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长远(00110) - 2022 - 年度业绩
中国长远中国长远(HK:00110)2023-03-27 14: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80.57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2] - 年度亏损为20.3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2.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37.2万港元,较2021年992.8万港元增长44.8%[16] - 除税前亏损2038.6万港元,较2021年1427.3万港元扩大42.8%[22][25]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8060万港元,较2021年7920万港元增长140万港元,增幅1.8%[43] - 2022年毛利润为30万港元,毛利率0.4%;2021年毛利润10万港元,毛利率0.2%[48] - 2022年其他收入约240万港元,较2021年100万港元增加140万港元,增幅134.1%[50][51]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1年收益50万港元转为2022年亏损170万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440万港元,去年为溢利990万港元[60] - 每股基本亏损为7.83港仙,去年为5.65港仙[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从7.643百万港元增加至11.91百万港元,同比上升55.8%[3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1年约3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40万港元[55] - 行政费用从2021年约153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080万港元,增加550万港元,增幅36.0%[56] - 行政费用增加550万港元,主要归因于北京袋掌门移动应用数据库流量变现业务产生的薪金及津贴以及推广开支增加[57] - 融资成本两年均为20万港元,保持稳定[58] - 所得税开支从去年约1000港元增加至今年约3000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移动电话业务分部收益8057.6万港元,较2021年7917.2万港元增长1.8%[22][25] - 可呈报分部总亏损680.9万港元,较2021年233.3万港元扩大191.8%[22][25] - 采矿业务分部亏损101.8万港元,较2021年103.4万港元减少1.5%[22][25] - 移动电话贸易业务收益中上海贡献4110万港元占51.0%,香港贡献3950万港元占49.0%[44] - 环保袋自动取袋机业务自2022年6月开始数据流量变现业务反弹并稳步增长[107] - 计划2023年下半年启动全国环保取袋机招商引资[107] - 环保取袋机已安装于中国多家医院超市购物中心等场所[10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从70.341百万港元下降至41.05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41.6%[30] - 香港地区收益从8.831百万港元大幅增长至39.522百万港元,同比上升347.5%[30] - 总收益从79.172百万港元微增1.8%至80.576百万港元[30] - 相比2021年上海收益占比从88.8%降至51.0%,香港收益占比从11.2%增至49.0%[47] - 公司2022年开拓香港贸易市场并取得进展[10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家政策规定2025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胶袋[105]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6.83亿人,5G用户占比33.3%约5.61亿人[82] - 2022年新增5G基站887,000个,较2021年654,000个增长35.6%[82]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231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60%以上[82] - 2023年计划新增600,000个5G基站[82] - 2025年目标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预计总数达364万个[8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2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0.2%[4] - 应占年度亏损中,公司拥有人部分为14.372百万港元,非控制性权益部分为6.017百万港元[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83仙,同比增长38.6%[3] - 流动负债净额为15.46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额4.019百万港元[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8.88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正11.344百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5.6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7%[5] - 非控制性权益为负45.03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负42.715百万港元[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2.10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2%[4]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1539.8万港元,较2021年1304.7万港元增长18.0%[16] - 资产总额1574.7万港元,较2021年4751.2万港元减少66.9%[22][25] - 负债总额2509.8万港元,较2021年3637.3万港元减少31.0%[22][25] - 移动电话业务分部资产1042.2万港元,较2021年1433.9万港元减少27.3%[22][25] - 非流动资产添置225.8万港元,较2021年159.9万港元增长41.2%[22][25]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474.7万港元减少至447万港元,同比下降5.8%[28] - 应收购贸易账款从6.41百万港元降至0港元,降幅100%[38] - 应付贸易账款从6.744百万港元减少至0.95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5.8%[39]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少650万港元或83.7%,从780万港元降至130万港元[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150万港元大幅减少至620万港元[65]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减少530万港元或20.1%,从2640万港元降至2110万港元[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之资产净值为3570万港元或每股0.19港元,去年为5390万港元或每股0.29港元[69] - 流动比率从1.11倍降至0.37倍,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550万港元,去年为流动资产净值400万港元[69] - 公司2022年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37.2万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546.3万港元[42] - 2022年净亏损包括出售附属公司亏损90万港元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40万港元[53]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78] - 公司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11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委任无指定任期但须根据公司细则轮换退任及接受股东重选[11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梁伟雄(主席)、罗振坤及劳维信[116]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务资料检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有效性[117] - 永拓富信会计师事务所已同意集团2022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及损益表所列数字[118] - 集团2022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将于2023年4月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19] - 2022年度年报最迟将于2023年4月30日寄发给股东[119]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刘小鹰(主席兼CEO)、王愚及侯震洋[120]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振坤、劳维信及梁伟雄[120] 资本运作和筹资活动 - 2020年供股以每股0.53港元发行91,777,944股,计划筹资约48,600,000港元[75] - 实际供股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00,000港元[76] - 2023年认购事项拟以4,680,000港元发行18,000,000股面值0.26港元股份[77] - 公司2020年供股筹集净额约1560万港元[111]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已全数动用于贸易及分销业务815.3万港元和一般营运资金744.5万港元[112] - 一般营运资金中核数费用支出122万港元、薪金及津贴支出264.8万港元、董事袍金支出89.8万港元[112] - 2020年11月供股发行91,777,944股认购价每股0.53港元[111] 资产减值和拨备 - 公司对采矿权计提全额减值拨备174.6百万港元[93] - 公司对相关厂房及设备计提全额减值拨备9百万港元[93] - 公司取消确认全部相关递延税项负债41.1百万港元[93] 客户和员工信息 - 主要客户收益集中度显著变化,2022年前三大客户收益合计72.155百万港元(客户A:39.522百万,客户B:21.698百万,客户C:10.935百万)[28]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43名减少至2022年的38名,同比下降1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