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证国际证券(00812)

搜索文档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31 08:22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4亿港元,股份4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6.61830613亿股,库存股0,总数36.61830613亿股[2]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无增减[1]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无增减[2]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09: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净亏损约11.2百万港元[13] - 净亏损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7百万港元[13] - 除税前亏损约11.2百万港元[21] - 除税前亏损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7百万港元或约29.6%[21] - 2023年同期除税前亏损约15.9百万港元[21] - 2024年综合亏损约11,216千港元[1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约19.7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25.6百万港元下降23.0%)[31] - 财务成本约10.3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31.8百万港元下降67.6%)[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年度收益约0.1百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22] - 企业融资业务年度收益为零(2023年:约5.5百万港元)[23] - 资产管理业务年度收益约0.9百万港元(2023年:零收益)[25] - 坐盘买卖业务年度收益净额约0.1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25.6百万港元下降99.6%)[27] - 其他收入约10.2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24.9百万港元下降59.0%)[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91.8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604.0百万港元下降84.8%)[36] - 流动负债净值约48.9百万港元(2023年:约38.0百万港元)[36] - 公司资产总值约97.9百万港元[13] - 负债净额约48.3百万港元[1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48,920千港元[188]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亏绌约48,293千港元[18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91,789千港元[1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融资和股东支持 - 西证国际投资向公司提供无抵押定期贷款金额达120,000,000港元[45] - 控股股东西证国际投资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10%权益[45] - 西证国际投资另提供无抵押循环贷款金额达25,000,000港元[46] - 定期贷款与循环贷款还款日期延长至2026年3月27日[46] - 控股股东贷款延长至2026年3月27日[190] - 控股股东提供财务支持确保运营至2026年3月31日[192] - 2025年6月30日到期控股股东贷款本利合计约138,532千港元[1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收购和股权变动 - 黄文轩原拟收购2,713,469,23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4.1%)[47] - 股份收购协议于2025年1月28日失效[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企业管治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为60%[149][155] - 执行董事张宏伟于2024年3月14日辞任[150][156] - 执行董事邓小婷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150][156] - 董事会年内举行5次会议[1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法律、会计或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155] - 董事任期均为3年[153]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专业经验等多维度[153]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由黄昌盛先生兼任,与管治守则建议的分权要求存在差异[163] - 董事会下设三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64] - 所有董事均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培训,4名董事完成讲座及材料学习[15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5]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16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业绩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165]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168]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169]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171]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172] - 高级管理层均为男性[18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阅企业管治政策[182] - 董事会已审阅企业管治报告[183] - 公司确认全年度董事均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的证券交易规定[14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提供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承保范围及保额[148] - 公司应用并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全部条文(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条款外)[146] - 公司董事会强调高水准企业管治对保障股东利益及提升股东价值的重要性[145] - 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1,000千港元[193] - 外聘核数师非审计服务酬金100千港元[193] - 内部审计功能每年至少向审核委员会及管理层报告两次审计结果和整体风险评估[1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管理 - 市场风险主要分布于公司坐盘买卖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其他投资相关业务[200] - 信贷风险敞口主要分布于孖展融资、固定收益金融资产、证券借贷安排以及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相关金融资产[200] - 公司采用风险管理体系为客户实时评估及监控信贷风险[200] - 公司采用风险敞口规模、集中度及损失限额等指标防范投资承担过度风险[200] - 高级管理层严密监控业务活动并审阅定期风险控制报告[199] - 公司已建立监控程序以全面、准确及及时记录管理数据[199] - 公司已加强对大额资金运用的监控及管理以实现资金集中调度[200] - 影响公司营运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及操作风险[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环境表现 - 公司2024年总能源消耗量约为45,546.43千瓦时(163.96吉焦),其中电力消耗约41,343千瓦时(148.83吉焦),汽油消耗491.31公升(4,203.43千瓦时/15.13吉焦)[105] - 公司2024年总能源密度为1,518.21千瓦时/雇员[105]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29.42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范围1)1.31吨,间接排放(范围2)28.11吨[107] - 公司2024年排放密度为0.98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07] - 公司电力消耗从2023年158.94吉焦降至2024年148.83吉焦,减少约6.4%[106] - 公司汽油消耗从2023年12.41吉焦增至2024年15.13吉焦,增长约21.9%[106] - 公司范围1排放从2023年1.07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1.31吨,增长约22.4%[108] - 公司范围2排放从2023年30.02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4年28.11吨,减少约6.4%[108] - 公司排放密度从2023年0.94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增至2024年0.98吨,增长约4.3%[108] - 公司2024年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9.4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31.09吨下降5.4%[130] - 公司2024年电力消耗量为41,343千瓦时,较2023年的44,149千瓦时下降6.4%[130] - 公司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9吨,较2023年的0.8吨增长12.5%,废弃物密度为0.03吨/雇员[119][130] - 公司2024年汽油消耗量为491.31公升,较2023年的402.88公升增长22.0%[130] - 公司私家车废气排放包括0.007公斤硫氧化物、0.27公斤氮氧化物和0.02公斤颗粒物[117][130] - 公司2024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8.1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30.02吨下降6.4%[130] - 公司2024年纸张消耗量为0.42吨,回收率为0%[119] - 公司2024年蒸馏水消耗量为554.4公升,较2023年的609.8公升下降9.1%[130][131] - 公司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外购电力,因其运营以办公室为主,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有限[137] - 公司设定废弃物回收率目标≥90%并100%采用一级能效标签产品[125][12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社会表现(员工) - 雇员总数30名(2023年:33名,减少9.1%)[42]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33人减少至2024年的30人,降幅为9.1%[130]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33人(全职32人,兼职/合同/临时工1人)减少至2024年的30人(全职30人,兼职/合同/临时工0人)[134] - 员工总流失率从2023年的46.8%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23.1%[134] - 按性别划分的流失率:男性员工流失率从54.3%大幅降至11.1%,女性员工流失率从37.0%略降至33.3%[134] - 员工新聘率从2023年的51.5%下降至2024年的20%[134] - 男性员工流失率为11.1%,女性员工流失率为33.3%[80] - 年龄组别中51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最高达42.9%,新聘率最高为75%[82] - 员工流失率在31-40岁年龄组为20%,41-50岁组为22.2%[82] - 女性员工新聘率为28.6%,男性员工新聘率为12.5%[80] - 30岁及以下员工新聘率为0%,流失率为8.3%[82] - 公司全职员工占比100%,无兼职或临时工[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0名员工,全部位于香港[75] - 员工职能类别分布为一般员工60%、中级管理人员30%、高级管理人员10%[78] - 公司年度员工流失率为23.1%,新聘率为20%[79] - 公司持牌员工必须于每个历年进行最少10小时(持牌代表)或12小时(负责人员)持续专业培训[72] - 公司员工培训按性别分布:男性50%,女性50%[72] - 公司员工培训覆盖百分比:男性88%,女性100%[72] - 公司每名员工完成培训的平均时数:男性1.5小时,女性3.9小时[72] - 公司员工培训按雇佣类别分布:一般员工57%,中级管理人员32%,高级管理人员11%[72] - 受训雇员覆盖百分比:2024年男性员工为88%(与2023年持平),女性员工从82%提升至100%[136] - 培训平均时数:2024年女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3.9小时(2023年:1.2小时),男性员工为1.5小时(2023年:2.1小时)[136] - 一般员工培训平均时数从2023年的1.4小时增加至2024年的2.5小时[136] - 公司于2024年10月为全体员工提供反洗钱培训,共有28人参加[60] - 公司要求所有新员工在入职首月内完成反洗钱线上测试[60] - 本年度未发生工伤案例,过去三年无因工亡故案例[95] - 公司披露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及过去三年因工亡故人数与比率数据[140] - 公司提供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及流失比率数据[14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社会表现(社区与供应商) - 公司连续15年(2009-2024)被香港青年协会认证为"有心企业"[100] - 公司合作供应商数量为29家,全部位于香港[96] - 公司供应商总数保持29家不变,且全部位于香港[136] - 公司捐赠从2023年的4,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0港元[136] - 公司披露供应链管理政策包括按地区划分供应商数目及环保产品选用惯例[142] - 公司描述社区投资的专注范畴及动用的资源类型(金钱或时间)[14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管治与合规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覆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49] - 反贪污治理严格遵循香港《防止贿赂条例》[58] - 持份者参与渠道包括股东大会及财务报告披露[57] - 董事会每年检视环境社会及管治目标执行进度[53] - 公司本年度未发现任何违反贿赂、敲诈、欺诈和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60] - 公司本年度未接获任何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69] - 公司产品不会引致安全及健康问题故无产品回收记录[143] - 公司披露反贪污政策及防范措施包括举报程序和培训安排[143]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1: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132千港元,2023年为31,192千港元[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0,242千港元,2023年为24,886千港元[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1,216千港元,2023年为15,943千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306港仙,2023年为0.435港仙[4] - 2024年固定资产为327千港元,2023年为613千港元[5]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0千港元,2023年为99,090千港元[5]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馀为91,789千港元,2023年为603,964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48,920千港元,2023年为37,990千港元[5] - 2024年储备为 - 994,475千港元,2023年为 - 983,259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亏损约11,216千港元,有流动负债净值约48,920千港元及资本亏绌约48,293千港元[11] - 2024年集团收益总额为1132千港元,2023年为31192千港元,同比下降96.37%[22] - 2024年各业务其他收入总计10242千港元,2023年为24886千港元,同比下降58.84%[28][29] - 2024年费用及佣金开支155千港元,2023年为225千港元,同比下降31.11%[28][29] - 2024年财务成本6048千港元,2023年为18477千港元,同比下降67.27%[28][29] - 2024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回拨净额19980千港元,2023年为1890千港元,同比增长957.14%[28][2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1216千港元,2023年为15943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29.65%[28][29] - 2024年其他利息收入6604千港元、转介费收入269千港元、手续费收入1千港元、杂项收入3368千港元,共计10242千港元;2023年其他利息收入23982千港元、转介费收入644千港元、政府补助35千港元、手续费收入8千港元、杂项收入217千港元,共计24886千港元[33] - 2024年债券利息支出3051千港元、应付债券之推算利息支出151千港元、直接控股公司贷款利息支出7133千港元,财务成本共10335千港元;2023年债券利息支出30185千港元、应付债券之推算利息支出1569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支出2千港元,财务成本共31756千港元[35] - 2024年雇主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41千港元、薪金等19161千港元,员工成本共19702千港元;2023年雇主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93千港元、薪金等25033千港元,员工成本共25626千港元[35] - 2024年核数师与审核有关的保证服务酬金1008千港元、其他服务酬金100千港元、与短期租赁有关之支出4782千港元、与低价值资产租赁有关之支出43千港元、汇兑亏损431千港元;2023年核数师与审核有关的保证服务酬金1158千港元、其他服务酬金10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费用150千港元、与短期租赁有关之支出3596千港元、与低价值资产租赁有关之支出55千港元、汇兑亏损976千港元[3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1216千港元,按16.5%税率计算所得税为 - 1851千港元,不可扣减开支之税务影响657千港元,毋须课税收入之税务影响 - 1015千港元,未确认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4613千港元,使用过往未确认的税项亏损及暂时差额之税务影响 - 2404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0千港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15943千港元,按16.5%税率计算所得税为 - 2631千港元,不可扣减开支之税务影响4147千港元,毋须课税收入之税务影响 - 4803千港元,未确认暂时差额之税务影响26千港元,未确认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3261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0千港元[36] - 2024年和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661830千股,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 - 0.306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 - 0.435港仙[3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无派发或建议派发任何股息[39] - 2024年强制按公允值计入损益计量的上市债务证券为0千港元,2023年为99,090千港元[40] - 2024年应收账款总额为515,053千港元,2023年为534,373千港元;2024年减值后应收账款为1,355千港元,2023年为678千港元[40] - 2024年客户合约产生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1,086千港元,2023年为150千港元[40] - 2023 - 2024年非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账面值从864千港元增至1,689千港元,减值后从673千港元增至1,350千港元[50] - 2023 - 2024年证券现金客户应收账款从209千港元增至227千港元,证券经纪应收账款从349千港元增至385千港元[50] - 2023年坐盘买卖应收账款为156千港元,2024年为0;2023年资产管理顾问服务应收账款为0,2024年为936千港元[50] - 2023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从191千港元增至348千港元[50][53] - 2023 - 2024年应付债券账面值从797,500千港元减至0,2024年流动部分为0,2023年为722,422千港元[58] - 本年度公司除税前亏损约1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70万港元或约29.6%[62]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1020万港元,2023年约为2490万港元[68] - 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1970万港元,2023年约为2560万港元[70] - 本年度财务成本约103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50万港元或减幅67.6%[7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9180万港元,2023年约为6.04亿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86.9)%,2023年约为(1948.4)%[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汇率波动重大风险敞口,2023年也无[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0名,2023年12月31日为33名[8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综合亏损约11,216千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值约48,920千港元及资本亏绌约48,293千港元[96] - 将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偿还的直接控股公司贷款约138,532千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为91,789千港元[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证券买卖佣金收入98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2024年首次公开招股保荐费收入为0,2023年为3700千港元[22] - 2024年基金顾问费收入936千港元,2023年为0;2024年坐盘买卖收益净额97千港元,2023年为25567千港元,同比下降99.62%[22] - 2024年按业务分部分析,经纪业务收益98千港元,企业融资业务收益为0,资产管理业务收益1034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8千港元、5522千港元、5620千港元[23] - 2024年经经纪及孖展融资外部客户产生收益99千港元,企业融资为0,资产管理936千港元,坐盘买卖97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3千港元、5522千港元、0、25567千港元[28][29] - 2024年来自资产管理部客户甲收益886千港元,2023年来自企业融资部客户乙收益3907千港元、客户丙收益899千港元[32] - 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63] - 企业融资业务本年度无收益,2023年约为550万港元[64] - 资产管理业务本年度收益约90万港元,2023年无收益[65] - 坐盘买卖业务本年度收益净额约10万港元,2023年约为2560万港元[66] 集团持续经营相关情况 - 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取决于控股股东财务能力及贷款最终结算日协商,需满足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营运资金要求[13] - 原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的控股股东定期贷款及循环贷款延至2026年3月27日[16] - 控股股东书面确定提供足够财务支援,确保集团运营至2026年3月31日[16]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集团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采纳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5][17]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准则将在不同日期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18][19][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19]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董事正评估其对报表呈列及披露的影响[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自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自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21] 应收账款相关情况 - 2024年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为513,355千港元,减值后为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533,509千港元和5千港元[42] - 2024年第一阶段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约为319千港元,2023年约为210千港元[44][47] - 2024年第三阶段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约为3千港元,2023年约为3千港元[45][48]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减值从536,014千港元减至533,504千港元[48]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减值从533,504千港元减至513,350千港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若干应收账款分别录得及撇销约20,096千港元和零,2023年分别为1,566千港元和705千港元[49] - 2023年收回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应收账款致亏损拨备减少113千港元,2024年逾期超180日天数增加致亏损拨备增加132千港元[53][54][55] 债券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78,000千美元债券,2023年回购注销10,000千美元,2024年到期日偿付92,500千美元[56] - 2021年美元债券按固定年利率4.00%计息,实际年利率4.2%,2023年末公允值约717,370千港元[56][57] - 2024年1月2日公司出售本金250万美元HKIQCL债券,总代价约250.0167万美元[83] - 2024年1月10日公司出售本金360万美元ICBCAS票据,总代价约361.8653万美元[84]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出售本金250万美元第二批CCAMCL票据,总代价约247.6392万美元[84] 公司融资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31日公司获西证国际投资不超1.2亿港元无抵押定期贷款,西证国际投资持股约74.10%[85] - 2024年3月28日公司获西证国际投资不超2500万港元无抵押循环贷款[86] - 2024年6月21日黄文轩拟收购27.13469233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74.1%),协议2025年1月28日失效[88]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2024年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未分开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均遵守规定[92] - 本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97] 公司运营其他相关情况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8:32
财报期间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报告涵盖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比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数据[15]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港元[1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收益及其他收入约8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328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约1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560万港元[19] - 2024年中期其他收入及收益约82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990万港元[24] - 2024年中期员工成本约115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400万港元[25] - 2024年中期服务费及佣金开支约1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26] - 2024年中期财务成本约6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660万港元,减少约1030万港元,减幅62.0%[2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81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6.04亿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54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800万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6倍,2023年12月31日为0.9倍[2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0%,2023年12月31日为 - 1948.4%[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及其他收入与收益为8318千港元,开支总额为24365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6047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438港仙[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22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3千港元有所下降;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0,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090千港元大幅减少[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为8129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3964千港元减少[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0,较2023年12月31日的722422千港元大幅减少;应付直接控股公司往来账为128451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5397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 37990千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9537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04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612185千港元[4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减少净额为522852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603964千港元,期末为81292千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综合亏损约16047千港元,有流动负债净额约53979千港元及资本亏损约53124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直接控股公司往来账约128451千港元,而现金及银行结馀仅约81292千港元[46] - 公司股本为366182千港元,储备为 - 999306千港元,其他股本工具为580000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计为 - 53124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1450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13000千港元大幅下降[60][6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8173000千港元,其中其他利息收入4841000千港元、杂项收入3332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77000千港元[60][62][6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3279000千港元,主要包括短期贷款利息支出3102000千港元、债券利息支出3051000千港元等;2023年同期为7736000千港元[60][62][66]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11527000千港元,包括薪金、佣金及津贴1124300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284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08000千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之预期信贷亏损净额9000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310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收益1818000千港元、亏损1415000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创亏损160470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561000千港元有所扩大[60][6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438港仙,2023年同期为0.152港仙[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益约1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20] - 2024年上半年企业融资业务无收益,2023年同期约500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无收益,2023年同期亦无收益[22] - 2024年上半年坐盘买卖业务收益净额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790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证券买卖佣金收入48千港元,2023年为49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IPO保荐费收入为0,2023年为3,700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为0,2023年为1,262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咨询及财务顾问费收入为0,2023年为10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的合约总收益48千港元,2023年为5,021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坐盘买卖收益净额97千港元,2023年为17,888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来源的总收益97千港元,2023年为17,892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总额22,913千港元,2023年为145千港元[54] 业务策略调整 - 公司自2022年5月20日起暂停直接经营经纪业务,通过与香港证券经纪订客户转介协议重塑业务[20] - 公司策略性重新调配资源发展企业融资财务顾问业务,正与多家上市公司商谈争取项目委聘[21] - 公司集中资源为资产管理投资顾问及投资管理服务争取新业务委聘及机会[22]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30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36名[35] 股份交易情况 - 买方拟购27.13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4.1%[28] 债务偿还与融资情况 - 2024年2月9日,应付债券用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约99,042千港元及西证国际投资股东贷款120,000千港元全数偿付,股东贷款固定利率6.1475%,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偿还[48] - 2024年3月28日,公司与西证国际投资订立循环融资协议,有权提取最多25,000千港元,6月30日已获约5,349千港元贷款,固定利率6.18774%,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偿还[48] 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一项无公允价值的非上市股本投资,与2023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债务证券为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726000千港元),香港境外上市债务证券为38364000千港元[74]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值为534088000千港元,减值533690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534373000千港元,减值533695000千港元[76] - 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账面值2024年6月30日为533,37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3,509千港元,减值后分别为5千港元和5千港元[78] - 证券孖展客户已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2024年6月30日约48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10千港元[78] - 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023年1月1日为536,0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为533,504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33,372千港元[80] - 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中,证券现金客户2024年6月30日为(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6千港元;证券经纪分别为(2)千港元和345千港元;坐盘买卖产生的应收账款分别为 - 千港元和156千港元;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均为150千港元[83] - 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减值拨备2023年1月1日为28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为191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318千港元[88][89][90] 信托款项情况 - 集团信托款项2024年6月30日约17,6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14,635千港元[91] 美元债券情况 - 2021年美元债券2023年1月1日账面价值797,5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为722,422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 - 千港元[92] - 公司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购回及注销10,000千美元及75,500千美元的2021年美元债券,余下92,500千美元部分于2024年2月悉付[93] - 2023年12月31日2021年美元债券公允价值约717,370千港元[93] 股本情况 - 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0.1港元,报告期初及期末股份数目均为4,000,000千股,金额均为4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报告期末为3,661,830千股,金额为366,182千港元[94] 永续证券情况 - 2019年10月15日公司发行580,000千港元永续证券,首个分派率为每年3.875%,2022年10月15日增至每年3.92%[95] - 2021年10月14日公司向其他股本工具持有人宣派约4,803千港元分派,2022年2月15日结清[95] 主要管理人员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等为4,940千港元,2023年为5,337千港元;2023年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76千港元[97] 短期贷款利息支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直接控股公司短期贷款利息支出为3,102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支出;2024年相关结馀为8,107千港元,2023年为5,413千港元[97] 控股股东贷款情况 - 2024年2月9日西证国际投资提供120,000千港元控股股东贷款,利率6.1475%;截至6月30日提供约5,349千港元控股股东循环贷款,利率6.18774%,均须于12月31日前偿还[98] 按公允值计量的资产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量的资产中,香港上市债务证券为60,726千港元,香港境外上市债务证券为38,364千港元[101] 股份持有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西证国际投资、西南证券、黄文轩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数均为2,713,469,233,占已发行具投票权股份约74.10%[107] 股份买卖协议情况 - 2024年6月21日,黄先生与西盛国际投资订立股份买卖协议,收购2,713,469,233股股份[108] 证券保证金贷款融资情况 - 2018年2月1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向Jaguar Asian Limited提供最高为270,000千港元的有抵押证券保证金贷款融资[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未偿还金额及利息约为664.6百万港元,年利率为12%,罚息年利率为20%[110] 法律诉讼与仲裁情况 - 2020年10月16日,放款人向陈达仁先生等提起民事诉讼收回贷款及利息;2021年7月14日,向镇江华龙等提起仲裁[1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就贷款计提全面减值拨备[111] 核数师变动情况 - 2021年7月7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公司核数师;7月28日,信永中和获委任为核数师[116] 股份买卖暂停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4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0: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13千港元大幅下降[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1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77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开支总额为24,3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351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0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61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438港仙,2023年同期为0.152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21千港元[10][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为1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913千港元[1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为8,173千港元和9,877千港元,财务成本分别为11,527千港元和14,008千港元[1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公司股权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16,047千港元和5,561千港元[2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438港仙和0.152港仙,每股摊薄亏损分别为0.438港仙和0.152港仙[20]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及其他收入约8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328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约1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560万港元)[3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回顾期约82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990万港元),因银行款项存量减少致银行利息收入减少[40] - 员工成本回顾期约115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400万港元),因战略发展规划调整下降[41] - 服务费及佣金开支回顾期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0万港元),主要为经纪业务佣金开支[42] - 回顾期内,集团财务成本约6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660万港元减少约1030万港元,减幅62.0%[43]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55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3千港元有所减少[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1,29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3,964千港元大幅减少[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53,97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990千港元有所增加[3]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上市债务证券分别为0千港元和99,090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98千港元和678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分别为533,377千港元和533,509千港元,减值分别为533,372千港元和533,504千港元[23][24] - 回顾期末,证券孖展客户已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约48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10千港元[25] - 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减值拨备2023年1月1日为536,014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33,372千港元[26] - 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账面价值2023年12月31日为673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393千港元[27] - 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减值拨备2023年1月1日为288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318千港元[29] - 集团信托款项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4,635千港元,2024年回顾期末约为17,667千港元[30] - 应付债券2023年1月1日账面价值为797,500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0千港元[31] - 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产生扣除减值后应收账款2023年12月31日账龄31 - 90日为132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超过180日为15千港元[28] - 证券现金客户应收账款2023年12月31日为209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216千港元;证券经纪应收账款2023年12月31日为349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345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813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04亿港元减少[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5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流动资产净值约38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6倍,2023年12月31日为0.9倍[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2023年12月31日为 - 1948.4%[46] 债务相关情况 - 2024年2月9日,应付债券已由出售金融资产所得款项约99,042千港元及西证国际投资股东贷款120,000千港元悉数偿付,股东贷款固定利率为6.1475% [6] - 2024年3月28日,公司与西证国际投资订立循环融资协议,可提取最多25,000千港元,截至6月30日已获约5,349千港元,固定利率为6.18774% [6] - 2021年美元债券本金总额为178,000,000美元,年利率4.00%,2024年2月已悉数偿付[3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别购回及注销10,000,000美元及75,500,000美元的2021年美元债券[31] - 2021年美元债券以摊余成本列账,实际年利率4.2%,2023年12月31日公允值约为717,370,000港元[32] - 2024年1月31日,西证国际投资向公司提供不超过1.2亿港元或等值无抵押定期贷款,年利率6.1475厘[43] - 2024年3月28日,西证国际投资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500万港元或等值无抵押循环贷款,年利率6.18774厘[43] 财务支援与运营保障 - 控股股东西证国际投资书面确定意图提供足够财务支援,确保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维持运营至2025年6月30日[7] 财务准则采纳情况 - 集团自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8]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用历史成本基准计量,部分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经营分部包括经纪及孖展融资、企业融资、坐盘买卖及资产管理[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纪及孖展融资外部客户产生的分部收益为48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坐盘买卖外部客户产生的分部收益为97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分部业绩为亏损7,890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6,047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外部客户产生的分部收益为22,913千港元,综合分部业绩为7,854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5,561千港元[15] - 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回顾期收益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0万港元)[36] - 企业融资业务回顾期无收益(2023年同期约500万港元)[37] - 资产管理业务回顾期无收益(2023年同期无收益)[38] - 坐盘买卖业务回顾期收益净额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790万港元)[39] 税务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因无应课税溢利,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且无需缴纳其他司法权区税项[18]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不建议就回顾期派付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零港元)[33] 股份交易与股权变动 - 黄文轩先生有条件同意向西证国际投资购买27.13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4.1%[44] 银行贷款与风险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尚未偿还之银行贷款及银行备用信贷,也无就备用信贷质押任何资产[47] - 回顾期内,并无重大收购及出售投资,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资本承担及汇率波动的重大风险敞口[48][49][5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共30名,2023年6月30日为36名[51]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5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均已遵守规定标准[53] 证券交易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4]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及中期业绩公告[55] 核数师变更情况 - 安永于2021年7月7日辞任公司核数师,信永中和于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56] 业绩公告与报告发布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已在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刊登,中期报告将于2024年9月发布并寄发给股东[57] 股份暂停买卖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4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直至达成复牌指引为止[58]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7 09:01
宏观经济形势 - 2023年全球经济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稳步复苏[6] - 中国经济疫情后重启,但疫情留下的影响仍在持续,宏观经济复苏相对疲弱[7] - 香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3.2%,失业率稳步回落至3%以下[8] - 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延续下跌趋势,主要受海外利率上升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9] 集团财务表现 - 本集团2023年度资产总值约7.10亿港元,负债净额约0.37亿港元,录得净亏损约0.1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约2.25亿港元[12] - 本集團於本年度內錄得除稅前虧損約15.9百萬港元,較上一年度之除稅前虧損減少約225.3百萬港元或約93.4%[22] - 本集團的坐盤買賣業務扭虧為盈,錄得淨收益約25.6百萬港元,較上年度淨虧損約115.3百萬港元大幅改善[22] - 本集團財務成本約31.8百萬港元,較上一年度減少約25.8百萬港元或約44.8%[23] - 本集團經紀及孖展融資業務收益較去年度大幅下跌[27] - 本集團企業融資業務收益約5.5百萬港元,較去年度減少約5.5百萬港元或約50.0%[29] - 本集團保薦人服務收入約3.7百萬港元,同比去年減少約2.5百萬港元或約40.3%[30] - 本集團承銷配售服務收入約1.3百萬港元,同比去年減少約2.8百萬港元或約68.3%[32] 业务发展 - 本集團正積極推進多項人民幣為幣種的明珠債券發行業務[32] - 集團債券業務不斷推進,利用境內外業務聯動優勢,進一步發展境外債券發行業務[33] - 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提供投資管理、投資顧問和外部資產管理服務[34][35] - 資產管理業務積極探索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道路,全面推進優化佈局和業務模式轉型[36] - 坐盤買賣業務於本年度內錄得收益淨額約25.6百萬港元[37][38] 财务管理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主要由於銀行利息收入上升[39] - 員工成本下降主要由於按最低人力需求進行配置[40][41] - 服務費及佣金開支減少主要由於經紀業務及坐盤買賣業務交易量減少[42][43] - 財務成本減少約25.8百萬港元或約44.8%,主要由於回購美元債券[44][45] - 本集團持續監控資本架構,確保持牌附屬公司遵守資本規定[48][49] 投资活动 - 於2023年9月29日至2023年10月4日期間,本公司出售由碧海有限公司發行本金額合共為3,000,000美元的票據[2] - 於2023年10月20日,本公司出售由GF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td發行本金額為2,650,000美元的債券[3] - 於2023年11月8日,本公司出售由Central Plaza Development Ltd發行本金額為5,500,000美元的債券[4] - 於2024年1月10日,本公司出售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本金額為3,600,000美元的票據[5] - 於2024年1月12日,本公司出售本金額為2,500,000美元由China Cinda Finance (2015) I Limited發行的票據[6] - 於2024年1月31日,本公司與西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貸款協議,西證國際投資同意向本公司提供金額不超過120,000,000港元或等值的無抵押定期貸款[7] 企业管治 - 本集團已就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問題的解決而設定適當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內控系統[8] - 為了解持份者的關注點及反饋,本集團與包括但不限於政府及監管機構、股東及投資者、僱員、客戶、供應商及公眾在內的主要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9] - 根據對產生的重大影響進行評估,本集團已確定一份重大議題清單[10] - 本集團致力於高標準的反貪污工作和制度,旨在避免可能損害公司運作透明度及公開性的錯誤行為[77] - 本集團鼓勵舉報並制訂《舉報政策》,讓本集團僱員及相關第三方能夠在保密的情況下對本集團的不當、舞弊及違規行為提出舉報[78] - 本集團與廉政公署(ICAC)合作,為僱員提供反洗錢相關培訓[79] 客户服务 - 本集團視客戶的交易記錄及個人資料為私隱及機密,受限於有關法律、規定及法規的披露規定[80,81] - 本集團致力向其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及服務,並持續監察客戶的滿意度水平[84] - 本集團已制定內部程序及手冊,確保向客戶提供清晰而均衡的資料[85,86] - 本集團擁有備用的備份服務器,並制定綜合應急計劃,提高在突發情況下的應對水平[87] - 本集團已制定投訴處理程序,管理客戶投訴,並嚴格遵循客戶投訴處理指引[88,89] 合规管理 - 本集團遵守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證監會及香港廉政公署等多個監管機構所載列的規定[91] - 於本年度,本集團概無發現任何違反賄賂、敲詐、欺詐和洗錢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79]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多元化培训机会,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92] - 公司要求持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3:4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全年收入为31,19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 - 2023年全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4,88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 - 2023年全年服务费及佣金支出为22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全年财务成本为31,7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全年员工成本为25,6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全年其他营运支出为15,5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全年投资基金产生的公允值收益为0,较2022年同期减少[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5,94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435港仙,较2022年同期减少[2] - 公司除税前亏损约15.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25.3百万港元或约93.4%[73] - 公司财务成本约31.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5.8百万港元或约44.8%[74] - 公司經紀及孖展融資业务收益較上年度大幅下跌[78] - 公司企业融资业务收益约5.5百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5.5百万港元,减幅约50.0%[79] - 公司保荐人服务收入约3.7百万港元,同比上年度减少约2.5百万港元,同比跌幅约40.3%[80] - 承销配售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外债券发行业务,本年度约1.3百万港元,同比上年度减少了约2.8百万港元,同比跌幅约68.3%[81] - 坐盘买卖业务于本年度内录得收益净额约25.6百万港元,较上年度虧損净额115.3百万港元有显著改善[88]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經紀及孖展融資、企業融資、資產管理及坐盤買賣[72] 宏观经济影响 -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增长,但全球供应链重组和美欧央行加息对部分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66] - 美元指数年末收跌,日元持续贬值,黄金波动上涨,创历史新高[66]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略优于5%左右的增长目标[67] 公司风险管理及财务状况 - 公司未来展望受美联储加息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2023年港股市场承压,香港资本市场面临挑战,公司正努力控制风险、降低成本,调整业务结构,以期抓住市场回暖机会提升盈利能力及竞争力[98]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04.0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0.9倍[100] - 公司持续监控资本结构,确保旗下持牌附属公司遵守相关规定[101] - 公司无未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备用信贷总额为零港元[102] - 公司于2023年内无重大收购、出售或投资[10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04] - 公司于2023年内无重大资本承诺[105]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汇率波动风险[10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雇有33名员工,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07] - 公司为员工提供不同培训课程,以提升员工能力[108] - 公司于2023年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间出售票据总代价约2,809,969美元[109] 股票市场情况 - 香港恒生指数在2023年末收报17,047点,全年下跌13.8%[71] -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在2023年末收报3,764点,较2022年末下跌8.8%[71] - 香港恒生指数从2022年收市的19,781点跌至2023年12月29日收市17,047点,跌幅近14%[78] 其他信息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0] - 公司完成了10,000,000美元的2021年美元债券的回购和注销[121] - 本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118]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00:33
宏观经济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整体波动性超出市场预期[8] 香港经济 - 香港经济在2023年第一季度明显改善,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措施支持经济复苏[9] - 香港股票市场进入2023年后延续升势,但受全球经济前景和银行业压力影响[10] 公司业务 - 公司业务涵盖经纪及孖展融资、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及坐盘买卖,收益总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20.9%[12] - 本集团于2021年12月停止期货及期权的直接经营业务,2022年5月停止直接经营证券经纪及孖展业务板块的经纪业务,2022年7月终止保险经纪及相关财富管理业务,以集中资源投入优势业务[15]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未償还任何银行贷款,银行备用信贷总额为零港元[37]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簡明綜合損益表显示,收入为22,913千港元,服务费及佣金支出为104千港元,财务成本为16,576千港元,员工成本为14,008千港元,除税前虧損为5,561千港元[45]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显示,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01千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720,673千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748,669千港元,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27,996)千港元[46] 现金流量 - 2023年中期,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103,08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3,683千港元有所下降[50]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6,398千港元,主要用于償還發行債券和償還租賃負債[50] 风险管理 - 公司持续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主要来自流动负债淨额和資本虧絀,以及现金及銀行結餘不足[53] - 公司已編製涵蓋至少十二个月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簡明綜合財務資料已按持续經營基準編製[55] 财务报告 - 公司首次採納了新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对财务表现和披露未造成重大影响[62] 业务收入 - 2023年上半年,西证国际证券收入总额为22,91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109,624千港元有显著增长[64] - IPO保荐费收入从2022年的1,850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3,700千港元,增长幅度较大[64] - 企业融资方面,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从2022年的1,086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1,262千港元[64] 资产负债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显示,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01千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720,673千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748,669千港元,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27,996)千港元[46] 股本情况 - 公司股本方面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661,830千股,金額为366,182千港元[90]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09:32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2,9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9,624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291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9624亿港元[14] - 回顾期内集团录得收益及其他收入及收益32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负1.086亿港元),除税前亏损5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亿港元)[39] - 回顾期内集团录得收益总额22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096亿港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0.9%[40]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152港仙,2022年同期为5.506港仙[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综合亏损约5,561,000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5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亿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权股东应占亏损55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152港仙和5.506港仙[21] 公司资产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9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7千港元[3] - 于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17,3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713千港元[3] - 于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87,4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8,104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债务证券总计3.1730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713亿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值为5.458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4028亿港元;减值后分别为1210.8万港元和4772.6万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账面值为5.336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6138亿港元;减值后分别为8.5万港元和12.4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证券孖展客户已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为35.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5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账面值为121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89万港元;减值后分别为1202.3万港元和4760.2万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产生扣除减值后即期应收账款为10万港元,2022年为3064万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未另行处理之信托款项约为1.1580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418亿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874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为28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0倍,资本负债比率为 - 2711.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781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7.745亿港元、24.8倍、 - 3773.5%[58] 公司负债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723,8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3]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为27,996,000港元,资本亏绌约为26,695,000港元[6] - 应付债券约723,841,000港元将于2024年2月9日到期偿还,而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为387,423,000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2021年美元债券)账面价值为7.2384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75亿港元[31] - 2021年2月9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1.78亿美元之债券(「2021年美元债券」)[31] - 2021年美元债券自2月9日起按固定年利率4.00%计息,采用实际年利率4.2%按摊余成本列账,余下9250万美元债券将于2024年2月9日到期,回顾期内公司赎回并注销1000万美元[32] - 2021年美元债券于2023年6月30日公允价值约为712149千港元[33]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50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690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经纪业务证券买卖佣金收入为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0万港元;保险经纪费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440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企业融资业务IPO保荐费收入为37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0万港元;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为1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6万港元;咨询及财务顾问费收入为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孖展借贷利息收入为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8万港元;坐盘买卖收益净额为1.788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1.5122亿港元[14] - 回顾期内坐盘买卖业务录得收益净额17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负1.151亿港元),收益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33亿港元[40] - 回顾期内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录得收益10万港元,对比2022年同期大幅减少200万港元,减幅约95.2%[42] - 企业融资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34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500万港元,增幅约47.1%[44] - 2023年上半年承销配售服务收入达130万港元,同比去年的110万港元上升0.2百万港,同比增幅18.2%[46] - 坐盘买卖业务于回顾期内录得收益净额17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净额1.151亿港元[5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990万港元[52]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回顾期内无收益,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47]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657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7602亿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40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74.1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净额为 - 18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2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14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44.1万港元[19]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237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400万港元[53] - 服务费及佣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32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万港元[55] - 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76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660万港元,减幅55.9%,公司已完成回购100万美元之债券,本金总额为17800万美元[56] 市场指数情况 - 2023年6月末恒生指数收报18916点,较2022年末下跌4.4%;国企指数收报6424点,较2022年末下降4.2%;恒生科技指数收报3911点,较2022年末下跌5.3%[38] - 香港恒指从2022年收市的19,781点跌至2023年6月30日的18,916点,跌幅4.4%[43] 公司业务运营变动情况 - 集团已分别于2021年12月停止期货及期权直接经营业务,2022年5月20日暂停“证券经纪及孖展业务板块”经纪业务,2022年7月20日终止保险经纪及相关财富管理业务[42] 公司债券回购情况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完成购回本金总额1000万美元的2021年美元债券,占初始本金总额约5.62%并已注销[71] 公司财务资料审核及报告发布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及业绩公告[73]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发布并寄发股东[74]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回顾期派付中期股息[34] 公司其他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尚未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备用信贷总额为零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000万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就备用信贷质押任何资产,2022年12月31日也无[61]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投资,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无[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也无[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也无[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汇率波动重大风险敞口,2022年12月31日也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36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65名[66]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09:2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香港GDP下跌3.5%[6] - 2022年恒生指数收报19,781点,较2021年末下跌15.5%[9] - 本年度公司资产总值约8.09亿港元,负债净额约0.21亿港元,录得净亏损约2.4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82亿港元[11] - 公司展望2023年,随着防疫措施逐步放开,加强与中国内地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面临机遇与挑战[12]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纪及孖展融资、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及坐盘买卖,本年度除税前亏损约241.2百万港元,较上一期增加约182.2百万港元[21] - 本集团經紀及孖展融資业务收入减少82.0%,仅为2.3百万港元[24][25] - 企业融资业务收入增加25.0%,主要因承銷配售服务增加[29][30] - 本集团资产管理业务未录得收入,SP6和SP7基金投资组合受多重因素影响表现不佳[32][34] - 坐盘买卖业务净亏损约115.3百万港元,调整投资策略转向高等级固收投资[36][37] 公司财务管理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378.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约24.8倍,资本负债比率为约(3,773.5)%[48]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并无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拥有银行备用信贷总额80.0百万港元[50] - 公司未来展望中提到2023年将加强与内地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绿色金融和创新金融[46]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公司欢迎持有者提供意见和反馈,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公司[63] - 公司致力于高标准的反贪污工作和制度,严格遵守香港《防止贿赂条例》[69] - 公司鼓励举报不当、舞弊及违规行为,制定了《举报政策》,保障举报者的权益[70] - 公司与廉政公署(ICAC)合作,为员工提供反洗钱相关培训,确保遵守法律法规[71] 公司员工管理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雇有45名员工,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多样化的福利保障和培训计划[55] - 公司为员工提供多元化培训机会,包括内部和外部培训研讨,持续专业培训要求持牌员工每年至少进行10小时的培训[83] -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视员工为最珍贵的资产,致力于维护员工权益,构建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86] 公司环境保护 - 公司通过多项措施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如安装节能照明和设备保养等[113] - 公司通过修理漏水水龙头、安装流量控制器等措施来推动善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116] - 公司通过使用FSC或PEFC纸张、设置双面打印等措施来减少纸张消耗和废物产生[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