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知集团(01300)

搜索文档
俊知集团(01300.HK):中期纯利为2495.5万元 同比减少39%
格隆汇· 2025-08-27 11:10
财务表现 - 营业额达人民币12.36亿元 同比增长6.61% [1] - 毛利为人民币1.40亿元 同比减少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2495.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39% [1] - 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1.40分 [1] 经营指标 - 报告期覆盖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1]
俊知集团(01300)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权责范围及程序
2025-08-27 11:04
提名委员会组成 - 成员不少于三位,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不同性别[4][6] - 主席由董事会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4][6] 会议安排 - 至少每年开会一次,可按主席要求增加[11][12] - 法定人数需使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0][12] - 会议通告提前14个工作日送交,补充文件提前3个工作日送交[13][14] - 会议记录初稿及定稿会后14个工作日内供传阅[17][20] 主要职责 - 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提变动建议[21] - 物色合适董事人选并提名或提意见[21] - 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21] - 就董事委任等向董事会提建议[21][23] - 检讨公司领导需求,掌握市场变化[23] - 审查集团与董事服务合同并向股东提建议[24] - 每年检讨非执行董事投入时间[24] 其他工作 - 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审查多元化政策[28] - 确保非执行董事获正式委任函[28] - 与辞职董事面谈了解原因[28] - 提委会议后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并提建议[27][28] - 提委每年检讨自身权责等并提修改建议[31]
俊知集团(0130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1: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增加人民币76.6百万元或6.6%至人民币1,235.6百万元[2] - 公司总营业额为12.35594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总营业额为11.59亿元人民币,其中馈线系列产品贡献5.428亿元(46.8%),阻燃软电缆系列贡献4.623亿元(39.9%)[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12.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12.356亿元,同比增长6.6%[53] - 期内溢利减少人民币15.9百万元或38.9%至人民币25.0百万元[2] - 除税前溢利为3077.5万元人民币[13] - 期内溢利为2495.5万元人民币[13] - 公司期内溢利为4087.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39.0%[14][24] - 除税前溢利为5073.8万元人民币,其中包含汇兑亏损40.6万元[14][19]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5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36] - 期內溢利減少人民幣1,590萬元或38.9%,從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4,090萬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約人民幣2,500萬元[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至11.3%[2] - 纯利率由3.5%下降至2.0%[2] - 公司销货成本为10.16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额的87.7%[1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397亿元,同比下降1.8%,毛利率从12.3%降至11.3%[55] - 销货成本同比增长7.8%至人民币10.959亿元,主要原材料铜价同比上涨4.2%[54] - 純利率從2024年上半年約3.5%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約2.0%[64] - 研发成本为2640.4万元人民币[13] - 研发成本为2897.7万元人民币,占营业额的2.5%[14]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8.9%至人民币2640万元[61]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4.1%至人民币2150万元,因借贷平均利率下跌[62] - 稅項支出減少人民幣400萬元或41.0%,從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990萬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約人民幣580萬元[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馈线系列分部营业额最高达5.11628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额41.4%[13]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为5.7064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额46.2%[13] - 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营业额为1.29911亿元人民币(含分部间销售)[13] - 分部业绩总额为1.39706亿元人民币其中馈线系列贡献6034.3万元[13] - 公司分部业绩总额为1.422亿元人民币,馈线系列产品分部业绩最高达6776.3万元(47.6%)[14]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达5.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占总营业额46.2%[37][39] - 馈线系列营业额为5.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毛利率降至11.8%[37][38] - 光缆系列营业额为98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销售量达249.6万芯公里[37][40] - 馈线产品销售量同比减少2300公里至4.26万公里[38] - 光缆销售量同比增加92.2万芯公里[40]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增加人民币1.083亿元,光缆系列增加人民币1410万元[53] - 馈线系列营业额减少人民币3120万元,其他配件减少人民币1210万元[53] 减值亏损和信贷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7.82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49百万元)[4]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达1782.2万元人民币[1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大幅增加至1782.2万元,同比增长138.0%[1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同比激增137.8%至人民币1780万元[5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于2025年6月30日为4,083,85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103,198千元下降0.5%[25] - 贸易应收款项中超过365天账龄的金额为2,147,110千元人民币,占比52.6%[25] - 信贷亏损拨备于2025年6月30日为1,091,8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加1.7%[25] 现金流和融资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至人民币554.70百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464.42百万元)[5] - 借贷总额为人民币1,491.02百万元(非流动借贷清零)[5]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16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94亿元减少[67]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7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534万元减少[6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4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47亿元减少[6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总计约人民币6.251亿元[67] - 借贷净额约人民币14.91亿元,包括银行借贷约人民币11.03亿元和应付票据融资约人民币3.912亿元[67]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26.3%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24.5%[69] - 已抵押银行存款账面值约人民币7,04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090万元减少[70] - 贸易应付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101,27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0.7%[27] - 应付票据于2025年6月30日为33,50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8.3%[27]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至人民币4.28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人民币16.48百万元)[4] - 政府补贴收入为132.2万元,同比下降19.3%[17]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74.0%至人民币430万元,主要因增值税抵免优惠结束[56]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797.7万元,适用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优惠税率[20][21] 客户和市场环境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合计贡献约88.8%营业额(分别为47.5%/22.8%/18.5%)[41] - 公司约90%销售额来自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34][42]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过全年5%增长目标[28]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行政村5G通达率达90%[30]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过79%[30] - 5G应用案例总数超13.8万个,覆盖86个国民经济大类[31] -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31] - 2025年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1500亿元人民币,2035年预计增长至4500-6050亿元人民币[33] - 中国连续十年占全球光纤光缆需求约50%的份额[45] - 预计到2027年中国线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人民币1.6万亿元[45] - 2030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80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超45%,中国贡献全球50%以上的通信设备产能[46] - 预计到2030年中国5G普及率将达到88%[47] - 预计2025年内5G-A网络有望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重点场景[47]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从2.7%下调至2.3%,美国增长率下调0.9个百分点至1.4%,中国增长预期维持在4.5%[43] 公司技术和资质 - 公司在中国拥有28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3项,实用新型专利164项[43] - 公司2025年在手订单饱满,光电混合缆继续批量供货给行业客户[45] - 公司自2010年开始连续多年在中国馈线制造商中排名第一[44] - 公司及子公司2022年9月获评AAA(综合信誉)资信等级[44]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邱惠女士金晓峰教授赵焕琪先生[78]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进行审阅[78] - 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已经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8] - 中期业绩公布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79] - 中期报告将寄发给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9] - 董事会主席及集团行政总裁为钱利荣先生[82] - 执行董事包括钱利荣先生和钱晨辉先生[82] - 非执行董事为张冬杰先生[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邱惠女士金晓峰教授赵焕琪先生[82]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81] - 公司累计回购1557万股股份,共进行15次回购操作[52] - 每股盈利从人民币2.28分减少至人民币1.40分[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955元,同比下降38.9%[24]
俊知集团(01300.HK)预期2025年上半年溢利约25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2 09:1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录得溢利约人民币2500万元 [1] - 较2024年同期未经审核溢利约人民币4090万元减少约38.9% [1]
俊知集团(01300) - 财务资料更新
2025-08-22 09:03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溢利约25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8.9%[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减值亏损扣除回拨约1780万元,同比增加137.8%[3]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430万元,同比减少74.0%[4]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溢利约4090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扣除回拨约750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1650万元[4]
俊知集团(01300.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08:33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及其他相关事项 [1]
俊知集团(01300)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08:30
会议安排 - 俊知集团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及集团其他事项[3] 其他信息 - 通告日期为2025年8月12日[4] - 董事会成员包括钱利荣等6人[4]
俊知集团(01300)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5 08:3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7.915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股份购回 - 2024年5月21日拟注销未注销股份1697.8万股[4] - 2025年5月15日拟注销未注销股份202.2万股[4] - 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购回1900万股,截至7月31日未注销[5]
6月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01:40
港股市场单日回购概况 - 6月3日共4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773.57万股 金额达10.79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单日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99.40万股 金额5.00亿港元 价格区间501.000-505.0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600.00万股 金额4.03亿港元 价格区间66.550-67.650港元 [1][2] - 快手-W单日回购200.00万股 金额1.02亿港元 价格区间50.950-51.350港元 [1][2] - 恒安国际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313.09万港元 [2] - 金山软件单日回购31.06万股 金额999.23万港元 [2] - 中远海发单日回购462.70万股 金额455.73万港元 [1][2]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70.3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14.12亿港元 [1][2] - 快手-W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9.11亿港元 [1][2] - 时代电气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3.68亿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88亿港元 [2] 特殊回购案例 - 非凡领越为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00万股 金额30.88万港元 [2][3] - 有赞单日回购200万股 金额18.00万港元 [1][2]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6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1:11
2025年6月2日港股公司回购活动概览 - 共计38家港股上市公司于2025年6月2日执行股份回购操作[1]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金额达5.01亿元位列榜首[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金额3.54亿元排名第二[2] - 快手-W单日回购金额3.12亿元排名第三[2] 单日回购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 - 腾讯控股回购101.30万股耗资5.01亿元[2] - 友邦保险回购544.80万股耗资3.54亿元[2] - 快手-W回购600.00万股耗资3.12亿元[2] - 石四药集团回购755.00万股耗资2098.38万元[2] - 恒安国际回购70.00万股耗资1488.73万元[2] - 时代电气回购32.07万股耗资1052.81万元[2] 年度累计回购比例显著的公司 - 时代电气年累计回购5330.16万股占总股本9.823%[2] - 中远海发年累计回购1.96亿股占总股本5.323%[2] - 固生堂年累计回购751.45万股占总股本3.067%[2] - 快手-W年累计回购1.23亿股占总股本2.826%[2] - 乐华娱乐年累计回购2155.80万股占总股本2.473%[2] - 思派健康年累计回购1383.92万股占总股本1.815%[3] - 名创优品年累计回购1871.36万股占总股本1.486%[2] - 中国东方航空年累计回购6608.80万股占总股本1.277%[2] 单日回购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公司 - 骏杰集团控股回购10.00万股耗资8.40万元[3] - 滨海投资回购5.60万股耗资5.66万元[3] - 玄武云回购2.90万股耗资2.62万元[3] - 天福回购3000股耗资9530元[3] - 清科创业回购3600股耗资5300元[3] - 彩客新能源回购7000股耗资4910元[3] - 华检医疗回购2000股耗资4260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