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14: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2,058千港元,较2021年的170,079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53,270千港元,较2021年的90,994千港元减少[1]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为54,274千港元,较2021年的103,046千港元有所收窄[1] - 2022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54,415千港元,较2021年的103,227千港元减少[2] - 2022年公司每股亏损为7.04港仙,较2021年的13.37港仙减少[2]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642千港元,较2021年的112,236千港元大幅减少[3]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75,017千港元,较2021年的201,859千港元增加[3]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4,756千港元,较2021年的119,643千港元减少[3]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38,649千港元,较2021年的193,064千港元减少[4] - 2022年公司总权益为138,649千港元,较2021年的193,064千港元减少[4] - 2022年公司总收入142,058千港元,2021年为170,079千港元[12][15] - 2022年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56,401千港元,2021年为100,580千港元[15] - 2022年综合资产总值287,659千港元,2021年为314,095千港元[16] - 2022年综合负债总额149,010千港元,2021年为121,031千港元[16] - 2022年香港地区收入141,750千港元,2021年为169,613千港元[19] - 2022年中国地区收入308千港元,2021年为466千港元[19] - 2022年营业额约1.42亿港元,较2021年约1.7亿港元减少约16%[34] - 2022年毛利率约为37%,2021年约为54%[3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400万港元,2021年为1.03亿港元[35]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8.1506亿千港元,2021年为7.1794亿千港元[22] - 2022年融资成本7297万千港元,2021年为6410万千港元[22] - 2022年所得税抵免2127万千港元,2021年开支为2466万千港元[25] - 2022年集团收入约1.42亿港元,较2021年约1.7亿港元减少约16% [52] - 2022年销售成本约8900万港元,较2021年约7900万港元增加约13% [53] - 2022年毛利约530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37%,2021年毛利约9100万港元,毛利率为54% [54] - 2022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000万港元,2021年约1500万港元 [55]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900万港元,较2021年约3100万港元下降约6% [56] - 2022年一般及行政费用约3800万港元,较2021年3300万港元增加约15% [58] - 2022年融资成本约700万港元,2021年约600万港元 [60] - 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项下减值亏损约2500万港元,2021年约1.03亿港元 [61]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约5400万港元,2021年约1.03亿港元 [6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17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4000万港元)[7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约为31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200万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71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7200万港元)[71]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3%(2021年12月31日:44%)[7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2.7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2.02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75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2亿港元)[7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67%(2021年12月31日:168%)[72] - 股东资金由2021年12月31日约1.93亿港元减至2022年12月31日约1.39亿港元[7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药保健品收入128,375千港元,2021年为114,196千港元[12][15] - 2022年放债业务收入14,628千港元,2021年为22,291千港元[12][15] - 2022年投资金融工具收入 -945千港元,2021年为33,592千港元[12][15] - 2022年投资金融工具分部亏损约100万港元,2021年收益约3400万港元[36] - 中药保健品业务2022财年收入约1.28亿港元(2021财年:1.14亿港元),分部溢利约200万港元(2021财年:亏损900万港元)[39] - 放债业务2022财年贷款利息收入约1500万港元(2021财年:2200万港元),分部亏损(税前)约3000万港元(2021财年:9800万港元)[41]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2022财年亏损净额约100万港元(2021财年:收益净额约3400万港元),除税前分部亏损约1800万港元(2021财年:除税前分部溢利约1700万港元)[4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2022财年产生亏损约1500万港元(2021财年:约1500万港元),出售若干上市股本2022财年已变现亏损约100万港元(2021财年:已变现收益约3400万港元)[48] 应收贷款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应收贷款账面值1.34051亿千港元,2021年为1.38572亿千港元[27] - 2022财年公司向两名客户授出本金约900万港元新贷款,向三名客户延长本金约3000万港元贷款最后偿还日期[42] - 2022年12月31日,11笔未偿还贷款中,7笔约1.18亿港元应收贷款为第一阶段,1笔约3300万港元为第二阶段,3笔约1.7亿港元为第三阶段[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330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第一阶段重新分类至第二阶段[43] - 对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计提拨备2022年约1.87亿港元(2021年:1.62亿港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2500万港元[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连应收应计利息(计入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后)约1.3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1.39亿港元)[46] - 集团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降至约1.3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1.39亿港元)[68] 其他事项 - 2022年已确认政府补助金约1909千港元,与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有关[21] - 销售渠道通过“HKTVmall”平台录得营业额增长超20%[6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100名雇员及合约工人[73]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79] 往来账款数据变化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款项等账面值1.4721亿千港元,2021年为1.1843亿千港元[29]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款项等账面值3.5965亿千港元,2021年为2.661亿千港元[32] 集团持有股本数据变化 - 集团持有上市及非上市股本在2022年末为57,313千港元,2021年末为59,304千港元[49]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09: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6,27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7,897千港元下降22.1%[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6,52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5,493千港元下降52.2%[3]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5,262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溢利为36,569千港元[3]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5,176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溢利为36,569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3,77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2,236千港元下降25.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1,84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1,859千港元增长9.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7,23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9,643千港元增长6.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7,72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3,064千港元下降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6,204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13,82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53千港元,较期初的40,007千港元减少28.1%[11] - 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193,064千港元,6月30日降至177,727千港元,减少15,337千港元[13] - 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296,291千港元,6月30日增至332,652千港元,增加36,361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305,62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27,898千港元[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314,09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21,031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香港地区收入为75,99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897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2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外部客户对公司收入贡献达10%或以上[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借贷利息为7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1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7千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之利息为2,1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40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递延税项为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49,74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2,40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6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4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8千港元[46]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47][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之(亏损)/盈利为 - 15,17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569千港元[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770,480,836股,2021年同期相同;用以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770,480,836股,2021年同期为851,480,836股[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未假设公司未偿还可换股贷款票据获兑换,因假设行使将致每股亏损减少[5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3.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2万港元[5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15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98.7万港元[5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76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9800万港元减少约22%[98][104] - 本期毛利率约35%,较2021年同期约57%下降[98][10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00万港元,2021年同期则为溢利约3700万港元[98][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9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000万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1.0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8400万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8%,2021年12月31日约为44%[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2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02亿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2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亿港元[153][157]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1年12月31日约1.93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约1.78亿港元[153][157] - 存货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34%,仓库库存价值从约6100万港元降至约4000万港元[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约为6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基本持平[154] - 存货较2021年度减少约34%,库存存货价值从2021年12月31日约6100万港元减至2022年6月30日约4000万港元[15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维持稳定为约6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从事中药保健品销售、放债业务及投资金融工具[25][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中买卖中药保健品为69,13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873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7,22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988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金融工具之净额亏损91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27,036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4,355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14,483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之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为2,5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28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1,836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药保健品、放债业务、投资金融工具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69,134千港元、7,227千港元、 - 9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总计76,270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药保健品、放债业务、投资金融工具的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1,865千港元、 - 4,720千港元、 - 5,187千港元,可报告分部总计亏损8,042千港元[32] - 中药保健品业务收入约69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6000万港元增加约15%[100][105] - 放债业务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100万港元[100][105]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本期已变现亏损约1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已变现收益约2700万港元[99][105] - 中药保健品业务板块利润约2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200万港元[109]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为1100万港元,税前亏损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300万港元[111] - 中药保健品分部本期收入约6900万港元,2021年约6000万港元;溢利约20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2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有9间零售店,2021年有10间[112] - 中药保健品分部毛利率由相应期间约29%维持稳定至本期约28%;销售开支由相应期间约150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1400万港元[113] - 放债业务本期贷款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为1100万港元;录得分部亏损(除税前)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300万港元[114] - 本期公司向一名客户授出本金约300万港元新贷款,向三名客户延长本金总额约3000万港元三笔贷款的最后偿还日期;客户提取约1100万港元本金,偿还约100万港元[115][120] - 2022年6月30日,十笔未偿还贷款中,约1.1亿港元六笔应收款贷款为第一阶段,约3100万港元一笔应收贷款为第二阶段,约1.7亿港元三笔应收贷款为第三阶段[116][120] - 本期约3100万港元一笔应收贷款从第一阶段转移至第二阶段[116][12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300万港元[118][121] - 本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400万港元从第一阶段重新分类至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拨备从2021年12月31日约1.55亿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约1.57亿港元[119][121]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6400万港元本金及利息,公司胜诉后借款人上诉;一名6000万港元本金借款人未付利息且有交叉违约;一名3500万港元本金借款人未付利息超一年[123][124][125] - 报告期末,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约1.62亿港元[126]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640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公司胜诉后借款人上诉,法院未安排下次聆讯[127] - 另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6000万港元,自2022年1月起未支付应计利息,发生交叉违约,欠款1.35亿港元[127]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3500万港元,未清偿利息超一年,公司发还款通知并制定收回款项计划[128] - 报告期末,公司就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2021年为1.62亿港元[128] - 本期公司投资金融工具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约4100万港元[130][131] - 公司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增加至约1.4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39亿港元[146][150]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适用披露规定编制[15][21] - 除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外,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法编制[18][22] - 2022年上半年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1年全年报表基本相同,仅因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有额外会计政策[19][22] - 2022年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应用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0][23] - 编制报表时管理层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1年全年报表相同[24][25] 金融资产与负债相关 - 2022年6月30日,放债业务产生之应收贷款为3.1124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0537亿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1.46737亿港元和1.38572亿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8%-15% [57] - 2022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流动)为6903.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690.4万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非流动)分别为225.2万港元和240万港元[5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557.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68.1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分别为908.3万港元和616.2万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08:09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公布2021财年业绩,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1.7亿港元,较2020财年的约1.38亿港元增长约23%[14][18] - 2021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为54%,2020财年约为44%[15][18] - 2021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3亿港元,2020财年为2500万港元[15][18]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1财年股息,2020财年也未派付[15][18]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约1.38亿港元增加约23%至2021年的约1.7亿港元[76][81] - 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从2020年的约7700万港元增加约3%至2021年的约7900万港元[77][81]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从2020年的约610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约9100万港元,毛利率从44%增至54%[78][81]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500万港元,2020年为收益100万港元[79][82]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至约3100万港元,较2020年约3000万港元上升约3%[80][82]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费用约为330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6%(2020年:3500万港元)[86][91]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为600万港元,2020年约为1900万港元[87][91] - 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项下减值亏损增加至约1.03亿港元,2020年约为4900万港元[88][9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03亿港元,2020年约为2500万港元[94] - 2021财政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03亿港元,2020财政年度约为2500万港元[9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金融工具投资业务收入从2020财年亏损400万港元变为盈利3400万港元[20] - 2021财年中国保健品业务收入从2020财年的1.12亿港元增至1.14亿港元[20] - 2021财年放债业务收入从2020财年的3000万港元降至2200万港元[20] - 2021财年中国保健品业务贡献收入约1.14亿港元,亏损约900万港元,2020财年收入1.12亿港元,亏损100万港元[23] - 投资金融工具分部收入从20财政年度亏损400万港元增至报告年度收益3400万港元[24] - 中医保健品分部收入从20财政年度1.12亿港元增至报告年度1.14亿港元,分部亏损从100万港元增至900万港元[24][25] - 放债分部收入从20财政年度3000万港元减至报告年度2200万港元,分部亏损(除税前)从3300万港元增至9800万港元[24][28][33] - 报告年度,集团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收益净额约为3400万港元,20财年亏损净额约为400万港元;录得分部溢利约1700万港元,20财年分部亏损约为1100万港元[41][42] - 报告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1500万港元,20财年为500万港元;出售若干上市股本之已变现收益约3400万港元,20财年为已变现亏损约400万港元[41][42] 贷款业务相关数据变化 - 2021财年贷款应收款预期信贷损失拨备从2020财年的4900万港元增至1.03亿港元[21]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财政年度4900万港元增至报告年度1.03亿港元[24] - 21财政年度公司向6名客户授出7笔新贷款,本金总额1亿港元,向2名客户延长2笔贷款最后偿还日期,本金总额4100万港元[29][33] - 2021年12月31日,9笔未偿还贷款中,6笔应收贷款总额1.32亿港元分类为第一阶段,3笔应收贷款总额1.69亿港元分类为第三阶段[30][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额1.01亿港元的2笔应收贷款从第一阶段转移至第三阶段[30][34] - 对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计提拨备共1.62亿港元,较20财政年度增加1.03亿港元[32][3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应收款及应计利息应收款(未计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为3.0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2亿港元[3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连同应计应收利息(未计预期信贷亏损之累计拨备前)为3.0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2亿港元[39] - 公司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从2020年12月31日的2.23亿港元降至2021年的1.39亿港元[63][66] 金融工具投资持有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上市股本年初为107,699千港元,收购15,453千港元,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15,300千港元,出售48,548千港元,年末为59,304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8,581千港元、10,861千港元、5,409千港元、36,334千港元、107,699千港元[4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35,963千港元,持有股份数目22,260千股,公平值31,387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0%,已确认公平值亏损3,256千港元[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7,500千港元,持有股份数目25,000千股,公平值25,0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已确认公平值亏损250千港元[5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云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36,486千港元,持有股份数目7,526千股,公平值24,234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已确认公平值亏损2,634千港元[5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5,093千港元,持有股份数目16,860千股,公平值23,773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5%,已确认公平值亏损1,517千港元[50] 公司投资策略与市场需求 - 公司作出短至长线投资,旨在赚取资本收益及股息收入,投资于多个行业上市股本证券多元化投资组合[51][52] - 因香港健康意识提升和人口老龄化,香港对保健品尤其是中药、参茸和干海鲜的需求近年稳步增长[53] 公司平台营业额情况 - 公司通过“HKTVmall”平台的营业额增长超12%[55][58] 公司财务状况指标变化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40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00万港元[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约为12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00万港元[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72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600万港元,且将于2022年10月10日到期[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44%,2020年12月31日为36%[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0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9亿港元[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000万港元[70][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68%,2020年12月31日为578%[70][73]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约2.96亿港元减至2021年12月31日约1.93亿港元[70][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约为1.12亿港元,较上一年的约1.46亿港元减少约23%[97][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约为610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4800万港元增加约27%,存货周转期为280天,相应年度为228天[103][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约为60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700万港元减少约14%,应收账款周转期2021财政年度为12天,2020财政年度为18天[106][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3500万港元[107][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为27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2000万港元,应付账款周转期为81天,2020财政年度为51天[108][109] - 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由2020年12月31日的约1.06亿港元减少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8400万港元[1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3.14亿港元,资金来源为股东资金、应付款项及借贷[117][1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可于要求时或一年内偿还,所有借贷以港元列值,以账面价值为5300万港元的附属公司香港上市股权的投资作抵押[118][1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贷款票据为7200万港元,年利率6%,到期日延至2022年10月10日起计一年后到期,或持有人可按每股1.0港元转换为公司普通股[118][1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2.02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1.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68%[121][122]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2.96亿港元减少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1.93亿港元[121][122] - 2018年3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资产总值分别为620,172千港元、697,792千港元、598,427千港元、434,278千港元、314,095千港元[123] - 2018年3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分别为100,391千港元、13,412千港元、18,685千港元、20,000千港元、12,036千港元[125] 公司重大交易与事件 - 2020年8月19日,公司以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LC Global Holdings Corporation全部已发行股本,录得出售收益约4600万港元,该出售于10月30日完成[130][134] - 公司于2021年10月6日完成资本重组,涉及资本削减、股份拆细及股份溢价削减[139][141] - 资本削减将每股已发行普通股面值由1.00港元减至0.01港元,进账7.63亿港元计入累计亏损[140][141] - 股份拆细将每股面值1.00港元的法定但未发行股份拆为100股面值0.01港元的调整股份[142][146] - 股份溢价削减进账3.11亿港元计入累计亏损[143][147] - 资本重组后公司法定股本为15亿港元,分为150亿股,7.70480836亿股已发行并缴足[143][147] - 报告年度未动用集资活动所得款项,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未动用款项[144][148] - 报告年度除本报告所述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45][149] 公司风险与应对策略 - 策略性风险指因未能识别或实施正确策略,或对营业环境变化作出适当反应,影响公司中长期盈利能力及声誉,公司通过董事会经验、定期审查业务、全面尽职审查应对[136] - 经济风险指经济下行导致客户无力偿还贷款,坏账增加、资产价值降低影响公司表现,公司通过定期审查前瞻性指标识别经济环境[136]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认可企业管治高标准重要性,董事会致力于此[151] - 集团采用企业管治政策声明,参照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的企业管治守则[152] - 除偏离守则A.4.1外,公司2021年全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偏离守则第A.4.1条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56] - 公司董事会目前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间无任何关系[161][1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具备独立性并符合上市规则指引[168][173]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1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8 08: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33.7%至9789.7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7319.7万港元)[4]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3656.9万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3655.5万港元)[4] - 期内溢利为3656.9万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亏损3861.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6]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7319.7万港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9789.7万港元,增长33.7%[3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盈利36569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亏损34925千港元[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至9800万港元(对比同期7300万港元)[112][1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700万港元(对比同期亏损3900万港元)[112][1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74.6%至321.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262.4万港元)[4]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773.6万港元改善至2021年上半年的112.8万港元[32] - 融资成本从12.624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3.211百万港元,下降74.6%[51] - 可换股贷款票据推算利息从10.541百万港元降至2.44百万港元,下降76.8%[5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32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91千港元减少67.7%[7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确认新增使用权资产498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42千港元增长336.7%[74] - 租賃負債利息支出為11千港元,較去年同期83千港元下降[104] - 短期租賃相關開支為306千港元,去年同期為零[104] - 中药保健品分部销售开支由约1800万港元降至约1500万港元[1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药保健品销售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5799.6万港元微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5987.3万港元,增长3.2%[32][38] - 利息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1520.1万港元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1098.8万港元,下降27.7%[32] - 出售金融工具收益2021年上半年为2703.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零[3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2021年上半年为1448.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1809万港元[32]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分部利润从2020年上半年亏损2249.7万港元转为2021年上半年盈利4142.5万港元[38][41] - 中药保健品分部2021年上半年税前亏损218.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214.6万港元略有扩大[38][41] - 放债业务分部税前利润从2020年上半年亏损171万港元转为2021年上半年盈利276.4万港元[38][41] - 金融工具投资分部税前利润2021年上半年为4084.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1864.1万港元[38][41] - 金融工具投资实现收益27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零)[113][119] - 中药保健品业务收入6000万港元(同比增长3%),但录得亏损200万港元[114][122] - 放债业务收入1100万港元(同比下降27%),录得分部利润300万港元[114][124] - 金融工具投资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4200万港元(对比同期亏损1800万港元)[116][119] - 中药保健品分部收入约6000万港元(2020年:约5800万港元),亏损约200万港元(2020年:约200万港元)[126]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1100万港元(2020年:约1500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0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200万港元)[127]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分部溢利约410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900万港元)[129] - 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产生收益约1448.3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540.9万港元)[13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从73.197百万港元增至97.897百万港元,增长33.8%[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认为有充足资源维持运营[20][25] - 公司未宣派2021年中期股息[63] - 公司於2021年7月7日提出資本重組計劃,並於8月11日獲股東特別大會通過[105][108] - 公司正在向開曼群島大法院申請資本削減令[106][108] - 报告期内资本结构无变更,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子公司事项[159][160][164][165] - 公司核數師於2020年7月23日變更為國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196][200]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簡明中期財務報表[195][199] - 所有董事確認遵守證券交易標準守則及公司行為守則[194][198] - 公司除偏離企業管治守則第A.4.1條外,完全遵守其他守則條文[187][191] - 非執行董事最少每三年於股東週年大會輪值退任一次[193][197] - 國衛會計師事務所將於股東週年大會提呈續聘決議[200]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大幅增长65.2%至5549.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359.1万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为4.75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亏损4.94港仙)[5]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入为1382.9万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净流出2127.4万港元,实现显著改善[1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2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净流入1629.4万港元[1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061.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41.4万港元流出有所增加[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51.4万港元,较期初3482.9万港元减少21.0%[12] - 累计亏损从期初的84226.5万港元减少至80569.6万港元,改善4.3%[16] - 汇率变动造成汇兑损失20.8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10万港元损失[12][16] - 公司权益总额从期初29629.1万港元增至33265.2万港元,增长12.3%[16] - 总资产净值增长12.3%至3.32652亿港元(2020年末为2.96291亿港元)[9]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434.27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1年中的450.201百万港元,增幅3.7%[44] - 放债业务分部资产从234.145百万港元增至251.560百万港元,增长7.4%[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5百万港元减少至4.561百万港元,下降39.2%[44] - 综合负债总额从137.987百万港元降至117.549百万港元,减少14.8%[4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8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3500万港元)[150] - 公司总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94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1.06亿港元)[150] - 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8%(2020年12月31日:36%)[150] - 流动资产总值约为3.1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2.89亿港元)[150] - 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9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5000万港元)[150] - 流动比率约为10.8倍(2020年12月31日:5.8倍)[150] - 股东资金由2.96亿港元增加至3.33亿港元[150] - 应收购款减少43%至4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700万港元)[151] - 应收贷款及应计利息微升至2.4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2.23亿港元)[143] - 存货增加2%至49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4800万港元)[15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46%提升至57%[112][118] - 中药保健品业务毛利率从32%下降至29%[123] - 中药保健品分部毛利率由约32%降至约29%[126] - 放债业务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由约800万港元减至约100万港元[127]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60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5900万港元)[128][13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51.4万港元(2020年末为3482.9万港元)[7] - 应收贷款总额为2.4294亿港元(非流动部分1.25亿港元,流动部分1.17994亿港元)[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07866亿港元(非流动部分257.2万港元,流动部分1.05294亿港元)[7] - 可换股贷款票据为8450.2万港元[9] - 股份回购及注销导致2020年中期股本减少1124万港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无单一客户贡献超过10%的收入[4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6569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每股亏损38617千港元[68]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770480836股,用于计算基本每股盈利[68] - 考虑可换股票据摊薄影响后,公司2021年上半年稀释每股盈利为38607千港元[6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303481千港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0487千港元[81] - 公司应收贷款净额242994千港元,其中117994千港元在一年内到期[82] - 公司应收贷款年利率范围为8%至13%,较2020年末的8%至15%有所收窄[81] - 公司持有可换股贷款票据81000000股,具有潜在摊薄影响[68]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流动部分公平值为1.053亿港元[84] - 非上市股本证券非流动部分公平值为257万港元[84] - 应收账款总额从1357万港元下降至1204万港元,减少11.3%[87] - 贸易应收账款从675万港元降至421万港元,下降37.6%[87] - 0-9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占比90.6%[88]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33万港元降至1129万港元,下降44.5%[92] - 贸易应付账款从1070万港元降至553万港元,下降48.3%[92] - 0-90天账龄的贸易应付账款占比97.5%[93] - 有抵押其他贷款从2000万港元降至919万港元,减少54.0%[95] - 普通股已发行股份数量为7.70481亿股[95]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總額為107,866千港元,其中上市股本證券佔105,294千港元,非上市股本證券佔2,572千港元[97] - 上市股本證券公平值全部歸類為第一層次計量,金額為105,294千港元[97] - 非上市股本證券公平值全部歸類為第三層次計量,金額為2,572千港元[97] - 非上市股本證券採用資產法估值,關鍵輸入值為資產淨值,與公平值呈正相關[99] - 第三層次金融資產公平值從期初2,611千港元減少39千港元至期末2,572千港元[99] - 按攤銷成本列賬的金融資產及負債賬面值與公平值無重大差異[99] - 已终止经营的OBM玩具业务2020年上半年收入44.641百万港元,亏损3.692百万港元[62] - 应收账款月均余额2.79亿港元(2020年同期2.86亿港元)[124] - 期间新发放贷款总额5000万港元,客户还款总额2800万港元[124] - 尚未偿还应收贷款月均结余约2.79亿港元(2020年:约2.86亿港元)[127] - 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公平值收益约475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6.6%[136] - 集团员工总数约100人,包括香港总部和中国办事处的雇员及合约工人[161][166] - 永恒财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61,012,82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0.90%[170] - Riche (BVI)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1,012,824股,占已发行股本20.90%[170] - 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1,012,824股,占已发行股本20.90%[170] - Heng Tai Finance Limited持有81,000,000份可换股债券,对应81,000,000股相关股份[172] - 亨泰消费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1,000,000份可换股债券[172] - 董事长李雄伟持有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约25.99%已发行股本[176] - 副主席张国伟持有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约15.29%已发行股本[176] - 报告期内未授予、行使或失效任何购股权,截至2021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75][179] - 董事李雄偉先生持有57,463,636股普通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7.46%[184] - 公司及子公司於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未購買、贖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證券[186][1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資料無變動[185][189] - 除披露外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無持有股份或債券權益[183][188]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1 09:55
财务结算日期变更 - 集团财政年度结算日于2019年12月2日由3月31日改为12月31日[14]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变化 - 报告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1.38亿港元,较相应期间约1.08亿港元增加约28%[16] - 报告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44%,相应期间约46%[17] - 报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500万港元,相应期间为1.24亿港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19年九个月的约1.08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约1.38亿港元,增幅约28%[69] - 持续经营业务的销售成本较2019财年增加约33%,2020财年约为7700万港元,2019财年约为5800万港元[70]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增至约6100万港元,2019财年约为500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44%,2019财年为46%[71] - 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约100万港元收益,2019财年为7200万港元亏损[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约1.08亿港元增加28%至2020年的约1.38亿港元[74] - 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从2019年的约5800万港元增加33%至2020年的约7700万港元[74]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从2019年的约500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约6100万港元,毛利率从46%降至44%[74]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收益约100万港元,2019年亏损7200万港元[75]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约300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3100万港元微跌约3%[75]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费用约为350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3%[80][85]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为1900万港元,2019年约为1800万港元[81][85] - 2020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项下减值亏损增至约4900万港元,2019年约为600万港元[82][8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2500万港元,2019年约为1.24亿港元[86][91]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17]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报告年度中国保健品业务收入从19财期8900万港元增至1.12亿港元[22] - 报告年度放债业务收入从19财期21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22] - 持续经营业务中,中医保健品分部收入从8900万港元增至1.12亿港元,放贷分部收入从21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26] - 中药保健品分部报告年度收入约1.12亿港元(19财政期间:89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00万港元(19财政期间:1800万港元)[27] - 放贷业务报告年度贷款利息收入约3000万港元(19财政期间:2100万港元),分部亏损(除税前)约3300万港元(19财政期间:溢利200万港元)[30][33] - 中药保健品分部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890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1.12亿港元,放贷分部收入从2019年的210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3000万港元[74] 金融工具相关数据变化 - 报告年度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亏损从19财期5800万港元减至500万港元[23]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报告年度亏损净额约400万港元(19财政期间:2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100万港元(19财政期间:6100万港元)[35][36] - 2020年底,公司持有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7500千港元,数量25000千股,公平值250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公平值亏损250千港元[41] - 2020年底,公司持有云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36486千港元,数量7526千股,公平值24234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公平值亏损2634千港元[41] - 2020年底,公司持有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5093千港元,数量16860千股,公平值23773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5%,公平值亏损1517千港元[41] - 2019年底,公司持有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4000千港元,数量40000千股,公平值404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7%,公平值亏损5200千港元[44] - 2019年底,公司持有环球大通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87975千港元,数量195560千股,公平值17595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3%,公平值亏损21310千港元[44] - 2019年底,公司持有云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36486千港元,数量7526千股,公平值26868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4%,公平值亏损8880千港元[44] 子公司出售情况 - 报告年度出售从事OBM玩具业务子公司收益4600万港元[23] - 集团亏损减少,金融工具公平值亏损从5800万港元减至500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4600万港元[26] - 公司于2020年10月30日出售持续亏损且有净负债的自有品牌制造玩具分部,以改善财务状况[48][52] - 2020年8月19日,集团以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LC Global Holdings Corporation全部已发行股本,获出售收益约4600万港元,10月30日完成出售[124][129] - 2019年10月27日,集团以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Keytime Glob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产生出售亏损约1800万港元[125][129] - 2019年9月26日,集团以1港元总代价出售附属公司Notton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获出售收益约400万港元[125][129] 南北行零售店数量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北行零售店有10家,2019年12月31日为11家[25] - 2020年12月31日,南北行零售店有10间(2019年12月31日:11间)[27] 放贷业务其他数据 - 放贷业务应收贷款月均结余约2.8亿港元(19财政期间:2.47亿港元)[30][33] - 报告年度,集团向3名客户作出新贷款本金总额约2700万港元,延後4项现有贷款本金总额1.53亿港元的最终偿还日期[30][33] - 报告年度,一名客户未偿还本金640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集团已展开法律诉讼[31][33] - 报告年度末,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59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1100万港元)[32][33]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微跌至2.2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64亿港元[56][6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35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500万港元[64][6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分别约为2000万港元和86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1900万港元和1.1亿港元[64][6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36%,2019年12月31日为39%[64][6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2.89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50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578%;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5.45亿港元、2.64亿港元和206%[64][66] - 公司股东资金由2019年12月31日约3.27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约2.96亿港元[64][66] - 2020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约1.46亿港元,较去年约5400万港元增加约170%[95] - 2020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约480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约6900万港元减少约30%,存货周转期为228天[97][98] - 2020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约70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约3900万港元减少约82%,应收账款周转期为18天[100][105]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5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5500万港元[101][105] - 2020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20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1.18亿港元,应付账款周转期为51天[102][105] - 2020年12月31日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1.06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约1.29亿港元减少[10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4.34亿港元[110][11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以账面价值6900万港元的附属公司香港上市股权投资作抵押[111][11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可换股贷款票据8600万港元,年息6%[111][11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约2.96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约3.27亿港元减少[11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2.89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50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578%[119] - 集团股东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约3.27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的约2.96亿港元[119] 过往资产总值及借贷情况 - 2018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100391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3412千港元[121] - 2019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18685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为63788千港元[121] - 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20000千港元[121] 营运资金情况 - 董事认为,考虑集团内部资源及运营现金流,若无不可预见情况,集团未来十二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当前需求[118][122] 集团风险及应对措施 - 集团面临策略性、经济、信贷风险,分别采取定期检讨策略及表现、检讨前瞻性指标、评估客户信贷质量等措施应对[133] 股份回购及合并情况 - 报告年度内,公司在联交所以总价约400万港元回购1.396亿股普通股,截至报告日期已注销[139][141] - 2020年9月25日,公司进行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合并为1股面值1港元普通股[143][147] - 股份合并前,公司法定股本15亿港元,分为150亿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其中77.0480836亿股已发行[144][147] - 股份合并后,公司法定股本15亿港元,分为15亿股面值1港元普通股,其中7.70480836亿股已发行[144][147] 集资款项情况 - 报告年度内,未动用集资活动所得款项,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未动用款项[145][148] 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情况 - 除报告所述,集团报告年度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46][149] 企业管治政策 - 公司认为高水准企业管治能助集团管理业务风险、提高透明度等[152][156] - 集团参照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采纳企业管治政策书[153][15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除偏离守则A.4.1和A.6.7条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54][157] - 非执行董事虽未特定任期,但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大会退任一次并可重选,董事认为此偏离守则A.4.1条合理[155] 董事会相关情况 - 董事会目前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163][171][17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11次董事会会议[172][176] - 全体董事须根据公司章程细则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并须重选连任[173][177] - 董事会大致上每季定期会面一次,并因应情况召开额外会议[172][176]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审批财务报表及年度预算等重要事宜,公司日常运营委派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62][166] - 董事会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书,认为他们具独立性并符合相关指引[171][176]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在2020年均遵守规定标准[161][165] 股东特别大会情况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处理其他事务缺席2020年9月23日举行的公司股东特别大会[160][164]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1 0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7,838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9,836千港元有所下降[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71,73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3,339千港元有所下降[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46,103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6,497千港元有所下降[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0,24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5,499千港元有所收窄[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38,61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9,048千港元有所收窄[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8,62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9,795千港元有所收窄[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8,61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6,977千港元有所收窄[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8,62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7,359千港元有所收窄[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49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0.93港仙有所收窄[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4312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3852千港元增长56.56%[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69929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44575千港元下降13.71%[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64520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63578千港元增长0.36%[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5409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80997千港元下降26.90%[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总资產減流动负债为289721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34849千港元下降13.48%[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667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8176千港元下降18.46%[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3054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26673千港元下降13.35%[12]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1274千港元,2019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94602千港元[15] - 2020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6294千港元,2019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为2820千港元[15]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741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1753千港元[15] - 2020年1 - 6月客户合约收入中销售货品为102,637千港元,利息收入为15,201千港元,股息收入及出售金融工具之收益或亏损净额为0千港元[44] - 2019年4 - 9月客户合约收入中销售货品为227,973千港元,利息收入为14,263千港元,股息收入及出售金融工具之收益或亏损净额为 - 2,400千港元[44] - 2020年1 - 6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中利息收入为8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为 - 18,090千港元等[44] - 2019年4 - 9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中利息收入为127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为 - 51,304千港元等[44] - 2020年1 - 6月总收益为94,201千港元,2019年4 - 9月总收益为184,077千港元[44] - 2020年6月30日,综合总亏损为4024.7万港元,2019年9月30日为7549.9万港元[53] - 2020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为5.54241亿港元,综合总负债为2.71187亿港元[53] - 2019年12月31日,综合总资产为5.98427亿港元,综合总负债为2.71754亿港元[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利息为112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550千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之推算利息为10541千港元,部分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之亏损为1000千港元,利息开支总额为13215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546千港元、705千港元、11114千港元、0千港元、12365千港元)[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的部分本金及应计利息约2170.3万港元[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7173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16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97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183339千港元、6054千港元、925千港元)[6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本期拨备为993千港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为0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2623千港元,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1630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1358千港元、2191千港元、0千港元、3549千港元)[6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0.49港仙(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0.93港仙),无每股摊薄亏损[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8617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76977千港元)[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7810647096股(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8276728852股)[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模具)成本为99.1万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281.9万港元),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114.2万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183.2万港元)[75][77] - 放債業務應收貸款2020年6月30日為300,81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274,533千港元,年利率8%-15%[80] - 應收貸款流動資產2020年6月30日為217,878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248,831千港元;非流動資產2020年6月30日為64,50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15,000千港元[81]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2020年6月30日為110,685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138,581千港元[85] - 應收貿易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按金及預付款項2020年6月30日為53,36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51,259千港元[88] - 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2020年6月30日為116,22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117,663千港元[94] - 借貸流動部分2020年6月30日為36,01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18,685千港元,其他貸款年利率10%[97] - 應收貿易賬款0 - 90天2020年6月30日為29,28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37,412千港元[91] - 應付貿易賬款0 - 90天2020年6月30日為28,15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37,888千港元[9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按经常基准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总计110,685千港元,其中上市股本证券106,714千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3,971千港元[10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经常基准计量的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公平值为138,581千港元[102] - 2020年1月1日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为8,500千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平值亏损4,529千港元[109] - 2020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数值为3971[1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4亿港元减少约51%至约1.18亿港元[127][132][1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约为39%,而相应期间则约为24%[127][130][132][1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900万港元,而相应期间则约为7700万港元[127][132] - 公司本期亏损从约7900万港元减少约4000万港元至约3900万港元[135][1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月均结余为2.86亿港元,集团向三名客户发放新贷款本金总额2600万港元,客户提款本金总额2600万港元[144][146] - 2020年6月30日期初股本为138,581千港元,收购8,500千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18,090千港元,出售18,306千港元,期末为110,685千港元[148] - 2019年12月31日期初股本为228,022千港元,收购710千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58,094千港元,出售32,057千港元,期末为138,581千港元[148] - 放債業務需求穩定,公司應收貸款連同應收應計利息增至2.824億港元(2019年12月31日:2.638億港元)[159][16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2500萬港元(2019年12月31日:5500萬港元)[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總借款及可換股貸款票據約為1.36億港元(2019年12月31日:1.29億港元)[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比率約為48%(2019年12月31日:39%)[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總值約為4.7億港元(2019年12月31日:5.45億港元)[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動負債總額約為2.65億港元(2019年12月31日:2.64億港元)[1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動比率約為177%(2019年12月31日:206%)[166] - 公司股東資金由2019年12月31日的約3.27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約2.83億港元[166] - 存貨較2019年12月31日減少約3%,倉庫存貨價值從2019年12月31日的約6900萬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約6700萬港元[167] - 貿易應收款項截至2020年6月30日減少約10%至約3500萬港元,2019年12月31日為約3900萬港元[168]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5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5500万港元)[17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1.3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1.2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8%(2019年12月31日:39%)[17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4.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5.45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2.6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2.6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77%(2019年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08: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干诺道中168 - 200号信德中心西座1209室,电话(852) 2268 8248,传真(852) 2548 5575[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04的Ugland House,邮政信箱309[8]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00348[10] 公司人员变动 - 张国伟先生于2019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4] - 刁云峰先生于2019年10月28日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4] 公司财政年度变更 - 公司财务年度结束日期从3月31日改为12月31日[17]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3月31日改为12月31日,旨在与主要股东一致并节省编制财报资源[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3.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52亿港元减少约31%[19]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为28%,上一年度约为36%[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4亿港元,上一年度为9500万港元[2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0] - 报告期内,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约3.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1%至约4.52亿港元[23] - 报告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约为28%,上一年度约为36%[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亿港元,上一年度则为9500万港元[23] - 报告期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截至2019年3月31日年度约4.52亿港元减少约31%至截至2019年12月31日九个月约3.1亿港元[111][116] - 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较18/19财政年度减少约23%,19财政期间约2.22亿港元,18/19财政年度约2.87亿港元[112][116] - 毛利从18/19财政年度约1.65亿港元减至报告期约880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28%(18/19财政年度:36%)[113][1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亏损约82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增加约74%(18/19财政年度:亏损4700万港元)[114][11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减至约59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约8700万港元减少约32%[115][11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费用约为42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9%(18/19财政年度:8200万港元)[122][124] - 报告期内,约100万港元的商誉被撇减,额外500万港元及600万港元的减值亏损分别分配至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123][124]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约为19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约900万港元;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股东应占亏损约1.24亿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约9500万港元[127][131] - 18/19财政年度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3500万港元,包括OEM玩具分部特定期间业绩及出售该分部收益1200万港元[130][13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减少约50%至约5400万港元,去年为约1.09亿港元[136][138] - 存货较相应期间轻微减少约4%,存货价值由2019年3月31日的约7200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12月31日的约6900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存货周转期为87天,相应期间为89天[137][138] - 2019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3900万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约4100万港元轻微减少约5%;持续经营业务的债务人周转期在FP19为36天,18/19财政年度为42天[140] - 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约390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4100万港元减少约5%,应收账款周转期从36天延长至42天[141]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500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144][147] - 2019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等约1.1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约9200万港元减少,应付账款周转期从59天延长至85天[145][147] - 2019年12月31日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1.2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约1.14亿港元增加[146][14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5.98亿港元,资金源于股东资金、应付款项及借贷[152][155]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可换股贷款票据1.1亿港元,年息6%,一年内到期或可按固定比率转股[153][15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5.45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6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206%[154][156] - 2019年12月31日股东资金从约3.93亿港元减至约3.27亿港元,因公司回购股份及经营亏损[154][156] 中药保健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药保健品分部收入由上一年度的1.55亿港元减少至报告期的89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800万港元[28][31] - 中药保健品业务现金流量五年期后使用估计加权平均增长率3%(18/19财政年度:2%)推测[123][124] - 2019年12月31日,中药保健品业务现金产生单位的使用价值约为3900万港元,低于约5100万港元的账面价值[123][124] 自有品牌制造玩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有品牌制造玩具业务销售增加约10%,从约1.84亿港元增至约2.02亿港元[29][32] - 北美市场是公司自有品牌制造玩具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约1.95亿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63%[36][39] - 因自有品牌制造玩具销量增长,应收账款从约3100万港元增加至约3400万港元[37][39] - 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北美出口额达约1.95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1.73亿港元),佔公司總收入约63%(2018/19財政年度:38%)[84][85] - 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中國內地及香港銷售額為约1.11亿港元(2018/19財政年度:2.71亿港元),佔公司收入约35%(2018/19財政年度:60%)[84][85] - 報告期間,OBM玩具分部收入从2018/19財政年度的约1.84亿港元增至约2.02亿港元,佔公司持續經營業務收入约10%[91] - 自有品牌制造玩具收入从18/19财政年度约1.84亿港元增至报告期约2.02亿港元,占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10%[94]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2100万港元,报告期内分部税前利润约200万港元[38]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100万港元[38]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21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2300万港元;分部溢利(除税前)约2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800万港元[40] - 尚未偿还应收贷款月均结余约1.88亿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2.21亿港元[40] - 报告期内向五名客户作出新贷款本金总额约1.23亿港元[40] - 客户从现有及新增贷款中提取本金总额2.68亿港元,偿还1.15亿港元[40] - 报告期末对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10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500万港元[40] - 放債業務應收貸款連同應收應計利息增至2.64億港元(2019年3月31日:2.61億港元)[71][74] - 放债分部报告期贷款利息收入约21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2300万港元),分部溢利约2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800万港元)[95]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亏损净额约2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收益43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61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200万港元[42][4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58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4300万港元[42][43] - 出售若干上市股本已变现亏损约3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为已变现收益4300万港元[42][4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4亿港元,公平值4.04亿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7%,已确认公平值亏损5200万港元[4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环球大通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8.7975亿港元,公平值1.8306亿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3%,已确认公平值亏损2.131亿港元[48] - 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4000千港元,持有40000千股,公平值456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7%,确认公平值收益1600千港元[51] - 环球大通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87975千港元,持有195500千股,公平值38905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确认公平值亏损17791千港元[51] - 云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36486千港元,持有7526千股,公平值35748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5%,确认公平值收益1615千港元[51]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报告期股息收入变现亏损净额约2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分部收益43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61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200万港元)[98][101] - 报告期集团投资组合发展至10项(18/19财政年度:15项)香港上市股本,收购成本共约100万港元(18/19财政年度:1.96亿港元)[99][101] - 报告期内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2100万港元[136][138] 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类电子产品在报告期无收入(18/19财年:4200万港元),录得分部亏损2200万港元(18/19财年:1600万港元),收入减少和持续亏损因与海尔供应合约于2017年12月到期[55][58] - 公司于2019年10月27日出售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以改善财务状况和消除不确定性[56][58] 业务市场环境及策略 - 因香港保健意识普及和人口老龄化,保健品需求近年稳步增长,但2019年6月社会动荡和新冠疫情致赴港游客减少,当地保健品需求下降[60][61][66] - 公司将继续投资保健业务,发展参茸、干制海产品及其他保健食品零售业务,扩大收入基础[62][66] - Kid Galaxy希望与部分一级客户维持业务量,但因新冠疫情下调2020年销售预测,且疫情已影响2020年首季度业务[63][67] - Kid Galaxy制造业务依赖中国,疫情可能中断供应链,但2019年已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印尼制造商[64][67] - Kid Galaxy于2020年与大型第三方线上经销商合作提高线上销售[65][68] 子公司出售情况 - 2019年9月26日出售子公司Notton Limited获约400万港元处置收益[162] - 2019年10月27日出售子公司Keytime Global Limited产生约1800万港元处置亏损[162] - 2019年9月26日,公司以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Notton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产生出售收益约400万港元[165] - 2019年10月27日,公司以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Keytime Glob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产生出售亏损约1800万港元[165]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2019年6、7、12月,公司在联交所共回购6.769亿股普通股,总价约3000万港元,报告日期时已注销[182][185] 公司债券发行情况 - 2018年10月8日,公司与恒泰财务有限公司签订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1.2亿港元的直债券[183] - 2018年11月22日,债券转换权相关先决条件达成,转换权无条件且不可撤销[183] - 债券发行所得净额约1.195亿港元,其中约1.045亿用于放债业务,约1500万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和/或未来投资机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按计划使用完毕[183] - 2018年10月8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发行本金总额1.2亿港元普通债券[186] - 2018年11月22日,债券附带换股权成为无条件且不可撤回[186] - 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1.195亿港元,1.045亿港元用于放债业务,15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或日后投资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12-11 08:16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及2018年同期比较数字[4][5]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之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之适用披露规定编制[19][23] - 此乃首份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公司财务报表,除采纳该准则外,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报表并无重大影响[20][23] - 编制报表需运用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有差异,重大判断及估计范畴及影响披露于附注3[21][24] - 报表以港元呈列,载有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选定说明附注,应与2019年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22][2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39,836千港元,2018年为259,211千港元[7] - 2019年销售成本为183,339千港元,2018年为148,221千港元[7] - 2019年毛利为56,497千港元,2018年为110,990千港元[7] - 2019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5,499千港元,2018年为19,524千港元[7] - 2019年所得税开支为3,549千港元,2018年为0[7] - 2019年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79,048千港元,2018年为19,524千港元[7] - 2018年期内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20,387千港元,2019年为0[7] - 2019年期内亏损为79,048千港元,2018年为39,911千港元[7] - 2019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 - 1,901千港元,2018年为10,288千港元[7]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净额为925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317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979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9594千港元[8] - 期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697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909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07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12千港元[8]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09港元,2018年同期为0.0022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2018年同期为0.0024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3214千港元,3月31日为109426千港元;流动资产为611497千港元,3月31日为588366千港元[1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8835千港元,3月31日为198854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22662千港元,3月31日为389512千港元[10][1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总权益为300597千港元,3月31日为393440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9167千港元,3月31日为455446千港元[1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9460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现金流出净额-140891千港元[1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82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391千港元[1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175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现金流入净额123707千港元[1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308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1978千港元[14] - 2019年4月1日股本为852,1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37,16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756,178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为455,446千港元,总计为393,440千港元[17] - 2019年9月30日股本为786,546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73,831千港元,累计亏损为817,413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为349,167千港元,总计为300,597千港元[17] - 2018年4月1日股本为710,1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28,43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713,339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为327,587千港元,总计为274,150千港元[17] - 2018年9月30日股本为852,13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37,16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752,861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为455,242千港元,总计为405,489千港元[17] - 2019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1,536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后重新分类至损益之汇兑差额为11,154千港元,期内亏损为79,048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9,795千港元[17] - 2018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0,288千港元,注销一间附属公司为29千港元,期内亏损为39,911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9,594千港元[17] - 2019年利息收入为127千港元,较2018年的124千港元略有增长[80] - 2018年有汇兑亏损净额138千港元,2019年无此项亏损[80] - 2019年未分配融资成本为11,144千港元,2018年无此项成本[80] - 2019年未分配公司开支中员工成本为2,775千港元,较2018年的7,080千港元有所减少[8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39,836千港元,2018年为259,211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0千港元,2018年为46,419千港元;总收入为239,836千港元,2018年为305,630千港元[89]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金融负债利息开支总额为12,365千港元,2018年为451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借贷利息2019年为0千港元,2018年为1,567千港元[92]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183,33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054千港元、物业等折旧925千港元;2018年分别为148,221千港元、0千港元、6,402千港元[9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香港利得税本期拨备135.8万港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219.1万港元,共计354.9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拨备[101]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亦无[102][10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93港仙,2018年同期为0.22港仙;已终止经营业务2018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0.24港仙,2019年无[10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7697.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871.2万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018年为2038.7万港元,2019年无[10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成本为281.9万港元的模具,2018年为243.1万港元;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1183.2万港元[10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放债业务产生的应收贷款为20118.1万港元,减值475.9万港元,净额19642.2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分别为26572.5万、510.9万、26061.6万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8%-15%[11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收贷款中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资产为14642.2万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的非流动资产为5000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分别为20061.6万、6000万港元[11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中国及香港上市的非流动股本证券为1974.6万港元,流动股本证券为12491.3万港元,共计14465.9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分别为3890.5万、18911.7万、22802.2万港元[11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2851.3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867.2万港元,共计14718.5万港元;2019年3月31日分别为4094.1万、2096万、6190.1万港元[12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为128,51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0,941千港元有所增加[12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18,156千港元,3月31日为92,068千港元[12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借贷为21,125千港元,3月31日为13,412千港元[129] - 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股份支付开支(2018年:1020万港元),3.4亿份购股失效,无购股获行使[144][145] - 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2.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2.59亿港元减少约7%[152] - 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24%,2018年同期约43%[152] - 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700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3900万港元[15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59亿港元减少约7%[158] - 本期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为24%,去年同期约为43%[1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70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3900万港元[158] - 应收贸易账款从2019年3月31日约3200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9月30日约1.23亿港元[171][173] - 已终止经营业务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2000万港元,原设备制造玩具分部于2019年1月30日出售[186][194] - 集团放债业务需求稳定,应收贷款及应计利息应收款降至1.96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2.61亿港元)[19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3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5500万港元)[20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1.33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1.14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44%(2019年3月31日为29%)[20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6.11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5.88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89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1.9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212%(2019年3月31日为296%)[200] - 集团股东资金从2019年3月31日约3.93亿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约3.01亿港元,主要因股份回购和经营亏损[200] 租赁准则相关信息 - 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采用累计影响法应用HKFRS 16,将累计影响调整至该日累计亏损期初结余,2018年比较信息按HKAS 17及相关诠释呈报[29][32] - 截至2019年4月1日,使用权资产为15,290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为6,108千港元,租赁负债(非流动)为9,182千港元[3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11,632千港元,经调整后2019年4月1日租赁负债总额为15,290千港元[35] - 2019年4月1日承租人租赁负债所应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贷利率为6.54%[35][36] - HKFRS 16取代HKAS 17等准则,对承租人会计处理有重大更改,出租人会计处理基本不变[28][31] - 根据HKFRS 16,租赁定义为以代价获资产一段时间使用权的合约或部分合约[38][44] - 含租赁和非租赁成分的合约,承租人应分配代价,公司未应用实际权宜方法[39][40][44][45] - HKAS 17下承租人需分类租赁,经营租赁付款作费用,资产不在财务状况表确认[41] - HKFRS 16要求除短期和低价值租赁外,所有租赁资本化,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22 08: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00348[10]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開曼群島,總辦事處及香港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干諾道中168 - 200號信德中心西座1209室[9] - 公司核數師為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5] - 公司有關開曼群島法律之法律顧問為Maples and Calder Asia,有關香港法律之法律顧問為羅拔臣律師事務所[6][8] - 公司主要股份過戶登記處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為卓佳雅柏勤有限公司[9][10] - 公司網址為www.healthwisehk.com[9][10] 公司股权及业务架构 - 公司持有Kid Galaxy Corporation 51%股權,從事消費類電子產品業務[12] - 公司持有青島綠洲智健科技有限公司59.976%股權,從事商用廚房相關設備及配件研發、生產、銷售及安裝業務[12] - 公司架構截至2019年3月31日,旗下有多間子公司從事不同業務,包括玩具貿易、燃氣具製造等[11][1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袁輝霞於2018年11月6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李燦華於同日辭任執行董事[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19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4.5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约5.61亿港元减少约19%[17][23] - 2018/19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约36%,上一财年约2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50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1.86亿港元[18][23] - 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较2017/18财年减少约28%,2018/19财年约为2.87亿港元,2017/18财年约为4亿港元[100][104] - 毛利从2017/18财年约1.62亿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约1.65亿港元,毛利率增至约37%(2017/18财年:29%)[101][104]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47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减少约38%(2017/18财年:亏损7600万港元)[102][10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约87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约1.13亿港元减少约23%[103][105]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般及行政费用约为82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2017/18财年:8600万港元)[110][113] - 集团于2019年3月31日之商誉约为100万港元,相应年度约为300万港元,确认商誉减值亏损250万港元,1000万港元额外减值亏损分配至物业、厂房及设备[111][113] - 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为900万港元,2017/18财年约为100万港元[112][114] - 18/19财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9500万港元,17/18财年约1.86亿港元[115][119] - 18/19财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3500万港元,17/18财年为8400万港元,出售OEM玩具分部收益1200万港元[117][12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减少约58%至约1.09亿港元,上一年约2.62亿港元[118][122] - 存货较相应期间减少约25%,价值从2018年3月31日约9600万港元降至2019年3月31日约7200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存货周转期从81天延长至89天[124][125] - 2019年3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约4100万港元,较2018年3月31日约7000万港元减少约41%,持续经营业务应收账款周转期从30天延长至42天[127][129] - 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500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约5800万港元[128][129] - 2019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9200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约1.33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应付账款周转期从51天延长至59天[131][134] - 借贷及可兑换贷款票据从2018年3月31日约1亿港元增至2019年3月31日约1.14亿港元[132][134]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6.98亿港元,资金来源于股东资金、应付款项及借贷[136][13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从约2.74亿港元增至约3.93亿港元,主要因公司年内配售股份[140] - 2019年3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不包括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1300万港元,须于要求时或一年内偿还[143] - 2019年3月31日,公司发行可换股贷款票据1.01亿港元,本金按6厘年息计息,将自发行日期起两年内到期[143]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5.88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1.9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95%[143] - 集团股东资金由2018年3月31日的约2.74亿港元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约3.93亿港元[143] 消费电子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中,与海尔合约2017年12月到期,销售额从2017/18财年约2.92亿港元降至2018/19财年约4200万港元[19][24] - 消费类电子产品分部销售额从2017/18财年约2.92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18/19财年约4200万港元[99][104] 中药保健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药保健品业务2018/19财年贡献收入约1.55亿港元,上一期间为1.34亿港元;分部溢利约200万港元,上一期间为600万港元[26][30] 自有品牌制造玩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有品牌制造玩具业务2018/19财年销售额约1.8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约1.25亿港元增加约47%[29][32] - 2018/19财年北美市场OBM玩具出货量约1.73亿港元,上一财年为1.23亿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38%,上一财年为22%[36] - 北美市场交付量占分部营业额约94%(17/18财政年度:99%),2019年出口额达1.73亿港元(2018年:1.23亿港元),占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38%(17/18财政年度:22%)[39] - 2019年北美出口额达约1.7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8%,17/18财政年度分别为1.23亿港元和22%[77][78] - 2019年OBM玩具收入从17/18财政年度约1.25亿港元增至约1.84亿港元,占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41%[83][86]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19财年放债业务产生贷款利息收入约230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100万港元;税前分部溢利约80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100万港元[38] - 2018/19财年放债业务平均每月应收贷款未偿还余额约2.21亿港元,新批出贷款本金总额约4.53亿港元[38] - 2018/19财年末,公司就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500万港元[38] - 放债业务本年度贷款利息收入约23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100万港元),分部溢利(除税前)约8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100万港元)[40] - 本年度尚未偿还应收贷款月均结余约2.21亿港元,新贷款本金总额约4.53亿港元,客户提取本金总额4亿港元,偿还1.76亿港元[40] - 本年度对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500万港元[40] - 公司放债业务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增至2.61亿港元(2018年3月31日:3500万港元)[66][70]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本年度股息收入及金融工具销售额约43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零),分部亏损约2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6700万港元)[42][4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43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6700万港元),出售若干上市股本已变现收益约43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零)[42][43] - 2019年上市股本年初值232722千港元,收购196304千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2509千港元,出售158495千港元,年末值228022千港元[44] - 2019年3月31日,IDG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4000千港元,公平值456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7%,公平值收益1600千港元[48] - 2019年3月31日,环球大通投资有限公司股份成本87975千港元,公平值38905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6%,公平值亏损17791千港元[4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光啟科學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8000千港元,持有10000千股,公平值650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亏损11600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國茂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835千港元,持有25248千股,公平值5908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收益404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先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股份成本5160千港元,持有4000千股,公平值4640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亏损2040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979千港元,持有60千股,公平值4595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亏损384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拉近網娛集團有限公司股份成本9904千港元,持有23580千股,公平值2924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亏损5329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成本2443千港元,持有32千股,公平值2532千港元,公平值与集团综合资产总值比较为1%,公平值收益89千港元[49] - 云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19,682千港元,持有股份4,126千股,公平值17,330千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3%,公平值亏损及减值亏损2,352千港元[54] - 先丰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5,160千港元,持有股份4,000千股,公平值6,680千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1%,公平值收益1,520千港元[54] - 拉近网娱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9,904千港元,持有股份23,580千股,公平值8,253千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1%,公平值亏损及减值亏损1,651千港元[54] - 国茂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835千港元,持有股份25,248千股,公平值5,504千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1%,公平值收益669千港元[54] - 2019年集团投资金融工具业务录得分部收益约43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00万港元,17/18财政年度分别为零和6700万港元[88][90] - 2019年集团发展投资组合至超过15项香港上市股本,收购成本合共约1.96亿港元,17/18财政年度分别为8项和1.17亿港元[89][90] 公司业务区域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中国内地及香港销售额为约2.71亿港元,占集团收入约60%,17/18财政年度分别为4.37亿港元和77%[77][7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约有130名雇员及合约工人[95][97] 公司出售事项 - 2018年12月14日,集团以总代价1港元出售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产生出售收益约1200万港元[149][153] - 出售事项于2019年1月30日完成,因买方为关连人士,该出售构成关连交易[151][153] 公司风险及应对措施 - 策略性风险指未能识别或实施正确策略等对集团中期及长期盈利能力及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缓解措施包括董事会丰富投资管理经验等[157] - 经济风险指经济下行因客户无力偿还贷款致坏账增加及资产价值降低影响集团表现的风险,缓解措施为定期检讨前瞻性指标[160] - 信贷风险指金融工具客户或交易对手未履行合约责任使集团承受财务亏损的风险,缓解措施包括全面了解客户并进行信贷质量评估等[160] - 市场风险指未能维持与全球品牌合约使集团无法销售及增加产品订单的风险,缓解措施为维持与现有品牌战略伙伴关系并发展新品牌关系[160] - 公司面临流动资金、价格、汇兑、人事、法律及监管等风险,并采取相应舒缓措施[163][165] 公司资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