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能源(00206)

搜索文档
华商能源(0020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0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19.3%至62.6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77.6百万美元)[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6263.0万美元[13] - 集团综合收入同比下降19.3%,从7760.1万美元降至6263万美元[18]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总收入为6263万美元,同比下降14.0%[20] - 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为62.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9.3%[37][39][40] - 毛利同比下降11.5%至15.5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17.5百万美元)[2][3] - 净利润同比下降43.1%至2.7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4.8百万美元)[2][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272.4万美元[8] - 除税前综合溢利下降27.3%,从608.8万美元降至442.4万美元[18] - 公司期间溢利为2.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1.9%[37][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2.4万美元,同比下降43.1%[26] - 每股盈利同比下降40%至0.09美仙(2024年同期:0.15美仙)[2][3] - 每股盈利0.09美仙,同比下降40%[39] - 经营溢利4.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5.8%[39] - 毛利率为24.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39][4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销售陆地钻井设备等产品收入2822.8万美元[13] - 装备制造及总包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6.4%,从5266万美元降至3895.1万美元[17]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分部业绩同比下降69.5%,从169.1万美元降至51.6万美元[17]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分部业绩大幅增长1286.1%,从33万美元增至457.4万美元[17] - 装备制造及总包业务收入28.5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5.4%[41][42]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收入10.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8.8%[41][43]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收入23.7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4%[41][44]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由2024上半年收益0.4百万美元转为2025上半年亏损0.4百万美元[50] - 公司氢能业务实现3台大标方电解槽订单(含1台海外订单),标志制氢设备首次出口[67] - 公司船舶硬质风帆在手订单达17船套,清洁燃料供给系统投入首船套使用[68] - 公司运营管理2座自升式平台和1艘潜水饱和支持船[72] - 公司成为华夏氢能相对第一大股东[71] - 重点投资氢能/氢基燃料/减碳产品领域[7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402.3万美元,同比下降47.0%[20] - 中东地区收入大幅增长43.4%至1752.7万美元[20] - 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超过35个服务站点[72] - 新增阿联酋和荷兰海事服务网点[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税前利润项下财务成本为2.1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1.2%[21] - 折旧费用为70.3万美元,同比下降57.3%[23] - 所得税开支为164.3万美元,同比增长26.0%[24]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3349.6万美元[9] - 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84.2万美元[9] - 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2690.4万美元[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75.0万美元[9] - 经营性现金流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净流入33.5百万美元,管理口径调整后为净流入10.6百万美元[51]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7.7%至90.6百万美元(2024年末:84.1百万美元)[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56.4万美元[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7.7%,从8410万美元增至9056.4万美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末84.1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6月90.6百万美元,增幅7.7%[53] - 贸易应收款项下降9.5%至92.1百万美元(2024年末:101.8百万美元)[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6626.6万美元,同比下降16.8%[29] - 存货增长12.2%至41.7百万美元(2024年末:37.2百万美元)[6] - 流动负债下降8.0%至117.4百万美元(2024年末:127.5百万美元)[7] - 综合负债总额下降10.1%,从1.31亿美元降至1.18亿美元[18] - 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127.5百万美元降至2025年6月117.4百万美元,降幅7.9%[54]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末42.2%改善至2025年6月39.3%[55] - 贸易应付款项为1961.8万美元,同比下降18.8%[32] - 分部总资产下降8.3%,从2.03亿美元降至1.86亿美元[17] - 装备制造及总包分部资产下降3.3%,从1.04亿美元降至1.01亿美元[17] - 有形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末32.4百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25.7百万美元,降幅20.7%[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117.5万美元,同比增长96.8%[28] 其他全面收益 - 权益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其他全面收益4.6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1.7百万美元)[5] - 汇兑差额产生其他全面收益3.9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1.9百万美元)[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1129.7万美元[8] 股份和股本结构 - 已发行股份总数3,243,433,914股,股本约41,418,000美元[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43,433,914股[10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43,433,914股[113] - 董事张梦桂持有65,979,1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03%[107] - 董事詹华锋持有5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07] - 招商局集团通过多层控股持有3,152,089,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7.18%[109][110] - Prime Force Investment Corporation持有1,530,37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7.18%[109] - Minyun Limited持有284,751,000股,占已发行股本8.78%[109]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持有185,6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72%[109] - 中集集团持有中集香港全部已发行股本,间接拥有185,600,000股股份权益[113] - Minyun Limited清盘人被视为拥有284,751,000股股份权益[113] - 根据2024年认购协议,公司将向招商创科香港发行1,621,717,000股新股[111] - 公司与认购人签订协议发行1,621,717,000股新股,每股0.20港元,总代价324,343,400港元[119] - 股份认购事项尚未完成[119] 股份奖励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授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5%即162,171,695股[79] - 单次授予奖励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薪酬委员会批准[80] - 股份奖励计划期限延长至2035年1月13日[76] - 截至公告日,受托人根据二零二五年股份奖励计划持有8,446,45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26%[85] - 截至公告日,受托人根据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持有62,052,544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91%[95] - 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授权上限为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3%,即88,389,372股,相当于公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73%[89] - 股份奖励激励计划授权上限为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3%,即21,213,606股,相当于公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65%[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均未授出任何奖励[85][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均无任何尚未归属奖励[85][95] - 二零二五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自修订日起至2035年1月13日[84] - 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自采纳日起至2029年10月30日,为期十年[94] - 两项股份奖励计划参与者均无需支付认购/购买价[83][93] - 股份奖励激励计划参与者不包括公司关连人士[98] - 股份奖励激励计划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奖励,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奖励限额为21,213,606项[105] - 股份奖励激励计划有效期至2026年5月26日,为期十年[104] 股息和资本活动 - 公司已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8] - 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75] - 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119] 外汇和风险管理 - 公司未对人民币收入与美元成本之间的外汇风险进行对冲[57] 员工情况 - 员工总数从2024年末538名增至2025年6月568名,增幅5.6%[61] 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 - 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计仅1.6%,服务贸易因数字化保持4.0%增速[62] - 国际油价6月环比上涨:WTI均价67.33美元/桶(+6.39美元/桶),布伦特均价69.80美元/桶(+5.79美元/桶),阿曼均价69.12美元/桶(+5.24美元/桶)[63] -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72万桶/日,日需求达1.038亿桶[63] - 中国1-6月原油进口量27,938.6万吨(同比+1.4%),进口金额同比-2%[63] - OPEC+计划8月增产54.8万桶/日,远超市场预期的41.1万桶/日[6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679.6万辆(同比+36.94%),保有量达3,820万辆,替代汽油消费占比18.18%[63] - 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同比下降54%,新造船价格指数同比下滑1%[64] - 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总规模1,460万载重吨(同比+78%),创历史同期新高[64] - 欧盟氢能项目获69亿欧元公共资金,带动超54亿欧元私人投资[65] 公司订单和项目 - 公司获得3台大标方电解槽订单,其中1台销往海外[35] - 公司37.5米翼型风帆项目在手订单近20台,预计全年销售超40台[36]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5]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前守则条文第F.2.2条外[118] - 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期后事项发生[120]
华商能源(00206.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APP· 2025-08-18 09:29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华商能源将于2025年8月28日上午十时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处理任何其他事项 [1]
华商能源(00206)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08:56
華 商 能 源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 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將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八 日(星 期 四)上 午 十 時 正 舉 行 董 事 會 會 議,藉 以(其 中 包 括)考 慮 及 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中期 業績,及處理任何其他事項。 承董事會命 華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 席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M Energy Tech Co., Ltd. 华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06) 董事會會議日期 於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包 括 一(1)名 執 行 董 事 詹 華 鋒 先 生;五(5)名非執行董事 梅中華先生、劉建成先生、譚榮添先生、張熙政先生及張夢桂先生;以及三(3)名 獨立非執行董事鄒振東先生、張 ...
华商能源(0020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6:59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0.1 HKD,法定/注册股本为1,000,000,000 HKD[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243,433,914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43,433,914股[2]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1][2] 激励计划 - 2016年5月27日议决采纳股份奖励激励计划,可配发红股不超21,213,606股[4] - 2025年7月,股份奖励激励计划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数目为0[4]
股东大会否决!002064,终止并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5:16
关联收购终止 - 公司决定终止对华峰合成树脂及华峰热塑的关联并购事项,因相关议案未获得股东大会有效表决权总数的2/3以上通过 [1] - 本次交易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涉及华峰热塑100%股权(交易价格19.6亿元,增值率478.49%)和华峰合成树脂100%股权(交易价格40.4亿元,增值率506.96%),合计60亿元(现金支付6亿元,发行股份支付54亿元) [2] - 交易目的是实现聚氨酯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拓展产业链空间和潜力 [2] - 交易因高溢价关联收购、标的公司突击分红等问题引发市场质疑,最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3] - 公司表示终止交易是审慎决定,不影响现有生产经营,后续将继续推动股权注入工作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69.31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10.43%),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 [4]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超60%,主因产品价格下跌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26.21%),延续下滑态势 [5] 行业地位与股东结构 - 公司氨纶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全球第一,具备显著规模优势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社保基金101组合新进持有2241.11万股(第9大股东),前十大股东中两只社保基金合计持股5029.24万股(占流通A股1.01%) [5]
广东建工(002060.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4.92%
新浪财经· 2025-05-01 01: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44.22亿元,同比增长6.25%,较去年同期增加8.48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 [1] -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14.92%,较去年同期减少2519.32万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8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9.4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10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02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8.25%,较上季度下降2.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0.76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0 [3] - ROE1.03%,较去年同期下降0.25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3 [3] - 摊薄每股收益0.04元,同比下降14.89%,较去年同期减少0.01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2 [3]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负债率89.20%,较上季度下降0.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09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9 [3] - 总资产周转率0.10次,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比下降0.49%,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1 [3] - 存货周转率14.54次,同比增长6.41%,较去年同期增加0.88次,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1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71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76.64%,合计持股28.77亿股 [3]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70.0% [3] - 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4.56% [3]
华商能源(002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22:04
公司业务方向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主营围绕氢基能源、船海配套、智能电控、海事服务四个方向[6][9] - 中期发展重心围绕氢能技术场景化应用、船海产业绿色赋能、数字化服务生态构建三个方向[15][18] - 远期发展将在技术、市场、模式三个层面实现能力跃迁[16][19] - 2024年是公司五年战略规划起始年,定位成为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驱动型绿色能源和设备服务提供商[51]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海洋支持核心优势,推动帆技术等项目研发[67] - 2025年公司将构建全氢能产业链能力,完成2000Nm³/h电解槽商业验证[68] - 2025年公司将加速全球布局,建立海外服务网络,加强海外服务站点建设[69] - 2025年公司将深化船海配套领域核心优势,推动多个项目研发,采取引进与并购策略整合前沿技术[79] - 2025年公司将打造氢能全产业链能力,完成2000标方电解槽的商业化验证,力争实现千标方级设备批量销售[80] - 2025年公司将加速全球布局,构建海外服务网络,强化海外服务站点建设,推进清洁能源装备订单落地[81] - 2025年是公司战略转型攻坚之年,公司将紧抓机遇向全球绿色科技领军者目标迈进[85] - 2025年公司按五年战略计划聚焦“氢、工程、电和服务”产业布局,以绿色能源终端产品为核心[178] - 公司在传统业务造船上行周期加强与股东公司协同,提升造船及海洋配套产品渗透率[178] - 公司在氢能产业布局聚焦“制氢”和“氢基燃料”,形成设备端和产业端核心竞争力[179] - 2025年公司将围绕“氢、机、电、服”产业布局,以绿色能源终端产品为核心开展业务[180] - 传统业务加强与股东企业协同度和船海配套产品渗透率,新兴业务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180] - 2025年公司将聚焦绿醇/绿氢项目开发,通过股权投资参与项目技术导入、后期运营和绿色燃料贸易,拉动制氢装备市场订单,扩大绿色能源业务规模占比[192][194] - 公司未来投资围绕绿色能源终端产品,以“小投入、控风险”原则关注氢基燃料制备及上游投资机会,整合产业链资源[192][194] - 公司在资本导入方面继续布局制氢装备产业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孵化制氢装备与技术打造核心竞争优势[192][194] - 公司抓住船舶产业上行周期,以“机”和“电”业务为基础,扩大业务规模和产品种类,加大科创研发投入[192][194] - 公司巩固全球化服务,关停低效产能和业务,拓展海事服务,拓展海外服务网点和产品销售渠道[192][194] 公司业务产品与技术成果 - 船海配套及高端能源装备产品包括1600吨海上重型吊机等,核心技术与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7][9]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A架及布放回收系统達成海試目標[33] - 華夏氫能「離網高性能鹼性電解水製氫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從全球450個項目中獲得TERA - 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金獎[33] - 2024年公司入圍中能建集團年度製氫設備集中採購項目供應商[33] - 2023年招商乘風號關鍵核心裝備國產化率達98.43%,1600T吊機是公司成立以來交付的最大噸位吊機[34] - 2024年成立兩家氫能板塊合資公司,華商怡禾氫能首套500KG隔膜式氫壓縮機成撬交貨[35] - 2024年公司引入的高效节能翼型刚性风帆产品实现订单落地,升力性能较传统单片式风帆提升2.5倍[36] - 2024年公司成功下线并完成首台套三自由度主动补偿舷梯产品海上测试[36]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A-frame和部署回收系统成功实现海上测试目标[36] - 三自由度主动补偿舷梯成功完成海试,获CCS产品证书,为开发主动补偿技术产品系列奠定基础[52] - 自主研发的发射和回收系统获2024年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52] - 华夏氢能团队研发项目在全球450个项目中获香港TERA - 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金奖,12MW电解水制氢测试基地投入运营[55][61] - 2024年公司在海洋支持领域完成多个关键项目,墨西哥PEMEX项目首台钻机交付并获额外1200万美元订单[64] - 2024年公司与BAR Technologies合作的翼形刚性帆商业化取得突破,全年签署超十套销售订单[65] - 2024年公司在船舶配套领域完成多个标志性项目,为新疆派特罗尔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9000米钻机提供核心装备,较原计划提前50天打井出油,墨西哥PEMEX项目追加1200万美元订单[76] - 2024年公司与BAR Technologies联合研发的翼型刚性风帆实现商业化突破,签订十馀台套销售订单,与多家头部船厂达成合作意向[77] - 华夏氢能“离网高性能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从全球4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TERA - 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金奖,公司离网制氢技术达业内领先水平[88][90] - 公司成功入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2024年度制氢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供应商,华夏氢能进入主流制氢装备企业行列[88][90] - 2024年公司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等签订十多台套风帆销售订单,并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达成合作意向,10月风帆总装开工仪式在海门举办[89][91] - 2024年6月公司与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专注新能源装备领域[89][91] - 公司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项目进入执行阶段,陆地钻机项目前两台钻机生产交付完成,PEMEX在原合同基础上进行升级合同签订[93] - 2024年A架部署回收系统等完成2次海上测试成功,海洋混合动力系统研发应用,柔性制氢动力装置原型完成设计生产等[94] - 公司承担CM Industry的LNG、甲醇供应系统等绿色能源供应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94] - 高端装备不断扩展产品线,提供船舶全周期低碳/零碳综合解决方案,开拓新能源及低碳产品生产线[183][185] - 全球化服务以海外新能源项目为切入点带动国内订单,构建海外绿色燃料贸易体系,深耕本地化油气工程业务[184][186] - 公司解决行业多个“卡脖子”技术及装备瓶颈问题,在甲板吊机等方面取得行业领先地位[187][189] - 公司拥有完善生产、组织和质量管控体系,可迅速进行新型高端装备产品商业化生产[187][189] - 公司拥有国内外海陆多场景产品运维能力和经验,利于新品运维服务体系搭建与完善[187][189] - 公司在新能源热点区域经营多年,有广泛市场资源和客户管道,可迅速开展产品国际化销售[187][189] 公司发展历程 - 埃谟国际1995年于美国德州休斯敦开业,为中国油气行业引进多项装备和技术[22] - 2001年埃谟国际于中国青岛建立第二生产基地,即泥浆泵液力端和配件制造厂[22] - 2002年埃谟国际第一生产基地海海尔海斯(HHCT)于中国西安成立,制造陆地钻机电力控制和驱动系统[23] - 2005年埃谟国际通过收购获得固控生产线和升降系统产品线,成为中国唯一能提供自升式平台升降装置研发等的公司[22] - 2007年埃谟国际于联交所GEM上市[23] - 2019年2月民生信託成為公司戰略股東[27] - 2019年5月出售給Shelf的兩座CJ46平台完成交割,海外團隊中標Pemex海上鑽井服務專案[28] - 2020年上半年鄭州公司獲得兩套海上風電安裝船升降系統訂單,累計提供四套同類產品訂單[29] - 2021年公司參與招商工業CMHI - 27201風電安裝船項目,提供核心成套設備和技術集成[3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66,773千美元,较2023年的181,337千美元下降约8.03%;毛利为41,479千美元,较2023年的40,997千美元增长约1.18%;除税前溢利为12,160千美元,较2023年的13,955千美元下降约12.86%[4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3,289千美元,较2023年的81,446千美元下降约34.57%;流动资产为257,081千美元,较2023年的244,855千美元增长约4.99%;总资产为310,370千美元,较2023年的326,301千美元下降约4.88%[48] - 公司已连续6年保持盈利,毛利持续创新高[50]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1.6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毛利4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同比增长1%,净营业利润9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10万元)[63] - 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增8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26万元),净资产同比提升2%[66]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6680万美元(约人民币12亿元),毛利4150万美元(约人民币2.98亿元),同比增长1%,经营性净利润达920万美元(约人民币6610万元)[75]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增880万美元(约人民币6326万元),净资产同比提升2%[7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同比下降8%[87][90] - 2024年公司整体收入约1.668亿美元,较去年的1.813亿美元减少1460万美元,减幅约8%,主要受装备制造及总包和供应链及集成服务业务减少影响[100][102][103] - 装备制造及总包收入从2023年的1.014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8660万美元,降幅14.6%,主要因风电业务大幅减少[102][105][109]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291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2580万美元,减少11.5%,因年内完成交付订单减少,部分墨西哥市场订单未完成交付[102][106][110]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5090万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5450万美元,增幅7%,主要因潜水支持船日租金上调[102][107][111] - 2024年毛利为4150万美元,较去年的4100万美元增加50万美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2.6%增至2024年的24.9%,因陆地钻机设备及服务毛利高和库存拨备减少[114][120]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420万美元减至2024年的270万美元[115][121] - 销售及分销、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80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860万美元,增幅约2.3%,因业务规模扩大[116]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8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20万美元,因杂项开支减少[117] - 融资成本在2023年和2024年均为10万美元[118] - 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0万美元,2024年亏损190万美元,因联营公司2024年经营亏损[119] - 销售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80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860万美元,增幅约2.3%[122]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80万美元减至2024年的20万美元[123] - 财务成本在2023年及2024年均为10万美元[124] - 集团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0万美元,2024年亏损190万美元[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形资产约3240万美元(2023年:5460万美元),无形资产约140万美元(2023年:170万美元)[127][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571亿美元(2023年:2.449亿美元),流动负债约1.275亿美元(2023年:1.283亿美元)[129][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负债约360万美元(2023年:221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为42.2%(2023年:46.1%)[132] - 2023年集团以约820万美元追加投资华夏氢能,持股从约33.0%增至42.0%,2024年出资约660.34万美元,2025年2月出资约137万美元完成增资[135][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243433914股已发行股份,股本约4141.8万美元,年内无股份发行[137][144] 行业市场环境 - 全球碳中和加速,能源转型呈现新特征,绿氢制备成本同比下降27%[14][17] - 2024年全球经济呈增长态势但增速较疫情前放缓,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稳定在2.6%,2025 - 2026年平均为2.7%,低于疫情前十年3.1%的平均水平[152][15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24年和2025年世界经济将以3.2%的速度增长,与2023年持平[153][155] - 2024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平均价格为79.77美元/桶,较2023年下跌2.39美元,跌幅2.9%;WTI期货全年均价比2023年下跌1.85美元,跌幅2.38%[156][160] - 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约100万桶/天,与2024年基本持平,EIA预计WTI原油2025年均价为69.1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为73.58美元[157][160] - 2024年末全球自升式、浮式钻井平台利用率稳定在90%左右,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球利用率为91%,同比增加2%;浮式钻井平台利用率为89%,同比持平[158][161][
业绩炸裂!600206盘后披露,一季度净利预增超13076%!
证券日报· 2025-04-14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 有研新材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 主要因降低子公司持股比例减亏和另一子公司业绩增长 [2][3] 业绩预告情况 - 4月14日盘后有研新材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万元到7500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954万元到7454万元 同比增长13076%到16370% [2] 业绩预增原因 - 降低对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的持股比例 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超3000万元 [3] - 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业绩变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0万元 本季度靶材产销量同比明显增长 靶材产品毛利增加带动有研亿金利润总额增长超60% 一季度预计利润总额9000万元到10000万元 [3] 靶材扩产项目情况 - 公司积极推进有研亿金靶材扩产项目 截至2024年上半年 该项目实际投资1946.66万元 累计完成投资46650.65万元 昌平基地产能完全释放 德州基地完善设备体系 优化生产工艺 逐步释放产能 [3] - 德州靶材生产基地于2023年9月投产 原规划联合升级改造后的昌平基地满产后总产能可达7.3万块/年 [3] 行业市场情况 - 受益于下游半导体市场逐步复苏 靶材业务销量增长明显 且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预计未来将会持续放量 [4] - 集成电路靶材涉及20多种高纯材料 约60种大类靶材产品 我国已实现70%以上的自主可控 铝、钛、铜、钴、镍等高纯金属及合金溅射靶材已实现国产化 [6] 股价及市值情况 - 去年有研新材股价最高涨至25.72元/股 较年内7.93元/股最低点 大涨224.34% [6]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收盘 有研新材股价报收15.95元/股 总市值135亿元 动态市盈率达88.38 [6]
机构风向标 | 广东建工(002060)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76.29%
新浪财经· 2025-04-14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2日广东建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介绍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及较上一季度的变化[1] 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1日9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广东建工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28.71亿股,占总股本76.46%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合计持股比例76.29%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跌0.40个百分点 [1] 不同类型投资者持股变化 公募基金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有4个,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等,持股减少占比0.20%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83个,包括富国中证1000ETF等 [2] 险资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险资1个,即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自有资金,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外资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外资基金1个,即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华商能源(0020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4: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668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8.0%[2] - 2024年公司毛利约415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2%[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4.9%,较2023年上升2.3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20万美元,较2023年950万美元减少3.6%[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413.3万美元,2023年为1415.8万美元[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87.5万美元,2023年为921.2万美元[4]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5328.9万美元,2023年末为8144.6万美元[5]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净值为12953.7万美元,2023年末为11651.4万美元[5]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17924.7万美元,2023年末为17582.4万美元[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6.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8%[27] - 2024年公司收入16.68亿美元,较去年18.13亿美元减少1.46亿美元,减幅8%[33][34] - 2024年公司毛利4147.9万美元,较去年4099.7万美元增加48.2万美元,增幅1.2%,毛利率从22.6%提升至24.9%[33] - 2024年毛利为4150万美元,较去年增加50万美元,毛利率从22.6%增至24.9%[39]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420万美元减至2024年的270万美元[40] - 销售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280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860万美元,增幅约2.3%[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约为3240万美元(2023年:5460万美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571亿美元(2023年:2.449亿美元),流动负债约为1.275亿美元(2023年:1.283亿美元)[46][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负债约为360万美元(2023年:221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为42.2%(2023年:46.1%)[47]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客户合约收入小计140,624千美元,2023年为147,315千美元[15] - 2024年来自其他来源收入小计26,149千美元,2023年为34,022千美元[15] - 2024年总收入166,773千美元,2023年为181,337千美元[15] - 2024年装备制造及总包来自外部客户收入86,562千美元,2023年为101,374千美元[17] - 2024年供应链及集成服务呈报分部业绩2,479千美元,2023年为3,317千美元[17] - 装备制造及总包业务2024年收入8660万美元,较2023年1.014亿美元减少14.6%,主要因风电业务减少[34][35]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2580万美元,较2023年2910万美元减少11.5%,因交付订单减少[34][36]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5450万美元,较2023年5090万美元增加7%,因潜水支持船日租金上调[34][37] - 中国内地市场2024年收入7887.9万美元,较2023年1.16921亿美元减少32.5%[38] - 南美市场2024年收入4611.3万美元,较2023年1773.8万美元增加160%[38] 公司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1,603千美元,2023年为2,538千美元[19]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1,800千美元,2023年为2,246千美元[19] 公司资产相关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存货中原材料为7,818千美元,2023年为4,592千美元[24] - 2024年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1,757千美元,2023年为110,457千美元[24] - 2024年贸易应付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0,755千美元,2023年为60,185千美元[26] 公司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2] - 公司拟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约32,434,000港元[2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额约3243.4339万港元[73] - 建议末期股息须待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6月20日前派发[73] 公司业务构成及管理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制造相关装备、提供供应链及集成服务、资产管理等[8] - 集团按三个呈报分部管理业务,无经营分部合并情况[16]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2024年1月1日起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产生重大影响[9]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部分将于2025、2026、2027年生效,部分待厘定[10][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或影响报表呈列和披露[12][13] 公司业务进展 - 新能源业务方面,华夏氢能项目获大赛金奖,入围采购项目供应商[28] - 船海装备配套业务,2024年签订十余台套风帆销售订单,举办总装开工仪式,成立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29] - 海外市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项目完成两台钻机交付,获追加升级合同[30] 公司股本及股份相关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160,000美元计算[22] - 2024年12月31日,共有32.43433914亿股已发行股份,公司股本约为4141.8万美元[49] - 公司拟向招商局创新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发行1,621,717,000股股份,每股0.20港元,总代价324,343,400港元,股份认购事项尚未完成[79] - 截至公告日期,二零一五年及二零一九年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共持有70,499,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17%[80] - 2025年1月14日公司修订股份奖励计划,期限延长10年至2035年1月13日,受托人购买股份最高数目为162,171,695股,占修订日期已发行股本的5%[81] 公司人员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38名全职员工[53]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平均价格为79.77美元/桶,较2023年下跌2.39美元,跌幅2.9%;WTI期货全年均价比2023年下跌1.85美元,跌幅2.38%[56] - 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约100万桶/天,与2024年基本持平;EIA预计WTI原油2025年均价为69.1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3.58美元;高盛等预计2025年油价比76美元/桶左右[57]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自升式平台利用率为91%,同比上涨2%;浮式平台利用率为89%,同比持平[59] - 自升式平台全年平均日租金为12.3万美元/天,较近十年均值上涨26.7%,较2024年高点下降10%;浮式平台去年平均日租金为32.3万美元/天,较近十年均值上涨61.1%,较2024年高点下降2%[59] - 截至2024年12月底,船龄5 - 10年的305英尺自升式平台和第六代浮式钻井平台二手交易价格分别为0.95亿美元和1.6亿美元,较2022年初分别上涨110%和63%[60] - 2024年中国众多企业推进绿氢项目,项目总投资超人民币2000亿元[63] - 国内市场在售的碱性电解槽1000Nm³/h售价降到人民币500万元左右[63] - 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2024 - 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4%,略低于2023年;发达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速稳定在1.5%,2025年升至1.7%[5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世界经济2024和2025年将以3.2%的速度增长,与2023年持平;发达经济体预计增长率从2023年的1.6%升至2024年的1.7%和2025年的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从2023年的4.3%降至2024和2025年的4.2%[55] - 目前全球钻井平台船队825艘,较高峰时期减少24.7%;截至2024年6月,全球船厂手持钻井平台订单仅剩34艘[58]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公司将围绕“氢、机、电、服”产业布局,专注卓越运营与精益制造[65] - 传统业务加强与股东企业协同度和船海配套产品渗透率,聚焦存量业务转型升级[65] - 新兴业务加快布局制氢装备、加氢装备和绿色能源订单落地[65] - 氢基能源产业布局方面,华商绿能抓项目投运,华夏氢能抓装备研造[66] - 高端装备不断扩展产品线,提供船舶全周期低碳/零碳综合解决方案[67] - 高端装备推进装备制造规模化发展,开拓新能源及低碳产品生产线[67] - 全球化服务以海事、维保、资管服务为抓手,构建海外绿色燃料贸易体系[68] - 深耕本地化油气工程业务,确保海外收入基本盘,带动传统油气产品订单[68] - 公司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及装备瓶颈,取得行业领先地位[69] - 公司拥有完善体系,具备多场景运维能力和广泛市场资源[69] - 2024年招商工业纳入集团科创产业板块,华商能源将协助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70] - 2025年公司聚焦绿醇/绿氢项目开发,通过股权投资参与项目技术导入、运营及贸易[71] - 公司将继续布局制氢装备产业公司,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核心竞争优势[71] - 公司抓住船舶产业上行周期,以“机”和“电”业务为基础扩大规模和品种[71] - 公司关停低效产能和业务,拓展海事服务和海外服务网点及销售渠道[71] 公司股份过户及会议相关 - 公司2025年5月13 - 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5月12日下午4:30前交回文件可参会投票[74] - 公司2025年5月28日 - 6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5月27日下午4:30前交回文件可获股息[75] 公司合规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76][77] 公司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4] 公司投资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追加投资华夏氢能820万美元,持股由约33.0%增至42.0%,2024年和2025年2月完成全部增资[48] 公司抵押担保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103.8万美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作银行融资担保,融资尚未动用[51] 综合年度业绩来源 - 综合年度业绩摘编自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14] 公司功能货币及报表呈列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附属公司采用多种货币,综合财务报表以美元呈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