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液冷散热行业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海外厂商Vertiv、Colt、台达 以及国内厂商英维克、曙光数创、高澜股份、申菱环境、飞荣达等 中游服务器厂商包括浪潮、紫光、联想、曙光、中兴通讯、工业富联等[21][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驱动:AI算力爆发推动液冷从可选变必选 * AI芯片功耗激增 英伟达GPU功耗五年内从400瓦跃升至1,400瓦[1] * 搭载8颗Blackwell GPU的DGX D200服务器功耗高达14.3千瓦 远超通用服务器[1][2] * 单个AI GPU机柜功率密度持续提升 Virtus预测2029年将超1兆瓦 行业平均机柜密度超50千瓦[1][3] * 当机柜密度超20千瓦时 液冷相比风冷优势显著[1][3]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1亿美元 2026年达86亿美元 英伟达GPU占比超80%[2][13][14] 技术路径:冷板式率先落地 浸没式是未来方向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高 散热效率优于风冷 预计近两年率先落地[4][26] *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及能效更佳 但需解决冷却介质腐蚀性、防火性、防爆性及长期浸泡可能导致的部件损坏问题[11] 市场规模与增长:高速增长赛道 * 中国液冷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4亿美元 同比增长67% 出货量超23万台[12] * 未来五年中国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达47% 2029年达162亿美元[12] * 大型数据中心、AI芯片厂商和电信运营商是三大主要驱动力 占据中国市场90%需求[12] * 液冷系统单机柜价值量高 GB200NVL72系统价值量7.3-8.3万美元 GB300NVL72提升至8.5-9.5万美元[2][19] 产业链与厂商进展:海外验证与国内突破 * 海外厂商Vertiv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上调2025财年指引至99-101亿美元 验证市场需求[6] * 国内头部厂商积极布局海外算力链 与海外客户或ODM对接 打开收入和盈利弹性预期空间[6][25] * 2025年5月至8月 多家头部海外互联网厂商持续上调资本开支 对2026年预期更为乐观[6][7] 其他重要内容 AI加速芯片出货预测 * 英伟达GPU出货量预计2025年160万颗(H20/B20/B30系列) 2026年504万颗(GD200/GD300系列)及72万颗R系列芯片[13] * 谷歌TPU出货量预计2025年200万颗 2026年330万颗[15] * 亚马逊AI加速卡出货量预计2025年155万颗 2026年220万颗[15] * ASIC芯片液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5亿美元 2026年12亿美元[16] 液冷系统价值构成 * 核心组件包括冷板、快速接头、分液器、CDU(冷量分配单元)等[2][17] * 以GB200系统为例 计算托盘价值约1,700美元 交换托盘约450美元 分液器约1.3万美元 快速接头约5,500-6,000美元[17][18] 投资关注点 * 关注能切入海外供应链(尤其是英伟达生态)的国内厂商[25] * 关注国产算力链上有布局的厂商[25] * 关注中游服务器板块[25][28]
液冷,引领服务器散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