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信息 - 74名投资者参与,涉及中信建投证券、交银施罗德、博时基金等机构 [1][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12月2日上午10:00 - 11:00,以电话方式进行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沙树壮,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陆美娇,副总经理张东刚 [2][3]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立足再生医学领域,在生物材料、活性因子及干细胞三个板块布局产品,主要收入来自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口腔科、神经外科有渠道优势 [4]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0,102.40万元,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长3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44.39万元,同比增长32.64%;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4,53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4][5] - 2017年上市以来,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收入呈良好增长态势 [5] - 口腔科需求端快速增长、竞争格局优化;神经外科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带量采购区域扩大,公司希望把握政策优势发展 [5] - 预计明年四款产品进入获取注册证阶段,包括活性生物骨、高膨止血海绵、硬脑(脊)膜补片、自酸蚀粘接剂,未来有望贡献新业绩 [5] - 乳房补片、3D打印骨修复材料、尿道修复补片等产品研发加快,子宫内膜产品处于产业化落地进程 [5] 问答环节 活性生物骨相关 - 已进入“主审审评”阶段,国家药监局90个工作日内出具最终审评结论,有进展会及时公告 [5] - 预期用于骨缺损、骨不连等病症治疗,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五六百万例,市场需求广阔;定价会考虑研发投入、市场价值等,确保盈利和推广 [6] - 技术壁垒在于“活性”即BMP - 2因子,其与骨支架材料结合,能保持损伤部位高浓度 [6] - 已着手生产车间建设、设备物料采购;销售团队储备骨科销售人才,做市场研究和销售策略准备 [6] - 主要竞品为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植入材料 [7] - 力学性能可满足局部支架作用,存在形态有粉末、颗粒、块状等 [7] - 载体是2015年已取得注册证的骨修复材料,来源小牛骨,成分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利于成骨 [7] - 未来覆盖医院情况取决于产品力和疗效,若疗效接近自体骨,有望全国大面积覆盖,临床试验成果为推广提供支撑 [7] 带量采购相关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江苏、山东、福建集采中标,对经营业绩影响不大,江苏销量和收入超往年;产品规格丰富,利于应对集采,公司有信心提高市场占有率 [6] - 口腔耗材宁波、四川个别地区有带量采购政策导向,若种植体带量采购,将扩大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使用量 [6] 高膨止血海绵相关 - 已完成发补资料提交,在山东省药监局审评审批,进入山东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预计取证时间缩短 [7]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1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