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周报:AI眼镜在CES百花齐放,看好端侧AI硬件创新浪潮和算力架构创新
兴业证券· 2025-01-14 05:0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子行业持积极态度,看好端侧AI硬件创新浪潮和算力架构创新 [1] 核心观点 - AI眼镜市场在2025年预计全球出货量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中国出货量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 [2] - 耳机和眼镜有望成为未来端侧AI Agent的重要载体,主要考虑到声音交互、便携性和价格优势 [2] - 英伟达及其合作伙伴已启动Blackwell GPU及其服务器的全面生产,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爆发 [2]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针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15%补贴 [2] - 半导体行业将在2025年启动18个新晶圆厂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至2027年开始运营 [2] 行情回顾 - 1月6日-1月10日,沪深300指数下跌1.13%,上证综指下跌1.34%,深证成指下跌1.02%,创业板指数下跌2.02%,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86% [5] - 电子行业475家上市公司中,212家上涨,263家下跌,涨幅前五位分别为钧崴电子、贝仕达克、方正科技、江海股份和瑞芯微 [5] 子行业新闻 半导体 - 英伟达发布RTX 5090显卡,拥有920亿个晶体管,提供超3352 TOPS算力,32GB GDDR7内存,速度比RTX 4090快两倍 [8] - 英伟达推出中国特供版RTX 5090D,AI TOPS性能降低29% [8] - 2025年全球将开建18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占3座,预计2026年至2027年开始运营 [10] - 美光在新加坡动工兴建全新HBM先进封装工厂,计划2026年开始运营 [10] AI、物联网、汽车电子 - 马斯克称2026年Optimus产量有望达5万到10万台,2027年再增加10倍 [11] - 英伟达批评拜登AI芯片出口限制计划,称将损害美国经济 [12] 创新电子&智能穿戴 - 联想发布智能眼镜Legion Glasses 2,定价399美元,计划2025年3月发售 [12] - 歌尔股份亮相轻量级AI+AR眼镜Wood2,重量58克,融合多麦克风阵列和VPU鼻座模块 [12] 手机&5G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达22.7亿片,同比增长8.7% [15] - 2025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 [15] LCD、LED - LG显示今年将生产四层堆叠W-OLED面板,提高面板亮度 [16] - 法国显示器开发商Aledia斥资2亿美元开设MicroLED显示器生产线,计划2027年投入商业使用 [18] 行业投资策略、周观点 - 持续看好AI眼镜赛道,关注歌尔股份、漫步者、天键股份、国光电器、恒玄科技、炬芯科技、中科蓝讯等 [18] - 推荐软硬板龙头鹏鼎控股,组装厂立讯精密,建议关注蓝思科技、水晶光电、东山精密、领益智造、珠海冠宇等 [18] - 建议关注高速PCB龙头沪电股份和深南电路、全球服务器ODM龙头工业富联、AI芯片设计厂商寒武纪-U、国产处理器龙头海光信息等 [19] - 持续看好被动元件、数字SoC、射频、存储、封测、面板为代表的上游领域的复苏趋势 [21] - 建议关注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华海清科、芯源微、新莱应材、英杰电气、安集科技、广钢气体、鼎龙股份等 [22]
石头科技:行业创新周期开启,关注公司新品催化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7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石头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石头科技新品Saros Z70引领行业创新,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5]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为11.46/12.52/14.92元,1月9日收盘价对应PE为20.5/18.8/15.8X[5] 公司新品Saros Z70分析 - Saros Z70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为最大亮点,能够抓放约300g的小型物体,拓宽清洁场景[2] - 产品集成公司前沿技术,包括贴边方案、底盘方案和导航方案[3] - Saros Z70将扫地机"具身智能"推向新阶段,打开通往服务机器人道路[3] 扫地机行业创新周期 - 此轮创新周期标杆性产品为洗地机器人和仿生机械手扫地机[3] - 洗地机器人更偏向"洁癖人群",仿生机械手扫地机更偏向"懒人人群"和"科技爱好者"[3] - 预计洗地机器人与仿生机械手扫地机将呈现短期共存、长期融合的态势[3] 公司产品创新变化 - 公司创新能力加强,更加重视产品首创,如P20 PRO首推4cm可升降底盘、Saros Z70首推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4] - 公司内部调整完毕,战略转向进取,为创新能力提供动力[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400/14767/17648百万元,同比增长31.7%/29.5%/19.5%[5]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7/2313/2755百万元,同比增长3.2%/9.3%/19.1%[5] - 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53.4%/52.2%/52.0%[5]
邮储银行:寻找市场缝隙,星火亦可燎原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7
投资评级 - 邮储银行(601658 SH)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依托独特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实现了营业网点的快速扩张,零售揽储能力优秀,个人存款占比接近90%,明显高于同业[4] - 储蓄代理费率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望助力负债成本节约,资产端定价相对较高的零售资产占比较高,资产收益率居六大行前列[4] - 邮储银行差异化定位零售大行,普惠三农优势突出,零售贷款占比54%,高于五大行均值33%,涉农和普惠小微贷款占比分别高达26%和19%,均居国有大行前列[6] - 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异,不良率稳定在0 82%至0 88%的区间内,2024Q3拨备覆盖率302%,较前期高点降幅较大,但仍然相较同业保持领先[7] 公司概况 - 邮储银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2007年成立,2012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和2019年分别登录H股和A股[20] - 邮政储蓄集团为邮储银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62 78%,公司于2015年引入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多家战略投资者[23] - 邮储银行规模居于六大行第五位,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总额16 7万亿元,2020年至今复合增速10 9%[26] 运营模式 - 邮储银行采用"自营+代理"的运营模式,委托邮政集团提供的代理网点开展部分银行业务,代理网点所有运营成本和费用由邮政集团承担[35]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邮储银行拥有3 93万个营业网点,80 5%为代理网点,中西部地区网点占比高达56%,自营和代理网点中分别有55%和73%的网点分布在县城及以下地区[39] 业务结构 - 邮储银行收入结构以净利息收入为主,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占比83%,高于其余5家国有大行[53] - 邮储银行零售贷款占比54%,高于五大行均值33%,个人按揭贷款占据半壁江山,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占比高于同业[6] - 邮储银行对公贷款占比41%,制造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长期保持16%左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维持在6-7%,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近年来稳步提升至8%[65] 三农金融 - 邮储银行提出"12345"的三农金融工作框架,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致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67] - 邮储银行优化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组织架构,设立"乡村金融与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同时在公司、零售、风控、信息科技等各个业务板块设立了专业的管理团队[69] - 邮储银行推进信用村建设+三农客户主动授信模式,截至2024年6月末,"三农"主动授信项目贷款余额1,751亿元,上半年净增687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超过60%[81] 存款业务 - 邮储银行存款占比稳定在90%以上,截至2024Q3,存款占比96%,市场化负债比例不到5%,存款占比较国有大行高出15pct以上[92] - 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占比接近90%,个人存款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有大行,个人定期存款占比较高,接近70%[94] 代理费用 - 邮储银行向邮政集团支付的代理费计入业务管理费科目,2024Q3业务管理费占比88%,远高于其他国有大行业务管理费占比50%左右的水平[100] - 2024年9月30日,邮储银行公告储蓄代理费率调降方案,各期限储蓄存款费率均有较为明显的调降,测算本次代理费率从2023年的1 24%显著下降至1 08%,可节约代理费用支出约151亿元[111]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稳定在0 82%至0 88%的区间内,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别为0 81%和1 06%,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等指标均处于六大行中第一梯队水平[121] - 2024年三季度末,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302%,较去年末下降了46pct,较2021年高点419%下降了117pct,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领先国有大行[121]
温氏股份:猪鸡共振成本优化,公司产能稳步扩张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7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温氏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温氏股份在猪鸡共振和成本优化的推动下,产能稳步扩张,展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2]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89,921百万元,预计2024年增长20%至107,868百万元,2025年略有下降至102,880百万元,2026年恢复增长至116,904百万元[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390百万元,预计2024年扭亏为盈至9,290百万元,2025年略有下降至4,240百万元,2026年大幅增长至10,903百万元[3] - 2023年毛利率为0.8%,预计2024年提升至16.2%,2025年略有下降至11.3%,2026年恢复至16.7%[3] - 2023年ROE为-19.3%,预计2024年提升至22.8%,2025年下降至9.5%,2026年恢复至20.1%[3] - 2023年EPS为-0.96元,预计2024年提升至1.40元,2025年下降至0.64元,2026年恢复至1.64元[3]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流动资产预计为33,310百万元,较2023年的39,529百万元有所下降,2025年预计为34,924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44,454百万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预计为59,585百万元,较2023年的57,405百万元有所增长,2025年预计为65,209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65,823百万元[5] - 2024年资产总计预计为92,895百万元,较2023年的96,934百万元有所下降,2025年预计为100,132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10,277百万元[5] 利润表 - 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107,868百万元,较2023年的89,921百万元增长20%,2025年预计为102,880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16,904百万元[5] - 2024年营业利润预计为10,135百万元,较2023年的-6,137百万元大幅改善,2025年预计为4,820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1,891百万元[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290百万元,较2023年的-6,390百万元扭亏为盈,2025年预计为4,240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0,903百万元[5] 现金流量表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预计为13,352百万元,较2023年的7,594百万元大幅增长,2025年预计为15,826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21,694百万元[5] - 2024年资本支出预计为-5,722百万元,较2023年的-6,249百万元有所减少,2025年预计为-17,239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1,517百万元[5] 估值比率 - 2024年PE预计为11.7倍,2025年预计为25.6倍,2026年预计为9.9倍[5] - 2024年PB预计为2.7倍,2025年预计为2.4倍,2026年预计为2.0倍[5]
恒生电子:金融科技龙头迈入新时代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5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恒生电子作为金融科技龙头,业绩长期稳健增长,2003-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19.25%,归母利润复合增速20.14%[3] - 公司在证券IT领域市占率领先,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市占率约50%,信创产品持续迭代,UF3.0内存交易系统已在多家券商上线[3] - 资管IT领域,O32系统市占率领先,O45系统全面适配信创,已与100多家资管机构达成合作[3] - 公司发布金融垂类大模型LightGPT,具备数据、模型、人才及算力优势,已在智能投研等领域应用[3]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2.81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14.24亿元,同比增长30.5%[3]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3.30亿元、81.19亿元、92.14亿元,同比增长0.7%、10.8%、13.5%[3] - 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3亿元、16.39亿元、19.30亿元,同比增长1.3%、13.6%、17.7%[3] 业务发展 - 证券IT领域,公司核心交易系统市占率领先,UF3.0内存交易系统已在国联证券、东方证券等上线,性能优异[3][45][46] - 资管IT领域,O32系统市占率约90%,O45系统全面适配信创,已在华宝基金、华泰自营等机构上线[3][60][62] - 金融科技领域,公司发布LightGPT大模型,已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等场景应用,具备数据、模型、人才及算力优势[66][67][69] 行业趋势 - 证券行业信创化加速,2025-2026年或将迎来爆发期,核心交易系统信创化需求旺盛[44] - 资管行业快速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末达27.60万亿元,ETF等产品放量带来新IT需求[53][54] - 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加速,恒生电子LightGPT等产品有望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等领域取得突破[66][77]
公用事业行业:欧洲天然气去库加快,两部委提出未来三年年增2亿千瓦以上绿电消纳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电力行业:火电、水电、核电等细分领域均有投资机会,推荐关注地方火电企业、央企平台及高分红属性的公司[5] - 燃气行业:天然气消费增长确定性高,推荐管道运营商和城市燃气公司[96] 电力行业 - 火电行业:2024年1-11月,全国火电发电量57442亿度,同比+1.9%,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988小时,同比减少52小时[26][27] - 水电行业:2024年1-11月,全国水电发电量11926亿度,同比+11.2%,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146小时,同比增加219小时[36][39] - 绿电行业:2024年1-11月,国内新增风电、光伏装机量分别为51.75GW、206.30GW,累计装机量分别为492.18GW、818.33GW[40][43] - 全社会用电量:2024年1-11月,全社会用电总量89686亿度,累计同比+7.1%[53] 燃气行业 - 天然气消费:2024年1-11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885.70亿立方米,同比+8.96%[64] - 价格变化:截至2025年1月10日,国产气出厂价格下跌0.78%,进口气出厂价格下跌0.63%[59] 行业新闻 - 电力行业: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68] - 燃气行业:欧洲天然气库存量正在以20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消耗,库存量由峰值迅速下降了25%[77] 投资建议 - 电力行业:推荐火电企业如申能股份、华电国际等,水电企业如国投电力、长江电力等,核电企业如中国核电、中国广核[94] - 燃气行业:推荐新奥股份、九丰能源[96]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负债成本有望加速优化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本周表现不佳,保险Ⅱ(申万)下跌2.76%,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主要受权益市场回撤和开门红新单销售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4] - 证券行业本周表现同样不佳,证券Ⅱ(申万)下跌2.22%,跑输沪深300指数1.09个百分点,板块PB估值下降至1.40倍[4] - 保险行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负债成本有望加速优化,预计一季度暂不需要调整[4] - 证券行业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券商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44][45]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 - 本周证券Ⅱ(申万)下跌2.22%[8] - 本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升3.16BP至1.63%[8] - 本周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14.43%至1.14万亿元[20] - 本周日均换手率环比下降24.10BP至1.56%[20] - 截至1月9日两融余额环比下降1.62%至1.82万亿元[21] - 截至1月10日质押股数环比下降0.53%至3,222亿股[23] - 本周新发基金环比下降41.2%至69亿份[24] - 本周新发权益基金环比下降59.4%至40亿份[24] 保险行业 - 2024年11月末保险总资产规模为351,923亿元,环比增长0.5%[16] - 寿险公司总资产为308,456亿元,环比增长0.7%,占比87.6%[16] - 产险公司总资产为29,191亿元,环比下降1.7%,占比8.3%[16] - 再保险公司总资产为8,154亿元,环比下降0.8%,占比2.3%[16] - 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为1,283亿元,环比下降0.8%,占比0.4%[16] - 2024年11月中国人寿累计保费收入为6,443亿元,同比增长4.8%[16] - 2024年11月平安寿险累计保费收入为4,721.25亿元,同比增长8.8%[16] - 2024年11月太保寿险累计保费收入为2,288.42亿元,同比增长2.2%[16] - 2024年11月新华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631.66亿元,同比增长2.1%[16] - 2024年11月人保寿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025.91亿元,同比增长5.5%[16] - 2024年11月国华人寿累计保费收入为326.94亿元,同比下降12.8%[16] - 2024年11月人保财险累计保费收入为4,968.45亿元,同比增长5.1%[16] - 2024年11月平安产险累计保费收入为2,923.23亿元,同比增长6.8%[16] - 2024年11月太保产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870.33亿元,同比增长7.0%[16] - 2024年11月众安在线累计保费收入为311.51亿元,同比增长13.9%[16] - 2024年11月中国太保累计保费收入为4,158.75亿元,同比增长4.3%[16] - 2024年11月中国平安累计保费收入为7,963.97亿元,同比增长7.9%[16] - 2024年11月中国人保累计保费收入为6,469.31亿元,同比增长5.5%[16] - 2024年11月末原保险合计保费收入为53,579.63亿元,同比增长11.83%[16] - 2024年11月末产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3,098.32亿元,同比增长5.53%[16] - 2024年11月末人身险保费收入为40,481.31亿元,同比增长14.03%[16] - 2024年11月末寿险保费收入为30,388.15亿元,同比增长16.40%[16] - 2024年11月末健康险保费收入为9,219.79亿元,同比增长8.49%[16] - 2024年11月末意外险保费收入为873.37亿元,同比下降2.32%[16] - 2024年11月末原保险合计累计赔付支出为20,822.29亿元,同比增长22.65%[16] - 2024年11月末产险业务累计赔付支出为8,700.80亿元,同比增长6.86%[16] - 2024年11月末人身险累计赔付支出为12,121.49亿元,同比增长37.19%[16] 证券行业 - 本周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44]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三大重点: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44] - 券商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市场贝塔进入反转阶段,监管政策聚焦行业头部效应[45] - 选股方面看好两条主线:估值具备扩张机会的公司和长期具备盈利增长的公司[46][47] 重点公司公告 - 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3] - 国联证券通过发行A股股份方式购买民生证券99.26%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发行26.40亿股,价格为11.17元/股[26] - 东兴证券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4.50-17.00亿元,同比增长76.9%-107.4%[27] - 国信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最终发行规模18亿元,票面利率2.05%[28] - 长城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品种一发行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1.95%,品种二发行规模7亿元,票面利率2.13%[28] - 中国银河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品种一发行规模15亿元,票面利率1.72%,品种二发行规模25亿元,票面利率1.75%[31] - 第一创业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品种一发行规模6亿元,票面利率2.10%,品种二发行规模2亿元,票面利率1.94%[31] - 长江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永续次级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布,发行规模15亿元,票面利率2.25%[32] - 国元证券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39亿元,同比增长23.34%,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22.33%[32] - 中国人寿2024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6,717亿元,同比增长4.7%[33] 行业新闻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目标是到2029年基本建成养老服务网络,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3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7方面25条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34] - 国家金管总局同意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和中银保险有限公司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36] - 中国证券网报道,中证协要求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于1月31日前报送上一年度从业人员内部问责情况等[36] - 上证报报道,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动态调整预定利率最高值[36]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37] - 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37] - 证监会起草《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重点规范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37] -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9号》,明确投资者权益变动的刻度标准等[37] - 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39]
建筑装饰行业周观点:财政扩张趋势明确,建筑行业受益逐步显现
兴业证券· 2025-01-14 03:00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装饰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财政扩张信号持续释放,基建投资实物工作量预计提速,带动建筑央国企业绩触底反弹[2] - 2025年财政赤字率预期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规模增长,建筑行业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2] - 建筑业景气度回升,2024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新订单指数为51.4%,重回扩张区间[3] - 2024年12月全国各地开工452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建筑项目开工节奏加快[3] - 看好建筑龙头央国企的投资机会,专项债新规落地将推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4] 投资策略 主线一:化债驱动建筑央企经营质量改善 - 化债力度空前,将改善建筑央企应收账款占比和现金流问题,推动利润增速提升[7] -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缓解,加速基建项目推进,推动建筑行业业绩触底反弹[7] - 推荐国有企事业单位类欠款占比较高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7] 主线二:"一带一路"加速推进,利好国际工程企业 - "一带一路"市场加速扩容,国际工程企业有望加速出海,业绩和估值双提升[8] - 东南亚、中东地区基建需求旺盛,海外订单增速加快,2025年海外基建市场高景气度延续[8] - 推荐海外业务占比高、业绩弹性大的国际工程公司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北方国际等[8] 主线三:高股息建筑央国企投资机会 - 建筑央国企股息率相对较高,分红率提升空间充足,现金流改善明显[9] - 建筑央国企估值仍处低位,八大建筑央企普遍处于破净状态,投资性价比高[9] - 推荐中国建筑、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9] 行业数据跟踪 融资数据 - 2024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40032.33亿元,占全年计划新增专项债额度的102.65%[5] - 2024年12月新增专项债211.2亿元,同比下降77.1%,1-12月累计新增发行金额40032.3亿元,同比增长1.5%[5] - 2024年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基建项目,占比分别为26.9%和17.0%[37] 投资数据 - 2024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5] - 基建投资完成额(不含电力)166543亿元,同比增长4.2%;基建投资完成额(全口径)223853亿元,同比增长9.4%[6] 经营数据 - 2024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7.9个百分点[3] - 2024年12月全国各地开工452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建筑项目开工节奏加快[3]
银行业周报:多家银行获股东增持,关注年初开门红
兴业证券· 2025-01-14 02:5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近期政策组合拳持续超预期,稳增长、增信心信号明确,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反转,对银行板块的影响总体偏利好 [2] - 政策积极发力支持地方化债、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小微续贷政策等,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预期 [2] - 降息/降准/存量房贷降息/降存款等政策综合发力,预计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但下行斜率将明显趋缓 [2] - 国家计划对六家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进一步增强银行稳健经营能力,提升分红稳定性和持续性 [2] - 重点推荐股息红利策略、顺周期主线及受益于化债的银行 [2][13] 行业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财政部延长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至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用完为止 [14] - 2024年1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2.2,综合PMI回落至51.4 [15] - 截至2024年末,设备更新贷款合同金额超8000亿元,实际融资成本1.5% [16] - 财政部推出2024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等 [17][18] - 2024年全年全国CPI同比上涨0.2% [19] 公司动态 - 苏州银行大股东计划增持不少于3亿元,持股比例从11.82%提升至14.01% [4][11] - 光大银行控股股东近一年累计增持超4亿元,持股比例提升至0.21% [4][11] - 光大银行向每股优先股派发2024年度股息4.33元,合计约15.16亿元 [20] - 苏州银行发布关于苏行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 近期市场回顾 - 本周(2025.1.6-2025.1.10)中信银行指数上涨1.03%,跑赢沪深300指数2.16个百分点 [6] - 表现居前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6.04%)、兴业银行(+3.49%)、成都银行(+3.23%) [6] - A股银行中,宁波银行PE(TTM)为6.2,PB(LF)为0.84;兴业银行PE(TTM)为5.4,PB(LF)为0.54 [23] - H股银行中,盛京银行周涨幅4.20%,青岛银行周涨幅1.06% [24][25] 资金价格回顾 - 2025年1月10日,央行净投放-2600亿元,逆回购投放309亿元,逆回购到期2909亿元 [30] - Shibor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等资金价格指标均有所波动 [32][34] 理财产品跟踪 - 银行理财市场存量规模为11万亿元 [35] - 各类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按投资性质分类显示,近1月规模加权收益率有所波动 [36] - 理财产品破净数量比例有所下降 [36] 同业存单市场回顾 - 全市场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在1个月至1年期限内有所波动,1个月利率为1.67%,1年利率为1.73% [38] - 近四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及期限结构显示,发行规模有所波动 [39] - 同业存单持有人结构中,商业银行及政策行占比35.9%,广义基金占比50.8% [44]
钢铁行业周报:钢价磨底,关注钢铁股估值修复机会
兴业证券· 2025-01-14 02:5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季节性需求走弱,建材成交量周均值仅8万多吨,市场进入休整阶段[3] - 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或提振商品价格,但市场仍需观察政策执行效果[3] - 钢铁行业盈利处于底部,宏观政策预期逐步酝酿,板块景气度存在向上空间,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南钢股份、华菱钢铁等[4] - 铁矿石价格震荡,焦炭价格偏弱运行,焦企第六轮提降落地,累计降幅300-330元/吨[4] 行情表现周回顾 - 钢铁板块下跌2.6%,跑输上证综指0.82pct[10] - 马钢股份涨幅居前,周涨跌幅为13.33%[16] 基本面周跟踪 钢价与铁矿石 - 全国钢价整体下跌,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板价格均有所下降[17] - 普氏价格指数均价下降,铁矿石库存上升[18][22] - 铁矿石发货量下降,全球铁矿石发货量3112.1万吨,周环比下降367.3万吨[4] 钢材盈利 - 热轧吨毛利8元,环比下降5元;冷轧吨毛利-6元,环比上升21元;螺纹吨毛利51元,环比下降8元;中厚板吨毛利-37元,环比上升24元[5] 高炉开工率与库存 - 高炉开工率下降,五大品种产量下降,全国高炉开工率(247家)77.18%,周环比下降0.92pct[5] - 社库和厂库均上升,需求偏弱,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均值8.52万吨,周环比下降1.9万吨[5] 行业周动态 行业重点新闻 - 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正式印发,实施项目500个,计划总投资增加118亿元[52] - 河南省发布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52] 主要公司公告 - 久立特材签署工程施工合同,预计关联交易金额2000万元[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