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一控股(01495)

搜索文档
集一控股(0149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5: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 --- | | 2025年9月30日 | | 狀態: | | 新提交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集一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495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集一控股(01495) - 有关復牌进展之季度更新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9-30 08: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Jiyi Holdings Limited 集一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495) 有關復牌進展之季度更新 及 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由集一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香港聯合交 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 及期貨條例第 XIVA 部項下內幕消息條文作出。 有關復牌進展之季度更新 茲提述(i)本公司於 2024 年 4 月 2 日發佈的公告,內容有關本公司在聯交所的股份交易暫停; (ii)本公司於 2024 年 8 月 29 日、2024 年 9 月 9 日、2025 年 4 月 1 日及 2025 年 6 月 26 日發 佈的公告,內容有關復牌指引及持續交易暫停(「復牌指引」);及(iii) 本公司於 2024 年 9 月 30 日、2025 年 1 月 8 日、2 ...
集一控股(01495)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之委任
2025-09-29 11:18
集一控股有限公司(「本本公司 )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已於 2025 年 9 月 29 日委任聯合證 券登記有限公司為本公司於香港的股份過戶登記分處,其委任將於本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 所有限公司(「本聯交所 )恢復買賣時生效。 本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及根據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之規定刊發進一步公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集一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495) 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之委任 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股份或其他證券時應審慎行事,如對其持倉狀況有任何 疑問,應諮詢其獨立專業顧問。 承董事會命 集一控股有限公司 余潤坤 主席兼執行董事 香港,2025 年 9 月 29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余潤坤先生,而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張楚雯女士、魏志 航先生及遲世敏先生。 持續停牌 本公司股份於二零二四年四月二日(星期二)上午九時正起於聯交所暫停買賣,並將繼續暫停, 直至另行 ...
集一控股(01495) - 内幕消息独立调查及内部监控检讨之主要发现及持续停牌
2025-09-26 14:44
业绩数据 - 2022年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67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05万元[14] - 2022年使用权资产应为人民币208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80万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有七项由公司附属公司作为担保人的贷款交易[15] - 2023年公司子公司有7笔贷款交易,5笔由借款单位股东会审批授权[46] 独立调查 - 2025年2月3日委任奥柏国际咨询为独立调查员,9月17日发出独立调查报告,调查覆盖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5][8] - 识别出集团仅两间持有房地产物业附属公司,2023年度仅三间附属公司具备足够资格成为借款人或担保企业[11] - 未披露融资租赁涉及广集联和集一新能源,日期分别为2022年11月3日和2023年1月12日[12] - 发现部分担保业务虽有授权但未及时导出审批记录,部分未经全体董事会正式批准且审批不足[25] - 2022 - 2024年间两宗融资租赁借贷业务未披露,影响财报准确性与完整性[25] - 调查发现上市规则第14A章不合规情况[25] 人员变动 - 2025年6月6日起,侯薇等6位董事辞任公司相应职务[19] - 2025年8月31日,执行董事委任黄智江为财务披露主任[69] 内控问题 - 公司文件管理、保存及备份制度与程序有待提升,存在文件缺失、无法及时调出授权文件问题[26][30] - 无独立借贷管理制度,未制定明确细化书面授权制度,《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手册》未含利益冲突管理制度[38][41][51] 整改措施 - 管理层要求各部门及附属公司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并妥善保留记录[28] - 新设内联网网盘,加强员工文件备份意识并定期备份[36] - 建立《离职管理办法》,要求员工按流程办理离职移交手续[37] - 建立《企业借贷管理制度》《公司授权制度》等多项制度并传阅执行[40][44] - 将印章使用申请单改为系统处理印章申请领用流程[56] - 建立优化内部审核制度并通过总经理书面审批[65] - 管理层接受上市规则培训课程,制定申报政策并审批执行[80][84] 其他 - 公司股份于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停牌,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87] - 公司目前有3家非全资子公司与其他独立第三方合作经营,持股超50%的非全资子公司法人由合作伙伴委任担任[71][75]
集一控股(01495)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74.8万元 同比收窄90.55%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5:0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收入约1.93亿元 同比减少6.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74.8万元 同比收窄90.55% [1] - 每股亏损3.32分 [1] 亏损收窄原因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减值损失准备减少约7940万元 [1] - 行政费用减少580万元 [1] - 诉讼和法律费用准备增加约500万元 [1] - 毛利增加约370万元 [1]
集一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74.8万元 同比收窄90.55%
智通财经· 2025-09-19 15:03
财务表现 - 收入约1.93亿元 同比减少6.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74.8万元 同比收窄90.55% [1] - 每股亏损3.32分 [1] 亏损收窄原因 - 减值损失准备减少约7940万元 [1] - 行政费用减少580万元 [1] - 诉讼和法律费用准备增加约500万元 [1] - 毛利增加约370万元 [1]
集一控股(0149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9-19 14:5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6.6%至人民币1.93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068亿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931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6839亿元人民币下降6.6%[3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068亿元下降6.6%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932亿元[59]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至人民币875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252.8万元改善90.5%[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8.8百万元[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74.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252.5万元人民币改善90.5%[48] - 公司净亏损收窄90.5%至人民币880万元[68]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3.32分,较去年同期35.08分改善90.5%[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3.32分,较2024年同期的35.08分改善90.5%[49][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3.8%,去年同期为1.8%[4]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本期为零,去年同期为7936.6万元[4] - 诉讼和法律费用准备金增加至人民币675.7万元,去年同期为180万元[4] - 公司确认存货成本为1.858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44] - 员工成本总额为18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44] - 整体毛利率提升,毛利增长101.7%至人民币730万元[64] - 行政费用减少63.3%至人民币340万元[66]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为人民币1.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百万元下降13.6%[82] - 行政开支重列增加24.8万元人民币至920.3万元人民币[30] - 财务成本重列增加4万元人民币至531.5万元人民币[30] 各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93亿元人民币,其中商品销售占比86.4%达1.67亿元[31] - 2025年上半年分部毛利731.6万元人民币,其中工程服务贡献395万元人民币[31] - 销售及分销商品收入为1.668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6.4%[38][40] - 提供室内设计及工程服务收入为2632.6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13.6%[38][40] - 大宗商品贸易收入为1.343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3%[38][41] - 建材收入为3253.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5.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8][41] - 室内设计及建筑工程服务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63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从0.5%升至13.6%[56][60] - 商品销售及分销收入下降18.9%至人民币1.668亿元,其中大宗商品贸易收入下降34.2%至人民币1.343亿元[58][61][63] - 建筑材料销售收入激增1862.1%至人民币3250万元[6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收入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入为1.9316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00%[38][40] 客户集中度 - 客户A贡献收入3849.5万元人民币,占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的19.9%[37][38] - 客户B贡献收入2000万元人民币,占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的10.4%[37][38]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至人民币195.2万元,较期初504.1万元下降61.3%[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15.8百万元[15]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人民币588.7百万元[15] - 公司未偿还银行借款约人民币154.3百万元[15] - 银行存款及现金减少至200万港元(2024年末:500万港元)[70] - 流动比率从0.99下降至0.97,净流动负债增加至人民币1580万元[70] - 银行借款总额维持人民币1.543亿元,全部由资产及个人担保[71][7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6875亿元人民币,信贷亏损拨备为1.2969亿元人民币[52]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0825亿元人民币,信贷亏损拨备为1.0243亿元人民币[52] - 预付款项总额为3521.6万元人民币,其中收購投資物業之預付款項減值虧損撥備为2670.7万元人民币[53] - 贸易应付款项为1.47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918亿元人民币增长5.7%[55] - 其他应付款项为1.0284亿元人民币,其中应付银行利息为2420万元人民币[55] - 未决诉讼预计负债为人民币51.5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4.7百万元增长15.2%[8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条款并寻求债务展期[16] - 公司计划加速收回预售款及应收款项[17] - 公司考虑出售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获取现金流[17] - 公司采取措施控制营运成本和资本支出[17] - 公司可能进行股权融资活动偿还部分借款[16]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若无法持续经营需进行资产减值和负债拨备调整[1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陈桃女士于2024年9月3日退休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低于上市规则要求最低人数[89] - 2024年9月3日后审计委员会成员人数低于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最低人数[89] - 2024年9月3日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低于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89] - 2025年6月6日任命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董事会合规人数达标[89] - 2025年上半年全体董事遵守标准守则交易准则[9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中期业绩[92]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10月30日前刊载并寄发股东[93]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94] - 当前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维持联交所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3] 会计政策和报表编制 - 公司采用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财务报表 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20] - 公司2025年1月1日起强制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21]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47]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50] - 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5] - 无重大未决资本承诺(2024年12月31日:无)[75] - 无重大或有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76] - 公司未实施任何外币对冲政策[79] - 员工总数为20人,与2024年6月30日持平[82] 未经授权担保和诉讼事项 - 发现两笔未经授权担保贷款 涉及金额人民币2000万元和700万元[22][23] - 发现子公司广集联和广西集一未披露融资租赁担保事项[22] - 未经授权担保涉及关联方财务资助 未取得董事会正式授权[25] - 2022年广集联与先锋租赁签订8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协议[26] - 2022年广西集一与先锋租赁签订13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协议[26] - 评估显示抵押资产价值足以覆盖两宗未经授权担保所涉金额[27] - 未经授权担保事项对2022-2024年度财务报表未产生重大影响[27] - 未记录融资租赁债务总额约468.3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487.1万元减少18.8万元[28][29] - 广西集一1部车辆估值23.7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23.5万元增加0.2万元[28] - 广西集一12部车辆被收回估值274.4万元人民币,与2023年持平[28] - 广集联1部车辆转让估值11.1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8.6万元减少7.5万元[28] - 广集联4部车辆被收回估值87.9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90万元减少2.1万元[28] - 广集联3部车辆诉讼估值71.2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68.8万元增加2.4万元[28] - 公司涉及清盘呈请,金额为港币325,966.69元[84] 其他财务数据 - 资产总值小幅增长至人民币6.481亿元,较期初6.383亿元增加1.5%[8] - 权益总额下降至人民币3852.8万元,较期初4741.8万元减少18.7%[10] - 公司已获得35份合同总金额约10.867亿元人民币[17]
集一控股(01495)发布2024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3.3亿元 同比收窄33.81%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2:42
财务表现 - 公司年度收入为人民币3.11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50.59% [1] - 股东应占亏损3.3亿元 同比收窄33.81% [1] - 每股亏损125.26分 [1]
集一控股(01495)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17 22:2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大幅下降至3.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29亿元下降50.6%[3]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约3.11亿元人民币,较2023财年6.295亿元下降约3.185亿元,降幅50.6%[86] - 总收入从2023年的629,48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的311,017千元人民币,降幅达50.6%[47][48] - 公司总收入为311,017千元人民币,其中商品销售占比84.9%(264,100千元),工程服务占比15.1%(46,917千元)[37] - 销售及分销商品收入约2.641亿元人民币,较2023财年下降约3.654亿元,降幅58.0%[85] - 销售及分销商品收入从2023财年约6.295亿元降至2024财年约2.641亿元,降幅58.0%[87] - 大宗商品贸易收入从2023年的626,259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240,420千元人民币,降幅达61.6%[47][48] - 大宗商品贸易收入从2023财年约6.263亿元降至2024财年约2.404亿元,降幅61.6%[90] - 室内设计及建筑工程服务收入从2023财年无收入增加至2024财年约4,690万元[91] - 室内设计及建筑工程服务收入约469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5.1%[83][84] - 建筑材料的销售收入从2023财年约31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2,368万元,增幅653.7%[88] - 公司整体毛利润为10,197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3%[37] - 毛利从2023财年约6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1,020万元,增幅1,553%[92] - 室内设计及建筑工程服务毛利约71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15.1%[84] - 净亏损扩大至3.3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99亿元亏损收窄33.9%[3] - 年度净亏损约人民币330.0百万元[11] - 年度亏损从2023财年约4.992亿元减少至2024财年约3.300亿元[96] - 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3.3亿元人民币[124] - 2024年度公司净亏损约人民币330.0百万元[130]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29,551千元人民币[3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488,556千元人民币[40] - 公司净亏损为499,156千元人民币,较重列前增加576千元人民币[35]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88,556千元人民币,较重列前增加576千元人民币[35] - 每股基本亏损2024年为1.25元人民币,2023年为1.89元(重列)[55]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89.25人民币分,较重列前增加0.22人民币分[35] 成本和费用 - 存货成本2024年为3.0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29亿元下降52.2%[53] - 销售费用从2023财年约157万元降至2024财年约147万元,降幅6.2%[93] - 员工成本总额2024年为6617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41万元下降7.3%[53] - 员工人数保持21人不变,员工总成本从714万元下降至662万元,降幅约7.3%[114] - 公司行政开支重列后为16,136千元人民币,较以往报告增加496千元人民币[35] - 2023年行政开支为16,136千元人民币[39] - 公司财务成本重列后为9,801千元人民币,较以往报告增加80千元人民币[35]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9,801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的12,650千元人民币,增幅29.1%[49] - 2023年其他损失净额为15,831千元人民币[39] - 2023年诉讼赔偿和法律费用准备金为28,028千元人民币[39] - 诉讼准备金从2023年的28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470万元,增幅约59.6%[112] 减值亏损和拨备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达2.64亿元人民币[3] - 公司计提预期信贷亏损减值准备263,965千元人民币[37]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2024年为2.6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66亿元下降27.8%[50]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365,882千元人民币[39] - 收购投资物业之预付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2670万元人民币[3] - 收购投资物业预付款项发生减值亏损拨备人民币2,670.7万元[65] - 2023年商誉之减值亏损拨备为52,033千元人民币[39]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2024年为1.1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50亿元大幅下降67.7%[50] - 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减值亏损拨备2024年为7869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拨回358万元[50] - 合约资产中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从2023年人民币2,994.4万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10,211.8万元,增幅达241%[64]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显著上升,从2023年人民币1,658.9万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12,968.7万元,增幅达682%[64] - 其他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激增,从2023年人民币237.33万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1,024.27万元,增幅达331%[6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由去年同期的9.06亿元下降至6.38亿元,减少29.5%[6] - 公司总资产为1,360,550千元人民币,较重列前增加1,709千元人民币[3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11,204千元人民币,2024年下降至76,650千元人民币,降幅31.1%[4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以及预付款项由4.98亿元下降至3.48亿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总额从2023年人民币5.32157亿元降至2024年人民币3.54857亿元,降幅33.3%[6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以及预付款项重列减少人民币937千元,从人民币499,117千元调整至人民币498,180千元[31] - 合约资产由2.88亿元下降至2.09亿元[6]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3年人民币2.8827亿元降至2024年人民币2.08685亿元,降幅27.6%[64] - 银行结余及现金由564万元下降至504万元[6] - 现金及银行余额从2023年12月31日约560万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500万元[100] - 流动负债净额由2.92亿元正资产转为826万元负资产[7] - 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负8.3百万元[11] - 净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约2,918万元变为2024年12月31日净流动负债约826万元[100] - 公司2024年净流动负债约826万元人民币[124]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约5.7亿元人民币[124] - 权益总额由3.82亿元大幅下降至4742万元,减少87.6%[7] - 资产净值重列减少人民币1,047千元,从人民币383,229千元调整至人民币382,182千元[31] - 储备重列减少人民币1,047千元,从人民币380,108千元调整至人民币379,061千元[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重列减少人民币1,047千元,从人民币382,498千元调整至人民币381,451千元[31] - 贸易应付款项大幅增加至1391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768千元增长233.2%[68][70] - 贸易应付款项中六个月内账龄部分大幅增至98309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仅为144千元人民币[70] - 超过一年的贸易应付款项为40869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的41624千元人民币基本持平[70] - 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0297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2634千元增长11.2%[68] - 应付利息显著增加至207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56千元增长87.2%[68]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1.58下降至2024年的0.99[104] - 速动比率从2023年的1.58下降至2024年的0.99[104] - 财务杠杆比率从2023年的1.37%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12.41%[104] - 净负债对股本比率从2023年的1.36%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12.30%[104] 债务和违约情况 - 已违约或交叉违约流动负债约人民币570.0百万元[11] - 未按期偿还银行借款约人民币154.3百万元[11] - 违约银行及其他借款本金总额约人民币154.3百万元[11] - 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违约本金约1.543亿元人民币[125] - 重大未偿还银行借款约人民币154.3百万元已违约或交叉违约[130] - 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约2.543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1.543亿元[101] - 清盘呈请涉及债券本金41,555,555.00港元及应计利息15,926,842.55港元[12] - 公司被提出清盘请求涉及可转换债券本金41,555,555港元[117] - 公司被提出清盘请求涉及应计利息15,926,842.55港元[117] - 公司被提出清盘请求涉及总金额57,482,397.55港元[117] - 公司收到新清盘呈请涉及金额325,966.69港元[118] - 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4年9月30日进行[80] - 公司存在包括欠缴税款、薪资及供应商款项在内的重大逾期债务[130] - 可换股贷款票据初始发行总额为102100000港元,相当于约89817千元人民币,票面年利率6%[71] - 可换股贷款票据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为16.50%,权益部分初始确认为2811千元人民币[73] - 2021年12月24日有60544445港元(约49501千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被转换为股票[74] - 剩余41555555港元(约33976千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延长至2022年8月31日到期[74] - 可换股贷款票据修订产生收益约5360千元人民币,确认在综合损益表中[75] - 经延期可换股贷款票据负债部分实际利率为每年15.0%,2021年为17.32%[76] - 可换股贷款票据权益储备转拨约人民币18,000元至保留溢利,2021年为人民币10,000元[76] - 股份合并后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行使价调整为每股5港元,原行使价1港元[82] - 悉数行使可换股债券后将发行合并股份8,311,111股,原发行41,555,555股[82] - 未记录融资租赁债务总额约为人民币4,683,000元(2023年:人民币4,871,000元)[29] - 租赁负债重列增加人民币4,761千元,从人民币269千元调整至人民币5,030千元[31] 投资物业和固定资产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2024年为361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41亿元[58] -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2024年末为4.3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4.74亿元下降7.5%[58] - 投资物业公平值评估采用市场法第2级,市场单价变动直接影响公允价值,2024年单价区间为每平方米人民币5,757元至8,530元[6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2023年人民币4,742万元下降至2024年人民币4,381万元,降幅为7.6%[60] - 使用权资产重列增加人民币4,797千元,从人民币7,147千元调整至人民币11,944千元[31] 应收款项和信贷风险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总额为人民币2.3413亿元,较2023年人民币2.31858亿元略有增加[65]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产生的应收票据从2023年人民币1亿元降至2024年为0[65] 税务支出 - 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413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6亿元下降96.1%[50] 新业务合同和未来展望 - 新获35份室内设计及建筑工程服务合同总金额约10.867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已获得35份合同,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0.867亿元[1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债权人表示不会对未偿还借款采取额外法律程序[13]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条款并探索股权融资可能性[13]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条款,债权人表示不会采取额外法律程序[132] - 公司可能进行股权融资活动以筹集资金偿还部分借款[132] - 董事认为集团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14] - 公司可能需将资产账面值减记至可收回净值并就可能进一步负债进行拨备[15] - 公司计划加速收回预售款及其他应收款并寻求出售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以产生额外现金流[16] - 公司计划加速收回预售款及其他应收款,并寻求出售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132] - 公司正采取措施控制营运及行政成本并避免不必要的资本支出[16] - 公司采取措施控制营运及行政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本支出[133] - 公司债务(含银行及其他借款及优先票据)需成功展期[17] - 公司需加速开发中及已竣工物业的预售及销售并加快未付销售回款收回[17] 会计政策和准则应用 - 公司于本年度首次应用4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18] - 应用修订后准则对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评估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除外)[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并影响损益表呈列及披露[22] 公司治理和披露事项 - 公司发现2022年及2023年年报未披露两笔涉及子公司广集联及广西集一的融资租赁担保[23] - 第一笔未经授权担保贷款金额为人民币20,000,000元,由深圳集一提供担保[24] - 第二笔未经授权担保贷款金额为人民币7,000,000元,由集一家居及相关个人提供担保[25] - 独立评估确认两笔未经授权担保的抵押资产价值足以覆盖相关金额,无需对财务报表作出调整[28] - 审计师对2024年财务报表无法表示意见[129]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4] - 公司公共持股比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5] 股息政策 - 2024年度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股息[54]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4年度期末股息[120]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和处置交易[107] - 公司未实施任何外币对冲政策,面临港元汇率波动风险[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未偿资本承诺[111]
集一控股(01495) - 董事会会议日期变更
2025-09-17 13:0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从2025年9月17日改至9月19日[3] - 会议将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并考虑派中期股息[3] 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继续暂停至通知[4] 人员构成 - 余润坤为执行董事,张楚文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