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发展集团(01867)

搜索文档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12:2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04,6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9,348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期内亏损为7,0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22千港元有所收窄[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304,6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9,348千港元下降4.62%[13][16] - 2023年上半年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收益111,722千港元,石油业务收益185,446千港元,农业业务收益7,438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7,0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502千港元有所收窄[1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33千港元大幅减少[18] - 2023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拨回)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为 - 3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79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0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 - 0.00475港元,2022年同期为 - 0.00664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约710万港元,主要因石油贸易业务规模缩减和开拓内地业务产生额外开支[29] - 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3.193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3.046亿港元,减少约1470万港元或约4.6%,因石油贸易业务规模缩减和装潢及翻新项目数量增加[35] - 直接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3.17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3.007亿港元,减少约1640万港元或约5.2%,因石油贸易业务规模缩减和分包费用及直接员工成本增加[36] - 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230万港元增加约69.5%至2023年约400万港元,因香港建筑及工程相关服务业务收益增加[3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1030万港元增加约3.6%至2023年约1070万港元,因员工成本增加[38] - 融资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3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约40万港元,因银行借款增加[3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85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4,992千港元有所增加[3]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8,01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58,983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56,88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3,930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7,74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69,318千港元有所减少[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195,855千港元,可呈報分部負債35,125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71,62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4,000千港元有所减少[2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2.149亿港元,负债约571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1.577亿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5990万港元,计息借款总额约23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3.3倍[4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4%,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9.8%增加,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4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约600万港元、人寿保险保单约340万港元抵押给银行,已就发出银行担保书向保险公司支付现金抵押品约1010万港元[46][47][4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资本承担约1.291亿港元,为向标准发展(山东)有限公司的注资[5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承接的建筑合约客户要求按金额约4359万港元作出银行担保,已支付现金抵押品约1014.2万港元[60] 业务分布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市场收益为110,818千港元,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190,917千港元[12] - 按收益确认时间,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益为190,917千港元,随时间推移确认的收益为110,818千港元[12]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石油贸易及农业业务[6] 持续经营 - 董事合理预期集团拥有足够资源在可见将来继续营运,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8] 业务发展与投资 - 公司正积极探索粮食种植及农村生物质综合开发及利用的相关技术及市场发展[31] - 公司建议且股东批准投资农村生物质综合开发及利用项目,该项目2022年为山东省重点项目,2023年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厂房及设备约1,211,000港元,收购使用权资产约11,701,000港元[22] 股本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公告日期,公司股本结构无变动,已发行股本为149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4.9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50][51] 诉讼情况 - 公司有多起诉讼正在进行中,涉及金额从26.7万港元到628.3万港元不等[53][54][55][56]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聘用54名雇员,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9名增加[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930万港元,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90万港元增加[62]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64]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9][66] 董事合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全面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违规事件[69] 购股计划 - 公司根据2016年12月23日决议案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可就最多1.12亿股股份向参与者授出购股[70][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计划项下无已授出、获行使、已届满或已失效的购股,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77] - 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根据计划授权可分别授出1.12亿份购股[78]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第C.2.1条,长远目标是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担任[80]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主席为苏黎新博士,成员包括梁荣进先生及严兵博士[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会计原则及惯例、中期报告以及中期业绩公告,认为符合要求且披露充足[84]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0 13:5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财年总收益约661.2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306.6百万港元增加约354.7百万港元,增幅约115.7%[7] - 2023财年股东应占集团亏损约10.1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20.5百万港元减少10.4百万港元[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66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0660万港元增加约35470万港元,增幅约115.7%[41][51] - 收益增加主要因中国内地石油贸易业务收益增加及开展新农业业务,建筑业务收益因承接项目数目减少而减少[41][51] - 直接成本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9640万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63910万港元,增加约34270万港元或约115.6%,主要因中国内地石油贸易业务成本增加[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情况中,进一步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计划使用20941000港元,实际使用2919000港元;扩充执行项目人手等计划使用5785000港元,实际使用500000港元等,总计计划使用51200000港元,实际使用5009000港元[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拥有人的储备约达1.544亿港元[10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最大客户的总营业额百分比约为24.4%(1.611亿港元),来自五大客户的总营业额百分比约为56.7%(3.759亿港元)[1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占直接总成本的约1.476亿港元(23.1%),向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总额合共约为直接总成本之4.258亿港元(66.6%)[111] 业务投资 - 2023年2月13日股东批准投资农村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该项目被列为2022年山东省重大项目[6][13]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包括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物业改建与加建工程,以及石油贸易及农业业务[12] - 2023财年石油贸易业务为集团带来重要利润贡献,集团减少对香港建筑及工程业务的依赖[23] - 公司正积极探索粮食种植及农村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及市场发展[28] - 2022年8月23日,公司与控股股东Fujincheng订立认购协议,有条件同意配发达150000000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0.23港元,共计34500000港元,认购股份总面值1500000港元[63]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等三方分别向目标公司注资2000万元、1920万元及80万元人民币[106] - 山东财金能源为执行董事刘展程先生的联系人及公司的关连人士,投资协议及其项下拟进行之交易已获独立股东批准[87][88] - 投资协议及其项下拟进行之交易构成公司须予披露及关连交易,因适用百分比率超5%但低于25%,须遵守相关规定[10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订立之重大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据董事所知,无构成须披露之关连交易[108] 业务风险 - 公司面临投标过程后次承判及物料成本不利变动、劳工供应不稳定、农业消耗品及种植售价周期性波动和食材采购价波动等风险[14][15] - 集团面临纠纷、申索或诉讼风险,以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自然状况风险[29][3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优化资源投放,在保持现有业务稳定基础上延伸发展新业务,拓展地域和行业领域,增加业务多元化[9] - 集团未来将审慎评估商机,制定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及策略,探索有利行业商机以扩大收入来源[42]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集团客户主要包括主要承判商及石油贸易业务公司,与大部分主要客户维持一年至十年以上紧密业务关系[47] - 集团一般维持多名供应商及次承判商,本年度采购物料和委派次承判商无重大困难,与五大供应商及次承判商无重大纠纷[50] 雇员关系 - 集团认为与雇员关系良好,本年度无影响营运的罢工、停工或劳资纠纷[37] 环境、社会及管治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确保符合相关要求[4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建议股息派付时需考虑集团负债股权比率、股本回报率、财务限制水平、流动资金状况、未来承诺情况、整体经济状况、业务商业周期及内外部因素等[78][79] - 股息政策旨在向股东提供集团股东应占溢利,但需考虑股东权益、贷款方股息派发限制、整体商业条件及策略等条件,公司保留更新、修订及修改该政策的酌情权[95][96][98][99] 股东周年大会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预定于2023年8月16日举行,公司将在2023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1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需在2023年8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80] 慈善捐款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2022年:无)[82]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权计划,条款符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17章等规定[84] 董事相关 - 徐景先生于2022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总监兼上市规则项下之授权代表,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有逾10年经验[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多于三分之一成员人数[124] - 建议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无未到期服务合约(法定赔偿除外)[12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考虑多元化观点、充足履职时间等条件来评核、甄选及建议董事候选人[113][130] - 提名政策旨在明确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方法[159] - 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在技能、经验等方面取得平衡以切合业务要求[160] - 全体董事全年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不合规事件[1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刘展程先生通过Fujincheng间接持有公司74.86%已发行股本[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徐先生实益拥有公司10,000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0.00%[1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Fujincheng实益拥有公司1,118,460,000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4.86%[1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秦辉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公司1,118,460,000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4.86%[162] - 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期限自签署日起为期3年,可根据相关规定续期[198] - 提名委员会物色或甄选合适候选人可向现任董事转介、刊登广告、独立代理人公司推荐、公司股东建议等来源查询[199] - 提名委员会将就建议委任及建议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99] 企业管治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但存在偏离第C.2.1条和第F.2.2条的情况[131] 保险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34] 财务报表审核 - 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经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57] 股份交易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进行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1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66] 薪酬相关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薪酬事宜并检讨薪酬政策,由其厘定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73] - 酬金在零至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1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的有1人[18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特定披露外,无董事或其配偶、子女获授收购公司股份获利权利或行使该权利[186] 董事会多元化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认为整体符合上市规则多元化规定,暂不为性别多元化设定数字目标及时间表[197]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1 11:0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661,230千港元,较2022年的306,558千港元增长约115.7%[2] - 2023年毛利为22,116千港元,2022年为10,18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17.2%[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7,351千港元,较2022年的21,676千港元有所收窄[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8,829千港元,2022年为21,010千港元,亏损幅度减小[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63港仙,2022年为1.68港仙[2] - 2023年收益约66123万港元,2022年为30655.8万港元,增长主要因内地石油贸易业务收益增加及开展新农业业务,建筑业务收益减少有所抵销[27][28][38]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616.1万港元,2022年为875.5万港元[28] - 2023年融资成本为69.7万港元,2022年为41.9万港元[29]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47.8万港元,2022年抵免66.6万港元[29] - 2023年年内亏损882.9万港元,2022年亏损2101万港元[30][3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66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5470万港元或约115.7%[42]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直接成本约639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4270万港元或约115.6%[4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22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7.2%[44]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减值亏损约62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880万港元[4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开支总额约为100万港元,上一年度无此项开支[46]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内亏损约为8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2100万港元[5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4,992千港元,2022年为12,148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產为258,983千港元,2022年为241,606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03,930千港元,2022年为106,741千港元[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69,318千港元,2022年为145,324千港元[3]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7400万港元,2022年为5795.6万港元[33]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686.6万港元,2022年为8973.6万港元[35] - 2023年3月31日总资约27400万港元,总负债约1047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16930万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约为166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5倍[52]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8%,较上一年度的约11.2%有所下降[5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资本承担约为1.28919亿港元,2022年为1.26亿港元[6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建築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築以约2032.5万港元银行担保书作担保,支付现金抵押约736.6万港元[76]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石油业务以及农业业务[7]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石油贸易及农业业务[37] - 公司正积极探索粮食种植及农村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及市场发展[39]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定义会计估计,应用该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按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负债,采用该修订本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14][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2022年修订本)修改2020年修订规定,生效日期推迟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按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负债,应用该修订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16][18][1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或影响集团主要会计政策披露,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重大影响[19][2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递延税项确认豁免范围,集团应用该修订本时将确认相关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3][25] 资金筹集与使用 - 公司2022年与控股股东订立协议,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1.5亿股普通股,筹集3450万港元用于扩大石油产品贸易业务[60] - 2022年10月27日完成认购协议,所得款项总额3450万港元,净额约3410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约0.227港元[61] - 转往主板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0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按计划使用500.9万港元[77][78] - 2021年9月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810万港元,75%(约3610万港元)用于内地开展新业务,25%(约1200万港元)用于公司营运资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悉數動用[79][80][83] - 2022年10月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410万港元,用于扩大石油产品贸易业务和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悉數動用[82][83] 投资与交易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参与投资协议,分别注资2000万元、1920万元及80万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计划[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投资协议外,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75] - 投资协议构成须予披露及关连交易,已获独立股东批准[73] 诉讼情况 - 公司存在多起诉讼,涉及金额从26.7万港元到6283万港元不等[65][66][67][68][69] 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50名,较2022年的100名减少;2023年度员工成本约204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400万港元降低[8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亦为零[86] 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21年6月8日起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因刘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90] - 公司因刘先生未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F.2.2条[92] - 全体董事全年全面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不合规事件[93] - 2023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4]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95][96]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审阅及评论公司2022年全年和中期业绩、内部监控程序及风险管理制度[9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且披露充足[99] - 集团核数师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对初步公告与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但未发表鉴证意见[100]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12 11:4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19,3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3,818千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8,92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59千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66港仙,2021年同期为0.85港仙[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4,384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开支[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3,30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59千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19,3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3,81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32.61%[25]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收益为67,466千港元,中国内地为251,882千港元,2021年同期内地无收益[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收益67,940千港元,贸易业务收益251,408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业绩为2,72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7,502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为1,43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3千港元[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67.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71.2万港元[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4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万港元[4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892.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975.9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净额约890万港元,主要因香港项目完工认证延迟、新办公室行政及经营开支增加[60] - 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738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3.193亿港元,增加约2.455亿港元或约332.6%,源于内地业务增长和项目数量增加[63] - 直接成本从2021年同期约720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3.173亿港元,增加约2.453亿港元或约340.1%,因业务增长和费用成本增加[65] - 毛利从2021年同期约18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30万港元,增加约30.4%,但毛利率从约2.4%降至约0.7%[6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同期约87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030万港元,增加约14.9%,因新办事处开支增加和员工成本减少的抵减效果[67] - 融资成本从2021年同期约2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30万港元,因银行借款增加[68]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1,125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2,148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53,81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41,606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1,75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06,741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22,06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34,865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32,018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45,324千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679.8万港元,3月31日为5795.6万港元[48]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41.5万港元,3月31日为8973.6万港元[5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1.649亿港元,负债约329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1.32亿港元[7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5160万港元,计息借款总额约139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4.8倍[7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2.1%,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11.2%增加,因银行借款增加[72]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2,591千港元,2021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7,259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56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9,464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厂房及设备约36.8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1.9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额外银行贷款约1388.5万港元,偿还银行贷款约1337.1万港元[54] 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和贸易业务[19] - 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后,公司开始从事消耗品及石油贸易业务[30] - 公司正积极研究粮食种植、农村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和市场发展[62] 股本情况 - 2021年9月14日供股完成,公司已发行股本数目增至13.44亿股,供股股份总面值最高约224万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4928万港元,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4808万港元[79][80][82] - 2022年10月27日,公司向控股股东FUJINCHENG发行及配发1.5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3410万港元,其中约340万港元(1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3070万港元(90%)用作石油产品贸易[84][86] - 2022年3月31日及9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亿股,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3.44亿股[55] 资本承担与担保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有资本承担约1.266亿港元,为向标准发展(山东)有限公司的注资[8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承接的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筑按约1585.3万港元作出银行担保,集团已支付现金抵押品约402万港元[94] 法律诉讼与申索 - 2021年3月5日,集团客户邦伟发展有限公司就不少于26.7万港元对盈信建筑开展民事诉讼,2022年3月31日应计拨备26.7万港元[88] - 2021年4月21日,盈信建筑对黎氏建筑开展民事诉讼,黎氏结欠约187万港元,黎氏反申索约40.9万港元[90] - 2021年9月20日,伍秉坚对盈信建筑开展民事诉讼,申索约628.3万港元,集团反申索600万港元[90] - 2022年4月14日,盈信建筑对工作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民事诉讼,申索约155.2万港元[90] - 2022年10月17日,盈信建筑分包商雇员Shi Xinwei向盈信建筑提出雇员补偿申索,金额由法院决定[91] 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聘用39名雇员,较2021年9月30日的79名减少[9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约为83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30万港元减少[96] 股息分配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董事决定不派付股息[42]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7] 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约1840万港元为新装潢、翻新等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99][104][114][117] - 公司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110] - 公司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113] - 公司花费约290万港元为新装修等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114][117] - 公司花费约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造向公众开放的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位[118] - 公司花费约80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127] - 公司花费约600万港元招聘一名地盘人员[132] - 公司花费约0.4百万港元筹办内部研讨会并邀请外来讲者提供教学训练[135] - 公司花费约3.0百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扩充和准备新商机[139] - 公司花费约1.6百万港元招聘业务发展经理和项目助理成立业务发展团队[148] - 公司花费约3.4百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工料测量团队[152] - 公司花费约1.4百万港元招聘制图师和助理项目经理处理设计业务发展[160] - 公司使用约0.2百万港元设立新的公司网站[163] - 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使用49.979百万港元,未动用1.221百万港元[169][17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1百万港元,其中约75%(36.1百万港元)用于内地开展新业务,约25%(12.0百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使用26.3百万港元,未动用21.78百万港元[171][173] 重大事项说明 - 自2022年9月30日起直至报告日期,无影响公司的其他重大事项[176]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刘展程先生通过持有FUJINCHENG全部已发行股本,间接持有公司968,460,000股普通股,占比72.06%[1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秦辉女士因配偶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968,460,000股普通股,占比72.06%[18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行为[184] 关联业务与合规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的业务[1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全面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违规事件[186]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目的是吸引和留住人员、提供奖励及推动业务发展[187] - 购股计划中,董事可酌情向特定人员授出购股权认购公司股份,认购价不得低于规定三者中的最高者[189] - 自购股计划采纳日起,所有购股权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最多134,400,000股[189] - 任何12个月内,向各承授人授出购股权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190] - 若进一步授出购股权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1%,需获公司股东在股东大会批准,承授人及其联系人须放弃投票[190]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3日,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相关购股活动[192] - 购股计划下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权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特定情况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独立股东批准[192] 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21年6月8日起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刘展程先生兼任,长远目标是物色合适人选分开担任[194] - 叶作斌先生2022年12月2日辞任后,公司将仅一名上市规则授权代表,将尽快物色人选填补空缺[195] 审核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成立,主席为苏黎新博士,成员包括梁荣进先生及严兵博士[197]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97] - 审核委员会及管理层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并已充足披露[199] 上市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9年5月9日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9]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0 09:0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306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8470万港元或38.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集团溢利约亏损20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150万港元[8] - 国内业务收入约为15420万港币[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306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2190万港元增加约8470万港元或约38.2%[14][2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直接成本约296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0800万港元增加约8840万港元或约42.5%[2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10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390万港元减少约26.6%[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约88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减值亏损拨回200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22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500万港元增加约50.0%[28]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的约1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40万港元,减少约60万港元[29]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约8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抵免约70万港元[30] - 2022年亏损约2100万港元,2021年溢利约100万港元[31] - 2022年总资产约2.538亿港元,2021年约1.494亿港元[32] - 2022年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约1630万港元,2021年约2510万港元[32] - 2022年流动比率约2.3倍,2021年4.6倍[32] - 2022年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395亿港元,2021年约3090万港元[34]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约11.2%,2021年约21.3%[36] - 2022年已发行股本为134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3.44亿股[43] - 2022年有关附属公司的未缴注册资本约1.266亿港元,2021年无[44]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筑作出约1521.9万港元银行担保书担保,2021年约为1408.8万港元[51]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就发出银行担保书向保险公司支付现金抵押约374.1万港元,2021年约为342.1万港元[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100名雇员,2021年为60名[7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24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880万港元[7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亦为零[75]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拥有人的储备约4840万港元[10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6830万港元,占比约22.8%;来自五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1.436亿港元,占比约46.8%[10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为6420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21.7%;向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总额为1.402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47%[109] 业务发展 - 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内地部署开展业务,受疫情影响进展比预期缓慢,但仍取得成绩[8] - 公司获得一个改建工程项目,将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拓展到中国内地,并扩大贸易业务[8] - 香港业务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致毛利率下降,疫情致工程进度延迟、新造合约缩减,产生负面影响[9] - 公司希望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延伸、拓展内地业务,进入更多行业领域,增加业务多元化[10] - 政府设定5.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及推出“稳经济”政策,坚定公司拓展内地业务的决心[10] - 公司将分配更高比例的资源投放于中国内地市场,对香港本地现有业务开展更审慎[10] - 公司将持续审视主要业务及营运,关注市场变化,制定业务计划及策略,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会[12] - 公司主要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包括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物业改建与加建工程以及贸易业务[14] - 公司客户主要包括主要承判商、业主或物业开发商,已与大部分主要客户维持一年至十年以上紧密业务关系[20] - 公司就装潢及翻新及改建与加建工程存有认可次承判商内部名单,一般维持多名供应商及次承判商[21] - 公司将密切监察市况,降低疫情风险,积极物色其他行业业务机会[14] 资金运用 - 集团使用约1550万港元为预计总合约金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的十四个新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52] - 集团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以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M1组别」[54] - 集团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并设计印刷新公司手册[54] - 集团花费约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设向公众开放的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54] - 集团花费约80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57] - 集团花费约600万港元招聘人员加强项目执行[57] - 集团花费约300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扩充及准备住宅行业新商机[57] - 集团花费约160万港元招聘一名业务发展经理及一名项目助理以设立及维持业务发展[5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约500.9万港元,将291.9万港元重新分配用于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扩大香港市场占有率[62][6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11.1万港元,高于估计的4700万港元,75%(约3610万港元)用于内地新附属公司业务,25%(约1200万港元)用于公司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约3283.4万港元[71] - 公司花费约340万港元组建工料测量团队,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处理设计业务,花费约8.3万港元设立新公司网站[60] - 公司为内地新项目初期阶段现金流出净额提供约680万港元资金,支付附属公司其他成本约130万港元,设立新办公室花费约110万港元[60] - 因疫情影响,公司决定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不再用于参与比赛及展览宣传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而是用于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扩大香港市场占有率[6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进一步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扩充执行项目人手及加强员工技术等部分款项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6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用于内地新附属公司业务和公司一般营运资金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71] 法律诉讼 - 2022年4月14日,集团对全达电器金属提交抗辩及反申索,金额为16.5万港元[76] - 2022年4月14日,盈信建筑对集团分包商工作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民事诉讼[7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本年度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无重大变动[9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厘定[93]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董事不建议就该年度派發末期股息[97] - 应屆股東週年大會预定于2022年9月8日举行,公司将在2022年9月5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8]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第118页[9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101] - 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地采纳购股计划,条款符合上市规则第17章条文及其他相关规则[105]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规定公司须按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发售新股份的优先购买权[106]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无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07] 股权结构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刘展程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拥有9.6846亿股相关股份,股权百分比约72.06%[1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FUJINCHENG和秦辉女士分别持有968,460,0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72.06%[12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1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3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36] 企业管治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137] - 2020年4月27日,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集团核数师,过去三年无其他变动,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138][139]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偏离第C.2.1及第F.2.2条[143] - 全体董事在整个年度全面遵守标准守则所载标准,无不合规事件[144]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148][149]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50]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旨在明确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方法并确保董事会技能等方面平衡[159][160][161] - 提名委员会考虑多元化观点等条件评核、甄选董事候选人[162] - 提名委员会考虑退任董事贡献及是否符合条件,向董事会建议其再度委任[163] - 提名委员会按流程就委任董事向董事会提供建议,董事会有最终决定权[166]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董事会组成,监察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执行[155] - 提名委员会适时检讨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并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战略等提供公正意见,公司确认其独立性[173] - 执行董事刘先生、秦女士、叶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期限三年[174] - 目前三分之一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刘先生和叶先生将在2022年9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膺选连任[174] - 有关重选刘先生和叶先生的独立普通决议案将提请公司股东批准[175] - 公司自2021年6月8日起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刘先生兼任,长远目标是物色合适人选分开担任两职位[1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出席有关上市规则中良好企业管治常规最新资料的培训课程[178]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董事委员会,各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79] - 薪酬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认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公平合理[182][184] - 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以审阅及建议重选董事[185][186]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合规且披露充足[187]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9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外部核数师法定审计服务酬金为72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为300千港元,总计1020千港元[195][196] - 公司委聘外部服务供应商,指派严秀屏女士为公司秘书,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严女士已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93]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董事会按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所提出的呈请召开[197] - 董事会至少每年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审阅[198] - 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识别风险、风险评估、舒缓风险,风险识别及评估每年进行或更新[199] 董事变动 - 2021年有多名董事获委任或辞任,如刘展程先生于2021年5月20日获委任,黄韵诗女士于2021年6月8日辞任[191] - 主席刘展程先生未能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执行董事叶作斌先生获选为该大会主席[192]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7 08: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5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8][1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提供室内装潢、翻新、改建与加建工程及室内设计服务[19]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3,81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8,583千港元下降46.74%[8] - 该时期毛利为1,78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601千港元下降86.86%[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759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溢利为6,218千港元[8] - 每股基本亏损为0.85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55港仙[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3,81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8,583千港元下降46.7%[31] - 2021年上半年装潢及翻新服务收益60,65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98,386千港元下降38.3%;改建与加建工程服务收益9,93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38,153千港元下降73.9%;室内设计服务收益3,23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2,044千港元增长58.2%[31]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3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1,300千港元下降89.8%;其他亏损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1千港元增加100%[33] - 2021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71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拨回230千港元[35] - 2021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拨备约1,036,000港元,2020年同期净拨回约827,000港元[35] - 2021年上半年应收保留金计提减值拨备约1,598,000港元,2020年同期约526,000港元[36]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7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25千港元[3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9,759千港元,2020年同期盈利6,218千港元[43] - 2021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25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86千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1,3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680千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收购厂房及设备约19,000港元,2020年同期约58,000港元[4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净额约98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溢利约620万港元[62][70] - 收益由2020年同期约1.386亿港元减至约7380万港元,减少约6480万港元或约46.8%[65] - 直接成本由2020年同期约1.25亿港元减至约7200万港元,减少约5300万港元或约42.4%[66] - 毛利由2020年同期约1360万港元减约86.8%至约18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9.8%减至约2.4%[6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2020年同期约660万港元增约31.8%至约870万港元[69] - 融资成本由2020年同期约60万港元减至约20万港元[70] 资产负债情况 - 于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13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040千港元下降14.92%[10] - 于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65,734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43,371千港元增长15.60%[10] - 于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847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1,351千港元下降52.64%[10] - 2021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32,823千港元,3月31日为54,647千港元[48] - 2021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81千港元,3月31日为2,913千港元[53] - 2021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1.709亿港元,负债约148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1.56亿港元[72] - 2021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5%,较2021年3月31日的约21.3%减少[73]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259千港元,2020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8,744千港元[16] - 该时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8千港元[16] - 该时期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28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181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约16,007,000港元,2020年同期获得约3,248,000港元[56] 融资与供股情况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224,000,000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48,080,000港元[56] - 2021年9月14日供股完成,公司已发行股本增至1340万港元,股份增至13.44亿股[79]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4928万港元(扣除开支前)[81] - 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08万港元,每股供股股份认购价净额约为每股0.21港元[82] - 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4808万港元,超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4704万港元,约75%(3606万港元)用于内地开展新业务,约25%(1202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1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用于内地开展新业务的3606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2年3月31日动用;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的已使用60万港元,未动用1142万港元,预计2022年3月31日动用[113] 重大事项与诉讼 - 2021年3月5日集团客户邦伟发展就渗水损坏装修工程索赔不少于26.7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未收到判决,2021年9月30日应计拨备26.7万港元[85] - 2021年4月21日盈信建筑对客户黎氏建筑启动仲裁程序,黎氏结欠约187万港元,案件正在排期审讯[85] - 2021年9月30日集团承接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筑以约139.39万港元银行担保书作担保(2021年3月31日约1408.8万港元),已支付现金抵押品约342.1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同)[89] 人员与薪酬情况 - 2021年9月30日集团聘用79名雇员(2020年9月30日为49名),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1130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约770万港元)[91] - 2021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2,123千港元,2020年为3,625千港元[5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0年上半年同)[92] 资金使用情况 - 集团使用约1550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所有项目已完成,款项全部用于该等项目[94] - 招股章程计划用配售所得款为预计合约金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的14个新项目初期提供资金及履约保证[94] - 招股章程计划就总额超4000万港元的装潢等工程入标,客户通常要求10% - 30%履约保证[94] - 公司使用约1550万港元为新大型项目初期阶段所需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96] - 公司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以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M1组别」[96] - 公司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96] - 公司花费约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造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99] - 公司使用约80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99] - 公司花费约600万港元招聘人员加强项目执行[99] - 公司花费约30万港元筹办内部研讨会并邀请外来讲者提供教学训练[101] - 公司花费约300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扩充并为住宅行业新商机作准备[102] - 公司花费约160万港元招聘人员成立业务发展团队[103]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0万港元,部分已按招股章程使用[108]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为5.12亿千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实际使用4.475亿千港元,未动用6450万千港元[110] 股权结构情况 - 2021年9月30日,董事刘展程先生通过受控法团FUJINCHENG间接持有9.6846亿股相关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72.06%[118] - 2021年9月30日,主要股东FUJINCHENG实益拥有9.6846亿股相关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72.06%[122] - 2021年9月30日,秦辉女士因配偶权益被视作拥有9.6846亿股相关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72.06%[122] - 2021年4月23日,卖方与FUJINCHENG订立买卖协议,出售8.07亿股股份,占当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2.05%,总代价1.7754亿港元,每股0.22港元,4月27日完成后FUJINCHENG成控股股东[127] - 2021年6月8日要约截止,FUJINCHENG持有8.0705亿股股份[127] 公司名称变更情况 - 2021年8月5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更改公司名称,8月12日获批,英文名和中文名分别变更,9月16日股份简称变更,9月9日网址变更[128]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根据2016年12月23日决议案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可向多类人员授购股权认购股份[131] - 购股计划下,所有购股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超上市日全部已发行股份10%,即最多1.344亿股[133]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承授人授购股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本1% [133]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向合资格人士授购股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超已发行股份1%,特定情况需独立股东或股东大会批准[13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计划无授出、行使、届满或失效购股,无尚未行使购股[135] 人员变动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黎新博士2021年8月辞去岭南大学职务,重新加入香港理工大学[136]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24]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确信企业管治是为股东增值重要元素,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13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自2021年6月8日起偏离条文A.2.1[138] - 公司长远目标是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担任[13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主席为苏黎新博士,成员包括梁荣进先生及严兵博士[139] - 审核委员会基本职务为审阅财务资料、内部监控程序等[139]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审核委员会至少包括一名具专业资格或会计相关专长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由核数师审核或审阅,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41] - 审核委员会及公司管理层认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符合会计准则等要求并已充足披露[141]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已提早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2021年6月30日后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租金优惠”,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24][26]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等(修订本)“利率基准改革-第2阶段”,对金融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无重大影响[24][26]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6 08: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221.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95.9百万港元减少74.0百万港元或25.0%[9]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0百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9] - 公司2021年收益为221.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95.9百万港元减少25.0%[25] - 公司2021年毛利为13.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8.1百万港元减少50.5%[27] - 公司2021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15.0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7.5百万港元减少14.7%[29] - 公司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0.8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6百万港元减少47.7%[31]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149.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59.2百万港元减少6.2%[34] - 公司2021年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为25.1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3.1百万港元减少24.2%[34] - 公司2021年流动比率为4.6倍,较2020年的3.6倍有所提升[34] - 公司2021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0.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40.0百万港元减少22.8%[35]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1.3%,较2020年的28.4%有所下降[37] - 公司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可分派储备为13.4百万港元[118]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的营业额为62.5百万港元,占总营业额的28.2%[119] - 公司五大客户贡献的营业额合计为141.4百万港元,占总营业额的63.7%[119] - 公司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32.3百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的15.5%[119] - 公司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合计为91.5百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的44.0%[119]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为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以及住宅、工业及商业物业的改建与加建工程[14] - 公司2021年收益减少主要由于经济疲软导致项目数量减少及合约价值较低[14] - 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制定长期业务计划及策略,以应对经济下滑的不利影响[10] - 公司计划积极物色其他业务机会,以把握市场复苏时的反弹机会[15] - 公司使用约1550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阶段提供资金[54] - 公司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项目经理及地盘代理人以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54] - 公司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设计师及项目经理以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57] - 公司在新办公室建设及装修模拟单元上花费约2.5百万港元,并向公众开放[60] - 公司已招聘两名设计师及一名项目经理(室内设计职位)[61] - 公司花费约0.8百万港元招聘一名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62] - 公司花费约6.0百万港元招聘一名地盘总管及两名项目助理、两名项目经理以及一名会计主管[62] - 公司花费约3.0百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的扩充并为住宅行业的新商机作准备[62] - 公司花费约1.6百万港元招聘一名业务发展经理及一名项目助理以成立业务发展团队[64] - 公司花费约3.4百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助理、一名工料测量助理、一名工料测量师及一名工料测量经理[65] - 公司花费约1.4百万港元招聘一名制图师及一名助理项目经理以处理设计方面的业务发展[65] - 公司使用约83,000港元设立新的公司网站[65] 股东与股权变动 - Heavenly White Limited及夏麟有限公司出售807,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2.05%,总代价为177,540,000港元,每股0.22港元[75] - FUJINCHENG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按每股0.22港元收购所有已发行股份[75] - 2021年4月23日,Heavenly White及夏麟与FUJINCHENG签订买卖协议,出售807,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2.05%,总代价为177,540,000港元[141] - 2021年4月27日,FUJINCHENG完成收购后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807,05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2.06%[141] - 2021年6月8日,FUJINCHENG的要约截止后,Heavenly White及夏麟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141][145] - 公司控股股东Heavenly White及夏麟与FUJINCHENG订立买卖协议,出售807,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2.05%,总代价为177,540,000港元(每股0.22港元)[153] - 林瑞华先生通过夏麟持有公司37.5%的股份,共计420,000,000股[139][140] - 黄韵诗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4.55%的股份,共计387,000,000股[139][140] - 张先生通过Heavenly White持有公司34.55%的股份,共计387,000,000股[144][145] - 魏雪玲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7.5%的股份,共计420,000,000股[144][14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建议将英文名称由“LKS Holding Group Limited”更改为“Standard Development Group Limited”,中文名称由“樂嘉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更改为“標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77] - 公司执行董事刘展程先生拥有山东富金成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涉足强电、市政及房建等工程类项目、石油化工供应链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81] - 公司执行董事秦鸣悦女士担任万纳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负责外部推广及投资活动,包括制定业务策略及客户关系管理[82] - 公司执行董事叶作斌先生在企业投资、融资及项目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曾任职于协鑫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及南方锰业投资有限公司[8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苏黎新博士在会计研究方面拥有逾16年经验,现任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及系主任[8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荣进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工程咨询经验,曾担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严兵博士在国际经济研究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现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副所长[8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确认其独立性,并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59] - 公司核数师由国卫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并于2021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由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160][161]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分节外[165] - 公司全体董事在年度内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未发生不合规事件[166]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提升公司表现,考虑性别、年龄、经验、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174][175][176]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董事会组成,并监查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执行[178] - 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在技能、经验、知识及多元化观点方面取得平衡,以切合公司业务要求[184] - 提名委员会在甄选董事时会考虑多元化观点、时间充足性、行业经验、独立性、诚信声誉等因素[185] - 提名委员会将定期检视提名政策,确保其透明公正并符合公司需求[193]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可计量目标和达标进度将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内披露[180] - 提名委员会在物色董事候选人时,可向现任董事、独立代理人公司及股东等来源查询[190] - 董事会对于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一事负上最终责任[191] - 提名委员会将推行正式流程以定期检视提名政策,确保其符合监管规定及企业管治方式[193] - 提名政策概要及提名流程将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内披露[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合适学历、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经验,且未在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担任其他职位或拥有股份权益[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确认书,确认其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准则[197] - 执行董事刘先生和秦女士于2021年5月26日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198] - 执行董事叶先生于2021年6月9日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6月9日与公司签署委任函,任期三年[198] - 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将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需重选一次[198] - 全体董事将于2021年8月5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膺选连任[199] - 股东周年大会上将提请股东批准重选全体董事的独立普通决议案[200] 融资与资本管理 - 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将银行存款约600万港元抵押给银行以获取融资[40] - 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将人寿保险保单约300万港元抵押给银行以获取融资[40] - 公司为发出银行担保书向保险公司支付约342.1万港元[40] - 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无任何资本承担[46] - 公司因客户诉讼累计拨备26.7万港元[47] - 公司为建筑合约客户提供约1408.8万港元的银行担保书[51]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51.2百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实际使用44.574百万港元,未动用6.626百万港元[68]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股息政策旨在向股东提供应占溢利,但需考虑财务表现、股东权益、负债股权比率等因素[101] - 公司董事会可根据每股股份建议派付股息[104] - 公司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106] 高级管理层与员工 - 公司财务经理郭文浩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会计经验,并持有工商管理学士和硕士学位[92] - 公司项目总监张嘉欣先生拥有21年的建筑行业经验,并持有建筑管理理学学士学位[90] - 公司高级项目经理潘柔翔先生持有工程-楼宇服务理学学士学位和项目管理科学硕士学位[90] - 公司行政及人力资源经理陈嘉慧女士持有市场营销管理证书和行政及管理技巧证书[90] - 公司秘书严秀屏女士拥有超过12年的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并持有会计学文学士学位[94] - 公司高级管理层中,1人薪酬在0至1,000,000港元之间,2人薪酬在1,000,001至1,500,000港元之间[133] 社会责任与慈善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任何慈善捐款,而2020年捐款约为1.0百万港元[110] 其他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股份[147]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未收到任何控股股东提供的与公司业务竞争的新业务机遇[152]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未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57]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58]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0 08: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38,583千港元,同比下降21.7%[8]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3,601千港元,同比下降44.2%[8]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943千港元,同比下降40.4%[8]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6港仙,同比下降38.5%[8] - 公司2020年中期收益为138,583千港元,同比下降21.7%,其中改建与加建工程服务收益为99,659千港元,同比增长319.2%,而装潢及翻新服务收益为36,880千港元,同比下降75.8%[35]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3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7%[6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3.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4.3%,毛利率从13.8%降至9.8%[65]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直接成本为12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0%[64]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6.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7%[6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香港利得税为1,7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00千港元有所减少[4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6,2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237千港元有所减少[48]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19年9月30日的约10.2百万港元减少约4.0百万港元或约39.2%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6.2百万港元[6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116,809千港元,同比增長5.2%[11]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123,838千港元,同比增長6.1%[11]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資產淨值為122,917千港元,同比增長5.3%[1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68,998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52,955千港元有所增加[5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99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4,998千港元有所减少[5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厂房及设备收购金额为58,000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5,000港元有所增加[48]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159.2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169.2百万港元[70]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40.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33.4百万港元[7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28.4%上升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31.0%[72] - 公司银行存款约6.0百万港元抵押给银行作为融资抵押品[74] - 公司人寿保险保单约3.0百万港元抵押给银行以获取融资[74] 现金流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用現金淨額為(8,744)千港元,同比減少35.5%[17]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2,181千港元,同比增加175.2%[17]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為33,361千港元,同比增加120.1%[17] - 公司使用约15.5百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阶段所需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85] - 公司已使用约15.5百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阶段所需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所有项目均已完成[8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中约760万港元尚未动用并已存入香港持牌银行[103] 员工与成本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19年的88名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49名[82]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19年的约10.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7.7百万港元[82] - 公司已花费约2.6百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经理及两名地盘代理人作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87] - 公司已花费约1.4百万港元招聘两名设计师及一名项目经理(室内设计)以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87] - 公司已花费约2.5百万港元于新办公室内建设将向公众开放的空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89] - 公司已使用约0.8百万港元招聘一名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91] - 公司已花费约6.0百万港元招聘一名地盘总管及两名项目助理、两名项目经理以及一名会计主管以加强项目执行[92] - 公司已花费约3.0百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的扩充并为住宅行业的新商机作准备[92] - 公司已花费约1.6百万港元招聘一名业务发展经理及一名项目助理以成立一个由执行董事黄韵诗女士领导的业务发展团队[92] - 公司已花费约3.4百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助理、一名工料测量助理、一名工科测量师及一名工料测量经理以组建工料测量团队[95] 股东与股权 - 林瑞华先生通过夏麟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7.5%的股份[106] - 黄韵诗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4.6%的股份[106] - 夏麟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主要股东,持有37.5%的股份[110] - Heavenly White Limited持有公司34.6%的股份[110] - 天星朱雀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0%的股份[11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115] - 公司与主要股东及关联方签订了不竞争承诺,确保未来不会从事与公司现有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117]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体董事全面遵守且无不合规事件[120] - 公司根据2016年12月23日通过的决议案采纳购股权计划,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员,推动业务创出佳绩[121] - 购股权计划下,公司可向最多112,000,000股股份授出购股权,不超过上市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3] - 任何一名参与者在12个月内根据购股权计划获授的购股权行使时已发行及将予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在12个月内获授的购股权行使时已发行及将予发行股份数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超过500万港元时,须事先获独立股东批准[12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已授出、获行使、已届满或已失效的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傲嫣女士自2020年11月2日起获委任为大唐西市丝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27]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违反守则条文[12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傲嫣女士,其他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文伟先生及胡惠基先生[130] - 审核委员会及公司管理层已审阅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会计原则及惯例,认为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要求[130] 其他 - 公司预计2020年下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项目数量减少,竞争加剧,经营成本高企[61]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19年9月30日的约0.5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0.6百万港元[68] - 公司已使用约83,000港元设立新的公司网站[98]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31 08:32
财务业绩 - 公司总收益从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514亿港元增加约4450万港元或17.7%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959亿港元[21] - 股东应占集团溢利从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610万港元减少约93.8%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00万港元[21] - 收益从2019财年约2.514亿港元增至2020财年约2.959亿港元,增长约4450万港元或17.7%[36] - 直接成本从2019财年约1.981亿港元增至2020财年约2.678亿港元,增加约6970万港元或35.2%[37] - 毛利从2019财年约5330万港元降至2020财年约2810万港元,减少约47.3%[38] - 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从2019财年约1210万港元减至2020财年约690万港元[39]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19财年约1980万港元降至2020财年约1750万港元,减少约11.6%[40] - 融资成本从2019财年约70万港元增至2020财年120万港元,增加约50万港元[41] - 所得税开支从2019财年约480万港元降至2020财年约160万港元,减少约66.7%[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从2019财年约1610万港元降至2020财年约100万港元,减少约93.8%[43] - 2020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592亿港元,总负债约425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1.167亿港元[45] - 2020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8.4%,2019年约为20.9%[4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的总营业额约为3890万港元,占比13.1%;来自五大客户的总营业额约为1.36亿港元,占比46.0%[13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约为6650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的24.8%;向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总额约为1.12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的41.8%[133] 溢利减少原因 - 溢利减少主因采用更具竞争力定价策略致毛利率下降、疫情致进度延迟、项目产生大量前期费用及成本超支[21][25] 疫情影响 - 预计未来一年充满不确定性,疫情对香港业务和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2] - 疫情使市场可供投标项目数量减少,市场竞争加剧[22] 业务策略 - 公司将密切监察风险及不确定因素,采取审慎态度实施业务策略[2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承建商,可在香港从事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物业改建与加建工程[25] - 公司设计部门为客户提供室内设计服务[2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物业改建与加建工程,本年度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无重大变动[111] 公司风险 - 公司主要风险包括合约非经常性、面临纠纷申索或诉讼风险、次承判及物料成本不利变动、需稳定劳工供应[27] 合规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28] 资产抵押与担保 - 2020年3月31日,集团约60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获融资,2019年无此情况;约300万港元人寿保险保单抵押获融资,2019年约300万港元[51] - 2020年3月31日,集团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约926万港元银行担保书,2019年约1044.6万港元;已支付约208.1万港元给保险公司,2019年约223.5万港元[61] 外汇与资本承担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无外汇对冲政策,必要时管理层会考虑对冲工具[53] - 2020年3月31日,集团无资本承担,2019年也无[57] 重大投资与收购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60] 资金使用 - 集团使用1550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完成且款项用完,招股书原计划为14个预计合约金额不少于3700万港元新项目提供资金[64] - 为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MI组別”,集团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64] - 集团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67] - 集团花费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设向公众开放的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70] - 公司上市所得款項淨額約為5120萬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實際使用4336.3萬港元,未動用783.7萬港元,預計2021年3月31日前動用[83][84] - 公司花費0.8百萬港元招聘項目經理和項目協調員,6百萬港元加強項目執行,3百萬港元翻新新辦公室[72] - 公司花費1.6百萬港元成立業務發展團隊,3.4百萬港元組建工料測量團隊,1.4百萬港元處理設計業務發展[75][77][79] - 公司使用28000港元設立新公司網站[80]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聘用49名僱員(2019年:53名),員工成本約2310萬港元(2019年:約2130萬港元)[86] - 公司根据员工表現和发展潛力擢升員工,提供優厚福利、花紅獎勵、退休福利等[86] - 张嘉欣为集团项目总监及共同创办人,有建筑行业约20年经验[102] - 陈嘉慧为集团行政及人力资源经理,2011年8月加入集团[102] - 潘柔翔为集团高级项目经理,2008年6月加入集团[102] - 郭文浩为集团财务经理,在会计领域有超24年经验[105] - 严秀屏为公司秘书,累积超11年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目前担任七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的公司秘书[106][107] 股息政策与派付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厘定[113][114] - 董事会建议股息派付时需考虑集团财务表现、股东权益、保留盈利等多方面因素[115] - 董事会不建議派付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19年3月31日:零)[87]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120] - 2020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拥有人的储备约为1930万港元[132] 股东周年大会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预定于2020年9月4日举行,公司将在2020年9月1日至9月4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121] 购股权计划与优先购买权 - 公司已在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地采纳购股权计划,计划条款符合相关规则[129]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规定公司须按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发售新股份的优先购买权[130] 关联方交易 - 集团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无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31] 高级管理层酬金 - 集团高级管理层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酬金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1人,100.0001万港元至150万港元的有2人[146] 薪酬委员会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薪酬相关事宜并检讨集团薪酬政策[147] 股权结构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林瑞華先生通过夏麟有限公司持有4.2亿股,占股权约37.5%;黄韵诗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3.87亿股,占股权约34.6%[1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夏麟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2亿股,占股权约37.5%;Heavenly White Limited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87亿股,占股权约34.6%;张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87亿股,占股权约34.6%;魏雪玲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4.2亿股,占股权约37.5%;天星朱雀有限公司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248亿股,占股权约29.0%[156] - 2019年12月2日,Heavenly White与天星朱雀有限公司订立买卖协议出售3.248亿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9.0%),截至年报日期已出售及交付3300万股,出售事项余下部分未完成[157]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58] 竞争与利益冲突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无产生其他利益冲突[159] - 2016年12月23日,张先生、Heavenly White、林先生及夏麟与公司订立不竞争契据,承诺不参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集团有优先承购权[162] 管理合约与股票挂钩协议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或存在有关管理及执行公司全部及任何主要部分业务的合约[149] - 除特定披露外,2020年内公司董事等无获授可藉收购公司股份获利的权利或行使该等权利,公司等无安排使董事在其他法人团体获取该等权利[150] - 除特定披露外,2020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等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等[154] - 除特定披露外,2020年3月31日,主要或重大股东等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向公司及联交所披露等[15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66] 核数师变更 - 2020年4月27日,國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辭任,華融(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獲委任為核數師[88] - 2020年4月27日,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集团核数师[171] 企业管治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董事会认为公司于整个年度已遵守守则[175]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准则,全体董事于整个年度全面遵守且无不合规事件[176]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180][18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设定了目的、愿景、政策等内容[183]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董事会组成并监察政策执行,适时检讨政策[188][189]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载列提名委员会甄选举、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指导方法[193]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障其履行职务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178] - 集团业务日常营运及管理授权执行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彼等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79] - 提名政策旨在明确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方法并确保董事会技能等方面平衡[194][195] - 提名委员会考虑多元化观点、时间、资格等条件评估董事候选人[196] - 提名委员会考虑退任董事贡献及是否符合条件以建议再度委任[197] - 提名委员会及/或董事会就重选董事向股东提出推荐建议[198] 董事信息 - 执行董事黃韻詩女士負責公司業務營運整體策略管理及發展[91] - 执行董事林瑞華先生負責監察公司業務發展、營運等[91] - 林先生为盈信建筑获授权签署人及技术董事,于建筑行业拥有超24年经验,2005年4月开始运营盈信建筑[92] - 吴先生40岁,2016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室内设计行业拥有逾14年经验[94] - 胡先生45岁,2016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7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社会科学经济学学士学位[95] - 曾女士46岁,2016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9月毕业于西门菲莎大学,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96][99] - 吴先生自2013年8月起为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专业成员,2012 - 2015年出任香港建筑师学会委员会成员[95] - 胡先生2002年4月出任国泰螺丝厂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自2005年起成为其董事,自2010年起亦为惟柏力治有限公司董事[95] - 曾女士2017 - 2019年担任金达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公司秘书,自2014年4月起为百家利有限公司董事,自2020年5月起担任China Liberal Education Holdings Limited独立董事[99] - 曾女士2008年7月在中国清华大学取得法学学士,2013年10月及2014年11月取得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国际企业及金融法律深造文凭及法律硕士学位[99] - 曾女士2013年3月取得特许会计师公会国际财务报告证书,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公会会员[99] - 吴先生2009年共同创立四目事务所有限公司,从事室内设计及建筑服务业务[94]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20 08: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月1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2019年5月9日转至主板上市[2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室内装潢、翻新、改建与加建工程服务及室内设计服务[20] 财务数据对比(2019年与2018年同期对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6,919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10,886千港元增长约59.55%[8] - 同期,公司毛利为24,37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3,149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3,33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881千港元[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10,23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281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1港仙,2018年同期为0.74港仙[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554千港元,2018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0,162千港元[18] - 同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99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0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2,463千港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47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500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37千港元,期末为15,158千港元[1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装潢及翻新服务收益152443千港元,改建与加建工程服务收益23773千港元,室内设计服务收益703千港元,总计176919千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54773千港元、51563千港元、4550千港元,总计110886千港元[5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中上市股本证券股息收入101102千港元、杂项收入2千港元,其他损益(净额)中持作出售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104千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13233千港元、 - 4千港元、29千港元[5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中银行借贷及透支之利息471千港元,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29千港元,总计50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06千港元[6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经扣除核数师薪酬500千港元、厂房及设备折旧888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38千港元等后得出;2018年同期扣除核数师薪酬315千港元、租赁物业的经营租赁付款612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确认的减值亏损1817千港元等[6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3100千港元,已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提拨备;2018年同期为2600千港元[6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0,23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281千港元[6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1769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6600万港元或59.6%[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直接成本约1525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6480万港元或73.9%[8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244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5.3%[8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106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约10.5%[8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约102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190万港元或23.6%[88] 财务数据对比(2019年9月30日与2019年3月31日对比) - 2019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642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8,610千港元略有增加;流动资产为150,341千港元,高于2019年3月31日的145,148千港元[11] - 同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3,127千港元,低于2019年3月31日的38,102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17,214千港元,高于2019年3月31日的107,046千港元[11] - 2019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58,983千港元,高于2019年3月31日的153,758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25,856千港元,高于2019年3月31日的115,656千港元[11] - 2019年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厂房及设备约26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350万港元[70] - 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88,942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71,279千港元[72] - 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901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9,085千港元[75] - 2019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1.59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538亿港元有所增加[89] - 2019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18.0%,较2019年3月31日的约20.9%下降[91] - 2019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520万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约3160万港元减少[89] - 2019年9月30日公司计息借款总额约为2180万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2420万港元减少[89] - 2019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4.5倍,较2019年3月31日的3.8倍提高[89] - 2019年9月30日公司建筑合约的若干客户要求附属公司盈信建筑以约1180万港元的银行担保书作出担保,较2019年3月31日的1040万港元增加[100] 财务报表编制与会计政策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惟按公平值计量之若干金融工具除外[2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报表会计政策与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惟采纳新订及修订准则除外[23] - 集团于本会计期间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及相关诠释[25] - 集团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6号过渡性条文应用相关会计政策,包括租赁定义、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26] - 使用权资产于租赁开始日期确认,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并就租赁负债重新计量调整[29] - 租赁负债于租赁开始日期按尚未支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及计量,开始日期后按应计利息及租赁付款调整[35][38] - 集团于采纳新准则时选择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允许的经修订追溯应用,自2019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期间应用[4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经修订追溯应用规定集团就之前经营租赁于首次应用日期按剩余租赁付款现值计量确认租赁负债[42]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使用权资产增加1435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增加1183千港元,租赁负债(非流动)增加289千港元,保留溢利减少37千港元[44] - 集团就先前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的原则分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确认租赁负债,按余下租赁付款的现值计量,采用承租人于2019年4月1日的新增借款利率年利率5%贴现[46] - 多项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期间已颁布但未生效,集团未提早采纳,将在生效后应用并评估影响[47] 税务相关 - 利得税两级制规定,合资格法团按8.25%的税率就溢利首2百万港元缴纳税项,按16.5%的税率缴纳2百万港元以上溢利的税项;不符合资格的法团溢利按16.5%的税率缴纳税项[65]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18年:无)[66]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2] 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使保留溢利减少37千港元,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使保留溢利增加10,237千港元[16] - 公司已使用1550万港元为新项目初期阶段所需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所有项目均已完成[104] - 公司已使用1550万港元为新大型项目初期阶段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106] - 为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MI组别”,公司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人员[106] - 公司花费约90万港元招聘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人员[106] - 公司花费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设将向公众开放的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108] - 公司使用80万港元招聘一名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108] - 公司花费约440万港元招聘人员以加强项目执行[108] - 公司花费300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扩充和准备住宅行业新商机[110] - 公司花费约150万港元招聘人员成立业务发展团队[110] - 公司花费约340万港元组建工料测量团队[11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0万港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实际使用4033.2万港元,未动用1086.8万港元[115][11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090万港元尚未动用并已存入香港持牌银行[118] 股权结构 - 2019年9月30日,林瑞华先生和黄韵诗女士分别以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4.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37.5%[121] - 2019年9月30日,夏麟、Heavenly White Limited、张先生和魏雪玲女士分别以实益拥有人、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4.2亿股相关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37.5%[125] - 公司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00股,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120,000,000股[77] - 2019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2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1.2亿股[97] 证券交易与竞争业务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12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进行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129] - 2016年12月23日,张先生、Heavenly White、林先生及夏麟与公司订立不竞争契据,承诺不参与竞争业务[131] - 若契诺人或其联系人获得与集团可能构成竞争的商机,集团有优先承购权,需在6个月内通知[131] - 集团行使优先承购权需获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132] 公司守则与委员会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全面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不合规事件[134] - 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条款符合相关规则[135]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36]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主席为曾傲嫣女士,成员包括吴文伟先生及胡惠基先生[137] - 审核委员会基本职务包括检讨财务资料、内部监控等多项内容[139]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审核委员会符合人员组成要求[139]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由核数师审核或审阅,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40] - 审核委员会及管理层认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且披露充足[140] 员工情况 - 2019年9月30日公司聘用88名雇员,较2018年9月30日的42名增加;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1050万港元,较2018年9月30日的870万港元增加[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