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21 日、23 日、24 日、25 日 [1] - 活动地点为电话会议、券商策略会 [1] - 参与单位有 185 家机构共计 256 人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胡鹍辉、董事及财务总监廖立生等 [1] 公司经营情况 营收和利润 - 2023 年总营收 20.53 亿,同比下降 48.42%;归母净利润 3.55 亿,同比下降 64.92%;非新冠相关收入 17.11 亿元,同比 +36.30%;新冠相关收入 3.42 亿元,同比 -87.46% [2] - 2024 年 Q1 总营收 4.31 亿,同比下降 34.65%;归母净利润 0.66 亿,同比下降 18.72% [2] 毛利情况 - 2023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56.57%,较上年同期提升 2.92 个百分点;非新冠自产业务综合毛利率 70%,同比增加 1.23 个百分点 [3] - 2024 年 Q1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61.77%,较上年同期提升 17.84 个百分点;非新冠自产业务综合毛利率 71.14%,同比增加 2.33 个百分点 [3] 期间费用情况 - 2023 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19.81%,费用率约为 19.26%;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31.55%,费用率约为 8.39%;研发费用 3.17 亿,同比 +31.99%,研发费用率约为 15.45% [3] - 2024 年 Q1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8.63%,费用率约为 21.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31.22%,费用率约为 8.41%;研发费用 0.84 亿,同比 +40.52%,研发费用率约为 19.43% [4] 发光业务 - 2023 年发光业务(不含新冠)收入 11.68 亿,同比 +50.04%;国内地区化学发光业务收入 10.35 亿元,同比 +51.14%;海外地区发光业务收入 1.33 亿元,同比 +42.04% [4] - 2024 年 Q1 发光业务(不含新冠)收入 3.07 亿,同比 +47.95%;国内地区化学发光业务收入 2.74 亿元,同比 +47.73%;海外地区发光业务收入 0.34 亿元,同比 +49.76% [5] 装机及市场拓展情况 - 2023 年国内外新增发光装机 2080 台,其中国内新增装机 1396 台,海外新增装机 684 台;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累计装机超 8290 台 [5] - 2024 年 Q1 国内外新增发光装机 418 台,其中国内新增装机 271 台,海外新增装机 147 台;Q1 流水线新增装机 16 条,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流水线累计装机已达到 108 条 [6] -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主要自有产品覆盖境内终端医疗机构客户超 5440 家,较 2023 年末增加超 150 家;覆盖三甲医院超 1180 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数量覆盖率超 69%;全国排名前 100 的医院中有 73 家为公司产品用户 [6] 互动交流内容 业务收入与装机情况 - 2023 年发光业务(不含新冠)收入 11.68 亿,同比 +50.04%;国内化学发光业务收入 10.35 亿元,同比 +51.14%,试剂(含耗材)占 93%,仪器 7%;海外发光业务收入 1.33 亿元,同比 +42.04%,试剂(含耗材)占 56%,仪器占 44% [7] - 2024 年度考核指标之年度新增装机目标为国内力争不低于 1500 台,海外力争不低于 1200 台 [7] 集采影响 - 集采出厂价变化对公司毛利影响不大,化学发光整体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当下发光进口企业主导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安徽集采会加速国产替代 [8] 微流控领域 - 2021 年全球微流控芯片产业总规模为 181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达 323 亿美元,2021 - 2027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0.1%;公司去年牵头获批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今年 1 月正式启动,正在攻关 [9] 海外战略规划 - 截至 2024 年一季度,业务覆盖全球超 110 个国家,去年海外非新冠营收突破 1.5 亿;2024 年 Q1 海外非新冠营收同比增速约 38%,非新冠自产化学发光营收同比增长约 50% [9] - 2024 年推行发达国家 + 新兴市场双轮驱动海外战略,向国际营销倾斜;新兴市场发力东南亚、美洲,发达国家重点推进日本、韩国、欧洲 [10] 自免诊断市场 - 2022 年自免治疗市场超 1000 亿美金,是全球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适应症市场;去年公司自免整个 panel 的营收增长 26%,自免发光增长接近 40% [10] - 2019 年国内自免诊断市场规模 20 多亿,根据 2023 年数据,全球市场中自免诊断市场份额占 8%,仅次于心肌、肿标、糖尿病和蛋白类检测 [11] 集采后市场竞争 - 集采后外资综合竞争力下降,国产企业更有动力和能力在三级医院推广,国产替代份额有望加速提升;公司 Q1 发光业务整体增速接近 50%,常规业务增速约 43% [12] 肝纤维化领域布局 - 中国慢性肝病患者多,肝纤诊断及分期检测刚需强;公司构建壳酶蛋白 + 肝纤四项打法,壳酶蛋白检测具有高特异性等特点,已纳入相关指南并获推荐 [13] 三级医院流水线竞争格局 - 国产流水线成本和价格有优势,售后服务意识和行动超进口企业;免疫强企切入流水线市场更具优势;公司流水线综合优势不弱于进口企业,交付能力获头部医院认可 [15] 高层出访成果 - 出访对大亚太战略布局调研,与国际公司会晤,未来在服务和产品上贴近客户,加大全球学术投入,提升品牌深度和高度 [17] 肿标项目销售比例 - 2023 年公司发光肿标项目收入 0.92 亿,同比 +56.85%,目前主要来自检验科;未来肿标中体检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17]
亚辉龙(688575)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4月21日-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