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联新材(688550) - 接待机构调研的会议纪要-2022年4月
瑞联新材瑞联新材(SH:688550)2022-11-19 02:34

调研基本情况 - 2022 年 4 月公司通过线上会议接待机构调研 4 次,涉及超 40 家机构 [1] - 公司参会人员有董事长刘晓春、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银彬、证券事务代表武丹 [2] 板块发展战略 - 液晶板块是基本盘,争取更多产品种类和市场份额 [3] - OLED 板块长期看好,配合客户新品开发与工艺优化,积极开发国内客户 [3] - 医药是核心业务,加快 GMP 工厂建设,期望原料药有更好表现 [3] - 新能源板块若收益达预期,考虑扩大产能 [3] 业务影响因素 - 液晶面板降价基本不影响公司,因面板厂毛利仍较高且公司单体液晶毛利低;OLED 降价前提是毛利率上升,可通过订单增加、工艺优化等降成本 [4] - 液晶板块受益于显示行业下游高景气、“居家办公”模式、大尺寸面板材料耗用增加、市场份额拓展和产品品种丰富 [5] - OLED 板块受益于 OLED 面板应用增加、良品率和使用寿命优化,推动电视出货量增长,发光层材料收入提升,蓝光氘代材料增长迅速 [5] OLED 板块相关 - 研发生产采用 CDMO 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研发 [5] - 升华前材料业务其他厂商进入有难度,因公司客户全覆盖、关系良好且行业布局成熟、存在技术壁垒 [6] - 氘代材料产能可保证,今年下半年有车间投产,明年募投车间全部建成,且产线未满产 [7] - OLED 毛利率会超过液晶,随着百公斤以上订单增多、产品种类稳定和工艺优化,毛利率将上涨 [8] - 国内 OLED 客户主要是吉林奥莱德和烟台显华,与飞凯材料在 OLED 方面无合作,国内客户因基数小增速快 [9] - 万润 OLED 产能增加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安排产能,各公司产品类型、定位和客户黏度不同 [9] - OLED 材料需求大,大屏电视和折叠屏手机推动面板需求,百公斤级订单增加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程 [10] - OLED 材料未按终端产品明确划分用途,氘代材料主要应用于电视面板 [10] - QD - LED、Mini - LED 等新技术对公司影响不大,OLED 在大尺寸面板市场份额增加是趋势 [10] - 公司主要做升华前材料,不发展升华后材料,因涉及专利问题且避免与下游客户竞争 [11] - 2021 年发光层收入占比超 70%,通用层不到 30%,未来发光层收入占比会增加,发光层材料技术要求和售价更高 [11] - 2022 年公司液晶板块预计增长但不如 2021 年,OLED 预计较高增长,2021 年 OLED 电视销售 740 万台,2022 年超 1100 万台,占电视行业 4% [12] 医药板块相关 - 公司业务基于小分子有机化学合成,从客户研发开始合作,与日本客户合作久,有助于打开日本医药市场 [14] - 目前做医药中间体,未来方向是生产原料药,建设 GMP 工厂,今年下半年做验证批次生产,拿药品生产许可证,申请 GMP 和 FDA 认证 [15] - 目前医药业务有专门团队但未独立,未来相对独立,会招聘领军人物负责 [16] - 主力产品销售正常,与 PA0045 配套中间体下半年放量,治疗子宫肌瘤终端药欧洲上市申请预计下半年通过并量产备货 [17] - 有在研支柱产品,但放量需时间 [17] - 医药收入增速不如显示材料,因以创新药为主,管线多但产品量小,形成支柱产品需漫长过程,但仍为重点发展板块 [18] - 目前客户无让公司做 PA0045 原料药诉求,且不符合公司发展要求 [18] - 医药管线增长源于新老客户,公司会拓展客户,GMP 工厂投产后更有竞争力 [18] 电子化学品与新能源相关 - 重要电子化学品有膜材料中间体和光刻胶单体等 [18] - 膜材料添加剂、引发剂涉及有机合成是公司擅长领域,公司招聘高分子人才,研发膜材料两年多有经验 [18] - 电子化学品围绕显示面板辅助材料,也涉及其他新能源材料 [18] - 公司发展新能源项目因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匹配,想抓住市场红利,擅长工艺优化和中试放大,对产品品质和成本有信心 [18] - VC、FEC 公告建设期 9 个月,计划 3 季度投产,疫情影响进度,公司与施工单位沟通赶工 [19] - 市场用量产产品验证,不接受样品验证 [19] - 若新能源材料供大于求,公司核心优势是品质控制,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19] 其他问题 - 公司生产车间在陕西渭南,工人吃住工厂内,疫情对生产影响不大 [19] - 产量大的产品有专线,其他产品按相同反应类型共用特定功能反应釜 [19] - 现金大部分是募集资金,按募投项目使用,其他用于日常经营 [19] - 汇率波动公司积极应对,近期人民币波动有正向影响,公司仍深耕主业 [19] - 销售费用增加因市场开拓、运费增长和人员工资 [20] - 在建工程主要是募投项目,西安科研检测大楼年底投入使用,渭南原料药车间一期 6 月底完工,蒲城液晶和 OLED 项目今年有车间投产,新能源项目年中完工 [20] - 存货中半成品及库存商品接近 7 成,相对于月收入 1 亿多,数据不高 [21] - 公司去年 9 月底开展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今年开展回购股份计划,未来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