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森制药(002907) - 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华森制药华森制药(SZ:002907)2023-10-16 05: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907,证券简称为华森制药 [2] - 2023 年 5 月 16 日在公司 2 楼会议室举行 2022 年度暨 2023 年一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接待人员有总经理刘小英等 [2] 公司发展战略 研发创新 - 未来十年核心发展方向为研发创新,持续加大投入,瞄准肿瘤、免疫类 First-In-Class 项目,“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创新药研发能力提至国内第一方阵,获 2 个以上创新药临床批件、3 个以上临床候选化合物(PCC),形成以全球知识产权为主、大中华区权益为辅的创新药研发管线 [3] - 仿制药、精品中药及特医食品践行“生产成本优、研发速度快、技术壁垒高”策略,已布局多领域,建立多个研究平台,形成以药品研发为主、大健康产品研发为辅的研发管线,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力争“十四五”实现“六六六”目标,开启制剂国际化道路,打造复杂制剂平台 [3] 市场营销管理 - 维护存量市场,以精细化销售行为管理为抓手,多渠道发展,开拓增量市场,提高产品存量市场占有率 [3] - 探索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产品推广,关注五大独家中成药市场推广及准入工作 [3] 生产质量管理 - 集中全力争取通过美国 FDA 的 cGMP 认证,预计今年上半年首次认证出结果,实现生产质量国际化 [3] - 将空余产能向国内外合作伙伴开放,承接 CMO 和 CDMO 业务,提高产能利用率,降本增效 [4] 人才战略 - 以全面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育为抓手,优化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激励机制,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4] -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团队 [4] 公司经营情况 营业收入 - 2022 年前三季度医疗机构活动减少影响产品销售,四季度部分品种销量大增,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8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2%,降幅放缓,呈现先抑后扬态势;若剔除合作品种奥利司他胶囊销售收入下降因素,同比上升 6.42%,2023 年该因素将逐步清除 [4] 利润情况 - 2022 年营业利润 10,883.02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5.34%;利润总额 10,824.11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840.06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8,245.7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4% [5] - 利润上升原因包括自营产品销量增加(核心品种甘桔冰梅片全年销售收入同比上涨 31.97%,4 季度同比上涨 112.78%)、销售费用下降、政府补助增加 [5] 资产负债率 - 2022 年四季度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工作,资产负债率由三季度末的 27.33% 降低至年末的 13.73%,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 [5] 其他业务情况 内部控制体系 - 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未来持续优化完善,2022 年被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有效执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达到内部控制目标 [4] 中成药集采 - 药品集采趋于常态化,中成药集采是大势所趋,未来预计扩面,中药集采整体降幅小于化学药集采,独家中成药品种降幅相对温和 [5] - 公司五个独家中成药品种有竞争力,目前暂无产品进入集采,支持集采制度并积极准备 [6] 创新药研发 - 已建成多个研发平台,2022 年初步建成免疫学平台,正在建设 SPF 级动物实验设施,搭建 IACUC 体系 [6] - 拥有 4 个自主研发的肿瘤类 1.1 类创新药在研项目,部分已公开或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报告期内申请创新药化合物专利 9 项(PCT 专利 2 项),截至目前共申请 11 项(PCT 专利 2 项) [6] - 两个项目接近 PCC 阶段,预计今年底进入 IND - Enabling 研究阶段,4 个项目 2023 年达成 PCC,公司或 2024 年获首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6] - 2022 年 12 月设立北京华森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创新药研发项目 [6] 研发投入与现金流 - 2022 年研发投入 9,326.75 万元,较上年略微下降 0.42%,占营收比为 11.88%;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40.98%,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3.77%,研发费用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6.99% [7] - 目前现金流情况良好,资产负债表结构健康,完成可转债赎回后资产负债率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 [7] 特医食品 - 2022 年 6 月建成川渝地区首个特医食品生产基地,完成特医食品项目 TY001、TY005、TY006 的中试生产,预计 2 - 3 年内获首个生产批件 [7] 营收增长应对措施 - 2022 年营收降幅放缓,呈先抑后扬态势,2023 年一季度收入与同期基本持平,医院终端诊疗基本恢复正常,各板块业务增速后续将上升 [7] - 关注五大独家中成药推广及准入工作,推动进入相关目录及完成集采招标 [8] - 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未来五年每年至少 3 个以上新药品品种推向市场,关注新品市场导入,实现快速放量 [8] - 推出“严品森活”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推广,深挖大健康消费市场,寻找新业绩增长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