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环球(00330)

搜索文档
思捷环球(00330) - 2019 - 中期财报
2020-03-19 08:36
财务表现 - 公司二零一九╱二零二零财政年度上半年收入为58亿港元[19] - 公司基础业务的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为-15百万港元,几乎实现收支平衡[15] - 公司盈利能力获得改善,主要由于生产力提高、批发销售快速增长、正价销售上升和成本减省[15] - 公司收入为5,763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1.8%,主要由于分销版图整顿和减少折扣促销活动[30] - 公司毛利为2,833百万港元,毛利率为49.2%,按年减少2.1个百分点[28] - 基础业务的经常开支为2,848百万港元,按年减少20.1%[28] - 基础业务的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为15百万港元,按年改善83.4%[28] - 特殊项目支出为138百万港元,主要包括中国业务重组、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等[28] - 公司净亏损为3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73百万港元大幅改善[28] - 集团基础业务的备考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为1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400万港元大幅改善[38] - 集团收入按年减少14.8%(按本地货币计算减少11.8%),毛利率为49.2%,较去年减少2.1个百分点[40] - 基础业务的备考经常开支减少7.17亿港元或20.1%,主要由于削减员工人数及关闭/调整无盈利店铺的重组措施[40] - 特殊项目共计1.38亿港元,主要与中国业务重组、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精简人手计划、出售投资物业亏损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有关[41] - 备考净利息收入为4200万港元,包括利息收入4400万港元,被非现金融资成本200万港元抵销,最终呈报净利息开支为600万港元[43] - 集团净现金为27.4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32.82亿港元减少5.42亿港元,主要由于经营亏损、存货增加及资本开支[44] - 存货结余为21.0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4.4亿港元减少13.8%,存货周转日数为129天,较去年同期改善3天[47]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0.1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35亿港元减少1.5%,拨备前的覆盖率增至45.4%[47] - 集团在2019/20财政年度上半年投入资本开支为6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2%[50]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7.63亿港元,同比下降14.8%[85]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3.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5亿港元大幅收窄[85]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亏损为3.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73亿港元大幅减少[85]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亏损为0.18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94港元大幅减少[85]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22亿港元减少17.7%[96]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7.3亿港元,融资分租现金流入总额为1700万港元[95]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7亿港元大幅减少[96]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6.81亿港元,主要用于偿还租赁负债[96] - 公司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總權益為63.4億港元,較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的67.13億港元下降5.6%[99] - 公司股東應佔虧損為3.31億港元,導致全面收益總額虧損3.75億港元[99] - 公司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累積虧損為16.19億港元,較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的12.88億港元增加25.7%[99] - 公司於二零一九年七月一日的股份溢價為79.88億港元,與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持平[99] - 公司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對沖儲備為0,較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的900萬港元下降100%[99] - 公司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換算儲備為10.84億港元,較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的10.49億港元增加3.3%[99] - 公司总营收从2018年的6,766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5,7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8%[122] - 公司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328百万港元,相比2018年的1,750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24][126] - 零售业务分部业绩为82百万港元,相比2018年的1,022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改善[124][126] - 批发业务分部业绩为252百万港元,相比2018年的33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24][126] - 批授经营权及其他业务分部亏损为662百万港元,相比2018年的1,064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24][126]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18年的77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2%[124][126] - 公司就中国业务重组作出的拨备为104百万港元[124] - 公司确认了401百万港元的一次性成本用于精简人手计划[129] - 公司就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作出了额外拨备净额924百万港元[12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116百万港元[129] - 公司租赁负债的利息为49百万港元[130] - 公司员工成本为97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92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30]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25百万港元[130] - 公司就中国业务重组作出的拨备为104百万港元[130] - 公司利息收入为4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31]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18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94港元有所改善[138] - 公司使用权资产于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账面价值为3,882百万港元[137]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3.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73亿港元大幅减少[139] - 每股摊薄亏损为0.18港元,去年同期为0.94港元[139] - 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减值拨备)为11.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05亿港元略有下降[139] - 逾期但未减值的应收贸易账款为3.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2亿港元有所增加[14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82亿港元有所减少[146] - 租赁负债为45.25亿港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1.68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为33.57亿港元[147] - 公司期内已归属的奖励股份为95,270股,总成本为100万港元[149] - 公司期内未在联交所收购任何股份,也未向受托人支付任何款项以购买股份[150] - 公司就店铺关闭及租赁作出的拨备净额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12.31亿港元[152] - 公司法定股本为3,000百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总面值为300百万港元[15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887百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总面值为189百万港元[15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4,525百万港元[15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未来应支付的最低租金款项总额为1,423百万港元(一年内)、3,239百万港元(第二至第五年)、906百万港元(第五年后)[1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擔为28百万港元[15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远期外汇合约的公平值为7百万港元[159] - 公司在中国业务重组中确认总成本为104百万港元,包括精简人手成本55百万港元、厂房及设备减值23百万港元等[162] - 公司出售中国投资物业总代价为21百万港元,亏损6百万港元[163] - 公司初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导致非流动资产增加43.04亿港元,非流动负债增加38.54亿港元[116] - 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51.03亿港元,其中流动租赁负债为12.49亿港元,非流动租赁负债为38.54亿港元[117]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25亿港元,租赁成本减少6.6亿港元,物流开支增加3200万港元[116] - 公司经营亏损(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3.28亿港元,较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前减少2900万港元[116] - 公司每股亏损为0.18港元,较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前增加0.01港元[116] 市场与销售 - 女装产品占公司收入的68%,为3,925百万港元[16] - 德国是公司最大的市场,占收入的52%,为3,007百万港元[16] - 公司通过19间电子商店、389间零售店和4,793个批发销售点覆盖全球超过40个国家[19] - 公司国际分销网络覆盖全球超过40个国家,通过直接管理零售店、第三方线上平台、自有电子商店及批发销售点进行分销[18] - 欧洲电子商店占集团电子商店收入的96.4%,录得较高的可比毛利率[23] - 德国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占集团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的54.6%,收入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大致持平,下降0.9%[23] - 欧洲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及特卖场)占集团零售(不包括特卖场)收入超过85%[23] - 一九╱二零财政年度上半年六个月内,可比较店铺销售额增长分别为:七月-11.2%,八月+1.3%,九月+1.8%,十月-1.4%,十一月+0.1%,十二月-8.4%[23] - 德国市场收入为3,00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2.2%,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9.8%[34] - 德国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990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5.6%,净销售面积减少20.2%[34]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2,342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40.6%,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6.8%[32] - 亚洲市场收入为41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7.2%,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40.0%[32] - 德国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10.6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接近持平,结束了连续十一年的下跌趋势[35] - 电子商店占集团总收入的27.9%,收入为16.06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35]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23.42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6.8%,其中零售、批发和电子商店分别占36.3%、36.1%和26.0%[35] - 亚洲地区收入为4.14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40.0%,其中零售、批发和电子商店分别占77.5%、8.5%和14.0%[36] - 亚洲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3.21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42.8%,主要由于贸易面积减少36.1%[3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1.8%,其中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同比下降18.8%,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同比下降4.6%[60] - 德国地区收入同比下降9.8%,欧洲其他地区收入同比下降6.8%,亚洲地区收入同比下降40.0%[60] - 女装收入同比下降14.1%,占公司总收入的68.1%,其中女装edc收入同比下降26.2%[61] - 男装收入同比下降18.1%,占公司总收入的16.6%,其中男装collection收入同比下降64.5%[61] - 生活时尙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4.2%,占公司总收入的15.3%[61] - 公司总店舖数从4,793家减少至4,322家,净减少471家,净销售面积减少29,389平方米,同比下降10.7%[58] - 德国市场收入为30.0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2.2%,同比下降13.3%[64]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23.42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0.6%,同比下降9.9%[64] - 亚洲市场收入为4.1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2%,同比下降40.6%[64] - 中国市场收入为1.6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9%,同比下降37.4%[64] - 新加坡市场收入为83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4%,同比下降24.5%[64]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为53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9%,同比下降32.4%[64] - 台湾市场收入为44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8%,同比下降32.1%[64] - 香港市场收入为21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4%,同比下降67.4%[64] - 澳门市场收入为16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3%,同比下降52.6%[64] - 总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21.61亿港元,同比下降21.2%[66] - 公司总店铺数量从495家减少至389家,净减少106家,净销售面积减少19.5%至188,182平方米[68] - 德国地区店铺数量从325家减少至269家,净减少56家,净销售面积减少19.7%至152,830平方米[68] - 亚洲地区店铺数量从82家减少至55家,净减少27家,净销售面积减少38.6%至16,593平方米[68] - 德国批发收入为10.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4.6%,同比下降4.8%[70] - 欧洲其他地区批发收入为8.4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3.6%,同比下降10.3%[70] - 亚洲批发收入为35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8%,同比下降41.5%[70] - 中国批发收入为300万港元,同比下降75.7%[70] - 特卖场店铺数量从54家减少至41家,净减少13家,净销售面积减少16.4%至24,213平方米[68] - 特约店店铺数量从116家减少至79家,净减少37家,净销售面积减少23.9%至11,139平方米[68] - 法国批发收入为1.9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9%,同比下降13.2%[70] - 德国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12.6%,店铺数量减少23家至192家,净销售面积为41,618平方米[72] - 欧洲其他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11.4%,店铺数量减少192家至1,704家,净销售面积为103,722平方米[72] - 比荷卢区域净销售面积减少24.7%,店铺数量减少88家至143家,净销售面积为20,404平方米[72] - 法国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9.3%,店铺数量减少51家至458家,净销售面积为27,053平方米[72] - 奥地利和瑞典市场净销售面积分别减少11.3%和27.5%,店铺数量分别减少6家和3家[72] - 芬兰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7.2%,店铺数量减少13家至158家,净销售面积为9,182平方米[72] - 瑞士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4.8%,店铺数量减少5家至69家,净销售面积为4,863平方米[72] - 意大利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0.7%,店铺数量增加8家至277家,净销售面积为6,207平方米[72] - 中国市场净销售面积减少61.0%,店铺数量减少16家至9家,净销售面积为1,457平方米[72] - 泰国市场净销售面积增加20.6%,店铺数量增加3家至59家,净销售面积为4,521平方米[72] - 德国市场收入从2018年的2,332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2,0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1%[122] - 亚洲市场收入从2018年的627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35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2%[122] - 电子商店收入从2018年的1,851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1,6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2%[122] 业务重组与成本控制 - 公司针对中国业务重组进行了一次性特殊项目[15] - 基础业务的备考1经常开支减少7.17亿港元,按年减少20.1%[23] - 基础业务的备考1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达1500万港元,远优于去年同期的9400万港元[23] - 基础业务的备考1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达2.19亿港元,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3.32亿港元[23] - 公司零售店舖总数从389家减少至283家,净减少106家,净销售面积减少45,636平方米,同比下降19.5%[57] - 德国地区
思捷环球(00330)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10-15 08:42
公司策略与业务调整 - 公司在2018/2019财年制定了明确的策略计划,旨在恢复可持续业务增长及盈利能力[15] - 公司新任集团行政总裁Anders Kristiansen于2018年6月上任,带领团队检视并调整公司策略[17] - 公司计划通过减少亏损、精简组织规模、提升品牌和产品体验来重拾消费者信心[17] - 公司在2018/2019财年取得了初步进展,经营指标有所改善[15] - 公司策略计划已步入正轨,取得积极进展[26] - 公司重新界定了ESPRIT品牌定位,目标是“带来快乐”,愿景是“提供让顾客时刻感觉良好的产品”[33] - 公司启动品牌活动和产品协同合作,改善客户在线和线下体验[34] - 公司优化产品推出策略,提升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并重新定义品牌方向[35] - 公司计划在2021/2022财年前实现除利息及税项前溢利收支平衡的目标[42]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公司基础业务的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587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909百万港元有所改善[18] - 公司在下半年的基础业务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25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3百万港元显著改善[18] - 公司通过成本控制措施节省了1,742百万港元的常规经常开支,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16.6%[18] - 公司预计将在两年内节省20亿港元的年度开支目标[18] - 公司计提了1,493百万港元的一次性重组成本[18]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净现金结余为3,282百万港元,无负债[18] - 公司在重组计划中投入了563百万港元[18] - 公司实现常规经常开支按年节省16.6%,达到16.6亿港元[29] - 基础业务的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587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大幅改善[31] - 公司收入为12,932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2.9%,较总可控制面积按年减少14.3%为佳[48] - 毛利率为50.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清理旧存货所致[48] - 常规经常开支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6.6%,有望达成两年内节省20亿港元年度开支的目标[48] - 基础业务的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587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909百万港元大幅改善[48] - 净亏损为2,144百万港元,其中包括1,493百万港元的一次性重组费用[48] - 净现金达32.8亿港元,并无任何负债[48] - 公司二零一九年收入为12,932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12.9%,按港元计算同比减少16.3%[83] - 公司二零一九年毛利为6,50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50.3%,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80] - 公司二零一九年净亏损为2,144百万港元,较二零一八年的2,554百万港元有所收窄[80] - 公司二零一九年常規經常開支为7,0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9.7%[80] - 公司二零一九年特殊項目支出为1,493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店舖關閉及虧損性租賃的淨撥備[80] - 公司二零一九年除利息及稅項前虧損为2,080百万港元,较二零一八年的2,253百万港元有所改善[80] - 公司净亏损为2,144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2,55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净现金为3,282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4,521百万港元减少1,239百万港元[100] - 存货结余为1,845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2,296百万港元减少19.6%[102]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026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974百万港元增加5.4%[102] - 资本开支为163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305百万港元减少46.6%[107] - 公司预计下一财年收入将以低双位数百分比下降,毛利率目标为按年轻微增长[112] - 公司预计下一财年常规经营开支将按年以高单位数百分比减少[112] - 公司将继续选择性增加资本开支投资,重点发展数字化业务流程[112] 店铺与销售表现 - 公司关闭了169间无盈利店铺,削减非店铺员工人数令相关开支减少近三分之一[28] - 公司收入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2.9%,总可控制面积按年减少14.3%[29] - 第四季度欧洲市场可比较店铺销售按年增长1.4%,德国市场增长4.8%[29] - 公司已关闭169间亏损零售店铺,并计划在下一财年关闭或减租20间店铺,以提高盈利能力[38] - 公司已精简非店铺员工28%,并计划继续减少非店铺员工数量[38] - 欧洲零售(包括电子商店)可比较店铺销售额于第四季度恢复按年正增长[48] - 公司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503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8.9%,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16.4%[67] - 公司电子商店收入为3728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8.8%,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6.6%[67] - 公司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405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1.4%,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13.7%[67] - 公司批授经营权及其他收入为11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9%,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下降10.3%[67] - 公司在德国的收入占比为52%,较上一年度的51%有所增加[68] - 公司在亚太区的收入占比为9%,较上一年度的12%有所下降[68] - 公司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的经营组合占比为39%,较上一年度的40%有所下降[68] - 公司电子商店的经营组合占比为29%,较上一年度的27%有所增加[68] - 公司女装casual产品组合占比为35%,较上一年度的34%有所增加[68] - 德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1.7%,为6,687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10.4%[89] - 亚太区收入为1,233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33.2%[86] - 德国市场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2,226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12.8%[86]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5,012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9.5%[86] - 亞太區電子商店收入為131百萬港元,按年減少38.2%,佔全球電子商店收入的3.5%[90] - 德國零售(不包括電子商店)收入為2,226百萬港元,按年減少12.8%,淨銷售面積減少14.8%[90] - 德國批發(不包括電子商店)收入為2,200百萬港元,按年減少12.3%,下半年收入減幅收窄至6.8%[90] - 歐洲其他地區收入為5,012百萬港元,按年減少9.5%,佔集團總收入38.8%[90] - 亞太區收入為1,233百萬港元,按年減少33.2%,佔集團總收入9.5%[91] - 全球電子商店收入為3,728百萬港元,按年減少6.6%,佔集團總收入28.8%[92] - 公司零售店舖总数减少157家,净销售面积减少45,499平方米,同比下降18.1%[114] - 德国地区零售店舖净销售面积减少16,166平方米,同比下降14.8%[114] - 亚太区零售店舖净销售面积减少22,401平方米,同比下降35.5%[114] - 公司批发渠道净销售面积减少31,314平方米,同比下降10.9%[114] - 零售渠道(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同比下降16.4%,批发渠道(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同比下降13.7%[116] - 亚太区收入同比下降33.2%,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收入分别下降10.4%和9.5%[116] - 女装收入同比下降14.7%,男装收入同比下降15.0%[118] - 生活时尙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3.6%[118]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6.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2.9%[118] - 德国市场收入为6,687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51.7%,同比下降14.2%[121]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5,012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8.8%,同比下降13.1%[121] - 亚太区收入为1,233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9.5%,同比下降34.9%[121] - 中国市场收入为481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7%,同比下降36.7%[121] - 新加坡市场收入为208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6%,同比下降13.5%[121]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为143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1%,同比下降9.3%[121] - 台湾市场收入为122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0.9%,同比下降20.8%[121] - 香港市场收入为104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0.8%,同比下降40.2%[121] - 澳门市场收入为58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0.5%,同比下降20.2%[121] - 澳洲及新西兰市场收入为3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0.3%,同比下降86.4%[121] - 德国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14.8%,至93,349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6.3%[125] - 欧洲其他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8.8%,至71,684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5.3%[125] - 亚太区净销售面积减少35.5%,至40,675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6.2%[125] - 中国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27.5%,至19,815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15.8%[125] - 台湾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30.2%,至3,480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2.6%[125] - 马来西亚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19.3%,至9,543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2.0%[125] - 新加坡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24.1%,至4,634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1.1%[125] - 香港地区净销售面积减少61.8%,至1,569平方米,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为10.6%[125] - 公司总收入为4,05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3.7%[129] - 中国地区收入为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7%,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54.0%[129] - 德国市场总净销售面积为138,332平方米,净减少250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9.3%[131] - 欧洲其他地区总净销售面积为107,856平方米,净减少249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12.1%[131] - 法国市场总净销售面积为28,553平方米,净减少36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5.1%[131] - 比荷卢区域总净销售面积为22,447平方米,净减少119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23.4%[131] - 奥地利市场总净销售面积为10,597平方米,净减少9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10.6%[131] - 亚太区总净销售面积为8,935平方米,净减少13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20.7%[131] - 中国市场总净销售面积为2,261平方米,净减少16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49.6%[131] - 泰国市场总净销售面积为3,789平方米,净增加1家店铺,净销售面积减少4.5%[131]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曾在90年代初期推出首个100%有机棉环保系列[5] - 公司可持续棉花使用率已超过50%,目标在2021年7月达到100%[41] - 公司荣获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主办的“ESG年度公司大奖”、“ESG最佳表现大奖”及“最佳ESG报告大奖”[41] - 公司采购了38%的良好棉花和14%的有机和再生棉[53] - 公司在2019年时尚透明度指数中排名第二[54] - 公司产品中29%的纤维为可持续性纤维[141] - 公司在良好棉花倡议下采购38%的棉花,有机棉使用量从5%增加到14%[138] - 公司可持续棉花使用率从18%增加到52%,有机棉使用率从5%增加到14%[144] - 公司纤维素纤维产品中约10%使用天丝制成,并增加了LENZINGTM ECOVEROTM粘胶纤维的用量[145] - 公司可持续人造纤维素纤维使用率从23%增加到36%,可持续合成纤维使用率从<1%增加到6%[146] - 公司不含DMF的合成皮革使用率从<1%增加到7%,无铬鞣制工艺皮革使用率从<1%增加到34%[146] - 公司透明度在时尚革命透明度指数中排名第二,并推出Vendor Portal工具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149] - 公司公开分享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信息,并每六个月发布供应链地图[150] - 公司超过70%的主要湿法加工厂参加了环保能力评估或重新审核,69%的湿法加工厂进行了废水测试[153] - 公司95%的孟加拉工厂完成了孟加拉建筑与消防安全改善计划协议中的纠正措施[156] - 公司97%的工厂在社会责任审核中至少达到C级(可接受)[157] - 公司目标到2021年7月通过碳中性或减排运输方式运送90%的欧洲电子商务产品,截至2018/19财年末已达到88%[158] - 公司计划到2021年7月将新衣架的使用量减少50%,并已开发出由回收材料制成的可循环使用衣架[158] - 公司为所有德国Esprit零售店的服装提供维修服务,并计划扩展到所有零售店[161] - 公司通过处理轻微问题服装,每年可纠正约15,000个问题服装,延长服装寿命并减少浪费[161] - 公司已实现100%的产品员工接受循环设计培训的目标[163] - 公司与PACKMEE合作,通过电子邮件服装收集计划收集50,000公斤旧衣服,并计划将50%的营业额捐赠给慈善机构[164] - 公司已实现85%的旧衣服收集目标,较2017/18财年的77%有所提升[164] - 公司通过捐赠旧衣服的客户可获得10%的Esprit优惠券[16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并定期审阅和更新企业管治常规[168] - 公司已应用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相关条文,除已阐明的偏离行为外[168] - 董事会成员中男性占比100%,中国籍董事占比43%,欧洲籍董事占比57%[173] - 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70岁以上占比43%,61至70岁占比28.5%,51至60岁占比28.5%[173] - 董事会成员任期分布:超过10年占比43%,5至10年占比43%,5年以下占比14%[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确保决策公正和避免利益冲突[17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常规会议,并在需要讨论重大事件时举行额外会议[170] - 董事会成员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包括阅读和出席有关监管规定、业务及行业的资料和研讨会[177] - 董事会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内容,包括董事的决定、关注或疑问,并在会议结束后合理时间内发出[171] - 董事会明确划分与管理层的职责,管理层拥有经营及拓展业务的高度自主权[173] - 董事会努力物色合适人才加入,以平衡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的比例[175] - 新委任董事收到全面、正式的就任须知,确保了解公司业务及运作[176] - 公司二零一九年核数服务费用为1400万港元,较二零一八年的1600万港元减少200万港元[183] - 公司二零一九年其他服务费用为100万港元,与二零一八年持平[183] - 公司内部审核功能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报告,负责定期及有系统地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84]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两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二零一九年内举行四次会议[181]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出建议[185]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及推荐合适资格担任董事会成员的人士[185]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85]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就委聘或重选董事及董事继任计划事宜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85]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持续检讨组织领导需求,以确保公司能够在市场上有效竞争[185] - 提名委员会由董事會執行主席擔任主席,現時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執行董事組成,並於本年內舉行四次會議[187] - 提名委員會獲董事會授權物色合適候選人並根據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評估有潛質候選人[187] - 董事會已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訂明董事會需達致多元化的方針,目的是改進其表現的質量及確保董事任命的有序傳承[187] - 董事會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採納提名政策,以列明本公司提名董事的主要提名標準及原則[187] - 薪酬委員會現時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執行董事組成,並於本年內舉行四次會議
思捷环球(00330) - 2018 - 中期财报
2019-03-19 08:5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为6,766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4.4%[19] - 基础业务业绩(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不包括特殊项目)为(332)百万港元[19] - 净亏损为(1,773)百万港元,其中特殊项目占(1,418)百万港元,主要与关闭亏损店铺和精简人手有关[19] - 公司2018/2019财年上半年收入为6,7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4%(按本地货币计算)[44] - 公司基础业务的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33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6百万港元有所扩大[42] - 公司特殊项目亏损为1,418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拨备924百万港元[42] - 公司净亏损为1,77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4百万港元大幅增加[42]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6,7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8%[99]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1,7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8百万港元扩大82.7%[99]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亏损为1,77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4百万港元扩大85.8%[99]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亏损为0.94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50港元扩大88%[99]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7.73亿港元[111]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的总权益为71.36亿港元[111] - 公司于2018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90.26亿港元[111] - 公司于2017年12月31日的总权益为106.61亿港元[114]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1,7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零售和批授经营权业务的亏损[142] - 公司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95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中国业务商誉减值664百万港元及客户关系减值130百万港元[148][15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7.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4亿港元大幅增加[167] - 每股基本亏损为0.94港元,去年同期为0.50港元[167]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微跌1.6个百分点至51.3%,主要由于投资于改善产品质素及提供更高折扣[19] - 常规经常开支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1.9%,反映通过重组活动节省成本[19] - 公司毛利率从52.9%下降至51.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42] - 公司预计2018/19财年下半年毛利率将维持在平稳水平[73] - 公司毛利为3,471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6.9%,毛利率为51.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60] 现金与负债 - 净现金达36.4亿港元,并无任何负债[19] - 公司净现金消耗为8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46百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业务下滑导致经营所用现金增加[62] - 公司无外部计息借贷,净现金为3,63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21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2][69]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29百万港元增长13.9%[108]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为4,10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73百万港元增长21.7%[105]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务动用的现金净额为8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9百万港元增长81%[108]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3,43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05百万港元下降31.5%[105]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72亿港元有所减少[178] - 公司银行存款为10.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07亿港元有所减少[178] 收入与销售 - 公司产品通过495间零售店、19间电子商店和5,264个批发销售点分销,覆盖全球超过40个国家[23] - 男装(Esprit及edc)收入为69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0.2%,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7.9%[25] - 女装(Esprit及edc)收入为2,36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4.9%,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5.0%[25] - 亚太区收入为698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0.4%,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26.6%[27] - 德国收入为3,46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1.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3.9%[27]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为2,601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8.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1.0%[27] - 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2,741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40.5%,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6.0%[31] - 电子商店收入为1,851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7.4%,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9.9%[31] - 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2,11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1.3%,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5.9%[31] - 公司2018/19财年上半年总收入按年减少14.4%,其中亚太区收入按年减少26.6%[76] - 公司2018/19财年上半年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按年减少16.0%,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按年减少15.9%[7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5.8%,按本地货币计算下降14.4%,从8,039百万港元降至6,766百万港元[78][79] - 女装收入同比下降14.5%,占公司总收入的67.5%,从5,346百万港元降至4,570百万港元[78] - 男装收入同比下降12.5%,占公司总收入的17.3%,从1,332百万港元降至1,167百万港元[78] - 德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5.4%,占公司总收入的51.3%,从4,098百万港元降至3,467百万港元[79] - 亚太区收入同比下降27.8%,占公司总收入的10.4%,从966百万港元降至698百万港元[79]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32.1%,占公司总收入的3.9%,从388百万港元降至264百万港元[79] - 生活时尚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24.3%,占公司总收入的15.2%,从1,361百万港元降至1,029百万港元[78] - 净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0%,从8,039百万港元降至6,766百万港元[79] - 澳洲及新西兰市场收入同比下降73.9%,占公司总收入的0.6%,从137百万港元降至35百万港元[79]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31.1%,占公司总收入的1.0%,从95百万港元降至66百万港元[79] - 德国市场收入为12.1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4.4%,同比下降16.2%[82] - 亚太区收入为5.6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0.7%,同比下降28.8%[82] - 中国收入为1.9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2%,同比下降29.6%[82] - 公司总净销售面积下降12.2%,其中德国净销售面积下降6.6%[82] - 亚太区净销售面积下降27.9%,其中中国净销售面积下降17.9%[82] - 公司总店舖数目减少141家,其中亚太区减少131家[82] - 可比较店舖(不包括电子商店)销售额总体下降9.1%,其中德国下降10.7%[82] - 中国可比较店舖销售额下降14.2%,而香港可比较店舖销售额增长16.6%[82] - 澳洲及新西兰市场收入下降72.3%,净销售面积下降100%[82] - 丹麦市场收入下降79.4%,净销售面积下降100%[82] - 公司总店铺数量从636家减少至495家,净减少141家[84] - 德国地区店铺数量从128家减少至120家,净减少8家[84] - 亚太区店铺数量从114家减少至82家,净减少32家[84] - 总净销售面积从266,259平方米减少至233,818平方米,净减少12.2%[84] - 德国地区批发收入为11.1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2.7%,同比下降18.7%[84] - 欧洲其他地区批发收入为9.4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4.5%,同比下降16.4%[84] - 法国地区批发收入为2.22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0.5%,同比下降18.4%[84] - 比荷卢区域批发收入为2.1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0.0%,同比下降24.3%[84] - 中国地区批发收入为1,4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6%,同比下降46.4%[84] - 亚太区批发收入为6,0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8%,同比下降5.9%[84]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6,7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8%,其中德国地区收入为2,33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4%[138] - 公司零售业务在德国、欧洲其他地区、亚太区和电子商店的收入分别为1,218百万港元、956百万港元、567百万港元和1,851百万港元,总计4,592百万港元[142] - 公司批发业务在德国、欧洲其他地区和亚太区的收入分别为1,114百万港元、943百万港元和60百万港元,总计2,117百万港元[142] - 公司总营收为11,851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收入为5,414百万港元,批发业务收入为2,560百万港元,批授经营权及其他收入为3,877百万港元[148] 店铺与销售面积 - 公司总可控制面积为508,375平方米,零售和批发分别占233,818平方米和274,557平方米[19] - 公司2018年12月31日总店舖数为495家,净销售面积减少12.2%[76] - 公司2018年12月31日按地区划分的店舖数:德国137家,欧洲其他地区132家,亚太区226家[76] - 公司总净销售面积下降12.2%,其中德国净销售面积下降6.6%[82] - 亚太区净销售面积下降27.9%,其中中国净销售面积下降17.9%[82] - 公司总店铺数量从636家减少至495家,净减少141家[84] - 德国地区店铺数量从128家减少至120家,净减少8家[84] - 亚太区店铺数量从114家减少至82家,净减少32家[84] - 总净销售面积从266,259平方米减少至233,818平方米,净减少12.2%[84] - 德国专营店数量减少23家,净变幅为-12.7%,总面积为47,638平方米[86] - 欧洲其他地区专营店数量增加27家,净变幅为6.6%,总面积为77,193平方米[86] - 比荷卢区域零售专柜数量减少12家,净变幅为-22.5%,总面积为2,013平方米[86] - 法国专营柜位数量减少19家,净变幅为-9.5%,总面积为3,761平方米[86] - 奥地利总店舖数量减少28家,净变幅为-13.8%,总面积为11,305平方米[86] - 瑞典零售专柜数量增加4家,净变幅为663.2%,总面积为290平方米[86] - 芬兰专营柜位数量增加8家,净变幅为5.8%,总面积为2,857平方米[86] - 意大利总店舖数量减少29家,净变幅为-15.7%,总面积为6,251平方米[86] - 亚太区专营店数量减少14家,净变幅为-17.3%,总面积为10,400平方米[86] - 中国专营店数量减少9家,净变幅为-22.1%,总面积为3,733平方米[86] 重组与成本节约 - 公司计划减少约35%至40%的非店铺员工,预计将节省租金成本[37] - 公司预计一次性重组成本总额约为16亿港元,包括店铺关闭计划和精简人手计划[37]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精简人手计划一次性成本为401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成本为51百万港元[145]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店铺关闭及租赁额外拨备净额为924百万港元,其中德国地区拨备为667百万港元[145] - 公司确认了401百万港元的一次性成本用于精简人手计划,以及924百万港元的额外拨备用于店铺关闭及亏损性租赁[154] - 公司就店铺关闭及租赁作出的拨备为12.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6亿港元大幅增加[17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女装、男装及生活时尚及其他三大类[24] - 公司正在建立新店铺概念,预计2019年下半年落成,并刷新在线形象以提升客户参与度[39] - 公司正在调整产品策略,减少产品选项和标新立异的颜色,增加基础及核心产品种类比例[39] - 公司为亚洲市场建立独立产品团队,并在上海设立产品推销、营销和电子商务团队[39] - 公司签署联合国时装产业气候行动宪章,并采用可持续物料和循环时尚理念设计产品[39] - 公司电子订购平台在北欧国家试行成功,并计划与主要批发合作伙伴开发新的寄售/专营经营模式[39] - 公司计划在2019年秋/冬季建立“最佳”批发模式,以提升批发业务的盈利能力[52] 地区与市场表现 - 德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1.3%,2018/19财年上半年收入为3,467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3.9%[48][50] - 欧洲其他地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38.3%,2018/19财年上半年收入为2,601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1.0%[48][52] - 亚太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0.4%,2018/19财年上半年收入为698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26.6%,主要由于退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48] - 德国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1,218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4.6%,净销售面积减少6.6%,可比较店铺销售减少10.7%[50] - 德国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1,114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7.4%,主要由于可控制面积减少10.0%和主要批发合作伙伴订单减少[52] - 欧洲其他地区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956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9.3%,净销售面积减少6.5%,可比较店铺销售减少9.1%[52] - 电子商店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7.4%,2018/19财年上半年收入为1,851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9.9%[48] - 店铺销售减少幅度从第一季度的按年减少15.0%大幅收窄至第二季度的按年减少3.6%[53] - 欧洲其他地区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943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4.8%[53] - 亚太区收入为698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26.6%,占公司总收入的10.4%[56] - 亚太区零售(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567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27.6%[56] - 欧洲电子商店收入为1,780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8.7%,占全球电子商店收入的96.2%[56] - 中国可比较店铺销售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4.2%,而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增长16.6%和11.0%[57] - 亚太区批发(不包括电子商店)收入为60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5.2%[57] - 亚太区电子商店收入为71百万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32.0%[57] - 欧洲电子商店收入在第一季度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14.1%,第二季度收窄至3.8%[58] 资本开支与折旧 - 公司资本开支为77百万港元,按年减少50.3%,主要由于去年投资扩充Mönchengladbach的分销中心已完工[68]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资本开支为77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资本开支为46百万港元[145]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折旧为238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折旧为76百万港元[145] - 公司资本开支总计155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资本开支为77百万港元,批发业务为9百万港元,批授经营权及其他为69百万港元[150] - 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3800万港元,较上期的4400万港元减少[186] 存货与应收账款 - 公司存货结余为2,440百万港元,按年减少12.7%,存货周转日数为132日,较去年同期增加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