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HK:01810)2025-06-26 14: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手机、互联网服务、碳化硅、压铸 [1][2][13] - 公司:小米集团、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 [1][11][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小米集团盈利模式:通过硬件引流、服务变现实现盈利,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 9%却贡献约 34%总毛利,依托全球 7 亿用户,通过广告等服务变现,使硬件低毛利下整体高盈利 [1][5] - 小米手机业务:经历高速增长、调整和高端突破阶段,2011 - 2014 年靠性价比机型扩大销量,2015 - 2016 年因供应链等问题下滑,2017 年发力海外,2020 年底开始高端突破;品牌定位红米追求极致性价比,小米追求高端技术与体验 [1][6] - 小米汽车业务成功核心竞争力:采用用户驱动思考逻辑,大数据支持产品迭代优化,通过硬件、互联网和新零售形成闭环,对传统汽车行业形成降维打击 [2] - 小米汽车未来核心看点:未来两三年重点布局全品类市场,尤其是 2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重视细分市场布局,围绕品牌高端化和全球化、人车家生态部署战略,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快速追赶,自动驾驶系统进展值得关注 [4] - 小米新零售渠道策略:通过互联网思维搭建高效零售模型,提高销售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品牌向上发展 [8] - 小米汽车财务表现:2025 年第一季度汽车和创新业务毛利率约 23%,单车亏损逐步缩窄,一季度单车亏损 7,000 元,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某个季度实现盈利 [9] - 小米汽车销售渠道布局:2024 年 10 月将汽车服务部并入中国区,整合人车家新零售体系,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全国布局近 300 家门店,单店效能接近理想高峰水平 [10] - 小米 SU7 车型市场表现:2025 年月均销量超特斯拉 Model 3,成 20 - 30 万元纯电轿车销冠,女性和苹果手机用户贡献大,一二线城市销量占比超 90% [1][11] - 小米 SU7 车型技术特点:流线型车身设计,Max 版零百加速 2.78 秒、Ultra 版 1.98 秒,电机转速突破极限,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2 电池,支持 800 伏平台和快充 [3][12] - 小米碳化硅产业布局:自研封装工艺模块,其余整合国际供应链及本土产能 [13] - 小米 SU7 车型能耗表现:百公里电耗 12.3 度,较部分车型有提升,在整备质量及尺寸限定条件下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3][14] - 小米一体化压铸技术进展:SU7 后地板采用 9,100 吨压铸机一体化压铸,与产业合作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车辆性能与质量稳定性 [15] - 小米压铸设计创新及影响:采用三段式后地板防撞设计提升车辆强度,Cell to Body 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集成效率 77.8%,高度缩减 17 毫米,理论续航 1,260 千米 [16] - 小米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历程:分为战略投资布局、正式入局造车、技术开发验证、规模化测试和迭代四个阶段 [17][18] - 小米 SU7 自驾方案特点:激光雷达和视觉方案融合,高低配形式,标准版高速 NOA 水平,高配版支持城市 NOA 水平,预期全系实现城市 OA 高阶智能驾驶 [19] - 小米软件方案优势:与理想同步采用端到端加 VM 双系统,自研 Mila 世界模型,提高整体预测准确性 [20] - 小米 OTA 迭代进展:2024 年 3 月推出高速 NOA 加代客泊车功能,6 - 9 月开通十城城市 NOA,10 月开放全国无图城市 NOA,12 月接入 VROOM 模型,2025 年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 [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