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icon
搜索文档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 选择公司通讯的收取方式及语言版本及回条
2025-09-12 08:42
股东通讯收取 - 股东可选择网上、英文印刷、中文印刷或中英文印刷本接收公司通讯[3][4][7][8] - 需在回覆表格填「✓」,28天内寄回或送达股份过户登记处[4] - 未收到回条视为同意只收网上版本[5][8] 更改与查询 - 可书面或电邮更改收取方式或语言版本[6][8] - 网上查阅困难可免费获印刷本[6] - 有疑问可致电股份过户登记处(852) 2980 1333[6] 个人资料 - 公司保存股东资料用于核实和记录,股东有权查阅修改[8] - 查改要求须书面邮寄或电邮至指定地址[8]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更改申请表格
2025-09-12 08:41
报告信息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7] 股份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450[1][10] 通讯收取 - 可书面或邮件通知选择通讯印刷本或网上版本[3][7] - 网上接收困难公司免费提供印刷本[3][7] - 更改收取方式需填表格寄回股份登记处[4][8] - 香港投寄表格可用邮寄标签免贴邮票[4][8][10] - 可索取印刷本或在网站查阅通讯[5][8] - 有疑问工作日致电股份登记处[6][8] - 公司通讯包括多种文件[6][8][10] - 更改表格需清晰填写,联名股东首位签署有效[10]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更改申请表格
2025-09-12 08:4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鸿兴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450[2] 报告通知 - 2025年9月12日发布2025中期报告发布通知[2] 资料获取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已登载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2][5] - 可填表格申请印刷本寄回股份过户登记处[3][6] - 填回表格后适用今后所有公司通讯[4][6][12] 咨询方式 - 工作日9:00 - 18:00可致电查询热线(852) 2980 1333[5][7] 邮寄信息 - 邮寄标签简便回邮号码为10 GPO,香港投寄免邮费[13]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08: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9.35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57亿港元下降14.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为9.35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57亿港元下降14.6%[4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05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31亿港元下降31.4%[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88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850万港元亏损扩大47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887.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经营亏损850万港元大幅扩大[38] - 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501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88万港元亏损扩大361%[9]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529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762万港元亏损扩大59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529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762.2万港元显著扩大[35]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4877.9万港元[17]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8,779,000港元(2024年:4,472,000港元)[55][5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4港仙,较2024年同期0.5港仙扩大980%[9] - 每股基本亏损为5.4港仙(2024年:0.5港仙)[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综合亏损为411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5632万港元亏损改善26.9%[11] - 本期综合亏损总额为56,317千港元[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4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0万港元亏损显著扩大[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304亿港元,占收入比例88.8%,较2024年同期86.0%上升2.8个百分点[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2.79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2.957亿港元下降5.5%[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开支为618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6434万港元略有下降[47] - 利息成本同比减少55%至70万港元(2024年同期:160万港元)[13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四个部门:书籍和包装印刷、消费品包装、瓦楞纸箱以及纸张贸易[30][32] - 按业务分部看,图书及包装印刷部门2025年上半年营收6.487亿港元,分部亏损2214.4万港元[35] - 书籍和包装印刷(BPP)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61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471亿港元,降幅15%[122] - BPP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221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盈利2640万港元[122] - 消费品包装部门2025年上半年营收1.447亿港元,分部亏损1761.9万港元[35] - 消费产品包装(CPP)收入下降4.1%至1.445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1.507亿港元)[124] - CPP业务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420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760万港元[124] - 瓦楞纸箱部门2025年上半年营收1.154亿港元,分部亏损605.3万港元[35] - 瓦楞纸箱(CB)业务收入增长6.3%至9180万港元[125] - CB业务亏损收窄至6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840万港元)[125] - 纸张贸易部门2025年上半年营收1.908亿港元,分部亏损394.9万港元[35] - 纸品贸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4%至519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9680万港元)[127] - 出口量需求疲软导致香港打印机业务收入显著下降[127]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市场营收占比最大但同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为3.28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4.29亿港元下降23.5%[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越南第二工厂Thai Hasite仓库已投入运营,新业务包括本地客户已进入管道[111] - 中山厂区完成两项业务整合:统一管理中山洪兴与South Gain团队,并将深圳骏兴纸仓迁至中山[112] - 公司预计从2025年7月起实现造纸原料的完全可追溯性,以符合欧盟 deforestation 法规(EUDR)[114] - 教育展吸引超过40,000名访客,并有220家教育机构参与[117] - 教育展微信小程序收到超过6,000份学校申请[117] - Yum Me Print已在香港设立50个服务点,并拥有20,000名订阅会员[119] - 集团总现金(含结构性存款)达7.6亿港元,净现金为7.15亿港元[128] - 公司维持存款及现金总额约7.6亿港元(含结构性存款)[108] -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增至3.29亿港元[129] - 71%的现金以人民币形式持有[130] - 利息收入460万港元及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收益1180万港元,同比净减少100万港元[131] - 银行借款降至4600万港元,杠杆比率降至1.6%(2024年:3.1%)[132] - 3200万港元借款一年内到期,1400万港元借款1-2年内到期[132] - 资本项目支出超过4100万港元,另承诺投入4300万港元扩产升级[134] - 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增至9,806千瓦峰(2024年上半年:6,504千瓦峰),同比增长50.8%[136] - 绿色发电量达4,473,720千瓦时(2024年上半年:2,556,069千瓦时),同比增长75.0%[136] - 减少碳排放约1,771吨(2024年上半年:959吨),同比增长84.7%[136] - 总用电量下降至2,681万千瓦时(2024年上半年:2,82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1%[137] - 用水量下降至177,859立方米(2024年上半年:307,352立方米),同比下降42.1%[137] - 生产废弃物回收率保持96%,其中废纸14,294吨(2024年上半年:14,351吨)[138] - FSC认证纸张使用量23,727吨(2024年上半年:32,698吨),同比下降27.4%[140] - 高回收比重纸张使用量40,992吨(2024年上半年:33,703吨),同比增长21.6%[147] - 员工总数4,918人(2024年上半年:5,600人),同比下降12.2%[142] - 总培训时长84,873小时(2024年上半年:94,252小时),同比下降9.9%[14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17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869万港元改善124%[11]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差异产生收益101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765万港元改善121%[11] - 其他全面收益税后净额1069万港元[1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1.0916亿港元[1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1.1646亿港元[19]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1.0835亿港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3396亿港元[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427.7万港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8761亿港元[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1159.8万港元[1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27,52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893,171千港元,降幅为4.4%[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17,286千港元大幅减少至431,466千港元,降幅达39.8%[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7,28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7,606千港元,降幅为46.0%[68] - 存货从342,431千港元增加至373,871千港元,增长9.2%[1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564,108千港元增至642,455千港元,增长13.9%[13] - 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4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781千港元,增幅为596.2%[64]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683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13,321千港元,增幅为14.1%[64][65] - 账龄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828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8,560千港元,增幅为64.3%[65] - 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0,26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616千港元,增幅为9.5%[70][74] - 账龄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97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37千港元,增幅为110.5%[74] - 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946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628千港元,降幅为26.3%[76] - 非控股权益从116,365千港元减少至113,262千港元,下降2.7%[14] - 公司净资产从2,958,612千港元下降至2,835,539千港元,降幅为4.2%[14] - 留存收益从1,169,416千港元减少至1,083,165千港元,下降7.4%[16] - 汇率波动储备从13,651千港元变为负29,860千港元,大幅下降[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1,370,382,000港元(2024年末:1,415,823,000港元)[62] - 期内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11,698,000港元(2024年:69,335,000港元)[62]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保持稳定,为1,652,854千港元,对应907,864,974股普通股[80] - 资本承付款项为42,630,000港元,同比下降8.7%(2024年末:46,682,000港元)[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总额为3.788亿港元,其中一级公允工具938万港元,二级公允工具3.289亿港元,三级公允工具4049.9万港元[99] - 一级公允工具上市股权证券按活跃市场报价计量,期末价值938万港元[99] - 二级公允工具中结构性银行存款达3.289亿港元[99] - 三级公允工具中未上市股权证券为4049.9万港元[99] - 未上市股权证券自2025年1月1日起因汇率差异增加41.5万港元,期末余额4049.9万港元[102] 股息和股份 - 批准派发上年股息81,708千港元[16] - 宣派上年股息支出8170.8万港元[17][19] - 中期股息为每股3港仙,总额27,236,000港元(2024年:每股4港仙,总额36,315,000港元)[60] - 董事会宣布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2024年:4港仙),将于2025年10月17日派发[108] - 公司宣布支付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03港元(2024年:0.04港元),同比下降25%[156]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10月17日派发予2025年9月25日登记在册股东[156] - 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关闭[157] - 股份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9月19日下午4:30前提交至股份登记处[157]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289,618股公司股份(2024年12月31日:758,172股)[80] - 期内受托人在联交所购入总计288,000股公司股份(2024年:0股)[81]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在交易所以总代价29.8万港元购入28.8万股公司股份[158] - 受托人购入288,000股股份,总对价为298,000港元[95] - 期末受托人持有股份余额为289,618股(2024年末:758,172股)[95]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7月1日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6月30日[164] - 计划下可授予的股份最高数量为18,157,299股,占公司2024年7月1日已发行股本的2%[167] - 截至2025年1月1日,计划下可授予股份数量为18,157,299股[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划下可授予股份数量降至17,867,853股[167] - 每名参与者最高可获得公司2024年7月1日已发行股本0.25%的股份[168] - 奖励股份分三期归属,每期归属授予总量的三分之一[171] - 第一期归属在授予日后30天起算满1周年后的60天内进行[171] - 剩余两期分别在授予日后30天起算的第2和第3周年日归属[171] - 授予的股份以零代价转让给获授予人[172] - 计划不涉及行使价或购买价的设定[172]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下,于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未有任何奖励被取消、失效或没收[178] - 限制性股份奖励不适用行使/购买价格及行使期[178] - 授予的限制性股份奖励未超过上市规则第17.07条规定的参与者上限或1%个人上限[178] - 于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向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授予了限制性股份奖励,包括执行董事Yum Chak Ming, Matthew[178] - 除已披露外,于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未向任何董事、首席执行官、主要股东或其关联方授予限制性股份奖励[178] - 奖励归属前股份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00港元[178] - 执行董事Yum Chak Ming, Matthew于2022年4月1日获授756,554股限制性股份,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1.29港元[174] - 执行董事Yum Chak Ming, Matthew于2025年4月1日获授289,446股限制性股份,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1.01港元[174]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于2022年4月1日获授756,554股限制性股份,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1.29港元[174]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于2025年4月1日获授289,446股限制性股份,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1.01港元[174]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中归属股份数量为756,554股(2024年同期:3,726,432股),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1.36港元[90][93] - 股份支付费用为125,000港元,同比下降77.6%(2024年同期:557,000港元)[85][91] - 公司及子公司期间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或赎回(除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购买外)[158] 关联方交易和薪酬 - 向大股东销售原材料或成品收入为619,000港元,同比下降10.0%(2024年同期:688,000港元)[83] - 向联营公司销售原材料或成品收入为687,000港元,同比下降2.8%(2024年同期:707,000港元)[83]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2,828,000港元,同比下降4.4%(2024年同期:13,415,000港元)[85] - 短期雇员福利支出(不含酌情奖金)为12,464,000港元,同比增长0.4%(2024年同期:12,417,000港元)[85] - 离职后福利支出为239,000港元,同比下降45.8%(2024年同期:441,000港元)[85] 所有权结构 - C.H. Yam International Limited直接实益持有290,834,37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2.03%[183] - C.H. Yam Holding Limited通过受控公司持有199,263,19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1.95%[183] - Hung Tai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直接实益持有199,263,19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1.95%[183] - Rengo Co., Ltd.直接实益持有271,55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91%[183] - C.H. Yam International Limited、C.H. Yam Holding Limited和Hung Tai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之间存在199,263,190股的重叠权益[184] - 董事Yum Chak Ming直接持有57,465,254股,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持有289,446股,合计57,754,700股(占总股本6.36%)[162] - 董事Yum Christopher Carson直接持有9,398,874股(占总股本1.04%)[162] - 董事Yum Nicholas Kevin直接持有1,318,891股(占总股本0.15%)[162] - C.H
鸿兴印刷集团(00450.HK)获执行董事任泽明增持10万股
格隆汇· 2025-09-11 23:14
公司股权变动 - 执行董事任泽明于2025年9月10日以每股均价0.94港元增持10万股鸿兴印刷集团股份,涉资约9.4万港元[1][2] - 增持后任泽明持股总数达5850.47万股,持股比例由6.43%上升至6.44%[1][2] - 此次增持通过场内交易完成,交易时段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2日期间[2]
鸿兴印刷集团(00450.HK)获执行董事任泽明增持10.2万股
格隆汇· 2025-09-07 23:30
公司股权变动 - 执行董事任泽明于2025年9月3日以每股均价0.9467港元增持10.2万股鸿兴印刷集团股份,涉及金额约9.66万港元 [1][2] - 增持后任泽明持股总数增至5840.47万股,持股比例从6.42%提升至6.43%,增加0.01个百分点 [1][2] - 此次权益变动通过联交所披露,交易性质为场内收购 [1][2] 股东持股结构 - 任泽明作为公司执行董事,通过此次增持进一步巩固了其股东地位 [1][2] - 交易完成后,其持有权益股份数量达到5840.47万股,全部为长期持有股份 [2] - 该交易发生在2025年8月8日至9月8日的信息披露期间 [2]
688499、300450,双双“20cm”涨停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5:57
政策驱动固态电池设备行业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 [1][7] - 政策强调提升高端供给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人工智能、先进存储及全固态电池等技术发展 [7] -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锂电池下一代技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在该领域占据先机 [7]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宁德时代宣布2027年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7]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7]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7] - 固态电池设备环节需解决新材料引入、工艺流程再造等挑战,要求生产厂商改造升级设备或采买定制化设备 [7] 设备厂商业务突破 - 利元亨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 [1][8] - 先导智能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并已交付各工段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1][8] 利元亨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5日利元亨股价"20cm"涨停,收盘价67.86元,单日涨幅20.00% [1][2][3] - 成交金额放大至17.17亿元,买盘力量强劲,盘后仍有7553手封单 [2] - 龙虎榜显示前5大买方席位合计买入3.02亿元(占总成交17.58%),前5大卖方席位合计卖出1.38亿元(占总成交8.03%),净流入约1.64亿元 [2][3] - 买入前5名营业部中包括高盛、瑞银、摩根大通等外资券商席位 [2][3] - 国泰海通总部和摩根大通证券同时出现在买卖方榜单,部分机构可能获利了结或高位操作 [3] 先导智能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5日先导智能股价"20cm"涨停,收盘价53.80元,单日涨幅20.01% [4][5] - 换手率高达20%,成交金额为161亿元,盘后仍有超12万手封单 [4] - 龙虎榜显示前5大买卖席位中3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2.65亿元,卖出7.03亿元,净卖出4.37亿元 [4][5] - 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7.44亿元并卖出14.66亿元,净卖出7.22亿元 [5] - 中金上海分公司(量化营业部)买入0.71亿元并卖出3.00亿元,净卖出2.29亿元 [5] 市场资金动向分析 - 外资券商席位积极参与利元亨买入,显示国际资金关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 [2][3] - 机构投资者在先导智能交易中存在分歧,部分大举买入,部分选择高位获利了结或调仓 [4][5][6] - 龙虎榜数据反映不同机构对后市看法分化,买盘和卖盘力量均较显著 [3][5][6]
董事会主席任泽明增持鸿兴印刷集团20万股 每股作价约0.9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8:29
公司股权变动 - 董事会主席任泽明于8月29日增持鸿兴印刷集团20万股[1] - 增持价格为每股0.9225港元 总金额18.45万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5825.47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42%[1]
董事会主席任泽明增持鸿兴印刷集团(00450)20万股 每股作价约0.9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8:27
公司股权变动 - 董事会主席任泽明于8月29日增持鸿兴印刷集团20万股 每股作价0.9225港元 总金额18.45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5825.47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42% [1]
鸿兴印刷集团(0045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1:18
公司信息 - 公司为鸿兴印刷集团有限公司[1] 股份数据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07,864,974,库存股份为0[2] - 本月已发行和库存股份数目增减均为0[2]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07,864,974,库存股份为0[2] 时间信息 - 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8月31日[1] - 呈交日期为2025年9月2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