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比亚迪比亚迪(SZ:002594)2025-08-14 14:48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框架分析 行业概况 - 2009-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需求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6年起行业增速进入波动期 与日本等国发展历程相似 表明市场进入成熟阶段[1][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 2025年预计突破55% 自主品牌渗透率达68%[1][5] - 8-25万价格带是最大细分市场 2024年销量约1,500万辆 新能源渗透率43% 2025年前五个月提升4个百分点[5] - 高端市场2024年销量约600万辆 2025年预计206万辆 新能源渗透率约53%[5] 价格带分析 - 8-20万价格带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25万以上消费者关注情绪价值如舒适性 安全性 智能化[6] - 8-20万区间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 市占率约18% 15万以上区间特斯拉 宝马 奔驰 奥迪领先[7] - 高端车型利润贡献显著 大众集团主流品牌销量400万辆 豪华品牌100万辆 超豪华品牌30万辆 但各级别净利润均在60-70亿欧元左右[10] 产业周期 - SUV周期成就长城 吉利 长安等公司 新能源周期推动特斯拉 比亚迪 理想等崛起[8] - 智能驾驶周期始于2023-2024年 华为系产品表现突出[8] - 智能驾驶市场规模预计从10倍增长至50倍 L3级别自动驾驶法规落地后智能驾驶体验差异将成核心竞争力[13] 车企竞争力 - 比亚迪优势:电动平台与混动平台每三年技术升级 锂电池等关键技术整合 垂直一体化体系[11][12] - 智能驾驶领域竞争力体现:算法迭代能力 数据积累 云端算力与车端算力共振[14] - 理想 华为 小鹏在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方面表现突出[16] 投资逻辑 - 短期关注景气度和车型投放 行业上行周期利好整车和零部件板块[18] - 新车型投放密度和更替速度是关键 细分市场无竞品车型企业更具投资价值[18] - 高估值成长型整车企业通常以15到20倍PS估值 反映未来两年收入端快速爆发预期[17]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实现30%以上增长 新能源渗透率48% 全年总量预计中性增速4% 下半年增速1-2%[19][20] - 看好江淮汽车 上汽 吉利 小鹏汽车等[21]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汽车品牌将通过拓宽品类和出海实现增长 从轿车扩展到SUV 从8-25万扩展到25万以上[9] - 多品牌多车型策略助力企业达到更高销售规模 比亚迪已实现500万辆以上规模[9] - 全球化布局是重要方向 对标丰田等国际巨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