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艺控股(01025)
icon
搜索文档
销售合作“搁浅” 老年玩具融资扩张遇瓶颈
北京商报· 2025-08-08 06:59
行业市场表现 - 老年玩具行业面临销售合作搁浅和扩张瓶颈 尽管概念近期爆红但实际推广遇阻 [1][2][3] - 物美超市暂停引进老年玩具计划 原计划先试点一个门店再向全市数百家门店推广 [2] - 养老机构普遍持观望态度 大多对产品安全性和质量存疑 批量采购意向薄弱 [1][3][7] 企业经营状况 - 全国首家老年玩具专营店年租金30万元 日均营业成本约800元 [4] - 目前月销售流水仅1万-2万元 单纯靠销售玩具无法保证营收平衡 [4] - 投资商提出投资1000万元将门店从不到200平方米扩至2000平方米以上 但投资回报率要求数年内回本 [4] 产品与需求特性 - 老年玩具具有单价低和投资门槛不高的快消属性 适合老年人口红利外溢的市场基础 [6] - 产品被指实用性不足 真正针对老年人身心特点开发的产品较少 多为人为冠名 [7] - 更适合社区老年活动空间及养老驿站 但受场地空间限制需要灵活性高的产品 [8] 行业发展挑战 - 盈利模式不清晰 加盟商因盈利前景不明朗而放弃 玩具单价不高导致盈利空间有限 [4] - 安全性难保证 尤其不适合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使用 养老机构考察货源品质难度大 [7] - 行业陷入叫好不叫座困境 需商家交出令人满意的产品答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 [7]
创新消费力|嘉实基金:消费REITs激活传统商超价值链
北京商报· 2025-08-06 12:13
政策与市场背景 - 政策组合拳有效激活消费市场活力,推动消费规模稳步攀升和结构优化 [1] - 社区商业发展面临租赁结构优化、融资需求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核心挑战 [1] - 2023年末消费REITs推出,为传统商超提供权益性资金支持,无需偿还本金和利息 [1] 嘉实物美消费REIT概况 - 国内首只民营企业发起的商超零售业态公募REITs,2024年3月上市 [1] - 底层资产为北京西城、丰台、海淀4个项目,建筑规模合计7.79万平方米,收入来源包括租赁、物业费等 [2] - 累计分红6136万元,每单位分红0.1534元,截至2025年7月11日复权涨幅92.66% [2] - 发售总额9.53亿元,净回收4.66亿元,85%资金用于物美数字化改造项目 [2] 底层资产特点与筛选标准 - 资产选择贴近民生,社区商业具有韧性且辐射范围1-2公里,与领展初期模式相似 [5] - 区位优先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兼顾权属合规性,经营稳定性和盈利状况为关键指标 [7] - 资产组合包含新老项目,老项目区位优但改造成本高,新项目物业品质更优 [7] REITs对传统商超的赋能 - 权益型资金4.66亿元用于门店数字化改造,如电子价签、供应链调整和前置仓升级 [8] - 推动业态从零售为主向零售、餐饮、服务均衡转型,应对线上消费冲击 [9]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558.34万元,净利润797.53万元,出租率95.3%,租金收缴率99.5% [10] 政策对接与运营实践 - 落地助老补贴、消费券等政策,与社区街道合作开展活动,响应夜经济和外摆经济 [11] - 积极研究应对客单价下降趋势,保持资产稳定运营 [10] 扩募与未来发展 - 计划扩募至北上广深及强二线城市,考察物美超市、百安居、麦德龙等资产 [12] - 消费REITs通过运营管理提升实现"穿越周期增长",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挖掘资产潜力 [14] - 扩募机制可持续收购存量资产,提升物业品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14]
嘉艺控股(0102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8:59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5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218372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购股期权 - 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结存均为0,本月因期权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均为0[3] - 月底行使期权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260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物美七家胖改店将于近日落地“京津杭”三地
北京商报· 2025-08-04 08:35
门店扩张计划 - 物美集团将于8月起在北京、天津和杭州新开7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 [1] - 北京朝阳华贸店和昌平天通苑店8月8日开业 西城新街口店8月29日开业 [1] - 杭州3家门店和天津1家门店将于8月15日至9月12日陆续开业 [3] 商品结构调整 - 调改门店商品结构将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80% [3] - 大幅扩增烘焙和熟食现制加工区 每日提供数十种现做烘焙和熟食 [3] - 新增现制烤鸭 酱牛肉 小甜肠 热卤肠 榴莲千层等热门商品 [3] 服务升级举措 - 门店入口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区 配备自助茶饮机等10余项基础服务 [3] - 提供宠物寄存等包容性服务 打造更具温度的购物体验 [3] 员工福利优化 - 员工薪资提升至原薪资的1.5倍以上 [3] - 所有员工均参与门店利润分红 [3] - 员工入职满一年可享受10天年假 每日工作时长缩短 [3] 门店运营表现 - 大兴黄村店和天津北辰店调改后首月日均客流双双突破万人 [4] - 大兴黄村店调改后首月日均销售额同比实现近20%增长 [4] - 学清路店 大兴黄村店和北辰店现制熟食渗透率均超60% [4] 战略布局考量 - 选择"京津杭"地区布局基于此前四家门店调改的成功基础 [3] - 旨在精准匹配三地消费者核心需求 辐射周边居民社区 [3]
行业整体营收、利润增速均实现边际改善,香港银行LOF(501025) 涨超1%!
新浪财经· 2025-08-04 02:56
基金表现 - 香港银行LOF(501025)早盘快速拉升涨幅1.11% 近半年累计上涨19.48%居同类基金首位 [1] - 截至2025年8月1日基金流通规模达5.2亿 较年初0.46亿实现显著增长 近6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3.3亿 [1] 银行业绩 - 5家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整体营收与利润增速均现边际改善 [1] - 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杭州银行116.62亿元(同比+16.67%) 青岛银行30.65亿元(同比+16.05%) 齐鲁银行27.34亿元(同比+16.48%) [1] - 常熟银行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13.55%) 宁波银行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8.23%) [1] 行业分析 -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拨备释放利润能力强劲 行业利润正增长可期 [2] - 净息差受负债成本下降及存款端降息幅度大于贷款端影响 全年下降幅度将显著小于2024年 [2] - 低基数下中报规模扩张速度修复 对利息收入形成支撑 [2] 指数表现 - HK银行指数上涨1.15% 成分股中农业银行涨2.94% 青岛银行涨2.74% 重庆农商行涨2.29% [2] - 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覆盖港股通银行股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4.38% 含汇丰控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 [2] 产品定位 - 香港银行LOF(A/C类:501025/010365)跟踪HK银行指数 一键布局港股通银行股 [3]
香港银行LOF(501025) 触及60日均线,机构:分红逻辑没有受到考验把握资金回流前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1 05:35
银行业年中工作会议重点 - 多家银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高频词包括五篇大文章 深化改革 降本增效 防控风险 [1] 银行业绩表现 -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 同比增长7.9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72亿元 同比增长8.23% [1] - 东部沿海地区4家中小上市银行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 表现颇具亮点 [1] 银行板块投资动向 - 银行板块近期回调主因牛市氛围渐浓导致追求超额收益的交易性资金撤退 [1] - 保险为代表的绝对收益资金仍面临严重资产荒 银行板块回调大概率接近尾声 [1] - 大零售占比较高优质个股迎来较好布局时机 [1] 港股银行投资工具 - 香港银行LOF(501025)紧密跟踪HK银行指数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4.38% 包括汇丰控股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等 [2] - 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银行股作为样本 反映港股通银行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南下资金成为港股银行做多主力,香港银行LOF(501025) 资金逢低布局意愿强烈
新浪财经· 2025-07-31 10:35
基金表现 - 香港银行LOF(501025)近半年累计上涨21.84% 涨幅居同类基金首位 [1] - 基金流通规模达5.4亿元 较年初0.46亿元增长超5亿元 [1] - 近6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3.5亿元 资金逢低布局意愿强烈 [1] 银行业绩 - 4家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 [1] - 齐鲁银行 杭州银行 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突破10% [1] - 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普遍下降或持平 风险抵御能力稳固 [1] 资金动向 - 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且超去年全年 [1] - 银行股在港股通行业整体资金流入居前 [1] 指数构成 - 基金跟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 覆盖港股通范围内银行股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4.38% 包括汇丰控股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等 [2] 行业前景 - 银行作为宽基指数权重股受益于ETF提质扩容和中长期资金壮大 [1]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板块红利价值仍存 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1] - 银行业绩拐点可期 [1] 产品定位 - 香港银行LOF(A/C类:501025/010365)一键布局港股通银行股 [3] - 产品定位为共享银行业发展红利 [3]
北京商超保障“菜篮子”稳定
北京商报· 2025-07-30 07:29
果蔬供应稳定 -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日上市量约2万吨 每公斤加权平均价为2 62元 [2] - 部分叶类菜价格小幅波动 圆白菜 生菜等微涨几分钱 总体走势平稳 [2] - 耐储存蔬菜价格稳定 包括姜 蒜 洋葱 山药 芋头等 [2] - 应季水果日上市量1 4万吨 西瓜占比最高 主要品种为甜王 麒麟 吊秧和硒砂瓜 [5][6] 价格波动原因 - 降雨天气导致部分蔬菜产区采摘难度增加 商户需提前抢收并加快运输 [2] - 香芹批发价从每斤2元涨至2 5元 因产地降雨导致采收人工费用上涨 [2] - 近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 市场供应量受天气影响较小 今年菜价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2] 保供措施 - 北京新发地市场每日使用1万多块冰块为蔬菜降温 搭建遮雨棚保障交易 [3] - 环京布局蔬菜基地与分市场 帮助稳定货源供给 [3] - 市场内搭建大棚 雨天时商户可正常装卸货物 [2] - 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安排工作人员重点巡逻低洼地段 [6] 商超备货情况 - 物美超市增加门店瓶装水 方便食品 应急灯 雨具等商品供应 [4] - 物美物流大库的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供货量相比日常增长2—3倍 [4] - 民生基本物资备货量比平日增加20% 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补货 [4] - 永辉超市加大水 面包 方便面 肉禽蛋奶 蔬菜等商品备货量 [4] 物流与配送 - 物美超市提前联系供应商确保优先配送 储备备用渠道防止断供 [4] - 外部配送受阻时改用小型车辆或就近门店调货 [4] - 叮咚买菜提前安排更多骑手补充运力 对超时订单实行骑手免责处理 [5] - 顺义区胜利街道开设"移动超市"进社区 售卖50多种果蔬 价格与门店一致 [5] 行业应对策略 - 永辉超市排查排水系统 检查加固户外装置 防汛应急小组在岗待命 [4] - 线上订单量显著增加时启动全渠道运营模式 提前做好订单量预测和员工排班 [4] - 抽调门店员工参与分拣工作以提升效率 [4]
传统商超掘金折扣业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20:47
行业动态 - 折扣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物美推出北京首家硬折扣超市品牌"物美超值",首批开设6家门店 [1] - 硬折扣业态起源于德国奥乐齐(ALDI),该模式通过极简、低成本策略实现全球扩张 [4] - 中国本土商超纷纷布局硬折扣赛道,盒马推出盒马NB门店超300家,家家悦推出"好惠星" [4] - 电商平台美团计划进军硬折扣市场,筹备"快乐猴"品牌并在北京、杭州开设首店 [5] 商业模式 - 硬折扣店不依赖短期促销,而是通过精简SKU(1300种,仅为普通大卖场15%)和直接低价策略吸引顾客 [2] - 物美硬折扣店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60%,价格显著低于常规门店(如舒适达牙膏从48.9元降至25.9元) [2] - 运营成本降低源于:商品周转效率提升、供应链简化(工厂直供)、门店人员减少50% [3] - 德国奥乐齐模式特点:社区选址、SKU控制在2000以内、自有品牌占比超90% [4] 市场表现 - 奥乐齐中国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比增长100%,行业排名从82位升至61位 [4] - 物美计划2024年在北京新增25家"物美超值"门店 [3] - 行业出现分化案例:比宜德因快速扩张导致管理失控,于2023年末暂停营业 [7] 发展趋势 - 消费观念转变推动行业发展,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而非品牌溢价 [6] - 中国工业化生产能力提升和供应链优化为硬折扣业态提供基础支持 [6] - 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区域深耕,未来可能形成"千店千面"的差异化格局 [7] 运营挑战 - 硬折扣模式要求企业持续保持高质低价,对全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7] - 消费者信任易受商品质量波动影响,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快速坍塌 [7] - 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精细化运营,避免重蹈比宜德覆辙 [7]
北京这6家新店火了!60%自有品牌,蔬果肉蛋天天实惠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03
门店开业情况 - 物美集团6家超值硬折扣店于7月25日开业 覆盖北京东城、西城、石景山、丰台、通州5大区域 开业首日即迎来消费热潮 [1] - 门店采用直接割箱陈列方式 大幅减少拆箱与摆放环节人力成本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3] - 现制烘焙产品和烤鸡成为重要创新点 奥尔良香烤大鸡腿定价14 9元 现烤面包使用法国最高标准黄油制作 价格极具竞争力 [3] 商品策略与供应链 - 门店总计1300个商品品类 自有品牌占比超60% 商品种类仅为传统大卖场的15% [5] - 通过减品策略降低运营成本与库存压力 高占比自有品牌节省传统品牌高频营销费用 [5] - 工厂直供与简化包装减少中间环节成本 依托供应链升级优化成本结构 [5]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定位 - 消费者对生鲜、蔬果、肉类及面包等商品评价颇高 普遍认可产品品质与低价策略 [5] - 公司定位为硬折扣模式 聚焦消费者刚需 精选高库存、高周转商品 [5] - 团队以消费者视角测试所有商品 确保品质达标 开业是优化商品与服务的新起点 [3][5] 行业创新方向 - 公司通过高效率运营与严格品质把控 实现高品质与低价格并存 [3] - 全自主购买模式降低人力成本 现制食品成为差异化竞争亮点 [3][5] - 零售业转型中持续以创新为驱动力 满足品质消费升级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