所得税前亏损由人民币131.8百万元减少至55.4百万元,降幅58%,受益于成本减少及准备金转回[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33.9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计算自106,369/313,217)[3][8] - 销售费用53.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0%[8] - 管理费用78.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8] - 财务成本净额15.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8]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8.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1%[8] - 集团毛利率约34.0%,较2024年整体毛利率提升约4.4%[50] - 毛利率34.0%,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67] - 收益成本206.8百万元,同比减少17.8%[66] - 其他收入由人民币1.0百万元减少至0.3百万元,降幅70%,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68] - 其他收益净额由人民币6.6百万元增加至31.8百万元,增幅382%,因法律纠纷准备金转回31.5百万元[69] - 销售开支由人民币89.9百万元减少41.0%至53.1百万元,因成本管控强化[70] - 行政开支由人民币99.7百万元减少21.5%至78.3百万元,因股份奖励开支减少9.7百万元[7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由人民币52.4百万元减少至8.4百万元,降幅84%,因贸易应收款项拨备减少44.0百万元[72] - 财务成本净额由人民币24.3百万元减少至15.1百万元,因债务结构优化[74] - 财务成本净额改善至-1514.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7.6%[28] - 所得税抵免仅为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99.1%[29] - 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33.7%提升至2025年的34.0%[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118.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0%[3][5] - 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收益18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6] - 医联体业务收益占比57.6%,同比提升9.6个百分点[6] - 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收益180.3百万元,占总收益57.6%(同比提升9.6%)[50][51]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118.5百万元,同比减少34.0%[64] - 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14.4百万元,同比减少20.3%[65] - 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益180.3百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占总收益57.6%[63] - 医联体诊断服务收益占比同比提升约9.6%[63] - 诊断外包服务收益下降主要受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影响[64] - 医联体共建业务自2023年起持续为集团第一大业务板块[50][5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益均来自中国,无单一客户贡献超过总收益10%[22][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已服务近450家医联体客户并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51] - 创新产品累计服务客户近300家[52] - 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发布多项感染性疾病检测新panel产品[53] - 形成《tNGS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并于顶级期刊发布[53] - 集团与润达医疗合作开发医疗大模型"智云",基于DeepSeek等技术打造[58] - 公司宣布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38] - 董事会宣布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108] - 公司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张勇一人兼任的治理例外情况[105]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6]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履行法定义务[106] - 审核委员会对会计处理方式无异议[10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28,33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0,414千元,减少167,922千元[1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321,355千元减少至1,186,124千元,下降135,231千元(10.2%)[11] - 贸易应收款项从628,456千元降至597,112千元,减少31,344千元(5.0%)[1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412,989千元增至505,150千元,增加92,161千元(22.3%)[11] - 借款总额从1,053,914千元降至1,003,558千元,减少50,356千元(4.8%)[11][12] - 流动负债从1,916,435千元降至1,712,571千元,减少203,864千元(10.6%)[11] - 累计亏损从42,012千元扩大至97,352千元,增加55,340千元(131.7%)[12] - 每股基本亏损从0.21元人民币改善至0.09元人民币[3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增至87312.4万元人民币[35]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达70.1%(10249.76万元人民币/14615.5万元人民币)[35] - 已质押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20042万元人民币[35] - 应收票据大幅增加至8868.6万元人民币,其中非流动部分8858.1万元人民币[3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保持稳定为11489.9万元人民币[3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906.537百万人民币,其中关联方应付款占主要部分达644.133百万人民币[37]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结构显著变化:3年以上账期金额从86.565百万人民币激增至318.924百万人民币,增幅达268%[37] - 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130.943百万人民币下降至74.699百万人民币,主要因应计费用从53.791百万人民币缩减至9.744百万人民币[37] - 公司转回法律纠纷准备金31.5百万人民币计入其他收益[37] - 应付员工成本从48.551百万人民币降至41.523百万人民币,减少14.5%[3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人民币475.4百万元增加至567.6百万元,增幅19.4%,因私募基金投资增加[78] - 贸易应收款项由人民币628.5百万元减少至597.1百万元,降幅5.0%,因部分款项收回及计提拨备[80] - 期后收回贸易应收款项人民币86.3百万元,占2025年6月30日余额的5.9%[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214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861亿元,减少人民币1.353亿元[8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702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065亿元,减少人民币6370万元[8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1299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0515亿元,增加人民币9216万元[86] - 借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539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0356亿元,减少人民币5036万元[98] - 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430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775亿元,增加人民币3452万元[86] - 流动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1.39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45[88] - 资产负债比率(按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计算)由2024年12月31日的93.3%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2%[98] - 受限制现金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563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97亿元,减少人民币9660万元[86] - 资产质押借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51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13亿元,减少人民币8380万元[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1,146名,较2024年同期1,459名减少21.5%[103] - 2025年上半年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1.246亿元,较2024年同期1.562亿元下降20.2%[103] - 限制性奖励股份相关开支为人民币800万元,较2024年同期1,770万元下降54.8%[103]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库存股[10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2年5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4]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至3182.2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法律纠纷准备金转回3150万元人民币[27] - 集团确认无重大或然负债及期后事项[39][40] - 国家规划到2030年投入600亿人民币构建精准医学体系[45] - 全国已建成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188个县推进医共体建设[42] - 基层医疗市场预计形成千亿级增量空间,特别在分子诊断领域[43] - 湖北省要求2027年智能临床辅助诊疗覆盖50%三级医院和30%二级医院[47]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07: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8-19 06:1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 涉及歌礼制药 云康集团 派格生物医药 腾盛博药 中国抗体 嘉和生物 思路迪医药股份 泰格医药 加科思 药明巨诺 三叶草生物等公司[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15.06%至15.51港元 总市值149.46亿港元[2] - 云康集团股价下跌14.18%至2.3港元 总市值14.29亿港元[2]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下跌9.15%至31.76港元 总市值122.58亿港元[2]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8.3%至2.21港元 总市值15.9亿港元[2] - 中国抗体-B股价下跌7.49%至3.21港元 总市值43.71亿港元[2] - 嘉和生物-B股价下跌7.08%至4.46港元 总市值23.47亿港元[2] - 思路迪医药股份股价下跌6.06%至7.91港元 总市值20.42亿港元[2] - 泰格医药股价下跌5.73%至54.25港元 总市值467.11亿港元[2]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69%至8.12港元 总市值64.04亿港元[2] - 药明巨诺-B股价下跌5.14%至5.72港元 总市值23.82亿港元[2] -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下跌5.13%至0.74港元 总市值9.6亿港元[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4.76%至12.81港元 总市值52.18亿港元[2] - 君实生物股价下跌4.69%至34.54港元 总市值354.62亿港元[2] - 中慧生物-B股价下跌4.39%至51.15港元 总市值201.25亿港元[2]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4.38%至23.14港元 总市值173.43亿港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