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情况 - 主要募投项目“天能武川150MW风电项目”已完成风机吊装、升压站建设等主体施工,2022年11月底提交并网申请,因疫情等因素外送工程未完工,待准备就绪可接入调试并网发电 [1] - 其余三个技改项目暂未实施,募集资金到位后启动,预计2023年和2024年陆续投产 [2] 产能布局情况 - 目前布局13座(含在建)塔筒生产基地(9座陆上 +4座海上),已建成产能63万吨,其中陆风产能35万吨,海风产能28万吨,2023年末总产能预计达约100万吨 [2] - 新能源电站已运营并网装机容量481.8MW,在建内蒙古武川150MW及葫芦岛47.6MW风电场项目,建成后每年贡献约2亿元售电收入,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2] - 2024年及之后产能布局在规划中,将根据经营和产能消化情况调整 [2] 财务指标情况 - 以2022年9月末财务数据为基础,假设募投资金到位且可转债均转股,资产负债率预计降至51.51% [2] 风电市场情况 - 2022年风电新增装机37.63GW,同比降低21%,因2020 - 2021年抢装潮后供需错配,短期订单下降竞争加剧 [2] - 短期2023年行业装机预计复苏,2022年国内风电招标量103.27GW,中电联预测2023年装机总量达65GW,零部件厂商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2] - 中期2023 - 2025年预计陆风年均装机约60GW,海风约15GW,十四五规划2021 - 2025年新建约320GW风电项目(海风约65GW,陆风约255GW) [2][3] - 国家规划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3] - 海上风电2022年装机低于预期,各省份十四五规划装机量需求延后但明确,保守估计十四五末装机容量至少60 - 70GW,每年催生400 - 500万吨海上塔筒需求,欧美规划新增海上装机容量15GW/年,对应每年400 - 500万吨需求 [3] 港口建设情况 - 目前有大连、东营(在建)、江苏和广东4个海工基地,使用港口能满足出货需求且预计长期稳定使用,若不能满足将考虑布局港口建设,控股股东会给予支持 [3] 海外业务情况 - 国内陆上风电业务起家,已完成9个陆上风电工厂布局覆盖6个重大陆上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业务起步晚,已布局4个海工基地覆盖5个海上风电基地 [3] - 海上风电产品满足海外技术指标要求,正在通过国际主流主机厂工厂核验,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过进入供应商名录,年末招标锁定产能 [4] - 2023年预计形成约50万吨海上产能,满足国内订单同时拓展海外市场,已成立海外事业部积极开拓 [4]
天能重工(300569) - 天能重工调研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