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碳中和(0137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碳中和(01372.HK)取消有条件授予的2600万份股权
格隆汇· 2025-08-07 14:49
公司治理与股权安排 - 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与承授人一致同意取消根据新购股权计划有条件授予的2600万份股权 [1] - 取消有条件授予股权对集团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1] - 取消有条件授予股权对集团日常运营无重大影响 [1]
中国碳中和(01372)取消有条件授予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4:48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与承授人一致同意取消根据新购股权计划有条件授予的2600万份股权 [1]
中国碳中和(01372) - 取消有条件授於购股权
2025-08-07 14:36
股权相关 - 公司取消有条件授予的26,000,000份股权[4] - 截至公告日,未行使购股权为8,000,000份,可认购8,000,000股股份[6] - 假设条件成立,新购股计划未来可供授予股权为64,296,000份[6] 影响评估 - 董事认为取消授予股权对集团财务和运营无重大影响[5]
中国碳中和(0137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9:12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数目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4296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2] 潜在股份发行 - 根据认购股权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800万股[3] - 零息可换股债券本月内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目为4650万股[4] 债券发行 - 零息可换股债券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总额均为9300万港元[4]
中国碳中和(01372.HK):碳信用稳定币协定Carbon Coin完成数据对接 二十万吨碳信用成功上链
格隆汇· 2025-07-25 10:25
碳信用稳定币技术进展 - 公司旗下Future Marvel Limited的Carbon Coin协定完成数据对接工作,成功将二十万吨碳信用实现上链 [1] - 碳信用上链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对VCS及Gold Standard等碳资产进行数位化表徵和确权,实现透明化管理和高效流转 [1] - 技术调试已完成与碳信用数据源、交易平台介面及公链系统的全面对接,确保数据即时同步与一致性 [1] 碳信用来源与技术模式 - 本次上链碳信用源自生物质热电联产及可再生能源等VCS专案 [2] - 采用"绿信链(联盟链)+公链"双链模式,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全流程可追溯特性 [2] -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碳信用登记、确权及流转管理,成为全球碳市场升级核心力量 [2] 区块链技术应用优势 - 提升数据可信度,防止篡改,确保排放数据与交易记录真实性 [2] - 交易效率显著提高,智慧合约使交易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分钟级 [2] - 创新金融模式包括碳信用代币化增强流动性,支援碳资产质押融资 [2] - 强化监管协同,实现跨链数据互通与实时监管,从"事后核查"转向"事中管控" [2] ESG与战略意义 - 碳信用上链是公司践行ESG理念的具体体现,展示碳资产数位化技术创新成果 [3] - 有助于增强公司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品牌影响力,符合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趋势 [3] - 推动碳资产透明交易、市场定价及绿色资产融资发展,完善绿色金融生态 [3] - 为拓展相关业务奠定基础,巩固集团及股东整体利益 [3]
中国碳中和:碳信用稳定币协议完成测试
智通财经· 2025-07-16 13:32
公司动态 - 中国碳中和旗下Future Marvel Limited完成碳稳定币(Carbon Coin)技术测试 每一枚Carbon Coin锚定1公斤碳信用 [1] - Carbon Coin基于区块链与智慧合约技术 构建碳信用锚定协议 包含碳帐户、碳减排项目管理系统及碳稳定币交易系统 [1] - 该技术旨在提升碳信用交易效率与透明度 实现碳资产代币化 推动全球碳交易发展 [1] - 公司认为Carbon Coin将改善碳减排项目品质跟踪 为碳市场服务商提供连通性 促进绿色资产金融生态建设 [2] 行业趋势 - 全球碳市场面临效率降低、标准化缺失、透明度不足及碎片化等挑战 通证化碳生态系统可优化碳信用转移与结算流程 [1] - 自愿碳信用市场创新时机成熟 代币化技术能增强底层资产可信度 提升信息与价格透明度 最终提高市场流动性 [1] - 2024年全球10%跨境支付将通过稳定币完成 区块链技术使跨境支付成本降至传统系统十分之一 实现秒级交易 [2] 技术应用 - 碳稳定币采用1:1锚定碳信用机制 通过区块链实现碳信用交易自动化与透明化 [1] - 稳定币作为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 通过技术革新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成为加密货币市场价值锚点 [1] - 区块链技术支持点对点即时结算 显著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2] 战略意义 - Carbon Coin技术测试成功为公司拓展数字科技领域奠定基础 预期带来可持续业务增长与财务回报 [2] - 该技术有助于推进全球碳资产交易与绿色资产融资 巩固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2]
中国碳中和:非执行董事陈永岚增持1000万股
快讯· 2025-07-08 09:39
公司股权变动 - 非执行董事陈永岚以每股1 63港元增持1000万股公司普通股 [1] - 增持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1 56% [1] - 增持后陈永岚合计持有1000万股 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 56% [1] 股权结构 - 本次增持后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非执行董事持股比例提升至1 56% [1] - 增持行为显示内部人士对公司发展前景的认可 [1]
港股开盘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机构:三季度港股市场或震荡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1:40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8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生指数涨0 17% 恒生科技指数涨0 28% 国企指数涨0 22% [1] - 科网股涨多跌少 百度涨2 5% 京东涨超1% 快手 小米等飘红 [1] 港股后市展望 - 国元香港预计政策预期支撑港股估值 中长期保持韧性 [2] - 交银国际指出恒指接近年内前高 驱动因素为风险溢价回落 南向资金提升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配置 外资侧重信息技术板块 [2] -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港股或震荡 长期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等资产配置性价比高 [2] - 中信证券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升流动性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三季度震荡向上 四季度或迎业绩上修 [3] - 汇添富基金预测下半年港股"震荡上行+结构分化" 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或破万亿 外资配置比例有望回升 [3] 热点事件 - 香港证监会召开数字资产会议 讨论虚拟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监管制度 [4] - 国金证券(香港)筹备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发挥多牌照优势拓展境外业务 [5] - 招商证券建议关注港股基础设施红利资产 估值差未来有收敛空间 [6] 公司动态 - 比亚迪与港科大成立联合实验室 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 未来投入数千万港元 [7] - 极兔速递二季度包裹量73 916亿件 同比增23 5% 2025年上半年包裹量预计139 91亿件 同比增27 0% [7] - 中国碳中和与中宏蓝海合作碳达峰及新能源领域 总投资额约100亿人民币 [7] - 康耐特光学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不少于30% [8] - 东风集团前6月汽车销量82 39万辆 同比降14 7% [9]
港股公告精选|中国碳中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资约100亿元 康耐特光学预计中期盈利增长逾30%
新浪财经· 2025-07-07 11:59
公司要闻 - 中国碳中和与北京中宏蓝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总投资额约100亿人民币 合作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领域[2] - 康耐特光学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不少于30% 主要由于高折射率产品及功能型产品销量增长强劲 产品组合带动平均售价上升[2] - 山东墨龙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万元-1300万元 同比下降92.36%-94.12%[2] - 中广核电力前6月总上网电量约为1133.60亿千瓦时 同比增6.93%[2] - 东风集团股份前6月累计汽车销量为82.39万辆 同比降约14.7%[2] - 金涌投资与AnchorX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 推动相关稳定币应用场景开发[3] 房企销售情况 - 雅居乐集团前6月合同销售金额合计约51.7亿元 6月销售额约9.3亿元[4] - 弘阳地产前6月累计合约销售额为28.7亿元[4] - 时代中国控股前6月累计合约销售额约28.7亿元[5] - 融信中国前6月累计合约销售额约21亿元[6] - 合景泰富集团6月合同销售额6.53亿元 同比减少34%[6] 股份回购与收购动态 - 腾讯控股斥资5.01亿港元回购100.2万股 回购价494.4-502港元[6] - 友邦保险斥资3.77亿港元回购550万股 回购价68.05-69.15港元[6] - 汇丰控股以约3159万港元回购33.36万股 回购价94.5-94.85港元[6] - 波司登注销500万股已回购股份[6] - 复旦张江认购招商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涉资9000万元[7] - 森松国际附属上海森松制药获3.3亿元增资扩股 附认沽期权[7]
中国碳中和:与北京蓝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总投资额预计100亿元
快讯· 2025-07-07 09:46
战略合作 - 中国碳中和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 [1] - 合作领域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 [1] 合作项目 - 加快推动"双碳数字化管控指挥平台示范"项目 [1] - 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1] - 联合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及智能充电网络平台 [1] 项目目标 - 实现充电数据监控、支付结算及运营管理一体化 [1] - 构建覆盖城区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