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远(00110)

搜索文档
中国长远(0011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09:41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1年收入为7920万港元,较2020年下降2%[60][63][72] - 公司2021年亏损为1430万港元,而2020年亏损为460万港元[60][63] - 公司年度亏损990万港元,相比去年盈利20万港元[100][105] - 每股基本亏损5.65港仙,相比去年盈利0.23港仙[101][106] -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0.5%下降至2021年的0.2%[79][80] - 公司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9.0%至100万港元[81][85]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从2020年的110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的20万港元[82][86]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保持在30万港元[90][95] - 公司行政费用保持在1530万港元[91][96] - 公司融资成本从120万港元下降至20万港元[92][97] - 公司所得税从450万港元抵免转为1000港元开支[93][98] 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37.8%至780万港元[104][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3150万港元,较2020年的3010万港元增长4.7%[112][11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增加430万港元至2640万港元,同比增长19.7%[113][116]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增至5390万港元,较2020年的1680万港元大幅增长221%[114][117] - 每股净资产从0.17港元增至0.29港元[114][117] - 流动比率从0.95倍改善至1.11倍[114][117] - 资产负债比率从1.70显著改善至0.01[114][117] 业务线表现:移动电话贸易 - 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入占2021年总收益的100%,其中上海和香港分别贡献88.8%和11.2%[73] - 2020年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入为797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98.5%[74] - 2020年上海、香港和浙江的移动电话贸易收入占比分别为82.3%、11.4%和4.8%[74] - 公司创下移动电话年销量210万台纪录[24][39] - 公司成为诺基亚中国最早指定代理商之一[46] - 公司取得三星移动电话全国分销权[26][38] 业务线表现:移动应用与环保袋业务 - 公司于2021年进军环保袋自动取袋机及移动应用北京袋掌门的数据库流量变现业务[8] - 公司于2021年9月在中国启动环保袋自动取袋机及数据库流量变现新业务[65][68] - 2020年移动应用推广业务收入为12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1.5%[74] - 公司于2020年剥离中国二手手机及移动应用市场业务,北京飞鹰不再作为附属公司入账[8] - 公司于2019年将北京飞鹰作为附属公司入账,进军中国二手手机及移动应用市场[7] - 公司于2020年9月剥离二手手机和移动应用市场业务[65][68] 业务发展与投资 - 公司完成收购长远智扬51%股权[41] - 长远上海股本由600万美元增至2500万美元[36][38] - 公司完成收购锶发矿业50.8%股权[25][38] - 以人民币200万元收购广州天平长鹰科技25%股权,进军5G和AI市场[121][125] - 公司于2009年收购中国锶矿场,首次进入自然资源行业[7] - 公司于2007年收购珠海雷鸣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拓展手机及电信设备销售业务[7] 融资活动 - 公司成功安排1.6亿港元银团贷款[40][45] - 公司成功安排1600万美元银团贷款[35][38] - 公司成功安排1200万美元银团贷款[49][50] - 供股完成净筹资约1560万港元[136] - 供股发行91,777,944股,每股认购价0.53港元[135] - 2020年供股净筹资1560万港元[192] - 供股发行规模为9177.7944万股每股0.53港元[192]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1年末已动用供股净资金1358.4万港元[197] - 未动用供股资金201.4万港元预计于2022年6月30日前使用[198] - 贸易及分销业务分配供股资金815.3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98] - 一般营运资金中审计费用支出118.6万港元[198] - 一般营运资金中薪资及津贴支出158.2万港元[198] 公司历史与上市 - 公司于2004年1月26日成功从香港联交所GEM转至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10[6] - 公司于2000年2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GEM首次上市,股份代号8040[6] - 公司1992年成立于香港,主要在中国销售及分销移动电话和数码产品[6] - 公司注册于百慕大,以CFH Limited名称在香港运营[1]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0[1] 管理层与领导层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小英先生自1992年起任职[200] - 刘小英先生拥有超过25年电信行业工作经验[200] - 刘小英先生持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0] - 刘小英先生持有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信息技术理学硕士学位[200] - 刘小英先生曾任职和记黄埔集团约5年[200] - 刘小英先生负责制定集团整体业务政策及策略[200] - 刘小英先生负责监督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的业务发展[200] - 刘小英先生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建立了稳固的业务联系[20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COVID-19疫情导致全球批发零售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公司业务[66][75][77]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6.3亿[139] - 2021年底中国5G用户数达3.55亿[147] - 2021年新增5G基站65.4万个[147]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143万个,占全球超60%[147] - 2025年目标5G基站数约364万个[148] - 2021年每万人拥有10.1个5G基站[148]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截至2021年达16.3亿户[185] 法律诉讼与仲裁 - 公司附属公司收回预付款法律诉讼获判胜诉金额1270万港元连同违约费及诉讼费用[180] - 广州供应商总未偿还负债约为4.55亿港元[180] - 重庆供应商仲裁裁决获赔19.8百万港元[172] - 重庆供应商已偿还10.2百万港元[172] - 广州供应商法院判决获赔约12.7百万港元[177] - 广州供应商总负债约455百万港元[178] 资产减值与采矿业务 - 采矿权减值174.6百万港元[164] - 相关厂房及设备减值9.0百万港元[164] - 递延税项负债取消确认41.1百万港元[164] - 预付款项总额33.7百万港元[171] - 预付款项减值损失24.9百万港元[171] - 采矿许可证状态显示为"已到期"[169] 公司运营与员工 - 员工总数从15人增加至43人,增长187%[129][132] - 集团无资本承诺[119][123]、无或有负债[120][124]及无银行存款质押[112][115] - 公司未支付年度股息[138] - 公司无重大期后事件[137]
中国长远(0011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1 08:3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为5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40万港元增加3230万港元或150.8%[6] - 收益同比增长150.8%至5370.6万港元,从2141.4万港元增至5370.6万港元[57] - 移动电话业务分部收益5370.6万港元,同比增长150.8%[69][71] - 移动电话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50.8%至53,706千港元,采矿业务无收益记录[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90万港元增加60万港元[14] - 期间亏损收窄14.7%至47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61.5万港元[57] - 综合亏损479.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61.5万港元收窄14.7%[69][7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22.5%至352.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87.8万港元[57] - 期间亏损同比扩大22.5%至3,526千港元(2020年同期:2,878千港元)[80] 成本和费用 - 毛利为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0万港元减少64.6万港元或92.6%[7]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3.4%降至0.1%[7] - 毛利润大幅下降92.6%至5.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2.8万港元[57] - 行政费用为5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40万港元减少33.2%[11] - 融资成本为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0万港元减少30万港元[12]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64.8%至161千港元,主要因银行借贷利息减少[76] - 员工成本支出238.9万港元,同比减少15.4%[69][71]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35.5%至3,292千港元,其中董事酬金减少10.2%[79] 现金流和资本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37,400,000港元,较2020年底的30,100,000港元增长24.3%[19] - 供股筹资额外资本约15,600,000港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4.1%至3.738亿港元,从3.012亿港元增至3.738亿港元[5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718万港元,期末余额达3738.4万港元[63] - 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出454.2万港元,同比扩大14.9%[6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68.4万港元,同比激增100%[63] - 供股完成净筹资1560万港元,原计划筹资4860万港元[42] - 供股筹资净额15,600千港元,发行91,777,944股新股[8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为100万港元,较期初330万港元减少230万港元或68.7%[18] - 应付贸易账款减少4.3%至21,100,000港元[20] - 资产净值大幅增至60,200,000港元,较2020年底的16,800,000港元增长258%[21] - 流动比率改善至1.30倍(2020年底:0.95倍)[21]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68.6%至103.2万港元,从329.2万港元降至103.2万港元[59] - 流动资产净额改善至8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负债186.2万港元[59] - 权益总额由负转正至165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绌2529.2万港元[61] - 应付关联人士款项减少43.0%至655万港元,从1141.9万港元降至655万港元[59] - 综合资产总额73,098千港元,其中未分配企业资产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908千港元[72] - 综合负债总额104,944千港元,包含应付关联人士刘先生款项25,799千港元[72] - 预付款项28,273千港元占流动资产主要部分,同比微增0.8%[81] - 应付关连人士刘小鹰款项从2020年底3983.5万港元降至2021年中655万港元降幅83.6%[86] 业务分部表现 - 移动电话业务分部收益5370.6万港元,同比增长150.8%[69][71] - 采矿业务分部持续亏损54.8万港元,同比收窄36.1%[69][71] - 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2349.5万港元,移动电话业务占比89.7%[70] 投资和金融资产 - 收购广州天平长鹰科技25%股权,现金代价2,400,000港元[2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亏损16.9万港元[69]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0年底487.1万港元降至2021年中474.1万港元[92][93] - 第3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0年底396.4万港元增至2021年中399.6万港元增幅0.8%[94] - 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从2020年底90.7万港元降至2021年中74.5万港元降幅17.9%[92][93]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从2020年底389.7万港元增至2021年中392.9万港元增幅0.8%[92][93] 减值及拨备 - 采矿权减值拨备1.746亿港元及相关厂房和设备减值拨备900万港元[33] - 采矿权相关递延税项负债取消确认4110万港元[33] - 移动电话供应商预付款项减值亏损2490万港元[35] - 应收贸易账款全额计提拨备3,475千港元,账龄均超过90天[81] 法律诉讼及仲裁 - 针对重庆供应商仲裁裁决获1980万港元但仅收回1020万港元[36] - 针对广州供应商法律诉讼获判决1270万港元但无法强制执行[36] - 广州供应商总未偿还负债约4.55亿港元[37] 股本及公司治理 - 每股基本亏损为2.10港仙,较去年同期2.98港仙减少0.88港仙[15]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29.5%至2.10港仙,去年同期为2.98港仙[57] - 加权平均股份数增至167,719,781股(2020年同期:96,697,242股)[80] - 董事刘小鹰合计持有1.16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3.4%[45][50] - 主要股东李伟通过受控实体持有3766万股,占股本20.52%[50]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50] - 公司存在企业管治守则偏差,董事长与CEO由刘小鹰一人兼任[52] - 非执行董事未设指定任期,但需按公司细则轮流退任[5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购股权计划下未授出任何购股权[47] - 公司完成股本重组每10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1.00港元合并股份[85] - 公司未宣派2021年及2020年中期股息[96] 关联方交易 - 刘小鹰垫款1500万港元年利率4.65%其中估算利息104.2万港元计入权益储备[86] - 刘小鹰另笔垫款1368万港元年利率4.75%估算利息181.4万港元计入权益储备[87] 营运资金使用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动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356万港元,未动用1204.2万港元[43] - 贸易及分销业务未动用供股款项815.3万港元,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使用[43] - 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355.6万港元,其中审计费用100.8万港元占比28.3%[44]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减少33%至10名(2020年底:15名)[26] - 管理层薪酬从2020年中217.6万港元微降至2021年中208.5万港元降幅4.2%[89] 行业及市场环境 - 中国已建成约1,000,000个5G基站,用户约160,000,000名[29] - 中国电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同比增长超过15%[29] - 5G升级预计在2030年前为全球经济每年增加约6,000亿美元[29]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人数约16亿人[39] - 中美贸易战和COVID-19疫情对消费及零售分部造成双重打击[40] - 5G通讯网络技术成熟推动相关设备需求维持强劲[40] - 批发及零售市场疲软导致客户订单平均售价降低[40]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0万港元增加20万港元[8] - 汇兑收益22.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汇兑亏损266万港元)[69][71]
中国长远(0011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9 0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8090万港元,较2019年下降约25%[62] - 公司2020年亏损460万港元,而2019年亏损为3280万港元[62] - 公司总收益为8090万港元,较2019年的1.085亿港元减少2760万港元或25.4%[74][77][79] - 毛利从2019年的100万港元下降至40万港元,降幅61.3%[78][81] - 毛利率从2019年的0.9%下降至2020年的0.5%[84][88] - 其他收益净额为1100万港元,2019年为亏损1220万港元[86][9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3港仙,2019年为每股亏损26.98港仙[9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业绩从2019年亏损2610万港元改善至2020年盈利20万港元[100]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9年亏损26.98港仙转为2020年盈利0.23港仙[101] - 出售重庆远嘉产生收益约港币310万元[133][1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从2019年的6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120万港元,增幅100%[98] - 所得税从2019年开支3.5万港元转为2020年抵免450万港元,主要由于注销附属公司后拨回暂缴税项负债460万港元[99] - 移动电话供应商预付款项总额3370万港元确认减值损失2490万港元[174] - 采矿权减值1.746亿港元及相关厂房设备减值900万港元[167] - 相关递延税项负债取消确认为4110万港元[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銷售及分銷移動電話和數碼產品[6] - 公司業務結構分為電訊業務(設備貿易與分銷)、資源業務(礦產勘探與投資)及投資業務[22] - 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益为7970万港元,占总收益98.5%[76][79] - 移动应用推广业务收益为120万港元,占总收益1.5%[76][79] - 北京飞鹰与腾讯合作获得移动应用收入的70%[124][128] - 北京飞鹰2020年度未录得重大收益[126][129] - 公司于2020年剝離中國二手手機及移動應用市場業務,北京飛鷹不再作為附屬公司入賬[8] - 公司于2019年將北京飛鷹納為附屬公司以進軍中國二手手機及移動應用市場[7] 各地区表现 - 上海地区收益贡献6660万港元,占总收益82.3%[76][79] - 香港地区收益贡献920万港元,占总收益11.4%[76][79] - 浙江地区收益贡献390万港元,占总收益4.8%[76][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消费及零售分部将受中美贸易战和COVID-19双重打击[182][185] - 2020年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增长明显放缓[183][186] - COVID-19疫情导致批发及零售市场疲弱[190][193] - 客户订单平均售价可能降低影响公司毛利[190][193] - 中国4G用户和5G用户显著增加带来巨大商机[188][192] - 公司积极寻找提高股东价值的机会[191][194] - 公司从事移动电话行业数十年[189][192] - 公司密切监控香港及东盟贸易市场机会[189][192]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0年度任何股息[146][150] 公司重大交易与重组 - 公司完成供股集资净额约港币1560万元[141] - 供股按每持有1股调整股份获配发1股供股股份基准进行[140] - 供股认购价为每股港币0.53元[140] - 公司进行资本重组涉及股份合并及股份拆细[138]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91,777,944股,每股认购价0.53港元,筹集总额约48,600,000港元[143]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00,000港元[143] - 公司实行股本重组,每10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1.00港元合并股份[142] - 股本重组后按每股0.99港元注销缴足股本,使每股面值由1.00港元减至0.01港元[142] - 上海远嘉出售重庆远嘉51.0%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580万元(约合港币650万元)[132][135] - 北京飞鹰自2020年9月1日起从子公司重新分类为联营公司[125][126][128][129] - 公司于2020年9月1日起北京飞鹰不再作为附属公司入账,改为联营公司入账[66][68] 公司历史与背景 - 公司前身长远有限公司于1992年由刘小鹰及其兄弟在香港创立[46] - 公司于1997年成为诺基亚最早中国指定代理商之一[47] - 公司于2000年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股份代码:8040)[47] - 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10)[34][39] - 公司创下年销售移动电话210万台和纯利超过6000万港元的纪录[26][39] - 公司于2007年收購珠海雷鳴達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以拓展手機及電訊設備銷售業務[7] - 公司于2009年收購中國鍶礦場,作為進軍自然資源行業的第一步[7] - 公司完成收购长远智扬控股有限公司51%股权[25][45] - 公司完成收购Synergy Technologies (Asia) Limited的100%股权[30][39] - 公司完成收购珠海市雷鸣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51%股权[31][39] - 公司完成收购锶发矿业50.8%股权[36][39] - 公司于2001年收购长远智扬(控股)有限公司51%股权[51] - 长远上海将其股本由600万美元增加至2500万美元[29][39] 融资活动 - 公司成功安排一项12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25][42] - 公司成功安排一项16000万港元的银团贷款[25][44] - 公司成功安排一项16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28][39] - 公司于2000年成功安排一项12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48] - 公司于2002年成功安排一项1.6亿港元的银团贷款[5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存货从2019年的2.6万港元降至2020年零库存[104][10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650万港元降至330万港元,降幅80.1%[105][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820万港元增加至3010万港元,增幅65.4%[106][11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3070万港元降至2200万港元,降幅28.2%[107][112] - 银行借款从2019年的450万港元降至2020年零借款[113][117] - 流动比率从2019年的0.90倍改善至2020年的0.95倍[114][118] - 广州供应商总未偿还负债约为4.55亿港元[180][184] 法律诉讼与仲裁 - 针对重庆供应商仲裁裁决获1980万港元预付款项[175] - 重庆供应商在仲裁过程中已偿还1020万港元[175] - 针对广州供应商法律诉讼获判决约1270万港元及违约费用[176] 采矿业务相关 - 采矿许可证于2020年2月20日显示状态为"已到期"[169] - 采矿许可证申请截止日期为2018年2月28日[166] - 采矿许可证未续期将被注销的最后期限为2018年3月31日[166] - 公司未能于截止日期前提交采矿许可证续期申请[166] - 王愚先生于2006年4月加入公司并于2009年11月获任执行董事[199] - 王愚先生负责公司采矿业务并担任一附属公司的总经理[199] - 王愚先生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及学士学位[199] - 王愚先生在计算机产品及移动电话渠道分销管理方面拥有超过10年经验[199] - 王愚先生曾在中国一家上市公司出任总经理负责资讯科技业务[199]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移动电话服务用户人数截至2020年底约为16亿人[147][151] - 中国已建成约100万个5G基站,5G网络用户数达1.6亿[153][156] - 中国电信行业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5%[153][156] - 5G投资预计到2030年将为全球经济每年增加约6000亿美元[153][156] - 中国手机市场2020年因疫情和贸易冲突影响出现下滑[154][157]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约16亿[188][19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於2020年9月1日有多項董事會變動,包括高飛辭任執行董事及鮑康榮辭任非執行董事[14] - 公司於2020年9月1日委任霍偉明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14][15] - 集团员工总数从2019年71人减少至2020年15人[134][13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百慕達,香港總辦事處位於葵涌麗晶中心[16] - 公司核數師為BDO Limited(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19][20] - 长远上海获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评为商品销售额绩优企业之一[49]
中国长远(00110)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2 13:2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益为2140万港元,同比下降3950万港元或64.8%,主要因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益减少[5] - 收益为214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86.7万港元下降64.8%[55] - 毛利润为7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5.1万港元增长32.1%[55] - 期间亏损为561.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68.7万港元收窄35.4%[55] - 公司期间亏损561.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68.7万港元亏损幅度收窄35.4%[56] - 公司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为5,615,000港元,同比收窄34.7%(对比2019年同期8,592,000港元)[70][72] - 公司综合收益为21,414,000港元,同比减少64.8%(对比2019年同期60,867,000港元)[70][72] - 移动电话买卖客户合约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的60,867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21,414千港元,同比下降64.8%[7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31港仙,较去年同期0.70港仙收窄55.7%[55] - 每股亏损从2019年上半年的6,384千港元改善至2020年上半年的2,878千港元,减幅54.9%[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06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31.6万港元下降65.7%[55] - 行政费用840万港元,同比下降8.6%,主要因折旧及租金开支减少[10] - 行政费用为84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23.5万港元下降8.6%[55] - 融资成本为4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2万港元增长56.8%[55] - 融资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的292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上半年的458千港元,增幅56.8%[77] - 2020年上半年期间亏损包含员工成本5,10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508千港元增长13.2%[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益贡献2020万港元,占总收益94.3%,移动应用推广收益120万港元占5.7%[5] - 移动电话业务分部收益为21,414,000港元,采矿业务无收益[70] - 北京飞鹰与腾讯合作可获得移动应用收入的70%分成[3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全部收益及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COVID-19疫情导致批发零售市场疲软,可能减少公司毛利[40] - 中美贸易战及疫情双重打击消费零售业务[37] - 中国移动电话服务用户人数约16亿人[28]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6亿人,4G/5G用户显著增长[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购账款及其他应收款3590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940万港元或117.3%,主因期末销售额增加[17] - 应付贸易账及其他应付款5250万港元,较期初增加71.1%,主因期末采购增加[19] - 银行借贷440万港元,较期初减少10万港元[20] - 存货2.9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1.5%[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资产净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000,000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13,400,000港元,降幅为4.3%[21]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6,900,000港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9,900,000港元,增幅达188.4%[21]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0.90倍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0.77倍[21]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1.32上升至2020年6月30日的1.35[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72.1万港元,较年初1817.7万港元增加8.5%[57]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989.6万港元,较年初691.7万港元恶化187.5%[5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1380.8万港元,较年初负94万港元恶化1368.9%[57] - 公司权益总额为负3184.6万港元,较年初负1862.5万港元恶化70.9%[58] - 公司可呈报分部总资产为58,279,000港元,其中移动电话业务占54,667,000港元[71]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104,944,000港元,包含应付关连人士刘先生款项25,799,000港元[71]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从2019年末的5,129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中的21,626千港元,增长321.6%[82]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19年末的1,618千港元激增至2020年中的22,802千港元,增长1308.5%[83] - 应付关连人士款项总额从2019年末的37,020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35,161千港元,减少5.0%[86] 现金流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70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50万港元,无银行质押存款[18]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5.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196.2万港元改善66.9%[60]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4.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现金净流出216.5万港元改善369.7%[6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88.7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减少1356.7万港元改善113.9%[6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8,000港元,较2019年末增长3,307%[71][73]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净额260万港元,主要包括所得税撇回460万港元及营业税撇回90万港元[8] - 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亏损281.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75.3万港元改善67.8%[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亏损63.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666.1万港元大幅改善90.5%[56] - 就采矿权计提全额减值拨备174,600,000港元及相关厂房设备9,000,000港元[32] - 取消确认全部相关递延税项负债41,100,000港元[32] - 公司确认预付款项减值亏损2490万港元,涉及金额3370万港元[34] - 针对重庆供应商仲裁裁决获1980万港元,供应商已偿还1020万港元[34] - 重庆供应商无可强制执行资产导致无法收回剩余款项[34] - 广州法院判决公司获赔1270万港元含违约费及诉讼费[35] - 广州供应商无可执行资产导致无法收回1480万港元预付款[35] - 第3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1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51万港元[93] - 第3层金融工具汇兑调整产生亏损8.1万港元,与去年同期亏损8万港元基本持平[93] - 第1层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从92.1万港元降至85.8万港元,减少6.3万港元(6.8%)[90][91] 金融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568.9万港元,其中第1层上市股权投资85.8万港元,第3层非上市基金投资460.9万港元及非上市股权投资22.2万港元[90] - 第3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从年初469.1万港元增至期末483.1万港元,增幅140万港元(3%)[93]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从446.9万港元增至460.9万港元,增加14万港元(3.1%)[90][91]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保持22.2万港元不变[90][91] - 第3层金融工具估值采用市场法,基于基金管理人估值及非上市投资资产负债相关价值计量[97] - 各层级间未发生公允价值计量转移[91] 关联方交易和股东信息 - 董事刘小鹰持有公司股份4.48亿股,占总股本48.85%[42] - 主要股东刘小鹰先生持有448,296,298股普通股,占总股本48.85%[47] - 主要股东李伟先生通过受控实体持有188,300,013股普通股,占总股本20.52%[47] - 公司获得刘先生及萧女士承诺不要求偿还应付款项18,455,000港元直至财务状况改善[64] - 公司于2020年7月获得刘先生无抵押不计息贷款15,500,000港元,需于2021年12月31日偿还[64] - 公司获得刘先生承诺可提供最高23,000,000港元的额外财务支持[64]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19年上半年的2,138千港元微增至2020年同期的2,176千港元,增幅1.8%[87] 税务和补助 - 公司在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率,但部分城市享受优惠税率[78] - 公司获得中国政府补助人民币500万元,但需达成特定税收目标方可保留[85]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租赁装修资本开支为200,000港元[22] - 集团雇员人数从2019年12月31日的71名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50名,降幅为29.6%[2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7]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活动[47] - 公司期内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95]
中国长远(00110)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6 08:4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为6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950万港元增加2140万港元或1.5倍[6] - 收益为6086.7万港元,同比增长54.2%[49] - 移动电话业务收益为60,867千港元,同比增长54.2%[8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60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14] - 期间亏损为86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26.6万港元收窄54.9%[49] - 期间亏损为6384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7584千港元亏损收窄63.7%[54] - 公司综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5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9,201千港元有所收窄[74][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638.4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58.4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63.7%[85] - 其他收益及亏损扭亏为盈,从亏损净额1280万港元转为收益净额10万港元[9]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下降至0.9%[7] - 行政费用为9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70万港元增加[11] - 行政费用为923.5万港元,同比增长37.2%[49] - 融资成本为2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46千港元下降54.8%[81]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213.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05.3万港元增长4.1%[96] 业务线表现 - 移动电话业务可呈报分部亏损为2,6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3,243千港元大幅减少80.2%[74][76] - 采矿业务可呈报分部亏损为9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62千港元略有扩大[74][76] 地区表现 - 来自浙江的收益贡献为558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91.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存货由10万港元增加73.7%至20万港元[18]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由4220万港元减少3.6%至4070万港元[19]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065.6万港元,较期初4218.2万港元下降3.6%[52]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8年12月31日的39,000,000港元减少8.3%至2019年6月30日的35,800,000港元[21]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581.8万港元,较期初3903.9万港元下降8.2%[52] - 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后)从2018年末的45.6万港元大幅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71万港元,增长1152.2%[86][87] - 预付供应商款项从2018年末的4012.2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4517.9万港元,增长12.6%[86] - 客户预付款项从2018年末的14.3万港元激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988.1万港元,增长12805.6%[88] - 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从2018年末的3883.6万港元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1587.6万港元,下降59.1%[88] - 应付一名关连人士款项从11866千港元增加至12045千港元,增长179千港元或1.5%[53] - 应付关联人士刘小鹰先生的款项总额为1637.3万港元,其中流动负债432.8万港元,非流动负债1204.5万港元[92] - 应付一名关连人士之款项为16,373千港元,较2018年末18,359千港元下降10.8%[75][77]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660万港元减少至1250万港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8.7万港元,较期初2656.3万港元减少53.0%[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6563千港元减少至12487千港元,下降14076千港元或53.0%[55] - 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1196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8324千港元增加43.7%[5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6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4240千港元出现逆转[5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8千港元,较2018年末1,704千港元下降60.8%[75][77] 财务结构和比率 - 公司拥有人应占的集团资产净值从2018年12月31日的40,600,000港元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33,900,000港元[22]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从2018年12月31日的12,600,000港元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5,800,000港元[22]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18年12月31日的1.2倍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1.1倍[22]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从2018年12月31日的0.43升至2019年6月30日的0.52[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40587千港元下降至33926千港元,减少6661千港元或16.4%[53][54] - 非控制性权益从(33151)千港元恶化至(35243)千港元,增加亏损2092千港元[53][54] - 累计亏损从570034千港元扩大至576418千港元,增加6384千港元[54] - 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68,035千港元,较2018年末85,245千港元下降20.2%[75][77]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69,352千港元,较2018年末77,809千港元下降10.9%[75][77] - 未分配企业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5,826千港元,较2018年末5,886千港元略有下降[75][77]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 金融工具公平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为582.6万港元,其中第三层级资产占86.7%(505.1万港元)[98]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588.6万港元,其中第1层为53.6万港元,第3层为535万港元[101] - 第3层金融资产中非上市基金投资为373.1万港元,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61.9万港元[101] - 中国上市股本投资属于第1层公允价值计量,金额为53.6万港元[101] - 第3层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535万港元,期末减少至505.1万港元[101] - 第3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5.1万港元[101] - 第3层金融资产汇兑调整损失4.8万港元[101] - 第3层金融资产估值采用市场法技术确定[102] - 非上市投资估值参考私募股权机构提供的资金报表[106]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根据资产和负债的相关价值计量[106] 减值及拨备 - 集团就采矿权174,600,000港元及相关厂房和设备9,000,000港元计提全额减值拨备[30] - 集团取消确认全部相关递延税项负债41,100,000港元[30] - 公司确认预付款项减值亏损2490万港元,涉及两名供应商总额3370万港元[32] 法律及仲裁事项 - 针对重庆供应商的仲裁裁决获1980万港元,供应商已偿还1020万港元[32] - 广州法院判决公司获赔1270万港元及违约费,但供应商已提出上诉[32] 管理层和治理 - 公司主席刘小鹰先生兼任首席执行官职务,违反上市规则第A.2.1条[45] - 董事长刘小鹰持股4.4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48.85%[36] - 刘小鹰先生通过全权信托及实益拥有方式合计持有公司48.85%股份[43] - 李伟先生通过受控制实体持有公司20.52%股份[43] - 集团雇员人数从2018年12月31日的25名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33名[26] 筹资及资金使用 - 2017年认购事项净筹资2980万港元,每股净价0.35港元[34] - 筹资款项100%用于营运资金,其中薪金及董事袍金各占27.5%[34] - 专业费用支出519.5万港元,占筹资总额17.4%[34] 租赁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累计影响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使用权资产确认金额等于租赁负债[62] - 2019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确认使用权资产为93千港元[62] - 2019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确认非流动租赁负债为33千港元[62] - 2019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确认流动租赁负债为60千港元[6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723千港元[63] - 租赁期于2019年12月31日内结束的短期租赁为627千港元[63] - 未来利息开支为3千港元[63] - 截至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总额为93千港元[63] - 租赁负债应用的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为4.75%[63] - 公司选择不就低价值资产及租赁期少于12个月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67] 政府补助及税务 - 公司获得中国政府补助人民币500万元(约合港币550万元),但需在2021年前达成特定税收缴纳目标[90] - 政府补助从5700千港元微降至5650千港元,减少50千港元[53] 股本及购股权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917,779,442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本总额为9177.8万港元[89] - 股本保持稳定为91778千港元,无变动[53][54] - 旧购股权计划下1190万份购股权于2018年7月失效[39] - 公司未宣派2019年及2018年中期股息[104] 市场背景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超16亿人,2018年新增超9000万用户[33] - 中国4G用户约10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超11亿人[33]
中国长远(00110)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5 0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18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约28倍至约2.161亿港元[56] - 公司2018年总收益为2.161亿港元,较2017年740万港元增长28倍[59][7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780万港元,而2017年同期为亏损1.117亿港元[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17年亏损1.117亿港元转为2018年盈利780万港元[96][101] - 公司2018年所有者应占利润为780万港元(对比2017年亏损1.117亿港元)[56] - 纯利创纪录超过6000万港元[25][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从2017年的3.9%下降至2018年的1.0%[77][82] - 毛利从2017年的30万港元增长6.4倍至2018年的210万港元[73][75] - 其他收入从2017年100万港元下降11.7%至2018年90万港元[78][83]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17年40万港元下降97.3%至2018年1.1万港元[80] - 行政费用维持在相似水平,2018年为1490万港元,2017年为1470万港元[81]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17年的40万港元减少97.3%至2018年的1.1万港元[85] - 行政费用为1490万港元,与2017年的1470万港元基本持平[86] - 融资成本从2017年的120万港元降至2018年的0港元[88][92] - 2017年采矿权减值损失为1.746亿港元,相关厂房设备减值损失为900万港元,2018年无减值[89][93] - 采矿权减值174.6百万港元及相关厂房设备减值9.0百万港元[142] - 2017年预付款项总额33.7百万港元确认减值24.9百万港元[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17年净亏损3820万港元转为2018年净收益2300万港元,包含坏账收回1410万港元及应付利息转回1190万港元[79] - 公司2018年净收益为2300万港元,而2017年净亏损为3820万港元[84] - 存货从2017年的210万港元减少95.5%至2018年的9.5万港元,主要因确认120万港元存货减值损失[100][104]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7年的1260万港元增加233.7%至2018年的4220万港元[106][11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7年的2580万港元增加51.3%至2018年的3900万港元[108] - 其他借款从2017年的1490万港元降至2018年的0港元[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由2017年1840万港元增至2018年2660万港元,增长44.6%[111]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17年2580万港元增至2018年3900万港元,增长51.3%[112] - 其他借贷由2017年1490万港元降至2018年0港元[1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由2017年3140万港元增至2018年4060万港元,增长29.3%[114][119] - 流动比率由2017年0.8倍改善至2018年1.2倍[114][119] - 资产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股东权益)2018年为0.43[114][119] - 资本承担由2017年140万港元降至2018年20万港元,减少85.7%[115][120] - 公司2018年从流动负债净额1060万港元转为流动资产净值1260万港元[114][119] - 递延税项负债取消确认41.1百万港元[142] 业务线表现:电信业务 - 公司2018年收入主要来自移动电话和数码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与分销[6] - 移动电话年销量创纪录达210万台[25][38] - 取得中国所有诺基亚专卖店配送货运分销权[34][38] - 公司业务结构分为三大板块:电信业务、资源业务及投资业务[21] 业务线表现:资源业务 - 公司于2009年收购中国一处锶矿场,作为进入自然资源行业的第一步[7] - 收购湖北锶发矿业50.8%股权(含锶锌铅矿权)[35][38] - 采矿许可自2012年起仅限勘探禁止开采[136][137] - 采矿许可最终到期未获续期[144] 业务线表现:投资与收购活动 - 公司于2007年收购珠海市雷鸣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拓展手机及电信设备销售业务[7] - 成功安排1600万美元银团贷款[27][38] - 长运上海股本由600万美元增至2500万美元(增幅约317%)[28][38] - 完成收购Synergy Technologies (Asia) Limited 100%股权[29][38] - 收购珠海雷鸣达通讯设备公司51%股权[30][38] 各地区表现 - 浙江地区收益贡献1.338亿港元,占总收益61.9%[71][74] - 上海地区收益贡献8050万港元,占总收益37.3%[71][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展望与战略 - 中国手机用户超16亿户2018年新增超9000万户[151] - 4G用户数约10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超11亿户[151]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人数超过16亿人,其中4G用户约10亿人[154] - 201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增加超过9000万人,受益于移动网络流量优惠政策[154] - 中国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超过11亿人[154] - 公司预期中美贸易冲突将持续影响消费及零售业务[154] - 公司业务重点将聚焦大数据、移动电话操作系统及移动互联网领域[154] - 5G通讯网络发展推动相关设备需求维持强劲[154] - 公司正积极发展区块链科技领域[1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管理层与董事会 - 公司创始人刘小鹰拥有超过25年电讯行业经验[155][158] - 执行董事王愚负责采矿业务,拥有超过10年IT及移动电话分销管理经验[157][159] - 非执行董事鲍康荣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行业投资[162][164] - 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83] - 公司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违反企业管治守则A.2.1条规定[20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变动 - 公司执行董事罗习之于2018年4月17日辞职[1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永胜于2018年6月1日退休[12] - 公司非执行董事鲍康荣于2018年6月4日获委任[1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劳维信博士于2018年6月4日获委任[12] - 公司秘书霍伟明于2018年4月3日辞职,由苏子佳接任[12] - 霍伟明于2018年4月3日辞任集团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职务[170][172] - 苏子佳于2018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同时担任集团财务总监及授权代表[171][172] - 所有非执行董事的委任未设定特定任期,但须按公司细则轮换退任[184][187] - 公司确认董事会成员间不存在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联关系[183] 公司治理:委员会与政策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遵循了企业管治守则的大部分守则条文,但存在与"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和"重选董事"相关的偏离[174][17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的《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所有董事确认在2018年度遵守了该守则要求[175][176][179] - 公司为非执行董事提供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190] - 董事会保留的特定职能包括财务报表批准、股息政策、重大会计政策变更、重要合同审批等[189]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提名政策、程序和遴选标准[188] 公司治理:董事会会议出席 - 董事会2018年举行7次会议[196][197] - 执行董事刘小鹰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199] - 执行董事王愚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199] - 非执行董事鲍康荣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振坤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文杰出席董事会会议5次[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劳维信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199] - 执行董事罗习之出席董事会会议1次后于2018年4月17日辞任[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永胜出席董事会会议2次后于2018年6月1日退任[199] 其他重要内容:运营与法律事项 - 员工人数由2017年15人增至2018年25人,增长66.7%[125][128] - 中国移动电话服务用户人数截至2018年底超过16亿[126][129] - 重庆供应商预付款项仲裁获判19.8百万港元[146] - 重庆供应商已偿还7.9百万港元[146] - 广州供应商预付款项14.8百万港元涉未决诉讼[15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及工银亚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