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科学(00439)

搜索文档
光启科学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24
财务表现 - 收入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溢利0.3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1:22
财务表现 - 收入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溢利0.3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HK):中期实现纯利182.1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11: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3365.6万港元 同比增加5.1% [1] - 同期毛利890.6万港元 同比增加18.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522.6万港元 [1] - 基本每股盈利0.30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0:5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1%至3365.6万港元[4] - 期内溢利转亏为盈至182.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22.6万港元[4] - 公司销售收入为3370万港元,同比增长5.1%[52] - 公司净利润为18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亏损520万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亏损5,226千港元转为2025年盈利1,821千港元[3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8.1%至890.6万港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4年的4,887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3,152千港元,减少35.5%[33]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7,568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158千港元,降幅为97.9%[35] 其他收益和财务收入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下降69.1%至379.1万港元[4]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增长39.7%至718.6万港元[4]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4年的12,247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3,791千港元,降幅为69.1%,主要因出售投资物业收益减少[32]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公允值计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3.26亿港元[9] - 按公允值计其他全面收益金融资产减少13.5%至19.6亿港元[10]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为19.598亿港元[23]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为548.4万港元[23] - 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2.70053亿港元下降至19.65304亿港元[23]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价值从22.64752亿港元降至19.5982亿港元,降幅13.5%[23]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价值从530.1万港元小幅增长至548.4万港元[23] - 上市证券投资从2024年末的2,264,75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1,959,820千港元,下降13.5%[41]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账面价值从530万港元增至548万港元[45] - 公司持有光启技术44,693,660股普通股,占比2.07%,账面值1,959.8百万港元,占总资产66.5%[70] - 光启技术股份账面值从2,264.8百万港元下降至1,959.8百万港元,减少305.0百万港元(13.5%)[70]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销售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收入从250.6万港元降至0港元[28] - 销售穿戴式智能头盔收入从25.6万港元增长至87.4万港元,增幅241%[28] - 销售金属构件类产品收入从2926.6万港元增长至3278.2万港元,增幅12%[28] - 总收入从3202.8万港元增长至3365.6万港元,增幅5%[28] 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和香港两个地区[29]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32,02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33,656千港元,增幅为5.1%[30] 资产和投资活动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65,95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91,554千港元,增长3.8%[3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448,855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71,183千港元,增长5.0%[40] - 2023年出售11,589,200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人民币202,625,000元,平均售价17.48元/股[69] - 2023年光启技术出售事项确认公允值收益5,933,000港元[69] - 2021年出售15,245,891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人民币385,718,000元,平均售价25.30元/股[68] - 2021年光启技术出售事项确认公允值收益57,527,000港元[68] - 公司收取光启技术股息人民币10,414,000元(相当于11,275,000港元)[69] 现金流和银行存款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下降47.2%至7776.4万港元[10]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为7780万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6950万港元[58] 债务和借贷状况 - 银行借贷总额增长15.4%至1.11亿港元[11] - 银行借贷总额增长至1.109亿港元,较期初增加22.6%[48] - 短期银行借贷从2120万港元增至2601万港元,增长22.7%[48] - 公司银行借贷为1.109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2040万港元[60]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110.9百万港元,其中26.0百万港元(23.4%)一年内偿还,84.9百万港元(76.6%)一年后偿还,利率3.20%至6.90%[61] 应收款项和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6466万港元下降至3702万港元,降幅42.8%[42]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1663万港元,较期初增长28.2%[42][43] - 0-9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从4046万港元降至2189万港元,降幅45.9%[42] - 181-365天账龄应收款从1343万港元降至219万港元,降幅83.7%[42] - 向第三方提供的贷款236.8万港元已全额计提减值[46] 应付款项和其他负债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至4296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6.6%[4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账面值为4296.3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611万港元[50] 公司权益和资本结构 - 公司权益总额下降8.7%至24.9亿港元[11] - 公司股东资金总额为24.91亿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2.364亿港元[59] - 公司资产总额为29.45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546亿港元[5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按净债务除以总资本计算为1.30%[60] 抵押和资产担保 - 公司资产抵押包括65.9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和463.9百万港元在建工程作为银行借贷抵押[63] - 银行存款870,000港元作为建设工程及服务合约抵押[63] 诉讼及法律事项 - 已付其他按金新增1.1876亿港元,涉及法院执行划扣的诉讼保证金[43][44] - 公司因二审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作出最终裁决[75] - 法院执行划扣附属公司款项连同应计利息约人民币1.083亿元(108.3百万元)[75] - 公司未对已付其他按金作出拨备,因法律顾问认为上诉结果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文[77]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标准守则的规定[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信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惯例[82]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人力资源和股息政策 - 公司雇员人数为131名,较2024年末减少48名[56] - 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7]
光启科学(00439.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09:14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布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光启科学(0043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08:39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布[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3] - 有1位非执行董事[3] - 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光启科学(0043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4:21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99,999,999.9港元[1] - 2025年7月,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731,666,666股,股本73,166,666.6港元[1] - 2025年7月,优先股法定/注册股份268,333,333股,股本26,833,333.3港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普通股(不含库存股)615,692,886股,库存股0股[2] 期权情况 - 2025年7月,购股权计划结存股份期权1,746,000股,每股2.290港元[3] - 2025年7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光启科学(004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0: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为75.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2%[4] - 公司净亏损为47.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0.1百万港元[4][8] - 集团毛利率为27.5%,较去年17.7%显著提升[130] - 毛利率上升主因利润率较高的金属构件类产品销售增加[130] - 集团EBITDA及股份基础付款保持稳定[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战略性研发投资达55.8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8] - 公司推进全面无纸化及AI办公以降低运营成本[4] - 授予员工27,000,000份新购股权,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约7,000港元[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销售减少,但金属构件类产品销售增加[8] - 智能消防头盔获得首批商业订单,制定专项拓展计划[6] - 高端工装业务确立为战略性新增长极,提高市场渗透率[5] - 智能警用头盔产品实现新一代功能升级并获得客户认可[6] - 集团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125] - 公司研发投入集中于未来技术业务以维持行业领导地位[13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资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位于中国面临人民币贬值风险[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员工及顾问总数179人,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及购股权计划[7] - 公司未计提拨备因法律意见认为高院很可能受理上诉[11][16]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添置计划[37]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58] - 公司设定2025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为15%[59] - 公司设定2025年耗水量减少5%的目标[66] - 公司设定新目标在未来数年降低外购电力[73] - 本年度未派付股息,且无拟派股息计划[128] - 公司计划续聘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核数师[192] 法律和诉讼事项 - 二審判決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人民幣103.5百萬元及法律費用[11] - 二審判決駁回客戶需結清未償還應收款項人民幣44.0百萬元的原判決[11] - 銷售合約總金額為人民幣150,000,000元[13] - 公司於2015年確認收入人民幣145,000,000元[13] - 公司從客戶收取款項合計人民幣103,500,000元[13] - 客戶未支付合約餘額人民幣46,500,000元[13] - 一審法院判決客戶需支付公司賠償金人民幣44,000,000元[13] - 再審程序可能導致公司2024年度虧損增加及資產淨值減少[12][14] - 法院最終判決預計於2025年12月31日前作出[19] - 公司或然负债涉及人民币103,000,000元(约1.03亿元)的合约款项退还争议[21] - 公司确认2024年度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3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股东资金为2,727,382,000港元(较去年1,493,847,000港元增长82.6%)[26] - 公司总资产为3,201,631,000港元(较去年1,828,250,000港元增长75.1%)[26]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47,259,000港元(较去年258,065,000港元下降42.9%)[26] - 银行借贷总额约90,493,000港元(较去年115,499,000港元下降21.7%)[27] - 已签约未发生资本承承担总额50.9百万港元(较去年44.1百万港元增长15.4%)[28] - 抵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64,714,000港元及在建工程442,551,000港元[30] - 负债权益比率为0.03倍,较去年0.08倍进一步改善[131] - 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147] - 公司股份溢价账约23.395亿港元可作缴足红股分派[147] 投资活动(光启技术股份相关) - 持有光启技术3.2%股份(初始确认公允价值1,419.7百万港元)[32] - 2021年出售光启技术股份获得净收益约442,970,000港元[33] - 2022年获光启技术股息约人民币7,598,000元(相当于8,819,000港元)[33] - 公司出售11,589,200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人民币202,625,000元,平均售价约人民币17.48元[34] - 出售光启技术股份后获得净额约213,956,000港元,确认公允值收益约5,933,000港元[34] - 公司持有44,693,660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约2.07%[34] - 光启技术股份账面值为2,264,752,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70.7%[34] - 公司获得光启技术股息约人民币10,414,000元(相当于11,275,000港元)[34] - 公司于其他全面收益确认除税后公允值收益1,329.8百万港元[35] - 公司总资产中光启技术股份占比从去年39.6%升至70.7%[34]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为179名,较去年128名增加[38] - 2024年男性员工占比92%,女性员工占比8%,性别比例较2023年(男76%,女24%)显著失衡[88] - 2024年3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60%,较2023年(49%)上升11个百分点,员工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88] - 2024年整体员工流失率达53%,较2023年(46%)上升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56%(2023年:20%)[88] - 2024年31-40岁年龄组员工流失率高达57%,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水平(73%)[88] - 公司2024年全职员工占比100%,合同工/短期工占比0%,雇佣模式保持稳定[88] - 2024年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所有性别及职级类别员工均完成培训[94] - 2024年男性员工平均受训时长2.4小时,较2023年(4.1小时)下降41%;女性员工受训时长1.1小时,较2023年(0.5小时)增长120%[94] - 高层管理人员2024年平均受训时长3.0小时,较2023年(10.0小时)大幅减少70%[94] - 2024年整体人均受训时长2.3小时,较2023年(3.7小时)下降38%[94] - 2024年接受反贪污培训雇员总人数为58人,较2023年37人增长56.8%[106] - 2024年反贪污培训总时数为580小时,较2023年122小时增长375.4%[106] - 董事会成员接受反贪污培训时数保持50小时[106] - 高层管理人员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8小时增至2024年20小时,增长150%[106] - 中层管理人员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12小时增至2024年50小时,增长316.7%[106] - 一般员工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52小时增至2024年460小时,增长784.6%[106] - 2024年女性员工占比8%较2023年24%下降16个百分点[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ESG工作组由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项目经理组成[50] - 公司已制定《环境及废弃物政策》以减少运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6] - 排放控制程序涵盖空气污染物、废弃物、废水及噪音的监测[57] - 公司运营符合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标准[58] - 废气处理设施定期保修以确保符合当地排放标准[58] - 2024年公司进行了ESG重要性评估过程[48] - 董事会及ESG工作组花费大量时间评估ESG相关风险的影响[49] - 公司通过行业对标、持份者参与和管理层沟通三步进行ESG重要性评估[53]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68.0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41.85吨增长18.5%[60] - 公司2024年外购电力消耗为161.53千千瓦时,较2023年156.80千千瓦时增长3.0%[66] - 公司2024年汽油消耗量达81.69千千瓦时,较2023年40.05千千瓦时增长103.9%[66] - 公司颗粒物排放总量从2023年0.27公斤增至2024年3.05公斤,增幅达1029.6%[59] - 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23年0.25公斤增至2024年1.12公斤,增幅348.0%[59] - 公司2024年柴油消耗量为80.00千千瓦时,2023年无柴油消耗记录[66] - 公司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为124.9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131.30吨下降4.8%[60] - 中国区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28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较2023年0.20上升40.0%[60] - 公司ESG工作组负责批准集团营运排放目标并进行ESG对标及差距分析[69] - 公司通过全面节能和引入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73] - 公司评估气候变化对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的影响包括碳定价导致成本上升[72] - 公司使用IEA的2°C情境(2DS)绘制气候变化未来景象[71]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分析地理区域业务营运资产等决策范畴[76]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探索选定时限及排放情境的气候变化预测[77]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应对未来气候危害[77] - 公司认为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足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和生产中断[72] - 公司通过风险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如何加剧现有风险或产生新风险[74] - 极端天气事件加剧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和设施损坏造成资本成本上升[78] - 持续高温天气增加能源消耗可能导致收益因产能下降和员工受影响而减少[78] - 碳定价机制推高化石燃料价格导致公司保费上升和经营成本增加[79] - 环境法规收紧产生高额合规成本及设备更新保养支出[79] - 技术开发低碳节能产品导致资本投资和研发开支增加[79] - 客户需求转向气候友好型产品可能造成收入减少和市场结构变化[80] - 原材料成本因环保要求提升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80] - 资源效益措施(减少包装/用水)预计降低经营成本[81] - 采用低排放燃料和技术通过成本削减目标减少经营成本[81] - 进军新市场及新兴市场计划增加收入来源[81] - 公司连续三年(2022-2024)保持零工伤、零工亡、零安全事故记录[91] - 中国供应商数量从2023年314家增至2024年507家,增长61.5%[98] - 公司已提交828项专利申请[99] - 2024年无重大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记录[101] - 2024年无因产品责任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及诉讼[99] - 公司未录得有害废弃物相关案件[109] - 公司未录得无害废弃物相关案件[109] - 公司未录得与工作有关的死亡案例[111] - 公司未录得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的情况[111] - 公司未录得产品因安全及健康原因被召回[112] - 公司未录得有关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112] - 公司业务不适用产品包装材料总量KPI[10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详见环境层面章节第17页[109] - 公司能源使用总量及密度数据详见资源使用章节第18页[109] - 公司耗水总量及密度数据详见资源使用章节第19页[109] - 2024年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主要由于业务营运用车次数增加所致[5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执行董事刘若鹏博士于2014年8月至2024年8月担任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15] - 执行董事栾琳博士于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担任行政总裁及技术总监[116] - 执行董事栾琳博士自2022年12月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002625.SZ)行政总裁[117] - 执行董事季春霖博士自2020年7月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002625.SZ)非独立董事[118] - 非执行董事李钊浩先生拥有超过十四年审计、财务及会计领域经验[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继杰博士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20] - 公司管理团队多人曾获2011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115][116] - 公司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均持有欧美顶尖高校博士学位[114][116][117][118] - 公司高管深度参与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营[115][117] - 公司管理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光启技术(002625.SZ)兼任要职[116][117][118]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1名为女性董事[20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1] - 董事会2024年举行2次会议未达企业管治守则要求的4次会议标准[196]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集团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57.6%,最大供应商占27.3%[126] - 集团五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约99.0%,最大客户占96.6%[127] - 客户集中度高,其中一名五大客户为关联方光启技术[127] 关联方交易和关系人交易 - 总采购协议2024年度交易上限为人民币78百万元[167] - 2024年度实际关联交易金额未超过人民币78百万元年度上限[169] 股份和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完成10股合1股股份合并(每股面值0.01港元合并为0.10港元)[149] - 公司确认2024年度未发行任何股份[155] - 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且年度内未进行上市证券回购[153][154] - 行政总裁刘未文持有120,000股购股权权益[123] - 刘若鹏博士持有公司权益股份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2.53%[172] - 刘未文博士持有公司权益股份1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19%[17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15,692,886股[17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15,692,886股[179] - 黄薇子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3%[175][179] - New Horizon Communicatio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1,013,79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2.65%[175][179] - Central Faith International Ltd持有97,2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5.80%[175][179] - New Horizon Wireless持有60,786,20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87%[175][179] - World Treasure Global Limited持有61,8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05%[175][179] - 深圳大鹏光启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61,8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2%[175][179]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74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8%[178][179]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290港元[181]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7月31日到期,2024年无新购股权授出[178] - 购股权归属取决于表现目标达成情况[187] - 购股权分三年行使:第一年33%、第二年33%、第三年34%[187]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月31日生效影响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187] - 2024年度无购股权被注销[187] 董事及高管薪酬 - 公司五名最高薪人士及董事2024年度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註11及12[165] - 刘若鹏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866,000港元[165] - 张洋洋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474,000港元[165] - 栾琳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758,000港元[165] - 季春霖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758,000港元[165] 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 - 公司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操作[141] - 消费支出放缓可能导致产品需求减弱及利润率降低[13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后续事件[36]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期后事项发生[190]
光启科学(004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5,514千港元,较2023年的83,139千港元下降9.17%[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0,743千港元,较2023年的14,676千港元增长41.34%[3] - 2024年公司营业亏损为53,393千港元,较2023年的9,585千港元亏损扩大457.05%[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4,344千港元,较2023年的7,295千港元亏损扩大507.87%[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47,427千港元,较2023年的7,295千港元亏损扩大550.1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233,528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48,993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3,201,631千港元,较2023年的1,828,250千港元增长75.13%[5] - 2024年公司总权益为2,727,382千港元,较2023年的1,493,847千港元增长82.6%[6]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474,249千港元,较2023年的334,403千港元增长41.82%[6]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7.70港仙,2023年为1.18港仙[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录得4742.7万港元及729.5万港元亏损[10] - 2024年及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75514千港元和83139千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65952千港元和653756千港元[21] - 2024年其他收入14373千港元,2023年为2754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2024年为10767千港元,2023年为10869千港元[22]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43250千港元,2023年为23589千港元;已售存货成本2024年为54143千港元,2023年为67994千港元[23] - 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8408千港元,2023年为2290千港元[24]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3083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两个年度集团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未拨备[2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44344千港元,按香港利得税税率16.5%计算之税项为 - 7317千港元[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3083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7,427千港元,2023年为7,295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15,693千股[27]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拟派股息[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销售收入约7550万港元,同比微降9.2%,期内净亏损4740万港元[46] - 集团收入从2023财年约8310万港元减至本年度约7550万港元,减少约760万港元或9.2%[50] - 集团净亏损从2023财年约730万港元增加约4010万港元至本年度约4740万港元[50] - 集团策略性研发投资从2023财年670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5580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总额约27.27亿港元,较2023年的14.94亿港元增长;资产总值约32.02亿港元,较2023年的18.28亿港元增长;负债总额约4.74亿港元,较2023年的3.34亿港元增长[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约9049.3万港元,较2023年的1.15亿港元减少,其中约2120.2万港元和6929.1万港元分别在一年内及一年后偿还,按浮动利率每年5.90%至6.90%计息[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尚未发生的资本承担总额为5090万港元,较2023年的4410万港元增长[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定期存款及现金约1.47亿港元,较2023年的2.58亿港元减少;已抵押银行存款约84.1万港元,较2023年的86.8万港元减少[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79名雇员,较2023年的128名增加[74] - 2024年,集团在其他全面收益确认除税后公允价值收益13.298亿港元,2023财年为除税后公允价值亏损9790万港元[71] - 2024年10月,集团获得光启技术股息约1127.5万港元[71] - 本年度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2023财年也无[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穿戴式智能头盔销售2047千港元,2023年为3287千港元;金属构件类产品销售62972千港元,2023年为22693千港元;销售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10321千港元,2023年为56526千港元;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支持服务174千港元,2023年为633千港元[16] - 2024年客户1收入73096千港元,2023年为26617千港元;2023年客户2收入32577千港元,客户3收入19529千港元[22]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集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多项[12]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集团借贷分类会计政策变更,但借贷分类不变且不做追溯性调整[12][13]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若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尚未生效且综合财务报表未采纳的新订准则等[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之年度改进-第11卷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对财务报表呈列引入重大变动,公司正评估影响[15] 联营公司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联营公司中诚欣信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应占资产净值14,626千港元,商誉33,706千港元,合计48,332千港元,集团占其拥有权权益百分比为29.4%[30] - 2023年8月集团与中诚欣订立协议,以4500万元人民币配得其经扩大资本30%权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预付认购按金4930万港元,2024年5月30日配股完成[30] - 2024年一名投资者配得中诚欣经扩大资本2%权益后,集团持有中诚欣股权摊薄至29.4%,扣除摊薄影响后应占发行新股后资产净值增加994,000港元确认为摊薄收益[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采用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流动资产50,094千港元,流动负债(347)千港元,资产净值49,747千港元,集团应占资产净值14,626千港元,商誉33,706千港元,集团应占权益账面价值48,332千港元[33] 投资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为2,264,752千港元,2023年为724,119千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光启技术44,693,660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普通股的2.07%;2023年通过交易出售11,589,200股,所得款项净额为213,956,000港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4469.37万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光启技术已发行股份约2.07%;光启技术股份账面价值为22.65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70.7%,较2023年的39.6%提升[71] 应收应付款项相关情况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77,635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2,975)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64,66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3,040千港元、(59,164)千港元、83,876千港元[39] - 2024年以发票日期为基准及经扣除拨备呈列的贸易应收款项中,0至90日为40,459千港元,181至365日为13,431千港元等;信贷期一般为60日内,2023年为30日内[41]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账变动,2024年末总计13,141千港元,2023年末为69,926千港元[42]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中客户A欠款46,240,000港元已全额减值,2024年末全额撇销[42] - 2024年其他非流动资产中收购联营公司和投资物业按金为0千港元,2023年为79,672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6,928千港元,2023年为121,827千港元[4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36,853千港元,2023年为54,724千港元[43] 诉讼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正在进行的诉讼承担或然负债,最大风险敞口为人民币1.035亿元加上法律费用及利息[10] - 2022年附属公司就“云端号”业务诉讼要求客户偿还4650万元,客户索赔1.035亿元;2023年附属公司胜诉获偿4400万元;2024年二审不利,若维持判决需支付约1.074亿元利息[45] - 2024年11月,东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附属公司向客户偿还人民币1.035亿元另加法律费用,并驳回要求客户结清未偿还应收款项人民币4400万元的一审判决[53] - 2015年12月,集团与企业A签订“云端号”买卖合约,合约总金额为人民币1.5亿元,集团已确认收益人民币1.45亿元,收到款项人民币1.035亿元[55] 公司运营及策略相关情况 - 集团将高端工装业务确立为战略新增长极,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多行业落地[47] - 报告期内智能警用头盔功能升级,智能消防头盔获首批商业订单[48] - 集团将加强内部治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及兼职员工及顾问总计179人[49] - 集团通过经营产生的资金及借贷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60]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布日期,集团无重大后续事件;公布日期时,集团无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计划[72][73]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情况 - 公司采纳健全企业管治原则,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5.1条外,回顾年度内已遵守守则[75] - 本年度董事会共召开两次定期会议,认为足以处理公司事务[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库存股份,本年度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内已遵守[7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本年度经审核业绩并同意会计处理方法[79] - 审核委员会对集团内部监控程序及财务报告披露表示满意[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80] - 外聘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核对公布所载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无误[80] - 业绩公布分别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公司将适时提供年报[81] 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31日,公司完成股份合并,将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每10股已发行及未发行的普通股合并为每股面值0.10港元的1股普通股[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结馀为6.15692886亿股[59] 抵押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6471.4万港元及在建工程4.43亿港元用作银行借贷抵押;84.1万港元银行存款用作建设工程及服务合约抵押[66]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情况 - 2021年4月22日,公司向若干合资格雇员授予2700万份新购股权,本年度相关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7000港元(2023财年:35.1万港元)[51]
光启科学(004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08: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收入约3200万港元,同比微降4.3%;期内净亏损约520万港元,同比收窄42.6%[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2,0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461千港元;毛利7,5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3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亏损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78千港元;期内亏损5,2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99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85港仙,2023年同期为1.48港仙[3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71,1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42,179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65,9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51,278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489,2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7,875千港元;流动资产总值342,2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0,375千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1,559,88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93,847千港元;负债总额271,5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4,403千港元[38]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亏损5226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65959千港元[40]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亏损9099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51278千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耗现金净额为95545千港元,2023年为26121千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8791千港元,2023年产生现金净额为184342千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0000千港元,2023年为6469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期终银行及现金结余为132907千港元,2023年为321129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总计835,0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9,600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32,028千港元,2023年为33,461千港元[56] - 2024年中国地区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32,028千港元,2023年为33,461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611,4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3,756千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534千港元,2023年为892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虧損)淨額为12,247千港元,2023年为 - 2,908千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4,489千港元,2023年为28,788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7,368千港元,2023年为5,808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62千港元,2023年为76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千港元,2023年为32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摊销为1,066千港元,2023年为1,323千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7568千港元,适用税率25%,部分中国附属公司按15%缴纳[62]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亏损为5226千港元,2023年为9099千港元[64]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15693千股[65]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6月30日账面值为4491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5478千港元[67] - 投资物业2024年6月30日账面值为1074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809千港元[70] - 使用权资产2024年6月30日结余为66375千港元[72]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摊销、租赁负债之利息及短期租赁开支总计1141千港元,2023年为1369千港元[73] - 无形资产2024年6月30日账面值为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千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公允值为829,7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4,119千港元;持有光启技术44,693,660股普通股,占比2.07% [7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2,7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876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85,36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977千港元 [7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0至90日为49,0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289千港元 [7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2,5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164千港元 [7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证券为5,3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81千港元 [80]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均为2,368千港元,已全额减值 [81] - 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731,666,666股,已发行及缴足为615,692,886股;2023年12月31日法定为7,316,666,668股,已发行及缴足为6,156,928,860股 [8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总额为102,0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499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借贷年利率约6.00厘至7.00厘,2023年12月31日为每年6.25厘至7.00厘[8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3,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827千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产生资本开支为24,9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137千港元[93] - 2024年6月30日,由刘若鹏博士控制的一家公司为集团3.02746亿港元银行信贷向银行提供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3.10159亿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上述银行信贷已动用1.0203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499亿港元[96] 资产出售与收益 - 公司出售投资性物业,确认相关收益约1180万港元[2] - 2021年1 - 2月,集团出售1524.5891万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为3.85718亿元人民币,确认公允值收益约5752.7万港元[13] - 2023年2 - 7月,集团出售1158.92万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为2.02625亿元人民币,确认公允值收益约593.3万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投资物业为45,591千港元,2024年1月已完成出售 [82]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7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28名[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本期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6]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均未支付、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63] 股份合并 - 2024年1月31日股份合并生效,每1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7]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月31日生效,将对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权价格及发行的合并股份数目作出调整[20] - 2024年1月31日股份合併生效,每1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合併为1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普通股[66] - 2024年1月31日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合并为1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 [84] - 2024年1月31日股份合并生效,每1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普通股[91] 股权结构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615,692,886股普通股[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15,692,886股[22][25] - 董事刘若鹏博士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3%[21] - 董事刘未文博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1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19%[21] - 主要股东黄薇子女士持有公司股份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3%[23] - 主要股东New Horizon Wireless持有公司股份60,786,20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87%[23] - 主要股东New Horizon Communication持有公司股份201,013,79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2.65%[23] - 主要股东Central Faith International Ltd.持有公司股份97,2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5.80%[23] - 主要股东World Treasure Globa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61,8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05%[24] 管理层变动 - 刘若鹏博士自2024年8月11日起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继续担任执行董事[28] - 张洋洋博士自2024年8月11日起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自8月9日起辞任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8] 重大事项说明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出售及收购事项,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32][3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无主要诉讼或仲裁程序[30][31]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报告期间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4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对公司生效[4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日期待定[48]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未经过外聘核数师审核或审阅[43] 光启技术股份持有情况 - 2017年2月13日完成认购事项后,集团持有光启技术约3.2%的已发行普通股[1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4469.366万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07%,股份账面价值约为8.29715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45.3%[14] 购股计划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期末未行使数量为180.6万股[19] - 自购股权授出日期起满第一、二、三个周年日,承授人可行使获授购股权分别最多33%、33%及34%[20] - 购股计划分三批,第一批、第二批归属比例各33%,第三批34%[90] - 2021年4月22日授出27,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229港元,授出日期公允值2,808,000港元[91] - 购股权利率相关数据:预期波幅71%,无风险利率0.602%[91] - 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806,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2.290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购股权确认开支约75,000港元[92] 业务销售交易 - 2024年上半年与佛山顺德光启相关销售交易中,销售人工智能系统及相关产品2,506千港元、销售金属构件类产品29,266千港元、物业出租187千港元[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