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商能源(00206) - 2025 - 中期财报
华商能源华商能源(HK:00206)2025-09-15 08:32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19.3%至6260万美元[7] - 毛利同比下降11.5%至1550万美元[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下降43.1%至270万美元[7] - 每股盈利同比下降40%至0.09美仙[7] - 经营溢利为481.3万美元,同比下降15.8%[9] - 除税前溢利为442.4万美元,同比下降27.3%[9] - 2025年上半年期间溢利280万美元,同比下降41.9%[87][89][91] - 总收入为6263万美元,同比下降19.6%[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6263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760.1万美元下降19.3%[41] - 除税前综合溢利为442.4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608.8万美元下降27.3%[41]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9.3%至6263万美元(2024年同期:7760.1万美元)[46]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利润272.4万美元(2024年同期:478.6万美元)[5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260万美元,同比下降19.3%[87][89][9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所得税开支为164.3万美元,同比增加26%[9] - 销售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增加1.3%至1170万美元[101][108]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73,000美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000美元,降幅为52,000美元[110][115] - 税前利润相关财务成本21.3万美元(2024年同期:73.3万美元)[50] - 所得税开支164.3万美元(2024年同期:130.4万美元)[5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装备制造及总包收入为2822.8万美元,同比下降25.4%[28]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收入为1034.1万美元,同比下降28.8%[28]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收入为853.7万美元,同比下降33.3%[28] - 饱和潜水支持船分租收入为1462.3万美元,同比上升27.8%[28] - 陆地及海洋钻井平台租赁收入为32万美元,同比下降17.5%[28] - 海洋钻井平台分租收入为43.1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8] - 海洋钻井平台分租利息收入为15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8] - 客户合约收入小计为4710.6万美元,同比下降27.7%[28] - 其他来源收入小计为1552.4万美元,同比上升25.1%[28] - 装备制造及总包分部外部收入大幅下降至2854.8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824.7万美元减少25.4%[38]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分部收入降至1136.7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2.6万美元下降37.3%[38] - 分部间收入减少至1254.1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826.9万美元下降31.4%[38] - 装备制造业务收入2854.8万美元,同比下降25.4%,占总收入45.6%[95][96] - 供应链及集成服务收入1034.1万美元,同比下降28.8%,占总收入16.5%[95][97]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收入2374.1万美元,同比下降4.4%,占总收入37.9%[95][98] 各地区收入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同比下降47.0%至2402.3万美元(2024年同期:4535.5万美元)[46] - 中东地区收入同比增长43.4%至1752.7万美元(2024年同期:1222万美元)[46] - 印尼收入同比增长687.0%至672.9万美元(2024年同期:85.5万美元)[4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33,496千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245千美元大幅增长1,392%[1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42千美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593千美元)和联营公司投资(1,378千美元)[1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04千美元,主要用于支付租赁租金之资本部分(22,107千美元)和股息(4,052千美元)[17] - 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33.5百万美元,按管理报表口径调整后为10.6百万美元[112][117] 资产负债及权益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56.4万美元,较期初增加7.7%[13] - 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208.5万美元,较期初下降9.5%[13] - 流动负债总额为1.17亿美元,较期初下降8%[13]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247千美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285千美元,增幅为1.7%[14] - 公司权益总额为182,285千美元,其中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为181,172千美元,非控股权益为1,113千美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5年1月1日的84,100千美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0,564千美元,增长7.7%[17]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79千美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14千美元,降幅达85.6%[14] - 公司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6,773千美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754千美元,增长2.2%[1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1037亿美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0016亿美元,减少3.3%[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9056.4万美元,较2024年末的8410万美元增长7.7%[42]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1.3112亿美元降至2025年中的1.1787亿美元,减少10.1%[42] - 商誉小幅增加至37.9万美元,较2024年末的36.2万美元增长4.7%[4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666千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6,266千美元,降幅为16.8%[70] - 超过3个月但少于12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4,182千美元,占总额的51.6%[70] - 超过24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885千美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331千美元,增幅达389.4%[70] - 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44千美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05千美元,降幅为48.0%[6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152千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18千美元,降幅为18.8%[73][76] - 超过24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593千美元,占应付款项总额的13.2%[76] - 就注资联营公司应付之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40千美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2千美元,降幅为49.2%[7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612千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73千美元,降幅为18.4%[73] - 有形资产从2024年末的32.4百万美元降至2025年6月的25.7百万美元[113][118] - 无形资产保持1.4百万美元,联营公司权益从15.3百万美元微降至15.2百万美元[114][1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4.1百万美元增至90.6百万美元,存货从37.2百万美元增至41.7百万美元[119][123] - 流动负债从127.5百万美元降至117.4百万美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从50.8百万美元降至40.5百万美元[120][123] - 资产负债率从42.2%改善至39.3%[121][124] - 已发行股份3,243,433,914股,股本41,418,000美元,2025年上半年无新股发行[122][125]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值拨备615.9万美元(2024年末:6039.3万美元)[66]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期内溢利8,516千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786千美元增长78%[16] - 已付股息为4,052千美元,公司支付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16][17] - 汇兑收益净额195.3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134.6万美元)[48] - 联营公司业绩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0.4百万美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0.4百万美元[111][116] - 其他收入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10万美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净收益110万美元[100][107]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2.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4.8%[91][9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117.5万美元(2024年同期:59.7万美元)[59] 业务运营与战略 - 装备制造及总包业务通常要求0%至30%的合约金额作为订金[70][71] - 公司成功获得3台大标方电解槽订单,其中1台销往海外[81][83] - 翼型风帆在手订单近20台,预计全年销售超40台[84][88] - 公司旗下华夏氢能获得3台大标方电解槽订单含1台海外订单实现制氢设备首次出口[145][147] - 电极和隔膜生产线进入投产前调试阶段强化核心部件自研能力[145][147] - 船舶硬质风帆产品获得17船套在手订单[148][152] - 清洁燃料供给系统等产品已投入首船套使用[148][152] - 新增阿联酋和荷兰服务网点覆盖主要油气生产国及航运港口[149][152] - 公司荣获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奖体现ESG实践成效[151][153] - 公司将持续聚焦氢能及碳减排产品的高科技投资机会[154] - 公司已成为华厦氢能相对第一大股东,上半年持续优化其治理能力并改组董事会结构[155][158] - 上半年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超过35个服务站,覆盖主要海事与能源中心[157][159] - 以轻资产方式运营管理2座自升式平台和1艘潜水饱和支持船,并寻求出售机会[157][159] - 持续关注氢能、氢基燃料及减碳产品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158] - 通过产品升级迭代(如硬质风帆、清洁燃料供给系统)发力船舶减碳产品市场[156][159] - 积极对接船队绿色燃料需求资源,搭建绿色能源产销体系[155][158] - 资产管理及工程服务分部业绩显著改善至457.4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3万美元大幅增长1286.1%[38] 股份奖励计划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授权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5%,即162,171,695股[172][178]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单个参与者的股份在12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74] - 若向个人授予奖励使其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超过计划修订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经薪酬委员会批准[179] - 两项股份奖励计划均无需合资格人士支付认购/购买价[182][188][198] - 两项计划均为股份奖励计划(非购股权计划),不设行使期及行使权[180][196]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2025年计划修订日期至2035年1月13日[183][189]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2019年10月31日至2029年10月30日[1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未归属奖励为零[184][190] - 2025年上半年期间未授予任何奖励且无奖励归属/注销/失效[184][190] - 截至报告日期,受托人根据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持有8,446,45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26%[185]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受托人可持有股份上限为2019年计划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3%(即88,389,372股)[194] - 2019年计划股份上限约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2.73%[194] 公司治理与人事 - 集团拥有568名全职员工,较2024年末的538人有所增加[130] - 公司全职员工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8名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68名,增长5.6%[135] - 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63][168] - 未持有或进行任何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收购处置[162][16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20,000桶/日至720,000桶/日,日需求达1.038亿桶[137]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原油进口量279.386百万公吨,同比增长1.4%,但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137]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预估679.6万辆,同比增长36.94%,保有量达3,820万辆,替代汽油消费占比18.18%[137] -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85吉瓦,占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92.5%[137] - 2025年初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同比下降54%,新造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140] - 中国船厂新船订单份额从2024年的70%降至2025年的52%[140] - 2025年上半年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总吨位同比激增78%,达1,460万载重吨[140] - 欧盟氢能项目获得69亿欧元公共资金,带动超过54亿欧元私人投资[141] - 全球氢能产业直接投资预计到2030年达3,200亿美元[141] - 欧盟通过IPCEL Hy2Infra计划提供69亿欧元公共资金并带动超过54亿欧元私人投资[143] - 中国上半年碱性电解槽招标量达3,751.2兆瓦相当于前两年订单量总和[143] -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氢能产业直接投资将达3,200亿美元[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