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Cadence Design Systems (CDNS) 一家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与系统设计软件公司[5][7][8] * 行业涉及半导体设计 EDA软件 系统设计与仿真 以及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与物理AI应用[8][17][32] 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工智能(AI)战略与机遇 * 公司定位为"Design for AI and AI for design" 既帮助构建AI系统 又利用AI优化自身设计软件[8] * AI工具能优化设计空间 带来显著的PPA(功耗 性能 面积)收益 其收益可达工艺节点升级所带来收益(15%-20%)的一半左右[12][13] * AI不会蚕食软件业务 因为芯片设计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 例如芯片晶体管数量将从目前的1000-2000亿(Blackwell)增长至未来五年的1万亿或更多 工作量将增加20-30倍 AI带来的10倍生产力提升仅是用于跟上需求[10][11] * 公司拥有五大AI平台[11] 市场前景与增长驱动 * 半导体行业前景乐观 预计市场规模2030年达1.2万亿美元 2035年达2.5万亿美元[36] * 公司业务正在加速 主要得益于超大规模企业更致力于自研芯片以及物理AI(汽车 无人机 机器人)的兴起[16][17][18] * 摩尔定律在未来10年依然有效(从3nm向2nm 1.4nm 1nm演进) 芯片复杂性持续增加 推动对EDA工具的需求[21][36][37] * 公司在客户研发预算中的占比有提升机会 目前自动化约占R&D预算的11% 历史上约为7-8% 随着工作量激增而人员增长有限 软件与自动化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37][38] 财务表现与目标 * 过去三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15% 今年运营利润率约为44%[20] * 公司目标是实现收入增长加运营利润率的最大化 并遵循"Rule of 40"指标 目前处于50多的高位[20] * 公司目标是持续交付过去5-10年所实现的EPS增长[53][54] 中国业务与地缘政治 * 中国区收入占比已从几年前的17%降至约10-11%[25] * 近期经历了约7周的EDA禁令 但在第三季度已恢复正常[25][28] * 当前监管环境稳定 中国客户在禁令期间表现克制 需求良好 尤其在物理AI领域(汽车公司自研芯片 自动驾驶 机器人)[25][26] 产品与竞争格局 * 公司通过"三环"战略扩展业务 将核心计算软件(计算机科学+数学)能力应用于硅(EDA) 系统(系统设计与分析 SDA)和数据(AI)[31][32] * 在核心EDA和3D IC设计(Allegro工具)领域拥有最广泛的产品组合和大部分市场份额[32][39] * 通过收购Hexagon的MSC部门(获得Adams多体动力学和Nastran结构分析工具)加强在系统仿真 特别是物理AI(机器人仿真)领域的布局[32] * 竞争方面 公司在台积电及其客户中实力强劲 但在英特尔和三星方面有待加强[39][40] * 在IP业务方面 公司规模约为7-8亿美元 去年增长30% 通过有机发展(DDR PCIe UCIE)和收购(Rambus HBM业务 ARM的Artisan基础IP)相结合的方式增长[42][43] 客户与生产力 * 客户构成中 55%收入来自半导体公司(如英伟达 博通 AMD) 45%来自系统公司[17] * 公司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生产力 过去20年提升了100倍(设计CPU所需人员从400-500人减至40人 时间从4-5年减至6个月) AI有望再带来10倍提升[46] * 公司赋能系统公司进行垂直整合 使其能够自研芯片以实现产品差异化[46][47] 系统业务拓展 * 系统设计业务的客户分布更分散(长尾) 需要通过云和分销商等渠道触达 而半导体业务则采用直销模式[48] * 顶级客户的行为在半导体和系统领域相似 且常是同一批客户[49] * 芯片与系统设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尤其在AI 手机 汽车等热约束 功率约束或尺寸约束的应用中[50][5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文化强调有机增长为主 收购为辅[32] * 公司看到了AI发展的三大浪潮 基础设施AI 物理AI 以及科学AI(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 并已布局生物仿真领域[33][34] * 投资者可能低估了EDA软件对于工程研发的关键性以及公司作为价值复合体的长期持续增长能力[53]
Cadence Design Systems (NasdaqGS:CDNS)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