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星源卓镁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22年12月在A股创业板上市 主要从事镁合金 铝合金 精密铸件和配套模具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内少数具备大 中 小全系列镁合金精密铸件专业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4] * 核心产品已配套特斯拉 宝马 奥迪 上汽 蔚来 极氪和长城等知名品牌 凭借在镁合金领域的技术积累 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目前在深加工领域表现出色[4] 机器人领域应用与前景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处于初期阶段 主要涉及关节壳体 执行器壳体和底座等部件 这些部件重量较轻 每个仅几百克 总量约为十几个零件 目前大部分零件仍以铝为主 仅有少量使用镁合金[5] * 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 镁合金未来有望逐步替代铝或其他材料 实现更广泛应用[5][6] * 镁合金在轻量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 在室内环境中使用时 对强度要求不如汽车高 更需要考虑散热性能和轻量化 在这些方面镁具有明显优势[8] * 镁合金强度接近铝合金A380 相比于PEEK材料价格更具竞争力 进口PEEK材料每吨约40万元 国产也需15至20万元 而镁合金每吨仅1.7至1.8万元 虽然PEEK材料强度高 但散热性能较弱 镁合金在散热和综合性能上表现优异 是一种理想的机器人外壳材料[10] * 镁合金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很大的替代铝合金潜力 特别是在不需要高强度要求的部位 例如手臂关节 壳体 底座以及手指上的灵巧部件都可以用镁合金替代铝合金 这种替换虽然较为激进 但如果铝合金不需要特别高强度时 完全可以实现整体替换[32] 成本与材料比较 * 镁与铝的价格比目前是倒挂状态 即镁材整体成本低于铝材 在相同产品条件下 使用镁会比使用铝更便宜[7] * 由于机器人本体厂商对材料认知存在差异 加之性能方面的不确定性 目前仍以铝为主导材料 随着技术进步及对轻量化需求增加 未来可能逐步采用更多的镁合金替代现有材料[7] * 在汽车领域 镁合金已广泛应用于内饰件 并且完全可以替代铝制零件 例如一体化厚底板如果采用改进后的镁合金牌号 将具有很大的替代潜力[11] * 公司最近推出的减震塔也实现了从铝到镁的替换 大幅降低了成本 在深加工方面 如去毛刺等工序 与铝制零件成本相差不大[11] *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 镁合金零件最终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使其在轻量化推行中更具竞争力[11] 产品开发与供应 * 公司成功突破了10千克以上零件制造难题 尤其是在制造镁合金壳方面 该壳重约15千克 是目前市场上较大的镁合金零件之一 尽管其他供应商如八达美业和智己56也有类似产品 但公司的模具开发仍在进行中 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末或2026年初实现量产[13] * 电机壳目前由公司供应给多家客户 包括智己 极氪和比亚迪等 这些电机设计各不相同 例如智己采用二合一设计 极氪采用三合一设计 而比亚迪则有四合一和五合一设计[14] * 这些定制化设计需要不同的图纸和实验周期 从拿到图纸到最终交付通常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14] * 从接订单到产品交付及装车测试周期通常为6个月到1年 在此期间需要进行软膜和硬膜测试 以确保公差达到客户要求 一旦验证通过 就可以正式项目上量生产并交付给客户[15] * 装车后的验证过程也会持续半年至一年 以确保产品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例如公司去年(2024年)接下极氪订单 今年(2025年)六七月份开始陆续上量生产 目前仍在提升良率阶段[15] * 零件从开发到商用的大致时间周期为一年至一年半 如果乐观估计 这个周期可能更短一些[16] 汽车领域应用 * 镁合金的应用已经不仅限于高端汽车 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 镁合金的单价也有所降低 例如吉利的一些售价在十几万至十二三万的车型也广泛使用镁合金[17] * 此外 比亚迪 小米等品牌也在逐步采用镁合金 这一趋势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显现[17] * 电机壳是未来两年内的重要产品之一 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除了电机壳 显示器背板也是一个重要领域 例如一些贯穿屏和长联屏中控台的显示器背板重量约为两三千克 而较小尺寸的显示器背板重量则约为1.5千克至1千克[18] * 车门内板和座椅骨架是未来可能加速渗透的大型零件 这两个部分已经有定点订单 尤其是座椅骨架 如果能够实现产业推广 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19][20] * 公司预计这些订单将在明后年保持稳定[20]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 虽然某些高价值零件如电机壳和中控台定价较为固定 但出口产品如显示器背板等毛利率相对较高[21] * 公司采购原材料时会参考市场波动 并与客户签订保价协议以确保稳定性[21] * 新的大型零件如车门内板和座椅骨架 与之前的小型零件相比 其毛利率有所不同 由于大型零件单个价值较高且定价固定 因此其毛利率相对较低 然而小型出口零件如显示器背板等则具有较高的毛利率[23] * 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 通过上下结合来确保盈利能力[23] 产能扩张与未来预期 * 公司近期完成了定增 并获得交易所提交注册函 将产能从600增加到900 这将使镁合金出货量比之前增加一倍以上 尤其是在大型舰体和中置电机壳体方面[22] * 新厂房预计将在2026年一季度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将显著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22] * 公司预计未来产能将有所提升 并且定点公告已经发布 尽管目前草包车间尚未建成 但两个车间主体已经基本完成 设备安装周期预计将在明年(2026年)一季度完成[24] * 订单方面 客户需求急迫 公司正在加紧进度[24] * 公司对未来成长持乐观态度 目前已有订单积累 各种新技术也逐步投入应用 在汽车 机器人等领域 公司预期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8] * 此外 宝武收购之后 加速了向汽车领域的渗透 这两年应是进入一个较大的收获期 各地区主机厂订单积累各有优势 公司沿海地区主机厂订单相对较多[28] 技术工艺与设备 * 公司目前主要使用6,000吨的大型镁合金压铸机 这在行业内已属较大规模 相比之下 铝合金压铸机通常为2000吨左右[25] * 目前公司主要生产大型汽车内板等部件 如果未来需要生产更大件的厚底板 则可能会考虑在主机厂旁边建立压铸车间 以降低运输成本[25] * 新厂房宁波奉化工厂中 大部分零件将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 这项技术虽然目前还不完全成熟 但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可以改善表面质量和内部结构[26] * 公司已经采购了全球最大的6,000吨半固态成型设备 并与伊之密等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26] 原材料供应与市场 * 目前市场上宝武集团的镁产量占全市场的百分之四五十 如果需求增加 过剩产能减少 宝武集团可以进一步释放产能[29] * 此外 武矿和盐湖股份等企业也在进行盐湖提镁 但由于电解法受到绿电成本因素影响 目前成本较高 未来如果使用绿电 其价格可能会下降[29] * 从原材料供应来看 无需担心 即使需求增加 也能够满足生产需求[29] 海外市场布局 * 受贸易战因素影响 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泰国基地 以恢复北美失去的订单 展望未来 这一举措预计将带来一定增长[30] * 公司之前曾为特斯拉提供小件产品 如机器人零部件 这些小件通常重量在一两千克 没有超过10千克 目前正处于报价阶段 并计划建设新工厂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31] 其他应用领域 * 公司正在与一些二轮电动车制造商进行接触 例如9号机器人等 因新国标对减重有需求 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 还没有大量实际落地的订单[27] 技术挑战与研发 * 厚底板在研发过程中主要面临材料特性上的挑战 镁合金的强度相对较弱 而厚底板需要覆盖大量电扇 对强度要求非常高[12] * 目前各大原材料厂商正在通过添加各种吸素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 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会有新的牌号出现 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进展良好[12]
星源卓镁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