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集团(00397)

搜索文档
嬴集团(00397) - 致註册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25 08:43
报告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报告已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刊登[3] - 可索取该中期报告印刷本[6] 通讯方式 - 建议股东发通知或邮件支持电子通讯[3] - 可多种方式收取公司通讯并随时更改[4][6] - 印刷本要求至2025年12月31日到期[6] 咨询途径 - 有疑问可致电咨询热线(852) 2980 1333[5][6] - 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下午6点[5][6] 资料处理 - 可书面要求查阅及/或修改个人资料[6]
嬴集团(00397)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25 08:40
报告登载 - 公司已在官网和联交所网站登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3] 通讯印刷本 - 索取本次公司通讯印刷本书面请求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4] - 索取可寄至香港夏愨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或发邮件至is - ecom@vistra.com[4] - 印刷本要求直到2025年12月31日到期前有效,继续收取需再作书面要求[6] 咨询与申请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电话热线为(852) 2980 1333,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下午6时[4] - 对非登记股东申请表格有疑问可致电咨询热线(852) 2980 1333[6] - 申请表格要求若未按规定填写,公司有权视其为无效[6] 个人资料 - 个人资料查询或修改要求须书面提出,可邮至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或电邮至is - enquiries@vistra.com[6] 邮费 - 如在香港投寄申请表格无需支付邮费或贴邮票[6]
嬴集团(0039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8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收益为3166.8万港元,同比下降13.1%(对比2024年同期3645.1万港元)[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85.8万港元,同比扩大162.5%(对比2024年同期1404.0万港元)[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685.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4万港元亏损扩大163%[17] - 公司总收益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3645.1万港元下降至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3166.8万港元,同比下降13.1%[26] - 公司除税前亏损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1404.2万港元扩大至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3685.8万港元[36][3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85.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4万港元扩大162.5%[5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1.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5百万港元下降13.2%[9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从2024年的14.0百万港元扩大至36.9百万港元,增长163.6%[9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50港仙(2024年同期:0.56港仙)[1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737.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86.8万港元下降25.3%[4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26.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6.5万港元增长54.6%[4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41.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2.9万港元下降21.9%[47] 各业务线表现 - 来自借贷的利息收入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2695.5万港元下降至2460.6万港元,同比下降8.7%[26] - 金融服务总收入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201.6万港元大幅下降至110.0万港元,同比下降45.4%[30] - 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64.5万港元急剧下降至7.0万港元,同比下降89.1%[30] - 资产投资分类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280.0万港元[36] - 资产投资分类录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2727.7万港元[36] - 借贷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26.9百万港元降至24.6百万港元,减少8.6%[92]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9.0百万港元降至6.6百万港元,大幅减少26.7%[92][97] - 来自客户的利息收入从2024年的7.0百万港元降至5.5百万港元,减少21.4%[97] - 整体毛利从2024年的33.9百万港元降至28.6百万港元,下降15.6%[92] - 资产投资分类收益保持稳定,2025年与2024年均为0.5百万港元[92] - 借贷业务产生收益约24.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7.6%[110] - 借贷业务经营溢利约3.1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5.4%[110] - 资产投资业务亏损31.6百万港元,主要受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123] 资产和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89176亿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5.3%(对比2024年末4.110亿港元)[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45052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2%(对比2024年末1.43348亿港元)[8] - 应收贷款及利息为3.86822亿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4.8%(对比2024年末4.06307亿港元)[8] - 流动资产净值为9.42266亿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2.5%(对比2024年末9.66247亿港元)[8] - 流动比率为27.30倍,较2024年末提升10.2%(对比2024年末24.78倍)[8] - 资产净值为10.83854亿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4.1%(对比2024年末11.30877亿港元)[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45052亿港元,较期初1.43348亿港元小幅增长1.2%[20] - 保留盈利从2024年底的11.04714亿港元下降至10.60064亿港元,减少4465万港元[17]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底的11.30877亿港元下降至10.83854亿港元,减少4702.3万港元[17] - 分类资产总值从二零二四年末的101.2257亿港元下降至二零二五年中的96.2022亿港元[4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二零二四年末的1.3945亿港元略降至二零二五年中的1.3778亿港元[4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公平值计损益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为2727.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13万港元扩大8.5%[4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为1991.4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180.7万港元[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528,75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2,298千港元减少33,547千港元(约6.0%)[60]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5,9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41,929千港元,降幅为14,062千港元(约9.0%)[60] - 一年内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5,778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28,751千港元,下降27,027千港元(约4.9%)[60] - 第2至5年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20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0千港元,降幅100%[60] - 应收贷款本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5,980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91,555千港元,下降44,425千港元(约8.3%)[61][62] - 第3阶段(信贷减值)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4,6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5,170千港元,下降19,521千港元(约10.6%)[64] - 期内应收贷款及利息已确认减值亏损净额为19,914千港元,其中第2阶段为18,512千港元,第3阶段为1,213千港元[6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2,570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2,747千港元,下降9,823千港元(约6.9%)[65] - 孖展客户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4,939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2,924千港元,下降12,015千港元(约11.4%)[65] - 现金客户及结算所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期末余额为16.2万港元,较期初减少9,000港元[68] - 孖展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7.403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7.677亿港元下降3.6%[70] - 孖展客户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从2024年末的1.04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9,292万港元,降幅11.4%[7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1.636亿港元降至1.253亿港元,其中金融服务业应付减少至1,029万港元[7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389.176百万港元,其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占301.627百万港元[81] - 纳斯达克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从7.337百万港元下降至1.5百万港元,降幅达79.5%[81] - 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平值从77.825百万港元减少至67.128百万港元,下降13.7%[81]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公平值从20.023百万港元减少至18.921百万港元,期内净变动-1.102百万港元[84]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30百万港元下降至27.2百万港元,其中香港商业物业采用第三层级估值[8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27.3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25.1百万港元增加8.8%[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45.1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43.3百万港元微增1.3%[93]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528,751千港元,净额为386,822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41,929千港元[116] - 个人抵押贷款净额为121,544千港元,拨备55,847千港元,拨备率31.5%[116] - 个人无抵押贷款净额为97,428千港元,拨备39,951千港元,拨备率29.1%[116] - 公司无抵押贷款净额为106,004千港元,拨备46,131千港元,拨备率30.3%[11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89.1百万港元,较去年末411.0百万港元减少5.3%[125] - 非上市投资基金价值67.1百万港元,较去年末77.8百万港元减少13.8%[12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包括30项香港上市股本证券、2项美国上市股本证券、5项非上市投资基金及2项非上市权益投资[127] - 31项上市股本证券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约8.5%,余下1项占约18.6%[127] - 各项非上市投资基金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约0.1%至3.3%[127] - 各项非上市股本投资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约0.2%至1.5%[127] - 公司持有投资物业约27.2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0.0百万港元)[127] - 对康健国际医疗集团投资公平值为207,941千港元,持股873,700千股,占康健已发行股份约12.89%[128][130] - 康健投资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约18.6%,占资产净值约19.2%[13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计389,176千港元,期间产生未变现亏损28,533千港元[128] - 康健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约6.1百万港元,期间未获得股息[132] - 公司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45.1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43.3百万港元略有增加[13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达942.3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966.2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38]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7.3倍,较2024年底的24.8倍有所提升[13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2%,较2024年底的3.5%有所改善[138] - 公司拥有以投资物业抵押的银行借款约22.0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22.3百万港元略有减少[140] - 投资物业约27.2百万港元已抵押作为按揭贷款的抵押品,较2024年底的30.0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4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234.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1907.1万港元显著改善[20]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86.7万港元,主要由于股份回购支出[2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22.7万港元,其中利息收入132.1万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132.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8.6万港元增长49.1%[46] 股份回购和资本管理 - 公司斥资1016.5万港元进行股份回购,其中913.7万港元用于首批回购股份的注销[17][18] - 公司分两批回购股份:首批1.3359亿股(均价0.062-0.073港元),第二批1570万股(均价0.064-0.067港元)[18] - 2025年7月公司以每股0.053-0.068港元价格回购74.1百万股股份,总现金代价4.429百万港元[91] - 公司于2025年4月至6月期间回购股份149,290,000股,总代价约10,165,000港元[17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2,371,692,734股[170] - 2025年4月回购52,300,000股,最高价0.073港元,最低价0.067港元,总代价3,665,000港元[170] - 2025年5月回购81,290,000股,最高价0.072港元,最低价0.062港元,总代价5,463,000港元[170] - 2025年6月回购15,700,000股,最高价0.067港元,最低价0.064港元,总代价1,037,000港元[170] - 报告期后2025年7月公司进一步回购74,100,000股股份[171] 贷款业务和信贷风险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管理借贷业务分为四类贷款包括物业按揭及其他有抵押贷款等[100] - 公司借贷业务资金通常由内部资源提供客户主要来自社交网络及转介渠道[100] - 公司致力于通过全面信贷政策保障贷款组合质量并维持严格审批及监控程序[101][102] - 公司信贷委员会负责评估及批准预定信贷限额内的贷款并定期监督信贷政策[102] - 贷款审批包括内部信贷评估程序涵盖身份验证收入证明及抵押品价值核实等[103] - 贷款重续时会评估借款人过往还款记录及市况变动并收取相关利率[105] - 公司每周审阅还款记录及贷款组合特别是逾期账户并采取法律行动催收[106] - 公司定期审查内部监控系统包括信贷政策及营运手册的实施情况[107] - 无抵押贷款年利率范围为10%至24%有抵押贷款年利率范围为9%至12.5%[109] - 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19.9百万港元上年为拨回约1.8百万港元[112] - 认可机构向21家收数公司转让约548,000个账户较2024年上半年转让予19家收数公司的437,000个账户显著增加[112] - 贷款组合本金总额为491,555千港元其中80%(395,505千港元)为已到期未清偿或利息逾期贷款[114] - 个人抵押贷款本金165,755千港元占比34%其中25%(123,655千港元)逾期[114] - 个人无抵押贷款本金127,421千港元占比26%其中26%(126,921千港元)逾期[114] - 公司抵押贷款本金54,000千港元占比11%全部(54,000千港元)逾期[114] - 公司无抵押贷款本金144,379千港元占比29%其中18%(90,929千港元)逾期[114] - 五大客户利息收入占总收益18.6%,较去年17.3%上升1.3个百分点[117] - 最大客户应收贷款余额占比6.9%,较去年6.2%上升0.7个百分点[118] - 逾期超过90天贷款达284,373千港元,占应收贷款净额73.5%[119]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策略 - 公司计划重整证券资本市场业务以识别及评估有利可图的交易并作为重要收益来源[98] -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上半年市值稳定维持在约42.7万亿港元,首次公开招股筹资总额约1,071亿港元[135] 法律和诉讼风险 - 公司涉及康宏高等法院诉讼,作为第24名被告面临股份取消及损害赔偿风险[86] - Classictime同时作为朱晓燕呈请案中33名答辩人之一,涉及康宏股份价值损失索赔[89] 税务和股息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所得税开支,与2024年同期一致[5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中期股息派付建议,与2024年同期一致[53]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非控股权益在2024年上半年被完全注销,金额为184.2万港元[17] - 主要股东Value Convergenc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24,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25%[166][169] - 主要股东China Investment and Finance Group Limited通过New Express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20,0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06%[166][1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丽屏、谭美珠、何远东)[17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175] -
嬴集团(0039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2:49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亿港元,较上月底无变化[1] 股份变动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3.71692734亿股,本月减少8980万股,本月底结存22.81892734亿股[2] - 2025年8月15日,公司赎回并注销8980万股普通股[4] 购股计划 - 2023新购股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的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相关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嬴集团(00397.HK)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685.8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8 1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约3166.8万港元 同比减少13.1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85.8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404万港元扩大162% [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 [1]
嬴集团(00397)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685.8万港元,同比扩大16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0:35
财务表现 - 收益3166.8万港元 同比下降13.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685.8万港元 同比扩大162.5% [1] - 每股基本亏损1.50港仙 [1]
嬴集团(0039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0: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13.1%至3166.8万港元(2024年同期:3645.1万港元)[3][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6.451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66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1%[12] - 公司总收益为3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2%(2024年:36.5百万港元)[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162.5%至3685.8万港元(2024年同期:1404.0万港元)[3][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50港仙(2024年同期:0.56港仙)[6] - 除税前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4.042百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36.858百万港元,亏损增加22.816百万港元[16][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扩大至3685.8万港元,同比增长162.5%[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36.9百万港元,同比扩大163.6%(2024年:14.0百万港元)[60] - 经营溢利约3.1百万港元,同比减少85.4%[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增长27.6%至2335.3万港元(2024年同期:1829.6万港元)[5]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1.9%至41.3万港元[23]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25.3%至737.7万港元[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增加54.6%至226.5万港元[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来自借贷的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955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6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7%[12] - 金融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16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5.4%[12] - 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645百万港元锐减至2025年上半年的0.07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9.1%[12] - 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2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6%(2024年:26.9百万港元)[59]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6.7%(2024年:9.0百万港元)[59]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约660万港元,同比减少26.7%[63] - 孖展贷款利息收入约55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1.4%(对比去年700万港元)[63] - 金融服务业务去年收益为900万港元[63] - 借贷业务收益约24.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77.6%[73] - 资产投资业务亏损31.6百万港元(2024年:36.9百万港元),主要受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影响[83] - 借贷业务通过物业按揭、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及无抵押贷款四类开展[65] - 无抵押贷款年利率区间为10%至24%[72] - 有抵押贷款年利率区间为9%至12.5%[72] - 利率厘定考虑贷款与价值比率、还款能力及业务关系[72] - 抵押品包括香港地产物业、上市公司权益股及证券[71] - 贷款组合总额为491.555百万港元,其中个人抵押贷款占34%(165.755百万港元),个人无抵押贷款占26%(127.421百万港元),公司抵押贷款占11%(54百万港元),公司无抵押贷款占29%(144.379百万港元)[76] - 活跃贷款账户数量为48个(2024年末:52个),其中担保贷款18笔,无抵押贷款30笔[78] - 未偿还孖展贷款客户数量及金额均减少[63] - 集团计划重整证券资本市场业务以拓展收益来源[64] 资产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下降5.3%至3.89亿港元(2024年末:4.11亿港元)[3] - 资产投资分类出现重大亏损31.55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2.800百万港元和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27.277百万港元[16]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9.1%至132.1万港元[22]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收窄至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58.8%[2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扩大至2727.7万港元[2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为27.3百万港元(2024年:25.1百万港元)[60]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301,627千港元(2024年末:305,815千港元)[50] - 纳斯达克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1,500千港元,同比下降79.6%(2024年末:7,337千港元)[50] - 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平值为67,128千港元,同比下降13.7%(2024年末:77,825千港元)[5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为27,200千港元,同比下降9.3%(2024年末:30,000千港元)[53] - 股本证券投资为303.1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3.2百万港元下降3.2%[85] - 非上市投资基金为67.1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7.8百万港元下降13.8%[85] - 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8.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0百万港元下降5.5%[85] - 持有康健国际医疗集团873,700,000股,占其已发行股份约12.90%,公平值约为207.9百万港元[88] - 康健投资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总资产约18.6%,占资产净值约19.2%[88] - 本期间康健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约6.1百万港元,未获得股息[88] - 上市股本证券占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总资产约8.5%[86] - 非上市投资基金投资涉及消费品、零售、医疗保健服务及互联网相关行业[90] 贷款和信贷风险 - 应收贷款及利息下降4.8%至3.87亿港元(2024年末:4.06亿港元)[3]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达19.914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1.807百万港元[16][17]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达199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180.7万港元[22]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19.9百万港元(对比2024年拨回1.8百万港元)[74] - 集团通过严格信贷政策及信贷委员会控制信贷风险[67] - 集团强调追收程序并增加资源分配以监控应收贷款[67] - 香港认可机构向21家收数公司转让约548,000个账户(2024年上半年:19家收数公司,437,000个账户)[74] - 减值亏损主要反映预期信贷亏损,基于历史信贷亏损经验及前瞻性评估[75] - 集团每周审阅还款记录及贷款组合,重点监控逾期账户[70] - 逾期贷款总额达395.505百万港元,占贷款本金总额的80%,其中个人抵押贷款逾期率25%(123.655百万港元),个人无抵押贷款逾期率26%(126.921百万港元)[76]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141.929百万港元,其中公司抵押贷款拨备为0港元,公司无抵押贷款拨备达46.131百万港元[78]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386.822百万港元,其中超过90日逾期金额达284.373百万港元,占总额73.5%[80] - 五大客户利息收入占总收益18.6%(2024年:17.3%),单一最大客户贡献占比4.2%(2024年:3.6%)[79] - 最大客户应收贷款余额占总额6.9%(2024年:6.2%),五大客户合计占比26.3%(2024年:23.9%)[79] - 应收贷款本金总额减少4442.5万港元至4.915亿港元[37]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减少1406.2万港元至1.419亿港元[38]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528.751百万港元,减除拨备后净额为386.822百万港元[78] - 公司抵押贷款应收利息净额61.846百万港元,为零拨备状态[78] 流动性及资本结构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2%至1.45亿港元(2024年末:1.43亿港元)[3] - 流动资产净值下降2.5%至9.42亿港元(2024年末:9.66亿港元)[3] - 流动比率升至27.30倍(2024年末:24.78倍)[3] - 资产净值下降4.2%至10.84亿港元(2024年末:11.31亿港元)[3][8]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底的139.450百万港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137.784百万港元,减少1.666百万港元[1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45.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3%(2024年12月31日:143.3百万港元)[60] - 公司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45.1百万港元(2024年底:143.3百万港元)[94]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942.3百万港元(2024年底:966.2百万港元)[94] - 流动比率约为27.3倍(2024年底:24.8倍)[94] - 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2%(2024年底:3.5%)[94] - 以投资物业抵押的银行借款约22.0百万港元(2024年底:22.3百万港元)[95] - 投资物业约27.2百万港元已抵押作为贷款抵押品(2024年底:30.0百万港元)[96] 其他财务数据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389.2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1.0百万港元下降5.3%[8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171.828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119.687百万港元,减少52.141百万港元[19] - 资产投资分类资产从2024年底的491.045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457.099百万港元,减少33.946百万港元[1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142,570千港元下降至132,747千港元,减少6.9%[39] - 孖展客户应收款项从104,939千港元下降至92,924千港元,减少11.5%[39] - 现金客户及结算所应收款项从189千港元增加至537千港元,增长184.1%[39] - 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37,442千港元增加至39,286千港元,增长4.9%[39] - 孖展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从767,746千港元下降至740,325千港元,减少3.6%[4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16,356千港元下降至12,527千港元,减少23.4%[43] - 现金客户及结算所应付款项从4,904千港元下降至3,618千港元,减少26.2%[43] - 孖展客户应付款项从6,203千港元增加至6,675千港元,增长7.6%[43] - 经营租赁未来最低租金收入从1,440千港元下降至780千港元,减少45.8%[47] 公司治理和股份 - 公司回购并注销133,590,000股股份,总现金代价约9,128千港元[46] - 公司期内购回149,29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10,165,000港元[101][10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371,692,734股[10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105] - 全体董事确认本期间内持续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05]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3.21及3.22条成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10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6]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陈丽屏女士(主席)、谭美珠女士及何远东先生[106]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采纳之会计原则及惯例[106] - 审核委员会讨论内部监控与财务申报事项[106]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本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106] - 执行董事为李荣昌先生及汤显祖先生[10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丽屏女士、谭美珠女士及何远东先生[106] 市场环境和展望 - 香港破产呈请及清盘令自2022年起持续增加[62] - 集团预计2025年香港经济增长率为2.5%至3%[61] -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上半年市值稳定在约42.7万亿港元[92] - 2025年首六个月香港IPO筹资总额达1,071亿港元[92]
嬴集团(00397.HK):预计中期综合亏损净额不少于37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2 10:25
盈利警告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将录得综合亏损净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 [1] - 亏损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700万港元 [1] - 应收贷款及利息的预期信贷亏损约2000万港元 [1] 公司行动 - 公司于8月15日注销8980万股 [2]
嬴集团预计中期综合亏损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2 10:0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将取得综合亏损净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 [1] - 亏损主要包含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700万港元 [1] - 亏损另包含应收贷款及利息的预期信贷亏损约2000万港元 [1]
嬴集团(00397)预计中期综合亏损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9:5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将取得综合亏损净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 [1] - 亏损主要包含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700万港元 [1] - 应收贷款及利息的预期信贷亏损约2000万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