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为Analog Devices (ADI) 一家在高性能混合信号、射频和模拟半导体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 在电源管理和信号链处理方面实力雄厚 业务高度多元化 工业、汽车和通信基础设施合计占总收入的85% 拥有业内最佳的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并实施强有力的资本回报计划[1] 行业周期与业务趋势 * 公司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经历了其CEO所称的“最深、最长的下行周期”以及最严重的库存调整 并判断该季度为周期底部[4] * 随后公司开始看到适度的复苏 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了个位数的连续收入增长 并预期2025年将成为增长年[4][5] * 复苏趋势持续 在2025年4月季度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并预计保持这一积极轨迹[3] 从周期底部算起 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将增长近40%[21] * 广泛的工业市场(占收入50%)是增长的关键 其所有细分领域和所有地区在第三季度均实现增长[10] * 工业业务中的航空航天与国防以及测试设备(ATE)业务表现尤为韧性和强劲 得益于国防开支增加和AI/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无放缓迹象[7] * 自动化业务在经历2024年几个季度的下滑后 现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长 复苏正在进行中[8] * 大众市场工业部分虽未如其他市场快速恢复 但现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长 进一步确认周期性上升趋势[13] * 宏观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 包括贸易和关税问题 使得展望2026年的能见度具有挑战性[13] 各终端市场表现 工业市场 (占收入45%-50%) * 细分构成:仪器与测试占30%-40% 自动化与ADI各占20%以上 医疗保健占10%-12% 其余为能源管理[53][56][65] * 增长动力:航空航天与国防、AI/数据中心驱动的测试业务、数字医疗以及自动化复苏[56][60] 汽车市场 (占收入约30%) * 表现非常强劲 预计将连续第三年创下收入纪录[10] * 第四季度预计将进行库存正常化 收入环比下降中双位数百分比 但全年仍将创纪录[10][84] * 增长动力:互联功能(A2B、GMSL)、功能安全电源、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这些领域增长强劲 现已占汽车业务的近一半[86][88] * BMS业务正在经历库存调整 预计2026年恢复增长[94][95] * 公司过去10年的内容增长比半导体行业平均增长率(SAR)高出约10% 过去5年高出约15%[88] 通信基础设施市场 * 受益于AI驱动 预计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数据中心对电源管理产品和光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11] * 有线通信部分(占该业务至少三分之二)增长强劲 最近两个季度均同比增长50%[102][104][114] * 无线通信部分此前疲软 但上一季度首次出现环比增长 不过尚未看到5G市场的广泛扩张[106][108][110] * 两项数据中心设计赢点(垂直电源和光交换)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贡献收入 成熟后年收入增量约1亿美元[12][104] 消费市场 * 表现强劲 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非常强劲的增长[11] * 增长源于产品组合多元化 已成功进入手机、可听设备、可穿戴设备、游戏等多个领域 降低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11][130] AI与数据中心 * 2024年AI相关收入约为4亿美元 2025年目标增长至5-6亿美元 增速远高于公司平均水平[96][99] * 增长主要由有线通信部分驱动[102] 财务表现与展望 * 第三季度毛利率因爱尔兰晶圆厂的供应限制和利用率问题而略低于预期[118] * 第四季度毛利率预计将趋势性回升至70% 得益于供应问题解决以及工业业务占比回升至近50%(其毛利率最高)[119] * 长期毛利率目标为回到74% 但这需要收入达到更高水平(因产能翻倍)以及工业业务占比提升[122][123] * 运营费用(OpEx)在2025年显著增加 主要因可变薪酬计划回归(预计增长约500%) 但这在后续增长年份应不会重复[43][126] * 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在最近12个月已达到35%[123] * 资本支出已回落至正常水平 对自由现金流形成利好[123] 设计赢点与增长动能 * 2024财年设计赢点创新纪录 2025财年预计将超过2024年[50] * 设计赢点获取非常广泛 增长最显著的领域在汽车市场 其次是工业、消费和通信(垂直电源、光网络)[50][51] 库存管理 * 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库存天数约为160天[24][26] * 预计第四季度将增加库存美元价值 但库存天数将保持相对平稳[26] * 渠道库存一直保持在低于6周的水平(原目标为7-8周) 因后端周期时间改善至约6周 公司认为无需回到7-8周的水平[25][26][28][32] 定价与反倾销调查 * 公司 unaware 已被直接联系参与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反倾销调查[15] * 2022年收入增长很大部分来自涨价 2023年有增量涨价 2024年价格稳定 预计2025年价格也将保持稳定 过去两年并未大幅降价[15][17] * 公司在中国专注于高端市场 ASP较高(高于0.50美元区间) 该低ASP区间业务占比不大[17][18] 订单与能见度 * 订单趋势持续改善 在过去七个季度中有六个季度实现了连续订单增长[19] * 第三季度订单线性度良好 且出现了高于正常水平的临时订单(turns business) 第四季度指引预计临时订单将回归更正常水平[20][21] * 多数产品交货时间已短于13周 能见度仅一个季度 因此只提供季度指引[35] * 对于下一季度(一月季度) 典型的季节性表现是收入环比下降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35] 长期目标与资本回报 * 2022年投资者日提出的长期目标是收入复合年增长率7%-10% 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10%-11% 2027财年每股收益达到15美元[38][39] * 由于下行周期的严重性 实现15美元每股收益目标的时间可能会推迟几年[44] * 增长动力来自:1) 与能源转型、汽车电气化、自动化等大趋势保持一致(贡献约1个百分点增长) 2) 定价环境改善(不同于以往每年降价2-3个百分点) 3) 收购Maxim Integrated带来的10亿美元协同收入(预计2027年实现)[40][41] * 资本回报政策目标是返还100%的自由现金流给股东 其中40%-60%通过股息发放 其余用于股份回购[48] 其他重要信息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年度化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68] * 在该领域的优势在于提供高价值的模块和子系统 而不仅仅是单个芯片[71] * 在微波通信和制导领域具有特别强大的优势[75][77]
Analog Devices (NasdaqGS:ADI)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