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系统(00771)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系统(00771)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0 08: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新签订单26300万港元,同比增长29.5%;收入307790万港元,同比增长18.9%;毛利282880万港元,同比增长20.7%;溢利10030万港元,同比增长14.5%;经调整EBITDA为56410万港元,同比增长18.7%[6] - 2019年公司收入为28.288亿港元,同比增长20.7%[61][66] - 2019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39381亿港元,年内溢利为1.00308亿港元[61] - 2019年公司本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327.6万港元,同比增长10.6%[61][66] - 2019年公司总资为27.98592亿港元,总负债为13.4581亿港元[62] - 2019年公司香港、澳门、亚太及欧美常规业务新获订单同比增长约30.0%[66] - 2019年集团总收入按年增长20.7%至28.288亿港元,常规业务新签订单较去年增长约30.0%[68] - 年内溢利较去年上升18.9%,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上升10.6%至9330万港元[68] - 2019年公司总收入为28.28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0.7%,其中港澳及亚太地区销售上升17.2%至19.032亿港元,欧美地区上升28.5%至9.256亿港元[75] - 2019年产品销售及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6.3%及63.7%,去年同期分别为34.9%及65.1%;私营及公营机构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64.3%及35.7%,去年同期分别为62.7%及37.3%[75] - 2019年毛利为5.64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7150万港元或14.5%,其中港澳及亚太地区常规业务毛利上升4.4%至2.092亿港元,欧美地区上升21.4%至3.549亿港元,毛利率为19.9%与去年相若[75] - 2019年公司溢利为1.003亿港元,较去年的8430万港元上升18.9%,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为933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0.6%[78][85] - 2019年公司新签订单约为30.779亿港元,较去年的23.763亿港元上升29.5%,其中港澳及亚太地区增长26.6%至21.536亿港元,欧美地区增长36.9%至9.243亿港元[79][8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订单余额约为13.227亿港元,较去年的11.282亿港元上升17.2%[79][85] - 公司现金净额约为4.561亿港元,营运资本比率为1.19:1,截至2019年12月31日借贷余额为4.398亿港元[79][85] - 2019年公司收入、毛利、溢利及经调整EBITDA分别为28.288亿港元、5.641亿港元、1.003亿港元及2.63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20.7%、14.5%、18.9%及18.7%[81][8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2798.6百万港元,资金来自流动负债1264.3百万港元、非流动负债81.5百万港元及总权益1452.8百万港元,营运资本比率约为1.19:1[11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自银行取得的综合银行融资总额约达363.4百万港元,2018年为388.1百万港元[11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土地及楼宇为171.2百万港元,2018年为165.6百万港元;投资物业为55.8百万港元,2018年为54.0百万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0.6百万港元,2018年为0.8百万港元[11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给予客户作为合约抵押之履约保证约为85.9百万港元,2018年为68.5百万港元[11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1.3%,2018年为39.7%[11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银行存款060万港元用作履约保证,2018年为080万港元[119] - 2019年12月31日,银行代表集团给予客户的履约保证约8590万港元,2018年为6850万港元[11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的资本承担约1080万港元,2018年为1150万港元[121] - 2019年度,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的营业额分别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7.8%及7.6%[121] - 2019年度,五大供应商及最大供应商的购货额分别约占集团总购货额的35.4%及11.2%[121]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区新签订单198620万港元,同比增长24.3%;收入178530万港元,同比增长17.9%;经调整EBITDA为10550万港元,同比增长12.0%[7] - 亚太区附属公司新签订单16740万港元,同比增长61.3%;收入11780万港元,同比增长6.8%;经调整EBITDA为310万港元,同比增长181.8%[7] - 欧美区新签订单92430万港元,同比增长36.9%;收入92560万港元,同比增长28.5%;经调整EBITDA为15440万港元,同比增长22.3%[7] - 亚太区新签订单215360万港元,同比增长26.6%;收入190320万港元,同比增长17.2%;毛利20920万港元,同比增长4.4%;经调整EBITDA为10860万港元,同比增长13.9%[9] - 三大主营部门贡献亚太区约80%经调整EBITDA[9] - 亚太区有超800名应用开发人才、超150名医疗行业敏捷专才、超60名商业智能专家[21] - 亚太区团队有40多个ITIL认证、12位ITIL专家、1000名基础设施支援专业人员[23] - 亚太区前3名香港本地IT服务提供商2019财年新签订单为3.353亿港元,新签订单毛利为6870万港元,毛利率20.5%[25] - 欧美区新签订单为9.243亿港元,收入为9.256亿港元,同比增长28.5%,毛利为3.549亿港元,同比增长21.4%,经调整EBITDA为1.544亿港元,同比增长22.3%[29][30] - 欧美区来自增加客户的收入约达1亿港元,零售界别客户量增幅逾三分之一[31] - 亚太区业务将推出全渠道及基于云的服务平台,继续推广活动,推行“即服务”策略[37] - 公司亚太业务收到多个行业标杆订单,包括惠及700万香港市民的移动应用项目等[67] - 亚太区业务从多行业接获标志性订单,如全港700万市民可受惠的流动应用程式项目等[69] - 亚太区收入、毛利及经调整EBITDA分别为19.032亿港元、2.092亿港元及1.086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17.2%、4.4%及13.9%,分别占公司整体业务的67.3%、37.1%及41.3%[82][86] - 公司主营业务部门占亚太区业务收入及经调整EBITDA分别为82.4%及78.3%,收入及经调整EBITDA分别为15.686亿港元及8500万港元,新签订单逾17.578亿港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4.3%[83][87] - 欧美业务收入和毛利较去年分别显著增长28.5%和21.4%,新签订单数量增幅逾36.9%[94][99] 各业务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讯科技集成管理服务业务收入100490万港元,占比52.8%;创新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7340万港元,占比14.4%;智能网络安全服务业务收入29030万港元,占比15.3%;非主营业务收入33460万港元,占比17.5%[19]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业务2019财年新签订单为3.466亿港元,新签订单毛利为6510万港元,毛利率18.8%[25] - 资讯科技集成管理服务业务2019财年新签订单为10.759亿港元,新签订单毛利为1.415亿港元,毛利率13.1%[25]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新签服务订单增长60.9%,服务收入2.426亿港元,同比增加26.4%[89] - 智能网络安全服务业务新签服务订单同比增长48.1%,服务收入1.266亿港元,同比增加19.7%[89] - 资讯科技集成管理服务业务新签服务订单增长28.8%,服务收入4.449亿港元[92] Grid Dynamics相关情况 - 2017年收购Grid Dynamics,2019年11月拟将其分拆,投资700万美元研发推动其技术变革[32][33] - 2016 - 2019年GD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9.5%,毛利率38 - 45%,经调整EBITDA较去年增加20%以上[35] - 2020年3月5日Grid Dynamics与ChaSerg完成合并,收市价12美元,市值约6.5亿美元,公司获约9380万美元现金代价及拥有约38.3%已发行股本[37] - Grid Dynamics Holdings上市将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获现金支持业务发展,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37] - 2020年公司旗下欧美区业务Grid Dynamics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64] - 2019年底公司拟以约3.90亿美元(约30.43亿港元)估值分拆Grid Dynamics,2020年3月5日完成合并,收市市值约6.50亿美元(约50.9亿港元),较签约发行价升幅达17.8%[72] - 分拆上市后公司获得约9380万美元(相当于约7.316亿港元)现金代价,拥有Grid Dynamics Holdings约38.3%已发行股本[72] - 2019年研发投资700万美元,拟以约3.901亿美元(约30.428亿港元)估值分拆Grid Dynamics[95][100] - 2020年3月5日完成上市,首日收市价12美元,市值约6.5亿美元(约50.93亿港元),较发行价升幅达17.8%[98][102] - 上市后公司获约9380万美元(约7.316亿港元)现金代价,拥有Grid Dynamics Holdings约38.3%已发行股本[104][111] - 2020年3月5日(太平洋时间)完成合并事项,Grid Dynamics成为Grid Dynamics Holdings, Inc.全资附属公司并在纳斯达克上市[116] - 有关合并事项,公司收取约93.8百万美元(相当于约731.6百万港元)现金代价,将主要用于偿还相关负债[116] - 完成后,公司拥有GDH已发行股本约38.3%,为单一最大股东,有权委任GDH董事会最多两名董事[116] 公司业务成果与荣誉 - 公司获能惠及香港700万市民的移动应用项目[11] - 公司荣获多个科技和服务奖项,当选2019年华为香港最佳销售合作伙伴之一[67] - 公司取得2019年NetApp杰出售后服务伙伴大奖,获Marketing Magazine举办的Mob - Ex Awards 2019五项大奖[132] - 2019年公司在俄罗斯圣彼得堡HolyJS会议、萨拉托夫YOUCON科技会议展示方案和技术[132] - 2019年公司获得多个重要合约,包括为政府机构、银行、企业等提供各类IT服务[134] 公司人员与团队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不包括联营公司)雇用2493名长期及合约员工[121] - 王维航53岁,自2019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会主席,自2009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2014年5月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36][137] - 王粤鸥45岁,分别自2016年9月及2015年9月起出任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2011年加盟集团[138][139] - 李伟55岁,自2015年9月起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3月获委任为华胜天成之董事[143][144] - 崔勇52岁,自2015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5年3月加盟华胜天成[145][146] - 潘欣荣65岁,自2015年9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 - 2007年任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主席[151] - 潘先生65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邓先生55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3][154] - 柯小菁女士50岁,自2017年4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2月任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156][158] - 颜伟兴先生48岁,自2016年9月出任公司财务总经理及公司秘书[159][16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企业管治实践基于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164]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守则条文A.6.7及E.1.2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64] - 公司已正式制定及采纳职能划分职权范围书,明确董事会和管理层职责[1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所有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A.6.7条及第E.1.2条规定[166] - 董事会现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7] - 独立
自动系统(00771)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5 08:3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新签订单增长34.8%,至1367.5百万港元,毛利增长16.6%,经调整EBITDA增长10.7%,至117.7百万港元[7] - 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13.5304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1.20074亿港元,同比增长20.8%[26] - 2019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254.2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7594.1万港元,同比下降17.6%[26]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57.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148.6万港元,同比下降15.4%[26]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14港仙,2018年同期为6.40港仙,同比下降19.7%[2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516.1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079.9万港元,同比下降11.1%[29] - 2019年6月30日总资为25.343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81032亿港元,增长6.4%[33] - 2019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3.5131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2.12877亿港元,增长11.4%[33] - 2019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8300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68155亿港元,增长1.3%[3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559.78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642.29万港元,下降40.9%[36] - 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4.3070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5.46722亿港元,下降7.5%[36]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收入净额为159,172千港元,2018年为142,077千港元[44]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净额为 - 83,127千港元,2018年为 - 112,034千港元[44]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收入净额为133,467千港元,2018年为 - 22,796千港元[44]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09,512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4,928千港元[44] - 2019年上半年销售货品收入为501,745千港元,来自服务合约之收入为851,302千港元,总计1,353,047千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406,516千港元、713,558千港元,总计1,120,074千港元[84] - 2019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收入撇销分部间收入后为1353047千港元,2018年为1120074千港元[96] - 2019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2542千港元,2018年为75941千港元[96] - 2019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64346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695729千港元[96] - 2019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18300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68155千港元[98] - 2019年上半年来自香港外部客户收入为864287千港元,美国为430251千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997119千港元,一段时间确认收入355928千港元[101] - 2019年6月30日未完成履约责任之收入约为1120000000港元,预计一至五年内确认[101]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656千港元,2018年为4754千港元[103]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8964千港元,2018年为24455千港元[106] - 2019年上半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本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41398千港元,2018年为51486千港元[110] - 2019年上半年用以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本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47694千港元,2018年为57482千港元[110]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约17536000港元,2018年为7265000港元[114] - 2019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6000港元,亏损约5000港元,2018年分别为73000港元和23000港元[114] - 2019年6月30日土地及楼宇若未重估按约37002000港元入账,2018年12月31日为38034000港元[11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162695000港元土地及楼宇获银行借贷,2018年12月31日为165600000港元[115] - 2019年上半年为可明确界定项目增加的递延发展成本为5026000港元,2018年为4262000港元[12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净额为4744.8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459.6万港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受限制银行存款约75.6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6.2万港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2.2757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5894亿港元[1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371.15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394.15万港元[1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借贷流动部分已抵押银行借贷为2.1355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为2.63721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4.77272亿港元[127] - 2018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约2.2429亿港元,须于2018年3月29日起至2020年2月20日止分五期结清,实际年利率为4.68%;2019年6月30日实际年利率为4.82%[127][12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修改银行借贷偿还期限确认亏损约254.7万港元[128] - 2019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以账面价值约1.62695亿港元土地及楼宇、5400万港元投资物业等作抵押[129] - 2017年3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3.5亿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2019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账面价值为2.63721亿港元,估算利息开支应用实际年利率4.99%计算[131][13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转换或赎回可换股债券[135] - 法定股本于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6月30日为200,000千港元,股份数目为2,000,000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于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6月30日为80,522千港元,股份数目为805,224千股[137] - 2019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负债中,流动部分可换股优先股及相关认沽期权为66,732千港元,认沽期权为5,833千港元,总计72,56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0[13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约756,000港元用作履约保证抵押(2018年12月31日:726,000港元),银行给予客户的履约保证约为81,793,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68,536,000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约162,695,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165,600,000港元)、投资物业账面价值54,000,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54,000,000港元)用作银行融资抵押[151]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约756,000港元用作履约保证抵押品(2018年12月31日:762,000港元)[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资本承担约51.9万港元,股权投资的已订约资本承担约1079.9万港元[15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13.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8%,产品销售及服务收入分别占37.1%及62.9%[16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7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85万港元或16.6%[16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6%[16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新签订单约为13.675亿港元,手头订单余额约为11.195亿港元,现金净额约为5.049亿港元,借贷余额为4.773亿港元[16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25.343亿港元,资金来自流动负债11.036亿港元、非流动负债7940万港元及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权益13.087亿港元,营运资本比率约为1.14:1[17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综合银行融资总额约3.63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3.881亿港元),已抵押土地及楼宇总额1.62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656亿港元),投资物业账面价值总额540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5400万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总额约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80万港元),给予客户履约保证约81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68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5.3%(2018年12月31日:39.7%)[17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的资本承担约113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1150万港元)[1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亚太区收入增长16.4%,至922.8百万港元,新签订单增长25.3%,至939.5百万港元[9] - 自动系统香港业务经调整纯利增长33.1%,至40.9百万港元,新签订单增长62.0%,至428.0百万港元[12] - 欧美区毛利增长29.2%,至164.0百万港元,收入增长31.6%,至430.2百万港元,经调整EBITDA增长18.3%,至62.9百万港元[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资讯科技产品可报告分部资产为254,466千港元,负债为262,265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388,998千港元,负债为247,483千港元;总计资产1,643,464千港元,负债509,748千港元[8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讯科技产品可报告分部资产为323,664千港元,负债为263,940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372,065千港元,负债为204,845千港元;总计资产1,695,729千港元,负债468,785千港元[88] - 2019年上半年,资讯科技产品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501,745千港元,分部间收入为4,819千港元,分部收入为506,564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851,302千港元,分部间收入为12,487千港元,分部收入为863,789千港元;总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353,047千港元,分部间收入17,306千港元,分部收入1,370,353千港元[89] - 2018年上半年,资讯科技产品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406,516千港元,分部间收入为543千港元,分部收入为407,059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713,558千港元,分部间收入为16,289千港元,分部收入为729,847千港元;总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120,074千港元,分部间收入16,832千港元,分部收入1,136,906千港元[88] - 2019年上半年,资讯科技产品可报告分部溢利为38,909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可报告分部溢利为157,211千港元,总计196,120千港元[89] - 2018年上半年,资讯科技产品可报告分部溢利为39,386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可报告分部溢利为138,620千港元,总计178,006千港元[88] - 资讯科技集成管理服务业务期内接近双位数升幅,占集团
自动系统(00771)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6 08: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为23.445亿港元,同比增长22.3%[13] - 2018年公司毛利为8430万港元,同比增长60.4%[13] - 2018年公司纯利为4.926亿港元,同比增长43.1%[13] - 2018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0.48港仙,同比增长39.9%[13] - 2018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2.129亿港元,同比增长10.5%[13] - 2018年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为2.922亿港元,同比增长1.9%[13][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23.44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2.3%[41][43] - 2018年毛利、除税前溢利及除税后溢利分别为4.926亿港元、1.273亿港元及0.843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43.1%、82.6%及60.4%[41][43] - 2018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92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9%[41][43] - 公司香港及海外核心业务服务收入显著上升30.0%[42][43] - 2018年公司总收入为23.44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2.3%,其中产品销售上升10.1%至8.186亿港元,服务收入上升30.0%至15.258亿港元[55][57] - 2018年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4.9%及65.1%[55][57] - 2018年私營及公營机构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62.7%及37.3%,去年同期则分别为59.1%及40.9%[56][57] - 2018年毛利为4.92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485亿港元或43.1%,毛利率由17.9%上升至21.0%[60][67] - 2018年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8430万港元,较去年的5260万港元上升60.4%[61][67] - 2018年公司新签订单约为23.763亿港元,较去年的19.765亿港元上升20.2%[62][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订单余额约为11.282亿港元[62][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净额约为2.922亿港元,营运资本比率为1.32:1,借贷余额为4.817亿港元[62][67] - 2018年公司香港、澳门及亚太地区核心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7.9%[63][6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3.81亿港元,资金来自8.343亿港元流动负债、3.338亿港元非流动负债及12.129亿港元股东资本[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营运资本比率约为1.32:1[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自银行取得综合银行融资总额约达3.881亿港元,2017年为3.71亿港元[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土地及楼宇2.807亿港元(2017年:2.72亿港元)、投资物业5400万港元(2017年:5230万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80万港元(2017年:80万港元)[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给予客户履约保证约为6850万港元,2017年为6330万港元[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9.7%,2017年为44.9%[90]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9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银行存款0.8百万港元用作履约保证,2017年为0.8百万港元;银行代表集团给予客户的履约保证约为68.5百万港元,2017年为63.3百万港元[9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的资本承担约11.5百万港元,2017年为11.6百万港元[9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营业额分别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6.9%及7.0%;五大供应商及最大供应商购货额分别约占集团总购货额的34.9%及10.6%[9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赋能业务新签订单录得显著双位数增长,占集团整体新签订单超50%[16] - 2018年Grid Dynamics收入及毛利分别录得75.0%及68.4%的显著增长[16] - 2018年安全业务新签订单平稳,占集团整体新签订单约双位数[17] - 2018年管理业务新签订单数目录得接近双位数的升幅,占集团整体新签订单接近40%[18] - 公司美国硅谷附属公司Grid Dynamics International, Inc.收入及毛利较去年分别增长75.0%及68.4%[46][50] - 技术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新签订单整体录得显著双位数增长,占公司整体新签订单超50%[66][69] - 智能网络安全服务新签订单占集团整体新签订单约双位数[71][74] - 新一代一站式IT集成管理服务新签订单录得接近双位增幅,占集团整体新签订单接近40%[72][75] - Grid Dynamics收入及毛利较去年分别显著增长75.0%及68.4%,现有客户业务收入增多,跨国知名科技公司客户业务规模达千万美元[79][83]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计划未来数年投放数千万港元加强全渠道及云端服务平台[19] - 2018和2019年共投入超5000万港元推动Grid Dynamics研发等业务[19] - 公司计划未来数年投放数千万港元加强全渠道及云端服务平台[81][84] - 2018和2019年公司将合计投入超5000万港元推动Grid Dynamics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81][84] - 公司将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国际资讯科技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48] - 公司将把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快全球化布局[39][48] 公司资质与荣誉 - 自动系统(香港)有限公司获ISO 9001:2015服务交付和销售运作部认证[23] - 资讯科技服务中心获ISO/IEC 20000 - 1:2011和ISO/IEC 27001:2013认证[24] - 软件开发及支援服务组织CMMI 1.3版达第三级评级[25] - 榆林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获ISO 9001:2015服务交付和ISO/IEC 27001:2013资讯安全管理系统认证[26] - 赞助第三十二届香港24小时慈善脚踏车格兰披治大赛[28] - 荣膺Veeam足球比赛2018冠军[28] - 公司获国际数据公司评为香港首三大安全服务供应商之一[45][50] - 公司获CorpHub颁发“2019创新领袖奖”[47] - 公司获政府智慧城市新型基建订单,负责智慧灯柱数据平台管理实施[70][73] - 公司获私营医疗和航空公司大数据及应用开发项目订单,并将服务拓展至澳门市场[70][73] - 公司协助跨国企业将香港总部IT基础设施迁移至云端平台,确保数据安全[71][74]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维航、王粤鸥,非执行董事为李伟、崔勇等[29] - 王维航先生52岁,自2009年起任公司董事,2014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现任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120][121] - 王维航先生持有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浙江大学微电子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相关奖项,2011年获“中国品牌创新杰出人物奖”[120][121] - 王粤鸥先生44岁,分别自2016年9月及2015年9月起任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2011年加入集团[122][123] - 王粤鸥先生持有暨南大学国际会计学学士学位、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研究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22][123] - 李伟54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3月任华胜天成董事[127] - 崔勇51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05年3月加盟华胜天成[129] - 潘欣荣64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 - 2007年任中石化冠德控股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35] - 邓建新54岁,自2015年9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多家公司职务[137] - 柯小菁49岁,自2017年4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4年加入施耐德电气[140] - 潘欣荣2011年获中国石化两化融合“杰出管理奖”,2014年获中石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35] - 崔勇分别自2017年12月、2017年1月及2015年1月起任华胜天成董事、执行副总裁及系统信息产品和服务总经理[129] - 邓建新曾任中国证监会第七、八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137] - 柯小菁2012 - 2014年任施耐德电气全球采购副总裁,2008 - 2011年任施耐德电气台湾公司总裁[140] - 柯小菁自2016年任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能源咨询委员会成员[140] - 柯小菁女士现年49岁,自2017年4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能源管理及自动化行业有超20年管理经验[141] - 颜先生现年47岁,自2016年9月起任公司财务总经理及公司秘书,2009年加盟公司[142][143]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公司有执行董事3人,非执行董事2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57][158][159]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按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制定[147][14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所有守则条文,惟偏离第A.6.7条及第E.1.2条规定[147][148] - 公司已正式制定及采纳有关职能划分职权范围书,订明董事会及管理层职责[149] - 董事会审批策略政策及计划,日常运作由管理层负责[149] - 董事会保留公司重大事宜决定权,包括长远目标、资本变更等[149] - 全体董事可全面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及公司秘书意见服务[149] - 各董事在适当情况可公费征询独立专业意见[149] - 公司日常管理等工作委派给行政总裁及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规定[15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最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最少1名须具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有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规定[151] - 公司已收取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规定呈交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51] - 董事个人履歷资料载于年报第23至26页「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简介」一节[151] - 董事名单(按类别)已根据上市规则规定披露于公司不时刊发的所有公司通讯内,并可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51] - 公司已确立董事委任正式程序,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54] - 每年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54] - 王粤鸥、潘欣荣、柯小菁将在应届股东大会轮值告退并参选连任[154]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会议,必要时召开额外会议[16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170][173] - 除定期会议外,2018年董事会主席与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在场的会议[171][175] - 董事会主席为李伟,行政总裁为王粤鸥,职责已书面界定[177]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自2013年8月30日起生效[180]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80] - 股息政策自2018年12月31日起生效[180] - 董事会建议派股息时需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结果等六个因素[180] - 股息可现金支付或配股份形式派全部或部分,董事会或考虑发行红股[180] - 董事会可决定派发中期股息,建议末期股息需获股东大会批准[180] - 董事会已成立五个委员会,分别为薪酬、审核、提名、管理及投资委员会[182]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潘欣荣先生为主席[182]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2018年举行了两次会议[182] - 2018年薪酬委员会会议审阅及讨论董事薪酬组合、奖金及购股期权事宜[182] - 2018年薪酬委员会获授权厘定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1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酬金在1500001 - 2000000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1人[182][183] - 审核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18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会面2次[1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业绩[185] - 目前并无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状况[185]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筛选、委任、辞任或解雇外聘核数师方面并无意见分歧[185]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7]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李伟先生[18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