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2:24
公司名稱: 中國環境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3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3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
中国环境资源(01130.HK)延长就潜在合作与GOLDWIN CENTURY订立谅解备忘录
格隆汇APP· 2025-08-19 08:53
合作进展 - 公司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稀土项目业务发展及其他附属业务机会潜在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 [1] - 谅解备忘录期间延长3个月至2025年11月19日 [1] - 延长原因系需要额外时间进行尽职审查及磋商合作条款及条件 [1]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延长就潜在合作与GOLDWIN CENTURY订立之谅解备忘录
2025-08-19 08: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就稀土项目业务及附属业务与GOLDWIN CENTURY潜在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2] - 8月19日订约方订立附件将备忘录期间延长3个月至11月19日[2] - 谅解备忘录无法律约束力,合作待订立正式协议后实现[3] 其他信息 - 公司需进行尽职审查,磋商合作条款条件[2] - 若未在期间届满前订正式协议,备忘录自动失效[2] - 公司将适时遵上市规则作进一步公布[3] - 公布刊发日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中国环境资源终止出售First Rank Corporation的全部股本权益
智通财经· 2025-08-11 09:49
公司交易终止 - 中国环境资源(01130)宣布终止出售其直接全资附属公司First Rank Corporation的全部股本权益及转让股东贷款的交易 [1] - 终止原因是买方未能在2025年8月11日前完成交易 [1] - 公司已通过律师向买方送达终止通知 [1] 财务影响 - 公司没收买方1180万港元按金作为违约赔偿金 [1] - 董事认为交易终止不会对集团现有业务、营运及财政状况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1]
中国环境资源(01130)终止出售First Rank Corporation的全部股本权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9:39
交易终止 - 公司终止出售直接全资附属公司First Rank Corporation全部股本权益及转让股东贷款的买卖协议 [1] - 终止原因为买方无法在2025年8月11日前完成交易 [1] - 公司已没收买方1180万港元按金作为违约赔偿金 [1] 财务影响 - 交易终止不会对集团现有业务、营运及财政状况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1]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终止有关出售附属公司之全部股本权益及转让销售贷款之主要交易
2025-08-11 09:26
交易情况 - 公司终止出售附属公司全部股本权益及转让销售贷款交易[2][3] - 买卖协议完成日期延至2025年8月11日或之前工作日,8月11日因买方无法完成交易终止协议[3] - 公司没收1180万港元按金作为违约赔偿金[3] 后续计划 - 集团将物色并接洽工业物业潜在买家[4] 人员信息 - 公布刊发日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2:00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3亿港元,股份3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88769147亿股,库存股0,总数4.88769147亿股[2] 购股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购股期权计划结存股份期权数均为0,本月发行新股数为0[3] - 截至2025年7月底,月底可因股份期权行使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4073.0762万股[3] - 2025年7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0港元[3]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13 09:3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18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6,091,000港元有所收窄[17][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15,712,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0,090,000港元大幅收窄[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9,79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558,000港元有所下降[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41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203,000港元有所下降[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2,96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3,000港元有所下降[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675,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343,000港元大幅收窄[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6,55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5,292,000港元大幅收窄[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9,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301,000港元大幅收窄[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3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11港仙有所收窄[23] - 2024年1 - 6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188,000港元[29,34]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72千港元[30] - 2024年1 - 6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7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030千港元[30] - 2024年1 - 6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07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684千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6,6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303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界客户之总收益为29,79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558千港元下降26.53%[49][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部虧損總額为3,90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003千港元大幅收窄90.5%[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資產(未經審核)为618,548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637,014千港元下降2.89%[49][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負債(未經審核)为69,307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71,544千港元下降3.13%[49][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內綜合虧損为16,5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5,292千港元收窄63.45%[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資成本为2,96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3千港元下降8.91%[52][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稅抵免为2,12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051千港元下降73.66%[52][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518.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609.1万港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88769147股,去年同期为407307622股[61]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所有潜在普通股影响属反摊薄[62] - 公司决定不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也无[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9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万港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减少26.5%至约2979.9万港元(2023年:约4055.8万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减少30.3%至约641.1万港元(2023年:约920.3万港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减少至约1655.4万港元(2023年:约4529.2万港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港仙(2023年:11港仙,经重列)[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296.3万港元(2023年:约325.3万港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6.42657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6.61398亿港元)[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8698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8484.1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1.7%(2024年6月30日:20.2%)[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4.00022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4.91022亿港元)[128]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81,932千港元,6月30日为491,056千港元[2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12,073千港元,6月30日为119,618千港元[2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23,919千港元,6月30日为119,726千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00,022千港元,6月30日为419,022千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182,620千港元,6月30日为190,958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284千港元,6月30日为5,032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投资物业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192,855千港元,6月30日为190,000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375,759千港元,6月30日为385,990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投资物业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48,528千港元,6月30日为50,498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48,528千港元,6月30日为50,498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755.8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68.9万港元;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887.4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888.4万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为1601.4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832.3万港元;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602.3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832.3万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付款为9041.8万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3772.3万港元;6月30日租赁付款为9245.5万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3734万港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总额48,652千港元,6月30日为50,724千港元;出售集团之资产净值分别为37,610千港元和39,683千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28,845千港元,6月30日为26,931千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0至90天为3,577千港元,91至180天为82千港元,181至360天为1,412千港元,360天以上为103千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估值约为1.8262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约1.90958亿港元减少[99] - 2024年12月31日,东莞工业用地及楼宇公允价值估值约为4852.8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约5049.8万港元减少[100]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坚尼地城停车位公允价值估值约为1.92855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约1.9亿港元增加[102]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业务尚未偿还的贷款应收款项本金额(扣除减值亏损拨备)约为534.4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为551.7万港元[110] - 2024年12月31日,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持有已投资股份的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约28.4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为503.2万港元[11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买卖回收金属、汽车及相关配件、停车位租赁等[32] - 集团收益主要包括销售回收金属等,可呈报分部为不同策略业务单位[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为3,51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59千港元增长62.67%[54][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买卖回收金属业务在香港市场收益为2,8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659千港元下降50%[54][55]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金属回收业务收益约为283.1万港元(2023年:约565.9万港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汽车及汽车配件业务收益约为2250.7万港元(2023年:约3041.8万港元)[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停车位租金收入减至约176.7万港元,2023年约为197.6万港元[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19.1万港元,2023年约为10.9万港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已投资股份的上市证券未变现收益净额约7.5万港元,2023年约为7.7万港元[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绿色技术和种植销售业务均无收益,2023年也无收益[115][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租赁业务收益约242万港元,2023年约为239.6万港元[117]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在香港成立的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出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中国成立的集团实体溢利按25%税率征税[60] 公司历史交易及法律事项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订立买卖协议出售附属公司股权,代价为5900万港元,出售集团主要持有公允价值约4852.8万港元的中国工业物业[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出售尚未完成,相关资产及负债分类为持作出售[79] - 2013年12月23日公司支付1.5亿港元作为可退还按金,2014年11月7日收取第一期退款6000万港元[81] - 2015年6月18日公司接获第二期退款2000万港元连同利息,截至2018年6月30日收取按金退款5800万港元及利息200万港元[83] - 2021年6月30日按金1200万港元逾期,2022年6月30日按金100万港元已退还,未偿还金额1100万港元(连同应计利息)于2023年8月22日到期[83] - 2024年9月法院判令抗辩人向集团支付1100万港元连同应计利息等费用[83] - 公司出售中国投资物业80%权益,已收按金1180万港元,余额4720万港元将完成后收取[107]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现行购股计划于2015年11月11日获批,全部购股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批准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8] - 任何参与者12个月内行使购股获发行股份总数最高配额不得超已发行股份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8 08: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9,79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558千港元下降26.53%[4] - 2024年同期毛利为6,411千港元,较2023年的9,203千港元下降30.34%[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15,712千港元,较2023年的50,090千港元减少68.63%[4] - 2024年期内亏损为16,554千港元,较2023年的45,292千港元减少63.45%[4] - 2024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9,000千港元,较2023年的40,301千港元减少52.86%[4]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3港仙,较2023年的11港仙减少72.7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7.2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7万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03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0.7万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68.4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364.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95.8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662.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30.3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18.8万港元,营运现金流出约121.3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之收益为2.979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558亿港元有所下降[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亏损总额为390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003亿港元有所收窄[3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综合亏损分别为1.6554亿港元和4.5292亿港元[3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分别为2,963,000港元和3,253,000港元,分别下降了8.91%[3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抵免分别为2,121,000港元和8,051,000港元,分别下降了73.66%[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分别约为15,188,000港元和46,091,000港元,分别下降了67.05%[3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均未宣派中期股息[40]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约为927,000港元和680,000港元,分别增长了36.32%[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减少26.5%至约2979.9万港元,2023年约为4055.8万港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减少30.3%至约641.1万港元,2023年约为920.3万港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减少至约1655.4万港元,2023年约为4529.2万港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港仙,2023年为11港仙(经重列)[90]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81,932千港元,较6月30日的491,056千港元下降1.8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12,07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19,618千港元下降6.3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23,919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19,726千港元上升3.5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00,022千港元,较6月30日的419,022千港元下降4.53%[9] - 2024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为6.18548亿港元,较6月30日的6.37014亿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4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为6930.7万港元,较6月30日的7154.4万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分别为39,319,000港元和43,867,000港元,分别下降了10.37%[43]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分别为7,691,000港元和7,700,000港元,分别下降了0.12%[46]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租赁付款现值分别为37,723,000港元和37,340,000港元,分别增长了1.03%[49]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集团的资产总额分别为48652千港元和50724千港元,负债总额分别为-11042千港元和-11041千港元,资产净值分别为37610千港元和39683千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28845千港元和26931千港元,其中应付账款分别为5174千港元和6448千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0至90天为3577千港元,91至180天为82千港元,181至360天为1412千港元,360天以上为103千港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约为6.42657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6.61398亿港元有所减少[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8698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1.7%,2024年6月30日分别为8484.1万港元和20.2%[94] 公允价值计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37575.9万港元,其中第一级28.4万港元,第二级37547.5万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4852.8万港元,均为第二级[22] - 2024年6月30日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3.8599亿港元,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5049.8万港元[24] - 2024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1.826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90958亿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1.92855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9亿港元有所上升[27]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4852.8万港元,较6月30日的5049.8万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4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估值约为1.8262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1.90958亿港元减少,主要因杨树林木市价及人民币价值下跌[69] - 2024年12月31日,东莞工业用地及楼宇公允价值估值约为4852.8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5049.8万港元减少;香港坚尼地城停车位公允价值估值约为1.92855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1.9亿港元增加[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买卖回收金属、汽车及相关配件、停车位租赁、金融服务、融资租赁服务、证券买卖及投资、种植产品等销售及分销[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2.5421亿港元,其中香港市场贡献2.1059亿港元[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买卖金属、汽车及相关配件、电脑配件的总收益为36,077,000港元,其中香港市场贡献33,770,000港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向一间关联公司销售金额为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6千港元[64] - 2024年第三季度,香港私营建筑工程实质总值较去年下跌11.2%,公营界别较去年上升30.8%,公司金属回收业务未受惠,决定结束该业务并退出香港市场[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金属回收业务收益约为283.1万港元,2023年约为565.9万港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汽车及汽车配件业务收益约为2250.7万港元,2023年约为3041.8万港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停车位租金收入减少至约176.7万港元,2023年约为197.6万港元[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9.1万港元,2023年约为10.9万港元[78]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业务尚未偿还的贷款应收款项本金额(扣除减值亏损拨备)约为534.4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551.7万港元减少[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已投资股份的上市证券未变现收益净额约为7.5万港元,2023年约为7.7万港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约28.4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约503.2万港元大幅减少[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绿色技术和种植销售业务均无收益,2023年也无收益[83][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租赁业务收益约242万港元,2023年约为239.6万港元[85]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已采纳2024年7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变动[14] - 2013年集团支付1.5亿港元可退还按金用于收购,后收购终止,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退还1000万港元,未偿还金额1100万港元(连利息)于2023年8月22日到期,2024年9月法院判令抗辩人支付[56][58] - 2023年集团与买方订立买卖协议,出售附属公司股权,代价5900万港元,出售集团持有的中国工业物业公允值2024年6月30日为5049.8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4852.8万港元[52] - 2023年6月8日通过出售中国投资物业全部80%权益的决议,已收按金1180万港元,余额4720万港元将完成后收取,完成日期延至2025年8月11日[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4.88769147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之普通股,与2024年6月30日相同[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2023年:无)[9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52名雇员(2024年6月30日:44名)[10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约8698万港元以账面价值约1.92855亿港元停车位、停车位租金收入转让契据及一名董事个人担保作抵押[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6月30日:无)[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证券[104] - 2024年10月3日,黎碧芝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公司符合上市规则有关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规定[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规定准则[107]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包括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109] - 简明综合财务信息未经审计,但已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审阅[109] - 公布刊发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为35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13千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17 08:26
投资物业 - 本集團持有兩個投資物業,分別位於中國及香港[10] - 本公司持有屬工業發展項目的中國投資物業80%權益,總建築面積約10,745平方米[10] - 本集團已於2023年6月8日通過股東特別大會決議出售該中國投資物業,並已收到1,180萬港元定金,餘款4,720萬港元將於完成時收取[11,12] - 本集團持有100%權益的香港投資物業包括95個停車位,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租金收入約3,932,000港元[13] 生物資產 - 生物資產公允值為人民幣177,731,000元,主要受可採伐林木總量和市價影響,總量增加0.25%但市價下降16.50%[16][17][18] - 生物資產公允值變動為非現金性質,不會影響集團現金流和業務運營[19] - 生物資產公允值主要受到採伐林木總量及杨樹林木市價影響[20] - 可採伐林木總量由去年財政年底的458,256立方米增加1,141立方米至本年財政年底的459,397立方米,增幅0.25%[20] - 杨樹林木的市價由去年財政年底的每立方米人民幣594元下跌至本年財政年底的人民幣496元,減幅16.50%[20] - 公允值亦受到人民幣價值兌港元下跌所影響[20] - 本集團錄得生物資產公允值減少至約190,958,000港元(2023年:約230,481,000港元),主要歸因於杨樹林木市價及人民幣價值下跌[20] - 以人民幣計算,生物資產內白杨樹的實際公允值於2024年6月30日約為人民幣177,731,000元(2023年:約人民幣213,336,000元)[20] - 本集團認為有關公允值變動為非現金性質,將不會對現金流量及業務營運造成影響[20] 金屬回收業務 - 金屬回收業務收益錄得下跌,合共約為9,822,000港元(2023年:約17,417,000港元)[21] 汽車及汽車配件業務 - 汽車及汽車配件業務收益上升至約63,726,000港元[22] - 輪胎業務銷售增加19.4%,但中國市場銷售下降[22] 借貸業務 - 貸款利息收入約307,000港元,尚未償還貸款本金約5,517,000港元[23] - 公司主要向中小企業及各行業商人等客戶提供貸款[24] - 公司對潛在借款人進行盡職調查,包括審查財務狀況等[27] - 貸款展期或修改條款時,公司會審查借款人最新財務狀況等[28] - 本集團已維持其借貸業務的內部監控政策以管理信貸風險及保障本集團的資產及利益[29] - 本集團的財務部門負責持續監控貸款組合、貸款可收回性、債務追收,並在必要時採取緩解措施[32] - 本集團在決定貸款主要條款時會考慮借款方的背景及信譽、抵押品價值和評估風險等因素[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有5名客戶,未償還應收貸款總額約為1,602.3萬港元[34] - 其中最大借款方應收貸款約718.2萬港元,占比約44.8%[34] - 第二及第三大借款方應收貸款分別約409.1萬港元和403.3萬港元,占比約25.5%和25.2%[34] - 所有5名客戶均通過轉介獲得貸款[34] - 本集團會根據借款方的需求及財務狀況、雙方過往業務往來和評估風險等因素與其公平協商延長貸款期限[33] - 本集團會採取電話、郵件等方式跟進逾期貸款,並在必要時採取法律行動[32] - 於2024年6月30日,未償還應收貸款(扣除預期信貸虧損的虧損撥備前)約為16.0百萬港元[1] - 經計及就貸款二、四及五項下未償還應收貸款全部金額分別作出的減值虧損撥備後,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未償還應收貸款(扣除減值虧損撥備)約為7.7百萬港元[1] - 初步授出的貸款一期限為180日,而貸款一的還款日期已根據十份補充協議進一步延長至2024年12月10日[1] - 初步授出的貸款二期限為一個月,而貸款二的還款日期已根據四份補充協議進一步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1] - 初步授出的貸款三期限為12個月,而貸款三的到期日期已根據四份補充協議進一步延長至2025年11月25日[1] - 初步授出的貸款四期限為12個月,而貸款四的還款日期已根據五份補充協議(包括一份清償契據)進一步延長至2023年11月3日[1] - 初步授出的貸款五期限為三個月,而貸款五的到期日期已根據四份補充協議進一步延長至2023年9月13日[1] - 本集團於初步授出及其後延長或更改貸款條款時對各項貸款進行的內部監控程序及信貸評估[2] - 本集團於同意延長或更改貸款條款前考慮的其他基準及因素[2] - 本集團就違約事件採取的行動(如有)[2] - 本集團於授出貸款二時已進行相關盡職審查,包括審閱借款方二的組織章程大綱及細則、當時的公佈和財務報告,評估其財務狀況及信貸風險[2] - 本集團已因應借款方二延長還款日期的要求,將貸款二的年利率由20%修訂為30%[2] - 本集團就借款方二於2019年的違約事件採取行動,包括致電要求清償、委聘外部法律顧問採取法律行動,並與借款方二達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