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比发展(00947)

搜索文档
摩比发展(0094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7-31 08:42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5日上午11时在深圳光明区举行董事会会议[3] 业绩相关 - 会议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布[3] 股息决策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胡翔、周凌波及叶荣[3] - 公布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屈德乾[3] - 公布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天舒、张涵及葛晓菁[3]
摩比发展回购8.3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9918.00港元,本年累计回购382.10万股
金融界· 2025-07-10 11:21
股票回购情况 - 7月10日公司回购8 30万股股票 每股回购均价0 12港元 共耗资约9918 00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382 10万股 占总股本0 47% [1] - 截至7月10日港股收盘 公司股价下跌1 68% 报0 117港元/股 [1] - 近期连续多日进行回购 7月9日回购3 40万股耗资3952 00港元 7月8日回购26 20万股耗资3 01万港元 7月7日回购1 50万股耗资1862 00港元 [1] - 6月回购频率较高 6月27日回购1 40万股耗资1704 00港元 6月26日回购6 30万股耗资7412 00港元 6月25日回购4 10万股耗资4855 00港元 [1] 回购动机分析 - 股票回购通常是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时采取的积极举措 [1] - 回购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表明公司对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 - 回购减少流通股数量 在公司盈利不变情况下可提高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在港股上市 主要在通信领域开展业务 [2] - 具备通信基础设施设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 为通信网络建设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2] - 业务范围可能涵盖基站天线 射频器件等通信设备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2] - 在通信产业链中占据一定位置 与众多通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有业务往来 [2] - 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受通信行业整体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及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2]
34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9.2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1:33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7月7日共有34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099.14万股,金额达9.2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回购100.20万股,金额5.01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85.42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550.00万股,金额3.77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63.52亿港元 [1][2] - 方正控股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回购1038.60万股,金额1174.3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540.93万港元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94.400港元至502.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回购价格区间为68.050港元至69.150港元 [1] - 康臣药业回购40.60万股,金额448.5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689.99万港元 [2] - 中国旭阳集团回购175.00万股,金额435.95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713.68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中电光谷回购226.00万股,金额55.94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608.54万港元 [2] - 名创优品回购5.42万股,金额191.2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8481.96万港元 [2] - 万咖壹联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 [2] - 北森控股回购8.60万股,金额73.0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199.20万港元 [3] - 威高股份回购9.96万股,金额59.6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574.21万港元 [3]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1:22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542 69万股 金额达7 6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 00亿港元居首 友邦保险以2 14亿港元次之 康臣药业以945 91万港元位列第三 [1] - 从回购数量看 方正控股以491 80万股居首 嬴集团(400 00万股)和中电光谷(320 0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70 40亿港元 7月2日回购99 60万股 价格区间500 500-508 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152 03亿港元 7月2日回购300 00万股 价格区间70 850-71 500港元 [1] - 康臣药业年内累计回购3241 46万港元 7月2日回购84 00万股 价格区间11 160-11 340港元 [1]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 00万股 金额327 3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 99亿港元 [1]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 44万股 金额192 98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 78亿港元 [1]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30 00万股 金额196 2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110 54万港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消费行业公司表现活跃 包括蒙牛乳业 安德利果汁 名创优品等均进行回购 [1] - 医疗健康板块有康臣药业 希玛医疗等参与回购 [1][2] - 科技企业如腾讯控股 明源云 乐华娱乐等回购力度较大 [1]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1:12
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00700)单日回购98.90万股,金额达5.00亿元,年累计回购3045.30万股占总股本0.331% [1][2] - 友邦保险(01299)单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元,年累计回购8723.56万股占比0.816% [1][2] - 潍柴动力(02338)单日回购355.50万股金额5470.20万元,年累计回购653.42万股占比0.075%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69.50万股金额423.72万元,年累计回购2879.40万股占比0.666% [1][2]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元,年累计回购285.00万股占比0.073% [1][2] 高比例回购企业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1550.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621% [2] - 世界华文媒体(00685)年累计回购2683.67万股,占比1.622% [2] - 方正控股(00418)年累计回购1500.20万股,占比1.250% [2] - 周黑鸭(01458)年累计回购2954.20万股,占比1.368% [2] - 安德利果汁(02218)年累计回购501.20万股,占比1.469%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彩客新能源(01986)单日回购1.00万股金额8715元,年累计回购44.60万股占比0.046% [2] - 玄武云(02392)单日回购5000股金额5506.70元,年累计回购345.15万股占比0.616% [2] - 清科创业(01945)单日回购2400股金额3008元,年累计回购48.92万股占比0.163% [2] - 天福(06868)单日回购4000股金额1.32万元,年累计回购28.90万股占比0.027% [2] - 旭日企业(00393)单日回购1.20万股金额1.55万元,年累计回购37.60万股占比0.025% [2]
28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01:48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5日共有2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101.78万股,金额达7.08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0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1.77亿港元次之,安德利果汁以872.86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有赞以1300.00万股居首,嬴集团和中电光谷分别以500.00万股和380.0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90万股,金额5.00亿港元,价格区间508.500-514.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50.39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当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港元,价格区间70.050-71.7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5.43亿港元 [1][2] - 安德利果汁当日回购50.00万股,金额872.86万港元,价格区间17.220-17.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497.59万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情况 - 蒙牛乳业当日回购35.00万股,金额575.3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84亿港元 [2] - 周黑鸭当日回购109.25万股,金额263.2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83亿港元 [2] - 德信服务集团和金涌投资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分别回购27.00万股和0.20万股 [2][3]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01:21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6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744.31万股,金额达7.5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648.42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友邦保险以300万股居首,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和中国旭阳集团(165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5万股,价格区间511.5-51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85.33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300万股,价格区间67.15-69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65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20万股,价格区间2.92-2.97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98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极兔速递-W回购92万股,金额626.52万港元,年内累计2.54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39万股,金额467.34万港元,年内累计7亿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20万股,金额358.1万港元,年内累计1.43亿港元 [2] - 周黑鸭回购131.15万股,金额340.39万港元,年内累计1.49亿港元 [2]
6月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01:40
港股市场单日回购概况 - 6月3日共4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773.57万股 金额达10.79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单日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99.40万股 金额5.00亿港元 价格区间501.000-505.0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600.00万股 金额4.03亿港元 价格区间66.550-67.650港元 [1][2] - 快手-W单日回购200.00万股 金额1.02亿港元 价格区间50.950-51.350港元 [1][2] - 恒安国际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313.09万港元 [2] - 金山软件单日回购31.06万股 金额999.23万港元 [2] - 中远海发单日回购462.70万股 金额455.73万港元 [1][2]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70.3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14.12亿港元 [1][2] - 快手-W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9.11亿港元 [1][2] - 时代电气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3.68亿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88亿港元 [2] 特殊回购案例 - 非凡领越为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00万股 金额30.88万港元 [2][3] - 有赞单日回购200万股 金额18.00万港元 [1][2]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3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02:02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5月19日共有3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839.41万股 总金额达8.31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00亿港元位居首位 回购97.90万股 价格区间503.000-516.5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以单日回购1.54亿港元位列第二 回购233.84万股 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 [1][2] - 中远海控以7936.35万港元回购额居第三 回购556.00万股 价格区间14.120-14.400港元 [1][2]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捷利交易宝以918.00万股回购量居首 涉及金额587.06万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556.00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二 [1] - 网誉科技以466.80万股回购量排名第三 涉及金额559.63万港元 [1] 年内累计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15.27亿港元 为港股市场最活跃回购公司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89.25亿港元 位列第二 [1][2] - 中远海控年内累计回购38.31亿港元 排名第三 [1][2] 特殊回购动态 - 碧桂园服务实现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4.60万股 金额98.70万港元 [2][3] - 时代电气单日回购119.18万股 金额3903.96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达13.12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463.8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8亿港元 [2]
摩比发展(0094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8: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2年12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9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股份代号947[3][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5.151亿元,较2023年的6.408亿元下降20%[23] - 2024年公司毛利6690万元,较2023年的9630万元下降30.5%[23]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1.002亿元,较2023年的5280万元扩大89.8%[23] - 2024年股东应占净亏损1.205亿元,较2023年的5920万元扩大103.5%[2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0.469亿元,较2023年的12.477亿元下降16.1%[23]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11,较2023年的1.21下降8.3%[23] - 2024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0.7%,较2023年的7.6%上升40.8%[23] - 2024年已发行股份数目为8.034亿股,较2023年的8.092亿股减少0.7%[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4.93分,较2023年的7.28分扩大105.1%[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5.1515亿元,同比减少约19.6%[33][36]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人民币1.2053亿元,同比增加约103.6%[33][3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约人民币0.15元[33][36] - 2024年公司销售营收约为5.1515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约1.257亿人民币,降幅约19.6%(2023年约为6.4085亿人民币)[60] - 2024年销售收入约为5.1515亿元,较2023年的约6.4085亿元减少约1.2570亿元,降幅约19.6%[62] - 2024年公司毛利减少约30.5%至约6693万元,毛利率从约15.0%降至约13.0%,剔除存货减值影响毛利率提升至17.8%[105][107] - 2024年其他收入减少约9.7%至约3141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106][108] - 2024年分销及销售开支减少约6.9%,从约4216万元降至约3923万元[110][114] - 2024年行政开支增加约3.6%,从约7517万元增至约7785万元[111][115] - 2024年研发开支增加约4.0%,从约6251万元增至约6504万元[112][116]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约39.9%,从约328万元增至约459万元[118][122] - 2024年税前亏损约1.0022亿元,扣税前纯利率从约 - 8.2%降至约 - 19.5%[119][123] - 2024年当期所得税开支减少100%,从约21.5万元降至零,实际税率约为零[121][124] - 2024年年内亏损约1.2053亿元,纯利率从约 - 9.2%降至约 - 23.4%[127][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7598万元人民币(2023年约1.5305亿元人民币)[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约1.0347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1.4992亿元人民币)[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约2.7853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3.2488亿元人民币)[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约4.8532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5.7150亿元人民币)[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7598万元,2023年约1.5305亿元[18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约1.0347亿元,2023年约1.4992亿元;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约2.7853亿元,2023年约3.2488亿元;贸易应付账及应付票据约4.8532亿元,2023年约5.7150亿元[188] - 2024年存货、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平均周转日数分别约为103日、214日、431日,2023年分别为111日、203日、387日[191][195]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7874万元,2023年约1.323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9266亿元,2023年约1.9867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1185亿元,2023年约9500万元[192][195] - 流动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约1.21倍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1.11倍[192][195] - 2024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约为10.7%,2023年12月31日约为7.6%[192][19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天线系统销售额约为1.625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约2.5564亿人民币下降约36.4%[61] - 2024年基站射频子系统销售额约为2.798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约3.2765亿人民币下降约14.6%[61] - 2024年覆盖扩展解决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约为7282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约5756万人民币增长约26.5%[61] - 2024年天线系统销售额约为1.6253亿元,较2023年的约2.5564亿元减少约36.4%[62][69][71] - 2024年基站射频子系统销售额约为2.7980亿元,较2023年的约3.2765亿元减少约14.6%[62][76][78] - 2024年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约为7282万元,较2023年的约5756万元增加约26.5%[62][81] - 2024年微波天线销售额约为1963万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11.1%[69][71] - 2024年TD/TD - LTE射频销售额约为826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22.1%[76][78] - 2024年美观天线销售额约为22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2%[81] - 2024年室内分布天线销售额约为24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0%[81] - 2024年GPS及专用产品销售额约为895万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81] - 2024年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26.5%至约7282万元,美化天线和室分天线销售额分别增长约42.2%和14.0%至约2205万元和2404万元,GPS及专项产品销售额增长至约895万元[83] - 2024年公司对国内运营商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7%至约9025万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7.5%[87][89] - 2024年公司对国内设备商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4.2%至约9436万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8.3%[92][93] - 2024年公司向国际运营商直接销售规模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6.9%至约4821万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9.4%[95][96] - 2024年公司对国际设备商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8%至约25313万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49.1%[100] - 2024年公司向国际设备商客户销售额增长约0.8%至约2.531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49.1%[102] 业务经营情况 - 2024年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缩减,公司对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商客户产品交付明显减少[34][37] - 公司积极参与国内运营商集採及省採项目,与国内设备商保持战略合作[34][37] - 技术周期等因素影响国际运营商业务订单与交付,主要国际设备商上半年调整生产布局[35][38] - 国际移动网络建设推进,5G需求攀升,海外市场预计迎来增长周期[35][38] - 公司拓展节能和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开发多个新项目[40] - 公司持续布局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开发多个新项目,预计带来更多业绩增长动力[44] - 公司未来将兼顾国内外市场,在传统业务板块深耕,在新业务领域发力[46] - 公司将在技术创新、成本优化和生态合作中寻找平衡,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52][55] - 2024年公司在“通信 + 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取得突破,获得多个政企客户项目,部分项目处于意向洽谈阶段[101] - 2024年公司收获多个新兴市场客户合作意向并处于订单洽谈阶段,与国际运营商客户就绿色天线专案展开沟通[95][96] - 公司持续与全球领先电信设备商客户保持战略合作,处于主力供应商地位,在多个研发专案深度合作[82] - 公司2024年深耕国内通信市场,加速拓展全球业务版图,构建全链条竞争力,优化客户结构[86][89] - 2024年射频研发团队完成多频超宽带双工模块等技术和产品全自研开发,后续订单交付回暖叠加新增订单需求将带来业绩增长[82] - 2024年公司在光伏、智慧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等项目实现突破,拓宽产品与客户结构[168][170] - 公司布局“通信 + 节能/新能源”新业务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68][170] - 公司拥有超20年无线通信经验,同时运营天线系统和基站射频子系统,坚持“研发为核心”提升竞争力[173] - 公司深耕无线通信领域20余载,同时布局天线系统及基站射频子系统业务,近年布局“通信+节能 ╱ 新能源”新业务领域[174] - 公司研发多款领先天线产品,关注U6G、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出相关系列产品,研发投入预计带来增长机会[176][177] - 后5G时代,公司完成多频超宽带双工模块等技术和产品自研,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提升性能,基于5G - A/6G演进研发,有信心争取更多射频市场份额[178][180] - 全球关注绿色低碳,“通信+节能 ╱ 新能源”业务机遇大,公司多年布局,多个新项目落地,助力产业化转型[179][181] - 未来电信设备行业处于增长周期,公司多元化业务结构利于扩市场份额,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平台[184][185]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支付任何末期股息[42] -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45] 行业发展趋势 - 预计到2025年中国5G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达1.8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行业应用投资超3.5万亿元,到2027年5G用户渗透率有望超70%[47][49] - 当前全球121个市场的305家运营商已推出5G服务,未来几年预计60个市场的80家运营商进入5G市场[48][50] - 2024年11月十二部门要求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155][156] - 5G - A技术提升速率和容量,运营商采购将为基站天线和射频厂商带来新订单[155][156] - 6G处于研究阶段,部分运营商与厂商合作试验,为产业链厂商提供早期研发机会[155][156] - 2024年底全球5G连接数预计超20亿,2028年5G用户数将超4G,届时全球基站天线与射频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159][160] - 未来五年新兴市场将贡献全球基站天线与射频器件增量的45%以上[159][160] - 中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5G建设发展目标,正加速推进5G向5.5G演进升级[163][165]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坚持国内外市场平衡发展,巩固传统业务,拓展新业务[43] - 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设备商及运营商客户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159][160] - 公司未来将关注国内外市场,深耕无线移动领域,推进“5G+”应用并拓展新业务[149][152] 公司风险因素 - 若公司未能推广或维持摩比品牌地位,业务、财务等方面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35][139] - 公司业务成功依赖市场和客户对摩比品牌及产品的接受度,需及时响应市场需求[140][143] - 公司天线等产品面临不同程度竞争,为维持份额可能降价和增加开支,影响利润率等[142][14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生产低排放、低耗能,未违反环保法规,未来经营预计不受环境政策影响[146][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中国内地和香港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148][151] 公司资金需求与来源 - 公司用业务现金、供应商贸易信贷和短期银行借款满足运营和资本需求,现金主要用于增加营运资金和购买生产设备[186]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333名员工,2024年员工总成本约1.9593亿元[198] 公司抵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约7874万元银行结余已抵押以获取银行借款及应付票据[199]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0] 公司财务状况评估 - 董事会认为集团财务状况稳固,资源足以应付经营资金需求及可预见资本开支[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